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家风的力量心得体会实用 家风的感悟和启发(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09:25:03 页码:7
家风的力量心得体会实用 家风的感悟和启发(3篇)
2022-12-27 09:25:03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家风的力量心得体会实用一

家风,作为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殷实的家底,也是无形的财富。现代语境下的家风,早已从亲缘层面升华到文化层面,家风成为我们共有价值的重要组成。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家庭的情感不会变化,家风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也不会更移。

山西省文化厅干部翟丕锋认为:“家风是从小就播撒在人心中的种子,是个人品行养成的基础,能够涵育、影响人一生。家风还是一个家庭无形的‘名片’,能够传递一个家庭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展现家庭成员的精神面貌。”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人生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给人生的德行操守系上‘第一粒扣子’。”浙江省杭州市纪委干部金伟东表示,良好的家风有利于人格的塑造,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人的心灵;有利于家庭和睦,促进家庭团结;有利于增加并弘扬社会的“正能量”,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家风的优良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名人贤士不胜枚举。郑板桥就以竹入联:“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优良家教、家风的传承已成为文明接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家风家训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文明的缩影,一些著名家训还一度成为引领中国社会向善向上的标杆。”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民法院干部曾岚说,“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传统美德。”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家庭私事,而是连着党风政风”

一个普通家庭的家风正不正,直接影响着家庭的接续发展。而领导干部家庭的家风情况,则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观感。

“古语说,‘尔好谊,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干部黄文龙说,领导干部要当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就必须扫净门庭,建好家风,做好表率,这样才能风行草从,引领社会崇德向善。

“领导干部家风好坏,是检验自身作风过硬与否的‘试金石’,也是群众了解党风政风状况的窗口。如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用一生诠释了人民公仆爱民为民的情怀,让老百姓看到了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用良好家风熏陶和感染他人,就能够带动社风民风全面向好。”国家网信办干部朱峰告诉记者。

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能够带动社会风气,汇聚清正廉洁的正能量。而不良家风则不仅使自己家破人败,更严重带坏官场风气,败坏社会风气。

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腐败案件看,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诸类丑剧均是以亲情把家人串联成利益共同体,上演父子上阵、夫妻串通、兄弟勾结的戏码。

“这类‘全家腐’的问题说明一个道理,没有好的‘家风’,就很难有好的‘党风政风’。”云南省双柏县委党校干部王锡云认为,“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的家庭都管理不好,何谈管理一方事业,服务一方群众?因此,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以良好的家风为全社会作出榜样。”

湖北省郧西县干部张显垒认为,家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最终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看法。“因此,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家庭私事,而是连着党风政风。”

“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带头建设好家风”

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老一辈革命家克勤克俭、优良醇厚的家风始终激励着后人向其看齐,律己修身。

周恩来为身边亲友定下“十条家规”,包括“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的汽车”等。

陈云要求家人、亲属“以普通劳动者身份自居,不搞特殊化”。在担任中财委主任时,陈云夫人于若木也在中财委机关工作,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去机关,没搭过一次公车。

罗荣桓在弥留之际交代子女:“我没有遗产留给你们,没有什么可以分给你们的。爸爸就留一句话:坚信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真理,永远干革命。”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重视家风的典范。”浙江省丽水市纪委干部黄悌王认为,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老一辈革命家作出了榜样,领导干部应秉承优良传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带头建设好家风。

金伟东认为,党员干部要在修身立德上做好表率,就应做好“继承和发扬”两篇文章。“首先要带头继承好‘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端等优秀传统文化的dna,对家人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强化言传身教作用;其次要见贤思齐,带头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家风建设的珍贵遗产,树立看齐意识,强化榜样作用,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领导干部建好家风,首先要有精神上的‘源头活水’,多听长辈教诲,多交良师益友,多读有益之书,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翟丕锋告诉记者,“此外,还要加强对子女的管教和约束,引导他们认识‘干部子弟’也是社会中平等的一员,不能让‘我爸是李刚’之类的特权意识滋生蔓延。”

2022家风的力量心得体会实用二

xxx、令计划等人不以法规约束家人,而以亲情代替纪律,以宽容代替关爱,对子女亲属百般溺爱,毫无原则,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结果既害了自己、也毁了家人。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和问题看,超过六成涉及亲属。

有的对亲属失察失管,让“枕边风”成为贪腐的导火索,没有经受住亲情的考验;有的纵容包庇妻子儿女,对他们的违纪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利用手中权力“捞人”“救火”,阻扰干预执法;有的对家人平时不注重思想引导和提醒,使其防范意识和警惕性不高,结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走“夫人路线”,攻破了“后院”,教训发人深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吸取前车之鉴,克服“法外人”“特殊人”思想,做到严肃家规、严爱相济、动遵法度。

一是立家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周恩来为家人制定“十条家规”反对特权;习仲勋教育子女们“勤俭持家、低调做人”。老一辈革命家在这方面身体力行,为我们作出了表率。作为领导干部,要带头定好家规,让家规家训与党纪国法接上轨、对上表。破家规,就是犯国法,畏法度,就是遵家规;带头遵守家规,不义之“利”不沾,不道之“财”不取,不法之“手”不伸;带头践行家规,让遵从者受益、违规者遭谴,形成家规家训的刚严铁力。

二是融真爱。讲人性、重家庭、讲感情、爱家人,是人之常情,但领导干部决不能以此为借口,违反党性原则,破坏党纪国法,对家人亲属搞溺爱、偏爱、错爱。“为亲则计之长远”。“畏法度,守规矩”就是对家庭的大爱、对亲人的真爱。要爱在紧要之处,对家人的违规想法,要讲清纪律、讲清后果,帮助打消念头、扑灭苗头;要爱在平时之举,繁忙之际,多问候家人,闲暇之余,多理理家务;要爱在长远之际,把家庭平平安安,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最大的目标去追求,最大的财富去坚守。

三是正亲私。开国少将甘祖昌夫人龚全珍老人一生公私分明、不搞特殊,对正亲私做了很好的诠释,为我们立起了标杆,树起了榜样。我们领导干部,就应该像龚全珍老人那样,把正亲情私利,追求公道大义,时时以集体、单位、大局利益为重,让小家服从大家,让私利让位公利。要过好家庭关、亲情关,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管好亲属不扰事。对自己及亲属要求更严、标准更高,法律不允许的事情家人坚决不能做,普通人可以做的事家人也要慎重去做,不能让别人找到短处,让旁人指指点点。

剖析纪委通报案件的教训,不难看出,清廉失守,家中必百病丛生,不以“廉”持家,家道必邪气满盈!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对此并不引以为然。有的还沉醉在过去“潜规则”“旧习气”中,对吃拿卡要那一套流连忘返;

有的对亲属和身边人明里暗里关照,在职务提升、工程承包、物资采购等方面,利用手中权力打招呼、开口子牟私利;有的“图方便”“有面子”,家人出行有公车,亲属旅游有接待,个人宴请有报销,私车来队有油加,家属办事有捷径。对这些问题,如果不“踩刹车”,势必落个“一人不廉,全家不圆”的下场。“廉”是涵养家风、把住正气、支撑家规的顶梁柱,领导干部位高权重,必须警诫为先、身正为旗、以上率下。

一是言传身教,做出榜样。“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领导干部应自觉提高品位,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种诱惑面前洁身自好,远离是非之地、是非之人、是非之事;要自觉端正品行,不做“两面人”,要求别人做好的自己首先做好;要自觉树好品德,不能开的口坚决不开,不能动用的权利坚决不用,不能沾染的钱物坚决不拿。

二是防微杜渐,守住小节。守住小节,才能成就大义,防微杜渐,才能永保平安。革命志士方志敏曾因其妻收受友人赠送的一块绒布,对妻子严厉批评,并连夜将绒布送还。一块布虽轻小,但小中有领导形象,轻中见家风底色。作为领导干部,在涵养家风上,就是要像革命先辈那样,“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做到慎初、慎独、慎微,时刻保持“久入芝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的警醒。

三是定心稳神,把好关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要抬高站位,定心稳神。每个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家德放在国运兴衰的大环境中去看待,放在强国复兴的大背景中去考验,放在社会风尚的大潮流中去评判,对家风的涵养培塑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定的态度,有更自觉的行动;要积极作为,把住关口,特别是面对改革这场大考,要把住家风这个口子,一言一行,要对家庭负责,为家人着想,不向家庭传递负能量,不做有损家风、有违家德的事,尤其是不能在清廉方面失守;要头脑清醒,自我约束。

纵观十八大以来查处的高级领导干部,许多都是封妻荫子导致子女亲属失于家教、道德沦丧。现实中,有的人前教育部属一套,背后教育家人一套,甚至灌输不健康的钱权思想;有的热衷不正当交往,乱拉男女关系,造成家庭不和谐;有的默认“宰相门前七品官”,无视身边人“扯大旗作虎皮”;

有的对亲属在外接受宴请,收受红包不提醒矫正,对家属直接指使下属或公务员办事听之任之。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家教不好、家德败坏正是引发问题的导火索。对领导干部来说,必须牢记习主席“三个注重”(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把家庭建设好,把德行立起来。

一是学以立德。中华民族自古就重视以优良的家规家风立德树人,“孔明诫子”等故事广为流传。领导干部要把学习摆在家庭建设的首位,与家人常讲党史国史,常看廉政故事,常学道德文化、增强家庭成员立德做人的意识,达到厚植家德、纯洁家风的目的。

二是教以养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领导干部要引导亲属树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正确金钱观念,切记不义之财不可取;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持家观念,营造克勤克俭、戒骄去奢的家风环境;树立“百善孝为先”的孝悌兴家观念,克服给钱给物的错误思想,始终善事父母、教好子女。

三是行以树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获得者玉山县虞元顺老人带领子孙义务行医60余载,成为传播家庭美德的践行者。我们就要像虞元顺老人那样,对家规家风常抓常思,对家德家教常塑常养,心不为物役,人不为物累。要做“正直人”,面对诱惑,不伸手、不苟合,坐得正、行得端;

要做“实在人”,关爱家人、善待亲人、以心交心;要做“纯洁人”,实以谋事、修德明理、忠厚持家;要做“高尚人”,追求远大理想,培养健康情趣,以领导干部在涤风励德上的嘉言懿行,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带动党风的清正纯洁。

2022家风的力量心得体会实用三

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