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5:21:13 页码:11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汇总14篇)
2023-11-14 05:21:13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和案例,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心得体会有所启发。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一

应对前所未有的冲击,要有高瞻远瞩的谋划和精准有力的部署。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会议在强调加大“六稳”工作力度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从“六稳”到“六保”,释放出一系列清晰而有力的信号。

增强底线思维,为有效应对冲击把脉定向。

受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前所未有的冲击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消费、投资、出口等出现下降,就业压力明显加大。

3月份以来,虽然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加快推进,但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中央审时度势,在‘六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六保’,更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更强调增强底线思维,为应对疫情冲击、推动经济平稳运行把脉定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李承健说。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经济环境,中央适时提出“六稳”,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外部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中央进一步提出“六保”,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疫情导致居民消费受到抑制、投资活动放缓、外需显著萎缩,使得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居民收入放缓、财政收入下滑等问题凸显。”李承健认为,提出“六保”,体现了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充分估计的责任和担当,是坚持底线思维、着眼全局的关键部署。

疫情冲击不可避免,攻坚克难事在人为。事实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政策出台到落地实施,很多方面体现了“六保”要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使得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

3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指标降幅明显收窄,展现出巨大韧性。

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接近或达到正常水平——。

3月份,工业产出规模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全国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同比增速比上月分别加快9.9和14.3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5.9%。

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新动能快速发展——。

一季度,网上会议、线上交易、在线教育等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9%。3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智能手表、3d打印设备、服务器、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电子类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可以预计,下一阶段经济会延续回升改善、持续向好的势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

彰显深刻内涵: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29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六稳”,就业为首。“六保”,首要的仍是保居民就业。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关键是兜住民生底线——。

保居民就业,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真金白银”援企稳岗,“点对点”组织返岗,发挥“双创”积极作用,更多采取市场化手段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疫情发生以来,围绕保居民就业,一系列政策精准有力、密集出台。

保基本民生,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完善社会保障,做好低保工作,及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兜牢民生底线,做好民生保障的意义更为凸显。

越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越是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兜牢民生底线,把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核心是稳住经济基本盘——。

解决就业和民生保障问题,根本要靠发展。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境外疫情持续蔓延,多国经济出现停摆半停摆状态,国际经贸往来受到严重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尽快恢复到正常轨道,稳住经济基本盘是前提。

保市场主体,着力帮扶中小企业渡过难关。

各类市场主体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面临空前经营压力。从中央到地方,一套政策组合拳集中出台。

保粮食能源安全,抓好农业生产和重要副食品保供稳价。

面对疫情大考,我国生活必需品、医疗物资、电气水热等基本供应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基础工业品、基本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有序运转,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全球化时代下,仍要紧绷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之弦,认真研判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的影响,做好生产流通、保供稳价各项工作,确保老百姓(79.600,0.00,0.00%)的“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确保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

“虽然疫情导致部分零部件成本上升,但订单仍然充足。”联想移动业务集团中国区制造高级总监齐岳说,联想正利用智能技术积极化解影响,最大限度提高交付能力和产品可靠性。

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导致海外需求下降,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

面对挑战,以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复工复产;充分运用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强化产业上下游、跨行业协同生产;在开放经济体系中,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增长点……依托完整产业体系优势,我国以自身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保基层运转,确保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针对一些地方财政受疫情影响较大,中央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确定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

专家指出,关键要立足长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准入门槛,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性,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稳中求进,危中寻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

关键时期,更需增强战略定力,明确工作指向。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稳是大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要稳中求进、危中寻机。

稳中求进、危中寻机,必须着力在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和扩大内需上做文章。

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会议作出一系列部署。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认为,本次会议在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方面部署更细更深。

“做好‘六保’工作,既要把握力度,也要把握节奏,要跟着实践走,不断及时调整。”乔宝云说,“政府必须在这个时候发挥牵引作用,并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会议把扩大内需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如何扩大内需?会议从释放消费潜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加以强调。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认为,目前看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三方面内容。“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我国上亿户的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据绝大比重,直接或间接带动数以亿计就业人口。可以说,中小企业稳则就业稳、经济稳。

北京大学教授刘怡注意到,会议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出口转内销。“这是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新形势下适时提出来的,很有针对性。”她说,“虽然只有短短几个字,但内涵非常丰富,需要财税、商务、海关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研究出台与之相衔接匹配的税制等规则。”

“综合看,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有较大影响但影响总体可控,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说,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要增强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赴常德调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深入石门县多个乡镇了解基层运转、脱贫攻坚情况,检查节日旅游市场。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在常德调研期间,许达哲来到石门县白云山林场,了解绿茶生产与销售情况,并与正在釆茶的茶农亲切交谈,询问釆茶收入和村民生活变化。来到壶瓶山镇,他详细了解乡镇运转保障、宜红古茶道遗址保护等工作,检查节日旅游市场运行和旅游景点疫情防控情况,深入偏远的大岭村察看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居住的新房,以“四不两直”方式督导脱贫攻坚。来到磨市镇,他瞻仰了王尔琢、陈振亚等烈士故居,强调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坚持人民至上,决胜全面小康,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好。途经皂市水库时,他认真了解水库库容及防洪调蓄能力,强调做好“一湖四水”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在石门县,许达哲就如何落实“六保”任务与当地干部进行座谈,听取常德市和石门县相关情况汇报。

座谈中,许达哲充分肯定常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成效。他强调,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要厘清发展思路、把握发展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勇于战胜困难,依靠发展解决遇到的问题。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将财政资金更多用于落实好中央提出的“六保”任务,满足保居民就业、保基层运转、保基本民生资金需要。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优化完善产业链和供应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致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力求实效、务实进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抓好粮食生产、安全生产、防汛备汛、社会稳定等工作,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实干实绩向党和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这表明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还要全力确保就业平稳。

就业稳,则大局稳。统筹做好“六稳”工作,首先就是要稳就业,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当前,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无论是企业主还是求职者,目前都面临不少难题。要持续为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线”作战提供源源不绝的内生力量,就要打好就业“组合拳”。

疫情发生以来,交通运输、物流、制造等行业遭受一定程度的打击,劳动者就业也受到了影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疫区劳动者。就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钱袋子”,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民生大事。虽然疫情对文化旅游、酒店餐饮等服务消费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是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网上订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仍然呈现出活跃状态。因此,稳就业可以从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新的就业潜能,从“云经济”中看到新的就业契机,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快激发新兴就业潜力。在就业方面,发挥社会中介和劳务经纪人作用,为企业和务工人员送信息、送服务、送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深入乡镇、村社直接招聘人员,同时还可以利用“共享思维”,通过借用、平调等方式,让务工人员不出现“空闲时间”,从而稳定和扩大就业。

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更是社会的“稳定器”。虽然疫情防控阻击战还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疫情形势已经出现积极向好态势,因此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更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而稳就业是重中之重。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各部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做好全年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六稳”、聚力“六保”,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栏安装、“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全覆盖监管、人员密集场所及老旧小区等消防安全、产业转型升级、压紧压实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能力建设等更多针对性强的硬措施,补短板、堵漏洞,标本兼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支援工作。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通过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着力在“高原”上竖起“高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支撑示范引领作用。

要加快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一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一天接着一天拼,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赶,奋力谱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文档为doc格式。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二

6月3日,副省长王新伟专题调研由其牵头推进的中原网球中心二期、鲲鹏软件小镇、新郑国际机场北货运区及飞行区配套工程、南飞行区改造工程和郑州南站枢纽工程项目。

每到一处,王新伟都深入施工现场察看建设进度,现场研究协调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并勉励施工单位紧盯时序节点,科学组织施工,搞好统筹调度,确保项目早竣工早见效,为全面落实“六稳”“六保”提供有力支撑。

王新伟强调,重点项目建设对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引领性和支撑性作用,省直相关部门和项目属地政府要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畅通“绿色通道”,专人专班解决资金、土地、用工等问题,共同把重点项目建设抓实、抓细、抓出成效。项目建设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按相关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尤其要落实好高温作业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安全工程、标杆工程。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时释放的一个重要信号是在“六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六保”。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次就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出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需求端看,一季度消费(下降19%)、投资(下降16.1%)和出口(下降11.4%)“三驾马车”全部失速。从供给端看,工业生产(下降8.4%)和服务业生产(1-2月下降13%、3月下降9.1%)也双双下降。而时下欧美国家应对疫情的情况并不明朗,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

由此可见,尽快恢复国内需求是当前我国落实好“六稳”“六保”的重要政策导向。中央已把“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传递出三个重要信号:一是要在消费上下功夫,积极扩大居民消费,合理增加公共消费;二是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合理扩大投资规模,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三是要加大部分领域的投入,比如疫情暴露问题的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以及中央去年已决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新材料等领域。

事实上,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行动,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比如4月22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信部又联合发文促进汽车消费,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而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推动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此外,财政部表示,近期拟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央行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年期下调20bp(基点),这是lpr改革后最大幅度“降息”;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内容。

毫无疑问,应对新冠疫情下的经济危机,关键是要稳企业、稳就业、稳消费。有研究分析指出,在此次危机中,从经济危机到金融危机的转化,很可能体现在如下的风险传导链条:需求减少+供应链中断—订单缺乏—企业资产负债表危机—流动性短缺—企业债务爆仓—银行坏账增加+债务违约增多—消费大幅疲弱—危及金融机构—发生金融危机。由此而言,谁能稳住需求端,提供消费政策的支持,谁就会在后危机时代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强调扩大内需战略,关键在于推动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这样才能尽快促进消费活动,市场供求关系才能走入正向运转。换言之,稳住就业和民生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而稳住就业的重点是要稳住中小微企业。企业好了,就业就好,就业好了,很多民生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唯有确保就业稳定,才能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激活一池春水。

从疫情暴发至今,中国已出台多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相信随着宏观政策更加精准有力,定能实现“六稳”“六保”,促进经济持续正循。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四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要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不利影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工作心得体会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中,“发展”作为高频词之一被反复提及。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稳”是基础,“保”是底线,从两年前“六稳”政策落实落地,到如今提出“六保”兜底新策,中央审时度势释放出“六稳”+“六保”政策“组合拳”,充分彰显了民生初心、发展决心和必胜信心,在有效应对疫情冲击、快速转危为机、稳住长期增长基本面上,为中国发展把脉定向、指明了根本遵循。

“六稳”+“六保”彰显民生初心,重在保住人民群众的“吃饭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十九大报告又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关系民生福祉,是“六稳”和“六保”的交叉点,保住了就业,就保住了人民群众的收入来源、保住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央历来就十分重视民众基本生活的稳定保障,受疫情影响,目前中国许多企业订单量有所减少,需求还不是太强劲,此时亮出“六保”政策筑牢防线、守好“基本盘”,极大地帮助了民众尤其是困难和弱势人群渡过疫情难关,是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的充分体现,彰显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六稳”+“六保”彰显发展决心,旨在把握发展大局的“主动权”。两年来,中国立足写好“稳”字大文章,推动“六稳”工作落实落地,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保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今年疫情席卷全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速走低,但“六稳”依然在发力,甚至逆势图强。中央在此基础上亮出的“六保”政策,相比“六稳”更加细化,更加重视保障产业链的稳定与循环。在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的形势下,“稳”与“保”统一互补、精准发力,于危中寻机、变压力为动力,尽力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充分彰显了党和政府克服发展困难、战胜风险挑战的决心,牢牢把握住了经济稳定增长的主动权。

“六稳”+“六保”彰显必胜信心,奋力夺取两条战线的“双胜利”。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有较大影响,但总体上是可控的,没有也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目前,各行各业呈现快速“复苏”、强力“回暖”之势,也正显示了中国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的巨大韧性。中央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释放出“六保”信号,打出“六稳”+“六保”组合拳,既体现了坚定的底线思维,也显示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急难险重中不畏难、不惧战,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奋进再出发,奋力夺取抗疫情、稳经济两条战线的全面胜利的必胜信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网络购物、云上课堂、远程办公、智能机器人等“互联网+抗疫”方式纷纷亮相,成为战胜疫情的重要媒介和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适应互联网相关行业产业催生的多种新业态、新模式,倚“网”助力基层治理、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保证中央明确的“六稳”“六保”任务落实。

“倚”网“链”基层治理,确保疫情不反弹。互联网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各地抗疫宣传的“倍增器”,迅速向社会传递权威战疫信息,及时消弥各种流言蜚语,透明净朗的网络空间,起到了安定人心、提振士气、鼓舞斗志的重要作用,成为基层治理的“稳定阀”。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但是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依然比较繁重的情况下,基层治理要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倚“网”推动基层治理不断向数字化转型,坚持把数据的力量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更好地回应群众的关切和诉求。要积极运用数字防疫系统为群众提供“同行程查询”“在线问诊”“健康教育”等各种智能化服务,持续加大“健康码”的推广和使用力度,给群众安全出行提供方便,确保疫情不反弹,增加基层治理“安全系数”,促进城市运行由“静”到“动”,逐步提升城市活力。

“倚”网“助”复工复产,稳住经济基本盘。一季度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态势。但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当前我国抗疫进入下半场,要坚持创新思维,积极应对“疫中”“疫后”企业复工复产,建立和推广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各种app,倚“网”助力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好云端“店小二”,做好线上“服务员”,有效链接复商复市、复工复产一线需求,为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提供有力保障。要落实特殊时期和特事特办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和企业办理的事项,提倡在互联网平台进行网上办理,对确需进行现场办理的事项,提前网上预约、现场急速办理,真正为复工复产按下“加速键”,助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胜”。

“倚”网“战”脱贫攻坚,兜住民生底线。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技术助战脱贫攻坚,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脚步不停歇,目标不动摇,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要主动向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新理念和新技术,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探索定向配送、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开展消费扶贫专项行动,多渠道把扶贫农特产品及时售出,兜住民生保障底线。要坚持“扶贫”与“扶智”结合开展线上培训,鼓励贫困劳动力在线掌握脱贫技能,真正让“互联网+”凝聚起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成为兜住民生底线的“硬核”担当。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措施,旨在于克服疫情防控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持经济社会的向好发展。从2019年的“六稳”到今年的“六保”,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展现了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时“中国智慧”的磅礴力量。

一月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判断,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举国上下驰援湖北、增援武汉,全力抗击疫情。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时,因地制宜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双促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如同一场攻防战,“攻防兼备”“收放自如”方可全面制胜。

攻“居民就业”稳定,防“基本民生”出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新冠疫情给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第一季度经济总量较去年同比下降6.8%,很多网友感叹“今年不好就业”,企业工厂普遍反映“生产难、招工难”,“用工”和就业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的“闭合回路”。因此只有做到“攻防兼备”才能确保有力衔接。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好调控的“红娘”,为居民就业搭桥引路,把更多力量放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身上,坚决守住就业底线,稳收入,守住就业的基本盘,为劳动力提供可生产的工作岗位,进而保住了民众“钱袋子”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改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在行政审批、社会保障、资金运转方面提供有效保障。进一步拓展新的就业空间,盘活就业“一盘棋”,切实稳住企业的“心”,保住居民的“饭”。

攻“市场主体”稳中向好,防“粮食能源安全”出风险。稳定有序的市场秩序是社会经济发展有力保障,稳住了市场老百姓的“菜篮子”才有保障,基本民生方能有序运转。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警告,全球粮食供应链可能在4月和5月受到干扰。一时间各地也出现了有些“抢货”的情况。4月2日,商务部王斌明确表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库存充裕、储备充足,价格长期稳定,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供应的影响很小。市场主体包括了企业、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的机构等要素,具有自主性、追利性、能动性,因此只有市场主体稳定,各项社会“动作”才能全面实施,有效运转。衣食住行是人在社会中的基本需求,俗话说:“人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保住了粮食就保住了基本的生存,能源是住和行的基本生活资料,保住了能源的安全就确保了民生基础,这些要素是基础也是根本,在确保粮食能源安全的前提下社会经济才能稳定发展。

攻“产业链条”连续,防“基层运转”出纰漏。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是市场主体之间联系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关系体现。在疫情防控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企业、个人复工复产是为了保障产业链条的完整性,从而为“基层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其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上工难、生产难的问题,党和政府一边抓疫情防控,一边抓复工复产,下沉党员干部到一线组织防控,选派专业技术强的业务骨干到企业指导其复工复产,有效避免了“盲目”生产,保证了生产安全。面对疫情“歼-20生产线技术生产口罩”“中国石化全力生产熔喷布”,还有各地民营企业也相继转型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攻下“产业链条”的完整,就保障了防控疫情的物资需要,同时也保障了“基本生活”的有效运转,有效防止了“基层运转”的断档。

攻“居民就业”稳定,防“基本民生”出纰漏。攻“市场主体”稳中向好,防“粮食能源安全”出风险。攻“产业链条”连续,防“基层运转”出情况。从“六稳”到“六保”是“中国智慧”攻防兼备的力量,体现了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人民情怀,展现了14亿中国人民团结和伟大,是五千年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五

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智能供应链、社区经济、线上办公、网络娱乐、在线教育、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新场景加速成长。未来,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倒逼消费服务业和传统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应通过培养新的用户习惯、塑造新的思维方式、构建新的产业生态,进一步释放不断涌现的新动能。

从消费服务业看,线下消费向线上转移趋势明显,将加快推动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健康、数字娱乐等朝阳业态发展。受疫情影响,被抑制的传统线下消费行业有望在消费者“更安全、更便捷”的需求下加快转型升级。o2o(线上到线下)到家服务的商业模式促进了实体零售商转型,线上商城、微信小程序等百货购物自有平台将推动会员精准营销和个性化产品定制,基于互联网的餐饮新业态在疫情期间显著提升了餐饮商家的消费流量,电子游戏、短视频、直播行业等数字娱乐新场景呈现强劲增长势头。培育消费服务行业新动能,要在提升服务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围绕消费需求变化,快速打造适应市场的产品和营销模式。

从生产制造业看,智能化数字化特征贯穿各环节,将加快推动制造业生产技术和运作模式革新。我国工业具备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拥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云办公”和“无接触生产”,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数字化窗口加速开启。此次疫情也倒逼许多传统企业加速数字化商业模式创新与业务形态转型,推进生产、物流、办公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从消费互联到产业互联,数字技术将为垂直产业链赋能增值提供新机会,进而逐步构建大中台、小前端、富生态的产业生态体系。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六

一是“六稳”“六保”是今年的重点,必须扎实抓好。受到疫情冲击,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突出了“六稳”“六保”。我认为,“稳”是目标和落脚点;“保”是前提,体现的是“底线思维”。只要我们守住底线、稳住大局,中国经济必将走在世界疫后经济重建的前列、行稳致远。重庆作为直辖市,要在落实“六稳”“六保”上走在前列,做出示范。

二是做好“六稳”“六保”,关键是保市场主体。“六稳”和“六保”均与就业有关。保就业的前提之一,是保市场主体;解决就业关键还是看市场主体。目前民营企业解决了80%的就业和90%的新增就业。稳住上亿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当前,我市必须要把保市场主体作为推动经济运行最首要的任务,做好援企助企工作,为经济回到正轨之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希望政府能够切实抓好政策的落地落实,尤其是税费减免、房租补贴、社保优惠、信贷展期、贷款减息免息、降低企业物流和能源成本、防疫成本支出补贴等新政策、好政策尽快落实,用行动感动企业、用效果感染企业,让企业家感觉到真正是自己人。

三是稳定就业这个最大民生,关键在于创新。今年全国就业压力很大,保住就业,才能保住基本民生,才能稳住民心,才会有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陶然居在疫情期间,通过创新业务开拓岗位、固定用工稳定岗位、灵活用工调剂岗位等方式,帮助集团2万多员工正常复工,没有发生一起裁员和减员现象。复工后,陶然居的80%的原材料都是采购对口帮扶的贫困村和贫困户,累计采购原材料近千万元,让很多贫困地区的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脱贫。总书记在23日参加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会对新就业形态给予了肯定。今年我们将会积极落实中央明确的就业优先政策,按照岗位需求,尽可能多的创造就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有关部门也要加大稳岗力度,比如,允许企业采取更加灵活的用工制度,及时给予企业稳岗补贴,对上年度缴纳失业保险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对企业员工培训给予全额补贴等等。

希望能够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的新政策和新举措,尽快高效地落实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去,精准施策,稳中求进,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七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各部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做好全年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六稳”、聚力“六保”,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要慎终如始、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压实各方责任,严格落实“四早”等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特别要加强节日期间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巩固疫情持续向好形势,确保疫情不反弹。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善于转危为安、化危为机,以两手抓双胜利实际行动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牢牢把握持续抓整改不放松、不达目的不放松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更高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有力有效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抓好复工复产及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强化交通运输、化工行业及园区、危化品、消防等“一年小灶”“三年大灶”所明确重点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拿出防护栏安装、“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全覆盖监管、人员密集场所及老旧小区等消防安全、产业转型升级、压紧压实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能力建设等更多针对性强的硬措施,补短板、堵漏洞,标本兼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支援工作。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通过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着力在“高原”上竖起“高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支撑示范引领作用。

要加快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一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一天接着一天拼,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赶,奋力谱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八

事实是最好的验证。整个疫情救治能取得如此好的效果,跟中医药的全面参与密不可分。中医药治疗最大程度提升和实现了救治率和逆转率,与国外很多国家死亡率偏高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事实上,抛开此次疫情救治不谈,从更宏观的层面去看,中医药在历次疫情的防治过程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并形成了一套整套系统且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减轻症状、控制病情进展、减少激素用量、减轻并发症等方面功效显著。2003年治疗非典病人样本显示,采用纯西医治疗的46例,死亡9例,死亡率几乎20%。而介入中西医治疗的71例,死亡1例,死亡率1.4%。也正是中医药在防治非典中的突出作用,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赞誉。

重大疫情中的惊艳表现为中医药扬名立威,但优势却并没有转化成顺势。作为国粹的中医药式微的局面,虽已引获得关注,但整体态势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争论愈演愈烈,支持与反对者立场鲜明、针锋相对,中医药的废存之争作为社会话题,一直保持极高的热度。在“2017年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有42.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西医,西医看不好再看中医,而只有17.70%的受访者表示首选中药,中医看不好再看西医。有意思的是,在这次调查中,有94.68%的受访者表示相信中医。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这种状况都有很直观的感受:在我们身边,有名望的中医在减少,医院里的中医门诊也改换了门庭,中药的价格变得越来越高,药品的成色和质量也大不如前,熬上两三次之后就寡淡无味。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没有西药的立竿见影,成本又没有什么比较优势,中医药就处于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认可度看起来还相当不错,却并没有成为首选。一场疫情让人看到了国粹在延续神奇,但之后又回到了“难得宠幸”的老样子。

市场化改变了中医药的传统生存状态,传统产业与市场之间并未有效对接和均衡匹配,时下,中医专业人才不足,影响了中医的整体治疗水平;于中药的层面而言,当天然的中药材无法满足需求时,人工种植的质量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又需要通过标准化的提高来不断优化。当然,以医保为主体的政策扶持长期缺位,则造成了中医药的日渐式微。中医药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和产业,现有的问题并非局部性的,而是系统性的。要破解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就不能攻其一点而需要统盘推进。

通过大疫的验证,对中医药的偏见会少一些,依任度和依存度会有所改善,并国际社会重新发现和再次认识,中医药粉丝的群体也会有所扩大,中医药的处境与现状也能得到更多的人关注。就政策层面而言,应当借势用力、趁热打铁加快各项扶持政策的落实,在“两手抓,两手硬”的综合措施中,有力有效推进一揽子的计划落地,比如中医人才培训体系的建立,中药产能的恢复与提升,中药产业链条的拉长,同时以援外防疫为契机,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把“中国方案”升级为“世界共享”,继而占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具有极强影响力的中医药文化和价值体系。如此,中医药才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九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提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大部署,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河北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的历史机遇,结合打好三大攻坚战,切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各项工作,就落实“六保”任务逐一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分工负责抓好落地落实。全省组织开展“三包四帮六保五到位”活动,各级领导干部分别包联市县乡镇、包项目、包企业,帮助解决企业资金短缺、用工数量不足、原材料供应遇阻、市场销售困难问题,做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服务到位、落实到位。

在实际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六稳”工作和“六保”任务抓实抓细抓到位。围绕保居民就业,做好帮助职工“点对点”返岗、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等工作。围绕保基本民生,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20项民心工程,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设立社会救助基金,解决特困群众难题。围绕保市场主体,由省级领导干部牵头成立6个服务组,开展精准帮扶,一季度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4.7万户。围绕保粮食能源安全,扎实抓好粮食生产和生猪生产,坚持国家、地方、企业储粮相结合,加强重要农副产品保供稳价,生猪存栏、出栏均明显增长,煤电油气供应能力不断增强。围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扩大有效投资,狠抓项目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复产。围绕保基层运转,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县级财源建设,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旗帜鲜明讲政治,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将各项工作抓细抓实,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十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时,明确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省区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们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强化统筹意识,形成政治监督合力。

“北京作为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决不能有丝毫的松劲和懈怠。”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雍说,要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中央有关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当前特别要做好全国两会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深入找隐患、查风险、补漏洞,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成果前功尽弃。”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房灵敏认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因势施策、“工防”统筹,紧跟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及时调整监督工作重点。“一方面,紧盯疫情防控责任落实、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督促有关部门对防控漏洞再排查、对防控重点再加固、对防控要求再落实。另一方面,围绕全面复工复产达产、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企业税费减免、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等强化精准监督,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日前,河南将“六稳”“六保”作为巡视监督的重要内容,13个省委巡视组已全部进驻43个县(市、区)开展巡视监督。“我们研究制定了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派驻监督有机衔接、贯通联动的具体措施,在‘六稳’‘六保’上形成政治监督合力。”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任正晓说。

围绕复工复产,推动解决堵点断点问题。

复工复产达产是当前最紧要、最急需保障落实的“硬杠杠”之一。大家表示,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全面复工复产达产政策措施落实,紧盯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政务服务中的作风问题,紧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精准稳慎有效监督执纪问责。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施克辉说,广东制定实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发挥职能作用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坚持既查清问题,又依法保障企业经营者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据陈雍代表介绍,北京将聚焦重点产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堵点、断点问题实施精准监督,督促提升全产业链复工率。同时,督促推动北京市金融、信息等优势领域集中发力,落实5g、物联网、网络安全、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领域投资,形成可持续稳定投资。

今年4月以来,湖南省纪委监委部署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这次整治,坚持‘小切口、硬措施、实效果’,将通过压实‘两个责任’,起底一批问题线索,公布一批违法违规市场主体黑名单,通报一批领导干部插手招投标典型案例,开展一批在建工程项目检查,达到清除‘污染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目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傅奎说。

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守护群众切身利益。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大家表示,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基本民生保障开展监督,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据任正晓代表介绍,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复工复产“喊口号、装样子”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河南省纪检监察机关探索采取回访抽查等方式,发现问题570个,督促其限期整改,确保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要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施克辉代表说。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一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挑战。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分析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提出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要求,不仅强调要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而且明确提出了“六保”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善于变压力为动力,勇于攻坚克难,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克服暂时困难、战胜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正是针对当前新形势提出的,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主要着力点。要深刻认识到,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只有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才能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保居民就业,就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千方百计增强企业稳定和创造就业岗位能力。保基本民生,就要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适当提高城乡低保、抚恤补助等保障标准,把因疫情和患病陷入困境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相关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要及时启动。保市场主体,就要着力帮扶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推进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保粮食能源安全,就要发挥好“三农”的压舱石作用,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就要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保持稳定性和竞争力。保基层运转,就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基层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在这场抗击疫情的严峻斗争中,我国经济经受住冲击,展现出巨大韧性。我们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真抓实干、稳中求进,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迎来更好发展。

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各级各部门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切实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做好全年工作的部署要求,聚焦“六稳”、聚力“六保”,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栏安装、“一园一策”“一企一策”、全覆盖监管、人员密集场所及老旧小区等消防安全、产业转型升级、压紧压实责任、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能力建设等更多针对性强的硬措施,补短板、堵漏洞,标本兼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落细落实援企稳岗扩就业措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高质量完成对口帮扶支援工作。要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面落实国家战略,通过建设一批重大科技支撑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发展,着力在“高原”上竖起“高峰”,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支撑示范引领作用。

要加快推进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大力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一步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增强发展新动能。要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一天接着一天拼,一个季度接着一个季度赶,奋力谱写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被置于首位。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民生。怎么让企业“活下去”,成为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步步高集团是湖南知名的零售、百货企业,合作的商户涉及餐饮、娱乐休闲、教育培训等多种业态,其中很多是中小微企业。全国人大代表、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对于疫情的冲击感受很直接。

王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在保就业方面,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促进就业的好政策,包括社保缴费减免、鼓励线上培训、补贴新员工招聘、工会经费全额返还等,为企业注入了能量,帮助企业“活下去”渡难关。鉴于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影响,以及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建议国家延续企业社保缴费减免期,出台就业见习补贴、吸纳就业补贴两年短期政策,保障企业生存和稳健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衍民表示,5月实施的社保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但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社保费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假设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有3000名员工。205月政策实施前,企业全年社保支出约3000万元。政策实施后,按照16%的比例缴纳,全年社保支出约2300万元,明显下降,但仅这一项费用仍然需要占到企业员工支出的10%、企业成本的7%。”种衍民算了一笔账。对此,他建议针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台专项优惠政策,将劳动密集型企业养老保险费率降至14%,更大程度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激发企业生产活力,扩大社会就业。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十三

昌平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立足监督职责,坚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在市场监督管理、社保等领域积极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见效。

优化监督举措,提升基层效能。为确保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一线,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机关纪委一起研究基层减负措施,通过大数据平台共享导入、开发二维码扫描填报小程序等技术手段,大幅缩减80%报表事项,综合运用数据核查对比、暗访体验式监督、动态错峰督查等方式,持续增强监督质效,做到监督方式有温度、提出问题有力度、意见建议有深度、协作配合有广度。

鼓励靠前服务,激发市场活力。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通过回访接诉即办件办理情况、走访市场了解群众诉求,先后向驻在单位制发《专项监督检查建议函》4份,督促驻在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各阶段工作,助力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在该组的监督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打造智慧审批新模式,目前全程电子化登记率稳定在97%以上,并积极助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3644户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持续强化餐饮单位复开报备工作,累计停征特种设备检验费91.18万元。

紧盯社保减免,推进政策落实。为纾解企业困难,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市政府制定一系列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的政策,这一政策惠及昌平区3.3万余家参保单位。驻区社会工委区民政局纪检监察组主动靠前监督,对区人力社保局、区社保中心落实政策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优惠政策全面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区社保中心共为1292家参保单位退回1月份社会保险费共计6595万余元。

落实六稳工作心得体会篇十四

7月,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国内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把“六稳”作为实现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党中央运筹帷幄,要求加大“六稳”工作力度,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新任务。

“‘六稳’和‘六保’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二者都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是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形势、不同阶段经济发展面对的突出问题作出的安排,体现了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方法,体现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陈启清说。

“‘六稳’和‘六保’的关系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八个字上。‘六保’是‘六稳’的着力点。当前形势下,要通过‘六保’守住经济发展的底线,从而为实现‘六稳’创造基础和条件。”陈启清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六稳’体现了全面稳经济的思想,‘六保’是通过保六个关键点、基本点来确保总体稳定。‘稳’有弹性,时间也长;‘保’则显出刚性,短期必须确保,是硬任务。”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指出:“今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六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六保’,核心就是要稳住经济的基本盘,兜住基本民生的底限。”

“作为‘六保’本身,内部也是相辅相成的。”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部长通道”接受采访时说:“只要保住了市场主体,就能有效地保住居民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保住了居民就业,就能够保住基本民生。再加上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这项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重点是从宏观层面、社会层面来保障前面的‘三保’能够更好落实。”

列在“六稳”和“六保”第一项的都是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六稳’工作、‘六保’任务,就业都摆在首位。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稳’和‘保’是统一互补的。”陈启清说。

“‘稳’是高线,‘保’是底线。”陈启清指出,当前形势下,只有全面落实好“六保”,为渡过难关赢得时间、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六稳”,也才能稳住中国经济这个大局,实现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比如,通过保居民就业实现稳就业,通过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实现稳投资,通过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稳外资、稳外贸。

“六稳”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