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 吉林省新年贺词(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3:53:28 页码:7
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 吉林省新年贺词(6篇)
2022-12-22 03:53:28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各位朋友,“向海”之名源于一庙,这庙便是今天的“香海庙”。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帝私访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庙”的“青”比“大清国”的“清”字少了三点水,而视为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将此庙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留有“云飞鹤舞,绿野仙踪”和“福兴圣地,瑞鼓祥钟”两块碑文。后来因水患庙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庙,取名“福兴寺”。此后福兴寺庙会年年热闹非凡,平日进香祈福者也络绎不绝,加之乾隆皇帝前后两次光顾,使得福兴寺声名远播。1920xx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来寺传经说法,汇聚喇嘛1080人,前来听经受法者不计其数,寺里日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东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军营和难民营。破除迷信又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为“向海庙”。当时的向海庙已成为无主的空庙。1972年,向海庙在“破四旧”的声浪中被彻底毁掉。1994年,向海庙这一历史名迹又被重新修复,时任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修复后的这座庙宇,无论是规模还是工艺,都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各位朋友,向海保护区内有三大水系交汇贯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额尔泰河,北有洮儿河引水系统,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水库2个大面积的芦华沼泽区。多样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向海成为百鸟繁衍生息的安乐窝和春秋迁徙的必经之地。保护区内共有各类珍禽293种,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目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只。所以说向海是鹰飞鹤舞、珍禽荟萃的百鸟乐园。

各位朋友,由于特殊的地理资源和特征,向海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丹顶鹤为主的湿地珍禽景观,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榆林景观,以苇荡蒲草为主的水生植物景观,以沙滩泳浴为主的人文景观,以蒙古包“手把肉”为主的民俗景观,以苍榆古庙为主的历史遗迹景观。

各位朋友,向海是“鸟类天堂”。从水面到天空,由沼泽至草地,自沙丘到苹塘,鸟儿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最美的还数丹顶鹤,中国古代的《相鹤经》描述了丹顶鹤的特点、习性。丹顶鹤除两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体洁白如雪,头顶呈红色,鸣叫响亮,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九天”之说。在民间,丹顶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有“松鹤延年”之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它一直与神仙相伴,故有“仙鹤”之称。

各位朋友,如果您想在园中观鸟,可以到向海百鸟园去,这座建于20xx年的百鸟园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一个百鸟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园中直径220米,中心柱高45米,边柱26米,共32根,共投资1070万元。现在园中共词养鸟类60余种。如果您想饱览珍稀鸟类的英姿,就请到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处的仙鹤岛。仙鹤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岛上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优雅的山水风光,给珍禽的饲养驯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给鸟类爱好者提供了与鸟嬉戏拍照、洞察珍禽奥秘的“世外桃源”。岛上笼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

各位朋友,向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冬乍过,百鸟回巢,相舞相恋;碧水游鱼,绿草连天;黄榆芦苇,层林尽染;雁鸣鹤唳,恍若仙境。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对所有生命的礼赞。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们人类自己。

向海也是植物王国,珍稀树种蒙古黄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层层,千姿百态,令人满眼苍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宾。真可谓“黄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动物王国,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当数人与动物和平共处。“东有长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与名闻天下的长白山旅游区珠联璧合。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向海景区观光旅游。向海景区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总面积1055平方千米。区内沙丘蜿蜒起伏,湖泊波光潋滟,黄榆婆娑起舞,苇海蒲草荡漾,草原碧波万顷。向海属于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于1986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993年,纳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xx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xx年,入选“吉林八景”之一;20xx年,被评为“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区”;20xx年,被认证为“中国丹顶鹤之乡”。1992年,李鹏总理曾把电视风光片《家在向海》带到了世界环发首脑会议上播放。在外国人的惊叹声中,向海逐步走向了世界。

各位朋友,“向海”之名源于一庙,这庙便是今天的“香海庙”。清朝康熙初年(公元1662年),在向海建了一座喇嘛庙,取名“青海庙”。1784年,乾隆帝私访下榻于此,因感于“青海庙”的“青”比“大清国”的“清”字少了三点水,而视为有削去半壁江山之意,遂将此庙赐名为“福兴寺”,并亲笔以满、汉、蒙、藏4种文字书写匾额,并留有“云飞鹤舞,绿野仙踪”和“福兴圣地,瑞鼓祥钟”两块碑文。后来因水患庙宇坍塌,藏人瑞安活佛云游至此,易地又重修新庙,取名“福兴寺”。此后福兴寺庙会年年热闹非凡,平日进香祈福者也络绎不绝,加之乾隆皇帝前后两次光顾,使得福兴寺声名远播。1920xx年,西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来寺传经说法,汇聚喇嘛1080人,前来听经受法者不计其数,寺里日日香烟缭绕,弥漫如海,因而得名“香海寺”。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东北,1945年前后,香海寺成了军营和难民营。破除迷信又使“香海寺”在1946年3月改名为“向海庙”。当时的向海庙已成为无主的空庙。1972年,向海庙在“破四旧”的声浪中被彻底毁掉。1994年,向海庙这一历史名迹又被重新修复,时任国家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将其题名为“香海寺”。修复后的这座庙宇,无论是规模还是工艺,都无不向人们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

各位朋友,向海保护区内有三大水系交汇贯通:南有霍林河,西有额尔泰河,北有洮儿河引水系统,从而形成向海水库和兴隆水库2个大面积的芦华沼泽区。多样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向海成为百鸟繁衍生息的安乐窝和春秋迁徙的必经之地。保护区内共有各类珍禽293种,其中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被称为“湿地指示物种”的鹤类就有6种。目前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全世界仅有1500多只,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就有200多只。所以说向海是鹰飞鹤舞、珍禽荟萃的百鸟乐园。

各位朋友,由于特殊的地理资源和特征,向海自然保护区形成了以丹顶鹤为主的湿地珍禽景观,以蒙古黄榆为主的天然榆林景观,以苇荡蒲草为主的水生植物景观,以沙滩泳浴为主的人文景观,以蒙古包“手把肉”为主的民俗景观,以苍榆古庙为主的历史遗迹景观。

各位朋友,向海是“鸟类天堂”。从水面到天空,由沼泽至草地,自沙丘到苹塘,鸟儿铺天盖地,无处不在。最美的还数丹顶鹤,中国古代的《相鹤经》描述了丹顶鹤的特点、习性。丹顶鹤除两翼前端羽毛是黑色,通体洁白如雪,头顶呈红色,鸣叫响亮,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九天”之说。在民间,丹顶鹤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有“松鹤延年”之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它一直与神仙相伴,故有“仙鹤”之称。

各位朋友,如果您想在园中观鸟,可以到向海百鸟园去,这座建于20xx年的百鸟园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一个百鸟园,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园中直径220米,中心柱高45米,边柱26米,共32根,共投资1070万元。现在园中共词养鸟类60余种。如果您想饱览珍稀鸟类的英姿,就请到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千米处的仙鹤岛。仙鹤岛,三面环水,一面临山。岛上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良好的生态环境,优雅的山水风光,给珍禽的饲养驯化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给鸟类爱好者提供了与鸟嬉戏拍照、洞察珍禽奥秘的“世外桃源”。岛上笼舍,造型古典雅致、别具一格。

各位朋友,向海是大自然的杰作。寒冬乍过,百鸟回巢,相舞相恋;碧水游鱼,绿草连天;黄榆芦苇,层林尽染;雁鸣鹤唳,恍若仙境。向海是大自然的珍品,是对所有生命的礼赞。走近向海,就是走近生命;走近向海,就是走近我们人类自己。

向海也是植物王国,珍稀树种蒙古黄榆,一株株,一簇簇,一排排,一层层,千姿百态,令人满眼苍翠。杏花林更是清香十里,迎客送宾。真可谓“黄榆簇簇含晨露,杏花十里映朝霞。”向海更是动物王国,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当数人与动物和平共处。“东有长白,西有向海”,向海已经成为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与名闻天下的长白山旅游区珠联璧合。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雾淞,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同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都是欣赏吉林雾凇的最佳时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旅游者来目睹这一奇观。

吉林雾凇最佳观赏点

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吉林市就算进入了冬季。从这时起,雾凇便开使登场亮相了。尤其是降雪量大、天气特别寒冷的年份,雾凇出现的次数也就越多。

所以要欣赏最典型最浓重的雾凇还是当属雾凇岛。近年来,一到春节,不知多少影友几百里、 几千里甚至上万里来到这里,顶风冒雪赏雾凇,拍雾凇。今年的雾凇时节已经到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赶往雾凇岛,用身心和镜头一起攫取北国的美丽。

雾凇岛最佳观赏点

曾通村在岛上,靠近岛南端江水分流处,形成雾凇机会多,且树木形状好一些。韩屯在松花江东侧岛外,地址靠北,在岛的中部一带。早上过渡口才能看岛上雾凇,否则的话,只能在岛外看边上的雾凇,不过风光也很不错。

最佳时节:到吉林观赏雾凇的最佳季节是每年的12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底,这是因为雾凇的形成有它自己独特的环境和条件。

形成条件:夜里零下20度左右,白天零下5-10度之间,温差越大越好。夜里3点之前起雾,并且无风或有极小的风。最保险的办法就是去雾凇岛之前住在吉林市,半夜3点左右与岛上接待你的家庭旅馆联系。如果此时岛上有雾又没有风或风极小,而且天上繁星密布,那么第二天的雾凇会相当好。你就可以在吉林早早租车前往,太阳刚要升起时登岛。

吉林去雾凇岛交通

第一条是土城子方向,是沿松花江西岸向北走。在吉林市长途汽车站(名叫岔路乡,距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坐车,全程37公里,行程一个多小时,汽车票价6元(含1元保险费)。车况为普通村路车,普通客车。每天有三班直达曾通渡口的班车,吉林长途汽车站发车时间是8:00、12:20、15:20;曾通渡口发车时间6:20、9:30、13:30。

第二条是乌拉街方向,是沿松花江东岸向北走。在吉林岔路乡汽车站乘乌拉街车,全程35公里,15分钟一班,票价6元,车况为空调大巴。到乌拉街后有小面包去雾凇岛东渡口的韩屯,面包车票2元。在乌拉街也可打的去韩屯,全程6公里,车价15到20元,全凭砍价水平。顺带说一句,从曾通村到韩屯渡口,大约4公里,步行一个小时。进了屯子你一眼就可看见一杆镶着红牙边的杏黄大旗,上面三个遒劲大字“雾凇岛”,这是吉林市摄影家协会为了接待前来创作的全国各地影友建立的雾凇摄影创作基地,看到这三个字,就意味着你到家了。

摆渡钱:无论从曾通村渡口上岛还是在韩屯上岛,摆渡费一律10元,出岛无论从曾通渡口出还是从韩屯出,都不用再花钱。本岛人出入岛均不花钱。

住草房 喝烧酒

如果选择住在吉林市,那可选择的范围很多,各个档次的宾馆、经济型连锁酒店都有。如果选择住在雾凇岛上,就可以感受一下东北原住民生活气息。雾凇岛有草房数间,纸糊的窗户、火烧的炕、报纸糊的墙,虽然条件比不上城市,但吃的是农家风味的饭菜,喝的是东北的玉米酒,有着黑土地特有的豪爽。在柴房烧火准备饭菜,空气中弥漫着农家特有的、好闻的炊烟。房间里有个火炕,盘腿坐在炕上,取暖吃饭,一壶烧酒下肚,困倦和寒冷会跑得无影无踪。这时候,诗人的雅致、哲人的深沉都跑到九霄云外,说话的嗓音也提高了,举起的酒更是一股脑入肚,不由得被朴素的豪爽感染了。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在严冬里,幸福是什么?就是面前这碗热热的烧酒外加小鸡炖蘑菇。

第二天一早如果起得来,可以去看日出。清晨的雾凇岛很美,松花江静静地流淌,远处是树干枯的枝桠。由于江水在零度以上,因此江上泛着“蒸气”,风把这些蒸气吹散了,就如同身处仙境一般。

吉林美食

吉林地方风味以三套碗、清蒸白鱼、人参鸡、鹿茸三珍汤、荷花田鸡油、白肉血肠、庆岭活鱼为主,其中尤以人参鸡和鹿茸三珍最为有名。这些特色菜肴是每一个到吉林旅游之人必尝之美味。

吉林购物

吉林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市内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家这样的商店。吉林还盛产野生中草药,有党参、黄柏、贝母等。当地的著名特产有红景天、林蛙、不老草、灵芝、蕨菜、黑木耳等。也可以选择一些手工艺品,如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黄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绢花、吉林手工彩绘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选选,都是很不错的馈赠亲朋的小礼物,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雾凇岛旅游贴士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一般在雾凇岛逗留的时间以三个白天两个晚上为宜。第一天早9:00前进岛,可拍雾凇(当然一定要有雾凇),12:00到老乡家安排食宿,吃午饭,休息,16:00在岛上拍日落,开晚饭,休息。次日全天正常拍摄。第三天早拍日出,拍雾凇,中午离岛。

对于时间紧张只想领略一下雾凇岛美景的人,当天就可从吉林往返于曾通。在吉林坐早8:00的首班车,9:00左右到曾通,刚好赶上雾凇(欣赏雾凇的最好时间段是早9:30—11:00)。中午在农家吃顿午饭,就可赶下午1:30的车回吉林。

乌拉街满族镇至今仍保留多处古迹和满族古老民俗,有兴趣的人可以顺道去看看。

看过"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各位团友早上好,昨夜休息得还好吧?今天我们大家靠着自己的福气为自己带来了运气,几日未见得雾凇今天早上终于又挂满了枝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就让我们到十里江堤去观赏中国四大自然奇迹之一的吉林雾凇吧。从我们下榻的国际酒店到十里江堤大约有十分钟的路程,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雾凇的形成。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在吉林,我们通常叫雾凇为“树挂”,它是雾和水汽遇冷结冰而结成的一种气象景观,分粒状、晶状两种。吉林雾凇属于晶状类,它必须在有水汽、气温-25°c以下、不大于三级风的天气里才能形成,正因为形成的条件如此苛刻,才被列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之一。听到这里有的团友想问了,为什么能在吉林市形成如此规模绝妙天成的雾凇奇观呢?这是因为我们吉林市有一条东北三省唯一一条冬天不结冰的河流——松花江。哦,那位团友问了:“我们刚从哈尔滨过来,为什么那里的松花江是结冰的呢?”这是因为从吉林市沿松花江上溯15公里就是著名的丰满水电站,每到冬季,江水通过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水温升高变暖,仍保持在4°c左右,所以尽管松花湖上已是千里冰封,一抹如镜,但湖下的江水却携带着巨大的热能奔腾而下,流过市区几十公里而不封冻。大量的水汽就从这不冻的江面上蒸发出来,遇冷气压而形成难得一见的奇迹般的冬季浓雾,水汽借雾飘飘洒洒,在适合的自然条件下凝结在江两岸的苍松、垂柳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奇观。

细心的团友已经发现了,今天路两旁的树木和昨天不一样了,昨天还是露着黑黑的树皮,可今天已经变成白色的了。对,这就是树挂,只是由于市区内雾比较少,所以树上只挂了一层,比起江堤的景色就要差远了,是不是有的团友已经心急了,想马上赶到江边啊。早上有团友问我为什么天刚亮就起来了呢,这是因为美丽的雾凇不是每天都出现,而观赏也分三个阶段,叫做“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夜看雾” ,是在雾凇形成的前夜看江上的雾景。当夜里10点多钟时,江面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升起,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那大团大团的白雾从江面上滚滚而起,不停地向江岸飘流。有的雾如同一缕缕的细沙,缠绕在江堤老树上;有的雾好似一朵朵白云,漂浮在空间不动;更多的雾如同棉花团,不停地爬着很高很高的棉花山。此时的松江中路包裹在浓浓的雾中,高楼在雾中忽隐忽现,灯光也变得扑朔迷离,使人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的凌霄之中。冬雾弥漫江城,也是北国一大奇景。

“晨看挂”,是早起看树挂。大雾不断地附着在树上,一夜之间,眼前的树木就变成一片银白的林海,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江风吹过,银针闪烁,玉菊摇曳;当东方的朝霞将红光投向树林,那千姿百态的雾凇更显得晶莹多姿。雾凇在民间还有一个“梦送”的美名。意思是说人们还在睡梦中,老天爷便送来了漫天洁白无瑕的晶莹梨花。正如唐朝诗人岑参所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早起的时候大家能感觉到,今天的天气特别晴朗,空气也格外清新。这大概是因为雾中的水份流动对空气起到了净化作用,所以我才一早让大家跟我来观赏美丽的树挂,顺便还能呼吸这清新的空气。

很多中外游客看到树挂后都连声惊叹其美丽。1990年1月9日,当时的来吉林市视察时观赏吉林雾凇后,赞叹道:“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雾凇虽然美丽,但是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待到近午赏落花”,就是说树挂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10点钟左右,树挂开始一片一片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往下落。当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天空的背景格外湛蓝,雪片在空中开成了五颜六色的雪帘,徐徐飘下,撒落满地洁白。此时漫步在松江路上,阳光下,蓝天白雪飘洒,人们任凭树挂片片落在头上,透过雪帘远望松花江奔流如练,林立的高楼、流动的彩车和服饰艳丽的游人显得格外的清新精神,冬日里看到的分明是一幅梨花纷飞的春天图画。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也要到达观赏雾淞的最好地点松江中路了。现在大家看前面的大型雕塑,这就是吉林市的市标——摇橹人,它是由花岗岩雕筑而成,上面有四个大字“激流勇进”。昨天我给大家讲过吉林市的历史,关于吉林市在清朝时是全国闻名的造船厂大家还记得吧,选择“摇橹人”作为我们的市标就是象征我们吉林市勇往直前的城市精神。

现在大家看到右面树挂中仿佛涂上一层雪的哥特式建筑,就是天主教堂,它是由法国神父禄业于1920xx年开始建造的,历时9年建成,其主体由教堂和钟楼两部分组成,高耸云天,是江边雾凇中的一景。

请大家带好帽子、手套,随我一起走近这美丽的雾凇奇观。诸位可以举起你们的照相机,把这雾凇美景拍下来,留在你们的记忆中,因为雾凇奇景不但是吉林的,同时也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游客们:

大家好!我叫悦悦。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去龙潭山游览,请您随身带好贵重物品,注意安全。

游客们,我先介绍一下吉林远近闻名的龙潭山。

龙潭山公园是是中国著名城市森林公园,它位于吉林省东北地区,松花江东岸,占地234公顷,始建于1957年。因山上有古池“龙潭”而得名,现在尚存1500多年前修建的高勾丽古城遗迹。一会儿我们进去的时候,会看到更详细的介绍。

看!我们已经位于龙潭山了。龙潭山山势雄伟,呈卧虎形西东走向。西路峰峦陡峭,拔地而起;东路绵延远去,没于群之中。龙潭山被近百种,一百二十余万株乔、灌木所覆盖其中百年以上古木有一百三十余株,不愧是森林公园。

游客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龙潭山中的龙潭,亦称水牢。

在龙潭山高勾丽城西北角最低处,是古人利用泉眼修建的贮水池。因为,传说有一条孽龙被所在潭中,铁链系与潭边一棵大树上,传说有人拉动铁链,立刻就会风云变色,潭水翻腾。故称“龙潭”。龙潭四壁以花岗石条垒砌,呈长方形。东西长52.8米;南北25.7米,水深约10米。潭水主要以山上的雨水和积雪聚集而成,又因泉下有泉眼,故水深而碧,无涨无落,终年不固。每当浩月当空,倒影荡漾湖心,吉林八景“龙潭印月”即指此处。

与水牢距离250米处,是一圆形石砌深坑,称其“旱牢”,其实是高勾丽时期古城堡储存军需物资的地窖。

好了,我们这次“龙潭山一日游”就到次结束了,请大家玩好,欢迎大家常来游玩,一定会收获更多知识的,谢谢!

最新吉林新春贺词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吉林北山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城区腹地,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景区内古庙成群,以民俗庙会而闻名。素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北山庙会盛千山”的美誉。北山融佛、道、儒、俗等传统文化于一身,集庙、阁、亭、台等人文景观于一体,是关东著名寺庙园林风景区之一。吉林北山原名九龙山,被称为“龙兴之地”,清代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曾东巡到此登山览圣,而“九龙文化”的传说,则为这方“风水宝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吉林北山风景区积极打造“文化圣山”,以丰富而别致的人文景观和各项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为平台,成功推出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吉祥文化、年文化、月文化、荷文化、冰雪文化、爱情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精彩看点贯穿全年。

吉林北山风景区拥有多项全国之最、东北之冠,如被称为“明月神州第一亭”的吉林北山揽月亭,全国最高最重的铜质龙门――九龙门,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月文化的场馆――吉林北山月文化展览馆;还有东北始建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关帝庙――吉林北山关帝庙;东北最大的仿生瀑布――吉林北山九龙飞瀑。

北山公园山上有建于清朝年间的古寺庙群,佛、道、儒三教杂糅相处,独具特色。公园内建有诸多的亭、桥、廊、榭,点缀于林木葱郁、景象幽深的山间。昔日“吉林八景”中,北山以“北山双塔”、“药寺晚钟”、“德碑夕照”而著称。

每年农历四月的北山庙会期间,山下有歌舞、秧歌等民间表演,热闹非凡。

北山古建筑群中,关帝庙的修建年代最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关帝庙正殿供泰蜀汉大将关羽塑像,两侧是关平、周仓配像。正殿悬挂匾额,是清乾隆帝东巡吉林时御笔亲题。正殿对面为戏台,两侧还有钟楼、鼓楼、翥鹤轩、松风堂、澄江阁、暂留轩等建筑。

药王庙又名三皇庙,始建于清乾隆三年,其后经过两次重修。药王庙有正殿三间,东西配庑各三间,另有药池、春江山阁、灵仙室等建筑。正殿供奉天皇、地皇、人皇及药王孙思邈,并附祀华陀、张仲景、李东垣、吴岐伯等名医。

山下还有两个人工湖,名叫南湖和北湖。湖边建有水榭、长廊、湖心亭,景色优美。夏天北湖满种荷花,缕缕飘香;南湖游船如梭,风光旖旎。冬天山上积雪,湖面结冰,又是滑雪溜冰的胜地。

吉菜受鲁菜影响较大,秉承“天然、绿色、营养、健康”的饮食理念,讲究刀工和勺工,烹饪技法以炸、熘、爆、炖、拌、酱见长,具有民族菜、民俗菜、宫廷菜和山珍菜四个系列,其特色为“善制野味,讲究火候,醇厚香浓,朴素实惠”,著名的宴席有长白山珍宴、白山金秋益寿宴、船厂宴、吉林全鹿宴、吉林雾凇宴、江城冰雪宴、饺子宴等,出名的菜点有松花湖鱼宴的清蒸白鱼、“三花一岛”、庆岭活鱼;长白山珍宴的人参鸡、什锦田鸡油、鹿茸三珍汤、山菜全席等。

吉林依枕的长白山,出产各种名贵药材,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药膳,也是吉林市饮食的一大特色,古语云“药补不如食补”,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以中药材和烹饪原料相结合烹制的美味佳肴,可以达到食用和药补的双重效果,即所谓的“药食同源”。

另外,在吉林还能品尝到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饮食与特色小吃,有满族特色的“三套碗”、满族火锅、白肉血肠;有朝鲜族特色的冷面、打糕、狗肉汤和长寿面等。

吉林地方风味以三套碗、清蒸白鱼、人参鸡、鹿茸三珍汤、荷花田鸡油、白肉血肠、庆岭活鱼为主,其中尤以人参鸡和鹿茸三珍最为有名。这些特色菜肴是每一个到吉林旅游之人必尝之美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