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 汉字书写心得体会(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09:42:42 页码:13
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 汉字书写心得体会(八篇)
2022-12-23 09:42:42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大家好!

汉字,顾名思义,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它的魅力,既能让人捉摸不透而望而生畏,又能让人下笔有神而挥洒淋漓。

汉字的历史似母亲河一样源远流长。从仓颉造字开始,富有感情色彩的象形字便成为了我国古代人民情感表达的重要通道。它对物体的表达特别形象,让人一看就能领略其中的意义,像是对一个物体画的简笔画。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体字经过几番演变,成为了我们现在的简体字,它对表达自己见解的写字速度愈来愈快,却似乎丧失了生动的趣味性。在古代,对文字使用的最好的,可能就是那些懵懂的小孩童了。至今,孩子们对语文没有太大的兴趣,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了。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它们每个字都是一个故事,每个字都是上天派来的精灵。把它们巧妙地排成队,列成段,文章便富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读一篇美文,能感受到大海的磅礴之气,槐花的沁人之香。

唐诗宋词就是这样,一滴滴水珠汇聚成河,简短却有力度,有的伤今怀古,有的却拥有高尚的情操,有的思乡,有的欢愉……

然而想要真正的去钻透它,或许是知之非难,行之不易了。譬如说一串串所谓华丽的句子堆砌成一个整体,似珍珠串联成项链,美到更好,却不耐读,没有更深的意义与精神,毫无内涵之笔,纯属是对文章的表象上画了一笔浓妆来掩盖里面的空洞罢了。我所喜爱的文学巨匠巴金爷爷突破了这一个层次,晚年的他,文章平淡朴实,却是“无妆胜有妆”。《随想录》中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一代文学巨匠给我们带来的精神财富堆积在“金库”中,用心的人才能挖掘得到。

汉字,能体现出你的节气,情操,又似双刃剑。你可以向他人诉说真心话,却也可以欺骗他人;你可以用赞赏的语句表扬他,却也可以用下劣的话语辱骂他。或许,你与朋友闹得不愉快了,很窝火,这时,用卑劣的语句讽刺他,就会搞得两边不欢而散,如果能换位思考,委婉地劝说,就能一拍即合。我希望我能成为后者,因为汉字是用来展现自己气质的,谁又不曾想做一个有气质的人呢?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他独特的魅力,却远远不止于此……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老去,但它依然如故,踏着轻盈的步伐,穿梭于古代,眺望于未来。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汉语拼音方案》是在明末以后汉语拼音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汉语拼音方案》之前的300多年间,有过各种各样的拼音方案:

最早研究汉语拼音的是意大利人利马窦,他是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在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后来人们从这本书的文章里整理出了他的拼音方案。这是世界上最早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尝试。此后,法国人金尼阁(也是传教士)在杭州出版了《西儒耳目资》,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利马窦方案的修订版。

19世纪末中国人自己开始研究汉语拼音。1892年福建人卢戆章出版了《一目了然初阶》,这本书里的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创制的第一个拼音方案。此后,不断有人拟定各自的拼音方案。

1913在北京召开了“读音统一会”,这次会议上通过了“注音字母”,1918年,当时的教育部公布了“注音字母” 。“注音字母”是汉字笔画式的。

1928年大学院院长蔡元培正式公布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国语罗马字”完全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

1931年在苏联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上产生了“拉丁化新文字”。又称“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简称“北拉” 。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认为,"《汉语拼音方案》在语言学上是完善的,用于中国地名的罗马字母拼法是最合适的",通过了"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

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决定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罗马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

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的国际标准。新加坡、马来西亚政府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本国华语的拼音方案。英文等罗马字母文字中吸收了用汉语拼音拼写的中国人名、地名及其他专有名词,英、美等国出版的权威工具书中大量收录这类词语,英、德等多个国家出版的地图中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图书馆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文图书目录。

2000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2012年,《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的工作目标,明确指出要使"汉语拼音更好地发挥作用"。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为了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营造“认认真真地写,写端端正正的字”的良好氛围,在区语委办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规范汉字天天练”活动。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师生的硬笔字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

教师讲课时的板书和批改作业的笔迹,历来被视为一项基本功,一手漂亮的字,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我校除了对教师教案、板书、作业等进行检查外,还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请书法老师指导书法技巧,要求每人每周交天天练书法作业,大家听得认真,练得投入。书法练习活动不仅充分提高了个人的书写技能,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老师们再一次认识到书法这一基本功的重要性,将努力加强书法的练习,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教导处指派美术教师对粉笔字、钢笔字进行点评,对教师的书法进行指导。经过练习,教师都能写上一手工整的板书,为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许多学生也对书法产生了兴趣,加入到书法学习的活动中去。

<>

学生书法,除了要求作业书写工整,每天中午30分钟的精心书法雷打不动,由语数老师负责,用看视频、师范讲解等方式进行,重视讲评、展示鼓励,每天有领导检查记录,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有一部分孩子书写已经很美观了,虽然书法练习短期内不能人人见成效,但静心书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持之以恒,相信不久的将来,会达到目标的。

<>

为了展示教师、学生的阶段成果,六一节学校开展了“规范汉字天天练”展示活动。尽情展示教师、学生钢笔、毛笔书法的个性特色。老师们认真地品味着汉字的艺术魅力,饱蘸浓墨、激扬文字,所写字体或大气、或清秀、或刚劲,尽其所能地展现自身硬笔书法的才能,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师扎实的书写基本功和学生静心书法的效果。这次展示活动,弘扬了中华优秀书法文化,为师生提供了展示书法艺术水平的平台,丰富大家的校园文化生活,吸引了师生的眼球,起到了鼓励优秀,带动全体的榜样引领,提升了学校文化品位。

“规范汉字天天练”活动在展示个人风采,彰显学校特色的同时,也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的平台,使全体教师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支素质高、技术硬的教师队伍起到了促进作用,也拓展了学生的视角,展示了汉字无穷的魅力,发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会向兄弟学校学习,努力把“规范汉字天天练”做得更好!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四

上个星期,学校进行了教学检查。我上的一堂课是《有趣的汉字》。听课老师和领导对我上的这堂课评价较好。我自己觉得上的也比较成功。我的体会有。

<>

而我着重选择了猜字谜和找谐音这两个内容在这节课和学生交流。字谜是中国特有的游戏形式。教材提供了一些字谜范例,有文字谜、画谜、动作谜三种形式,学生很有兴趣。通过猜字谜,使学生体会到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的字形往往表示一定的意义,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教材介绍了几种运用谐音的传统语文形式,有歇后语、笑话等。学生在收集使用谐音的文字作品中,可以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教师工作室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当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课程标准关于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的指导是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而指导作用首先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以自己浓浓的情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介绍一些语言文字网站,并为学生留出较为充裕的时间。我还积极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各项活动中去,和学生一样搜集、调查、查阅,掌握一些字谜、笑话、故事,同学生一起参加汇报交流,指导学生举办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如字谜擂台,谐音乐园等等。

<>

活动化。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材料,明确搜集的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学生有了这些做保障,搜集资料的时候就有目的,有内容,他们搜集到了丰富的字谜和汉字谐音现象,他们搜集的内容之丰富,连我都觉得十分惊讶。课堂上猜字谜,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比赛的形式,还设置了三关,让学生感受闯关的快乐,同时又获取了知识。而谐音乐园这一部分,我则完全和学生融为一体,我和他们一起搜集了资料,和学生一起交流,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这一部分可以说内容很简单,所以在时间上我也安排的少一些,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已经被我调动。

自主性。在这节课上我就先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再在班上交流。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能力。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五

记得是在1996 年,一位研究生对我讲,求职应聘最看重的三种能力是:英语、计算机、开车。他说,不掌握英语就相当于不会说话,不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相当于不会写字,不会开车相当于不会走路。当时感觉这种认识比较超前。现在想想,这三条标准中的第二条有待商榷。

这段时间,每逢周日,我都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颇有收获,并因此对“不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相当于不会写字”的说法有了新的认识。

听写大会中主持人念的那些词汇,大约有20% 我不能正确书写。具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理解正确,读词正确,书写不正确;例如:觊觎,貔貅,诡谲,旖旎。

第二种:理解正确,读词和书写不正确;例如齑粉、蟊贼、乜斜、翁同龢。

第三种:理解、读词和书写都不正确(就是根本不认识);例如荦荦大端、剀切、飨宴、彘肩斗酒。

我大约是从1995 年开始使用计算机,到现在已经有二十年了。自我感觉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还算比较熟练。但是在收看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却发现,自己并不是真的会写字,起码不会写所有的汉字。看起来,“不掌握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相当于不会写字”的说法有失片面。这是因为,掌握了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并不必然相当于会写字。

这几年来,在我阅读、评审的论文中,错别字越来越多,错得也越来越离谱。我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论文作者比较粗心,另一个是作者不会正确的使用汉字。在这种环境中,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就显得尤其有意义。因为这档节目能够促进和帮助观众对汉语文字的理解和书写,能够推动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六

开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走来,历经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不仅是中国人语言交流的符号,更携带着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蕴藏着深厚丰富的文化意蕴,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都不曾具有的。

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来说,书写汉字是一件从小学开始做的事情,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先进通讯技术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渐渐会频繁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

当下的中小学生,包括一些大学生做得都很不好,不但字写得难看,有些常说常写的字写不出来,顾虑着到底是写三横还是两横、有没有那一撇这样的问题,迟迟下不了笔。

表面看,这是一些字的遗忘,其实是对汉字文化和书写重视不够,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汉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困难,也会危及中华汉语文化的根基。

不能否认,国人手写汉字的能力正在明显下降,人们却并不自知。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研究决定组织开展主题为“领略汉字魅力,感受文化精髓”的靖边四中首届汉字听写大赛,本次比赛总导演xx老师表示,尽管汉字书写目前还不至于出现需要拯救的危机,但对书写能力下降这一趋势应该及早警觉。

首先,参与“听写大会”的是八年级学生组成6支代表队,每对5名选手,所有选手通过初赛比拼闯入最后的决赛。

其次,“听写大会”的第一现场为答题现场,除选手外,还有一位主考官和三位裁判。

主考官为李红老师,负责向选手宣读考题、字义、例句等。

裁判评委是:康老师、谢老师、王老师,裁判将对考词的解释、读音、规范书写等方面做出说明,还有场外负责的所有老师。

下面宣读比赛规则:

1比赛采用淘汰制,以班为单位组成参赛代表队,每支代表队每次选出一人参赛,书写正确的选手进入下一轮比赛,书写错误离开参赛队伍。

2听写要求:考官朗读听写内容,选手在考官念完后,每位选手有20秒时间书写答案,并且必须用规范汉字工整书写。五人轮流出场,决出最终名次。

3、台下同学们,在选手作答的过程中不能给予任何提示,否则视为自动淘汰。

4、时间到后,主持人要求选手停笔时,就不可以再作答修改。

预祝同学们在今天的比赛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赛出好成绩!

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第一位选手准备第一轮听写。

1汉字,一门地道的中国功夫,其招术便是无以计数但变幻无穷的点、横、竖、撇、捺、挑、钩、折,中国的书法家、文学家将这门功夫修炼得炉火纯青,演绎得出神入画。

2汉字书法,各具特长。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3汉字从仓颉造字的神话中一路蜿蜒走来,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成长历程。正如余光中所说:“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然常在。”

宣布比赛结果。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此次听写比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班级和同学们表示祝贺!

结束语:

汉字,唱而成声,声声凯歌;写而成篇,篇篇华意。

汉字常在,国魂不朽,中文,永远灵秀和清纯。

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屹立不倒,是长久的骄傲。

通过今天的赛事,推进了汉字书写,领略了汉字书写的真谛和魅力,感受了中华文化精髓,使汉字书写的良好习惯引发全校师生关注,我们更应该弘扬和传承汉字文化,化解“汉字书写危机”,稳固中华文化的根基。

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爱汉字,犹如爱我中华。

xx四中首届汉字听写大赛到此结束,老师们、同学们再会。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七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汉字”作为世界的表意文字,它传承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结构,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不拘一格的个性。

我国汉字起源很早,从最原始的甲骨文,金,篆、隶、草、楷、行五书,到现代化文字,其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但无论在那一时期的文字,都无一是最精彩的。

如今的汉字文化更是站在了世界的顶峰,可许多人却只注意到了它的光辉战绩,却没有发现最原始的汉字文化正在悄然无声的流逝着。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的记忆,而如今的键盘输入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要的字,这样就导致出现了许多“提笔忘字“的情况。总结下来,电子产品就是汉字文化流逝的第一大罪魁祸首。然而,”危害者“远远不止者一个,另一个”危害者“就是人们的内心。人们的心中再已没有了对知识的强烈求知欲,也没有了古人的”凿壁借光“、”三尺悬梁“,有的只是如”方仲永“一般不喜欢学习的人。对于这些危险我们怎么解决呢?让人们不在接触电子产品?强行让人们学习?不,这些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能够拯救汉字文化的方式只有一个——让全国人民从心底知道汉字的重要性,发自内心的热爱汉字文化,然而,这个方法是没有途径可寻的,所以,这又需要许多人来呼吁大家热爱汉文化,宣传汉文化。

那如果除开这个方法,我们又来想想,有一天,汉字突然从世界上消失了,我们又该怎么办?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哪里来?汉字没了,当我们国家遭受侵害时又该如何抵抗呢?整个国家都会陷入一种没有文化的下层阶段。反之,我们再来想想,有一天,汉字文化越发昌盛,闻名世界,每个中国人都掌握了一手熟练的汉字文化,走出中国,江不用再受其它国家的鄙夷,每个外国人都对汉文化感到崇敬,这会是一件多么骄傲的事情啊!正如日前火热播放的《汉语桥》这个节目,节目中,参赛选手全是来自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他们的表演淋漓尽致,把汉字文化刻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是让我顿生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感觉。

汉字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汉字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重视汉字文化,努力学习汉字文化,争取让汉字文化发扬成世界上的“东方之珠”。

描写汉字给你的心得体会总结八

甲骨文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结绳说: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人们靠结绳记事、认事,此举起到了帮助人们记忆的作用。《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汉代郑玄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庄子·胠箧》篇云:“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又如《周易正义》引《虞郑九家义》: “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东汉以后,不少人把汉字起源附会于结绳。

八卦说:关于八卦的起源说法并不统一,有摹象说、星象说、数说和杨雄的“亥”为物之源说等等。《周易·系辞》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段话提到八卦源自庖牺氏对自然客观世界的摹象,这与“依类象形”而作的汉字的起源是相似的。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把八卦和书契(文字)的作用相提并论,把汉字的起源与八卦联系起来。

仓颉造字说:相传仓颉是黄帝时期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仓颉画像“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汉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和“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刻契说:刻契是古人在结绳记事后又一种帮助记忆的实物记事法,多作契约用,比结绳记事进步多了。所谓“刻契”就是在木条上或竹条上刻上刻痕。《释名·释书契》:“契,刻也,刻识其数也。”《周易·系辞》郑玄注:“书之于木,刻其侧为契,各持其一,后以相符合。”郑玄又在《周礼·质人》注里说:“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之象书两札,刻其侧。”《列子·说符篇》:“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所说的“齿”即是质契上所刻的齿痕。这种刻契具有记事记数的作用,可以作为契约的凭证,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刻契的一些符号与某些汉字形体相似。如“一、二、三、亖、”与汉字数字“一、二、三、四、五”的古文字别无二致。宋末元初戴侗提出“书始于契,契以记数”而“各如其数”,认为“刻识其数”的契刻是原始文字的一个源头。

刻划说: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这一系统应该在图形系统之前”。从半坡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土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大约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遗址等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已经出现刻划符号,共达五十多种。它们整齐规划,并有一定规律性,具备简单文字的特征,可能是我国文字的萌芽。

图画说: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曾盛行“河图洛书说”。《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竹书纪年》指出:“黄帝轩辕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沈约注:“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部分近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汉字主要起源于记事的象形性图画,象形字是汉字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