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 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感悟(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06:48:50 页码:11
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 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感悟(3篇)
2022-12-28 06:48:50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据调研,全区公益性岗位呈现“三多”特点。一是开发的部门多。全区6个街道,24个乡镇和62个机关事业单位均开发有公益性岗位。二是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多。公益性岗位安排了工作人员1627名,其中安置就业困难群体1478名,占开发公益性岗位的90.8%。三是从业人员涉及工种多。主要有保洁员520名、保安840名、城市治安巡防员86名、交通协勤50名、文明交通劝导员50名、社区综治员21名、其他工种60名。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一是缺乏统一管理部门。目前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的招聘、录用主要是各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自行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部门。二是事权财权分离。公益性岗位大多在机关事业单位、街道(镇乡)、社区,而财政部门对各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没有专门安排经费,导致公益性岗位开发困难。三是部分单位安排非就业困难群体在公益岗位上工作,挤占了部分公益性岗位。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缺乏考核与评价机制,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没有实行统一、客观的评价与考核,无法实现岗位人员“有进有出,能聘能退”的动态管理。二是缺乏激励机制,滋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资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多数没有建立奖惩机制,导致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较低。

(三)社会保障不够规范。一是缺乏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何时能涨工资、涨多少都没有一个预期。二是从业人员之间存在着经费安排不平衡、工资福利待遇不平衡、工作时间长短不平衡等问题。三是部分用工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未按照《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

(四)工作经费不够充足。一是财政部门对开发公益性岗位没有安排专项经费。二是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和参加社会保险原因,部分单位未主动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三是福利待遇资金特别是加班工资落实不到位。

(六)从业人员队伍不够优化。一是就业困难人员相对素质偏低。据调研,已安置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6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78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934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80人。二是就业困难群体普遍年龄大、并且缺乏工作技能。三是队伍不够稳定,因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不安心,跳槽现象较频繁。

三、对策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一是按照《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的要求尽快出台开发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文件,进一步细化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二是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数据库,实行实名制管理,随时掌握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增减变动和劳动报酬、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发放情况。三是鼓励成立劳务组织,具体负责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管理,统一从业条件、统一招聘解聘、统一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标准、统一确定工资标准与福利待遇、统一制定合同范本,统一开展检查与督查等工作。四是科学界定公益岗位,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开展业务培训、考核、奖惩工作。

(二)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建立人员进出机制。规范岗位的招聘条件和审核程序,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就近录用的原则,根据“本人申请、社区公示、公开招聘、严格把关”的程序,由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劳务组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面向社会联合招考。在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委派合同,由劳务组织实行劳务派遣。对于各用人单位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在符合岗位工作需要的前提下,确保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无技术特长且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低保家庭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失地农民得到优先帮扶。用工单位要对从业人员的履职情况予以客观及时的评价,对不能履行职责的要向派遣单位提出解聘建议,由派遣单位予以解聘。二是建立健全培训机制。从业人员上岗前,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工作形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劳务组织、用工单位要对其进行业务技能、岗位职责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从业人员能掌握基本的业务技能,从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各用工单位应根据各岗位的工作特性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与考核工作,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为实施惩优罚劣、严把人员的进出关提供依据。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各用工单位要筹措奖励资金,对在岗位上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个人,进行精神鼓励和物资奖励,充分调动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五是财政部门负责合理筹集和调度专项资金,建立政府购买就业困难群体劳动成果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管理督查。一是统一事权财权。实现属地管理,按照“谁使用、谁管理、谁调配经费”的工作模式来加强管理,做到事权职责的高度统一。二是管理与监督要分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发现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及时将情况反馈到用人单位,要求其认真整改,通过加强监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进行动态管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就业困难人员申报登记制度,就业困难人员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经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认属实的,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收集统计公益性岗位信息,指导各街道(乡镇)建立就业困难群众基本情况电子档案与台账。指导用人单位建立公益性岗位就业人员履职情况档案与台账,从而健全全区就业困难人员信息数据库,以作为公益性岗位统筹规划与管理的依据。四是加强检查督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并将检查结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范畴。定期对公益性岗位人员情况进行公示确认,鼓励居民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加强对公益性岗位管理的监督,并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公益性岗位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大资金投入。一是积极争取市级就业专项资金,区财政本级纳入预算,及时将资金落实到用人单位。结合当年本区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通过合适的比例来确定各公益性岗位的工资待遇,给从业人员以工资增长的预期,不断优化稳定队伍。二是用足就业再就业政策,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定,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予以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三是各职能部门、街道(镇乡)要根据从业人员的个人情况,督促劳务组织缴纳社会保险费,落实工作经费、福利经费和奖励资金,确定年节的慰问标准以及加班费等各项津贴,实现人性化的管理。

(五)强化资金监管。用人单位、社区公益性劳动组织招收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一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补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用人单位申报和划拨公益性岗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台帐,对虚报冒领、骗取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的单位和个人,除追回划拨资金外,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申报单位及当事人的责任。

(六)加强宣传引导。一是进一步加强对《重庆市就业促进条例》的宣传,提高认识,将开发和管理公益性岗位作为党委和政府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重要措施。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充分认识到公益性岗位并不是一种福利待遇和救济手段,只有通过劳动付出才能获取劳动报酬。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加大在公益性岗位上实现就业的先进典型人物宣传,提高群众对公益性岗位的认同度,为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对于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亲爱的朋友们: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普天下的孩子充满欢乐和期待。这一天,孩子们许多小小的梦想都会在父母亲人的祝福中实现,当您给孩子送上节日的礼物和祝福,听到他们实现心愿时欢快的笑声,您可曾想到,还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一样天真烂漫,一样心怀梦想!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身处困境,买不起期盼已久的一本课外书、一个文具盒,穿不上一件过节的新衣服……他们的童心里,也有属于自己的七彩梦,他们的眼睛里,也充满渴望!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共青团黄山区委员会开展了“倾心微公益点亮七彩梦”爱心助学活动,共在全区范围内征集特殊困难青少年微梦想160个,旨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特殊群体孩子现状,聆听他们的心愿,倡导爱心单位(企业)、爱心人士认领并帮助孩子们实现心中愿望。

朋友们,也许您与他们素不相识,但是爱心和真诚没有界限!如果您看到那一双双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大眼睛,如果您用心感受那些身处困境却依然满含希望和理想的稚嫩心灵,如果您静心倾听那一个个看起来平凡普通、在孩子眼里却几乎是整个世界的小小愿望,您是否愿意尽己所能,让他们的七彩梦想迎风起航?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让我们用爱心,给每个孩子渴望的心灵送去一把梦想的小伞,让我们用爱心呵护童心,助力梦想!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播种爱心,收获希望!也许因为我们一次力所能及的帮助,将会给身处困境的孩子们洒下一路成长的阳光!参与微公益,实现微梦想,让我们携手相助,让七彩梦圆!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让童心蒙尘,梦想失色,用点滴付出汇成爱心暖流,让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都开始梦想的飞翔!真诚的希望您能伸出援助之手,为孩子们送上一份小小的礼物,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难忘的儿童节,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爱。请拨打团区委电话联系和咨询。爱心路上,有您更精彩!我们期盼您的参与!

倡议人:

日期:x年xx月xx日

对于公益岗位劳动精神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61、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倡导文明新风。

62、帮困助学好风尚,敬老扶残真善举!

63、捐赠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

64、乐善好施,助人悦己!

65、乐善好施,功德无量!

66、用行动帮助贫困,用爱心抚慰心灵。

67、开文明车,行平安路,回幸福家。

68、传播人间至爱真情,浇灌慈善至美之花!

69、热心公益,助人为乐。

70、做慈善事业的行动者,当爱心奉献的传播者!

71、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厦门人。

72、扶贫济困,救孤助残!

73、让文明行为成为习惯,让志愿服务成为时尚。

74、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

75、讲文明从我做起,树新风从现在做起。

76、助人为乐其乐无穷,热心慈善功德无量!

77、慈善义举,情义无价,功德无量!

78、净化社会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79、爱心善举汇恩平,欢声笑语漫侨乡!

80、阳光雨露及时雨,慈善仁爱人间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