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换届增强全局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 增强组织意识,做好换届工作(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4:38:05 页码:14
换届增强全局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 增强组织意识,做好换届工作(2篇)
2022-12-27 14:38:0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换届增强全局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各支部换届选举报告收悉,经院党委研究,同意各党支部委员会分别由以下同志组成:

教工第一党支部:

书记: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

教工第二党支部:

书记: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

学生党支部:

书记:

副 书 记: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

特此批复

中共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委员会

20xx年11月26日

关于换届增强全局意识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全县第二届慈善协会的换届选举会,也是今年慈善月捐赠活动的动员部署会,主要是按照有关章程要求,选举产生第二届慈善协会,同时对今年慈善月捐赠进行动员和安排。刚才,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一届慈善协会的有关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和会长。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新当选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支持东平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县慈善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会上,永恕主席还传达了《20xx年全县慈善月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传达贯彻,抓好工作落实。下面,就全县慈善协会建设和做好今年慈善捐赠工作,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发展慈善、壮大慈善是光彩而高尚的重要事业,必须深化认识、广泛发动。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事业是人们出于慈爱善良之心,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规模化、系统性的社会公益活动,是一项光彩的事业、高尚的事业。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在全县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慈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慈善资金总量不断扩大,慈善组

织逐步建立,慈善救助深入开展,初步形成了由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工作机制。特别通过组织开展“携手慈善、共创和谐”慈善捐助活动,进一步募集和扩大了慈善基金总量,广泛开展了一大批扶贫济困、安老恤孤、助医助学项目,颗颗爱心、桩桩善举,在人民群众心中播下了慈善的种子,谱写出了一曲曲情满人间的动人乐章,为加快建设富裕生态和谐东平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相比,与广大弱势群体的需求相比,我们的慈善事业还只是刚刚起步,发展任务还很重,要走的路也很长。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发展慈善事业作为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晴雨表和试金石,不断深化对抓好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广泛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到这项造福人民群众的事业中来。

1、发展慈善事业,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要求。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无论是儒家“仁者爱人”的主张,还是道家“道济天下”、佛家“普渡众生”的追求,无论是从普通百姓的相互接济到有钱人家的施舍赈济,还是从名人的慈善宣传到佛教寺院的慈善救济,无不体现着人们慈心为人、善行济世的美好愿望。这种慈善精神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我国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就是要继承传统美德,注入时代内涵,变自发的行善积德为自觉的、有组织的社会慈善救助行动,集涓涓细流为滔滔爱河,为弱势群体送雪中之炭、解燃眉之急。这既是对传统慈善文化的发展升华,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力弘扬。

2、发展慈善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生活困难的群众。如何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是事关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聚集在慈善的旗帜下,通过慈善组织对贫困者实施救助,既有利于直接改善贫苦群体的生存状况,缩小贫富差距,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净化人们的心灵,真正让人人心里都充满慈善的阳光。

3、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众所周知,现代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应该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市场分配,强调的是效率;其次是国家的财政税收分配,注重的是公平;再次就是社会慈善救助,提倡的是奉献。实践证明,妥善解决社会分配中的矛盾和问题,不仅要依靠经济的快速发展,依靠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职能,还必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慈善事业也是实施社会救助、调节贫富差距的重要力量。比如美国,每年筹措的善款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同时,慈善事业也为每个公民奉献爱心、回报社会提供了必要渠道,使人们在参与中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强化了公民意识,从而有利于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团结互助、文明进步的社会环境。

4、发展慈善事业,是有为之士创业立德的最高境界。就个人而言,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是一种幸福,它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心情因满足而感到舒畅;对于企业来讲,支持和参与慈善事业,既是对社会的奉献,也是超前的经营理念,更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企业家,往往也是积极反哺社会的慈善家。像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华人首富李嘉诚等,都把大量的财力和精力投到了慈善事业上,创造了非凡的精神财富,树立了极具光彩的人格形象。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企业家也有很多,他们对待财富的态度、慷慨解囊的善举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令人崇敬、值得学习。正如李嘉诚所说,“富”者不一定“贵”,真正值得珍贵的,不在于你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这才是成功者的智慧人生,这才是创业立德的最高境界。

二、广募资金、扶危济困是神圣而光荣的协会职责,必须搭实载体、管好用活。慈善协会是汇集爱心、扶危济困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必须认真履行好这一神圣而又光荣的职责,管好用活慈善资金,确保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1、要在强化善款募集上下功夫。资金是慈善协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募捐资金。一是要巩固已开发的慈善资源,加强与已有会员单位的联系,创新募捐形式和途径,吸引捐赠者参与各种慈善项目。二是要挖掘和开拓潜在的慈善资源,加强对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推销,提供参与慈善项目的方式和便捷途径,磋商互利互惠的合作方式。三是要与捐赠人建立经常性联系,吸引他们重复捐赠,努力建设相对固定的社会拥护群。四是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适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体和群众参与募捐。

2、要在开发慈善项目上见实效。慈善资金是全社会爱心的结晶,一点一滴,来之不易。对慈善资金的使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制定慈善项目,充分做好各类慈善救助工作。慈善协会要通过各级慈善工作平台,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慈善救助项目的具体内容,重点在巩固提高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因病致贫、因残致贫、因灾致贫对象的帮扶工作,真正做到救到实处,救到急处,救到难处。同时,还要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对慈善资金运作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定期公布,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慈善资金使用的绝对安全。

3、要在完善激励机制上出真招。善心应该受到奖励,而且这种奖励应当形成制度性安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人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热情。要加强经济上的鼓励,认真执行税收优惠等有关政策,鼓励捐赠者慷慨解囊。要加强精神上的鼓励,通过设立慈善公德榜、授牌颁证、评先评优等形式,让每一项善举都得到社会的赞誉。要加强政治上的鼓励,把是否参与慈善事业,作为培养、选拔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重要标准,团结凝聚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

4、要在慈善文化建设上作探索。慈善在我们县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群众共识。近年来,众多民营企业对慈善事业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支持,慈善文化已逐步浸润到企业文化之中。我们要对这些慈善文化进行很好的总结归纳,发掘慈善文化的历史渊源、时代特色、地方特征和独特优势,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慈善文化品牌。同时,加强引导和支持群众的慈善行为,鼓励更多群众直接参与慈善文化建设,真正让普通群众在慈善事业发展中唱主角,真正让慈善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乐善好施、捐资助贫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必须强化领导、齐抓共管。今年集中开展的这次慈善月活动,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批准的,主要就是通过干部职工捐赠一定的收入、企业捐赠一天的利润、单位捐赠节约的一笔资金,使慈善资金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来源,为救助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保障。各级各单位一定要精心组织,强化领导,确保捐赠活动圆满成功。

1、要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县里已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活动的具体实施。各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也要尽快成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层层分解落实募集任务,按照定额目标,精心组织好捐助活动。慈善协会要对募捐资金及时登记造册,妥善保管,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用途清晰。活动结束后,要通过有关途径及时向社会公布接收、发放情况,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2、要真正把好事办好。今年的慈善捐赠采取了定向募捐、冠名募捐等资金募集新方式,必须向企业和社会公众充分做好解释工作,鼓励引导有意愿的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特别是要做好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发动宣传和优惠政策解释工作,使这些企业在捐赠活动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募捐活动过程中,要对各单位的募捐情况、募捐进度通过募捐简报等方式,及时进行通报,确保慈善捐赠活动公开、有序进行。

3、要努力营造氛围。慈善宣传是普及慈善意识、弘扬慈善文化、提升慈善理念的有效手段,也是搞好慈善捐赠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各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精心制订计划,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倡树为慈善事业作出贡献的先进典型,普及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同志们,慈善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泽被后世的事业,也是一项播洒希望、传递幸福的工程。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积极奉献爱心,多做善行义举,用满腔的热情和真诚不断续写全县慈善事业的崭新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