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 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的(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4:53:47 页码:10
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 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的(二篇)
2022-12-28 04:53:47    小编:ZTFB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这样,就不禁有人会问:这个时代还有英雄吗?我认为,在任何一个时代,英雄,永不落幕。

因为有英雄,所以家庭团圆。

在去年的某一天里,一幢高楼发生了火灾,一名年轻而又平凡的消防队员,在救火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孩,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不容有半分犹豫的时间,他抱起孩子就往外跑,可是因为楼道中浓烟滚滚,遮挡住了他的视线,不慎一脚踩空,落入了电梯井。可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抱紧了孩子,用自己的脊梁,帮孩子抗住了落到地面时的冲击力。当其他的消防队员找到他时,孩子在他的怀中哭泣,可是抱着孩子的消防队员,已经与世长辞。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那个孩子的家庭才得以被挽救。

因为有英雄,所以社会安定。

人民警察,一个多么伟大的职业。在社会的黑暗处,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暴力事件发生,而我们的人民警察,总是出现在黑暗的地方,去散发光明和温暖,每日都与危险共舞,游走于生与死的边缘。

这一切,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责任心,更是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为了一切生灵可以生活在光明里。正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英雄,社会才得以安定。有句话常说常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因为有英雄,所以国家发展。

黄大年,一位学识精湛的科学家,一位受人爱戴的领导,更是一位以身作则的英雄,“”后,黄大年回国投身于地质科研项目之中,为我国的深地勘探工程,每日废寝忘食,每日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科研室。可是天公不作美,他因为这样的辛勤劳累最终身患重病,不治身亡,年仅53岁。他为我国的地质科研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英雄,国家的发展才得以一跃千里。

余秋雨说过:行者,为了一个执着的信念,敢于把全世界的土地放在脚下,为后人踱步出一望无垠的疆土。是的,这些英雄们用自己的生命,使家庭团聚,使社会安定,使国家发展,为我们踱出了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开辟了无垠的疆土。

英雄,永不落幕。

推荐英雄的壮美诗篇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满门忠勇杨家将

在山西省代县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势的钟鼓楼,在其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相传这是人们为了纪念杨家将的不朽功勋而建的。说起杨家将的故事,几天几夜 都说不完,满门忠烈,须眉巾帼皆是盖世英豪。

一说杨家将,第一个想起的就是杨业了。杨业自小就善骑射,武艺高强,每次打猎他的收获总是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要如猎鹰追逐野兔一般。”杨业在年轻的时候因为善于领兵作战,所以很受北汉皇帝的信任,官拜侍卫新军都虞侯。当时,宋太祖赵匡胤已经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建议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宋朝,避免不必要的伤亡,遭到反对之后,他并未变节投宋,而是报刘氏知遇之恩,舍命保护北汉政权。后来北汉战败,杨业仍在城南与宋军作战。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觉得他是一员勇将,在将他收降之后,仍任命他为左领军卫大将军。于是杨业和潘仁美一起担负起防御契丹入侵的重任。实际上,潘仁美只是挂名的将军,重任都落在杨业一个人身上。

杨业没有辜负宋太宗的重托,980年3月,契丹十万大军来攻,杨业率部一路堵截奇袭,将契丹大军杀得片甲不留,契丹节度使萧咄李被斩杀,大将李重诲被俘虏。这一仗让契丹人魂飞魄散,从此,他们只要一见到“杨”字军旗,便吓得胆战心惊,不战自退,称杨业为“杨无敌”。

杨业驻守雁门关达八年之久,在此期间,契丹军始队终不敢入侵一步。杨业战功显赫,难免招来一些同僚的忌妒,有人秘密上奏诋毁杨业,但是太宗皇帝没有轻信,而是将密折交给杨业,表示了对他的信任。986年,宋太宗决定彻底解决契丹的騷扰,执意全面进攻契丹。杨业兵出雁门关,出师两个月就大获战果,但是由于其他几支部队溃败,如果杨业孤军深入敌部,非常危险。杨业本想保护百姓离开战地,然后再谋攻敌之策,可是主帅潘仁美坚决反对,他好大喜功,执意让杨业攻打寰州。杨业解释说这样会失败,监军王铣就陰险地说:“你不是号称杨无敌吗?手握几万大军却不敢和敌人正面交战,难道你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杨业气愤地说:“我只是为了减少伤亡,好完成皇上交托的使命。”最后杨业被逼得没有办法,只好出兵前往。两场恶战之后,杨业寡不敌众,潘仁美和王铣竟然没有接应他突围,杨业虽英勇作战,但最后还 是受伤被俘。杨业铁骨铮铮,不愿屈服契丹,最后绝食而死。

杨业虽死,但是他的爱国血脉却留传了下来。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即杨六郎深得父亲真传,智勇善战,军纪严明。杨延昭儿童时代就受到父亲的熏陶,喜欢做军事游戏。杨业常对朋友说:“这个孩子最像我。”杨延昭长大之后,父亲就带他上阵作战,很快他就成长为一名成熟勇猛的大将。986年,杨延昭随父亲在朔城激战,手臂被乱箭射中,却毫不介意,继续浴血奋战,大慑敌军。999年,契丹军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杨延昭奉命守卫遂城。在契丹围攻之下,遂城人人自危,杨延昭神情泰然自若。时值寒冬,杨延昭命士兵在城墙上浇水成冰,使契丹军无法攻城,契丹久攻不下,还 损失大半人马,只好去攻打别处。杨业死后,杨延昭守卫北方二十多年,屡败契丹军队,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

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也是杨家将里著名的英雄。他们祖孙三代,在当时的北宋几乎是家喻户晓,深得民众钦佩。

杨家将那种尽忠为国、浴血杀敌的爱国主义精神被历史长河涤荡得闪闪发光。至今,他们的英姿仍然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