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 江西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3:49:08 页码:12
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 江西红色教育心得体会(九篇)
2022-12-26 13:49:08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月22日,学校制定了《沂山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以上领导以及各班主任为成员的沂山小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学校、班主任(教师)、家长、学生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和主要责任人,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1月24-25日,学校收到教管办转发的市教育局和县教体局的紧急通知后,立即启动并及时修订预案,要求党员、干部全体到岗到位,靠前指挥,并通过电话、微信群、学校公众号等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重要通知传达到了每个师生和家长,号召所有师生、家长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二、发挥带头作用,全面应对战“疫”

(一)加强宣传引导,提高防控意识。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x的这段话就是对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好动员令。沂山小学党支部在书记兼校长李庆军同志领导下,组织所有党员干部和校委会成员,充分利用校园公众号、微信群、宣传横幅、电子屏、宣传单等媒介积极宣传科学防控知识,到小区、村头劝返走亲访友人员,全体教师在网上接龙承诺不走亲访友、不走家串门、不参加聚会活动等,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流动,从源头上消灭疫病的传播途径;利用“幸福路”家校沟通平台的专家直播课程《疫情之下,孩子如何进行心理调适?》、《面对恐慌,如何调适自己,舒缓焦虑情绪》,转发《潍坊教育发布》、《山东教育发布》上的有关文章,编发公众号《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等,消除师生、家长的恐慌心理,提高学生和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认知水平,引导大家科学应对疫情,提升防护意识。

(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控疫情

对教职工和学生采取“日报告 零报告”制度,每天排查师生、家长身体状况和出行轨迹,对从疫区或外地来临的人员实行“一人一档”管理;严格落实校委会成员带班、党员教师和门卫保安到岗值班制度,严禁外来人员进校园,教师进入校园必须佩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每天按时对大门口、警卫室、值班室、校园环境和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并及时对消毒情况进行上报。疫情防控期间,校级领导每天都要坚持在岗位一线,其他党员、干部时刻待命,随时听候学校的召唤;班主任保持电话时时畅通,及时将最新的疫情防控动态传达给学生和家长;从2月2日起,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必须按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记录外出活动轨迹和身体状况;外出人员一律在2月4日前返回家中,在家中自行隔离2周后方可到校上班或学习。从2月24日起,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全部到岗,制定开学前准备工作方案和应急防控演练,对所有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了一次排查,通知县外教师28日前必须回到临朐,并居家或在学校隔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开学前防控工作。

(三)加强学习指导,消除疫情危害

接到延期开学的通知后,教导处立即组织人员制定了《沂山小学寒假自主学习生活指导》和《沂山小学延期开学期间教育教学工作指导方案》,组织所有教师立即展开网上集体备课,注册cctalk网师,分配网络直播群号,制作微课、小视频、预学单和检测单,充分利用cctlk直播平台、云教学平台等教学app对学生进行延期开学期间的教学活动;制定网上巡课制度,安排专人负责每天的线上教学活动监控,并通过公众号发布《沂山小学关于春季延迟开学的公告》,向家长公布教学计划,帮助做好学习准备并随时监控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时提出意见建议,确保延期开学期间“延期不延学”、“误课不误学”。

(四)关注身心健康,关爱特殊群体

从疫情开始以来,学校领导和老师认真贯彻落实x“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的要求,时刻关心疫情发展,时刻关心学生和家长的情绪变化以及身心健康,及时把疫情防控动态和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每个师生、家长,对网上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利用电话、印发学习材料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对于孤儿、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职工以及在防控一线人员的子女,学校制定了《沂山小学特殊群体关爱方案》,由班主任进行排查统计,了解疫情防控物资的准备情况以及网上学习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对一”、“一对一”帮扶措施。同时,为了调节、稳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排解他们的心理恐慌,避免出现心理、情绪的波动,学校利用心理咨询室和家庭教育工作室的人力、物力资源,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班主任也会利用微信、电话等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从而确保每一个家庭有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效地抗击疫情、健康生活。

(五)加强管控措施,做好开学准备

从1月25日起,学校每天对全校师生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形成网格化管理,由专人统计并逐级上报师生健康状况及有无外出和密切接触人员信息(现无疑似症状),每天更新疫情防控台账;对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厕所等场所进行消毒,遏制传染病源滋生,并购置了防疫必备物资,保证开学后每天对学生测量体温、重点场所消毒等;与教职工签定《疫情防控工作履行家居隔离承诺书》,时时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及时发送至学校工作群和班级家校联系群,并采取微信打卡接龙的方式传达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疫情不会蔓延,随时做好开学准备。

(六)党员冲锋在前,发挥堡垒作用

每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一直冲在前面,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书记、校长李庆军同志,从战“疫”打响的第一刻起,就一直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每天到学校值班、带班,组织、领导疫情防控工作,亲自散发传单、帮助值班人员消毒;年轻的党员教师谢铭,家有不满六个月的孩子,一个人带着三年级四个班的英语课,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利用孩子睡觉后的时间,精心备课、上课,为学生派发作业单,认真批改学生上传的每一份作业,得到了家长的真心赞赏;退休老教师、老党员李师忠同志,坚持在门卫岗位上,消毒、散发传单、张挂横幅、劝退走亲访友人员…….,默默奉献,从不叫苦;总务主任邱汝国,放假不放心,坚持每天到校巡视,购置防疫物资,书写宣传标语,指导消毒工作;侯乐、郑晓玲两个年轻的女党员教师,为了第一时间把重要的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工作安排做成公众号传达出去,随叫随到,按时完成编排任务;还有26名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班主任们,他们中间有党员、有领导干部、有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他们随时听候召唤,及时把最新的疫情防控信息上传下达,做到了不误时、不误事,真正起到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排头兵作用!

三、关注疫情发展,加强宣传引导

疫情当前,学校一方面停止了全校师生所有假期户外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家访、走亲访友等社会活动,停办“父母大讲堂”等学生、家长参与的聚集性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公众号、微信群等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号召师生充分利用各类线上平台,加强假期亲子教育学习和学科学习,让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既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又能兼顾学业,还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使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又有质量的寒假生活。另外,我们还发起了以《我们的寒假不一样》为主题的有奖征集活动,师生利用绘画、手抄报、小视频、美篇等各种形式关注疫情发展,总结疫情防控期间的成功经验,分享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经历,为疫情防控一线的勇士们加油助威,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自觉防控疫情的决心。

目前,我们共编发了16篇公众号,收到教师的作品29篇,学生上传的绘画、小视频、手抄报等每班也有上百件,这些作品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师生前行的路;也像寒冬里的暖阳,温暖了身边的每一个人。其中,三年级学生于淑航每天关注网上大大小小的信息,主动向“临朐慈善总会”捐出自己的200元压岁钱,为抗击疫情献出自己一份浓浓的爱!

四、制定开学方案,随时准备开学

由于疫情影响,打乱了我们的工作总体部署,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为全面落实好县教体局和风景区教管办新学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学校召开了中层以上领导班子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并征求上级领导意见,制定出新学期开学准备工作方案,随时准备开学。

(一)疫情防控工作

1.坚决执行x年2月1日潍坊市疫情防控教育专组文件《关于做好开学前学校师生及工作人员信息记录等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25条规定,从2月2号开始,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必须每天测量体温并如实记录,到开学之日,所有师生及工作人员必须带着每日两次测体温和接触人员记录表,经门卫或跟(校)车教师测量体温正常后方可正常返校。

2.离临外出人员且家在外地人员返校后居家隔离不满14天的,统一在四楼隔离观察满14天后方可正常上班。

隔离期间由专人负责其饮食,每日自测体温并记录汇报,在此期间坚决不准进入教学区域和随意外出。

3.实行错时放学和错时就餐制度,分年级由低到高错时放学和就餐,避免学生和家长大量聚集。

4.实行师生上校车和进校门前测体温制度。

由家委会协调组织家长志愿者加大门卫值班和跟校长人员力度,每个校车停车点必须由两名家长值班,负责疏散学生和家长并测量体温,校门口在原有值班人员的基础上增加两名家长值班,为所有入校学生测量体温(家长和教师必须每日自测体温,若有异常必须如实上报并妥善处理),决不允许教师、学生带病进校园。对不服从管理的师生和家长,一律严肃处理。

5.为每个班级配备两支体温表,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并如实填写记录表,一旦发现有发烧人员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上报学校和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6.师生进出校园必须佩带口罩,所有家长和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园,潍坊以外人员进入校园必须在门口扫码填报个人信息,经测量体温无异常方可进入,本着谁接待谁负责的原则,由当事人承担可能出现的一切后果。

7.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对校园环境和教室、功能室、办公室进行消毒并如实填报消毒情况记录,若因消毒不及时出现问题,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8.学校要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储备和供应,后勤保障人员要及早购置体温表、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设置隔离区域,安排消毒人员,做好开学准备。

安全科要联系相关人员,做好值班安排,确保我校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二)做好上学期工作总结,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

组织专人对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亮点和不足,联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随着新冠疫情形势的好转,争取在顺利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一个较大的进步。

1、课堂教学方面,继续贯彻落实“目标导引教学”,组织全体教师搞好集体备课,抓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加大教师学习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继续落实班主任靠班模式,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水平。

3、加强学校特色和活力建设。

以双习惯养成为基础,在小项目上下功夫,把学校的非洲鼓、竖笛、合唱、线描、剪纸、七巧板、跳绳等项目精雕细作,争取创出特色,打出品牌。

4、制定出台艺体、信息化教师考核办法。

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奖惩力度,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全面提升艺体素养和信息化素养成绩。

5、在创先争优方面,我们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制定相应地激励措施,全体参与,在课堂教学、信息宣传、党团建设、学校活力建设、课题论文等方面奋勇争先,及时总结学校、班级、教师的经验做法,争取能先在县级平台上交流推广。

总之,在前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沂山小学的所有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自觉履行防控职责,做到了“稳民心,强信心、暖人心”的作用。在今后的防控工作中,我们一定深入贯彻实施__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精神,落实上级各级领导部门制定的方针措施,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不获全胜,我们决不轻言成功!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走进篁岭,迎面就是那高大、巍峨的石牌坊。在过去的徽州大地上,各式各样的牌坊遍布乡村。徽州牌坊是与徽州民居、徽州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徽州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贞节坊等。

篁岭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被载入县志的就有六七十人。1949年解放前,篁岭有多座牌坊,但是,多数都在文革中被毁,这是唯一幸存的一座,经过巨资整修,基本恢复了原貌。

这座牌坊属于功名坊,叫“功勋坊”。整个结构属于五凤楼格式,雕刻的图案以五子登科、高中及第、步步高升等主题为主,也配有梅兰竹菊等雅趣的表现。正面高处“圣旨”二字,表明此坊的建造是得到皇帝的批准的,是恩宠荣耀的象征。两侧的对联是:“旌自国家,操捷雪沙菱镜;建诸天地,微流壁水兰基。”

牌坊的背面,高处“御赐”二字与正面“圣旨”相呼应。有意思的是,中间嵌入的匾额“上善诺水”。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右边这座半月形“泮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泮池”一般建于文庙前,其用意是鼓励族人致力科举,光宗耀祖。民居建泮池是很少见的,其用心不言而喻。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明代坍池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清代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这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五桂堂原主人曹廷启,是曹文埴的生身父亲。曹文埴,字近薇,号荠原,歙县籍篁岭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历任经筵讲官,派充南书房供奉,晋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管顺天府府尹事。为不忘身世,倡导孝友,曹文埴在显贵之后,出巨资兴建了这座五桂堂送给父亲曹廷启,以报答曹廷启的生育之恩。

据家谱记载,五桂堂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这些东西摆在这里比较恰当,如果摆在正堂,那就闹出大笑话了。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去外面的小院子看看。院子里有水井,水位高,水量大,取水很方便。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槛(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形状,真是别具一格、别有意味啊。

[晒工坊]

晒工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竹山书院。婺源是书乡,历来重视读书,尊师重教。篁岭也不例外,明清以来一直科第绵延,人才辈出。历史上的篁岭竹山书院,还与歙县雄县有密切联系、因为捐资兴建书院的,正是歙县籍篁岭人、被誉为“父子尚书”的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传说,曹景宸并未生育子女,而曹文埴是篁岭曹廷启的儿子,是出生后过继给歙县雄村曹景宸的。曹文埴、曹振镛都清楚自己的“命根”其实在篁岭。这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为什么要捐建篁岭书院的原因。

现在这座竹山书院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规模和形制基本沿袭了老样。整座书院占地420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三天井,一二进为单层,第三进为两层,整个格局简洁明朗、宽敞大方,体现了书院的功能。

当年进行书院选址时,是颇有讲究的:书院大门对着祠堂,一方面是让篁岭曹氏先祖护佑后代儿孙读书上进,科甲联登;另一方面是警策读书士子,面对列祖列宗,应该慎终追远,严格要求自己,争取早日金榜题名,光宗耀宗。曹氏先人的用意真可谓深远啊。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怡心堂]

眼前这座木雕特别精美的民居建筑,叫怡心堂。先看看它金碧辉煌的门面朩雕吧。上排从左至右: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等等,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徽州木雕很少飞金描彩,而这座怡心堂却是五彩缤纷、美仑美奂。原来,这座怡心堂的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文化站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又名许云薪)的客馆。

许村镇属于婺源的西南乡,与乐平市、德兴市毗邻,自古以来就与赣鄱大地联系密切,深受赣文化影响。从这座怡心堂的雕刻风格来看,就带有鲜明的赣雕特色,是徽雕与赣雕相融合后开出的艳丽奇葩,被誉为徽式建筑的精品。从1987年以来,就有《聊斋》等电视剧把怡心堂作为拍摄基地。

把怡心堂从许村搬迁、“改嫁”到篁岭来,这是我们景区独创的“传统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让异地古建筑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并以它们的绝世风华让后人感受它,真实地触摸到它,亲眼看到它的重生。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虽然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古建筑专家的称赞,但我们还在摸索中,特别欢迎见多识广、博学多才的朋友们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进入怡心堂)

整个怡心堂属于徽州传统的三间结构,但两边的边厢都没有房间,就使得本来不大的厅堂显得宽敞起来。抬头看看头顶那圆形木雕、环环相扣,谁知道它叫什么吗?对了,叫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

整个怡心堂,包括一楼、二楼的门窗、天花板、天井四围板和窗板,飞金雕刻的主题主要是花开富贵、金玉满堂、双凤朝阳、梅兰竹菊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细细欣赏,慢慢玩味。

[怪屋]

眼前这栋不起眼的甚至显得比较窄小的民居,它有个独特的名称,叫“怪屋”,怎么个怪法?还是让我们走进去,亲身感受和体验吧。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因为人习惯了平地生活,一下进入倾斜地带,大脑就会感觉失去了平衡,会东倒西歪,自然而然,大脑在这东倒西歪的时候,残留的晕向记忆就苏醒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古民居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正屋占地约120平方米,加上圈围内的院子,总占地超过200平方米。这样的房屋,在寸土寸金的篁岭,自然也是大户人家。

走进院门,左种香柿,右植红梅,还有芭蕉和天竺,再加上半月形水池和院墙上的漏花窗饰,清新雅趣已是先声夺人。

走进大门,挡在我们面前是的一道“屏门”,也叫中门。在篁岭的民居中,设有中门的,独此一家。中门的好处是,正堂与门口相对隔开,主人在正堂会客或休息,外人站在大门口往里面看,却看不到什么;真正有事上门的人,就通过中门的偏门,走到堂前来。在过去,中门平日不开,但是遇到婚嫁或丧殡大事,或者有贵客临门,才开中门。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抬头望天,那就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再看看四披水檐天井下的坍池,已经没有那么深了,这也体现了明末清初建筑的风格。天井上方则是“跑马楼”,也就是说,楼上靠天井的四面都是相通的,可以围着天井跑一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朱熹的第十七代孙、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朱柏庐(原名朱用纯)所撰写的,是用来教导后代儿孙的“人生守则”。《朱子家训》的影响非常大,在封建社会,甚至一直到民国时期,《朱子家训》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弟子规》等传统文化读本一样,也是儿童入学后必须学习的启蒙读本,那时候的儿童,常常有事没事就背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的,表现的是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座钟,两边摆花瓶、方镜等,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这座五桂堂的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据光绪八年[1882]《婺源县志·质行传》所记载:曹永护,字义千。他的祖父曹彦张、父亲曹宗善,都是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的人,在乡村很有口碑。曹永护从小就受家训影响,能继承祖传的美德。他性情宽厚,待人接物温和谦恭,从不干伤天害命的事。即便有蛮横的人找上门来寻衅滋事,他也能处之泰然。有人把听来的别人背后中伤他的话传给他,他对那报信者说:“你一定是听错了,别人不会说那样的话。”因为篁岭历来地皮非常紧张,他居住的这栋房子与邻居相连,物产也互相交错,而遇有争议,曹永护总是主动退让。每当饥困月份,或是到了年关岁末,他就暗暗观察哪些人家困苦无依,把别人急需的东西偷偷送去,做好事善事从不张扬。他曾在自家庭院内手植了五株桂花树,还把自己的居屋自号为“桂轩”。他对儿子曹希例说:“我们家,从你曾祖到你,四代单传。你虽然没有兄弟,比较孤单,但要始终注意培植心中的善根,千万不可失当自大,做出有违祖训的事。”曹希例恭敬地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比父亲曹永护的影响还要大。四代行善积德,最终获得丰厚回报。后来,曹希例果然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连大学士叶向高都欣然为曹永护父子的居所题写“五桂堂”的堂匾呢!

有趣的是,五桂堂还与篁岭曹氏宗族的族房有关。据说,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所以,在过去,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无一例外。

看了前堂看后堂。后堂的布置格局与前堂差不多,但这里是住在这屋里那一家人的重要生活区,就没有前堂那样讲究庄重肃穆了。后天井下仍摆着八仙桌,一家人吃饭在这桌上,家人要做小手工也在这桌上,孩子读书做作业也在这桌上。厢倚桌上仍摆座钟、花瓶,还可以摆食盒、菜篮等生活日用品。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可以说,厨房里必备的东西,这里都有了。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住在这屋里的人,晚上睡觉要么在楼底的两边厢房,要么在楼上的偏房。

从厨房门出,外面有小院子。院子里有水井,方便取水。院墙上的石雕,两边是梅竹,中间的大图案是鲤鱼跳龙门。而正堂的屋墙上,本来的人头窗被做成了宝瓶、葫芦、芭蕉叶的形状,别具一格。

附:光绪壬午《婺源县志·质行传》原文:曹永护,字义千,篁岭人。祖彦张,父宗善,皆好义。护能世其德。性尤宽厚,与物无忤。横逆至,处之泰然。或以侵侮告,曰:“君误听尔。”居产与乡人连,有争,必举而让之。每荒月及岁杪,密察邻家之急,阴馈之,不以语人。尝手植五桂于庭,自号“桂轩”。谓子希例曰:“汝虽只立,培以善根,勿失当自大。”例敬承父志,益加扩焉。后例果举五子,二十七孙,曾元二百有馀焉。

[晒功坊]

晒功坊其实是一栋普通的民居,但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等等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切的时候有什么讲究,晒的时候又有什么讲究?有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在这晒功坊里探究它的谜底了。它也是了解篁岭民俗的一个很好的展示窗口,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切菜和晒菜,体验农家乐呢!

晒功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把它们摄入相机,带回去,正是篁岭留给您的美好记忆。

[竹山书院]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的竹山书院,顾名思义,它就是一所学校,一所乡村的高级学校。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也就是曹文埴、曹振镛的家乡,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字怿嘉,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原来,曹振镛的曾祖父曹国昌是乾隆年间江南的大盐商,富甲天下。曹国昌出资,由曹振镛的祖父曹景宸在雄村建造了竹山书院之后,就有了曹文埴、曹振镛这对“父子进士”、“父子尚书”。由此看来,篁岭的竹山书院比雄村的竹山书院要晚好几十年。但是,它们又都与曹文埴、曹振镛有关联,其中有许多传说故事,真是极具传奇色彩,非常引人入胜哩。

书院大门前,靠山一边的这个类似塔楼的小建筑,它叫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当然,隔壁宗祠里烧过的香签、废纸、枯枝败叶什么的,也可以扫拢来,放进这焚纸塔内彻底焚烧。

书院的功用在于教育,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慎终追远、格物致知而远离奢华。

先看大门的门楼。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走进大门,有风雨廊,遮风挡雨。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既是婺源人的骄傲,顶礼膜拜的偶像,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扎根于婺源人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就像基因流淌在婺源人的血脉里。

竹山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我们现在站的前堂是教学区,类似一个开放大教室,读书士子就是在这里接受先生教诲和指点的。墙壁上的万字砖图案,两边厢的行书屏风,都对讲堂起烘托、对学子起警策的作用。

书院的后堂,正中是读书处,相当于阅览室。楼上是藏书楼,准确说是藏经阁。而在书院教学的先生,则住在后堂的边厢。

可能有朋友会心存疑问:后堂的厢板上怎么会装了这么多花玻璃?大家都知道,玻璃是西方人的发明。是的,篁岭的竹山书院建于乾隆末期,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间曾数毁数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是根据村中老人回忆民国时期的竹山书院恢复重建的。清末民初,西洋货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当时的中国人,凡是有钱有势的,都以居室安装西洋花玻璃窗为荣,相互攀比,彼此夸耀。

现在我们走出书院,看看书院后门(其实也是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吧,那些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真正的徽州砖雕的精彩表现。谁能看出上下两块砖雕图案的主题?原来,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曹氏宗祠]

建于篁岭村口的这座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一二进为单层。享堂,是祖宗享子孙朝拜的地方,是宗族祭祖、族人集会的场所,也是宗族的执法公庭,是族人心中的圣殿,也是最能体现宗祠威严、神圣的地方。第三进为两层,二楼设香火宫,也叫“寝室”,是供奉列祖列宗牌位的处所,这就是寝室的来由。

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与上晓鳙曹氏一样,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汪思,大畈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历云南副使。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尊敬的____领导:

本人在公司党政及公司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______年在____总会计师职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现将履行职责情况作具体汇报。

一、履行职务情况

我具体分管财务和审计工作,参与领导____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具体组织了________清产核资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较好地贯彻了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规定和精神,在税务工作中较好地维护了企业利益,较好地遵守了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历次税务检查、财务检查中得到了税务部门和主管业务部门的好评和肯定。

1、积极参与领导了经营管理工作

________年____外部市场环境较好,但成本的压力较大,为完成公司下达的成本费用指标,我和其他领导和有关科室领导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材料、修理费等多项管理措施,分解了大小指标54项,加强了考核,共考核罚款____万元,奖励____万元,严格的奖罚兑现,促进了经营管理工作。________年除政策性增支因素外,制造成本、管理费用均能完成公司下达的指标,预计________年盈利水平将在____万元,创历史新高,本人作为班子成员之一,参与经营管理工作感到非常欣慰。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实行资金联签制

为加强成本费用控制,规范资金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授权额度资金联签制,有效地控制了大额成本费用的发生,凡年度预算之外的,必须经审核联签后方可执行,生产必须上的项目,必须按规定上报公司审批,作为这些控制环节上重要的环,我始终坚持公司有关规定,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3、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根据管理需要和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本人起草了《________预算管理办法》,并按工作计划亲自给中层干部和预算员上课,培训预算管理的相关知识和要求,预算管理架构在________初步形成。

4、抓制度管理,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针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存在问题的根源,提出具有针对性措施,这是我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准则,如在废旧物资处理上,过去存在个别人就决定了。我也接到过群众举报,为多拉,拉好材质的废料等,我和其他分管领导一起研究,制定废旧物资处理管理规定,处置前必须经过鉴定组鉴定并签字认可方能处理。在装运、计量上也必须有相关部门的人在场,这样有效地遏制企业资产流失。

二、廉洁自律情况

作为分管财务的领导,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遵守党和国家有关廉洁自律的规定。以平常心看待手中的权力,利用好上级党组织赋予自己的权力,多为企业的管理出力。

1、认真学习党关于廉洁自律的规定,学习中纪委三次全会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三个不得”,学习公司经营工作“____条禁令”,坚持心为企业所想,权为企业所用,不为自己谋私利。

2、用制度自律

我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财经法规和制度,特别是在签订经济合同、支付资金方面,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不越权,不违规。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注重健全企业内控制度,企业的权力不集中在某一个人手上,互相制约,使想犯错误的人也犯不成错误,在会计人员业务设置和人员轮职上制度化。

三、注重业务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在加快知识更新的时代,如果一个人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淘汰,特别是我们财务会计工作,近年来改革力度变化较大,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工作的要求,更谈不上工作的创新,为此,我参加了自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同时注重参加会计的继续教育,随时掌握国家财经、税务等方面的变化,更好地适应了工作要求。

以上是我个人在________年的履职和学习情况,特向上级组织部门汇报。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继续努力,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勤勤恳恳地履行好自已的职责。本人在工作中的不足也恳请组织部门给予批评指正,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女们、先生们、小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西湖旅行社的导游。我姓马。大家可以称呼我马导,也可以喊我小马,小朋友们就叫我马叔叔吧。今天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西湖美景,先跟你们说说西湖吧。

它是中国大陆主要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与南京玄武湖、嘉兴南湖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湖,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元朝时曾被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赞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自然风光,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秀色,点缀杭州,吸引游客,抚慰众生。

你们知道西湖有那十景吗?等小编来告诉你。

西湖十景

西湖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西湖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南宋时期诗词提及西湖十景者甚多。十景的共同之点为景点位置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宋亡后,西湖十景随着杭州的衰落也一度不为人知。清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同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康熙帝为十景题字后,当地官吏将御笔所书景名,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加之宋元明清及近代众多描绘吟咏十景之绘画、诗词,十景被公认为西湖山水的代表。

十景名称华美整齐之余,亦充分运用了对偶(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三评十景

三评西湖十景:20xx年10月20日西博会开幕式晚会上,宣布了三评西湖十景的结果,它们是:[4]

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

万松书院、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新选十景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分别是:

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机构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九溪烟树、虎跑梦泉、黄龙吐翠、满陇桂雨、玉皇飞云、龙井问茶、宝石流霞、吴山天风、阮墩环碧。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

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山林景点

云栖坞、烟霞岭、五云山、翁家山、水乐洞、吴山城隍阁、凤凰山、狮子峰、月轮山、南高峰、理安山、郎当岭、鼓楼、北高峰吉祥宫、法喜寺、风篁岭、飞来峰造像、南屏山、法镜寺。

其他景点还有长桥旧月、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

刘康毅《西湖传说》

金凤玉龙聚仙浆, 明珠凡落碧水徉。 三坛镇服黑鱼怪, 六和托出红太阳。

双虎跑穴涌清泉, 一峰飞峙护佛堂。 尽说九天美如画, 怎比人间有钱塘。

一山景点

孤山远望孤山

孤山位于北侧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积约0.22k㎡,为栖霞岭的支脉,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一屿耸立,旁无联附,为湖山胜绝处。今山上林木葱蔚,多历代人文古迹留存。孤山东西分别以白堤和西泠桥与湖岸相连,且岛上名胜古迹甚多,因此杭州人将孤山不孤寡人孤,与断桥不断情谊断、长桥不长情意长并称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观包括中山公园、浙江省博物馆、文澜阁、西泠印社、放鹤亭、秋瑾墓、俞楼、慕才亭(苏小小墓)等。

中山公园原为清代行宫御花园,1920xx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公园命名中山公园。公园进门迎面石级上书有孤山两大字,其中孤字没有一点,人们猜测其意为孤山不孤。放鹤亭在孤山东北角,为纪念宋代以梅妻鹤子闻名的林逋而建。浙江省博物馆在孤山南麓,现有各类文物藏品10余万件,20xx年1月1日起,开始对公众免费开放。文澜阁在浙江省博物馆内西北角,清乾隆年间,为存放《四库全书》,仿北京故宫文渊阁格式改建。西泠印社于1920xx年创办于孤山西南麓,因地近西泠桥而命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金石书画艺术团体。岛内还有杭城老字号饭店楼外楼,以在西湖活养的草鱼烹制西湖醋鱼闻名。

断桥景点

断桥 白堤东起断桥,经锦带桥向西,在平湖秋月与孤山相接,长约1公里。在唐即称白沙堤、沙堤,其后在宋、明又称孤山路、十锦塘。古时白堤以白沙铺地,后改为柏油路面,两侧广种碧桃翠柳,是欣赏西湖全景和周边诸山的最佳观赏点。

断桥(详见断桥残雪)位于白堤东首,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为白素贞与许仙邂逅之处,因而在西湖诸桥中最享盛名。锦带桥位于断桥西,又称涵碧桥。清雍正《西湖志》卷八:锦带桥旧架木为梁,圣祖仁皇帝(指康熙帝)临幸孤山,御舟由此转入里湖。民国三年(1920xx年)重修。1920xx年,与断桥同时改筑加设水泥混凝土拱券。现桥长8.1米,宽8.6米,单孔净跨5.9米石拱桥。

苏堤旧称苏公堤,南起南屏山麓南山路,北至岳王庙东,横贯湖中,堤长2797米,宽30~40米。苏堤上共有六座石拱桥,从南往北分别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据考证,疑为束浦之讹)、跨虹。南宋咸淳《临安志》卷三十三:元祐中,东坡既奏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后十年郡守吕惠卿奏毁之。咸淳五年,朝廷给钱命守臣说友增筑。高二丈,袤七百五十丈,广皆六十尺,堤旧有亭九,亦治新之,仍补植花木数百本。清《湖山便览》卷三:国朝雍正二年与白沙堤同时修筑,五年同植花木。《西湖新志》卷四:今乃满植桑株所谓苏堤杨柳,斫伐都尽。1950年加高加宽堤身,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

美丽的神话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的相会之桥,位于白堤始端。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古时桥上有门,门上有檐,下雪时中间一段的雪都在门檐上,桥上只有两头有雪,远远望去桥像断了一样,所以称作断桥。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断桥是通往孤山的必经之路,每当雪后人们纷纷去断桥欣赏西湖雪景,孤山与里西湖银装素裹,格外动人,因称断桥残雪。

三潭印月

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三潭印月景区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侧三座葫芦状石塔,以赏月和水上园林著称。全岛面积约7公顷,水面占60%。

小瀛洲

小瀛洲 小瀛洲前身为水心保宁寺,也称湖心寺,北宋时为湖上赏月佳处,其园林建筑和景物布局,在18世纪初已基本形成。清《湖山便览》卷三:万历三十五年,钱塘令聂心汤请于水利道王道显,绕滩筑埂,成湖中之湖,以为放生之所。三十九年,令杨万里继筑外埂,至四十八年而规制尽善。从空中俯瞰,全岛如一个特大的田字,构成了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景。小瀛洲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特色,主要景点包括浙江先贤祠、九曲桥、九狮石、开网亭、亭亭亭、竹径通幽和我心相印亭。

湖面三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苏轼浚湖期间,但据清初文献记载,今三塔系清代康熙年间所建。三石塔顶为葫芦状,塔身呈球状,高出水面2米,中空,环塔身均匀分布5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62米。

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旧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时,寺与塔俱毁。聂心汤《县志》称: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塔并废,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复于旧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据此,则旧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览》卷三:明万历四年按察佥事徐廷裸重建,额曰太虚一点,司礼监孙隆叠石四周,广其址,建喜清阁,但统称曰湖心亭。国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阑,上为层楼。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书光澈中边额。抗日战争后,喜清阁旧址先后改建为财神殿和观音大士殿。1980年在岛上刻置虫(异体字,为繁体字风的中间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块,意指风月无边。

阮公墩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于湖心亭西。清嘉庆五年(1820xx年),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时以所挖葑泥堆叠成岛,俗称阮滩。岛南北长34米,东西宽33米,面积0.57公顷,长期以来岛上无建筑,杂树荒草丛生,成为候鸟栖息地。1952~1958年间疏浚西湖时,岛四周加添乱石护岸,面积稍有拓宽。1977年,岛四周驳墈,再次扩大面积并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岛上添土1000余吨,建环碧小筑。岛上有忆芸亭(阮元号芸台)、云水居等建筑。1982年,岛上开辟西湖第一处垂钓区,游人可登岛品茗、垂钓。1984年起,岛上举办环碧庄仿古旅游,在西湖夜游活动中颇受欢迎。

泉源景观

虎跑泉是一处以泉为主题的观泉、听泉、品泉、试泉的泉源景观,又是以性空、济公、弘一法师传奇故事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坐落位于西湖之南的大慈山定慧禅寺内。民间传说唐代性空大师游历此山,这里风景优美,只是无水源,决定去别处,忽然有神人告诉他即将有二只老虎会来挖泉,翌日,果然有二虎跑山出泉,甘冽醇厚,纯净无菌,从此龙井茶叶虎跑泉被称为西湖双绝。宋苏东坡赞虎跑泉诗中,留有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的佳句。虎跑经全面改造,恢复了济公塔院、罗汉堂,并塑造栩栩如生的梦虎和济公传说浮雕。

名景演变

西湖自从南宋的迁都,给西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出现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十景,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

元人效仿宋代设了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霁雪、北关夜市、葛岭朝暾、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和西湖夜月的这个元十景。

清代添设的湖山春社、功德崇坊、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及西溪探梅十八景。

直到现代的西湖新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和宝石流霞都无不流露出人们对西湖的喜欢之情。

之后,又由20xx年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评选出最新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好,我的讲解完毕,请大家自行前往自己所心仪的景点,记得晚上7点在原地集合,祝大家玩的开心。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这次的班主任培训使我感受颇多,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本次培训的体会。

一、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二、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组织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作为班干部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有的班干部戴上这个头衔以后还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改掉一些毛病。各个班干部对自己所管辖的工作范围的工作进行总结,然后发挥全班学生对各个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使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本班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使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

三、意识到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的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修养与锻炼形成的。

1、提高自身素质重要方法就应该是努力学习。

常常听到我的同行们在说这样一句话:"教了这么多年,就没见过像现在这样的学生"。其实这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现在的学生的确与原来的学生不一样,想让学生再回到以前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教师只用简单的说教去规范学生,学生是不买帐的,更何况现在提倡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因此班主任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学习,树立自身形象,赢得当代学生的信任和尊敬。要学习教育改革的新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门学科知识,班主任不仅要具有精深的所教知识,而且还就具备广博的其他各门学科的知识上,具有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要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他人的经验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虚心学习,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2、提高自身素质要善于提炼总结。有人说:"班主任是教育艺术家,而不是工匠。"在学习模块中的案例时,我才意识到要经常对自己工作实际中的来自学生的各种案例进行深思,不可以草草而过,要对比较突出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深思,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并养成提炼总结的习惯,以便更好的完成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总之,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学到了太多太多,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我找到了更好的班主任工作策略,犹如一场春雨洒向了老师们的心田,让我们学得那样的解渴,同时也真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时时有,让我们这些老师有更多更好的学习充电的机会,从而更好的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六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xx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xx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xx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20xx年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览馆(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村口,此处地势较为开阔,篁岭先人在这里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婺源县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健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动和特色产品,像“民间灯彩巡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等,还通过“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来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篁岭也不例外,现在将篁岭宗祠打造成为了一个民俗展览馆,对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过实物进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细细参观,看完后,我们从侧门出,到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

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书院门前有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

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突出教育功能与氛围。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是主要教学区,楼上是藏书阁。

前堂部分有风雨廊,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现在书院里正在进行的是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主题是“写生篁岭”。

(备询:大门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等砖雕。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书院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徽州砖雕的经典代表作。两块砖雕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虚厅

刚才步入天街时,我们有欣赏到婺源木雕技艺的展示,现在我们看到的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图”,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

竹虚厅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众屋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当地也叫厅屋,是曹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这座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是篁岭的“中心广场”,自然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现在众屋改造成了一个酒吧,是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的典型代表。

绣楼

关于绣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抛绣球选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没有这样的风俗,婺源过去特别重视礼法,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不会抛绣球选夫君。

第二种说法是,富家小姐绣花缀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在高楼上绣着花,顺便看看楼下走过的人,还有楼外的风景,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

作为了解(当前婺源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主要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宾馆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正在创评五星级宾馆,总床位1.7万张;全县共有农家乐3300余户,床位1.6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8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各位领导,现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铺最为集中的一段,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展示了婺源丰富的物产,说到物产就要说说我们婺源的“四色”特产了,“四色”指的就是“绿、黑、红、白”。绿就是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最优者,黑则说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因婺源唐代隶属于歙州管辖,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砚。红就是大家现在看见的池塘中的中华荷包红鱼了,它是我们婺源独有的一种优良食用鱼,明万历年间由沱川人余懋学从宫廷传入婺源民间。因头小尾短,背高腹园而得名荷包红鱼,荷包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请各位领导上台阶,继续参观,我们再来说说最后的一样特产“白”,“白”说的就是我们婺源的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体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为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对于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古徽州,有这么一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么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外去学做生意了,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会在自家房前种上一棵梨树,也带走一掊(pou)土,寓意着离乡不离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利可图了,种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晒工坊

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米脆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我们到晒工坊里去探个究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永护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闻名乡里。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由于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

院里种植了香柿、红梅等,一个半月池蕴含了祖先对篁岭人信守“中庸、适度”的辨证观教育。(“人生忧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财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放着自鸣钟,两边摆放花瓶、方镜,一钟、一瓶、一镜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今天,篁岭来了这么多贵宾,又恰逢春节临近,篁岭人准备了过年的待客果籽,请大家品尝。)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怪屋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倒屋、隐身斗篷,体验不一样的拍摄效果。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对完整。但是,古民居类似采光、排污、修缮、产权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终困扰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利益驱动,屋内能拆的门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构件也被古董贩子“外卖”至全国各地,房屋也变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资源流失非常严重。

我们篁岭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开创了“徽派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把散落在婺源乡间的,面临腐烂倒塌的,但百姓无力维修的有价值的古建,搬迁在篁岭集中保护,让这些古建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怡心堂,就是从许村搬迁到篁岭来的,其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晒秋观景台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篁岭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协助主持朝政75年,影响了清朝大半个历史,成为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镛,在嘉庆皇帝出巡期间,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传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有加。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艺、总投资8亿元的沱川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4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游项目,努力使婺源成为一个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在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

三号观景台远眺梯田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从观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0xx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20xx年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婺源因“地当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隶属于歙州管辖,公元1120xx年,歙州改称徽州,又属徽州府,与休宁,黟县,歙县,绩溪,祁门合称一府六县。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管辖。34年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划归江西管辖,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原因,当时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联系了一些仕宦商贾,不断上书,请求回皖。这就是婺源历史上有名的“回皖运动”蒋介石迫于无奈,在47年又把婺源划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划给了江西管辖。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历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赣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们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饮食、民俗等都是浓郁的徽派风格和特色。

现在前方就是篁岭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在徽州,一个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筑和水林。在婺源,人们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早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规划理论,也就是风水学把村庄健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把入水口成为“天门”。出水口成为“地户”, “天门”要打得开,意表” 广纳财源”,地户要闭得紧,这样才能锁住才气。在婺源自古以来还流传这一句话,那就是“赤膊龙脉水光口,子孙代代往外走”。“龙脉”指的是村庄所依靠的这座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没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庄的人丁就不会兴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为此还制定了“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并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在物资匮乏的那是,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岭水口林以南方红豆杉为主,共78株。红豆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珍贵少见。红豆杉浑身都是宝,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们与牌坊、拱桥、五显庙等一起彰显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种的最多的就是樟树,樟树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叶茂。一是树木越茂盛就代表村庄的人丁就越兴旺;二是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谁代表财,这样一来,村庄的财气就不会流失太多,还有一方面,在村庄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为他人着想,就是为下游的村庄涵养水土,充分的体现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古树名木很多,江西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游11000余棵,我们婺源就有5500余棵,占整个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为旅游主打的江西,我们这方的绿色山水,更显得璀璨夺目,进入21世纪以来,即使旅游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坚持保护优先,以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作为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对此,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20xx年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七

各位领导,篁岭景区离江湾仅7公里,约10分钟车程。景区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历经4年打造,于20xx年3月开放观光游试营业,20xx年推出休闲度假游项目。

篁岭景区采取“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的开发模式,抢救濒临衰败的古村落,并对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保持其原真性。景区经营采取“观光与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的商业模式,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民俗体验、旅游会展、业态经营等品质型转型升级。

篁岭景区试营业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央视新闻、人民网、凤凰网、中国旅游报纷纷跟踪报道,央视直播多次走进篁岭。篁岭景区还承办了全国网络媒体江西行、全球华人媒体江西行、20xx外媒看江西等大型媒体采访活动,让各大媒体记者留下深深的印象。篁岭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江西省首批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示范点、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等。“篁岭晒秋”被评为最美中国符号。篁岭被网友赞誉为世界最美村庄、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今天的篁岭景区朝着打造世界级最美古村样板而努力,让篁岭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成为世界游客休闲、度假、体验、分享高端品质旅游和文化交流的理想目的地。

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家级4a级景区“梯云村落·晒秋人家”的篁岭景区,我是你们的讲解员小x,今天很荣幸由我给大家担任向导,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的篁岭之行带来快乐。

我们刚刚乘坐的是升级改造后的脱挂式观光索道,全长1228米,高差196米,空中运行时间为5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海拔500米的篁岭岭头,因“修篁遍岭”才有了篁岭的雅名。(“篁”其实是一种竹子,篁岭多竹,其中不乏有方竹、毛竹、水竹、观音竹等,我们景区沿途也随处可见这些竹子。篁岭是婺源古村落的经典代表,保存了大量的农耕文明时代特征。整个篁岭景区,分为三大主题板块:一是“大地飞歌”,体验多色块梯田组成的大地艺术对视觉的冲击;二是“云中漫步”,体现大跨度索桥、溜索对胆量的历练;三是“天上人间”,展现篁岭古村的村落构造,古民居上的晒秋传统,还有古老天街的商贾、美食、民居、民俗的无穷魅力。让每一位游客真正体验到“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

在景区开发之前,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徽州村落,也曾一度濒临衰落和消亡。由于受地形限制,篁岭交通不便且严重缺水,绝大部份农田、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在山下,使村庄逐步半空心化。这样一来,村里大部分闲置房屋都因年久失修而腐烂倒塌;独特的“晒秋”景观也逐年消失。那么,篁岭村开发的第一战是怎么打的呢?咱们刚刚在缆车内看到山脚下的公路旁有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那儿叫篁岭新村,是20xx年由婺源县乡村文化公司出资新建的,村里有68套新徽派风格安置房,24套老年公寓和单身公寓,住在村里的320人全部是从原篁岭古村迁出的。篁岭通过这样一种古村落旅游产权收购以及搬迁安置的方式。保持了原有村落建筑和古村文化的”原真性”,并对古村落建筑及风貌体系进行规划、保护,为景区发展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篁岭古村依山就势而建,四周古木环抱,后龙山以青松为主,村脚水口林以红豆杉群为主,我们现在正走在村西进村的水口林中,以香枫和古樟居多,树龄大多在几百年,最长达到了千年以上。篁岭古村由曹文侃建村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580余年。所以篁岭也是曹氏聚族而居的这么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

民俗展览馆(祠堂)

我们现在来到村口,此处地势较为开阔,篁岭先人在这里建了曹氏宗祠,原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祠是在原祠基础上重建的(占地约360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三进五开间。第一进叫仪门,第二进叫亨堂,第三进叫寝室。篁岭曹氏,是明代宣德年间从邻近的上晓鳙迁居而来的。(在宗祠内祭祀先贤上蔡侯曹恤、唐节度使忠烈公曹全晸以及他的两个儿子忠愍公曹翊、忠武公曹翔。原祠正堂上方的匾额,是太史汪思题写的“上蔡世家”。)

婺源县目前正在努力构建以观光接待型为基础,以休闲度假康健型为重点,以文化体验型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有一系列特色活动和特色产品,像“民间灯彩巡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婺源乡村过大年”等等,还通过“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婺源茶文化节”等节事,来展现婺源民俗、民间文化特色。

篁岭也不例外,现在将篁岭宗祠打造成为了一个民俗展览馆,对婺源特有民俗、古徽文化通过实物进行展示,打造婺源文化艺术民俗村落。大家可以细细参观,看完后,我们从侧门出,到竹山书院。

竹山书院

虽然在传统的婺源县志里没有篁岭竹山书院的记载,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因为歙县雄村,就有同名的竹山书院。

这座竹山书院,位于曹氏宗祠侧边,原书院由曹文埴的儿子曹振镛捐赀创建。曹振镛,歙县籍篁岭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士,官至大学士。把竹山书院建于曹氏宗祠侧畔,含有“仰承祖宗以绵世泽”的意思。

书院门前有焚纸塔,也叫字纸炉,古代人“敬惜字纸”, 对有文字的纸张不能随意丢弃,否则有辱斯文,焚纸塔就是供书院师生焚烧废弃字纸的。

古代教育特别强调“敬慎”。所以,整个书院的建筑风格体现简洁朴素,突出教育功能与氛围。书院分前堂和后堂两大部分,是主要教学区,楼上是藏书阁。

前堂部分有风雨廊,侧边墙壁上的“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是朱熹为岳麓书院题写的碑刻,它不仅是岳麓书院的核心思想,也是大部分以传播朱子理学为主的书院的核心思想,其“孝悌忠信、守节自重、廉洁自律、济世救民”的思想,作为书院教育的优秀传统,被世代继承和发扬着。婺源是朱子故里,他的学说和思想也深深地影响了世世代代的婺源人.现在书院里正在进行的是全国名家美术作品邀请展,主题是“写生篁岭”。

(备询:大门门楼上的砖雕造型是典型的徽州五凤楼格式,整体上是一卷打开的书卷或画轴。“竹山书院”之上是“喜上梅梢”,之下是“望子成龙”,左为“兄弟登科”,右为“孟母教子”等砖雕。都与读书有关,寄托了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殷切期望。

书院边门上方的砖雕图案,场面宏大,人物生动传神,是徽州砖雕的经典代表作。两块砖雕上图是“校场赛艺”,下图是“畅游琼林”。两块合在一起,就隐含着文武双全的意思,当然也是篁岭人对后代儿孙的期望。)

天街

徽州古村很重视村庄布局,讲究风水。篁岭古村依照“天街九巷,三桥六井”布局建设。篁岭天街长388米,横贯东西,九条巷道由天街分支,延展至村庄的各个角落。天街是篁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也是篁岭的“商业一条街”,两边商铺林立,各种当地特色的业态在此汇聚,这里有婺源三雕之一的木雕,在现场雕刻、修复;有民间艺人制作竹编用品等。

酒店接待中心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篁岭景区即将启用的酒店接待中心。

篁岭景区引入安曼国际度假酒店的品牌理念,对原有的古宅行外立面改造与修缮,内部装修成精品度假酒店,游客可以来此休闲度假,使景区的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休闲度假转变,

这种老宅保护与商业开发结合的新模式,把闲置的老宅从充分利用起来变为财富,不只是简单地把老宅作为参观景点,而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度假活动,将其建设成为了深度体验婺源本土生活文化的基地。

我们现在右手边这些民居的二楼就是景区已经建设好的精品酒店客房。

竹虚厅

刚才步入天街时,我们有欣赏到婺源木雕技艺的展示,现在我们看到的竹虚厅,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临街一面全部为木雕,图案精美繁复,极尽奢华,是一座木雕艺术的宝库。门面上的6方木雕图案,左上是“赵子龙救阿斗”,左下是“关公送嫂”,中上是“九代同堂”,中下是“文武百官图”,右上是“周文王打猎”,右下是“状元及第”。四根木柱上的梁撑的木雕主题,从右到左,依次是福、禄、禧、寿。门罩上裂纹还有梅花和竹子的雕刻,意为“宝剑锋从磨励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竹子又代表竹报平安、步步高升、节节高之意。

竹虚厅的最初的主人是曹元功,他崇祯八年(1635年)拔贡,授职湖广兴山县知县。

众屋

这幢建筑就是篁岭的众屋,当地也叫厅屋,是曹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这座众屋居于篁岭天街的中心位置。祠前场地开阔,是篁岭的“中心广场”,自然也是最热闹的地方。门额上“圣旨”两字体现了曹氏在朝为官的地位。现在众屋改造成了一个酒吧,是西式酒吧进驻中式厅堂的典型代表。

绣楼

关于绣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那是大户人家的小姐抛绣球选夫君的地方。但婺源没有这样的风俗,婺源过去特别重视礼法,儿女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等级森严”,不会抛绣球选夫君。

第二种说法是,富家小姐绣花缀朵的地方。富家太太、小姐们闲来无事,就在高楼上绣着花,顺便看看楼下走过的人,还有楼外的风景,以此来排解心中的寂寞,打发无聊的时光。

作为了解(当前婺源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40余家,主要旅游购物场所400余家。宾馆200余家。其中四星5家,三星7家,国际大酒店、婺源宾馆正在创评五星级宾馆,总床位1.7万张;全县共有农家乐3300余户,床位1.6万张,餐位11万个,解决了1.8万名农民就业,平均户经营净收入达到6万多元。)

各位领导,现在我走在的是天街商铺最为集中的一段,两旁商铺林立,商铺里商品琳琅满目,展示了婺源丰富的物产,说到物产就要说说我们婺源的“四色”特产了,“四色”指的就是“绿、黑、红、白”。绿就是婺源绿茶,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以“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的特点被誉为中国绿茶品质最优者,黑则说的是中国四大名砚中的歙砚,因婺源唐代隶属于歙州管辖,物以州名而得名歙砚。红就是大家现在看见的池塘中的中华荷包红鱼了,它是我们婺源独有的一种优良食用鱼,明万历年间由沱川人余懋学从宫廷传入婺源民间。因头小尾短,背高腹园而得名荷包红鱼,荷包红鱼肉质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请各位领导上台阶,继续参观,我们再来说说最后的一样特产“白”,“白”说的就是我们婺源的江湾雪梨,江湾雪梨体大肉厚,皮白核小,汁多味美,它之所以能成为婺源的四大特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味更因为它对于婺源人有着特殊的含义,在古徽州,有这么一句谚语“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那么徽州的男子在十三四岁就要出外去学做生意了,在他们离家的时候,就会在自家房前种上一棵梨树,也带走一掊(pou)土,寓意着离乡不离土,另一方面,商人做生意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利可图了,种梨也寓意着“得利”,也是一种吉祥的寓意。

晒工坊

大家对“篁岭晒秋”都耳熟能详,那么,那些晒的南瓜、辣椒、萝卜、米脆是怎么切的,怎么晒的?我们到晒工坊里去探个究竟。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自参与体验。

晒工坊的楼台顶上也是篁岭很好的摄影点。站在这里,篁岭村的村貌,还有远山的景致,都尽收眼底。

五桂堂

五桂堂是篁岭人的祖宅,原主人是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篁岭人曹永护与曹希例父子。到曹永护四代都是单传,但由于他们乐善好施、见义勇为,美德美名闻名乡里。积善人家,必有余庆,由于行善积德,后来,曹希例育有了五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曾孙、玄孙有二百多人。篁岭曹氏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五桂堂出去的五兄弟为代表的五大房。这五大房均统称五桂堂,一直延续至今,凡是结婚、出嫁、建房、出葬等红白喜事,文帖、器物上常常要郑重地写上“篁里五桂堂”这五个大字,家家如此。

院里种植了香柿、红梅等,一个半月池蕴含了祖先对篁岭人信守“中庸、适度”的辨证观教育。(“人生忧喜一半一半,名利得失一半一半。财富聚散一半一半,修行佛魔一半一半。”)

整个五桂堂正屋分为前堂和后堂两部分。前堂是典型的对朝堂结构。上方是徽州典型的四披水檐天井。天井四方的梁柱上,雕刻的主题特别能反映主人对后代的期许。靠堂前一方是“麒麟送子”,靠大门一方是“福禄双寿”,两边为“六郎出山”和“一马当先”。

天井下两边的隔厢上,是《朱子家训》,与《朱子家训》匹配一起的一个个小型木雕图案,它们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琴棋书画、梅兰竹菊、八仙器物等来表现古人的一些文化活动的场景,大家不妨细细欣赏。

堂前是典型的徽州厅堂摆设格局:上门头,在堂匾下是中堂画和对联;再下则是厢椅桌,中间摆放着自鸣钟,两边摆放花瓶、方镜,一钟、一瓶、一镜寓意“终生平静”。八仙桌摆在堂前正中央,宴请、会客、议事等正式活动,往往需要在八仙桌上完成。堂前往往体现庄重和威严。

(今天,篁岭来了这么多贵宾,又恰逢春节临近,篁岭人准备了过年的待客果籽,请大家品尝。)

后堂与厨房往往连在一起。在这里可以看到篁岭人家厨房里一般的陈设:锅灶、水缸、水桶、饭甑、菜橱、菜篮、饭箩、笊篱,还有腊肉、干鱼等等,篁岭种田种地所需的农具,在这后堂也有摆布。

怪屋

怪屋的二楼就叫“倒屋”。什么东西都倒过来了,天花板成了地面,地面成了天花板,桌子、椅子……什么东西都颠倒着。

倒屋、隐身斗篷,体验不一样的拍摄效果。

怪屋的一楼是“斜屋”,地面是斜的,木柱和板壁是斜的,门和窗户是斜的,什么都是斜的。大家有什么感觉?头晕站不住了吧?(原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正常房子的空间位置,在大脑中已存在着某种意志,突然遇到斜屋就会感觉空间错乱,)告诉大家一个避免头晕的诀窍吧:不能直着站,要斜着站。

怡心堂

婺源在古徽州“一府六县”中,徽派民居保留相对完整。但是,古民居类似采光、排污、修缮、产权分散等“先天不足”始终困扰居住者,大部分古民居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之利益驱动,屋内能拆的门片、花窗、花坊等木雕构件也被古董贩子“外卖”至全国各地,房屋也变成了空宅,婺源徽派古建资源流失非常严重。

我们篁岭景区针对这种情况开创了“徽派古建异地搬迁保护模式”,把散落在婺源乡间的,面临腐烂倒塌的,但百姓无力维修的有价值的古建,搬迁在篁岭集中保护,让这些古建在篁岭获得第二次生命。对于这种异地搬迁保护模式,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央电视台也进行了报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怡心堂,就是从许村搬迁到篁岭来的,其前身是婺源许村镇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老屋,是当时闻名江南的茶商许畅芝的客馆。

整栋房屋飞金彩绘、金碧辉煌,这种彩绘古建,在婺源仅此一栋。怡心堂大门的木雕精美,中国承续了千百年传统木雕“教训子孙、礼义廉耻”的题材,都在这座怡心堂门面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其木雕主题:上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刘备赴江东、夜访寇准、杨业战韩昌、文王访贤、弃官寻母;下排从左至右:子孙满堂、战长沙、八仙祝寿、讨荆州、连中三元。朩雕画面还有丹凤朝阳、金玉满堂、梅兰竹菊、荷叶、圆月、宝瓶……)

怡心堂分前堂后与后堂,前堂头顶有藻井,藻井本来专用于祠堂、亭阁的天花板装饰,很少用于家居的,但怡心堂的原主人就在家居的客馆里构建了藻井,可见他的别出心裁、财大气粗。后堂陈设了一些婺源乡村特色的家用器具,如小孩的火桶等。

树和堂

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一幢官厅,叫“树和堂”。村庄有人在外为官,回故里修建官厅,既显身份又备祭拜之用。这座官厅的主人是曹鸣远,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官至江西才子之乡抚州府临川知县。

砖雕门楼被称为“文化门”,这官厅虽属常见的字匾门,但整体月眉形窗罩搭配八字形窗,门罩飞桅戗角,瓦当勾连,彰显气势。水磨青砖精雕细刻,花边人物应有尽有,“杰应歧灵”的门额则显示了主人“英雄不问出处”的境界。徽式民居两边院墙要略高一些,因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又称封火墙。

官厅内饰较为简单,一般都会有天井,主要是采光通风,天井下摆了一口缸,缸里的水主要起到消防的作用。而这水是天上的雨水,又称无根水,所以又有天降鸿福之意。下水道是古代铜锁状,寓意锁住水源,锁住财源,四水归明堂,肥水不流外人田。这有幅对联“金石其心芝兰其室,仁义为友道德为师”,意思是说做任何事都要有持之以恒之心,让仁爱和正义做自己的朋友,良好的行为准则成为自己的老师和做人的标准。

晒秋观景台

篁岭村庄依山而建,可谓“地无三尺平”,村民晒晾农作物只能使用竹簟晒在自家屋顶木架上。祖辈起,他们就用竹筛匾晾晒农作物,既不占地方,又便于收藏。收获季节,房前屋后成了晒簟的世界。长长木竿托起圆圆的竹簟,竹簟里晒满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稻谷,形成婺源特有的篁岭“晒秋”农俗特色景观,篁岭因“晒秋”而闻名遐迩,并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乐园。有关篁岭“晒秋”的摄影作品,曾在全国获得十多次大奖,还荣获了“最美中国符号”。

如今,“篁岭晒秋”已成为固定民俗展示,春晒茶叶蕨菜,夏晒茄子豆角,秋晒辣椒黄菊。时令变化,竹晒匾里所晒之物也在不断换新,你在不同季节,不同角度都可以拍到满意的晒秋作品。这里也是晒秋观景台,拍晒秋的好地方。

婺源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县来命名的3a级的旅游区。目前,婺源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多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个(江湾),国家4a级景区10个(卧龙谷、灵岩洞、李坑、思溪延村、文公山、鸳鸯湖、汪口,五龙源、源头、篁岭)。在整体上已经形成东西北三条旅游精品线路:东线“梦里老家古村游”,西线“山水奇观生态游”,北线“古洞古建古风游”。

现在,我们右手边的这栋建筑,是篁岭的一个餐厅“天街食府”,可同时容纳500人用餐。现在所行路段,是天街的延伸段,目前景区正在进行二期建设,建成之后,这里将开发成为美食一条街。将婺源的传统美食集中在此,一方面展示了婺源的传统饮食文化,另一方面丰富了篁岭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加快了篁岭从单一的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业态经营品质型的转变。

除篁岭景区外,近两年,婺源县还成功打造了五龙源漂流、源头生态度假村、丛溪庄园、九思堂度假宅院等特色旅游产品。婺源县委县政府紧随江西打造旅游强省的目标,制定了“一个最美,两个第一”的发展策略,也就是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中国旅游第一县,打造中国有机茶第一县。

婺源自古就有书乡,茶乡的美誉。自宋到清,全县中进士550多人,仕宦2665人,历代的文人学士留下了3100多部著作,其中172部入选《四库全书》,7位名人入选《辞海》。篁岭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曹文埴曹振镛父子宰相。曹氏父子宰相,协助主持朝政75年,影响了清朝大半个历史,成为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尤其是曹振镛,在嘉庆皇帝出巡期间,以宰相身份留守京城处理政务,代君三月,民间就有了“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传唱。前方的牌坊上刻有圣旨二字,便体现了皇帝对他们的宠爱有加。

(下一步,将突出抓好总投资5亿元的大型山水文化演艺、总投资8亿元的沱川旅游综合开发、总投资4亿元的国际会议中心、总投资15亿元的水墨上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重大旅游项目,努力使婺源成为一个四季皆旺、老少皆宜的著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在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0亿元。)

三号观景台远眺梯田

各位领导,现在我们来到的是篁岭景区的三号观景台,

篁岭是个典型的农业村落,除了少数士子习儒读书之外,大多数村民都是终生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篁岭几乎没有平畈的段田,都是山上开辟出来的山田,从而形成了我们往对面所看见的规模较大的梯田。

公司把这些梯田流转过来,打造农业观光园,种植梯田花海。现在田里都种上油菜,今年的3、4月份,千亩梯田油菜花盛开,眼前将是一片灿烂的花海。

为延展婺源油菜花的主题,公司结合旅游高峰周期轮换花卉种植主题,营造梯田花海景观、大地艺术。油菜花谢后,公司将种植柳叶马鞭草、孔雀草、一串经、醉蝶等各种花卉,形成又一季花海。

此外,在观光园还种有紫薇、三角梅、樱花、牡丹、玫瑰等各种主题花园,错开花期,使游客每次造访都有不同的景观与感受,从而发展成为婺源四季旅游产品新亮点。

除了观赏效益,篁岭也在不断提升梯田的经济效益,在土地上,“篁岭模式”采用公司+农户形式,成立农村经济合作社,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将农民土地进行流转,利用梯田打造四季花谷、奇异瓜果园,与农户共同开发观光农业。同时通过订单农业,形成经营产业链条,将农户真正融入产业项目中,达到零距离就业,足不出村挣钱效果。

从观景台下行

婺源也在继续打造四季旅游精品路线。现在,我们可以春探人间花海,去江岭梯田看油菜花美景;夏享冰凉世界,去五龙源漂流、去灵岩洞内一边避暑一边看溶洞;秋天,可寻梦里老家,不但有篁岭晒秋、还有石城、长溪的枫树林景观;冬天更是可以去鸳鸯湖游甜蜜乐园。

作为婺源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篁岭堪称是婺源文化的缩影了,婺源历史悠久,唐开元20xx年,即公元740年建县,当时的县城设在了清华镇。清华,因“清溪萦绕,华照增辉”而得名。后公元920xx年迁至古镇蚺城,因城内有座蚺城山,形状起伏如蚺蛇而得名。唐咸通年间后歙州刺史卢肇命兵驻守于此,因其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形似待发之弓箭,而得名弦高镇,1946年改称紫阳镇。说到紫阳,就要说到我们婺源的一位大名人,他就是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朱熹的家族是婺源的著姓,以儒传家,现在我们南门的老街上还有朱家的老宅。里面有一口井。据《婺源县志》记载,朱熹的父亲朱松出生的时候,井内气吐如虹,因此也称作“虹井”。到朱熹出生的时候,一道紫气贯井而出,人们把紫气东来看成是吉祥的预兆。因此,朱熹把紫阳当作自己的别号。到朱熹死后第九年,皇帝赐他谥号为“文公”,之后把朱熹的“四书集注”列为国学。后来宋度宗赐朱熹的故里婺源为“文公阙里”。不错,朱熹虽然出生在福建,但是朱熹一直将婺源做为自己的祖籍地,他一生中两次专程回婺源祭扫祖墓,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和传说。

婺源因“地当婺州水之源”而得名,隶属于歙州管辖,公元1120xx年,歙州改称徽州,又属徽州府,与休宁,黟县,歙县,绩溪,祁门合称一府六县。民国元年废府留县,直属安徽省管辖。34年为了在江西进行“剿共”的需要,把婺源划归江西管辖,但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的原因,当时在京、州、府的徽州人,联系了一些仕宦商贾,不断上书,请求回皖。这就是婺源历史上有名的“回皖运动”蒋介石迫于无奈,在47年又把婺源划回了安徽,1949年5月1日,婺源解放,才正式划给了江西管辖。

所以婺源1200多年的历史都浸透了徽州文化,和江西的赣文化是很不相同的,我们的古村落、古建筑、古文化包括我们的方言、饮食、民俗等都是浓郁的徽派风格和特色。

现在前方就是篁岭的水口林了。水口文化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婺源的水口被后人称之为“中国乡村最古老的公共花园“。这是徽州人对人居环境整合保护最原始的范例。在徽州,一个完整的水口,包括有水口建筑和水林。在婺源,人们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早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前,婺源人的祖先就按照古老的规划理论,也就是风水学把村庄健在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把入水口成为“天门”。出水口成为“地户”, “天门”要打得开,意表” 广纳财源”,地户要闭得紧,这样才能锁住才气。在婺源自古以来还流传这一句话,那就是“赤膊龙脉水光口,子孙代代往外走”。“龙脉”指的是村庄所依靠的这座山,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山上和水口的地方都没有植被,就不能留住人才,村庄的人丁就不会兴旺。所以,婺源人不光在水口林植树,而且决不允许砍伐,为此还制定了“杀猪封山”的村规民约,对偷伐、滥伐林木者,全村人声讨,除处罚金并通告外,并要从当事人家中拖出生猪当众宰杀,全村按人头送肉。在物资匮乏的那是,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了。

岭水口林以南方红豆杉为主,共78株。红豆杉被誉为“植物大熊猫”,,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篁岭有如此规模的红豆杉群,实属珍贵少见。红豆杉浑身都是宝,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更是具有抗癌的功效。它们与牌坊、拱桥、五显庙等一起彰显徽州古村落水口文化。

在婺源的其他水口种的最多的就是樟树,樟树一年四季常青,而且枝繁叶茂。一是树木越茂盛就代表村庄的人丁就越兴旺;二是树木可以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谁代表财,这样一来,村庄的财气就不会流失太多,还有一方面,在村庄的去水口建水口林,也是为他人着想,就是为下游的村庄涵养水土,充分的体现了徽州人”儒雅“的思想品德。

婺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2.6%,古树名木很多,江西挂牌保护的名贵古树游11000余棵,我们婺源就有5500余棵,占整个江西的一半多。在以红色文化,绿色山水为旅游主打的江西,我们这方的绿色山水,更显得璀璨夺目,进入21世纪以来,即使旅游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开发过程中,依然坚持保护优先,以文化与生态的珠联璧合作为我县乡村旅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生态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增强了婺源乡村旅游资源的内在优势。对此,县委县政府重点实施了五大工程:一是绿化美化工程。通过造林绿化、封山育林、“十年禁伐阔叶林”等绿化工程,优化全县生态大环境;把油菜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上升到新的产业来培植,在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沿线茶园套种开花果木,每年套种梨树、桃树等带花苗木15万余株,打造“花海婺源”。二是文化保护工程。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规划了古村落村民建房新区,缓解村民建房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推进了“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三是水体保护工程。严厉打击炸鱼、毒鱼、电鱼的行为,严禁化肥、渔药养鱼,切实保护水体生态;依法规范河道采砂,做到限地段、限季节、限量开采。四是环境保护工程。关闭“五小企业”近200家,尤其是20xx年不惜年减少税收近千万元,关闭了年消耗阔叶木材近10万立方米的木材加工企业和高耗能有污染的电石企业;对主要公路沿线、景区景点坟墓4000多座进行了搬迁并绿化。五是城乡清洁工程。已建成全省首家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投入使用;县财政平均每年安排每个行政村10000元卫生费,用于处理乡村垃圾,以此带动了群众自觉维护村容清洁。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全县的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

结束语

各位领导,本次篁岭之旅就告一段落。请记住导游小×,更记住篁岭!篁岭时刻都期盼着各位再次光临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八

(一)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二)强化规划引领。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三)抓好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四)注重资源挖掘。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五)着力产业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

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20__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

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__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最新参与江西红色历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九

通过培训,我自己认为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小组工作、实物教学、提问和学习活动、学习游戏,就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小组工作进行了尝试,下面就小组工作方面谈谈我自己的体会:小组工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我几乎在每堂课中都尝试着采用,因为我认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有利于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尤其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工作的有效性呢?我认为:

一、合理分组

在分组的问题上,我认为应采取异质分组,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可根据学生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也可根据固定座位来分、自由组合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各自的不足,应考虑男女生的搭配,学生能力强弱的搭配,尽量减小小组间的差异,便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每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每小组的成员基本固定,但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需要将小组成员临时组合。

二、合理分工

小组成员要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安排好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明确各自要做些什么,怎样做。经过一段时间后角色要轮换,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给予时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基础。小组工作前让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观察、分析、思考,对所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就有反复阅读的机会,有认真思考的机会,有深入探究问题的机会。这一过程完成之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组内成员交流自主学习所得,谈出各自疑惑之处。随后进行合作阅读,合作探究,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万一还有不明之处,通过合作学习后的全班交流,教师的讲评,问题自然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这样合作学习才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使所讨论的问题更深一些。在出示讨论题后,留给学生看题审题的空间,让学生理解题意,诱导学生联想、猜想,唤起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特别关心后进生,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即使同答错了,也要耐心引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四、积极参与

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需要深入到小组中,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的解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失误,以便提供必要的提示或矫正,并能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由于教师及时加入学生讨论,会使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真正使合作学习的效用发挥出来。

只有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小组工作,使其不断充实,成为我们教学的常态,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健康地全面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学习、多探索,提高小组工作的有效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