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参观轮滑比赛心得体会实用 速滑轮滑比赛完的感悟(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7 18:18:11 页码:8
参观轮滑比赛心得体会实用 速滑轮滑比赛完的感悟(二篇)
2022-12-27 18:18:11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参观轮滑比赛心得体会实用一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6年。96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历程,蜿蜒向上,带领中国人民为自由、解放和富强,浴血奋斗,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彻底打破粉碎,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面貌崭新的新中国。经过68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新中国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成为一个安全、繁荣、美丽、富饶的国家。

参观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渡赤水纪念馆和苟坝会议会址,重温党的那一段历史,缅怀先烈,使我对党的历史,党的性质宗旨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国民党几十万重兵围追堵截的艰险条件下,进行的一次运动战战役。从1935年1月19日红军离开遵义开始,到1935年5月9日胜利渡过金沙江为止,历时3个多月,共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师、2个旅另10个团,俘敌3600余人。在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朱德等指挥下,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积极寻找战机,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苟坝会议,是1935年3月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围绕是否进攻打鼓新场这一问题,在遵义县苟坝村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并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完成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会议。

遵义战役后,蒋介石亲临贵阳督战,红军仍处在国民党军大小包围圈之中。毛泽东分析认为,蒋介石已经下令各路追剿部队向遵义、鸭溪地域压来,红军再一次陷入了敌军四面围击之中。如果红军硬要去攻打打鼓新场这一堡垒,突出敌军新的包围合击圈就更难。从打鼓新场西南面看,滇军从黔西到打鼓新场只需一天行程;从西北面看,国民党军周浑元纵队三个师只要大半天急行军就可赶到打鼓新场侧击红军后背;从东面看,国民党军吴奇伟纵队两个师只需大半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攻击红军左侧背;从东北面看,川军三个旅和国民党军上官云相部两天行程就可以赶到打鼓新场投入“聚歼”红军的战斗。虽然打鼓新场只驻有黔军一个师六个团,战斗力也不强,但是,打鼓新场筑有城墙,修有碉堡,黔军完全可以坚守待援。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战斗,红军必然被打鼓新场之敌死死拖住,待援军围歼,导致全军覆没。

如此严峻局势中央是清楚的,针对蒋介石这一新部署,中革军委特设前敌司令部,委托朱德为前敌司令员、毛泽东为前敌政治委员,以统一指挥红军粉碎敌人新的进攻。然而,在遵义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和“再打大胜仗,赤化全贵州”、“创造新的苏区根据地”等口号鼓舞下,全军上下只想着打大胜仗,以至在苟坝会议上出现了大家一致要打驻守在打鼓新场的黔军,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说不能打的局面。

张闻天鉴于以前的负责人专断不好,看大家争论激烈便来了个民主表决,少数服从多数,结果20多个与会人员一致同意攻打打鼓新场,并将毛泽东刚当了7天的前敌政治委员的职务表决掉了。

毛泽东被免职后,仍忧虑着党和红军的生死存亡,思考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他首先说服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人周恩来,同周恩来一起说服朱德,继而在次日的会议上说服参加会议的20余人。中央会议重新作出决定,放弃进攻打鼓新场计划。这一重大决定,避免了党和红军遭到全军覆没的危险。

苟坝会议暴露出“原有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会议决定军事行动”这种领导方法的弊端。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3月12日的会议上,讨论决定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团(即新的三人军事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至此,苟坝会议由讨论红军军事行动转为讨论决定成立党中央最高军事领导机构,遵义会议后党中央军事领导的组织整顿任务便大体完成。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时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由非执政党,到打碎旧中国体制,建立新中国,成为执政党,到现在有八千七百万党员,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

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先驱,在革命、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为中国留下的辉煌的遗产。将永远照亮新中国前进的方向。

推荐参观轮滑比赛心得体会实用二

这次暑假我有幸参观了xx市公路段管理的公路工程。所有的施工工序都有序的进行。一到工地,就看见工地的生活区域。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带安全帽者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当然在公路两旁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于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伤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顺利的进行和施工的安全,正在施工的公路都是封闭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

跟着项目负责人在工地观看,看到钢筋焊接那么复杂的工序,想到了每一座坚固的桥梁基础都是由这些钢筋和模板组成的,钢筋笼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看着那些那些已经完工的道路和桥梁,可自己却什么都不懂,问负责人为什么要用这种材料,作用是什么,是不是每一条道路的基础都是这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问的问题就愈加多了起来。回过神来想想自己快大学毕业了,学的也就是自己专业的知识,对生活的中的基本常识几乎不了解,想想真的很惭愧。我不知道这是个人问题还是大家都一样。

接下来,我又去看工人现场搅拌混凝土。通过对混凝土的学习和了解,我大体知道了一些讯息:混凝土是现在世界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看到混凝土的存在。

从拆迁的房子里,维修的公路上,或是正在建造的桥梁中,都能看到混凝土的踪迹。听负责人讲,混凝土是由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针对为什么公路要维修和养护,负责人作出一下回答:我们常常见到有的道路有裂缝,这主要原因就是温度梯度的影响;再者就是寒冷地区温度骤降也易形成裂缝。所以对混凝土的保护是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的。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也尤为重要。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以达到两方面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混凝土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在这期间我还学到很多不曾接触的知识。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道路的修建过程,使我能够同施工人员面对面,看他们如何施工,如何将图纸上的模型变为漂亮的道路,与此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施工知识,而这些知识又是我在学校从未见到,从不接触的。

尽管观看公路工程仅仅一天时间,尽管所获得的知识并不像书本得到的那么全面,但是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是终身受益的,这正应了那句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

作为一名学生来讲,我想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在于通过每一次大小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就是为了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通过学习完成将来的的工作,为社会尽一份力量。然而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用实践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也是一种幸事。通过实践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是更好的。

在实践后我发现,知识是相通的。事事精很难,但是想要有大成就,事事通是必要的,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尽量拓宽自己的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储量,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