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02:36:29 页码:10
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 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范文(2篇)
2022-12-24 02:36:29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您好,我是小朱,一个您一直给予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看我的这封信。感谢您这一个学期以来对我热心的资助与关心,正是您的这份爱心,让我能够在学校安心地学习与生活。这个冬天——好暖。

人的出身无法选择。贫困农村出身的我,从小对生活有着一份真切的感受,深知生活的不易。

在我出生前,父母与祖父祖母就搬迁到了靖远县东升乡,听父母说起,这里原来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土地严重沙化。当是爷爷奶奶体弱多病,不能帮父母平整土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多年下来,庄家却连年歉收,家境更是不好。在我的印象中,每年春耕时,父亲都要在农资站赊化肥、种子、地膜等。为了我们能够上得起学,父亲不得不去贷高利贷,每次要账的上门讨债,我都有一种酸楚······奶奶爷爷相继去世后,母亲由于长时间的过度操劳担忧,加之营养不良,原有的癫痫病经常发作(母亲生下我之后便患上癫痫病),须每天服用药物维持病情。

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姐弟三人从不向父母提什么无理的要求。由于当时没有钱读书,父母东挪西借,就这样我们才迟迟步入学校的大门。记得二姐在上二年级的时候,由于交不起学费,开学好几天,都还辍学在家,后来是母亲及时想办法才终的入学。家庭的贫困,让学习优秀的大姐几经辍学打工,在母亲的谆谆诱导下考上大专。但毕业后一直打工维持家用和添补我与二姐生活费用,贷款至今未还。二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西学院,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曾好几次获得奖学金。

我在20xx年考入沈阳建筑大学。自入学以来,除了学习上的压力,更多的还是来自家庭经济的窘迫给我带来的压力。就在这时,我得到了经阿姨您的资助,使我能够不再为此而担心,从而能够安心的去学习。经历过太多的贫穷考验,使我更加认识到改变命运的重要性。您也许并不理解,这样的资助对我有多么的重要。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不能确定地说我以后会是多么了不起的人,如何去回报社会,但我想,我一定会通过我的努力,尽力让自己最得更好,让您与那些一直帮助我的人认为是值得的,没有徒劳,让这份爱心有一个好的结果。

大学是一个人成才成长的关键时期,我一定会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用知识与技能武装自己,不断地去锻炼自己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力,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脚踏实地、稳重理性的人。

在元旦来临之际,祝经阿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工作顺利,万事顺兴!

此致

敬礼

x年x月

2022资助线上培训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高届1班的学生范维,很荣幸能在此代表所有受到资助的同学发言。首先,感谢乐山市总工会对贫困学子的关怀与帮助,并向各位领导及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敬礼)

时光飞逝,转眼间我已成高三学生。刚进乐山一中时,我有过许多顾虑,我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是否能担负起高中生活的各项费用?城里的同学是否对我们有所看法?然而,我在学校各项助学政策的鼓励,以及各位老师的帮助下,很快打消了这些顾虑。在学校各项助学金的帮助下,我的学习、生活得到了保障,助学金不仅从经济上给予了我们帮助,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们一种自信,给了我们一种克服困难的决心。

高中是人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我们在高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发展自身素质,为将来的大学生活及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我们贫困学生并不能像其他学生那样无忧无虑、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但社会与学校关注到了我们,给予我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使我们能够安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目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今天我想说,我们是自信的,我相信我们有能力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我们接受来自社会的帮助时,也一定承担督促自己成才的责任。我们争做成绩优秀、品行端优的学生,以此作为对社会的回报。在学习上我们态度端正,努力刻苦,严于律己,始终坚持学习第一的原则。在生活上,我们关心身边需要关心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其实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背后有很多人和你站在一起。

最后,我谨代表所有受资助的学生,再次感谢乐山市总工会及各位老师领导,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的关心和帮助。中秋将至,诚祝各位领导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也即将来临,我代表所有学生表达感激之情,“老师,您辛苦了!”

一中学子,定当不负重望!

年9月4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