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 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怎么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5:25:26 页码:13
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 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怎么写(五篇)
2022-12-22 05:25:26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一

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这段表述,最直接、最精炼的指出了我们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在未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将被美丽地装饰起来”。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下的一段话。

现在读起来,我们很多人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触。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背景。方志敏写这篇文章是在1935年2月,他是红十方面军的创始人,时任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当时红军长征已经开始了,1935年1月方志敏奉命北上抗日,途中因为叛徒出卖被捕,这是在国民党监狱里写下的。当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就义,年仅36岁。这篇2万多字的文章,使用的是国民党提供给他用来写认罪书的纸和笔写成的。这就是当时的环境,这种环境下,能够对未来有这么好的期待,能够看到光明的未来,这种勇气、信心应该说是,让我们感到钦佩。

他在文章中还说:“朋友,想想看,只要你不是一个断了气的人,或者不是一个甘心亡国的懦夫,天天碰到这些恼人的问题,谁能按下你不挺身而起,为积弱的中国奋斗呢?何况我正是一个血性自负的青年!”应该说,这篇被后人称之为爱国主义千古绝唱的烈士遗著,所表达的正是一个共产党人对祖国的赤诚。

读了这段文字后,我们都要想一想、问一问四个问题:

一要问一问,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员在监狱中,望着窗口微微的亮光,回想着被屠杀的同胞,依然执着地相信,这么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将被美丽地装饰起来”。

二要问一问,是什么力量,让原本遇到战争就会东躲西藏、四处逃难的百姓,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推着手推车赶赴战场,为共产党的军队运送粮食物资?

三要问一问,是什么力量,让一个只有手摇计算机和算盘的民族,在戈壁滩上跟着共产党奋斗,亲手造出属于自己的原子弹?

四要问一问,中国共产党到底有什么力量,能够通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把一个积贫积弱、一盘散沙的国家,建设成现在这样一个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军事实力迅速增长、科学技术领先世界、人民幸福生活的国家?中国取得的历史成就,我不再重复讲,大家可以重温一下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一章。我们从字里行间就能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

归根到底,这就是初心的力量。真是不服不行,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牛的创业团队。

<>

我们知道了初心,也领略了初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因初心而成立,因坚守使命而发展壮大。共产党人坚守初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何在呢?

xxxxx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是xxxxx对全体党员的谆谆教诲,也是全体党员对“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做什么”这一问题的内心自省。因为只有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走得更稳。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是不忘初心,才能青春永驻。xxxxx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实践证明,无论中国共产党人处在什么样的历史方位,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始终都把自己的奋斗目标,作为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既不因地位的变化而改弦更张,也不因踏上胜利的坦途而傲慢浮躁,更不因遭遇困难挫折而彷徨动摇。这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制胜之要,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品格。

二是不忘初心,才能铭记历史。回望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9年历程,其初心和使命贯穿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领导实现了人民独立和逐步富裕。党的十九大报告概要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指出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党的历史使命,中国人民从此才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有了为初心和使命而斗争的主心骨。99年来,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历尽险阻曲折而初心不改,付出巨大牺牲而矢志不渝,才能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三是不忘初心,才能继往开来。党的__审议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为中国未来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展望未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其初心和使命将深入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各个阶段,继续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纵观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我们站到了新的历史方位,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初心和使命。只要我们永不背离党的初心和使命,并始终将其融入新时代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不畏艰难困苦、不断攻坚克难、不懈奋斗进取,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定能如期实现。

<>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xxx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在党内开展了四大主题教育。第一次是2013年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次是2014年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次是2016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四次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每次的学习教育活动都要写对照检查材料,查找问题,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查出了不少问题,也分析了不少原因,而且次次都差不多。我觉得这些问题,虽然外在表现不一样,但根子还在党性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屡禁不止,根子也在党性上。党性是根,其他都是叶。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通过学习思考,认为根本还在于加强党性修养。借此机会,我就加强党性修养问题交流一下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党性修养是“方向盘”、是“原动力”。学习党史的人都知道,在我党历史上较早认识和强调党性修养的是刘少奇同志。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对共产党人的党性作出了界定。《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他专门论述共产党员党性锻炼和修养的著作,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他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公开演讲,曾列为我党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

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今天我们理解党性,可以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党性就是一个党固有的本性。党性说起来好像很抽象,实际上很简单。平时,大家说谁像个党员的样子,谁没有党员的样子,甚至还说一点党员味道都没有,实际上就是对某个人党性强弱、党性有无的外在评价。

对党员干部来讲,党性就是“方向盘”,没有坚强的党性,就容易动摇政治立场,迷失政治方向,就不可能坚守初心使命;党性就是“原动力”,没有坚强的党性,事业心责任感就没有力量源泉,工作就没有激情和动力。加强党性修养,是应对政治考验的法宝。党性首先是政治性。加强党性修养,是实现人生梦想的阶梯。现实中我们会看到这个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一开始很小,但过几年、十几年,却是天壤之别。这种差别,固然因素很多,但体现在党员干部身上,实际上就是党性修养的差别。如果不讲党性、不讲原则,投机取巧、弄虚作假,当“两面人”,绝对走不远,终究也会栽跟头。加强党性修养,也是提高能力素质的首要途径。一些人作风不实,能力素质不高。一个简单的材料写不好,一件简单的事情办不好,在机关不会协调,下基层不会指导。有人说这是能力素质问题,实际上是党性修养问题。人的差别在态度。作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党的事业的态度好,就是党性好。实际上有坚强党性的人,能力素质是不会差的。只要有了对工作的负责和担当,基本上就可以说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和提不高的能力。

第二,加强党性修养要始终做到“三不”。“党性修养”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思想道德修养、作风修养,纪律修养、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修养,等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始终做到“三不”:

一是理想信念不动摇。理想信念是党性的制高点。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首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xxxxx对此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压舱石”、是“定盘星”,等等。我们要不断学思践悟。

在中央监察委员会首届委员中十人就有八人为党牺牲,无一人叛变。话剧《王荷波》感人肺腑,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老英雄张富清初心不改,60多年深藏功名。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也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根本的动摇。对这句话我们千万不能当套话、大话来听。我们看过不少的警示教育片,“案中人”忏悔最多的就是理想信念动摇。不少人声泪俱下地说,自己就是没有理想信念,脑子里想的就是当官发财,就是怎样赚更多的钱。因为丢掉了初心,所以走上了不归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首先必须把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作为核心内容。具体讲就是对马克思主义要真信,对创新理论要真学,对党规党纪要真守,对“两个维护”要真做。

二是精神状态不懈怠。一个人的党性修养如何,表现在工作上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党性修养强的人,给人的印象是攻坚克难、斗志昂扬;党性修养不强的人,肯定是患得患失、萎靡不振。毛主席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精神状态是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党性强弱的试金石。精神状态对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每个党员,都有党分配的工作,工作态度、精神状态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三是严守道德不滑坡。严守道德规范,既是立身做人之要,更是为官从政之基。对领导干部来讲,道德操守绝不是“细节”“小节”问题,它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事业成败,关系个人成长进步。国民党败于共产党,原因固然很多,有人说这是蒋介石的道德败于毛泽东的道德,我觉得很有道理。最近我看了一篇微信文章,说的是蒋介石让陈赓给他当卫队长,享受荣华富贵。但陈赓坚决不干,为什么?就是蒋介石整天听股票信息,经常参加歌舞盛会。陈赓认为,跟这样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干不会有前途,所以宁可跟共产党吃苦,也不愿跟国民党享福,这就是道德的力量。

所以,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守住道德关。守住了道德关,就守住了纪律关、法律关,也就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经得住诱惑、顶得住围猎。

第三,加强党性修养要长期坚持“三靠”。党性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通过终生锲而不舍地刻苦学习和坚持不懈地努力锤炼才行。有人说,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地上动物,只有蜗牛,它靠的是不屈不挠的韧劲。加强党性修养,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韧劲。归纳起来,我认为要坚持“三靠”:

一是靠理论素养来加强。提高理论素养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基石。刘少奇同志也说过,“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我们党对理论武装历来是高度重视的,这次主题教育也提出“理论学习有收获”的首要目标。平时,我看到有些同志在述职报告中,总是说自己“理论学习抓得不紧”,把这当做“光荣”的缺点,年年都是如此。平时与一些干部交流,也听到一些反应,他们觉得自己有“年龄恐慌”、“能力恐慌”,很少讲“学习恐慌”,基本没有人讲“理论素养恐慌”。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不注意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要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实践证明,凡是思想修养好、党性觉悟高、自律意识强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上都是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的。

二是靠工作实践来锤炼。党性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在履职尽责实践中“干”出来的。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立说立行。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如何坚守初心使命,认真履职尽责,我认为就是要牢牢把握纪检监察机关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守护党的初心使命中的职责定位,强化政治监督,强化权力制约,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寸不让纠正“四风”。强化监督第一职责、基本职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手段,努力实现监督全覆盖、常态化、高质量,用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

三是靠严守纪律来约束。严明的纪律是党性强的必然反映。党性强的人必定是遵规守纪的人。加强党性修养,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严守纪律与增强党性相互促进,共生共长。加强党性修养,一定要把严守纪律规矩作为“红线”来把守。在纪律规矩面前,要有敬畏感,要有底线思维。严守纪律规矩,关键是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

总之,党员姓党,党性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龄长不等于党性强,职务高也不等于党性高。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终生的必修课。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坚持以履行党员义务为天职,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做到党龄长一年,党性强一分!

2022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那么,中国共产党的自信缘自哪里?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与“四个自信”的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内涵及缘由

自信,就是对自身或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认同,从而自觉地坚守和捍卫。自信是以自觉为思想认识前提的,同时又是自觉的必然结果。政党自信是政党在凝聚支持者、拥护者、参与者以及实现奋斗目标的进程中,经过实践检验与自我认知,对自身历史、制度、文化、执政能力及生命力具有的坚定信心与积极认同,其实质是对自身追求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规律的理性判断和确认。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党历尽艰辛、初心不改的精神支柱。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的自信不是盲目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缘由。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由弱小走向强大的奋斗历史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由苦难走向辉煌。当年小小红船,已成为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巨轮。中国共产党依靠着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并使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时代,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命运。

2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推翻了“三座大山”,重获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遗留的创伤,国民经济获得恢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以确立。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党又经过艰辛探索,带领人民一步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新中国“一穷二白”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回答了一系列关系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将其成功地向前推进。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组织,壮大为今天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一光辉发展历程足以让中国共产党拥有自信,让中国人民对之产生价值认同与情感认同,并对这一使命型政党的未来充满信心。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引领社会演进与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助推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而且坚持对于理论的不断创新。秉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并获得自信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源于马克思主义这一坚实理论基石,正是在其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各种曲折和挫折中昂扬奋进,因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始终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理论创新,在此过程中相继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不断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引向胜利。习近平指出:

“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即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前行道路上的号角和指南,引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就有无比强大的自信。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缘于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

“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重大标志。7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到2019年近百万亿元,2010年以来始终居世界第二,一举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人民生活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40多年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

中国社会保持常态化下的长期稳定状态,社会治理能够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和创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打破了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完成了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跨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不断强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成果不断显现。文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强国建设稳步推进,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奋斗进程中形成的强大势场已经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正在充分爆发、尽情释放。中国从当初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国富民安,从当时的外国欺凌到现在的大国引领,这些不容否定的发展成果无不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浸润着党和人民的自信拼搏,讲述着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缘由,也坚实有力地托举起中华民族面向未来的强大自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的中国共产党,最有理由也最有资格对自己的伟大创造感到自豪和骄傲。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是“四个自信”的前提与基础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全社会对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合理性、指导思想的科学性、社会规则的正当性、民族精神的先进性的认同与肯定。树立“四个自信”,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这一核心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决心带领中华民族踏上实现伟大梦想的新征程,这一高度的政党自信,为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前提。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贯穿于“四个自信”始终,是确立“四个自信”的前提,又是“四个自信”的结果。离开党的领导,任何自信都无从谈起。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言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条道路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为指南,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基本要求遵循,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价值追求。之所以说这条道路既有历史的厚度,也有现实基础的广泛性,是因为这条道路是从近百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的历史进程中走出来的,包含了建国7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它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

它始于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在走以城市为中心道路屡遭挫折的情况下,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以苏为师”,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促使毛泽东很快做出了改变,启动了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性探索。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能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是不行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将发展放在最突出最紧迫的位置。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坚持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正是抓住了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东方古国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成功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抛弃了理论上的“教条主义”和实践上的“照抄照搬”之后,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国情实际中来寻求真正契合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这条道路,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振兴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建者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国共产党在敏锐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深入解决重大时代课题中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党的指导思想获得了与时俱进的动力,相继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理论成果。“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p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的基础和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如何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如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等一系列重大课题,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各项事业深入发展,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坚定对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理论创新能力,不仅为人民坚定理论自信奠定了基本的前提,而且也提供了持续的内在动力。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有利于人们从真理和价值观的角度认识和认同这一理论体系。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统筹中国一切国家治理工作开展的依据,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体系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建立健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抽象的、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直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决定》凝练了中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系统描绘了国家制度的“图谱”,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制度建设规律性认识的不断深化与高度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探索的进程中,创建了一整套规范严谨的制度体系,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提供了有力保证,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维护党的权威、增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仍要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在物质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百年风雨兼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致力于赓续共同文化血脉、传承共同文化基因,培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注入了充足的文化养料,也为文化自信注入了强大的底气。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峥嵘岁月中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共同书写的红色革命篇章,最终铸成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担负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从提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到确立“双创”原则,中国共产党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阐明自己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制定务实有效的文化政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支撑。在中国向文化强国迈进的今天,中国共产党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崭新文化使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三、在坚定“四个自信”中夯实强化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

进入新时代,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必须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有助于明确政党自信的方向;坚信理论自信,可以为政党自信提供思想基础;坚定制度自信,为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坚定文化自信,可以丰富政党自信的底蕴。坚定“四个自信”归根结底就是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的结果也夯实强化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

(一)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

道路与模式,决定一国的发展高度。只有确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之后,理论、制度和文化的构建、发展与创新才能有所依附、有所遵循。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用发展成就揭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无穷创造力,而且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使新中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从全面小康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脉络日益清晰。道路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这是由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基本国情所决定的。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升级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使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愈加丰富,为世界上一些国家寻求发展和保持独立性提供了新的经验,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潮流,既影响着中国历史进程,也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道路,这是我们历经无数的实践所得出的重要结论。今天,民族复兴的航路已经打通,“我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就要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砥砺奋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求索,是一个向着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不断靠近的壮阔征程。坚定道路自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方向,铭记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我们比谁都有自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踏踏实实走好中国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从而增强政党自信。

(二)坚定理论自信,筑牢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思想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不断丰富,理论创新资源取之不竭,这些都为培育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了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深刻回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立于国际舞台、富涵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与实践基础上的一系列创新,理论自信源自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更源自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信念与信心。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具有科学性、真理性、人民性、创新性与时代性,即坚信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党员干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确立发挥了指导作用、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体系的人民认同性使它可以一经群众掌握就变成改变中国面貌的强大物质力量。当前,西方各种社会思潮加紧对中国进行渗透,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交锋日益激烈。只有坚定理论自信,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不为各种扭曲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获,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中不断前进,在这一进程中形成的中国理论已经超越本土意义而具有了世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等,都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概念和理论。要进一步提高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并注重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加强对中国理论的宣传阐释,不断增强中国理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确立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筑牢理论根基、奠定思想基础。

(三)坚定制度自信,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制度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秉持的坚定信心,坚信其能推动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言之,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迸发出的生命力、彰显的优越性所持有的自觉与自信的态度。制度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保障了人民的安居乐业。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和衷共济解难事、提高效率办好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既诠释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又证明了中国的制度效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自我完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所在。要增强中国制度优势、坚定制度自信,务必始终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并继续推进完善和发展,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为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定文化自信,丰富中国共产党政党自信的底蕴

作为民族的血脉和精神支撑,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即坚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昌盛起着更为基础、深沉和持久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使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被激发出来,全社会形成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不忘本来,终将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方能自觉创新。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的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列子等诸子百家,奠定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世代中国人始终恪守的基本价值信仰,涵养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伟大的时代激励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作为一种精神纽带联结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灵世界,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历史和现实表明,大国崛起不仅是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增长,也需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克服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前进的精神支柱。面向未来,文化自信也为中国共产党续写新的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提供了文化滋养、丰富了文化底蕴。

2022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三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加强自身修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不断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境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首先,严以修身”的关键在于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放纵欲望,嘲讽理想,躲避崇高,甘愿精神堕落,成为一些人对待生活的一种“时尚”。一些领导干部出入于高档消费娱乐场所,沉溺于灯红酒绿之中,他们在满足身体欲望的同时,精神却极度空虚,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党员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 首先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增强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免疫力,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经得起各种考验。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要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

其次,要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我国传统思想道德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前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 就能把握控制好思想源头,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党员干部不好的作风状况和行为方式。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党员干部必须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此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和高尚情操,带头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最后要充实党员干部精神家园,崇尚节俭美德,提高健康生活情趣,抵制歪风邪气,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是毛泽东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情趣低俗、玩乐奢靡成风极易销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进取心,使人变得精神空虚、意志消沉、思想颓废、行为猥琐、生活奢靡、道德败坏。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广大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按照习“三严三实”的要求,首先做到严以修身。

3月9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最近自己参加了县上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对自己的教育启发很大,认为落实 “三严三实”与中央八项规定、反对“四风”是一脉相承的,落实“三严三实”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促进经济建设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重要保障。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把“三严三实”作为逾越争先的持久动力,是县委继续深入群众路线的决策,是改进工作风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全面巩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役力,实现太白梦的旗帜统领。依照县委和机关的要求,重点在干部作风建设中要做到“三严三实”,尤其是树立广大党员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执政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下,部分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不严、不实,对上盲从,对下放纵;生活作风不廉、不正,花公家钱结自己缘;对待群众不亲、不和,大声咆哮,专断跋扈;解决问题不勤、不快,敷衍塞责,蜻蜓点水。这直接导致了群众对政府不认可、不信任,也给我们群众工作带来了极大阻力。“三严三实”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作风建设的进一步升华,它能指引党员干部努力提升自己,涤荡歪风邪气,树立昂扬正气。自己认为,作风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形象。作风实,能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对外形象就好,群众就信赖;作风不实,办不成事,群众就不信赖。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应“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从群众中来,到“三严三实中去”,起到带动一方,移风易俗的作用。

习提出的“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发出的新号令,如何贯彻落实好新要求,自己认为须理解“严”和“实”的内在联系,找准改进作风建设的小切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

一、始终把“实”当作一个切入口。再华丽的形式,不如朴实的内容。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谋实事方面,而不是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点缀。没有诚信的品行,难以赢得群众的信赖,更难以创伟业、干大事。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是作风建设的丰富内涵,要从“实”字入手,做到蹄疾步稳,一步一个脚印把作风建设推进下去,从而取得实效。

二、始终把“严”当成另一个切入口。实践证明,严师才能出高徒,严才能生威。严是改进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要求别人做到的,党员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要把“四风”的势头遏制住,党员领导干部须常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严字当头,以修身增强党性,以慎行管好权力,以守纪保持形象。

三、更要把“又严又实”当成不可分割的切入口。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只有“实”没有“严”不行,应既要有“实”也要有“严”才管用,把“三严三实”当成改进作风建设不可分割的风向标。能否真正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热切期盼。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昂扬走在阳光路上,始终唱改进作风建设的“长音”,忽略前进路上的“休止符”,才会奔向实现美好中国梦的明天。

2022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四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即将到来的五四运动93周年,缅怀五四先驱们的光辉业绩,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美好前景,这对于我们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省青年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刚才,5位青年代表作了发言,充分表达了全省广大青年报效祖国、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和真挚感情。他们立足本职、成长成才的事迹令人感动,他们扎根基层、创业创新的精神催人奋进,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一代××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希望全省广大青年以他们为榜样,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在又好又快推进×ד两个率先”的实践中创造新的业绩!

93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革命青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奔走呼号,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了彻底的、不妥协的斗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丰富和发展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推向了新起点。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先进青年以涤陈荡旧的勇气、革故鼎新的气魄、孜孜以求的精神,反对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努力吸取和传播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开启了中国现代史上思想解放的先河,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容的五四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和精神财富。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这场运动中,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以宽广的视野,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社会思潮中辨析是非、寻求真理,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伟大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掀开了中国青年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五四运动以来的93年,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带领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和强盛而努力奋斗的93年。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党把五四精神与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结合起来,带领人民不断开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局面,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五四精神最忠诚的继承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以来的9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召唤,站在时代前列,勇当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先锋,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人民幸福贡献力量,唱响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93年来,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青年团结凝聚在党的旗帜下,经历了革命斗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不屈不挠,开拓奋进,使伟大的五四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以实现“两个率先”为己任,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勇于创新,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证明,青年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广大青年只有坚定不移地跟党走,始终把个人奋斗与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健康成长、大有作为。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当前,××的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进入新阶段,全省人民正在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认真落实对××工作的重要指示,全力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在应对挑战中开创新局面,在克服困难中实现新发展,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努力把××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美好未来属于广大青年,未来的美好××需要青年不懈奋斗。

在党的领导下,全省青年要自觉肩负起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弘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崇高的理想,是战胜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也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最鲜明主题。全省青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之中,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实践,把自己的成长进步与民族的振兴和×ד两个率先”的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与时代同发展,为振兴中华、建设美好××建功立业,展示青春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二要刻苦学习钻研、努力增长才干。学习既是青年成长进步的阶梯,也是国家民族保持生机活力的源泉。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全省青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内化为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坚持用人类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充实提高自己,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领。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切实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和水平。社会实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最好课堂。

近几年,全省许多高校毕业生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到基层去工作,到火热的实践去创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他们的行动为全省青年树立了榜样。广大青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国情、把握省情、体察民情,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在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在基层一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努力成为素质全面、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三要坚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创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代代人为之不懈艰苦奋斗。全省青年要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争做创业的先锋、创新的尖兵、创优的模范,在各自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勉敬业、锐意进取、争创一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要进一步焕发创业热情,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追求卓越,在艰苦的环境大显身手,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要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以敢为人先的勇气、超越前人的志气,积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其他各方面创新,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聪明才智。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下,广大青年更要以饱满的创造热情,积极投身自主创业、自主创新,开展各类发明创造活动,在保增长促发展的实践中施展才华,多做贡献。四要培养高尚品德、弘扬文明新风。社会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上,还表现在精神财富的不断充实上。青年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要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开风气之先”的群体特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不断升华道德情操,努力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要积极推动和谐文化建设,踊跃投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热情参与扶贫助困、抢险救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志愿服务,树立文明新风,弘扬社会正气,促进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新风尚的形成。道德修养重在自觉,贵在坚持,广大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在一言一行中培养,加强修养,陶冶情操,磨练意志,锤炼品格,塑造和展示当代××青年的良好形象。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省各级党委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用伟大的事业凝聚青年,用良好的作风引导青年,努力培养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富有创造活力的新一代××人。要热情关怀青年、充分信任青年、严格要求青年,把青年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青年的健康成长、创新创业创造有利条件。

全省各级团组织要继续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奉献青春和力量。同志们,青年朋友们,开创美好未来,青年一代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相信,具有光荣传统的××青年一定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辱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谱写无愧于青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厚望的辉煌篇章。

谢谢大家!

2022坚定军心士气心得体会五

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党的历史,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如果没有崇高信仰、远大理想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要挺起脊梁从胜利走向胜利,那是很难想象的。现在,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立足”:

第一,要立足党性。党员是什么,党员是干什么的?这是所有党员必须弄清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的一切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这就是党员的基本党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考验也更严峻,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封建主义残余沉渣泛起,不少党员逐渐忘记自己的党性而蜕化变质,或者直接或者间接大肆侵占公共利益,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与声誉。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要立足学习。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绝不能闭目塞听,而是要不断地学习,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信息、知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自觉地把学习作为整个人生的第一需要,坚持全天候、全过程的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精彩,也才能巩固自己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起表率示范作用,做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一是要学习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是理想信念之源,只有不断学习基本理论,才能为理想信念找到源头活水;其次,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将无所依归;再次,要学习法律、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知识,带头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一切反映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知识,这些科学知识是理想信念的重要依托。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的能力。

第三,要立足实干。理想信念不是假大空,必须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这就要注重行动和实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共产党员从事的本职工作,也许看上去是不起眼和无足轻重的,但它都是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小事并不因其小而没有意义,相反,任何宏伟的事业正是建筑在无数平凡小事的基础之上的。二是要敢于实事求是,高度负责。实干不是蛮干,而是以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态度,运用科学方法去干。三是要克服困难和挫折,不断进取。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中实现理想的。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敢于正视并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共产党人,才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人格和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总之,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党性是根基,坚持学习是手段,做到实干是关键,这三者紧密相联,缺一不可。共产党员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学习,埋头苦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从而实现远大的理想。

指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回顾党的历史,从井冈山到延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如果没有崇高信仰、远大理想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要挺起脊梁从胜利走向胜利,那是很难想象的。现在,有的党员在矛盾面前畏缩不前,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在诱惑面前不能洁身自好,说到底还是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新形势下共产党员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关键是要做到三个“立足”:

第一,要立足党性。党员是什么,党员是干什么的?这是所有党员必须弄清也是必须回答的问题。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员的一切工作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这就是党员的基本党性。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面临的形势更趋复杂,考验也更严峻,西方一些腐朽思想大行其道,封建主义残余沉渣泛起,不少党员逐渐忘记自己的党性而蜕化变质,或者直接或者间接大肆侵占公共利益,严重损害党的形象与声誉。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努力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清正,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更好地带领群众致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二,要立足学习。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绝不能闭目塞听,而是要不断地学习,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信息、知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自觉地把学习作为整个人生的第一需要,坚持全天候、全过程的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更加精彩,也才能巩固自己的理想信念。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中起表率示范作用,做勤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带头人。一是要学习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是理想信念之源,只有不断学习基本理论,才能为理想信念找到源头活水;其次,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想信念将无所依归;再次,要学习法律、历史、经济、科技文化知识,带头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一切反映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知识,这些科学知识是理想信念的重要依托。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的能力。

第三,要立足实干。理想信念不是假大空,必须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这就要注重行动和实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要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共产党员从事的本职工作,也许看上去是不起眼和无足轻重的,但它都是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小事并不因其小而没有意义,相反,任何宏伟的事业正是建筑在无数平凡小事的基础之上的。二是要敢于实事求是,高度负责。实干不是蛮干,而是以实事求是、高度负责的态度,运用科学方法去干。三是要克服困难和挫折,不断进取。共产党人正是在不断战胜困难和挫折中实现理想的。在现实生活中,只有那些敢于正视并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共产党人,才能体现出共产党人的人格和信念的力量,也才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总之,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党性是根基,坚持学习是手段,做到实干是关键,这三者紧密相联,缺一不可。共产党员只有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中国梦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学习,埋头苦干,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始终经受住困难和挑战的考验,从而实现远大的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