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社区公德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社会公德心得体会(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22:15:53 页码:8
社区公德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社会公德心得体会(3篇)
2022-12-21 22:15:5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社区公德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近年来,随着团场建设步伐的加快,五团党委倾力打造现代军垦城镇,将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与文化融合起来,实现了300米一片绿地, 500米一个公园,800米一个游园,1000米一个水面,居民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团区面貌焕然一新。生活在文明城镇,是我们共同的荣耀!作为五团的一员,我们既是城镇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镇文明的创造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践行文明一言一行,来推进团场城镇化的建设步伐。

然而,我们却经常看到一些不文明行为:路灯、健身器材等被人为破坏;绿地里的喷灌头不翼而飞;草地被踩踏出一条条“小径”;树枝、花草被无情地攀折;十字路口红绿灯形同虚设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仅给居民带来生活的不便,也有损城镇文明和谐形象。为此,五团中学不断加大对未成年人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的教育,以养成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目的。但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薄弱的,现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面向全社会、全体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一、开展“公德比赛,现在开始”活动。全体居民及孩子家长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从言行举止的细微之处做起,爱护公用设施,保护身边环境。从现在做起,自觉增强文明意识,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带头维护整洁的城镇形象,以自己的行为带动身边人,以自己良好的公德风尚影响身边人。

二、实施“爱护设施、文明使用”行动。爱护公共设施,不在楼道墙壁、宣传牌等公共建筑物上涂抹刻画;不破坏路灯、广告牌、垃圾箱、体育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不踩踏、坐、摇晃渠沿的铁链、石柱、灯柱,不攀爬各种雕像;爱护公园桌椅、灯具等公共设施等。

三、实施“保护环境、绿色先行”行动。保持公共区域的卫生整洁,不踩踏绿地田埂,不攀折树木、花草,不采摘路边的果实,不在草坪内玩耍、骑车,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不往景观渠、花圃内乱扔杂物等,养成垃圾进箱的习惯。

四、实施“遵守交规、文明出行”行动。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不闯红灯、不逆行、不横穿马路、不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追逐打闹。做到文明行走,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游玩,形成互谅互让、和谐相处、安全畅通的文明秩序。

五、实施“文明用语,礼貌先行”行动。自觉遵守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礼貌待人;举止文明,言行得当,管住我们的嘴,不说脏话,告别污言秽语。谈吐斯文,礼貌大方,自觉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让礼貌的话语像春风般和善悦耳。

六、 实施“传递微笑、传递文明”行动。以微笑传递文明,语言传递文明,和别人接触时,面带微笑,以适宜的方式,主动和别人打招呼,让微笑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体现

文明内涵,彰显乐观自信、亲切温馨的形象。 亲爱的居民们、孩子家长、学生朋友们,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私人财产一样爱护公物;要像珍惜自己的身体一样,珍惜身边的环境。美好心灵是文明行为的前提,文明的行动是美好心灵的外化。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让我们携起手来,杜绝损坏公物和破坏环境的行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携手努力,共创文明五团,让五团的天地更洁净,让五团的环境更美好,让五团的氛围更和谐!

描写社区公德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综治委文件指示精神,着力打造“平安乡村”!

2、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规范公民的信访行为。

3、坚决打击涉访违法行为,消除“法不责众”的错误认识。

4、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

5、加强国家安全工作,警惕国际国内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分裂活动!

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7、深入开展“司法行政大动员,化解矛盾促和谐”活动!

8、打造平安村组,牢筑乡村组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

9、推行诉前调解,建立健全“三调联动”的有效机制。

<>

1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2、禁毒、禁赌、禁邪教,创建“和谐新屈原”!

13、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为争做新屈原人而努力奋斗。

14、创新乡村综治机智,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15、建立“流动调解”机制,快速反应化解社会矛盾!

16、积极探索“以村为主”,打造平安农村。

17、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努力托升安置帮教工作水平。

18、积极探索、全面推行“以房管人的实有人口管理新模式”。

19、消除枪爆隐患,推进平安建设!

<>

21、切实加强基层综治维稳工作,把平台延伸到每个家庭!

22、充分发挥“三调联动”优势,积极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

23、整体推进治安防控,全面深化平安建设!

24、构件“大调解”格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25、大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6、健全机制,形成合力,打黑除恶,打出声威!

27、优化学校周边环境,为素质教育保驾护航!

28、创新乡村综治体制,确保社会平安稳定!

29、深入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奔新生、奔富裕、促和谐帮教活动。

30、千方百计保增长,尽心尽力保民生,全力以赴保稳定

<>

社区口号 | 宣传口号 | 环保口号 | 消防口号 | 安全口号

<>

社区口号 | 宣传口号 | 环保口号 | 消防口号 | 安全口号

描写社区公德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社区厨艺大赛活动方案

根据北京市的统一部署,20__年北京市将举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我区将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现就比赛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比赛目标

进一步贯彻落实市政府《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促进居民构成健康饮食和健康生活的观念,提高居民改善饮食营养和膳食结构的本事。

二、比赛时间

20__年8月

三、比赛主题

主题:健康厨艺,欢乐生活

四、组织领导

海淀区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海淀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办公室”(以下简称“区比赛办公室”),具体负责比赛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督导。办公室设在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各街镇及各相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成立比赛工作组织领导机构,由主管领导牵头负责,设置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组织落实。

五、工作分工

(一)区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协调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

(二)区疾控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的开展,落实比赛场地、设备及联系媒体报道比赛活动。

(三)各街镇:负责组织本辖区健康示范社区、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厅贴合条件的参赛队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

(四)各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选拔本辖区贴合条件的选手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并负责本辖区参赛队参赛资料的指导工作。

六、工作安排

(一)启动阶段(20__年6月12日前)

海淀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办公室下发活动通知,召开协调会,公布大赛活动信息。公布报名热线82405726,号召贴合条件的参赛队参赛。各部门、街镇确定负责人和联系人,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贴合条件的参赛队报名。

(二)推广和报名阶段(20__年6月中旬—8月3日)

健康示范社区、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厅各参赛队自行到活动指定网站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下载报名表报送至辖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次比赛采用组队报名的方式,每队准备现场制作2个菜,一个全素菜,另一个荤素搭配菜。每队报名2名主厨,每人制作一个菜。凡参加比赛的参赛队都要填写厨艺比赛报名表。辖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审核人员报名情景并经过比赛或推荐形式选送辖区参赛队参加区级比赛。辖区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8月3日前将辖区参赛队报名表(详见附件2)报至区比赛活动办公室。

(三)比赛阶段(20__年8月)

各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海淀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厨艺比赛活动办公室的指导下选送选手参加区级比赛(比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七、参赛细则

(一)参赛对象及要求

参赛选手年龄不限,身体健康,厨艺强。健康示范社区、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食堂及健康示范餐厅(详见附件1)至少推选1支参赛队参加比赛。

(二)参赛物资

1、操作台、灶具、厨具、刀具、食用油、控油壶、食盐、盐勺、碗盘、勺筷、围裙、抹布等由主办方供给。

2、选手自带参赛菜肴的原材料、辅料、调味料等(如需其他物资,请自行携带)。

(三)比赛流程

1、称量菜肴主辅料重量。

2、回答主持人健康饮食提问。

3、选手每完成一件作品,介绍作品,交付工作人员,将作品贴号送与评委。

4、工作人员查看油盐使用量。

5、选手清理操作台上自我的物品,完成比赛,等待结果。

6、评审工作结束之后,统一公布成绩。

(四)参赛资料

1、健康饮食问答

每组参赛队回答3道饮食健康常识题,根据口头回答情景打分。每个厨师至少回答一道题。

2、现场菜肴制作

全素菜和荤素搭配菜拟定为一家3口的晚餐,注意三餐分配,营养搭配。要求参赛选手在现场35分钟内制作完成,并对制作菜品的菜品搭配、创意设计、用料选择、制作工艺、营养价值等方面现场讲解,评委根据色、香、味、形、口感、营养成分、油盐用量进行评分。

(五)比赛规则

1.将报名表中餐厅和食堂厨师编为一组,为专业组;社区居民和单位职工编为另一组,为业余组。两组成绩分别排行。

2.每个参赛队作品由一道全素菜和一道荤素搭配菜组成,原料、辅料、调料由选手自备。

3.遵守赛场秩序,听从主持人和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尊重其他参赛选手。

4.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入场签到,迟到15分钟以上取消参赛资格。制作过程中超时,酌情减分。

5.参赛选手准备作品介绍的文字稿件,要求写清营养、主料、辅料和调料信息,制作过程。

6.参赛队自备的主料和辅料只可事先洗净、清理,不能事先切好带进比赛现场,一经发现扣20分。

7.参赛队2名选手得分相加,按照小组排行确定比赛名次。

(六)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按照每道菜百分制的标准进行评分。健康饮食问答(15分),厨师讲解(20分),菜肴制作(色、香、味、形、口感)(40分),营养成分(10分),油盐用量(10分),操作台卫生(5分)。

比赛评委由5人组成,1名厨师专业评委,1名营养专家评委,1名健康专家评委,2名普通评委。

(七)奖项设置

区级选拔赛专业组及业余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其余为优秀奖,奖品待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