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6 23:36:02 页码:13
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杜威教育名篇读后感(七篇)
2022-12-26 23:36:02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弱智学困生状况:

王晓明在一年级开学那天插入我班,在这之前,他已经完整地上过一年一年级了,因期末考试数学、语文两门功课都是零分,连名字都不会写,家长给他办了留级,重新读一年级。据前任教师介绍,他不仅家境贫困,而且有先天性不足:弱智、弱视,一直戴着眼镜。平时从来没写过作业,也没交过作业。

一连几天的入学常规训练,我发现他每节课都是不停地扭动、转动着身体,嘴里不停地嘟囔,手里不停地往周围同学的身边扔东西。有时候,他嘴里还不停地嚼东西,往周围同学的身上吐,弄得周围同学甚至全班同学像耍猴一样地看他,无论我怎么嘱咐、甚至大声点他的名、每天都留下他练坐姿、单独教育他,都象对牛弹琴,他就像没听见一样,依然我行我素。

学习课程接近三分之一了,我检查他的课堂作业,发现他一天只会写一行“1”,而且还弯弯曲曲写不好,每天都是这样,连数字都不会写,更不用说做题了。

我每天下午放学都留下他,单独给他辅导。他那白发苍苍的奶奶来教室接他时,对我说:“老师,俺知道您留下他是为了教育他,您没有扔了他不管他,俺一辈子忘不了您”。听了这些话,我心情很沉重,更坚定了我要教育好他的决心。

可是,从哪里下手呢?他对于批评不起作用,表扬他吧,实在找不到他的优点,他不仅弱智,还弱能,就是什么也不会做,不会学习,不会听课,不会劳动,不会站队„„就连走路都走不好,一歪一扭的,手里不停地挥舞着,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天天被校执勤的学生扣分。新生注册学籍要照相,他连照相那短短的几秒钟都坐不住,两个照相的工作人员加上我,三个人哄着他,照了好几次,最后还是照了个半侧面的脸。他和任何人都没有交流,从来不说话,嘴里发出的只有嘟囔声,听不清嘟囔的什么。我感觉他的大脑好像没有知觉,只有身体和四肢在扭动,像一个转动着的植物人,在自我的世界里转动着。我搜遍他全身也没找到他一点闪光点,想表扬他,就是找不到理由,当时我对他绝望了,认为他是重度智障儿童了。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1、像医生抢救病人,抓住一线希望就永不言弃。

就在我灰心绝望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在下午的一节数学课上,他竟然呼呼地睡着了,我看见了,心想:反正他也不学习,还弄得别人没法学习,让他睡吧。我第一次上了一节安宁的数学课。第二天下午,他妈妈到教室里来接他时告诉我,他回家告诉妈妈:课堂上他睡着了,数学老师没有批评他。我听到这话,心里又内疚又惊喜:他能把课堂上的事情告诉家长,说明他还有是非感,知道上课睡觉不是件好事,而且还知道感恩。就像医生见到昏睡的植物人微微的有了知觉一样,我兴奋极了,他有救了,我终于找到教育他的突破口了。

2、科学分析成因,制定相应救助计划及措施。

我根据他平日的状况,上网搜寻资料,调查他的家长,请教医生,访问有关儿童多动症、自闭症的症状和成因,大致搞清了他智力偏低、学习困难的原因。医生查体发现他视力弱、色盲,除此之外,还是自闭症、多动症导致智力低下,语言表达差,不会和别人交流。是一个多么不幸的孩子啊,我更有责任关心他,呵护他。我觉得要抓他的学习,得先抓好他上课听讲的习惯,首先要让他课堂上能坐住。

3、惩罚中寻找突破口,低标准,严要求,循序渐进。

既然找不到他的闪光点,找不到表扬鼓励他的理由,我就从惩罚开始寻找他的闪光点,以此寻找教育的契机、教育的突破口。先训练他上课能坐住、会听课,然后再抓他的学习,也就是:低标准,严要求,循序渐进。

4、家校联手创造奇迹。

我把我的计划和家长进行了协商,同时告诉家长:我们要为这孩子的一生着想,培养他最起码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要不将来谁养活他一生?家长非常同意和我配合。于是,我就把他调到最后一排有空调的那个角落里,单独一桌。他在上个一年级已经尝试了一年的孤独滋味,这次再重新回到过去,他肯定会有所表现。我告诉他,什么时候上课能坐住了,会听课了,就把他调到前面来。晚上给他布置的家庭作业也是练习坐姿,先是坐6分钟,由家长负责监督记录,第二天拿便条来。两三天过去了,他还是一点变化都没有,我还是照例每天单独留下他练坐姿,他妈妈每次来接他都配合我轮流教育他一番,并把练坐姿的家庭作业延长到10分钟。一周过去了,回家练坐姿的时间延长到15分钟,最长的一次他妈妈让他练坐了30分钟。在又一周的一节数学课上,我发现他居然老老实实地坐着听了几分钟的课,我终于看到了我所期望的结果,自开学以来终于找到表扬他的理由了,我赶紧当众表扬了他一番,并鼓励他:再继续这样好好表现,就能到前面来了,就能找到同桌了。

表扬后的效果就更好了,一天比一天坐姿有进步,我就一天一天地表扬、鼓励他。到了第二周末,整个一堂课下来,他基本能坐住听课了。周五下午我先是表扬他一番,接着问:谁愿意和他同桌?班里同学纷纷举起了手,他看到这一幕,心里肯定震撼很大。我把他调到最前排和一个学习、纪律各方面特别好的同学一桌,和3个学习、纪律各方面特别好的同学一组,三个优秀生围着他,轮流看着他,帮着他,从此以后,他的课堂纪律再也没用我费多大的劲。尽管时有反复,我还是能控制住他的纪律。至于放学路队的纪律也是有专人帮着他、看着他:一个同学牵着他手和他并排走,两个同学在后面看着他,让他掉不了队。

5、细心、耐心引领,走进数学。

我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抓他的学习,首先从家庭和课堂两种作业抓起。他在上个一年级里,从来没有交过这两种作业,已经养成了惰性,想一下子就让他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是不可能的,何况他的视力不太好,脑子反应慢、动作迟缓,我还是像抓他的纪律那样,低标准,严要求,那就是可以不按时,但一定要完成。他算题很慢,不数指头就不会算题,就连1加1等于2也要伸出指头数,而且看一个加数伸一个指头,两个指头都伸完了,再数数一共几个指头,再写得数,而且如果不在他身边指导着他做作业,他就一道也不做,一个字也

不写。课堂作业我尽量地站在他的一边靠着他,鼓励他不停地努力地做下去,他只会用指头数得数,我教他尽量用学具去摆得数,用学具摆熟练了,再教着他脱离学具计算。他算一道,别人能算10多道,就这样的速度,课堂上是写不完作业的,下课了实在写不完了,我就下午放学后留下他写,写到家长来接了就让他拿回家让家长监督写完,第二天交上来。别的孩子是不准把课堂作业拿回家写的,必须课堂上完成,而且学校里也不准放学后留下学生,但在这个特殊的孩子面前,我破例了,而且也上报了学校。至于家庭作业,那就和家长达成一致,让家长在家里监督、鼓励完成。据家长反映,他的作业经常写到9点以后才能写完,而别人十几分钟就能写完。但不管写到什么时候,我和家长都要求他必须完成作业,不给半点逃脱的机会。

就这样,一个多月后,奇迹出现了。那天下午第一节数学课,我布置了写作业,下课了同学们都交上作业出去玩了,只有他还在写,三四个孩子围在他的周围边说话边看他写作业,而他理也不理,一直在认真地写着,直到写完交上才出去玩。我和语文老师同时目睹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刘老师激动地说,真是不容易啊!这标志着他能独立地按时写完作业了。我当时激动得差点流出眼泪,立即表扬了他。

6、表扬加鼓励永远是制胜的法宝。

有付出就有收获,老师和家长的心血没有白费,从此以后无论家庭作业和课堂作业他都按时完成,只是做题还需要数实物,书写的字体不是很规范,是班里书写最差的。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训练他完全脱离实物计算,规范地书写,也就是对他提高标准,严格要求。课堂上除了手把手地指导他书写,在本子上给他写几个规范的数字让他照着写,我还把班里最好的作业拿给他看,让他照着写;晚上的家庭作业我也给他家长一本优秀作业让他照着写。很快他的作业书写规范多了,我就经常表扬,在他本子上盖上一朵小红花,再写上优+好,他高兴极了,写得更好了,到了优秀作业档次了。无论是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基本上都是优+好,而且他做数学题由数指头,到摆小棒,到脱离实物正确地独立计算了。

7、发挥群组帮助的优势。

进入三年级以来,他的纪律、学习、卫生、作业几方面都不用我操心了,由他所在小组的三个优秀生负责帮助,有不会做的题,组内同学负责教会;作业完不成,组内同学轮流看着他补上;上课纪律不好,组内同学随时提醒他,教育他;不履行值日生职责,值日班长和组长就会找他。我制定了一个奖励政策:他每进步一次,他的组就奖励5分;每教会他一道题,教的同学就奖励1分。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每次期末考试各科都在70多分,最好的一次是数学88分,达到了及格和良好水平。除了值日生干得稍差一些,他在纪律、学习、作业几方面都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基本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认真,多数时候都得优+好,有时还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每次我送路队看见他家长脸上也挂上了笑脸。

四、案例反思:

有位教育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试想一下:马戏团的小动物

都能训练做简单的数学题,为主人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更何况我们的孩子呢?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科学培育,枯草也会发芽。作为班主任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然后科学管理,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老师的教育。我班弱智学困生王晓明同学的转化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爱,是一种力量,技巧是一种智慧,教育成功需要爱心加技巧。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婚姻、家庭等社会意识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好多的家庭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地震。近年来所带的班级中,单亲家庭的学生人数是愈来愈多了。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最良好的教育要素。反之,无一个完整的稳固的家庭的学生,其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或那的缺陷,我们称之为问题行为。许多触目惊心的相关案例给家长、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现在我担任六(一)班的班主任,以现班级中的几个典型的特殊家庭的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甲:父母离异,抚养权归父亲,父亲与继母再婚,继母带个姐姐,母亲与继父再婚,继父带个弟弟,母亲与继父又生个妹妹,妹妹未到1周岁。尽管抚养权归父亲,可父亲无正式工作,平时寄宿学校宿舍,只有周六暂住姥姥家。对于这个学生来说,连最起码的每月生活费都是个难题,两边要钱都凑不够,对孩子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曾在成长与反思本上质问他父母为什么要生他。

学生乙:父母之前都有各自的家庭,分别离婚后结合生下学生乙,母亲常年在北京打工,父亲在邯郸打工,现与父亲一起生活。表面看这个孩子整天嘻嘻哈哈,可是脾气非常倔强暴躁,曾与两名任课老师发生冲突。

学生丙:父母离异,母亲不知去处,现与父亲居住,父亲当保安。在学校曾犯过宿舍喝酒、上网泡吧这样的严重错误,家长来学校与我沟通的时候说:“孩子在家不太听话,结交了好多染着各种颜色头发的人,如果学校不管这个孩子的话,这孩子肯定得进监狱。麻烦老师好好与孩子谈谈吧!”

下面我说一下我对特殊家庭的孩子的教育举措:

1.建立班级档案制度,积极规范管理。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特殊经历、兴趣爱好、理想追求、社会交往等),在接新班开学当天,就让学生填写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专门的特殊学生的档案(当然有的特殊家庭的孩子从信息表中也显现不出来,需要后期的细致了解)。它可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又能使工作有案可查,并为以后的工作总结出经验,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就能“对症下药”,成效巨大。据我的经验,凡特殊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庭情况的,所以班主任要注意对情况的保密。

2. 架起爱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作为班主任应该“爱”字当头,尤其是对特殊家庭的孩子,我认为

宿舍的同学告诉我,我知道后立刻去药店给他买了烫伤膏,并跑到他们宿舍亲自帮他涂到脚上,然后给他家长打电话把他接回家养伤,我当时还不知道他家庭的特殊,但是这个举动好像奠定了我和他沟通的基础,后来在他的成长与反思本上得知了他家庭的特殊性,而且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都难解决,我积极地为他申请贫困生补助,作为一名男生他没好意思当面说感谢,而是在成长与反思本上写到“李老师,我一定会报答您的”,我回复“老师不用你报答,好好学习就是对老师的报答,以后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尽管跟老师说”。学生乙与学生丙的家庭条件也比较差,我也积极为他们申请了贫困生补助。因为我与他们建立了感情基础,他们能听得进去我的教诲,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才显得很顺畅。

3. 建立沟通制度,积极尝试心理咨询。谈话是与学生最好的沟通。面谈、成长与反思谈、qq谈、email谈等形式多样,均可视情况而定。针对特殊学生具体的表现,分别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耐心细致谈话,对他们的进步及时肯定和表扬,对他们的错误进行及时批评,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危害,促使他们提高认识,并且对他们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规范他们的行为。当然谈话内容是否切中要害,谈话时机是否最佳,这是谈话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也可借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当然除了与学生的沟通,也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

4.建立心理疏导制度,积极进行行为训练。问题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比如我班的学生丙),他们的行为动机往往很单纯。守法但不遵纪,他们不至于违法犯罪,但小问题不断,违反校纪班规是家常便饭,且有屡教不改的特点;道德认识不能支配道德行为,自制力差(比如学生乙)。他们大多对事物有正确的评价,但不能以此来要求自己;既自卑又自尊。常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和他人的评价而产生自卑感(比如学生甲),但很难容忍别人看不起自己,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这是一种很矛盾的心理。班主任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法,做好心理疏导工作,使其心理障碍问题消融或合理宣泄、转移,最终达到健康发展,

5.建立信任激励机制,积极倡导自我教育。从心理学观点看,对学生的信任激励,能使学生排除心理不安全感。除此之外,还可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尝试让特殊学生参与日常管理,比如学生甲很有责任感,有组织能力再加上很有学生缘,学生乙在体育和音乐方面很有优势,所以这两名同学在班级担任学生干部。对其中表现出色的特殊学生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唤起人实行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愿我们的信任能给中学阶段的他们添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他们更好地走过迷茫,走向成长!

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不抛弃、不放弃”,心中有爱是关键,然后明确自己是青少年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

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们进行心理教育,使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信心。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特殊家庭子女就会拥有属于他们美好的未来。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读完《呐喊》的自序,我了解到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他的人生感悟,我从心底发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小时侯,鲁迅几乎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之间,隔着比自己高一倍的柜台,鲁迅为他久病的父亲买药,最有名的医生开的药引果真稀奇。回忆起我们小时侯的生活,那真是太幸福了,而我却常常撒娇,惹爸爸生气,那时,我为父亲做过什么?我真惭愧。

鲁迅在他的父亲亡故之后,便到东京留学,他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有弃医从文。学医是为了拯救像他父亲一样被庸医所害的人,他在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也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后来他又深刻的认识到学医只能治疗人们身体上的疾病,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

鲁迅在年轻的时候有很多的梦想,不管是学医还是做文章,他的目的都是为了拯救被腐朽思想束缚的人们,为了拯救国家,他的这种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努力的干劲,也激励着我要百尺竿头,更近一步,坚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的去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相信成功会在前方等着我。

我一直以为“ 国家”离我很远,我的存在似乎与国家无关,国家太大,太空,太远。但是,在我看了《呐喊》的自序后,我发现我错了,我这样想是缺乏责任感的表现,其实,我和国家还是密切相关的,国家减免学杂费的措施不就惠及到了我吗?我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在高考的考场上自由的发挥,之后在自己工作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给国家添麻烦,虽然没有鲁迅那么有影响力,但也尽了一份力。

鲁迅在弃医从文后,也遇到一些困难。但他没有放弃。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只越过这些坎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迎来令人兴奋不已的成功。

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然我佩服不已,他将拯救人们的思想作为自己的责任,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中,一篇篇优秀的文章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人们的修养。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关于名著呐喊读书心得体会2

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初次认识鲁迅先生,是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套文学名著,正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呐喊》、《朝花夕拾》和《彷徨》。

《呐喊》这本小说,我一开始读就上了瘾,因为里面描写的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的生动,用的语言、词汇都很形象。同时,我也很敬佩鲁迅先生为国为民的做法,为了唤醒中国人那颓废的灵魂,从而弃医从文。

《呐喊》里的许多文章都很独特,也很有代表性。其中的“药”,写的是一个老翁为了救儿子的命用钱来交换血肉馒头这份“良药”。里面的人,个个都是愚昧无知,一心只为自己,自私自利的。血肉馒头可以治病,这简直就是胡扯!

还有那可笑的阿q。阿q的这一生,我很同情,也表示很无奈。阿q这个人是个朴实的人,但也是个愚蠢的人。鲁迅先生用他比作当时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也是很形象的了。总之,他的一生很悲惨!

那令人不能忘怀的孔乙己。他满口的知乎者也,没钱却穿着那破旧的长棉衫站在人群里,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文化。还经常赊账,最后,还是死在他那虚伪的内心下。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八个字概括了当时的中国人民。《呐喊》不仅批判和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而且还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意志!

关于名著呐喊读书心得体会3

漫步在枫叶林下,看着如血染工的枫叶飘落,空中似乎弥漫着哀历的气息,我似乎感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心声……

在鲁迅先生不胜枚举的作品中,《呐喊》作为他名闻遐迩的代表作,是他所有作品中最为卓尔不群的。

《狂人日记》的文学地位是不必多言的,它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小说,鲁迅先生没有正面揭示社会的黑暗腐败,而是运用极其深奥的影射等手法,把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后遗症留下腐朽不堪的社会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这是篇值得熟读的深思而又不可多行的好文章。

你可曾记得记得那位赤贫如洗的孔已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便是孔乙己最完美的写照。那时,有多少像孔乙己一样攻苦食淡的读书人呢?群众对孔乙己的冷嘲热讽;使我感到当时社会决疣溃痈的现象,而鲁迅先生用笔底烟花的笔墨坚定自己爱国如家的一种个性信息。

江南有一水乡名唤鲁镇,迅哥儿从小生活的地方便在这里,少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用网下归航等轻松的画面,如鲁迅童年的一般,童趣盎然的水乡生活的射影一般,鲁镇劳动人民的淳朴差良为而又迷信落后的思想使我惘然苦失,不由得叹息当时的社会的灰暗和压抑。

枫叶落在了宽阔的大地,太阳已经出来了,阳光普照大地之上是鲁迅先生的一片赤诚之心与爱国情怀。

关于名著呐喊读书心得体会4

暑假的时候,业余时间看了鲁迅写的《呐喊》,挺感动的。

《呐喊》中的《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药》这篇文章讲的是老帅儿子饱受消费之苦的故事。为了救儿子,老栓决定出高价买“人血馒头”,希望能治好儿子的病。老栓带着自己错误的执念,在茶馆里辛辛苦苦,就是为了得到这种蘸了人血的“长生不老药”,合成馒头给儿子吃,但最终老栓因为太封建迷信而耽误了儿子的治疗,儿子终于病死了。老栓体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却又懵懂无知。这场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旧社会统治下人们思想的落后和愚昧。

另一篇《孔乙己》,也向我们展示了封建阶级统治下的悲哀。小说描写孔乙己不断参加科举考试,期待科举考试改变他的命运,但他不勤奋生活,自我安慰,生活贫困。人们不断嘲笑他,整天开玩笑。终于有一天,孔乙己被抓了,他因为太激动而火了。通过孔乙己荒诞悲凉的人生轨迹,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悲哀。

看了《呐喊》,才知道旧社会很多人都是被封建迷信和落后毒害的,在封建愚昧的统治下,人害人害己。佩服鲁迅以笔为武器,批判当时落后的思想和愚昧的行为,唤醒许多人沉睡的思想,人们用与封建社会的斗争来换取社会的进步。

如今,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不断吸收新知识和新思想,与社会进步。但是生活中还是有一些愚昧落后的现象。比如很多人因为缺乏条件或者缺乏学习和进步而没有机会接触先进的文化和教育,以至于还保留着以前的封建迷信,保留着很多陋习,崇尚读书无用论。那些孩子往往不学习或者中途辍学,所以他们的生活没有太大变化。以后要多做,包括教育和传统,分清传统和封建的区别。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不仅要过得好,还要尽可能地帮助别人过得好,一起进步。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1、

中午午睡时,小朋友们在忙着自我脱衣服、脱鞋子;因为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大肌肉动作和小肌肉的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较小班时,已经有很大的提高了。所以我们让小朋友自我动手了,实在不会,我们会教,但不会去直接帮忙。

今日林林脱衣服的时候就遇上了麻烦,他将衣服的拉链拉开了;可是由于穿了厚衣服,所以袖子没有办法脱下来。他努力地脱着,实在脱不掉了,他开始甩衣袖,嘴里还发出“嗯嗯”使劲儿的声音,重复着甩袖子的动作。直到遇到了凡凡。

只见凡凡大方地说“我来帮你”,在凡凡的帮忙下,林林的衣服很快脱了下来。平时在我眼中的凡凡,入园时依偎在妈妈旁边,离园时羞于和我们打招呼,活动时跑这儿跑那儿的孩子一个小男孩,没想到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他会主动帮忙他人。

其实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住着一位天使,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美丽的,只是有时候,我们被他们的表象给迷惑了,暂时看不清他们本真的样貌,所以我们只能耐心去等待去发现他们的内心。

2、

一天早上,小囡的奶奶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这几天多注意一点小囡。因为最近几天接她回家时,她都会满头大汗。留心的家人还发现,只要是在家里没有事情时,她也会把两条腿放在一齐用力摩擦,并且一会就浑身出汗。家里人明白这是不良行为,但不明白怎样帮她纠正,请我们帮忙她改正这个坏毛病。

我明白,她的这种行为只可是是偶然碰到了身体的某个部位,喜欢那种异常的感觉,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但也要注意纠正的方法。如果有几天让她没有继续受到这样的刺激,很快就会忘掉的,但如果纠正不当,反而会加深她的印象,促使不良行为养成不良习惯,到那时就不容易再纠正了。

听了我的解释,小囡的奶奶松了一口气。我之后告诉小囡的奶奶,应尽量多注意小囡的举动,一经发现,要立即采取做其它动作或活动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尤其是睡觉前等孩子独处的时间里,注意陪伴她,和她说话或讲故事给她听,分散她注意力,使之自然入睡,减少她不自觉行为的机会。平时应坚持多一份关心,多充实孩子的生活资料,减少责备、埋怨与压力,更不能呵斥或打骂。

3、

我教的孩子已经是中班了,可是有些问题还是时常会浮现,“教师,我的剪刀找不到了?”“教师,我的书应当放到哪里?”“教师,图书又变得乱七八糟了?”“教师这个我不会”,我开始担忧,开学初或许因为对于物品不熟悉,对于程序有点短暂的忘却情有可原,但此刻已经是中班下学期了,孩子们该是能很好地去解决这类生活小问题了,但显然我高估了我的这群孩子。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该有的成长呢?过多的包办,过多的限制,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也慢慢习惯了理解,习惯了求助。于是,我们决定对班级幼儿的生活教育来一次大的变革,让孩子学会做事,真正展示中班幼儿该有的自主、活力和风采。

我们首先做的就是让幼儿自我的事情自我做。作为中班幼儿,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自我服务本事,一方面巩固他们既有的生活本事外,我们也应当为其制定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学习,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成长,同时满足他们成长的荣誉体验。所以,我们试着相信孩子是很棒的,改革中我们解放了自我的“服务”主角,开始让孩子去实现服务自我:自我整理饭后桌面和地面,自我接水漱口,自我起床叠被,自我擦小椅子,自我便后擦屁股,生活过渡环节自主安排自我的活动,学习活动前自我做好准备工作如取蜡笔、铅笔、胶水等……,设置值日生小班长主动帮忙教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榜样演示中孩子们很快地学会了更多的生活本领,这不单是一个动作的学会,更多的是幼儿一种自主意识、自主本事的培养。

另外,我们还鼓励幼儿别人的事情帮着做、大家的事情一齐做。学会做事,就要从做小事起步,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最终胜任一件大事。我们的“学会做事”生活教育已经开始贯穿与生活的每一天,我们的孩子也比以前更会处事,这种价值将会延续,相信明天我们的孩子会是出色的、自主的、能干的!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文至直则无味”。我认为课至平则无趣。那么,什么样的课才能吸引同学呢?才是一节好的美术课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本好书,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读者、观众,精彩的开头是必不可少的,上课也同样如此,没有精彩的开场白如何吸引同学呢?所以,一堂好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导语设计得好,先声夺人,就能激发情趣,创设意境,激起同学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就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这“教”就是审美教育。美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同学,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美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艺术。而审美过程是人们用感觉器官耳、眼感受客体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设计教学导语时,可以让同学通过视觉、听觉去感受美的造型、美的线条、美的色彩、美的构图、美的声音,从而唤起一种审美的快感。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02几方面达到目的。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从而将同学引入课堂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同学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同学的求知欲。激发同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同学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同学常见的标志给同学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同学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同学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儿童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

在同学创作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同学各自的才能,引导他们把创新的意识表现在纸上;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喜欢提问同学,及时了解他们的构思想法,引导他们将之表现在创作中。评价时,尽量地在同学作品中找闪光点,加以表扬,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切不可以用成人的眼光去判别一张画的优劣,以免使同学的心理上产生阴影,形成绘画障碍。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最近,拜读了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深为其思想之深邃、理念之新颖、见解之独到而折服。朱教授在这本书中指出“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不读书的人,不可能有人文情怀,要培养人文精神,首先要从接受人类文明的最精华的东西——书开始入手。”

近年来,在和学生读书共勉、互相增益的过程中,我时时体验着读书带给自己的充实和愉快,也深切地感悟到读书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有人说:“书中自有精神食粮,书中自有生命质量,书中自有美德滋养。”由此可见,读书对于培养、充实、提升人文精神不可或缺,概括起来讲,读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读书,让学生视野开阔。开学伊始,我与学生相约:本学期老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同学们进行读书竞赛,新学期谁读的书多,谁的读书笔记写得最棒,谁就是读书状元。说读就读,从我做起,率先垂范。轮到我的早读课,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自己钟爱的书读上几页,待学生们到齐了,再上早读课;语文阅读课,更是我们师生读书的最好时光;语文活动课成了我们推荐好书、朗读美文和交流读书体会互动课;闲暇时,我们互相交换好书。一学期下来,我班的一批“小书虫”除了读少儿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外,还读了《我要做好孩子》、《我要当升旗手》、《徐悲鸿一生》、《冰心散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书。读的书多了,他们的视野明显开阔了,习作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谈吐也变得高雅。学生身上洋溢的浓浓书香气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名句来。

二、读书,使学生精神充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以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书中,十分强调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兴趣,那么这样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担心。因为他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举趣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已被健康的情趣所充实和包围了。书,是孩子们最好的精神食粮。本学期,我又和学生们一起读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曹文轩《草房子》、严文井的《小溪流的歌》、以及《哈佛女孩刘亦婷》等书。我明显地感觉到那些爱读书的孩子的精神世界充实且丰富了。他们此同龄的孩子更懂得爱、懂得宽容、懂得珍惜时间、懂得诚信的重要、懂得父母的艰辛、懂得老师的用心良苦,懂得生活的美好、懂得友谊的珍贵……

三、读书,令学生志向远大。学生具有远大的志向是其将来成功的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之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志向远大的学生,他的生活一定是充实而有意义的,他的进步就会插上奋斗不息的翅膀。那么,对于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而言,志向从何立起?单凭家长和老师的几句说教远不如引导他们读几有关志向者的书见效。哥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为此,我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诺贝尔奖百年英杰李政道》、《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牛顿传》等书给学生读,让他们在书中与志向远大的伟人对话,受其熏陶从而逐步确立自己的远大理想。有了志向,才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有实现目标的坚忍不拔,因而也才有成功的可能。我真诚的希望我的学生们今后都能在自己远大志向的引领、鼓舞下,经过不懈地努力,一步步走向辉煌的明天。

由此可见,多读好书的孩子,其视野必然开阔,其精神必然充实,其志向必然远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多读些书不断充实自己,并引荐学生多读些有益的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尤为重要。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当所有的学校都有人文精神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有正气,就充满希望。”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我们不妨说培养人文精神,始于读书

今天的教师为什么要读书,已经无需讲太多的大道理了。因为社会各界对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和对我们自身的要求都越来越高了;因为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因为教师专业发展别无他途。——任何一条理由都要求教师必须读书,读万卷书。

然而,十分可悲的是,愿意读书,每天都坚持读书的教师少之又少,简直可用凤毛麟角来形容了。

显然,目前要想让教师们在教学之余回到书桌前读书,关健恐怕不是在告诉教师们读书如何重要,更不是告诉教师们应当如何读书,而是要设法激发教师们的内在的阅读动力。这就犹如要想学生认真学习,教师必须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一样。

我们有必要对教师的职业特点作一个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一、教师们每天都在规范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这些质量目标和考核指标有些是不及实际和蛮不讲理的),老师们被逼得喘不过气来,只好整天在领导“强化质量意识”的喊叫声中,把自己的弦绷得紧紧的。教学方法陈旧,加班加点,题海战术,牺牲时间和体力和学生“同归于尽”,什么创新精神,什么创造能力都统统见鬼去吧!tmd!

二、教师狭隘地生活着。每天从家到学校,从学校到家,两点一线,周而复始,渐渐形成了不变的生活轨迹。虽说这样的生活仿佛远离了 社会的喧嚣和浮躁,但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校园的陈腐和慵懒。我们心不甘情不愿地看守着自己狭隘的生活,让自己变得更加广博似乎根本就事不关己了。

三、教师们重复地生活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今天的你我还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机械地重复使我们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惰性,甚至是职业的倦怠。读书苦,读书忙,读书有个啥用场?

四、教师们忙碌地生活着。备课,批阅作业,还有其他的各种中心工作需要完成。我们已经分不清八小时以内和八小时以外了。另外,成家后,还有许多的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缠身,真是让人感觉好累好累。唉!

面对着当下我们教师的生存生活方式,我们要创设这样一个前提:让教师愿意读书。

创设这个前提,不是说说就可以行得通的。所谓强按牛头不喝水。但这确实又是一件极为关健的事。可以这样认定,什么时候教师们发自内心地想读书了,我们的教学改革,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的教育对象就都有了希望。

那么,怎样让教师愿意读书?

最根本的途径当然是从制度上提高优秀教师的社会地位。如果我们确信读书是优秀教师必须经历的成长途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成为优秀教师,愿意为此而努力。

让教师体验到读书的欢乐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师毕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教师的精神生命也需要发展、事业需要成功。因此,如果能够让教师从读书中体会到欢乐,那么教师也会逐步地重拾书籍,回到书桌前来的。有针对性地读书是最能体验到读书的欢乐的。

以上为王小娣写的读书体会。目前社会上教师的地位在精神方面很高很高了。如果我们的工资全国统一发,规定每个月五仟元保底,对教学效果好的进行重奖,我想每个教师更会珍惜这个职业。

关于教育名著杜威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两个课堂,班主任和家长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而班主任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生教育的联系纽带,如何去做好学生以及家长的工作做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与学生一道学习成长

1、主动沟通,走进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我是学生的老师,而课下我力争做他们的益友。生活中我主动与学生多沟通,多交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贴近你。在与学生交流中还要善于观察,抓住机会,适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鼓励。

2、重视学生的品行教育

常言道,做人先立品。学生的品行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知识学得再多,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和规矩,将来也很难获得成功。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决定未来人生道路的关键,因此我时常告诉学生,做人要正直、善良、诚实、富有爱心,凡事从正面教育,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好坏,培养良好品质。

3、以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学习好的同学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对后进生不冷落也不另眼看待,而是更加关心和爱护,经常和他们谈心交流,抽空辅导补课,并帮助他们找原因,鼓励他们增强信心,克服困难,每天进步一点点。特别是对调皮的学生、多次犯错的学生,更是主动和他们谈心,先表扬优点,然后指出缺点和犯错造成的不良后果,鼓励他们只要改正缺点和错误,就能成为一个好学生。

4、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注重培养班级干部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中,班干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老师,他们是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又是班级信息的重要来源;对于学生,他们是班级向心力的所在,是学生的代言人。因此,从班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我都做到严爱相济,不偏袒不优待,鼓励他们大胆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认真负责的为班集体做事情,为同学们服务。

二、与家长一道管理班级

1、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

我们班建立了一个学生家长电话通讯录,包括了爸爸、妈妈以及经常联系亲人的电话,保证随时能与家长联系上。如果某个学生在学习、课堂表现或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我便及时与家长沟通,查找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一般来说,学生在学校有异常反应时,在家里也会有所表现,与家长一道,很快就能找到问题所在。而且家长也能体会到班主任强烈的责任心,体会到班主任对学生的关注、关心、关爱,必定会想办法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2、请个别学生的家长到学校沟通

对于班级中个别用常规方法教育而效果欠佳的学生,我把家长请到学校,与家长一道分析学生的问题,统一口径,互相配合,实行个性化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家长都在关注他的行动表现,从而进行自我约束。

3、帮助家长解决困难

有一次,我已经下班回家了,一个学生的母亲给我打电话,说她的孩子还没有回家,我先稳定她的情绪,让她立刻去找孩子,而我马上打电话联系询问同班同学中谁放学路上见过他,一直到家长找到孩子,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件事情虽然耽误了我的休息,但是,换个角度来考虑,在家长遇到困难时,班主任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协助解决家长的困难,家长就会对老师更加信赖。

4、教会学生关心父母

每到“母亲节”“父亲节”“三八妇女节”来临的时候,我会特别提醒同学们,让他们为爸爸妈妈做一件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并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家长们非常赞赏这样的活动,并提到平时只想着孩子学习好,从不让孩子做家务,通过这样的活动,转变了一些家长的育人观念,增进了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