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校史心得体会(学生(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3 10:05:12 页码:10
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 校史心得体会(学生(七篇)
2022-12-23 10:05:12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con1();

清晨,我坐在钢琴房里,弹着并不熟练的曲子,心中苦涩:我何时才能像那些钢琴大师一样,弹奏流利优美的曲子啊!这样想着,有些心不在焉,把曲子弹得糟糕极了。看着这一双并不灵巧反而有些粗糙的手,我有些恨铁不成钢,恨不得把这双手剁掉,换上另一双灵活纤细的手。于是,手像不满我这样的想法一般,流出的曲调更难听了。

正当我忘情地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时,一个并不和谐的敲门声响起。我心中顿时升起了不详的预感,该不会是……打开门一看,果不其然:邻居阿姨一脸怒气冲冲,手中抱着她那刚满月的、正在嚎啕大哭的孩子。只见她嘴一张,顿时唾沫星子横飞:“弹什么弹,难听死了!不会弹就别弹,有点自知之明行不!”语毕,一甩头,不等我回答便又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家门前,“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我一抹脸上的口水,为她家的大门感到悲哀——刚才关门的时候一定很疼吧。想起邻居的话,我又有些气愤,嘴里喃喃道:“又不是我不想弹好!”

此后,我都没有再碰钢琴,可能是因为赌气,也可能是怕那位脾气不好的邻居阿姨再来“骚扰”我吧。直到我再遇到了那个老人。

老人是个歌唱爱好者,以前经常在小区花园里练歌。见到老人时,是在小区门口。那时我刚散步回来,他喊住了我:“丫头,最近过得咋样,晚饭吃了没啊?”见到是他,我很惊讶:“爷爷,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跟你儿子去享福了吗?”问完后我又感到不妥,说:“我过得很好,晚饭也吃了。”老人笑着说:“我儿子那地方住不惯,还是回来好!”他顿满分作文网https:///了顿又说:“丫头,我听说你最近在练琴?练得咋样?”我脸一红,心里想:肯定是那邻居阿姨说的,不知道说了我多少坏话。我回过神道:“爷爷,我不练了,他们都说我练得难听。”听到我这样回答,老人眼睛一瞪,神情严肃起来:“别人说什么,你别管他。当年我也不是没管别人吗?”我一愣,思绪转回了几年前。

那时候,每天天刚亮,我就能听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声音,唱着早已过时的歌,并且总是跑调,却也不算难听,便忍了。过了几天,那道声音旁还夹杂着几道充满怒气的声音,我心中好奇,跑下楼去看。这一看,心中诧异:那道声音居然是由一个暮年老人发出的。那个老人背脊挺直,红光满面。此时,他的身旁正有几个青年小伙破口大骂:“老头,你这叫扰民,闲着没事干回家唱去。”“就是,唱得这么难听!”“再唱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但老人并没有理他们,依旧自顾自地唱着,把那几个青年当做空气。那几个青年也不敢动手,看着围观人越来越多,他们只能悻悻而逃。看到这一幕,我打心里对老人升起了一股敬畏之情。此后,我每天都来听老人唱歌,看着他从跑调渐渐转为熟练,再转为悠扬。我和他就这样认识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匆匆告别老人便回家了。走到钢琴房里,看着落了一层薄灰的钢琴,心中愧疚。带着这种心情,我坐了下去,弹起了当初怎么也练不好的《梦中的婚礼》。令我惊讶的是,弹的过程出奇顺利。心中对老人很是感激:要不是他,我哪里还会碰钢琴,哪里还会知道我能弹好这首曲子啊!从此,我的钢琴越弹越好,也没有再放弃过。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如今我已不再无助彷徨,我要努力追寻快乐,追寻那渐远的梦……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本学期,我担任初一6个班的《中国历史》学科教学工作。

虽说这一学期的教学时长将近四个月,却也是转眼即过,一学期已经结束。回顾本期学科的教学工作,兼有得失。本学期以来,我本着以学生成长促进自我成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应当说圆满完成了教委及学校制订的教学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

1、做好课前“三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备学生:就是指用学科的眼光去了解班级特征、观察学生对于本学科的爱好程度和理解程度,并实时的为备教法供给信息参考。我所教的五个班,特征各不相同。结合《中国历史》的学科特点,男生的理解本事和爱好程度普遍高于女生,所以我在六个班的教学过程中,在xx班会下较大的劲来活跃课堂气氛,而在xx班,课堂气氛不太需要我的调动,就会自然而然的融入。所以,做好了“备学生”的工作,课堂上就会比较简便。

备教材:就是指教学工作者要对自我所用的教学参考书要了解得清晰、深刻、透彻。学生所理解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对于知识的把握不清晰、了解不深刻、讲解不透彻,学生就很难理解,并且还会对学科产生厌烦情绪。故,我十分重视备教材。开学时,我只拿到了一本教科书,没有任何相关参考资料,为了给学生上好丰富的历史课,我进取在网上查找课时资料、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没有参考书,我就自我在网上下载电子书,然后打印装订,尽最大努力充实自我、完善课堂、丰富学生知识。

备教法:有了教的对象和教的资料还不够,要活跃课堂、有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良好的教学方法必不可少。《中国历史》是一门比较灵活的课程,这就要求任课的教师不能过于死板,那样只能把本应当活跃的课堂上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教学效果的体现。哪一个知识点该用平铺直叙、哪一个知识点结合历史典故活力飞扬、哪一个知识点又该融入神话传说丰富课堂资料、哪个时候应当把学生的互动列为重点活跃课堂氛围,等等,我都在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必要是还要课前演练一番。

2、多听课,勤学习,善反思

学校关心新进教师的教学成长和本事培养,为我们指定了一帮一指导教师,我的指导教师是谭道书主席。不管什么层次、什么学科的听课,我都尽量抽时间去听,这样不仅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定期的教研活动也大大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

虽然是《中国历史》学科,但我决不忽视这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学期初,我就紧抓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景,让自我做到心中有数。这不仅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景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景,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景,调整教学方法。对于个别班里的后进生,我一向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同学帮扶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兴趣,力争每一名学生不掉队。

<>

本学期,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期末考试,我五个班的孩子都取得了梦想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又异常是这次期末考试,近半数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师一致认可。我自我也不断钻研业务,进取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教法的进一步成长与提高。

<>

1、自身的业务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不断更新。社会瞬息万变,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追寻更新,我将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我。

2、学生的自主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够成功。培优扶差工作做得还不够扎实,优差生的差距还很大。

3、进取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大科研促教的力度,努力学习撰写有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当然,过去的已经过去,有人说过“总结过去是为了让未来更有经验可循”。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学期还未开始。在新的学期里,我将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断地提醒自我,让自我向更高的目标迈进,争取新的学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飞翔,只为追寻一个梦想;飞翔,只为追寻一种感情;飞翔,只为追寻一段故事;飞翔,只为追寻一片风景;飞翔,只为追寻一个背影……飞翔,可以追寻许多。

人人都有一对翅膀。怕麻烦的人,干脆把它丢掉,丢掉了的翅膀,或被人拾取,或随脚印埋进土地;忙碌的人,总是忽略它的存在,像轴承一样,长时间不用,便会生锈,从此便再不能用了。当忙碌的人们某一天想起了它,他的羽毛却早已飘散到远方去了;过于轻松的人,只懂得用它玩耍,当真正需要时,它早已磨损,不可再飞了;虚荣的人,只把它拿来做装饰罢了,从没有真正的使用过,使它变得毫无意义。

人人都想遨游天空。因为天空湛蓝清澈;因为在天上可以看地上看不到的风景;因为在天上可以到地上去不了的地方;可是,人们啊,天上也是有电闪雷鸣的;天上也是有密布乌云的;天上也会是灰暗沉闷的;天上也是有风霜雨雪的。真正追寻目标的人,是要突破一层层阻碍的,风霜雨雪,闪电雷鸣都是这条航线上最大的障碍。但是,像所有人说的一样“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到最后的人们,闯过难关,便是晴天。而中途放弃的人们,见不到阳光,也无法再回到起点,因为在茫茫迷雾中,没有坚持信念,从而迷失了方向,只能慢慢的徘徊。

人们总是羡慕飞在天上的人。但是,住在山坡上的人摔了下去,终可再爬上来;而飞在天上的人们,摔下去之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真正到达终点的人有有多少呢?太少了,而许多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跌落了。既然是这样,为何还要去飞呢?到头来还不是得不偿失么?

问这个问题的人啊,我要给你一个答案:为的就是这种执着,为的就是这种顽强,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试一试,无论成败,为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飞翔,只为追寻,这个句子不应该跟省略号,而应该是一个句号,飞翔,只为追寻,不为追寻什么。为的只是“追寻”,而不在于追寻后面是什么。这也是人生啊,也是不断追寻的,往往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个顽强拼搏的过程。

飞翔,只为追寻。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世间的喧闹都是浮云,书中的宁静才是永恒。我追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与一份宁静。

——题记

我爱读书,且爱博览群书。小说、散文、诗词都是我的所爱,那书中的意境,那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之感,都值得我去追寻。

站在记忆的桥上回望,我是何时成为一名阅读爱好者的?三岁?五岁?似乎更早。从记事起,我仿佛就在追寻诗的意境。儿时,我不识字,听大人吟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不能领会其深层含义,却觉得琅琅上口,和谐动听。于是,我也跟着吟诵。夜晚,月色皎洁,微风拂面,纯纯的月光透过窗轻轻地洒在室内的地上。我不禁吟诵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好诗!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但又无法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后来,我听老师说《静夜思》是千古名篇,表达思乡之情,才懂得其中那股淡淡的愁绪。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热爱阅读。不管是幽默的小说又或是经典的名著,随意的散文又或是深奥的诗词,都十分喜爱。犹记少年之时,我同曹操论尽天下英雄;和黛玉一起品味葬花之词;我沉醉于郭敬明笔下的盛夏时光;也追寻李清照那清新婉约的意境。原来,追寻书香的感觉是这样的美妙,如同享受清风,静沐暖阳,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现如今,我是一名初中生。因时间紧张,任务繁重,我总是匆匆地学习,匆匆地写作业,甚至连走路,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的。有多久没有与书促膝长谈了?一星期?一个月?似乎更久……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终于可以与书重逢。打开书,看一眼书的扉页,一种久违的熟悉感扑面而来,那字字句句如同清泉,将五脏六腑涤荡地妥帖舒畅。我不禁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唯有书中的宁静值得我去追寻。书带我穿梭古今并驰骋中外,与古人、名人相遇相知。我能体味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也能领会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能感受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花花”的奉献,也懂得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闲愁……是书,教会了我点墨生香,织字入梦;也是书,教会了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舒云卷”。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一切都在飞速发展。却依然有部分人提倡“慢餐,慢步,慢阅读”,只因想追寻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而我,也愿意慢下来,去追寻书中的永恒,诗中的远方,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方了土与一份静心阅读的快乐。

追寻初一作文600字2

从前,有一只小鸟,长着五颜六色的漂亮羽毛,但它美丽的大眼睛里却黯淡无光。原来,它一直很孤单,想找到自己的朋友和祖先。虽不容易,但它心中却充满渴望。

小鸟飞过广阔的田野、飞过农夫的菜园、飞过奔腾的河流,始终没看见祖先的影子。

夜晚,群星闪烁,月光皎洁,世界万物好像都休息了,唯独小鸟没有睡。它飞到一条细长的树枝上,望着远方叹气,虽然找到祖先的希望渺茫,但它并不想放弃。

第二天,小鸟又上路了。日复一日,它飞过了几重高山、几条河流,身体疲惫不堪。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仿佛抽干了它最后一丝力气,它的身体慢慢向下落,掉进了小河里。

一只小鸭子快速地游过来,救起了小鸟。小鸟扑棱着翅膀挣扎着站了起来,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它以为一定是祖先救了自己。可转瞬间,小鸟又低下了头,满眼都是失望。

看着它的样子,小鸭子关切地问:“小鸟,你怎么了?”

“我没事,谢谢你救了我。”小鸟摇了摇头,感激地说。它抬头看见小鸭子关切的眼神,感觉像被一股暖流包围着。

小鸟不再觉着孤单,它决定不去寻找了。此后的每一天,它都和小鸭子在一起,日子过得很开心,也明白了追寻的意义和友情的珍贵。

追寻初一作文600字3

飞翔,只为追寻一个梦想;飞翔,只为追寻一种感情;飞翔,只为追寻一段故事;飞翔,只为追寻一片风景;飞翔,只为追寻一个背影……飞翔,可以追寻许多。

人人都有一对翅膀。怕麻烦的人,干脆把它丢掉,丢掉了的翅膀,或被人拾取,或随脚印埋进土地;忙碌的人,总是忽略它的存在,像轴承一样,长时间不用,便会生锈,从此便再不能用了。当忙碌的人们某一天想起了它,他的羽毛却早已飘散到远方去了;过于轻松的人,只懂得用它玩耍,当真正需要时,它早已磨损,不可再飞了;虚荣的人,只把它拿来做装饰罢了,从没有真正的使用过,使它变得毫无意义。

人人都想遨游天空。因为天空湛蓝清澈;因为在天上可以看地上看不到的风景;因为在天上可以到地上去不了的地方;可是,人们啊,天上也是有电闪雷鸣的;天上也是有密布乌云的;天上也会是灰暗沉闷的;天上也是有风霜雨雪的。真正追寻目标的人,是要突破一层层阻碍的,风霜雨雪,闪电雷鸣都是这条航线上最大的障碍。但是,像所有人说的一样“阳光总在风雨后”,坚持到最后的人们,闯过难关,便是晴天。而中途放弃的人们,见不到阳光,也无法再回到起点,因为在茫茫迷雾中,没有坚持信念,从而迷失了方向,只能慢慢的徘徊。

人们总是羡慕飞在天上的人。但是,住在山坡上的人摔了下去,终可再爬上来;而飞在天上的人们,摔下去之后,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真正到达终点的人有有多少呢?太少了,而许多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跌落了。既然是这样,为何还要去飞呢?到头来还不是得不偿失么?

问这个问题的人啊,我要给你一个答案:为的就是这种执着,为的就是这种顽强,没有别的理由,只是想试一试,无论成败,为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飞翔,只为追寻,这个句子不应该跟省略号,而应该是一个句号,飞翔,只为追寻,不为追寻什么。为的只是“追寻”,而不在于追寻后面是什么。这也是人生啊,也是不断追寻的,往往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这个顽强拼搏的过程。

飞翔,只为追寻。

追寻初一作文600字4

蔚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绿色的草地上,站着一个充满好奇的我。

抬头仰望,看见一群缓慢飞行的大雁,它们排成“一”字,朝前飞。飞得是那么慢,好像是刚刚玩耍回来,显得很疲倦……我的心也随着那群大雁,慢慢地飞翔了起来。

蹲下身,忽然间看见一些小蚂蚁排成队,站成行,好像在军训。

一阵微风吹过,我的头发飘起来,这不由地让我深思起来:明天灿烂的笑脸,来自今天刻苦努力。小时候你不积累知识,长大后能露出灿烂的笑容吗?这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又是一阵清凉的微风,吹掉了几片枯黄的树叶,我接到了一片,细细地观察起来:这片叶子,虽然有点变黄了,但叶脉仍然清晰透亮,显然是一片顽强的叶子。这些叶子落在地上,风并没有停止,微微地吹。微风是落叶最好的舞曲,他们跳起了转圈舞、芭蕾舞、天鹅舞……一些树叶在远处翩翩起舞,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叶子在一起玩耍,我看见他们,还真当成了蝴蝶,急忙跑过去。待我走到近处,仔细看,才发觉是一片片树叶,真可笑。

朋友,伙伴们,让我们为明天的光明、灿烂,来做最后一搏吧!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关于宗教:

人类合作区别于蚂蚁、蜜蜂的本质是什么?作者认为是虚构现实。

什么是虚构现实?比如,我们的国家体系、宗教体系、道德体系等其实都是虚构的,是人类想象出来,流传出来,让大家遵守。

人类的现实连续现在大都是虚构现实组成的。

古时候人类相信上帝、佛祖;君主、道德等。

后来随着认知的进步,人类的宗教转移。相信自由民主、科技、金钱、经济发展等。

自由民主也是宗教,那么自由民主是什么?人类哪有自由民主?人类是由身体各种基因、激素控制的。

在《未来简史》最后猜测,人类在宇宙其实就是相当于计算机里的一个个数据,一个个细小的芯片。

关于幸福感和愉悦的认知:

幸福感和愉悦来自哪里?

作者认为来自人体的激素刺激和脑皮层电流的刺激。

比如性爱、吸毒等,都会通过激素产生一阵的快感,让人类着迷。

人类的幸福感和愉悦永远不会满足和短暂,比如升职加薪,快感通常只会持续一个小时,然后重新投入下一个目标的追寻。

作者认为,现代人的幸福感和远古山顶洞人的幸福感大致是相同的。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1、要是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史铁生《记忆与印象》

2、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史铁生《我与地坛》

3、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史铁生《的事》

4、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5、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史铁生《病隙碎笔》

6、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史铁生

7、我一直有着一个凄苦的梦,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我的黑夜里重复一回:母亲,她并没有死,她只是深深地失望了,对我,或者尤其对这个世界,完全地失望了,困苦的灵魂无处诉告,无以支持,因而她走了,离开我们到很远的地方去了,不再回来。在梦中,我绝望地哭喊,心里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离开,但你总要捎个信儿来呀,你不知道我们会牵挂你不知道我们是多么想念你吗?”但就连这样的话也无从说给她,只知道她在很远的地方,并不知道她到底在哪儿。这个梦一再地走进我的黑夜,驱之不去,我便在醒来时、在白日的梦里为它作一个续:母亲,她的灵魂并未消散,她在幽冥之中注视我并保佑了我多年,直等到我的眺望已在幽冥中与她汇合,她才放了心,重新投生别处,投生在一个灵魂有所诉告的地方。――史铁生《庙的回忆》

8、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我与地坛》

9、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史铁生《病隙碎笔》

10、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不能说,也不能想,也没有忘。――史铁生

11、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史铁生《我与地坛》

12、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史铁生《命若琴弦》

13、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史铁生《务虚笔记》

14、就像输惯了的赌徒把屡屡的败绩置于脑后,输光了裤子也还是对下一局存着饱满的好奇和必赢的冲动。这有什么不好。这有什么不好?――史铁生《灵魂的事》

15、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即听到了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这恐惧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其实这也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么和藏在哪儿...――史铁生《病隙碎笔》

16、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史铁生《我与地坛》

17、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史铁生《病隙碎笔》

18、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思想可以依赖理性;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史铁生《病隙碎笔》

19、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史铁生《爱情问题》

20、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是一个动词,是行为而非绝顶的一处宝座。――史铁生

21、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消逝的钟声》

22、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的。――史铁生《史铁生文集》

23、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史铁生

24、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史铁生《灵魂的事》

25、人有时候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26、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史铁生

27、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坦然赴死,你能够坦然送我离开,此前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北风呼号,老树被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入死而观,你能够听我在死之言,此后死与你我毫不相干。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永恒复返,现在被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历数前生,你能够与我一同笑看,所以死与你我从不相干。――史铁生《永在》

28、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你还是要去吗?不甘就范?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史铁生《病隙碎笔》

29、人与上帝间有着永恒的距离,这很要紧。否则信仰之神一旦变成尘世的权杖,希望的解释权一旦落到哪位强徒手中,就怕要惹祸了。――史铁生《灵魂的事》

30、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史铁生《我与地坛》

31、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史铁生《合欢树》

32、在很长很长的日子里,不断地想起,未必一定是思念,那更像是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所养成的习惯,是平静河流上的一个摆渡――就像是集邮,把往日的收藏拿出来看一看,无论是引出快乐还是引出痛苦,都益于时光的流逝,然后依旧把它们收藏起来,不让它们为非作歹,打破一条河流的通畅,包括不让往事把今天弄得脸色惨白。――史铁生《务虚笔记》

33、我永远留住了一个偏见:女人是最适合当大夫的,白大褂是她们最优雅的服装。――史铁生《我与地坛》

34、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史铁生

35、人有时只需静静的呆着,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合欢树》

36、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史铁生

37、独自贴近墙根我往回走,那墙很长,很长而且荒凉、记忆在这儿又出了差错,好像还是街灯未亮,迎面的行人眉目不清的时候,晚风轻柔的让人无可抱怨,但魂魄仿佛被它吹里,飘起在黄昏中再消失进那道墙里去。捡根树枝,边走边在墙上轻滑,砖缝间的细土一股股的垂流……咔嚓一下所送走的都扎根进记忆去酿制未来的问题。那可能是我对与墙的第一印象。――史铁生《我与地坛》

38、所以,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灵魂的眼睛,单是看见要回那无中去,却忘了你原是从那无中来。――史铁生《病隙碎笔》

39、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史铁生

40、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史铁生《我与地坛》

41、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史铁生《我与地坛》

42、会做恶梦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可以醒来在那些岁月,我每每醒来却发现,我做了一个想从恶梦中醒来的美梦。――史铁生《原罪·宿命》

43、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淹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史铁生《记忆与印象2》

描写追寻校史足迹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荷马史诗》是口头文学的代表作品,相传是盲诗人荷马所作,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定型。《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的是希腊人进攻特洛伊城邦以及奥德修斯回家过程的故事。整个《荷马史诗》经过对于战争过程、英雄们的反应反映了古希腊时代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情景以及当时人们生活、斗争以及思想感情。

何为英雄?对于英雄的定义有很多,在字典里对于英雄的定义是这样几个定义:

1、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

2、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

3、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又有“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一般指在普通人中间有超出常人的本事的人,他们能够带领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对人们有意义的事情,或者他们自己做出了重大的事情”的解释。总之,英雄应当是英勇的、突出的、有高尚品格的人。

在荷马的世界里,经过劫掠其他城市获得战利品是无可厚非的英雄行为,攻陷城池,将城中男人尽皆屠戮,把妇女儿童沦为奴隶也不受道德谴责。英雄们经过各种方式,掠夺抢占财富,在史诗中不受批评,反而得到赞扬。

[①]因为获得财富的手段通常是战争,仅有在战争中取胜的一方,才能够获得战利品;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他们英勇善战,故此财富的多少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作战本事的强弱。获得越多战利品的人越会被认为是英雄。《荷马史诗》就这样刻画了无数个各有特色、爱恨情仇交织着的英雄们。《伊利亚特》是英雄的颂歌,歌唱战斗英雄;《奥德修斯》也是对英雄的纪念,只可是奥德修斯是以智慧和审慎来同神明、妖怪、风暴和觊觎者做斗争。

[②]纵观全书,我觉得最富有感染力的英雄有三个,分别是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奥德修斯。

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是一对既相同又相反的存在。说他们相同,是因为他们都是最威武的英雄,他们分别是作战双方战斗力最强的人。除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战斗,他们能够说是战无不胜的。他们的勇猛威武给他们带来了荣誉、地位。并且他们都无视死亡的威胁,追求荣誉价值的最大体现。可是他们所追求的荣誉又是不一样的。

赫克托耳作为特洛伊一方的主帅、特洛伊的大王子,他追求的是特洛伊的和平与荣誉。在战争中途,特洛伊人退却,赫克托耳回到特洛伊城的时候,他与妻子安德洛玛克相遇,安德洛玛克哀求他留在城内,可是他为了家族与荣誉毅然地回到了战场,最终被阿喀琉斯杀死在特洛伊的城下。赫克托耳明白这场战争的起因源于帕里斯拐走了海伦,这是特洛伊的错误,可是他明明白这个错误,可是这个过错是特洛伊的荣誉,为了维护特洛伊的荣誉,无视了生死,毅然奔赴战场直至献出生命。这种明知不对却仍旧付出,显示了赫克托耳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操,在中国的文化中,这个是绝对值得称赞的,可是细究而言,显然,赫克托耳缺乏应有的是非观。他把他的有情有义凌驾于是非观念之上,这是他的缺失。

相较赫克托耳的大公无私,阿喀琉斯有着更多的自主观念。他头脑清晰、有着自己的主观确定,更为独立自主,他追求的是个人的情谊以及荣誉。作为《伊利亚特》的绝对主角,有人是这么说他的:“《伊里亚特》里的每一个登场人物都表现出希腊民族精神的某一个方面;可是,阿喀琉斯是这个民族的实质力量的总和。”

[③]《伊利亚特》全文以阿喀琉斯的愤怒为引导来叙述这场战争的过程。

因为阿伽门农抢夺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女俘,阿喀琉斯退出了战斗,向母亲女神忒提斯哭诉,央告母亲去恳求宙斯惩罚阿伽门农。之后,希腊联军节节败退、被特洛伊军队逼退到己方的营寨外,阿喀琉斯的朋友帕特洛克罗斯借阿喀琉斯的铠甲出战,却被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为朋友的身死感到悲伤与愤怒,他决心与阿伽门农和解,杀死赫克托耳为友报仇。最终,他身披赫淮斯托斯铸造的铠甲,在雅典娜的帮忙下杀死了赫克托耳,剥下他的铠甲,将他的尸体拴在马后拖着带回营帐中。赫克托耳的死亡加速了特洛伊战争的进程,在他死去的那一刻,特洛伊失败的结局就确定了。

从这些事情中能够看出,阿喀琉斯固执、刚愎、狂蛮、刚烈,他自视为英雄,认为别人应当用对待英雄的态度对待他。他最为重视的永远是个人的荣誉。极重个体价值的阿喀琉斯是凌驾于群体之上的西方式英雄,他要求着群体对于他的付出,可是作为这种英雄存在的他享受着或者说要求着英雄的权利的同时也尽着作为英雄的义务,他守约,应约而战且不畏惧战斗,他享受着手刃敌人的快感,同时也重情重义,能够为了朋友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决定。荷马对于阿喀琉斯正反面的各种描述完善了他作为“人”、作为“英雄”的存在,使他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虚拟形象,而是一个鲜活的“人”。

所以说阿喀琉斯和赫克托耳是相同而又对立的存在,他们一个代表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极端,一个代表着群体英雄的高尚。阿喀琉斯是一个性情中人,他年轻、勇猛浮躁,具有那喀索斯情结,太过于在乎自己的荣誉,所以在追寻个人荣誉的过程中,客观上的确实损害了整个希腊联盟的利益。而赫克托耳比阿喀琉斯更为年长、成熟稳重,说话做事,颇有领袖风范。更重要的是,他将自己荣誉和城邦的荣誉紧紧捆绑在在一起,他的生死决定了城邦的存亡,这对于一个团体主义英雄而言也不得不说是一种极度悲哀。

除了这两人之外,作为《奥德修斯》的主角,或许你很难看到奥德修斯在战场的英勇表现,因为他往往是作为“军师”一类的人物出现,他的智谋远远比武艺突出,可是你不能否认他是一个英雄。在《奥德修斯》全文中,奥德修斯经历了种种的磨难。在归程中,他是一个想要挽救同伴却无能为力的首领,一个机敏灵活、坚强、隐忍的英雄,一个善于讲述也懂的聆听的吟游诗人,一个经历磨难而雄风依旧的国君,一个忧伤的儿子,一个坚强的父亲,一个懂得与妻子分享的丈夫,一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的男人。审慎和聪慧没有磨灭奥德修斯善良的天性和信任别人的本事,漫长的漂泊流浪也没有把他的心磨砺得太过坚硬而失去可贵的敏感与温情。

[④]虽然在特洛伊战争中,奥德修斯表现出了极强的嫉妒心,对识破他的算计而让他来参战的帕拉墨得斯栽赃陷害、打击报复,用公权处决了他而丝毫不觉良心上的谴责。对于他来说计谋远胜于情义、他向往着利益——绝对的利益!对于奥德修斯而言,自己意识凌驾于所有。

我最为敬佩的就是这些英雄们忽视死亡的行为。他们在应对死亡时的勇气以及为自身的荣誉而放弃生命的行为是神灵也无法到达的。希腊神话中,神灵在受伤时也会哀号诉苦,也会因个人喜恶而降祸人间,比如赫拉因为嫉妒导致战斗的发生,阿波罗因为贪欲而降下瘟疫……神灵们也有着贪婪与私欲,为了躲避神谕做出种种可笑而可悲可叹的举动,却最终仍要应对命运。相反英雄们却能够义无反顾地应对死亡,阿喀琉斯、赫克托耳都是如此。人正是因为有弱点,他们战胜自己而超越一切的行为才更加可贵。

荷马笔下的英雄都是非完美、有缺陷的,他们并不是神话时代超凡脱俗的英雄,他们都拥有着欲望、贪婪、私心,期待着自己伟大的荣誉。他们遵从于心的召唤,为了自己所向往的东西而拼搏与奋斗,为此他们能够无视生命、利益、道德,死亡也只是他们有价值的一个归宿。荣誉即一切,损失了荣誉也就是否定了存在的价值!特洛伊人为了荣誉能够与希腊人抗争最终身死国灭,阿喀琉斯在默默无名却能长寿与生命短暂却能在战场上轰轰烈烈死亡、赢得不朽威名中果断地选择了后者,这些都说明了荣誉对于英雄而言是多么重要。这些英雄们自然、主动的行为体现了希腊文化的本质:极为重视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的实现,崇尚人的智慧与力量构成一种张扬个性、放纵自己欲望的、以个体生命价值为重的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