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音乐教学大纲心得体会实用 音乐教学常规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03:08:12 页码:13
音乐教学大纲心得体会实用 音乐教学常规心得体会(2篇)
2022-12-26 03:08:12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音乐教学大纲心得体会实用一

一、对自身的要求。

1、认真备课,备课时注意与课标相结合。

2、因材施教,对不一样的学生要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丰富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以及表演性。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5、多看多听其他的课程,从中总结经验。为教好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使课堂持续愉悦性: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用心地投入感受音乐、明白音乐、表现音乐的活动中去。

二、对学生的要求。

发声训练部分:这个部分主要是运用于高年级的学生为主,培养练声的兴趣;歌唱姿势要正确;发声要自然,用中等音量或轻声歌唱;按教师的手势,整齐地歌唱;用正确的口形,唱好a、e、i、o、u。

视唱、知识、练耳:

1、读谱知识:知道音有高低;知道音有长短;知道音有强弱。

2、视唱部分:能用听唱法模唱歌曲

3、练耳部分:听辩音的高低听辩音的长短,比较各种时值音的长短。

欣赏: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要透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在课堂上采取必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潜质及创新潜质。

本学期我会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我期望透过我的课程能够调动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使爱音乐的孩子感染内向腼腆的孩子,最后能够到达一个整体成绩有所提高共同进步的好局面。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的工作安排,我会尽心尽力的对待每一位走进我们学校的孩子,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爱他们,我坚信这样必须能够用最好的教育教出最好的孩子。

关于音乐教学大纲心得体会实用二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2、认识高音。

△重点:通过歌曲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难点:注意一字多音与切分音的唱法。

教具

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那就是你们平时除了学习以外,还有其他什么爱好吗?(抽生答)

师:同学们的爱好可真多!大家想知道老师的爱好是什么吗?生:想。

师:我的爱好呀也有很多,我喜欢唱歌﹑弹琴﹑打乒乓球、还有爱好旅游摄影。想欣赏老师的摄影作品吗?(想)请看大屏幕。(播放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的摄影技术怎么样?生:评价。(谢谢同学们的夸奖)

师:同学们谁能说说刚才的画面体现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生:山里。

师:真聪明!你们觉得山里风景怎么样?(美)说说你觉得那些地方美?生:奇形怪状的山石,密密的树林,潺潺的溪流,浪漫的嬉戏。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棒!山村里的孩子们生活在这么美的地方真幸福!

师:这么美的画面好象还缺点什么?给它配上点什么好呢?生:音乐。

师:配上音乐,这个主意不错。这样吧,我来试试给它配上一首歌,同学们在老师的乐曲中继续去感受山村的美丽吧!(播放《山里的孩子心爱山》伴奏音乐)

师:同学们配上音乐以后你们觉得怎么样?好听吗?是不是更美了?师小结: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歌风格的歌曲。美丽的山村里生活着幸福的山里孩子,他们在歌唱自己的家乡,歌曲正是描述了这些生活在山村里的孩子们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喜悦之情。

师:那,大家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呀?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唱这首歌曲吧!(出示课题及《山里的孩子心爱山》曲谱)

【设计意图】:引导了解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

我们来听听孩子们的家乡在哪里?

2、欣赏歌曲

3、复听歌曲

设问:为什么山里的孩子心爱山?

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4、朗读歌曲

恩,你们回答的真好。山里可真美啊,山里的孩子向我们展示他们美丽的家乡,我们一起来看看山里的美景吧。

5、学习新知识

山里的孩子想邀请你们一起去玩,但是小朋友要能通过老师的音乐楼梯才能到,我们一起来走一走吧。

⑴.音符的书写在简谱中我们已学过哪几个音?

⑵.高音的音符“do”用“”来表示,同样方法,高音的“re、mi”也是在音符上面加上高音点即可:“”。它的手势也是“re、mi”的高一层的位置(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⑶.结合歌曲曲调《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认识高音“”,顺带进行。あ龋复习巩固“-”十三个低、中、高音符。

6、跟录音演唱歌曲

7、跟琴哼唱歌曲

8、跟琴演唱

9、解决难点(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10、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演唱歌曲,在聆听与演唱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本课的知识点、难点:一字多音)、解决问题,并感受音乐的美。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和表演,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里的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不同的歌曲演唱形式更好的表现对山村的热爱,对山村美景的赞颂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齐唱、独唱、一人领众人和、对唱是民歌常见的演唱形式,下面就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进一步表现歌曲、赋予歌曲新的艺术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我们都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请同学们回去了解一下我们的家乡,并找一首能赞美我们家乡的歌曲,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唱一唱。

我今天上《山里的孩子心爱山》这节课。在教学中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让学生在音乐中主动参与,自主体验,使学生感受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我呈现给学生听觉法、比较法、演唱法、体验法四种学法。音乐是听觉艺术,这就决定了音乐艺术都必须从“听”入手,在“听”的基础上进行,也决定了音乐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放在首位,让学生从听入手,逐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音乐鉴赏力,总之,只有自己会了,成为自己的知识,才是音乐教育的目的。在本课中,我让学生欣赏歌曲、听歌曲范唱,通过多次“听”来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对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歌曲风格时,学生主要通过对比欣赏的方式进行,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内容来于淘-教_案-网()]维的能力。这节音乐课最重要的还是演唱,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体验是学生内化之后的外化表现,促进感情的升华,感受成功的喜悦。对事物的理解与体验和人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个性特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要让学生能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与主题,只有在深刻的体验活动中才能实现。

1、整节课内容多了,整合的不是很好。前面的欣赏用的时间太多,以至于在后面的歌唱教学中时间不够用,学生还没有学好这首歌曲就已经下课了。音乐课的整合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突出重点。

2、歌唱教学比较马虎,不够细致。这首歌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我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这首歌曲想简单了,以为通过多次的聆听和适度的演唱学生就能学会,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没唱好,有很多唱错的地方。通过师傅的指导,我知道在教这种有难度的歌曲时,应该把难点单独的拎出来巧妙的解决,还可以对歌曲进行分段,形象的让学生唱出每一句情绪的不同,更好的演绎歌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注意歌唱教学的细致性,注意歌唱教学的手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