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新闻感悟(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9:45:45 页码:14
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 形势与政策新闻感悟(九篇)
2022-12-22 09:45:45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今天, 经市委研究同意,我们在这里举办20xx年度全市新闻宣传工作骨干培训班,对全市的新闻宣传工作者进行一次比较系统的培训,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进行研究探讨。为了办好这期培训班,我们荣幸地邀请到了《**日报》、《齐鲁晚报》和电视台的专家来授课指导,他们在百忙之中不辞劳苦,亲临我市传经送宝,我代表市委和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第一,切实抓好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新闻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中央和省市各级对新闻宣传工作都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年来,毕书记、江市长多次视察新闻中心、电台、电视台,多次就新闻宣传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参加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等活动,充分体现了市委对我市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是要提高新闻宣传队伍的素质。新闻通讯员队伍,是各级媒体的有力助手,是群众的代言人。近年来,我市新闻宣传队伍多年来始终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原则,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成绩显而易见。但客观地讲,我市新闻工作者的整体能力和素质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新闻策划能力不足,方式方法不够新;对上、对外宣传密度不够大;业务水平仍需提高,整体素质仍需加强,直接影响了知名度的进一步提升。去年我们从全市各乡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宣传战线上选派了一批新闻宣传骨干分别到《**日报》、市新闻中心和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学习锻炼,上挂人员境界得到了提升,水平得到了提高,视野得到了开阔,效果很好很明显。今年,市委宣传部将继续实行“上挂”学习锻炼制度,刚才朱部长宣读了相关单位上报的上挂人员安排。三个月的学习时间不是很长,希望上挂学习人员珍惜机会,脚踏实地,谦虚务实,真正把本领学到手,把功课做到家,尽快成为新闻宣传工作中的行家里手。

二是要加强与上级媒体的沟通合作。要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加强与上级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全面把我市的资源优势、优惠政策宣传出去,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验和各类闪光点宣传出去。通过舆论引导,把人们的热情、干劲引导到实现党的中心工作上来,振奋干部群众的精神,鼓舞大家的士气。通过新闻宣传,进一步扩大我市在省内外、国内外的影响,让国内外了解,让走向世界。我们要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特点、规律的学习与研究,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宣传报道,着力捕捉工作中的亮点。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寻找最佳切入点,找准宣传报道的视角,特别是对典型事例,要注重策划,研究题目。此外,我们在实施“上挂”学习制度的同时,还实施了“下联”制度,主要目的也是帮助基层单位培养、发现、推树各类先进典型,今年在这方面要有所突破。

三是要形成大宣传格局。新闻中心、电台、电视台和网络办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宣传优势,全力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外宣格局。宣传部要发挥好协调、指导、把关作用,作好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新闻宣传,形成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网络上有平台的大外宣格局。三家媒体要始终发挥宣传主渠道作用,用好用准党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切实搞好各个时期、重大事项、百姓关注的新闻宣传,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四是要加强新闻宣传工作机制建设。当前,全市发展的任务艰巨,同时也面临保稳定的压力。对于突发的公共事件,各级各单位要按照《加强全市新闻宣传协调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健全完善新闻应急处理机制。对上级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性报道,要做到属地管理,守土有责,主动跟上靠上做工作,并迅速向宣传部门汇报,形成准确、一致的口径,将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对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将实行新闻安全“一票否决”,取消年终各类评先树优资格。要加大对各乡镇、各部门重点稿件的审批,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和管理,每天第一时间搜集掌握反映舆情动态,针对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热点问题、重大舆情动向早发现、早引导,有效化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疑虑,努力形成主导舆论强势。

第二,切实提高这次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的实效。参加培训班学习机会难得,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新闻宣传战线的骨干,也是全市新闻报道队伍的中坚力量,大家平时工作都很忙。这次我们聘请上级的专家授课,机会十分难得。借助这次培训班,希望大家安安心心坐下来,虚心向专家学习请教,开阔视野,提升境界,增强本领,使自己的新闻业务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一是要严肃纪律。这次培训,也是对每位同志素质和作风的一次检验,代表着宣传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单位的形象。要沉下身、静下心,做到不请假缺席、不迟到早退、不让他人代替上课。培训结束后,宣传部将把大家的学习情况向各单位作出通报。

二是要学有所获。通过培训学习,就是想让大家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路。希望大家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真正学有所获。要达到宣传方向更加明确,宣传任务更加清楚,宣传责任感更加强烈,工作方法更加科学。要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转化为促进宣传思想事业的有力举措,在“写作品、树人品、出精品”上见成效。

三是要用好平台。这次培训有新闻媒体的同志,有乡镇街道的同志,有市直各部门单位的同志,举办培训班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信息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大家要开发利用这一财富,加强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使我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工作实践进一步创新,在宣传工作创亮点、树品牌上有所突破。

最后,祝各位领导、专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大家学习愉快!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第一次踏进广东电视台《生存大挑战》办公室的门时,我的心情是忐忑的,因为我不知道我会遇到什么样的突发状况。出乎我意料的是,我在这里不仅生活得很快乐,而且还拿到了社会必备的四把金钥匙。

<>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石。 第一天去电视台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 闻,说他们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 们一样。 踏进办公室,只见几个陌生的脸孔。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 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或“早上好”,那是我心底 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一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 候,但它却表达了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人感觉到被重视与被关心。 仅仅几天的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没 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 作分配给我。 其实,不仅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节目组的摄像师在制作《生存大挑战》主题曲的mtv时,有几个镜头总觉得不满 意,但又想不出好的修改方法。我于是把自己的意见诚心诚意的提出来。没想到,他 竟欣然的接受了。从那以后,每次编辑剪片,都会找我去看片子提意见,她曾告诉我,我提的意见和建议很中肯,非常有用,把我心里美的啊,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自身价值的第一步。

<>

有沟有通社会才会和谐,有沟有通,人际关系才能和谐,有沟有通,判断才能客观。这是我从《生存大挑战》导演身上学到的。“你知道他,但你记住他的名字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了”导演从我手中接过《生存大挑战》集训人围选手的名单,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啊,30多名来报到的选手,怎么可能一一 记住他们的名字?而且导演让我负责的是选手的签到,又没我熟悉选手,我心里嘟脓 着。 导演没再说什么,只见他把名单和选手熟练的对上号,还和他们天南地北的侃。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导演和各位选手之前也只见过一次面而已。 之后,我们带选手上阳春集训。每晚我们都要开工作会议,对各个选手进行评 价,讨论谁更适合进入决赛。有时,对某个选手的看法,我和导演会有很大不同,但 我总坚持自己是对的。回广州后,导演写了一份对选手的性格囊括和总体评价,我总 觉得其中一两人的性格并非他们说的那样。 再后来,首发阵容踏上丝绸之路的征程,在比赛中,各人真面目显露,我这才发 现,导演看人真是看准了,每个人的表现正如他评价中所说的那样。我不得不佩服 他。我和他与选手的接触时间是一样多的,为什么他比我更了解选手呢?答案很简 单,他对选手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平常一有机会就与选手聊天。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 人,首先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要自己主 动去做。

<>

生活中讲究条理只为有一个好心情,学习中讲究条理只为有一个高效率,工作中有条理却关乎到方方面面。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条理,”这是编辑给我的忠告。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 做《生存大挑战》的宣传工作,如果不讲究条理,一定会让你忙得手忙脚乱却效 率低下。记者来了,就要为其准备资料,有时他们会再要多一些资料,就要着手再准 备;播放宣传片和节目,就要和其它部门协调,还要把带子录给他们,每个部门都要 送带子,有时还有录不同的版本;每星期还要挑选精彩的照片发给网络部,还要写上 文字资料;电视台某部门要去香港宣传《生存大挑战》,我们又不得不准备必要的资 料给他们;做节目的宣传画,又少不了一阵忙乎的了…… 文稿、图片、照片、宣传册、带子……一大堆资料,试想一下,如果把它们随便 往柜子里一放,若急着找某个具体时间拍摄的带子,或某个镜头,或某个选手某天的 照片,你会怎么办?可能只是翻箱倒柜地乱找一通吧。但如果之前就按照一定顺序一 定条理把各种资料整理好,一切就容易多了。 其实,其它的工作也一样,讲究条理能让你事半功倍。一位在美国电视领域颇有成就的中大师兄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当部门经理时,总裁惊讶于他每天都能把如山 的信件处理完毕,而其他经理桌上总是乱糟糟堆满信件。师兄说,“虽然每天信件很 多,但我都按紧急性和重要性排序,再逐一处理。”总裁于是把这种做法推广到全公 司,整个公司的运作变得有序,效率也提高了。 养成讲究条理的好习惯,能让我们在工作中受益匪浅。

<>

激情似火,耐心似冰,火与冰貌似不可兼容,实际却不然。 节目组一位读新闻出身的导演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100%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150%的精力。 我见证了这种150%的精力的投入。 电视节目制作不是一件轻松的工作。就拿制作一集20分钟的《生存大挑战》为 例,首先要看前方拍摄的20盒带子合计600分钟;然后把镜

头采集进电脑;继而进行剪片的重大工作,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继而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节目组的同事们有时每天就睡3小时,工作起来不知外面是白天还是黑夜,也忘了到底是星期几。 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心甘情愿的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而且这种日夜颠倒 的日子要持续几个月;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就为了让几个镜头更精彩,也不可能每一集都精心修改,一遍又一遍。 我佩服他们。我私下问过几个电视人,他们坦言工作很辛苦很累,但感觉很快乐,心里很满足。 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 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一能做到最好

电视台的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新闻人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前进的道路上我会集各家之长补己之短,把更多的精彩节目带给受众。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编辑部的工作者们每天都要争分夺秒地修改、编辑,还要经常加班,有时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但我从来没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疲惫和厌烦,他们总是精神饱满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中。我想,正是这份对工作的激情支持着他们。

如果没有激情,他们不可能为此付出如此巨大的精力。

编辑部的工作既繁琐又枯燥无味,无论严寒酷暑,他们都得静下心来慢慢地阅读稿件。如果没有耐心,他们不可能坐在办公室不厌其烦地工作着。细心同样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新闻播出效果的好坏。哪怕一个字,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都会影响到新闻播出的质量。所以,即便他们再累也得提起精神,仔细检查,宁可多看几遍,也不愿意放过一个错误。如果不细心,他们不可能做出如此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地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细心让我们严把每一份稿件,做到精益求精。

在编辑部工作也有很闲的时候。没稿件的时候,编辑们都会看看杂志和报纸打发时间,或是聊聊天,说说笑。而此时,我总会很自觉的地抓紧时间多看看些新闻编辑的书记或是拿出之前改好的稿件,学习和总结一些常见的稿件错误。

总之,编辑部是一个既充满欢乐气氛又可以学习和拓展知识面的地方。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做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及其克服办法

作者刘照丁

在报社编辑部编稿、组稿、值班,时间长了,读稿子多了,我发现来稿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开始,我以为这是本地方的现象,到省里参加全省新闻骨干培训班后,与同行交流了一些情况,才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走进wto时代,“三多三少”现象严重影响传媒质量提高和竞争力增强,与其它济后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一样,处在迫切需要整改之列。

综合本人积累的资料和同行的一些说法,可见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表现为:

第一是工作性、总结性的稿子多,深度报道少。工作性的稿子突出在年初,比如“经济建设开门红”,“国企改革早准备”,“农村工作早安排”,“计划生育早计划”,“下岗职工早培训”等等。而总结性的稿子则突出在年中和年终,如“税收任务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农业生产丰收在望”,“经济建设花繁果硕”,“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教育改革稳步开进”,“交通建设迈上新台阶”“私有经济得到新发展”等等。

这些稿件千篇一律,无非是开会布置,领导讲话,措施一条条,数字一串串,有的干脆照抄工作总结,让人读后感觉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相反,来自通讯员之手的深度报道却很少。去年冬,某县私有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很好的效果,有很多人们想了解的、新鲜的东西。为此,我约该县一位通讯员写一篇有关此项工作的深度报道,要求有措施、有经验,让人读了可学习借鉴。可结果仍然是一篇篇幅长长的工作总结,让人大倒胃口。而中国进入wto时代,地方工、农业产品结构如何调整?怎样解决目前产品档次低、质量差的状况?如何与世界经济接轨?象这类稿子更是少之又少。

第二是季节性、应景性的稿子多,生动活泼的少。季节性的稿子比如元旦、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中秋节、国庆节等等。应景性的稿子比如学雷锋做好事、学英雄见行动、学理论强素质、开业剪彩获奖挂牌、开会联欢、领导下乡、春耕春种、夏收夏种、植树造林、安全防火、抗寒抗旱抗高温、保质保量促生产等等。

这类稿子年年写,炒老饭,节日活动少不得热热闹闹,学习座谈当然是满堂济济,而应景稿要么是进度式数字式报表式,要么就是如何如何重要等,长期以往,除了年月日是新的,没多大变化,有的通讯员甚至把早年发表过的稿子换个时间又寄来了。有一天,我在编辑部就接到一位读者打来电话反映,说当日一篇报道与去年一篇见报稿是一样的,我当即翻开去年的报纸合订本核对,结果除了年月日和个别数字有改动外,标题、新闻来稿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及其克服办法作者 刘照丁sglzd@1

文章、作者都近乎一样。难怪读者说一些新闻没看头,有现场感,新鲜活泼的新闻真是难见啊!

有时看到有些素材本来很新鲜的,但编辑部收到的稿却往往不尽人意。如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一批大学生到韶关市农村体验生活,晚上两地大学生举行联欢晚会,这是个多好的写现场新闻的素材呀!香港大学生对内地有何感受?对香港的前途有何看法?韶关大学生对香港大学生印象如何?都是人们迫切关心的问题,然而,编辑部收到的却是一篇应景性的晚会简讯,真让人大失所望。

第三是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多,谈问题分析问题的少。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不是不能写,而是要解决为什么写、怎样写的问题,象《南京路上好八连》、《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北京有个李素丽》等等这样的好的表扬稿,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大家知道,社会的商品化、人们思想的功利化,许多通讯员都喜欢写荣誉性、表扬性的稿子,在编辑部,写模范单位和先进个人的所谓表扬稿俯拾即是,可惜大部分帽子大大、篇幅长长、内容空空,很难采用。有一位通讯员写一位先进人物,荣誉开头、荣誉结尾,从全国劳动模范到省优秀共产党员,从市先进工作者到县模范专业户,从镇科技致富带头人到村文明家长,荣誉列了一大串,这样还不够,还专门打电话到编辑部,又补充了更多的荣誉,似乎要编辑部非发稿不可。但问到说明主人公先进的细节、为什么先进等具体问题时,通讯员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相反,谈问题、分析问题的稿子却少有人问津。如某地有间很有影响的大商场,辉煌时产生了许多表扬稿,什么红旗单位、文明超市呀等等,不厌其详,但当它一夜之间倒闭时,当许多群众都瞪大眼睛迷惑不解时:它为什么倒闭?是商品不对路还是管理存在问题或其它原因?却未见通讯员写文章来。一位国有企业的厂长,领导企业尝试股份制经营,这下了不得,“敢吃螃蟹的人”、“新时期的改革家”,一顶顶大帽子充填成文涌到了编辑部,后来这个厂长因贪污受贿踉铛入狱,这时却没有人为他作文总结教训,真让人叹息不己。

为什么出现“三多三少”现象?这里有社会风气问题、通讯员素质问题、编辑作风问题等等。众所周知,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各种社会问题纷繁复杂,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多样化,必然引发种种问题。有的通讯员就说,我们是单位的通信员,单位领导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领导叫往东我们不敢朝西啊,领导的指示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而一些领导出于保乌纱、升官等目的,就会好大喜功而大做表面文章,而对批评性、揭露性文章自然就深恶痛绝。近日就读到一篇文章:泌阳县广播局有人写了一篇题为《泌阳出了一个“张金柱”》的批评稿,在市报发表后,惹得该县主管宣传的县委副书记暴跳如雷,在全县宣传工作会议和通讯员会议上说:“谁写批评稿,就是和县委过不去;谁写批评稿,我就和谁过不去!”如此蛮横的态度,令人不寒而栗。这样,处于“弱势群

体”的通讯员出于自身的利益,有的顺从、有的盲从、也有的主动投领导所好,“三多三少”现象便有了发芽的温床。

与此同时,通讯员素质低也是“三多三少”现象萌生的原因,前段时间,与一些单位领导交谈,他们就反映这个问题,他们对“三多”表示厌烦,而对“三少”表现出十分渴求。有一个县的领导带团到某地考察招商引资工作后,说这里的招商引资工作有效果、有经验,十分值得借鉴学习。可见,他们对通讯员的要求,就不仅仅是工作性的动态,而是希望有更深度的能出经验的报道,这样他们或许就可避免舟车劳顿的学习方法,而是通过传媒就学习了新的经验。很多领导还十分愿意听到群众的呼声,希望以民为镜,改进工作。对此,一些通信员却叹息说,我们是业余通讯员,深入群众难哪!我们是半路出家,要写出工作性的深度报道难哪!

还有采编作风的问题,也是“三多”少不下来,“三少”多不起来的一个原因。某公司开业志庆,报纸按规定应以广告形式刊出,而有一家报纸却在第一版重要位置以新闻形式刊出。这使一些商家以为有机可乘,遇开业志庆,便四处托人拉记者、找编辑,希望把广告变新闻刊出。这一方面混淆了视听,另一方面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不浅,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完全不合拍的。

怎样克服“三多三少”现象?首先就是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导干部中,教条主义、本本主义滋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严重,独断专行、软弱涣散问题突出,以权谋私、贪图享乐现象蔓延。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其消极影响和后果不可低估。”毫无疑问,这些问题也会影响通信员、影响传媒,“三多三少”现象,正是这些问题的折射。因此,克服“三多三少”现象,根本的办法还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大力弘扬社会正气,给通讯员、给传媒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会有象青海省西宁市市容环卫管理局那样,欢迎批评环卫工作的新闻报道,象海南省委那样,成立新闻舆论监督中心,欢迎舆论监督;只有这样,“三多”才会被有效克制,“三少”才会被发扬光大;只有这样,传媒的报道质量才会提高,竞争力才会增强。

其次就是要加强采编队伍建设,提高办报水平。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好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千方百计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我在负责记者部工作时,就曾倡导开展了“三不”活动,即“一般的剪彩开业不去、没有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的事情不写、没有全局性和指导性的会议不报”,把记者的思想集中到上水平、出精品上来,为基层通讯员写好稿做榜样。负责要闻部工作时,又积极倡导开展了“头条新闻大赛”、“好通讯赛”、“现场短新闻大赛”、“新闻摄影大赛”等等,让短小精悍、新鲜活泼的好作品活跃版面。如《猫头鹰夜访宿舍楼》,通过一只猫头鹰的遭遇,反映了环保工作取得的成绩,全文仅200多字。又如《“12315”在忙碌》,用动感式的语言反映了工商干部的工作等。象这样的作品都上了韶关日报的要闻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三多三少”现象蔓延。

再次就是提高通讯员队伍素质,培养一支精干的通讯员队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写稿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人便提出“精英办报”,于是忽略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有的报纸从原来通讯员稿件的采用率占75%、记者为25%一下子调转过来,使办报的路子越走越窄。实践早已证明,依靠群众是我们办好一切事业的根本。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进入wto时代,各种知识、各类信息接踵而入,单凭几个“精英”是办不好事的。粤北新丰县地处边沿山区,记者少到,通讯员也难得动笔,许多信息就向当地的农副产品一样自产自销,经济发展缓慢。走进新世纪后,该县从领导到群众都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新闻报道工作被高度重视,培训了通讯员,信息量、新闻见报率猛增,并与农副产品的输出量、经济成长率成正比增长。传媒离不开通信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通讯员队伍,这是克服“三多三少”现象的重要措施,也是传媒成功的标志。近年来,我应邀参加过几个新闻培训班,培训人数2000多人次,一些习惯写工作性、动态性、应急性稿子的通信员说,“写新闻不掌握方法,就等于农民不懂市场,产不对销啊!”他们开始尝试写深度报道,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有的上了一些报纸的重要位置,有的还在全市、全省新闻评比中获奖。韶关日报新闻通讯员用稿率稳居70%,并保持一定的质量,广大通讯员功不可灭。

科技现代化,经济全球化,新闻报道必须与世界接轨,而“三多三少”现象正是接轨的障碍,期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原载2002年第3期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

1、活动主题:万万想不到 2、活动背景:

迷你剧《万万没想到》第一季完美收官,这部迷你剧在上映首日点击量就超过了30万,网络评分更是高达9.4分。其快节奏、略恶搞的风格受到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点击率一路标红。在第一季正片结束放映时,在优酷的播放次数就已高达1.6亿。至该稿件完结时,其在优酷的点击率已远远超过了1.9亿。观众喜爱程度可见一斑。而从网络到电视媒体,各界对该剧不吝赞赏之声,纷纷表示了对其番外续集和第二季的期待。

3、活动目的:

借助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提升《万万没想到》的关注度与点击率,将《万万没想到》该剧的相关信息及时向外传递。庆祝第一季取得的成就,对《万万没想到》从上线以来,一直给予我们支持的广大观众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发布第二季播出的相关信息。

<>

1、时间:20xx年11月1日(距第一季完结已过15天)

2、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二号教学楼某多媒体教室 3、主办:万合天宜

4、承办:《万万没想到》剧组 5、主持人:周烨

6、发布人:优酷出品的自制剧监制,《万万没想到》优酷项目负责人袁玉梅女士做新闻发布。

7、参加人员及位置安排:主席台 8、工作人员职责分工:

新闻发布会由(某个机构)牵头,组成以(哪些机构)参加的工作班子。 (一)人员邀请负责人:卫辰兰 (二)发布稿负责人:任丽蓉

(三)来宾接待及相关食宿安排负责人:王峰 (四)请柬、礼品等准备负责人:菅纪松 (五)会场落实布置负责人:黄山

(六)会场接待工作(礼仪)负责人:蔺萍 周烨

<>

1、中英文会标:万合天宜logo(详见附录)

2、场地规模: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普通多媒体教室,现场可容纳50—70人。 3、设备:签到本、笔、文件资料袋、邀请函、嘉宾名称牌、宣传单页、录象设备、照相机,音箱、话筒

4、会场安排: (一) 现场布置

1. 会场外面(在每隔20米和拐弯处设指示牌)

2. 会场入口处设签到台,并准备好贵宾留言册,方便宾客留言。 3. 会场内:主席台设置和大小(5米×1.5米)

背景板画有万合天宜的标志,并写上“万万想不到”即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标注:《万万没想到》第一季完结庆功新闻发布会。

4. 准备好音箱,话筒,通讯工具,投影仪和电源照明设备等要在会前调试好,确定一切无恙。

5.茶水与果点 6.纸巾

7.服务人员的到位

8.签到薄与笔等相关物品准备 9.桌子的摆放 (二)迎宾指引布置 1.两个迎宾台 2.八个迎宾小姐

3.具体地点指示牌、指示语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不用说,大家一定都看过新闻吧。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地人和事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炼。还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新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让人们明白的多一些,懂得知识多一些,了解世界多一些。新闻处处给人们带来方便。

既然新闻有这么多的好处。并请同学简单复述一下读过的新闻。然后请同学评出“最佳新闻发言人”、“热点新闻”等。

下面有请张佳莉同学先来说,第2个谁来说??结束语:

每个同学收集的新闻都不一样,这些同学都很棒。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够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新闻,多了解一些知识。

好的知识别忘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习啊!这次新闻发布会就到此为止。再见!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新闻部是两院新闻的传播媒介之一,是院学生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对两院学生会及学院各项新闻事件的采访报导、对外宣传等相关活动。新闻部作为两院学生会新成立的一个部门,面临的是新的挑战和各种繁琐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将在院团委和主席团的领导下,积极完成学生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同时认真开展本部门工作,努力配合其他部门工作,充分发挥新闻部的职责,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去 ,将新闻部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以下是我部门20xx学年的工作计划:

一、 干事招新

1.招聘要求:

a. 自觉遵守院团委和新闻部的各项规章制度, 思想品质好。

b.对新闻采写有较大兴趣,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有一定的摄影基础。

c.对电脑操作有一定基础,对word、excel、ps等软件具备较熟练的技术能力。

d. 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深厚的领悟能力。

e. 工作积极主动,耐心细心,责任心强,肯吃苦耐劳,服从工作安排。

2.招聘人员:

采编部(文编 、美编 人)、 技术部 人 、 宣传联络部 人

3.招聘形式:

具体招新形式服从院团委和主席团的统一安排。在笔试方面新闻部拟采取单独选题,考察学生的文字功底、即兴发挥及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和把握程度。在面试方面重点考察临场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4.干事培训

根据新闻部的职能特点的同时,将根据每个人的专长进行培养和发展,主要从采访沟通技巧﹑各类新闻稿写作技巧、摄影、基本软件的操作应用等贴合本部门职能需要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在一定时期的考察中,发现每个人擅长的方面并加以培养,将每个人的特长发挥到最优。

1、写稿培训。印发材料,讲解新闻稿的基本常识。

2、模拟新闻事件,练习干事的采访能力。

3、邀请信工学部有关老师对干事进行排版、美化、网页等软件应用的培训。

4、邀请艺术学部相关老师前来进行摄影相关技能的讲解,努力做到一个新闻事件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拍照与写稿工作。

5.进行公关礼仪的培训

二、 部门设置与人员安排:

新闻部下设:采编部、技术部和宣传联络部。

文编:文字记者

美编:摄影记者

技术:对文字、图片的处理排版

宣传联络:对各活动主办方的联系及其他事项的联络企划

部长、副部长:负责对新闻稿件的最终审核及确定

三、部门日常工作安排:

1、不断完善本部门相关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加强内部沟通与合作。

a.例会制度

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安排专门的干事做好每次例会的会议记录 , 例会内容为及时汇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布置下一步工作安排,工作要分工明确 , 责任分配到个人,在干事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醒和询问工作的进展情况 , 必要时提供帮助和建议,确保工作及时有效的完成。以促进部门成员间交流,增强部门凝聚力;通过总结工作中的长处与不足,提高部门成员写作、摄影、技术水平。

b.责任制度

对各干事的考察和评定,将统一按照拟定的标准实施,如每次例会的到会情况、工作手册的记录情况、工作态度(如是否积极肯干,是否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富于创新精神等)及工作水平的情况,都将准确地记录在册,在评优时,作为参考。

c.财物制度

数码相机由部长保管,有新闻任务的干事提前向部长领取相机,任务完成后尽快归还相机,相机不可随意转借他人。保证部门财物安全

2、建立高质高效的工作机制

a.秉承“客观、真实、准确、及时”的宗旨反映校园热点和学生动态,努力成为两院师生了解学校发展动态的窗口。

b.与院学生会各部门保持联系,快速、准确地把握各部的活动动向,得到活动的信息后,提前安排好人员,准备好相关事务,把任务责任到人。

c.定期向院团委网站进行投稿,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d.做好团报《跨越》的编辑、出版工作,对两院学生会及学院各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报道。

e.设立新闻部专用邮箱,方便学生投稿及意见处理;发放《新闻部工作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老师同学们对新闻部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 拟开展与新闻部性质相关的特色活动

为迎接十周年校庆,开展主题为“我眼中的城院”新闻征集比赛(附上新闻稿与拍摄的照片)及展示活动。

以上就是新闻部的20xx学年工作计划。新闻部由于是两院学生会新成立的一个部门,在具体工作实施上或许存在大大小小的一些纰漏,我们将以上述计划为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总结,我们将紧紧围绕在院团委和主席团的领导下努力开展工作,踏实进取,让新闻部立得起,立得直,为新闻部的整体工作及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与其他兄弟部门的联系团结一致,共创第九届两院学生会的新辉煌!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20xx年11月26日,体育学院在西城教一楼报告厅举行“诚信校园行”辩论赛。体育学院团委书记卢红振,辅导员孙满意、蒋阳阳、宁洁冰出席会议,各参赛团队及全院学生代表参加辩论赛。辩论赛由卢红振主持。 第一范文网

下午16:00,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现场气氛活跃而又紧张。经过前两轮的激烈竞争,决出11级杨鹤鹤团队与12级徐志强团队进入决赛。在比赛过程中,两支队伍围绕“诚信主要靠谁”的辩题展开唇枪舌战的激烈争夺。两组选手出色的口才,敏捷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清晰的辩词,时时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将本次活动一次次的推向高潮。

在对手提问环节,11级杨鹤鹤时时刻刻为团队做相关补充,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破绽做准备,最终他们更胜一筹,获得本次辩论赛的冠军。

本次辩论会历时两个小时,此次活动不仅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平台,锻炼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更加强了同学们对诚信教育的学习,感受诚信的重要性,并将诚信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学习、待人、做事中。

班级辩论赛新闻稿全文如下,文章"信阳师院教科院开展大学生“诚信校园行”辩论大赛"由作者王尧投稿、校园百态栏目编辑整理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诚信校园建设。11月12日晚七点,教科院团总支学生会就业部在教科楼108开展了大学生“诚信校园行”辩论大赛。该院学生会各部部长担任此次比赛评委。

各参赛队伍由抽签决定辩论方,在主持人一声“开始”后,正反方一辩各做限时为两分钟的陈词。在开篇立论环节,正方以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为中心,简明严谨的阐述“诚信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这一观点;反方则以自我修养与中华传统美德为中心,陈述己方“诚信是由个人因素决定的”这一观点。攻辩环节,双方选手据理力争,引经据典, 大学生感恩演讲稿,口若悬河,始终围绕着“诚信是由社会还是个人因素决定的”展开激烈辩论。整场比赛高潮迭起,精彩不断,观众也积极参与,和选手们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经过激烈的角逐,最后,正方获得本次大赛的冠军。

本次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大学生自身素质,加强了大学生对诚信的思考,是进一步推进我校各项学生资助工作持续、健康开展的重要举措。

对于新闻政策解读心得体会和方法九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一篇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记者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记者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记者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记者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记者站里的刘记者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记者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一篇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编辑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记者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