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 以节俭为本的分享案例(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8:22:17 页码:9
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 以节俭为本的分享案例(七篇)
2022-12-21 18:22:17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它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了“可贵”的品质。,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想,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勤俭节约是我们的传统,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敬爱的周总理的睡衣穿了几十年,破了就补,补了又补,直到烂了,没法再补,就把整个背部换掉也不肯买件新的;无产阶级战士雷锋,脸盆用得油漆都落光了也舍不得丢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便是为了替国家省下建设的资金!

有的同学会说,那时国家底子薄,所以需要勤俭,现在人们富裕了,应该享受一下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的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但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仍然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节约意识反差巨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看看餐厅里的剩饭剩菜,看看楼道里的长明灯,听听厕所里的水生哗哗,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现实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在学校、在公共场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形成观念。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亲爱的同学们:

节俭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自古以来,历代先哲都把节俭奉为美德: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就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良训。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并以实际行动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榜样,一股清新的节俭之风正在悄然吹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渗透进每一个人的心灵。然而,在当今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很多中学生也形成了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消费观。很多同学不顾家里的经济实力盲目互相攀比:穿服装,无节制的花钱、使用手机,零食饮料不断,生日聚餐饮酒。校园里浪费资源的现象也非常严重:人走灯不灭,人离水不停,食堂里到处可见剩饭剩菜。这些,都与时下倡导的厉行节约之风格格不入。为进一步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促进同学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节约一元钱。不吸烟,不喝酒,不上网吧,不穿,不吃零食,少喝饮料,提倡喝茶和白开水,生日不宴请;适度消费,合理支出,精打细算,每天节约一点点,养成节约好习惯。

2、节约一度电。人走灯熄,提倡“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长明灯,提倡在光线充足时不开灯,教室确定专人关灯。

3、节约一滴水。避免大开水龙头,用完水后拧紧水龙头,杜绝“长流水,提倡一水多用;刷牙不用流水,洗衣服等不用时流水主动关闭,发现“跑水及时报修;在参加集会、活动后,提倡带走喝剩下的一次性瓶装水。

4、节约一粒粮。不“大吃大喝;杜绝浪费食物,提倡能吃多少买多少,积极响应“光盘行动。

5、节约一张纸。少用乃至不用“一次性用品。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筷子等;不用塑料袋装早点,用过的塑料袋尽可能多次使用,提倡使用购物袋;用完的“中性笔换芯后再次使用;减少餐巾纸、面巾纸的使用,提倡用手帕和毛巾;能再生利用的物品一定回收。

6、节约一张卡。银行卡是家长给我们的信任与关心,要严格控制支出。过度使用手机更会玩物丧志,提倡不买高档手机,不经常更换手机,手机主要用于和家长联系,少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手机费用控制在一定额度。

同学们!滴水成江河,不因事微而不为,不因利小而弃之。“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勤俭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勿忘我们花费的每一分钱都凝聚着父母的血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分钱,杜绝浪费,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做勤俭节约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让勤俭节约之风吹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在全体同学中蔚然成风。

倡议人:__

20__年__月__日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节约,把“俭”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勤俭节约不仅竖家社会建设的需要,也使建节约型校园的必需。勤俭办校是学校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更是全体师生的责任。节约是一门课程,学校正是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过程,才发展到今天的办学规模。然而,在我们的校园中,水、电、纸张、粮食、图书的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要在全校掀起厉行节约的热潮,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现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创建节约型校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牢固树立节约的思想观念。

深刻认识严峻的资源形势,加深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认识,不断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共同创造身体力行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争做节约先锋。

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1、节约每一滴水:不将饮用水作为它用;水龙头使用时请将水量调小,水用完后,做到随手关闭水龙头;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二次水的再使用,发现水龙头滴水现象,应及时报修。

2、节约每一度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能耗;学习、工作完后应及时切断教室、办公室的电灯、电脑和饮水机等电源;离开时随手关闭电器及门窗,做到人走灯灭。

3、节约办公用品:水性笔更换笔芯后请重复使用,爱护并保管好办公设施与用品。按照操作程序操控校园仪器设备,确保使用安全,减少物质损耗,延长使用寿命。不随意撕、扔纸张,提倡双面用纸;减少纸张消耗,注意再利用。

4、节约每一粒粮:在食堂用餐时取餐要适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适度消费,精打细算。

5、节约公共用品,爱护公共设备,提倡修旧利废;减少垃圾,分类存放,实现可回收物品的再利用。

踊跃投身节约的志愿服务。

以志愿服务的形式投身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促进人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积极宣传以“珍爱生灵、节约资源、抵制污染、植绿护绿”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理念,不断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全体老师们、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大家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的精神投身于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活动之中,以勤养志,以俭修德。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相处,人人争当节俭风尚的文明新楷模。

邯郸学院学工部(团委)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下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勤俭节约,永恒的话题。

在座的各位一定从小就会背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们就知道要节省一粒米,农民伯伯太辛苦,我们吃的每一口粮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浇灌的。千百年来勤俭节约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进步史中。古人有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即使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讲究吃穿,讲究档次,国家也鼓励消费。但我要说的是鼓励消费,更要严禁消费过程中的浪费,别忘了“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更别忘了“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勤俭节约至今仍然是我们应当树立的正确的荣辱观,人生观。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句口号,在当今时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被赋予了新的历史意义和使命。

古今中外,无论是发达的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都将艰苦朴素作为一种美德。联合国专门把10月31日设立为“勤俭日”,时时提醒人们在新世纪仍然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不得不勤俭节约。李商隐有句名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也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没有勤俭节约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啊,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可以看到全国自上而下都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而努力。就拿正在召开的xx会议来说,本着节俭和环保的原则,将会期缩短到了x天半。xx委员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节约。集中住宿,减少车辆往来接送造成的浪费;委员们下榻的房间内,也没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为了节约纸张,尽量减少纸质文件的传送和打印,而将提案用电子文档传到委员们的电脑上。

有人问:“我能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对,就是这么简单!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们洗脸刷牙、洗头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扫卫生的时候,是不是在意的节约了一滴水?在我们使用电灯、空调、电脑、饮水机的时候,是不是刻意的节约了一度电?在我们复印打印文件的时候是不是把纸张两面使用,节省了一张纸?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需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升油、一张纸开始。日子久了就会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我还想特别提到的是节约用水,水,作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类和天地间万千生物。在因为人口增长、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变暖时,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经向人类亮出黄牌。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爱惜,而浪费挥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的缺口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农村还有xxxx多万人饮水困难,全国有xxx多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人为的浪费和没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严重的污染等问题,使水资源更加缺乏。

节水,是国情所迫。一场大旱,举国关注,因为抗旱关乎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不仅立足当下抗旱,还需着眼节水才是长远之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千方百计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还是有一些农民家庭已经注定粮食要颗粒无收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开源节流已经是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还有,在我国西北的严重缺水地区,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担手提,甚至赶着牲口走几十里山路驼运。洗脸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辈子只洗一次澡。幸好从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母亲水窖”行动,修建水窖10万多眼,帮助120多万老百姓的摆脱了生存困难。面对这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节约用水。

今后在当你眼睁睁的看着水龙头滴答滴答没有拧紧时,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拧紧?在你下班离开办公室时,会不会检查一下关没关电脑、打印机?不过现在已经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许多人养成了两面使用打印纸的习惯;大家都很乐意使用节能灯具;以前办公室用纸发的通知、文件,现在也改成了电子文档,推进了无纸化办公。

最后我要说: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资源意识和节俭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为建设节约型社会为作出贡献!希望我的演讲能引起大家自发的自觉的节约意识。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

高中分校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节俭,与我们同行》。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我们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常常在我们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一代伟人掷地有声的一句话 “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经过几代人数十年的奋斗,我们十分高兴的看到,如今中华民族正走上伟大的强国复兴之路,龙的传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逐年提高,经济发展速度保持较快增长,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科技、体育、教育等领域发展势头喜人,在一部分青少年的眼中,天下太平,天空永远阳光灿烂,一切是那么的浪漫而美好,于是,忘记民族屈辱历史的人多了,哈日哈韩哈美哈巴的人多了,没心没肺的攀比铺张奢侈浪费的人多了,勤俭节约的人却少了。是我们心上民族永远的伤疤已经逐渐结痂愈合没有了痛感吗?好像不应该是。是中国已经够繁荣够富强了吗?当然不是。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我们的发展还常常受到复杂国际势力的遏制。那么,是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也不应该是。正好相反,我国人口众多,据说世界上平均每五个人中差不多就有一个中国人。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3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都还要大。同时我国各种资源十分稀缺。以水资源为例,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

此外,我国要以仅占世界7 %的耕地和7%的水资源,解决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粮食资源的短缺也正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

然而,现实生活中浪费现象却是惊人的。据统计,我国矿产资源回收率约在30%,比发达国家低20%以上;城市供水漏损率在20%以上;建筑能耗过高,单位面积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社会上,大白天办公室灯火通明;居室中空调大开,四季如春;家用电器关机后仍处于待机状态;洗碗时细水长流……校园里,浪费现象也触目惊心:关不紧的水龙头,白天无人的教室里亮着的电灯转动的风扇,整个整个被扔掉的苹果面包,只用一张纸就扔掉的作业本,运动场边、教室走廊边丢弃的无人认领的还很新的校服等等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小气”闻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他们的“小气”着实令人对日本人感到惊讶,对日本企业感到震撼。为了节约用水,丰田公司的员工将抽水马桶里放三块砖,以节约冲水量;笔记用纸正面书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便条纸使用;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员工上班时,如要离开工作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觉的跑步;有时候真觉得不可思议,偌大的一个世界知名企业,还这么小气,还在乎这么一点点浪费吗?但是,对于丰田来说, “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正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的这种“小气”,才成就了丰田公司今天的辉煌。对日本人,我们很难抑制深入骨髓的民族仇恨,但是,在节能这方面,你不得不对他们肃然起敬。与此同时,一种深重的危机感慢慢浮上我们的心头。

各位同学,勤俭节约,不是一时的话题,而是永恒的话题!

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现实不能改变,只能直面,但铺张浪费的生活方式却是可以改变的!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摒弃日常生活中浪费的习惯,思想上树立崇尚俭朴,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的思想,努力做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微关注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很多举手之劳就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比如用水、刷牙时,水龙头不要一直开着;洗少量衣服时,洗衣机水位不要定得太高等等。据专家估算,一个家庭只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就能节水70%。这样的节约,既堵住了资源浪费的口子,又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家庭为单位,如果我们每天能做到随手关灯、关电器;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把空调温度上调1度,那么每个家庭每年就可节约用电100—500度不等。中国目前大约有3.74亿个家庭,以每个家庭平均每月节电10度计算,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约450亿度电。450亿度,它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我可以用这一组数据来告诉你:建设中的三峡工程设计装机26台70万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世界最大。20xx年前这26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届时三峡工程年平均发电量约为850亿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注意省电,全国家庭每年就可以为国家节约半年三峡的发电量。这组数据,不能不给我们一点思索吧?节俭,的确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与节俭同行。

最后,让我以鲁迅先生著名杂文《拿来主义》中的一段话结束今天的演讲:中国并非地大物博,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真的会有那一天吗?也许会,也许就在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也许永远不会。谢谢!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生们:

每天下午都很好!

在当今社会,奢侈浪费现象逐渐增多,不仅伤害自身,也伤害他人。奢侈只会减少地球上的资源而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我们应该从我开始,从小养成节俭和节俭的习惯,爱我们所依赖的地球。

保存每一滴水,不用电,每张纸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要以为地球上的资源会被重建。事实上,当某些东西用完之后,它们会像时间一样流走而不会再回来。

如果地球缺水,你在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如果地球上有灾难,我们怎样才能生存,行动比语言更具说服力,我们应该共同行动创造一个为我们改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我们的第一任董事长毛泽东!然而,你知道他背后有这样的历史:他的一件睡衣已经穿了20年,并且已经修补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修补了70多件;一双拖鞋已经穿了20多年。即使是伟大的领导者也可以做到。我们怎能不呢?

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用过的作业,背面也可以用作草稿纸;米饭的水可以浇水,洗完后的水可以用来摆锤子;成品饮料瓶也可制成各种装饰品;一些不同颜料的瓶子可以作为彩色纸放在管子上,既美观又节省资源。

勤奋和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原则。同学们,因为我们还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为了给地球提供更多的资源,让我们携手并进,从一点点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杜绝铺张浪费和浪费,并将它们保存在一起。!

推荐节俭案例分享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学的第一首唐诗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节俭,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今天的社会里,更显得意义深长。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节约要从小处着手,从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节约终究不只是小事,现在的社会有时候变得很陌生,有些时候,节约成了小气被人笑话,更有些时候,节俭却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在全社会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老祖宗留下的千年传统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们的节约意识却反差很大。回想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往往是我们在不经意中就造成了诸多浪费。许多纸张只写了几个字就扔进废纸篓;白天亮着的电灯;卫生间水龙头哗哗流水、地上到处洒落的粮食……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我想,在家里我们肯定能做到随手关灯、关水;为什么我们却忽略了这些细节?关键是我们没有将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没有将节约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并形成一种观念。

节约,是对家庭幸福的盘算,更是一份社会义务的担当。节约是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一种智慧。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所以今天,我们应该大声倡议: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牢固树立节约意识,“让节约成为习惯”、“让节约成为生活方式”,坚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天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时时处处、点点滴滴都节约,我们才能节约资源,也只有时时处处从我做起,这样我们的'地球家园才会永远美丽富饶!

和大家一样是对王朝的情感,和大家不一样的是我演讲的思路。同事们都说了王朝对我们的教导与关心,王朝的辉煌与前景。既然王朝给予了我们这么多,那我们为王朝能做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从我做起,从小是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就这么简单吗?对,就这么简单!

我门从事的是服务行业,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而今天,我要说的不是服务。而是我们大家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节约降耗。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

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萦绕;

曾几何时,伟大领袖掷地有声的一句话:“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指引着几代人艰苦创业、自力更生。

回顾一下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洗盘刷碗、洗脸刷牙、洗发洗澡、冲洗厕所的时候,你我可曾想过节约每一滴水?

在你我使用电灯、电器、电话电脑、空调、饮水机的时候,我们做到节约一度电了吗?

在你我使用矿泉水、纸杯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若干次后它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吗?

在你我将吃不完的饭菜视做垃圾倒掉的时候,我们想到节约了吗?

许多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同样,一个没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持续发展的。

节能降耗不是一时的、而是永恒的话题。

同事们:不要认为自己节约的一个纸杯是微不足道的;不要认为自己把变废为宝的东西从垃圾中捡出来是大失脸面的;不要认为做一个工程而反复精打细算是效率底下的表现;更不要认为这样的节约是多此一举;因为我们要明白,你与我是浪花里的一滴水,无数滴水汇聚起来会是彭湃汹涌的浪涛才有波澜壮阔的大海。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无数个有限组合起来,便是无限。便会有无坚不摧的力量!

同事们:就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为王朝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因为节约一分就等于企业赢利一分,更因为王朝在你、在他、在我、在我们大家的心中。

现在,我惊喜地发现长明灯熄灭了、电脑几天不关消失了、没有人占用办公室电话拨打情感热心了、以前扔的东西又变废为宝了。现在我也终于明白,工程人员为什么站在报废物品的旁边,写写画画了。采购人员为了降低成本辗转在各大批发市场之间。同事们这一切,都是那么值得!

是啊!王朝在你我心中!我是王朝浪花里的一滴水,我是一滴水,就要滋润这一寸土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