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 铊中毒原理(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5 18:08:43 页码:10
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 铊中毒原理(九篇)
2022-12-25 18:08:43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一

经过复习,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的化学的知识,使他们的知识水平上升一个新的层次构成各种本事,实际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1、复习前的诊断,以历年中考试卷为主找出考点及学生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近三年的中考的试题,挖掘考点确立复习的重点;用上年的中考的试题,在复习之前检测,进行诊断,发现问题,明确复习难点,向学生下发复习意见,征求意见,收集学生对复习的提议和要求。

2、复习方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单元为重,以基础知识为主,归纳、整理知识网络,并弄清记忆资料,理解的资料,综合运用的资料。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体,全面夯实基础。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运用发现探究,抓紧考点。复习之前,大同基础知识记忆关;元素符号,化合价,原子团,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等,总之该牢记住必须先过关。

第二阶段运用训练为主,强化知识点,以资料考点归纳为主,结合中考说明,按资料进行专题复习。配以中考复习训练题,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所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此阶段借助多媒体,增大复习教学的容易,

第三阶段把时间还给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对学生的考试方法进行辅导,看重点试题,同学之间讨论。

教材和考点归纳为主要复习资料,同时做好模拟测试以及试卷的讲评和分析

第一到六周复习1—12基础知识

第七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第八周元素及化合物

第九周化学实验

第十周化学计算

第十一周科学探究

第十二周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十三到十四周热点题型训练

第十五周——模拟测试、讲评模拟试卷;综合练习。查缺补漏,对九年级化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1、紧紧抓住上课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进取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

2、紧紧围绕重点和基础知识,结合历年中考题讲通、讲透、练会,注意试题的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探究性、时代性和教育性。

3、在引导学生方面,要求关注对所学知识的重视和整合,检查自己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本事;适当引用试题的开放性与探究性,以引导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的培养;彻底杜绝繁、偏、怪题。

4、在资料的使用上,不能面面俱到,能让学生自我看的,教师不要讲解过多,要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阅读本事,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对于试卷的应用,一节课有计划的安排边讲边做,训练学生的速度和准确率,切忌提海无边盲目做题。

5、要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用到时要信手拈来,要总结一些必备的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二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从报纸上看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我对生物化学实验室研究助理员一职很感兴趣。

我今年xx岁,20xx年毕业于xx大学,并获得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在校期间,曾选读过很多有关化学和生物方面的课程,如《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与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在研究所的时候,曾担任过xx大学生物化学教授xxxx博士的助教。

在此期间,曾协助xx博士对光循环变化进行基本的研究。如贵公司有意聘用本人的话,可以寄上成绩单一份,供作参考。自研究所毕业后,即受聘xxx大学,担任副教授,此时仍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并在纽约发表过几篇论文。我的上司xxxx博士表示愿意为我提供介绍信。

此致

敬礼!

求职人:

xxx年xx月xx日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三

一、高一化学教学指导思想和要求

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本事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受益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新课程下的化学高考做准备。

二、高一化学教学具体工作和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加强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研究新课标,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自我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4、发挥备课组的团体作用

团体备课,团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景,适当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景为标准,让学生学会并且掌握,教案应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及时反思、归纳总结修改。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作业在完成课本上的习题的基础上,根据不一样层次的学生,要求完成补充习题。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与操作

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学生本事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设置问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尽量让问题处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突出促进学生、教师的发展,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备课思走过程要有特色。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状态、理解本事、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注重师生情感互动,让学生有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提高学习效率打下感情基础。

树立“团队”精神,注重发挥团体力量,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并及时在课后记下教学随笔,进行教学反思,并大力提倡“团体备课”方式。

2、授课要求

(1)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新知识的引入。

(2)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树立化学课堂教学是化学活动的教学的观念。

(3)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4)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的意识和本事。

(5)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授课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本事和实践创造精神。

3、高一化学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

课外辅导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形式能够有一般辅导、个别辅导、学生互相辅导。各班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竞赛辅导小组等。

5、测验评价

必要的测验检查是检测教学效果、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方法。各专题及时过关考试,认真对待。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四

一、指导思想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而实验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二、常规工作

1、仪器室中的器材进行分科分类存放,定位入橱,做到存放整齐,去用方便,用后复原,使账、物、卡三相符。

2、认真钻研业务,熟悉飞、本学期的教材和实验大纲,熟悉各类器材的规格、性能、结构和使用方法。

3、协助任课教师开展一些学生的课外实验和科技探究活动就、以及自主性实验探究活动。

4、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总账册、登记册做到有据可查。

5、做好器材的借还工作,完善各项手续,保证演示实验的正常进行,做好分组实验器材的摆放工作,确保分组实验顺利开展。

6、添足必要的实验器材,尽量满足教师的要求,使分组实验做到2~3人一组。

7、掌握并认真做好一般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使仪器经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8、及时做好实验室置购计划,做好新购器材的验收、登记和保管工作。

9、经常向学校回报仪器管理,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

10、开源节流,积极做好废旧器材的修理、整合、再利用工作,完备器材及时清购和验收工作,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

三、实验室其他工作

1、坚持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打扫,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场所。

2、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业务素质,经常阅读一些有关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经验文章及理论书籍,对实验者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方法有较清晰的了解,保证使用实验的安全有序进行。

3、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性和实验操作,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能力。

4、切实做好实验药品、器材的管理工作。杜绝学生私自夹带药品出实验室,同时规范器材的领借和归还制度,要求教学实验后及时归还,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努力。

5、配合学校做好中心工作和其他工作。

九年级下册

演示实验:

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

2、焊锡、锡和铅熔化温度的比较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蔗糖溶解

5、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

6、水和乙醇相互溶解

7、水和油形成乳浊液

8、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的配制

9、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10、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1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

1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13、浓硫酸的腐蚀性

14、浓硫酸的稀释

15、将水滴入浓硫酸的实验

16、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17、氢氧化钠的腐蚀性

18、氧化钙与水反应

19、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

20、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21、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22、聚乙烯塑料的热变化

分组实验:

1、酸的化学性质

2、碱的化学性质

3、中和反应

4、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5、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

6、粗盐的提纯

7、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五

酸的五条通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碱的四条通性

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

〔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如何只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除固体杂质:用气体或液体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酸的五条通性

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碱的四条通性

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蓝,酚酞变红

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如何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可用碳酸钠或二氧化碳

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钙钠铵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如何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

〔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不变红则全部变质。

如何除去氢氧化钠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适量】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过滤,取滤液即可。贴士:适量是指恰好完全反应,要做到很难,说说很简单……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或碳酸钡。

如何只用一种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1.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2.指示剂(可鉴别酸碱)

3.酸(可鉴别金属等)

4.碱(可鉴别非金属氧化物等)

5.碳酸盐(可鉴别酸,因为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2.金属1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盐和金属2(金属1比金属2活动性强)

3.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一切化学反应):分解反应(一个变多个)、化合反应(多个变一个)、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新的单质与化合物)、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的阴阳离子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

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取样,加【足量】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有碳酸根离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酸

金属与酸反应的条件:

金属要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氢的前面,酸必须是盐酸或稀硫酸,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否则会产生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

金属与【可溶性】盐反应的条件:

金属不能是钾、钙、钠等活泼金属,它们将先与水反应生成碱,不会先与盐反应

常见的颜色与状态:

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浅】绿色,铁离子黄色,氧化铜黑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铁红褐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氢气火焰淡蓝色(天蓝色),碳酸钠白色固体粉末,氢氧化钙白色固体粉末

检验物质时,常用的物理性质有: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导电性磁性等

除气体杂质:用固体或液体

例:二氧化碳中有氯化氢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变为氯化银沉淀)或【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掉氯化氢产生二氧化碳)去除

除固体杂质:用气体或液体

例:氯化钠中有碳酸钙,可加水溶解,过滤后蒸发结晶;铜粉中有锌粉,可用铜盐溶液(置换)或酸(反应);氧化铜中有碳粉,可直接灼烧(c变为co2)

除液体杂质:将杂质转化为水或气体或沉淀

例:氯化钠溶液中有硫酸铜,可加【适量】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是沉淀)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六

一、指导思想

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对于学生能力所及的教学内容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落实新课程理念,把握命题主旋律。关注社会与生活,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中,强化学生基础知识,训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提升学生应试水平,贯穿“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理念,突出化学知识与生活、社会、科技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化学思维,实施有效教学。

二、学生情况简析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从上学期的学习成绩看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这学期里,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课外练习,强化一下基础,为中考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我坚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聪明才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材总体分析

现行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实际知识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九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共包括五个单元。其中,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资源的保护及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杂质问题的计算。第九单元:溶液。介绍了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第十单元:酸和碱。介绍了常见的酸和碱及酸碱中和反应。第十一单元:盐和化肥。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盐及化肥。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介绍了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及有机合成材料。

每个单元的选材都基本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只要教师灵活运用教材,都将会使学生感到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各个单元都基本体现了以点带面,通过个性归纳共性的特点。如通过学习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不仅铁、镁、锌等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而且使他们认识到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的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置换出酸中的氢;又如在介绍复分解反应时,先通过典型反应让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及发生的条件,再通过酸碱盐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会判断溶液中的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写出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等等。因此在下册的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教学,更要善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的要求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中考改革的新动向,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培养学生适应中考及答案的各种技巧。

5、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启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复习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

3、在平日讲课中学会对比。要在区别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掌握时应进行对比,抓住事物的本质、概念特征,加以记忆。如分子和原子、他们在构成物质时区别很小,不易记忆,要列表分析,就较为容易了。

4、讲究“巧练”

在对比学习的同时,练习必不缺少的,关键在于“巧练”,要注意分析,习题的数量不要太大,关键在于“精”,从而达到“巧练巧学”的目的和完善的结合。

5、在平日要注意化学实验。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在复习中在加强实验教学的指导和练习。和爱国主义教育。

6、跟踪检查。加大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搞好今学期化学课的“单元综合课”模式探索和自考工作,并做好及时的讲评和反馈学生情况。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七

本人本学期担任高二化学教学。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高二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忙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本事;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提高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构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本事。对于目前高二学生的教学策略来讲,我的思考是:以素质教育为前提,转变课程理念,积极进行教法与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科知识,使学生感受化学对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看得见、模得着的事实,增强对化学学习的活力与原动力。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十分注意学生的实际情景。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面批面改。

面临新课改,对我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课改就出现新的教学理念,这就需要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供给满足不一样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经过教学反思与教研活动的开展与积累,我觉得自我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组织与调控本事、学科系统知识水平、教学科研与教育评价理念都有不一样程度的深化或提高。反思自我的工作,仍然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1、新课程的实施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工程,需要的是坚韧、意志、职责和信念。仅有思想,没有行动、措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线教师的扎扎实实的实践,新课程才会有生命力。

2、在高二化学的教学中,对少数学生的学习基础的提高做得还不到位,问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一向是自我一块心病,但措施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3、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关系方面还没有真正体验新课程理念。放不开手脚,改革的步子不大。

4、自身的理论修养与业务本事的不断提高仍然是自我今后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养成终身学习习惯,不断向有特长的同事学习,使自我的工作逐步得到完善。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后进生未抓在手。由于本学期学生面临学业水平测试,后进生难度较大。

5、教学反思不够。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八

我有幸参加了在_中学举办的“_初中化学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此次外出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地市出类拔萃的化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本次活动为期两天,共13节课,使我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现总结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下我的学习心得及体会:

一、参赛内容“抽象”,有“听头”,个人受益匪浅

本次优质课选用的是人教版六三制初三化学课本,评选内容包括:化合价与化学式,自然界中的水复习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两节课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是初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最难讲的内容。因为难讲,所以平日教学就积累了许多疑惑,如:如何让学生想象出元素的化合价?这个概念怎样讲学生更容易理解等等,这样的问题一直没有机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此,这次活动,对绝大多数初中化学教师来讲,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相当期待。对我个人来讲,这种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听课,解决了我的疑难,开阔了我的教学思路,使我这个新化学老师对自己教学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明确了以后教学改进的方向,自身受益颇多。

二、教材解读深刻,老师引导非常到位

讲课的教师大多是各市层层选拔出的优秀教学骨干,他们理念新,特色多。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对教材有深刻的解读,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来开启学生智慧大门。如:《化学式和化合价》这节课的导入有的老师以录像,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一是昌乐二中的张海港老师:放视频看昌乐蓝宝石的加工,引出蓝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再就是潍坊广文中学的张凤俊老师,她先放化合价之歌。让学生在歌中学化学。潍城实验中学的丁丽丽老师一开始放水污染新闻,让大家看到后触目惊心。这样的导入新奇、有趣又富有鼓动性,很快就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问题设置的人性化、具体化

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突破重点、难点,每个教师都精心设置了自己的问题,基本都是以学生较熟悉的氧元素或者氢元素为例,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元素的化合价的概念。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等。以及化学式三种计算。课堂中几乎都是先练习复习,再导入新课,然后对前面练习的进行总结,层层递进。达到了温故知新。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效果相当不错。四、课堂总结实用性强这次活动的另一个亮点是,参评老师的课堂小结不再是具体知识的小结,而是学生对知识的交流回顾。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学生能迅速回顾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疑问等等,不仅如此,老师们还鼓励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会,如有学生说:我懂得了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不怕困难和失败,要敢于创新等等。

五、注重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贯穿着对学生化学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学习元素的化合价,由化合价学化学式,练习物质组成,向学生教授的是元素观。正如专家点评所言的:“这节课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化合价的元素观:世界上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物质的一种最基本的成分。再就是分类观:通过对元素的分类、以及物质分类的学习都是帮助学生形成元素观。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看到物质就要想到物质的组成。让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将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来认识世界、认识物质。”为学生今后的化学学习做好理论铺垫。

六、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

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而板书在黑板上,就会在45分钟内一直在线,我们不能总让学生瞬时记忆,一看而过,有的东西需要在学生视线里反复出现,才能增强印象。这次评选活动中,每一位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有的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有的老师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总之,几天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须具备的东西是:

1、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一定要准确、到位要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学了什么,课堂中要温故知新,要复习。譬如在学习元素的概念时,很多孩子不知道核电荷数是什么。要能真正理解元素的概念,必须理解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2、引导要适时、适度:教师的.引导,要能在探究,分析后把学生引到正路上,引到点子上,引到关键处,即使出现学生走偏,也要耐心的引回来,不能生硬的灌输。其次,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问在学生需要思考处,问在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处,提高思维的有效度,一定要避免问的不明确,学生无法回答,问的太广,学生无法收放,结果没有办法只能是自问自答。

3、讲课要有激情。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感情丰富,要以自己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激情,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通过他们的课,我认识到,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奉献自己的全部激情去鼓励和激发学生,教师有了激情,就会显得神采奕奕,才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自然而然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呼唤起一个个充实的灵魂,让你的课堂热情洋溢、激情飞扬。相反,如果教师无激情讲课,学生必然无激情听课;教师无真情讲课,学生必然无真情听课。没有激情,课堂教学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真情,师生即使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

几天的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是我对课堂最优化教学的追求不会结束!几天的听课虽然辛苦,但每堂课细细地听下来后,每堂课都有很多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所以我会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逐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几天听课也让我体会道了听课的辛苦,也让我体会到了学生的辛苦!我一定要让我的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最新化学铊中毒案件心得体会简短九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一、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第二章、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v=△c/△t

(3)特点

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

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

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

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

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

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

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 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

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二、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

1、合成氨反应的限度

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熵减反应,故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将有利于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2、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高压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又使反应速率加快,但高压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压强不能特别大。

(2)反应过程中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能保持较高的反应速率。

(3)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进行得越快,但温度过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动,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剂能大幅度加快反应速率。

3、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在合成氨生产中,达到高转化率与高反应速率所需要的条件有时是矛盾的,故应该寻找以较高反应速率并获得适当平衡转化率的反应条件:一般用铁做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在700k左右,压强范围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间,并采用n2与h2分压为1∶2.8的投料比。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常数

(1)对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生成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系数次方的乘积之比为一常数,该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2)平衡常数k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即反应限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可以进行得越完全。

(3)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式有关。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4)借助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反应是否到平衡状态:当反应的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c相等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1)平衡转化率是用转化的反应物的浓度与该反应物初始浓度的比值来表示。如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的表达式为:

α(a)=

(2)平衡正向移动不一定使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提高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另一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提高。

(3)平衡常数与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之间可以相互计算。

3、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实现的。

(2)浓度的影响

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温度一定时,改变浓度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化工生产中,常通过增加某一价廉易得的反应物浓度,来提高另一昂贵的反应物的转化率。

(3)压强的影响

δvg=0的反应,改变压强,化学平衡状态不变。

δvg≠0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气态物质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

(4)勒夏特列原理

由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可得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三、化学反应的方向

1、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多数能自发进行,即δh0的反应大多能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如nh4hco3与ch3cooh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室温下不能进行,但在较高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如caco3高温下分解生成cao、co2。

2、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熵是描述体系混乱度的概念,熵值越大,体系混乱度越大。反应的熵变δs为反应产物总熵与反应物总熵之差。产生气体的反应为熵增加反应,熵增加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3、焓变与熵变对反应方向的共同影响

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

δh-tδ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δh-tδ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δh-tδs0的方向进行,直至平衡状态。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一、水溶液

1、水的电离

h2o⇌h++oh-

水的离子积常数kw=[h+][oh-],25℃时,kw=1.0×10-14mol2·l-2。温度升高,有利于水的电离,kw增大。

2、溶液的酸碱度

室温下,中性溶液:[h+]=[oh-]=1.0×10-7mol·l-1,ph=7

酸性溶液:[h+][oh-],[ h+]1.0×10-7mol·l-1,ph7

碱性溶液:[h+][oh-],[oh-]1.0×10-7mol·l-1,ph7

3、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1)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在稀的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绝大多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2)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态存在,少部分以离子形态存在,存在电离平衡,主要包括弱酸、弱碱、水及极少数盐,书写电离方程式时用“⇌”表示。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电离平衡时,弱电解质电离形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之比为一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达到电离平衡时,电离出的h+越多。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每步电离都有各自的电离平衡常数,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2)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以ch3cooh⇌ch3coo-+h+为例。

加水、加冰醋酸,加碱、升温,使ch3cooh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加入ch3coona固体,加入浓盐酸,降温使ch3cooh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2、盐类水解

(1)水解实质

盐溶于水后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的h+或oh-结合生成弱酸或弱碱,从而打破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继续电离,称为盐类水解。

(2)水解类型及规律

①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

nh4cl+h2o⇌nh3·h2o+hcl

②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

ch3coona+h2o⇌ch3cooh+naoh

③强酸强碱盐不水解。

④弱酸弱碱盐双水解。

al2s3+6h2o=2al(oh)3↓+3h2s↑

(3)水解平衡的移动

加热、加水可以促进盐的水解,加入酸或碱能抑止盐的水解,另外,弱酸根阴离子与弱碱阳离子相混合时相互促进水解。

三、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1)生成沉淀

既有溶液中的离子直接结合为沉淀,又有沉淀的转化。

(2)生成弱电解质

主要是h+与弱酸根生成弱酸,或oh-与弱碱阳离子生成弱碱,或h+与oh-生成h2o。

(3)生成气体

生成弱酸时,很多弱酸能分解生成气体。

(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强氧化性的离子与强还原性离子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大多在酸性条件下发生。

2、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

(1)根据焓变与熵变判据

对δh-tδs0的离子反应,室温下都能自发进行。

(2)根据平衡常数判据

离子反应的平衡常数很大时,表明反应的趋势很大。

3、离子反应的应用

(1)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相互间能发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2)用于物质的定性检验

根据离子的特性反应,主要是沉淀的颜色或气体的生成,定性检验特征性离子。

(3)用于离子的定量计算

常见的有酸碱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

(4)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

硬水的形成及软化涉及到的离子反应较多,主要有:

ca2+、mg2+的形成。

caco3+co2+h2o=ca2++2hco3-

mgco3+co2+h2o=mg2++2hco3-

加热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

ca2++2hco3-=caco3↓+co2↑+h2o

mg2++2hco3-=mgco3↓+co2↑+h2o

或加入na2co3软化硬水:

ca2++co32-=caco3↓,mg2++co32-=mgco3↓

四、沉淀溶解平衡

1、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

(1)概念

当固体溶于水时,固体溶于水的速率和离子结合为固体的速率相等时,固体的溶解与沉淀的生成达到平衡状态,称为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pbi2(s)⇌pb2+(aq)+2i-(aq)

ksp=[pb2+][i-]2=7.1×10-9mol3·l-3

(2)溶度积ksp的特点

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且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能引起平衡移动,但并不改变溶度积。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2、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

根据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的大小比较,规则如下:

qc=ksp时,处于沉淀溶解平衡状态。

qcksp时,溶液中的离子结合为沉淀至平衡。

qc

(2)沉淀的转化

根据溶度积的大小,可以将溶度积大的沉淀可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沉淀,这叫做沉淀的转化。沉淀转化实质为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 电化学

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概念:

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

(2)cu-zn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图为cu-zn原电池,其中zn为负极,cu为正极,构成闭合回路后的现象是: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该原电池反应原理为:zn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zn2++2e-;cu得电子,正极反应为:2h++2e-→h2。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总反应为: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能

若两种金属做电极,活泼金属为负极,不活泼金属为正极;若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做电极,金属为负极,非金属为正极。

2、化学电源

(1)锌锰干电池

负极反应:zn→zn2++2e-;

正极反应:2nh4++2e-→2nh3+h2;

(2)铅蓄电池

负极反应:pb+so42-=pbso4+2e-

正极反应:pbo2+4h++so42-+2e-=pbso4+2h2o

放电时总反应:pb+pbo2+2h2so4=2pbso4+2h2o。

充电时总反应:2pbso4+2h2o=pb+pbo2+2h2so4。

(3)氢氧燃料电池

负极反应:2h2+4oh-→4h2o+4e-

正极反应:o2+2h2o+4e-→4oh-

电池总反应:2h2+o2=2h2o

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电解)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

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 cu2++2e-→cu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金属腐蚀

金属表面与周围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因电化学作用而遭到破坏的过程称为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电化学原理。

生铁中含有碳,遇有雨水可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fe2++2e-。水膜中溶解的氧气被还原,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该腐蚀为“吸氧腐蚀”,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fe(oh)2又立即被氧化:4fe(oh)2+2h2o+o2=4fe(oh)3,fe(oh)3分解转化为铁锈。若水膜在酸度较高的环境下,正极反应为:2h++2e-→h2↑,该腐蚀称为“析氢腐蚀”。

(3)金属的防护

金属处于干燥的环境下,或在金属表面刷油漆、陶瓷、沥青、塑料及电镀一层耐腐蚀性强的金属防护层,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达到对金属的防护;也可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采用牺牲阳极保护法。也可以利用电解原理,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