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关于师生共同战胜疫情心得体会和方法(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1:22:35 页码:12
关于师生共同战胜疫情心得体会和方法(2篇)
2022-12-27 01:22:35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师生共同战胜疫情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听课是教学实习的第一步,利用前一周的见习时间认真听课。尽管我所教的科目是生物,一周的课时并不多,但是我积极听取指导教师的每一节课,听取其他生物教师的授课,同时还广泛听取其他科目的课程。见习期间我共听取了30节生物课,5节其他学科课程。通过听课了解到了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不同学科的授课形式,也汲取了众多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这些为接下来的备课、试讲等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听课最大的体会是:一线老师经验丰富,虽然可能语言比较平坦,但是能够如云得水地过渡每一个知识点,虽然课堂上讲得上内容,但是句句精辟,节节精华,能够轻松自如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语言朴实,口语化,易懂,短句多。各个老师都各有特色,由于实习学校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很幸运的接触了先进的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模式的坎中跨过来。

(二)、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严谨备课。

备课环节是教学准备工作的一大难点,在缺少实践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我虚心向指导教师请教,获取教师的宝贵经验,同时也广泛地阅读优秀教案,汲取他人智慧,而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互相讨论,则使我的教案撰写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加接近生活实际。

实习期间我撰写完成了八份教案,由于暑假将实习期间要讲的课都备完了,因而在实习期间备课时比较轻松了。我觉得实习确实进步了,以前备课都是要花一个星期多备一个知识点,还要写讲稿,但是现在只要把本节课的知识点弄清楚,串起来,一份教案,一份思路,就能把整节课讲得好了。陈老师在教学方面给予我很多意见,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态,都有很大收获。真心感谢老师的指导,让原本基础不好的我现在终于能够在有限的备课时间内讲得完整,清楚了。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试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深知这句话所蕴含的道理,因此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我都会进行多次试讲,通过试讲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在小组试讲中,队友为我指出了师范技能方面的不足,在课室试讲中,指导教师为我指出了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一些错误。通过多次试讲,我在师范技能上得到了质的飞跃,在教学内容上也能够较好的抓住重难点,为同学进行讲解分析。这些为正式上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后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除了组内试讲外,还会自己在办公桌上心里默读试讲,把整个思路理清楚,这种方法确实对于我挺有效的,使我试讲的时间、效率更加高了。

(四)、十年磨剑成正果,三尺讲台展师道,上课。

由于暑假试讲了蛋白质那节,所以我在实习第三天,听了多节陈老师的重复课后,就主动要求给我最后一个班上蛋白质那节新课,没想到老师居然同意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节新课就这样展开了。老师说那节课效果还不错,设计了游戏环节,所以学生都很活跃,同时老师也指出了很多不足的地方,使用太多长句,不是很好,内容也设计得太多,语速也偏快。确实,实习期间我竭尽全力克服讲话的语速,内容,改进我的教态,也的确提升了不少。

中秋过后,我们队员们也陆续上课了,我结合其他同学的情况,既要在实习期间多听课,也要有多讲课的锻炼机会,于是跟老师要了三个普通班,全权负责。接下来的实恶主要习日子里,我除了负责三个班外,还主动听指导老师甚至其他老师的课,听听一线老师是怎么教的,每听一次,我都发现自己有很多需改进的地方,于是在重复课中努力改进,以求完美。我觉得这种方法确实不错,师姐说的没错,实习除了上课之外,更多的是要反思,改进,要知道自己的不足,慢慢进步。

很感谢陈老师那么信任我,鼓励我,指导我。收获挺大的,我的学生们很多都给予我很好的评价,很支持我,我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讲课“顺”了,也就是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已经比较自然了,逻辑性强了很多,课堂中的一些问题也慢慢地得到了改正,比如课堂的驾驭能力,时间的控制能力等。

(五)批改作业

作业练习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所以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水平,甚至个性的途径,同时通过批改作业可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此次实习批改六个班的作业本,共计上千本次,体会到教师的辛苦,工作量之大,之难。从一开始的批改作业不得法,花了很多时间在批改作业上,既辛苦又没效率,到后来,能很快找到学生的错误共同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抄作业的情况,能准确的指出问题并批改,效率不失用心,学生同样能从作业的批改获得对老师的认同,因为得到了老师的重视。

高一第一次月考后,我参加了改卷,评改试卷上千份,在此过程中,我很快就发现很多学生错答率比较多的题,渐渐地知道了学生的答题心理,抓住学生的尾巴,在评讲试卷时就很容易抓住重点。

两个月,忙碌而充实,紧张而快乐。再回首,其实我很享受这样的日子,享受战战兢兢的备课时间,享受从容镇定的上课时候,享受与名师面对面的交流时光,更享受我们15颗心紧紧相挨的快乐时光。我们一起备课、一起听课、一起评课、一起吃饭、一起谈心、一起疯狂,更一起奋斗。我们自信,我们优秀,我们相爱。前世的多少次回眸,才换来今次的携手并进!相逢是缘!,十五颗耀眼的星,相聚华南师范大学赴龙门中学实习队,走过斑斓一季,我们深深埋藏着的努力的种子,在浸透了共同经历的酸甜苦乐之后,终将收获属于我们的硕果。

到现在为止实习已经有两个星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跟班级的学生建立起了一种非常好的师生关系,也得到了学生的信赖与肯定。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获益匪浅,对于初二这群处于思想分化期的孩子们,我深刻体会到要管理好初二的班级,班主任真的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努力与心血。

我们初二(3)班的孩子们的本质都是很不错的,心地善良,为人真诚,许多同学都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最难得的是班上的学生大部分是非常团结的,男女之间相处非常融洽。但是他们的自觉性不高,很多学生都有一种惰性,懒于学习,懒于做作业等等,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止步不前。我知道这点就是我接下来该努力的方向,用一切方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在这段时间里,我协助班主任完成了很多班级上的工作,如日常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些工作当中,我慢慢懂得我应该如何当好以为班主任:

1.树立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树立起自身的威严,在学生对我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跟学生说自己的原则:在课后我们可以像朋友那样相处,但是在课堂上必须保持好师生关系。可以通过杀鸡儆猴来树立威严,对学生凶一次就够了,但是凶完之后要哄哄学生,就是要软硬兼施。树立威严之后,就要对学生表现出友好真诚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心,在一步步的沟通当中,我就可以散发出自己的个人魅力了。

2.做好班主任的前提:责任心。

3.与学生沟通:多与学生沟通,沟通过程要注意讲话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你是为了他好。可利用中午午休,与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4.与老师沟通:要更深入地了解班级情况,我除了与学生沟通之外,还有跟各个学科的老师作进一步的沟通,清楚学生各科的学习情况,确定偏科学生,私下再与学生作进一步的沟通与指引。另外,还要跟班级以前的班主任沟通,尝试获得更多的信息。

在这两周里,我通过以上的工作大致掌握了班级情况,包括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品德情况、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点等,针对目前班干部的领导能力还有待提高的现象,我决定要与班干部开一次短会,号召班干部要主动积极地完成工作的同时,还要给予一定的鼓励与支持。因此,我将今后班主任的工作目标设定为:提高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会好好努力的!

关于师生共同战胜疫情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缔造完美教室,塑造完美人格---参加“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暨缔造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

缔造完美教室,塑造完美人格

-----参加“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暨缔造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

龙泉二小 胡琴

11月24日,我和绥阳大石完小的罗雄校长、何坝完小的任廷香老师、天桥完小的陈亿老师一行四人,来到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江苏省海门市,参加了“海门新教育开放周暨缔造完美教室专题研讨会”。两天的活动中,我们参观校园、聆听校园文化解读,观看“完美教室”展示,参加“完美教室”工作坊,阅读海门教育的相关资料,被海门教育深深震撼,不禁感叹:海门,确是新教育的一方沃土。在这里,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却又都将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海门教育人真正是在用心缔造完美教室,用心塑造完美人格。

一、在独特的班级文化中塑造完美人格。“奇迹树班”“七色光班”“蚂蚁班”“四叶草班”……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班名;《无与伦比》、《怒放的生命》、《我们是追梦少年》、《和你一样》、《左手右手》,一首首积极向上的班歌;“旺达节”“犟龟节”“赞美节”“种子节”“自信节”,一个个内涵丰富的班级节日,这一切无不体现着各自独特的班级文化。这些班级的教室布置,班级愿景、班规,以及鲜明的班风、学风、吉祥物、班徽等,无不洋溢着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气息。

二、在丰富多彩的班级课程中塑造完美人格。什么是班级课程,海门市东洲中学的俞玉萍老师说:一个别致的班级名称,一个特别的班级象征,一条贴在墙上的标语,一则写在黑板上的格言;一个特别的仪式,一次好玩的游戏,一场生动的表演,如果只是随心所欲、随兴所至的忽发奇想,这绝对不是班级课程。班级课程不是教育元素的胡乱堆积,不是人云亦云、人做亦做的刻意模仿,更不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的布置;它一定是体现了教育者教育思想教育意念的有目的的、有序的多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它一定是伴着孩子的需要不断演变的一个动态过程。

东洲小学的邢丽华老师,和她“星光璀璨”班的孩子们共同设计了“在四季的大地上”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春天篇:沐浴春风舞心灵。春天来临,刑老师带着孩子们找大自然中的春天、寻找春天的诗情画意、寻找春天的美妙音符、寻找春天的感人故事……通过一系列对春天的研究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大自然和春天的美。夏天篇:又见芦叶飘飞时。海门是个江海之滨,每到夏天的时候,在水塘边,小河旁,长江岸都可见到芦苇秀美的身影,于是邢老师和孩子们又把目光投向了芦叶。芦苇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芦叶的采摘方法有何讲究?芦叶有药用价值吗?可以用芦叶做成哪些东西呢?围绕着这些问题,孩子们展开了研究,他们上网查资料、阅读书籍、调查访问,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合作探究,享受着学习的快乐。秋天篇:金秋十月品蟹香。在这个活动中,邢老师带领孩子们阅读有关螃蟹的传说故事、古诗词,进行了“螃蟹知识”大比拼的竞赛,又开展“螃蟹爬行比赛”、“捆螃蟹比赛”、“叠罗汉比赛”、“品螃蟹”等活动,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活动的点点滴滴,品尝着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冬天篇:缤纷冬日话春联。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自愿组合成研究小组,制定出了详细的活动方案,然后通过查阅书籍、听老人讲故事、上网查找资料等了解春联的相关知识,还学习毛笔字的书写,学习红纸的裁剪、学习春联的平仄相对的对应方式,还现场为居民们书写春联。

还比如,“阳光天使班”的远足课程、感恩课程,“扬帆班”的国学课程,“蒲公英班”的童诗创作课程等等,在海门的每一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的课程,正是在这样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课程中,孩子们的生命才得以更舒展地成长。

三、在集体活动中塑造完美人格。海门的学校里,每一年都有分年级进行大型的主题活动。如这次我看到的是实验小学三年级“我十岁了”主题活动,活动的主题是“感恩、自信、梦想、责任”。活动的展示虽然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但却经历了漫长的准备过程,首先,学校给三年级的家长写了一封信,让家长明白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活动安排,以此取得家长的支持。然后进行了主题阅读环节,师生、家长共同阅读体现父爱、母爱的名家名篇。主题阅读环节之后,还有各种实践活动。

活动一:小调查――别样的童年

活动二:护蛋行动

活动三:信使行动

活动四――小鬼当家。

活动五:挑战自我和

活动六:我的“十岁”我成长

最后便是汇报展示了,在汇报展示活动时,分为可爱的家、别样的生日、感恩责任、自信理想、生日快乐五部分。我想,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感恩、自信、梦想、责任这些品质应该在孩子们心中打下了烙印。

此外,学校还有社团活动、邀请名家进校园的活动等等。四、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塑造完美人格。海门的学校,真的很美,不仅由于教学楼的漂亮,不仅由于花草的繁茂,不仅由于硬件设施的好,更由于她在设计上处处都能让你感到育人的氛围。给我印象最深的东洲小学校园里的“成长印迹”,在白白的墙壁上,有着几棵绿色的大树,细细一看,这片片树叶竟然都是一个个小手印,原来,东洲小学的哪位同学的作文、书画发表了,或者在比赛中获奖了,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量,就都可以在这面“成长印迹”墙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签上自己的姓名,手印越来越多,就组成了几棵葱茏的大树了,这也喻示着孩子们在校园中茁壮成长。还有实验小学的“星心驿站”,那是一个心理辅导室,在辅导室外,有一幅标语是这样的:倾听心声,润泽心灵,星心驿站,心灵家园。走进辅导室,墙上的标语让我顿时觉得温馨而感动:读你、懂你、呵护你。里面还有一些帮助孩子发泄、减压的设施,让你感觉到这真正是为了解放孩子个性,舒展孩子心灵的。

五、在师爱的润泽中塑造完美人格。其实,班级文化也好,班级课程也好,集体活动也好,如果离开了老师那份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都是空谈。正因为爱学生,老师才会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才会把目光由分数转向生命,由结果转向过程。东洲中学的俞玉萍老师,给她的班级起名叫“百合班”,这个班级命名来源于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围绕百合花的品质,俞老师精心设计了梦想课程、书香课程、学习课程、爱的课程、生活课程、哲学课程。每一届新生入学,俞老师都会在还未和学生见面时就会学生设计好百合名片,百合名片如胸卡大小,正面上端印着“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我有美丽的花”的红色字体。名片正中是三颗淡蓝色的星星,书写着学生的姓名,下端是盛开的百合花。百合卡背面,则是俞老师根据他们的名字写的寄语。为了让学生学会关爱,她一连一个月为学生早饭端汤,并分析端汤带给自己的好处,将“爱就是希望别人都生活得好”这种思想根植于学生心灵。东洲小学的黄建斌老师,作为一名中年男教师,他带完上一届毕业生后,主动申请带一年级,他说:当他接到这个一年级28名住校生的时候,心里竟然生出一种初为人父的激动与责任感。实验小学的邢丽华老师,给学生的奖励,常常会是自己亲手制作的糕点……

许新海博士曾描绘了“完美教室”的愿景――教室是图书馆,是阅览室;教室是实践场,是探究室;教室是操作间,是展览室;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教师的办公室;教室是习惯养成地,是人格成长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栖居室。通过两天的观摩、聆听,我已经感受到,海门的教室正在接近这个愿景。我的教室,虽然离这个愿景还很远很远,但我会朝向这个方向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