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我们小兔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小兔子感受和收获(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2:37:25 页码:10
我们小兔子心得体会和方法 小兔子感受和收获(3篇)
2022-12-25 12:37:2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我们小兔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能乐于与同学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大声、清楚地说出来。

2、开动脑筋,想一想有哪些运南瓜的方法。

3、积极参与讨论,选出自己喜欢的运南瓜的方法,并能说出理由。

4、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做到认真倾听。教学重点: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清楚自己喜欢的运南瓜的方法和理由。教具:

1、教具:南瓜、小推车、长绳、口袋。

2、配有课文插图的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出示话题

1、师:今天小朋友特别乖,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播放歌曲:种南瓜)

2、师:谁种了一个大南瓜呀?(出示小兔卡片)我们和它打打招呼。

生:小兔,你好。(张贴小兔卡片)

3、师:这个南瓜有什么特点啊?(ppt出示南瓜图片)生:又大又圆。

师:你这个词用得真准确!生:又大又黄。

师:你也能用成语形容,了不起!

4、师:小兔春天种下南瓜,天天浇水,天天看它。秋天,收获了一个又大又重的南瓜(贴南瓜卡片)。小兔看着大南瓜,它会想些什么呢?(出示课文插图一)

生:这么大、这么黄得南瓜味道肯定好极了!我要把它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5、师:是呀,劳动成果要和大家分享。最终,小兔把南瓜运回家了吗?(出示课文插图三)

二、创设语境,大胆表达

1、师:看着小小的兔子把大大的南瓜运回了家,兔妈妈会怎么说?

2、师:是呀,小兔是怎么运大南瓜的呢?(出示课文插图二)

3、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堂口语交际课:小兔运南瓜(ppt出示课题:小兔运南瓜,教师板书“运”)。

(1)谁能大声地读?

(2)谁能流利地读?

(3)谁能大声流利地读?

4、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大胆说,认真听。

(出示讨论话题):小兔可以用哪些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小组讨论。老师巡视。

5、大胆表达,相机板书。

生1:小兔可以用滚的办法把南瓜运回家。

生2:小兔可以用推的办法。

生3:小兔可以借一辆车来推。

生4:小兔可以请别人来帮忙抬。

生5:小兔可以用口袋提的办法。

6、师小结:孩子们简直太聪明了,帮小兔想出了这么多办法。

结合板书,师生共答:小兔一个人的时候,可以推??小兔两个人或更多人的时候,可以抬??小兔借助工具,可以拖??

三、讨论评议

1、师:在这些办法中(指向板书),你喜欢哪种办法?选一种你喜欢的办法,在小组内边说边演。同桌互演。

2、师:小兔听说我们都在帮她想办法,就把南瓜和家搬到我们课堂上了。我请认真听的孩子来演示给大家。

(1)一位学生表演。

(2)两位学生表演,一人向另一人使用文明用语发出邀请。

(3)一位学生借助道具表演。

3、谁喜欢他的表演,为什么?你还有建议吗?

4、师:同学们真是聪明过人,会想,敢说,还演得精彩。看了同学们的表演,相信你又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说一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学生自说。

生1:我喜欢滚的办法,因为滚的话很轻松,很方便。生2:我喜欢踢的办法。

生3:小兔踢不动,南瓜太重了,而且会把南瓜踢坏。生4:我喜欢用车推的办法,因为很省力,很快就能运到家。

5、师: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和你们在一起过得很开心,同学和老师说,同学和同学相互说,都做到了声音洪亮,大胆表达,成功帮助小兔把大南瓜运回了家。可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小兔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它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发挥你们的想象,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推荐我们小兔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大森林里的动物们最怕狮子王了!因为每一年的谜语大会狮子王都会出一道谜语。如果小动物们答不出来就要替狮子王干一辈子的活。

是啊,谁愿意替狮子王干活啊,森林里多好玩啊,可以采鲜花,可以玩游戏,可以吃野果,可以堆雪人。可是狮子王出的题目很难很难,没有人答得出来,所以每次都有人被抓去替狮子王干活。

转眼今年的谜语大会又到了,广场上的小动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心里都很恨狮子王,可谁都不敢说出来。

狮子王装出一脸没有办法的样子,说:"我也没办法啊,谁叫你们太愚蠢了,连个谜语都猜不出来,所以就只好请你们替我干活咯。但是今年,如果有小动物能答出来的话,不但可以不替我干活,我还可以满足他两个要求。"

这时一只雪白的小兔子走了出来,说:"还请狮子大王说话算数。请出题吧。"

狮子王看着小兔子,心想:这么漂亮的小兔子,真不错,但是他一定猜不出来。于是说:"你给我一件宝贝,这件宝贝比钻石还闪亮,比岩石还坚硬,比绸子还柔软,比空气还轻薄。你答的出来吗?"

广场里的小动物低声嘀咕,谁也不知道这是件什么宝贝。

只见小白兔淡定的说道:"狮子大王,我这就把宝贝先给您。"说完就走出了广场。

过了一会儿,小白兔回来了,他的手里提着一根竹筒子。

狮子王奇怪的问:"这是什么?"

小白兔回答:"这是竹子呀。"

"哈哈哈"狮子王大笑了起来:"愚蠢的小白兔!难道竹子比钻石还闪亮?比岩石还坚硬,比绸子还柔软,比空气还轻薄吗?"

小白兔举起了竹子,从里面倒出了清水,说:"这才是您要的宝贝。"

狮子王呆住了,广场上的小动物也呆住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动物们喊了起来:"小兔子答对了!小兔子答对了!是水!水比钻石还闪亮,水结了冰比岩石还坚硬!水比绸子还柔软!水还能化成蒸汽比空气还轻薄!"

狮子王无可奈何了,他说:"小白兔,我不得不承认你真聪明,那么,说出你的两个要求吧。"

小白兔说:"狮子大王,我的第一个要求是立刻释放所有替你干活的人,第二个要求是今后再也不许任何动物替你干活!"

狮子王被迫同意道:"我答应你的要求。"

广场上的小动物激动的欢呼了起来:"小兔子是我们的英雄!"

推荐我们小兔子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小兔请客》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与之前的第一单元和后续的第六单元的知识构成了本册书中加减法内容的学习。《小兔请客》学习的内容是整十数的加减法,是本单元计算教学的起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是后续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

《小兔请客》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创设加减法的具体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2、还剩下多少个果子?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建立起加法的表象意义,最后鼓励学生列出抽象的算式,再让学生尝试解答。通过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结合算式引导学生认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在教学中,把计算教学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掌握较好。根据我课前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对于看图发现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问题,部分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仍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都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9,第50两页《小兔请客》。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过生日,它请小动物们和它一起庆祝。小动物们已经早早地来到了草地上,瞧,小兔为大家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出示课件)

1.(1)?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请你数数小兔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又拿出了多少个果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10个10个数的,先拿出30个果子,又拿出20个果子。)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2)?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30+20=50,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所以用加法。)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30+20你是怎样计算的呢?同桌之间小声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使用我们的学具小棒或者计数器,动手操作一下,一会儿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汇报预设:

a.可以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1捆小棒是10根,摆30+20,就是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就是5捆小棒,5捆小棒就是5个十,5个十就是50。所以30+20=50。)

b.用计数器拨一拨30+20。

(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3个珠子,表示30,再拨2个珠子,表示20,合起来是5个珠子,表示50。即30+20=50。)

c.30和20都是整十数,30是3个十,20是2个十,3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5个十,所以30+20=50。

d.数数的方法,十个十个往后数。

e.3+2=5,30+20=50。

同学们,刚才你们想出了那么多的好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单?

(设计意图: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加法算式中每个部分也想有自己的名字,你们想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吗?哪,个同学知道,能给大家教一教吗?

(在加法算式中,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

(设计意图:认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30+20你们会算了,那我换换数,你们还会算吗?

2.(1)?我们接着来看看,小兔子的生日party上,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认真观察,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兔一共拿来了50个果子,小刺猬扎走了10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还剩多少个果子?)

(2)谁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

(50-10=40,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吗?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50-10你是怎么计算的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a.摆小棒的方法:1捆小棒有10根,先摆5捆即50根,从5捆中拿走1捆,还剩4捆小棒,4捆小棒就是4个十,就是40根,所以50-10=40。

b.用计数器的方法:先在十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0,再从十位上拨去1个珠子,表示10,还剩4个珠子,表示40。所以50-10=40。

c.利用数的组成:50和10都是整十数,从5个十中减去1个十,剩4个十,也就是40。所以50-10=40。

(设计意图: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老师总结:

我们来一起看看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怎样的?(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做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做减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差。)

(设计意图:认识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50-10你们会算了,那我换换数,你们还会算吗?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两个算式各部分的数都有什么特点?(两位数的个位数字都是零)像这样的数我们就叫做整十数,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整十数的加减。下面我们来考考大家,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p50-2题,你能看懂这幅图中藏着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他吗?

2.p50-1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出算式。

3.p50-4题,鸡妈妈可着急啦,她们在找什么呢?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部分的安排,通过从简单到抽象,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和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掌握并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通过小兔子请客学会了整十数的加减,你们都学会了吗?

p50-5题,这是谁?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让大家来解决里面的数学问题吗?这就是今天留给大家的作业。

板书设计: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30+20=50(个)50-10=40(个)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探讨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以及算法。对于本课的教学,我作以下的反思:

好的地方:

1、在揭示课题时我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直截了当地揭示课题,进而很快地开始本课的教学。

2、教学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和拨计数器,找到了情境图与算式之间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接着抽象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根据算理探索算法。

3、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童话故事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生在观察情境图时,看到小刺猬扎走了许多果子,他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融入到了情境中,讲出了非常有趣的故事,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在学生注意力下降、身体疲劳时,我设计富有童趣的练习题,又一次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把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培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素材,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懂礼貌的品德教育。一年级语文上册《dtnl》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