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海南农垦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报告 海南农垦的发展前景(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16:05:13 页码:9
海南农垦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报告 海南农垦的发展前景(三篇)
2022-12-26 16:05:13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海南农垦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报告一

三亚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三亚落笔洞发现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汉代在今三亚市崖城镇设珠崖郡,隋代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明清时改称崖州,民国后改崖州为崖县。1954年崖县政府所在地从崖城搬到三亚,直到1984年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所以说,作为城市,三亚是很年轻的。这里是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45万人口中,有黎族17万人,苗族2800多人,回族近7000人。除市区外,三亚市管辖着十镇三乡,还有五个大型国有农场。

三亚地处北纬18度,年平均气温15.4摄氏度,终年无霜。当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在三亚这片热土上,依然是姥紫婿红,绿意盎然,暖风袭人。"海外风光别一家,四时杨柳四时花。寒来暑往无人会,只看桃符忆岁华。"古人描绘三亚四季如春、风景秀丽的这首诗,已被传为佳句。正因为如此,三亚成为全国最好的避寒、冬泳、度假休闲胜地。

三亚得天独厚,汇集了阳光、海水、沙滩、气候、环境、温泉、民族风情和热带田园风光等旅游资源于一地,是世界上热带海洋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三亚不仅热带滨海自然景观之美冠海南,而且人文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这里有古代朝庭贬官、高僧名道的足迹,有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当您陶醉于椰风海韵的时候,那些同景观相联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文化,一定会让您感慨系之,浮想连朗。

三亚热带滨海的主要观光和休闲地有亚龙湾、鹿回头、天涯海角、大东海、南山、蜈支洲岛等。她们共同的特点是,不仅阳光明媚,沙滩细白,椰风摇翠,海韵迷人,而且都处在纯净的生态环境中。近海海域水质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标准,大气环境优于国家一类标准。全国第三、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海南人均寿命居全国之冠,而三亚又是海南最长寿的地方。

三亚的市花是三角梅。无论是景区景点,还是山野道旁,你随意可以见到一蓬蓬浓密的青枝绿叶上,飘动着一簇簇艳丽的红花,热烈得好像冬天里的一团团火,那便是三角梅了。三亚的市树是酸豆树。它躯干巨大,枝叶浓密,树姿宏丽,是非常珍贵的草坪孤立风景树。然而在南山文化旅游区,你可以看到成片的酸豆树林。由于"鹿回头"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留在景点介绍中讲),三亚获得"鹿城"的别称。

三亚市作为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越来越注重市容市貌的美化。他们在沿三亚湾20公里滨海狭长地带建设"椰梦长廊",以及整治大东海,新建雨林广场,就是近几年来实施的城市绿化美化重点工程项目。椰梦长廊以广植椰树为主,树阴下铺植绿草,其间点缀灌木、花卉,穿插布置娱乐、景观文化小品,形成集观赏、游览、休闲为一体,妙趣横生、生机盎然的滨海带状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游客们可前往赏景听涛,怡悦身心。

朋友们,让我们放松身心,融人这一方被古人称作"极地异域"、如今正朝建设国际热带滨海旅游城市方向前进的热土和海洋吧!

有关海南农垦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报告二

好的,朋友们,东西带齐了没有,现在我们就要准备出发了。早晨起来大家感觉空气是多么清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愉快的旅程也就要开始了,今天的天气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海南是一个没有冬天的海岛,一年四季太阳都是火辣辣的,下车之后大家要注意防晒,戴上帽子、打上伞、擦防晒油。好,下面介绍今天的行程安排。

海口的得名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有南渡江在这里入海,所以叫做海口,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别称叫椰城,另外三亚又叫鹿城,兴隆又叫华侨城,妖城,妖气冲天。

海口市是本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刚刚和琼山市合并,全市面积增长10倍,达到2300平方公里,人口也多了1倍,达到150万,海口市有四个区: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和美兰区。要概况海口市的现状有一句话比较准确:小城市的底子,中等城市的规模,大城市的气魄。88年建省的时候"十万人才下海南"掀起了一股移民的热潮,移民使一个城市充满着青春与活力,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朋友们,和大陆相比,海口是一个非常悠闲浪漫的城市,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慢,不仅海口整个海南岛都是这样。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海南历史上处于政治的边缘,没有爆发大的战争,其次这里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地里长庄稼海里有鱼,饿不死也冻不死;第三呢是人口少,居住环境比较宽松;第四呢就是因为海南还是一个农业省,没有形成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应有的快节奏。

海口有一段时间在全国非常出名,这就是90年代初期的房地产热潮,那时候大量的资金涌入海口、三亚等城市,大家忙着炒地皮、炒房产,你卖给我,我卖给他,许多人一夜暴富,当时市面上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从外地来海口打工的农民,因为身无分文每晚只能睡在大街上。有天早晨他醒来一看,吓了一跳,只见身后排着长长的一溜人,原来他睡在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售楼部的门口,这些人都是来买房的。当这个民工准备离开时,从队伍后面跑出来几个人,请求购买他的位置,最后,这个民工拿到了"从天上掉下来的"7万块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然而从94年起国家就开始宏观调控、银根紧缩了,很多项目都停了下来,成为烂尾楼、空置楼。一些老板的钱几百万上千万的就被套在那儿,甚至到最后开着奔驰车没有加油的钱。

多年来烂尾楼一直是海南政府心中的伤痛,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发展为政治问题、治安问题:搞传销的,搞地下加工厂的、捡垃圾的、吸毒的等等人员在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间。传销人员经常激励自己:"今天我们睡地铺就是为了明天住别墅,今天我们吃南瓜就是为了明天吃王八"。地下加工厂更是肆无忌惮,生产劣质食品和潲水油,扰乱市场,十块钱买十几包椰子糖,我带团不能让你们吃,吃出甲肝乙肝怎么办?吃出口蹄疫来怎么办?不过这些人也高兴不了多久了,因为海口市、三亚市政府已经在着手解决烂尾楼问题了,能拆的就拆,能续建的就续建,所以想在海南买房的朋友现在正是时候,现在房价一平米才一千二三,很多游客第一次来旅游,第二次来度假,第三次就买房了。现在海南的房60%就是外地人买的。

(过五公祠)朋友们,这是海南一处人文景观--五公祠,纪念唐宋时期被贬谪到海南岛的五位历史名臣(略),有人说来海南是看海玩海听海吃海,我们就没必要进去参观了。说句实在话,海南的人文历史景观是比较少,但是不是就说说海南是个文化沙漠呢?并非如此,海南文化是非常深厚的,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开拓进取精神,例如说过去华侨孤身一人出外闯海,需要多大的勇气;

②海南文化包容性大,从古代被贬的官员到建省"十万人才下海南",当地人从不排外,以一颗宽容平静的心来对待;

③海南人韧劲足,不向命运低头。本岛生活条件最差的要属生活在五指山区的黎族人和生活在海面上的蛋民,可他们一副乐天知命的样子,很少抱怨过。我亲眼看到一个断了双腿蛋家人在水下捕鱼,动作非常灵活,一点都看不出残疾的样子。还有许多黎族的阿婆已经90多岁了还经常在地里劳动,非常令人尊敬!蛋民是海南一道特殊的风景,南湾猴岛的海面上有我国最大的一片海上渔民生活区,有关他们的情况在去的路上我将做详细的介绍。

有关海南农垦改革发展心得体会报告三

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位于海口市东南方5公里处,占地面积约6.7公顷。清光绪十五年(1889),海南人民为纪念唐宋间被贬谪来海南岛的唐朝名臣卫国公李德裕,宋朝名臣忠定公李纲、忠简公赵鼎、庄简公李光、忠简公胡铨而建,遂有“五公祠”之称。

五公祠由主楼以及两侧的苏公祠、学辅堂、五公精舍、观稼堂、伏波祠、浮粟泉、cwnb236w猛ず颓碓暗韧ぁ⑻ā⒙ァ⒏蠊沤ㄖ群组成。

主楼为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式斗拱的红楼,高9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楼下正门悬挂“五公祠”匾额,楼上挂着“海南第一楼”横匾,楼下大厅内陈列着五公塑像。楼下大厅楹柱上,清人长联高度评价了五位名臣,颇为“第一楼”增辉。长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嗟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主楼右边为学辅堂和五公精舍。学辅堂是浙江名士郭晚秀讲学故址。五公精舍是晚清海南学子研习经史词章之地,后改为海南陈列馆。其间陈列有汉朝的铜鼓,明朝铜钟,宋徽宗赵佶亲笔书写的瘦金字体石刻《神霸玉清万寿宫诏》碑,苏轼的《临江仙》、《行香子》等3首词和他的平面石刻像,海瑞的手书唐诗四首及其大“寿”字碑刻和铸于元代初年高达1.5米的释迦牟尼铜佛像。

五公祠的东侧是为纪念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而建的苏公祠。清顺治、乾隆、光绪年间又多次重修。祠内陈列一批苏东坡诗词碑刻,祠前有碑坊、拱桥、荷池、风亭。祠东有琼园,占地0.67公顷,园内有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仙游洞等名胜。

浮粟泉有“海南第一泉”美称。相传北宋绍圣四年(1097),苏东坡被朝廷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今儋州市)安置,途经此地投宿,见居民饮城河之浊水,于是察地形而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两泉。”当地居民掘之,果得清浊两泉,俱甘甜。清为浮粟泉,浊为洗心泉。后人在两泉周围陆续建了苏公祠等建筑。洗心泉在明初湮没。现存的浮粟泉,由琼州知府叶汝兰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改建成方形古井。

粟泉亭已有300多年,由明代知府翁汝遇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始建。动工时,挖地得一刻有苏东坡诗的石砖。此亭因翁汝遇升迁而停建,由继任知府谢继科续建完成。

洗心轩为一长形平屋,原名“食源亭”,因苏东坡一诗而兴建,经历代重修保存至今。

仙游洞是1920xx年到海南任观察使的朱为潮所建。相传他修琼园时,梦见和宋代海南历史上第一位诗人、道士刘遁在粟泉亭饮酒。刘指亭外说,此地是他出生地遗址,便飞升而去。朱醒后,颇为感慨,在刘所指处建一假山石洞,并依刘遁诗句“仙游洞里杳无人”为假山石洞命名,现假山石洞口“仙游洞”乃朱为潮题。

五公祠东侧还有两伏波祠和拜亭。明代万历四十五年(1617),副使戴禧创建昭忠祠。1920xx年维修五公祠时,把两伏波祠迁至现址,现是重修后的两伏波祠,崇祀西汉的前伏波将军路博德和东汉的后伏波将军马援。两伏波祠前面是造型古朴的拜亭。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五公祠的修缮工作。1954年全面重修,1974年、1984年又两次修整。1994~1996年,又拨款1800多万元,在五公祠游览区内修建高3层,总建筑面积4188平方米的园林仿古建筑——五公祠陈列馆,内设大小展厅10个,以陈列五公史迹为主,同时陈列海南岛历史人文资料,还修拱桥、花圃、绿地等一批配套设施,与“海南第一楼”遥遥相对。

五公祠古迹紧连一片,雄伟壮观,历代骚人墨客多慕名到此一游,故自古有“琼台胜景”之称,今为海口八景之一——“圣祠叠翠”。解放后,周恩来、董必武、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先后到此参观,并留下热情洋溢的诗词。现被列为全省第一批旅游涉外参观游览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