手机阅读

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 预防疾病从我做起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6:20:27 页码:7
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 预防疾病从我做起心得体会(6篇)
2022-12-21 16:20:2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一

一、加强领导,成立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认识,迅速成立了镇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由副书记廖德刚任组长,通安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绍勇任副组长、卫生院防疫医生及通安镇全体乡村医生任成员。

二、认真部署,制订艾滋病防治方案和活动计划

根据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结合本镇特点和实际,制订了《关于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案》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计划》,从而更好地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积极协调,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我镇各部门、单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配合,并在12.1艾滋病宣传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召开座谈会和学习会议等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活动,共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

四、组织活动,扎实开展艾滋病防治宣教工作

1、今年是第24个“世界艾滋病日”,在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同时,号召全镇各村以“遏制艾滋,履行承诺”为主题,大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效果良好,受到群众好评。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15-49岁的在家群众对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达65%以上、流动人口达70%以上、校外青少年达85%以上。

2、艾滋病防治宣教进入单位、村、组,防保科成立艾滋病防治小组,到各村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并组织成立了多支志愿者宣传教育服务队,为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五、健全完善艾滋病监测体系

为确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没有发现一例艾滋病病人。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积极配合通安中心卫生院开展工作。

1、明确责任,合理安排。各村的村主任为所辖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监控、宣传教育和管理。

2、各村包村乡村医生的负责人为辖区内艾滋病防治工作卫生协管员,负责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监测和报告工作。

3、镇艾滋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按照计划全面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对全镇、重点场所的监控、宣传教育工作。

4、镇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负责全镇的艾滋病防治日常工作、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督查监管、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报送。

六、存在的问题

1、在贯彻落实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我们发现有少数群众的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范意识低。

2、亟待解决专业人员少、经费紧张跟不上的问题,才有利益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

七、下步打算

认真按照上级文件指示精神,继续广泛深入开展艾滋病防治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关爱支持的社会氛围,倡导文明健康方式。以预防为主、依法防治、突出重点、加强监督,进一步完善我镇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各项相关政策和防治措施,减少艾滋病的危害,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使我镇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最低水平。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二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关注暑期学生安全,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为了进一步做好学生20__年暑期安全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防支队特别提请各位学生家长在暑期要认真履行监护人的教育和监管职责。为防止学生暑期安全事故发生,希望家长做好以下安全教育:

一、防溺水安全教育

随着气温渐高,学生玩水、游泳现象更趋频繁,学生溺水事故频发。为了避免意外溺水事故的发生,希望各位家长积极参与,共同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1.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各位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孩子也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2.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在家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五不准泳”,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准在无家长带领下游泳,不准到没有安全设施、没有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如有条件您可以教会孩子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的能力,还要让孩子知道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不宜盲目下水救助,避免造成更多伤亡。

二、消防安全教育

另外,暑假期间天气炎热干燥,是火灾的高发期。让我们携起手来,同孩子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我们的防火能力。

(一)家庭防火的的基本要求: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教育孩子不要玩火;正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选择安全可靠的的电源开关,出门前关闭电源;在家庭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学会正确使用。

(二)遇有火险时,请用下列方法处置:发现火情后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讲明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最主要的是尽快离开现场,脱离危险,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浸湿毯子或被褥披在身上并包好头部冲出房间,安全脱离火灾现场。

(三)火场逃生要诀:第一诀:住户务必留心各疏散通道,以便尽快逃生。第二诀:火场充满烟雾,可用湿毛巾蒙住口鼻,匍匐撤离。第三诀: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第四诀:如果身上着火,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三、其它安全教育

1.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外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注意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不得购买和食用三无食品、过期变质食物;

3.注意个人人身安全,不要随便搭理陌生人,尽量不给陌生人带路;

4.其它安全教育等。

希望家长切实履行安全监管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孩子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懈努力!

倡议人:___

20__年_月_日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三

指导思想: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溺水、防雷电”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 ,帮助学生了解雷电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止雷电,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避免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救生与自救知识,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使广大同学更加认识到“安全无小事,事事有安全”。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利用防雷电知识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3、重视防雷,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形式:以讨论为主

班会过程:

班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党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哺育下一天天成熟。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我们该怎么关爱生命,预防溺水呢?

二(2)班关爱生命,预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a:夏天来了,暑假快到了,游泳是大家喜爱的消暑解热的活动。

b:是啊!对同学们来说,游泳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但是游泳必须要注意一定的安全。每年都有很多青少年发生游泳溺水事故。一个个例子,一组组数据,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一、 听一听

班长:同学们对在我们身边去年发生的青少年游泳溺水事故了解多少呢?谁愿意说说?

4月15日,石台县中学1名高一学生与同学结伴擅自下河游泳,泥水身亡。 5月7日,山西省应县7名中小学生结伴到一水库玩,其中1名小学生五年级女生在水库边洗手时,不小心踩空滑落水中,其他同伴伸手去救落水学生,5名学生陆续坠入水中,溺水身亡。5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石塘高中4名学生外出游玩,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溺水身亡。

二、议一议

班长:同学们,这些小朋友为什么会发生溺水事故呢?他们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呢?

a: 有的学生私自下水,没有成人的陪同下;有的学生为了逞强好胜,在不知水的深度和水底的情况下,就潜入水底;有的甚至在水里连续游两个小时以上,还做各式各样的姿势,这样很容易因体力不支而溺水;等等。

b:是的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很多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应该如何尽可能避免儿童溺水事故的发生呢?

a:这必须多方面努力。如:家长要加强暑期儿童的人身安全监护措施,同时提醒儿童不要擅自到水库、池塘等水域游泳。游泳时必需有救生设施和熟悉水性的成年人陪护,到游泳馆游泳需有专业救生人员陪护。儿童必需掌握必备的游泳安全的知识。也必需掌握必备的游泳急救知识和自救知识。等等。

三、说一说

班长: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游泳安全的知识。

a:保持自身良好的身体状态;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饮酒不宜游泳;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b:做好充足准备工作,预防抽筋;做好身体热身准备工作,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c:营造安全游泳的环境,小心溺水;不要随兴下水,特别是野外;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d: 游泳时禁止与同伴过份的开玩笑;要在有救生员及合格场所游泳。

班长: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时我们怎样自救?

a: 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同学们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水中切忌慌、乱,如遇抽筋,请保持冷静;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b: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a:同学们,若遇到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当没有把握时不应下水救人,可一面大声呼救一面利用竹竿、树枝、绳索、衣服或漂浮物抢救。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班长:在救护溺水者时,怎样进行急救?

a:将伤员抬出水面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b: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c: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四、 小结

a:今天我们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对同学进行“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包括“溺水常识”、“溺水的预防与急救”等等,教育同学要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坚决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

b: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为了更好的记忆,我在这里给同学们朗诵诗歌“防溺水歌”。

我防溺水有高招,大人陪伴第一招。私自游泳很危险,不去深水很重要。

我防溺水有高招,泳前热身第二招。伸手踢脚弯弯腰,预备动作不可少。

我防溺水有高招,解除抽筋第三招。赶紧上岸很重要,喝杯糖水解疲劳。

防溺措施要知道,不可逞能不骄傲。“安全”二字记心中,远离危险身体好。

五、什么是雷电? 雷电(闪电)的发生频率与特点

案例讲述:时间:20__.5.18晚上 地点:贵州省贵阳市

这天晚上,天气闷热、乌云密布,贵阳市花溪麦坪乡彭关页岩砖厂承包人樊世成和周平、何灼青等七人围坐于该厂工棚内吃晚饭。 8时10分左右,突然一声炸雷响过,靠在门方一侧的樊世成应声倒地。见此情景,民工们一边将他抬到床上,一边打电话向医院求救。两小时后医护人员赶到,樊世成不治身亡。 事后有关部门的现场调查资料显示:民工工棚高仅3米,无防雷装置,电视机室外天线高出屋面5米。天线安装点距离灾害点直线距离为2米。发生雷击事故时樊世成身穿湿衣站于门侧,电视机天线连线正好位于身后上部。

六、雷电的危害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肤烧灼伤。雷电击伤,亦可使人体出现树枝状雷击纹,表皮剥脱,皮内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内脏破裂等。

七、雷击一般在哪儿?

1、缺少避雷设备或避雷设备不合格的高大建筑物、储罐等;

2、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

3、潮湿或空旷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

4、由于烟气的导电性,烟囱特别易遭雷击;

5、建筑物上有无线电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

八、怎样防雷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6、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九、【学生讨论】你认为应该怎样防雷?

1、打雷时,要关好门窗,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手机或上网,拔掉家用电器的电源以及电话线、电视闭路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2、在室内也要离开进户的金属水管以及跟屋顶相连的下水管,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

3、遇到突然的雷雨,出现发硬竖起来时,应该双脚并拢蹲下,同时拿掉身上的金属物品和发卡、项链等,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

4、外出躲避雷雨时,要注意不要躲在洞穴、大石、悬崖、草棚和孤树等危险地方。

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有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外出,并提前做好应急预防。

班长:二(2)班“珍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班主任点评: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掌握了游泳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基本常识,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为即将到来的夏季学生溺水高发期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证,在炎炎夏日的长假中,希望大家出外游泳时要时刻保持安全保护的意识,要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进行游泳。老师也希望通过这次防雷主题班会,同学们知道防雷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能学以致用,做一个懂得保护自己的学生。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四

<>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 了解我国艾滋病的发展情况,认识到问题的严峻。

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 了解生活中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五(2)班学生。

<>学生交流和教师讲解。

<>:比较浅显、比较实用的知识。

<>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自己上网查有关艾滋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编制3~与艾滋病有关的问题;每个小组想一句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

<>

1985年6月,一位美籍阿根廷人,来中国旅游,因得了怪病住进北京协和医院5天发病后死亡,这是首先报告中国境内第一例艾滋病病人。

20xx年9月30日止,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报告28,13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208例,死亡641例。专家估计,20xx年底,全国实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已超过60万。艾滋病已经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内容:

1、有关艾滋病的基本概念 如:什么是aids(艾滋病的英文缩写)。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uman的略称)?hiv这种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等。

3、艾滋病的流行状况:

可重点介绍两方面。一是它在世界和中国的蔓延情况,如:(1)艾滋病被发现迄今仅20年,可已导致全世界7000多万人感染,300多万人死亡。(2)蔓延波及世界各国,我国各省区市也无一幸免;(3)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蔓延阶段,截止20xx年底全国hiv感染者已超过100万。介绍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艾滋病就在自己身边;预防艾滋病工作已迫不及待,现在就应该行动起来。

4、艾滋病的严重危害

可侧重于以下内容:

(1)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日以继夜研究,但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可根治的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人一旦感染hiv,大多数将迟早发病、死亡。(3)艾滋病造成的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的疾病问题,而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它导致的社会发展迟滞、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急剧增加,社会福利水平下降等灾难性影响,波及整个国家和民众。

5、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内容可分两类,具同样的重要性。

首先是它有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hiv病毒存在于患者和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液中。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通过混乱的男女间、男性(同性恋)间的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液;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在纹身、穿耳朵眼、共用剃须刀等时使用污染的器械,因刺破皮肤或黏膜而感染。(3)母婴传播。母亲若感染hiv病毒,其所生婴儿有半数以上将在胎儿时,或通过母亲产道分娩,或出生后吃母乳而感染,绝大多数在5岁前死亡。其次,应明确告诉学生,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内容尽量具体,如: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在一个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等;蚊子等昆虫叮咬;都不会传播艾滋病。懂得这些知识后,将使青少年明白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明确,从而增强预防的信心;同时有助于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向患者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

6、艾滋病的症状

下列概念和临床表现十分重要:(1)人感染hiv后,一般经历多年后才出现症状。他表面上可是完全健康的,但血液、精液和阴道分泌液中存在着大量hiv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2)若某人发生上述危险行为后,出现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和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注意排除艾滋病。(3)进入发病阶段后,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受到全面破坏,所以会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等“条件性感染”(对正常人不会致病的病原体能在他们身上引起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等。

7、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第一,因为不同hiv感染者的潜伏期(从感染到发病)长短不同,短则2-3年,长则10年以上。这段时间没有表面症状。若有怀疑应尽快到医院,通过hiv血清检测来确诊。这样做,不仅使自己能通过服用药物等,使生存期明显延长,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第二,在感染hiv初期,可能因身体产生的hiv抗体数量还少,尽管已被感染但检测不出来。这段时间称“窗口期”。他应该一两个月后再去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8、预防措施 :

(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万一有性伴侣,又不知对方是否感染hiv,可通过使用安全套来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任何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坚决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或验血,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的医疗单位进行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作为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以下措施:(1)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的姓名、地址和个人隐私;(2)不随意渲染他们的病情和生活状态,使他们及家属的身心健康受伤害;(3)不以不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如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等;

9、交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口号:《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十、总结今天学到的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呼唤大家正确地对待艾滋病病人,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五

<>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

<>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9年5月22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9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2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11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9年6月21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人,其中小学生有2人,中学生4人,3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12至16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关于预防从何做起心得体会报告六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学生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随着气温上升,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游泳是我们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但如果没有做好准备,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发生意外时惊慌失措,不能从容自救,就容易造成溺水伤亡。溺水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教育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溺水正成为学生的“头号杀手”。现在是炎热的天气季节,中小学生溺水伤亡人数明显增加。根据教育部等单位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进行的调查,目前我国每年有__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事故或食物中毒,其中溺水和交通事故仍位居意外死亡前两位。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安全,避免溺水?

首先,任何时候都不要在河流、湖泊、池塘或水库里私下或在公司里游泳或玩耍。

经父母同意并由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游泳时,注意以下几点:

1.游泳前选择好游泳地点,对水域有清晰的认识。

2.下水前做好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头、颈、肩、臂、腰、腿、手、脚的关节一定要活动;如果水温过低,先用浅水冲洗身体,待水温习惯后再下水游泳。

3.下水不要突然潜水或浮潜,更不要互相打架。

4.如果游泳时突然感到不适(如恶心、胸闷、心悸等)。),应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5.游泳时腿或脚抽筋时不要惊慌。可以踢或者按摩,用力拉抽筋部位,叫同伴帮忙。

如果有人在游泳时溺水,学生永远不要冲进水中营救他们。他们应该立即呼救,并找到成年人来帮助他们。同时,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向溺水者投掷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品,然后拖上岸。

同学们,溺水非常危险,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多情。其实只要关注生活中的各种游泳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遇溺自救,溺水事件还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生命,防止溺水,结束悲剧。最后,让我们一起宣誓:珍爱生命,防止溺水。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