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 剖析植物结构(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8 17:47:35 页码:7
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 剖析植物结构(九篇)
2022-12-28 17:47:3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一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规法律规定,为明确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双方友好协商,就乙方向甲方租赁绿色植物一事达成如下协议,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租赁植物的数量、规格、单价及总价:

1.超大型植物(高2米以上或冠径1~1.5米或珍贵品种)单价为45元/月/株,

数量为3株;

2.大型植物(高1.2~1.9米)单价为35元/月/株,数量为4株;3.中型植物(高0.8~1.1米)单价为20元/月/株,数量为9株;4.小型植物(高0.3~0.7米)单价为8元/月/株,数量为18株;5.时令花卉和水培花:单价为27元/月,数量为3盆;

合同总价680元/月,优惠后实价为600元/月(人民币陆佰元整)

【备注:合同期内,乙方要求另行增加植物数量,则根据合同的植物单价,金额按实结算。】

第二条租赁时间:

租赁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至年月日止;

第三条租赁植物的摆放地点:

租赁植物的摆放地点为:;

第四条植物品种:

植物品种详见附件《绿色植物清单》,具体将根据环境和季节的变换,会作局部的调整;

第五条租金的缴纳方式与缴纳期限:

免收植物押金,租金按月缴纳,自植物进场之日起算,乙方需向甲方预交一个月的租金;一个月后再预交第二个月的租金,以此类推(月租金不足20__元的,需预交一个季度租金);

第六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1.租赁期内,甲方承担租赁植物配送、搬运和更换的一切费用;

2.根据乙方的环境、采光条件及植物的生长习性,甲方负责对植物进行合理的摆放和搭配,以确保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环境的美观协调;

3.租赁期内,甲方承担租赁植物自然损耗的费用,如植物自然死亡等与乙方无关;

4.租赁期内,甲方承担定期对植物护理、自然枯死植物更换的费用;5.租赁期内,若出现租赁植物与附着体(如钵子、花盆、底盘等)被人为损坏,或非自然虫害(如蟑螂、老鼠、宠物等)造成的损坏则损坏部分由乙方照价赔偿;

6.由于乙方原因(如经常开不了门、长时间空调烘烤等),造成植物得不到正常护理,从而导致植物死亡,乙方须按市价给予甲方赔偿损失。

第七条续签条件:

本合同到期后,在同等条件下,甲方有优先续签权利;若双方无异议,

本合同自动延期一个合同期,延期间的合同条款与本合同相同,并可以此类推;

若双方无意再延期合同,须在合同期届满30天前,书面通知对方;

第八条违约责任:

租赁期内,若一方违约,则另一方可根据相关法规法律,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

第九条附件:

本合同带有附件一份,为《绿色植物清单》;

第十条未尽事宜:

本协议未尽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共同作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其它事项: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立即生效。

甲方(章)乙方(章)

代表签字:代表签字:

单位地址: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签署地点:签署日期: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二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

一、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⑴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⑴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⑵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⑴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⑵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⑶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⑴要写的字,如:

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⑵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⑶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⑷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诵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⑵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⑶朗读比赛,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演读:

⑴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⑵学生自由练背。

⑶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3、讨论:

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⑵“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4、练习:

⑴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⑵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5、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6、写字:

⑴要写的字:

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⑵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⑶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⑷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三

1、认识13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降”,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字卡、图片、实物。

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是怎么去的?(生汇报:坐车、乘飞机等)人类出去旅行可以靠交通工具,动物们旅行可以靠脚和翅膀,植物要旅行靠什么办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板块《我们爱科学》的第一课《植物妈妈有办法》,看看植物妈妈们是用什么办法帮自己的孩子旅行的?

二、检查生字预习情况。(5分钟)

教师出示字卡,指名让学生读一读。(对学生在预习中的识字情况进行了解。)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25分钟)

师:有些同学可能对个别生字记得还不是很清楚,相信在下面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把这些字记住。

1、师范读课文,提出要求:注意你在预习中圈画的生字读音,看老师是怎么把它读准的。

2、同学自由读文,看看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共有几小节?汇报交流。师小结:主要写了植物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共5小节。

3、植物妈妈为什么要把种子传播出去呢?让我们一起看第1小节。

(1)听老师来读一读这个小节,你要注意老师在读的过程中在哪儿停顿了,语气怎样?师范读。

(2)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师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植物要旅行靠的是啥办法?”要进行断句,读出疑问语气,注意“得”字的读音。再请学生读。相机学习生字:物、旅、啥。解释“物”字为什么是牛字旁。在学“旅”字时,让学生结合课文明白,植物妈妈不是让孩子去旅行,而是把种子传播出去。

全班读。注意字音、断句、语气。

植物妈妈到底用什么办法帮孩子们旅行的呢?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的2、3、4小节。

(1)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这三个小节。同学们思考: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注意老师在朗读时的语气。师范读。听汇报,学生总结出是哪三种植物,用了什么方法。完成表格。

(2)第2小节。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们传播出去,到各地旅游的。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师指导朗读,长句“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断句。相机学习“蒲、纷”。注意生字在文中组的词。结合蒲公英实物操作演示,让学生明白“纷纷出发”的意思并说一句话。“降”是多音字,让学生组词区分。再读文,男、女生赛读。

第3、4小节同第2小节的环节相同。只是生字不同。在第3小节理解“铠甲、山洼”的意思,第4小节重点处理了“晒”字。朗读时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课文把这些植物当成了人来写,多么生动有趣呀!而且它们要到各地去旅游了,多快活的事呀!让我们一起来带着这种快活愉快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三个小节吧!全班齐读。

师: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些吗?还有哪些?(学生汇报)要想知道这些,就必须怎样做?文中告诉我们了,请看第5小节。

5、第5小节。师范读,注意断句的地方。学生试读。

师:要想知道许许多多的知识,就必须怎样做?(仔细观察)

学习生字“察”。

四、复习生字,回文识字。(7分钟)

多种方式读文,如:小组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五、作业布置。(1分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一、复习旧知。(10分钟)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字朋友,那么这些生字宝宝们都与你们交上朋友了吗?现在让我们小组互相检查一下。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师巡视。

2、师检查识字情况。出示字卡,指名读字。

3、举字游戏。老师读字,学生依次举起来。

4、读词。完成练习中“读一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一题。

二、指导写字。(15分钟)

1、先让学生逐字观察每个字每笔的占位,提示学生需要注意的笔画。“植”的右边不是“且”,是三小横;“就”左窄右宽,右边不是“龙”;“能”的左上不是 “匕”,右边的两个“匕”,上小下大;“晒”左窄右宽,右边里面不能加横;“洼”字的右边是两个上下“土”,不是四横一竖;“粗”字左宽右窄,右边和 “植”的右下不一样,是“且”。重点指导“就、能、晒”三个字。师逐字范写。

2、学生独立书写,师巡视,适当评价,展示写得好的,把学生共同存在的缺点加以集体订正。

三、指导背诵。(9分钟)

1、理清课文思路。先提出问题,再分别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是怎样把种子传播出去的,最后写了小朋友们要细心观察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明确思路,才能正确有序地背诵。

2、同桌自由背诵。师巡视。

3、能够背诵的同学展示学习成果。

四、拓展积累。(5分钟)

完成书后“积累”练习题。师领读,简单说明句子含义,引导学生熟读成诵。

五、作业布置。(1分钟)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写生字。

2、继续查找一些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进行诗歌的仿写如:

樱桃妈妈有办法,

她给孩子穿上红皮袄。

只要小鸟将他吃下,

就能带他们到田野、山洼。

菱角妈妈有办法,

她让孩子顺水流,

漂到东,漂到西,

挑个水洼扎下根。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四

清晨,金灿灿的太阳把光芒洒在了植物园每一棵植物上,仿佛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大衣。

害羞草又穿上那件嫩绿色的衣裳,绿色的叶子整齐地排在茎竿地两边,我只要稍微碰它一下,它的叶子就马上闭起来,头垂下,犹如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据说它就是这样命名的。

害羞草有一个邻居是一棵拔地而起的桂花树。

桂花树的树杆非常强壮有力,上面有许多光洁的花纹,犹如古时候的雕刻纹。树杆长到一定的高度就往四面八方分散,绿叶一丛堆在另一丛的上面,密得连太阳光都射不进来。桂花已经桂子飘香了,香味连十几里、几百里的地方都闻得到。

中午,太阳高照,晒的大地火热火热的,像一个大火炉。

傍晚,彩霞挂在天边,挂在了植物园的上方,好像披上了一叠红纱。

那绿色的草地是最吸引我们了,一根根草犹如一把把直立着的长矛,好像在说:“不许踏草坪,不然的话,格杀无论。”但是,“说”了这些话也没用,徐浩铮还是勇敢的“冲”上去,躺在了草地上。我最后也躺下了,可是,还是被刺的很难受。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径,来到了池塘边,池边绿树成茵,郁郁苍苍。特别是杨柳,池边要数它最多了,它那又绿又长的枝条,形成了一处拂地。池塘里,小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把水面拉出一条一条的波纹。

植物园给我们的学校增加了许多光彩,我想说:“植物园,我爱你。”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五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5节,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优美,好读易记。

【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比较乐于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初步掌握了抓住课文里的重点词语进行质疑的方法。

1、教养:

⑴ 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

⑵ 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⑶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

2、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3、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

情景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直观的教具、老师生动的语言描述,再现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情景,并利用这些情景解决学生学习时候遇到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和兴趣。

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

课前发动学生观察蒲公英、苍耳、豌豆这几种植物的样子。

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1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节,大家能看着录像背第一节吗?

到底植物传播种子有啥好办法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讲,老师贴画)。

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二、学习课文第二节(14分钟)

1、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它*( )传播种子。

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⑴ “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

⑵ “降落伞”。

① 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② 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

⑶ “乘着”、“纷纷出发”。

3、看录像理解。

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

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

6、指导朗读:

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

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评议。

⑶ 齐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

7、试、背:

⑴ 看板书老师领背。

⑵ 会背的站起来,不会背的看书。

8、总结学习方法:

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并试背。我们用这个方法学第三节。

三、学习课文第3节(7分钟)

1、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不懂的地方。

2、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解疑:

⑴ “铠甲”是什么?小苍耳的铠甲又是什么呢?

⑵ 学生摸摸、捏捏苍耳,说说它的皮是软的还是硬的?皮上面还有什么?这样就像给小苍耳穿上了一件什么?

⑶ 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请一个学生拿着玩具兔去碰小苍耳演示。

⑷ 理解“山洼”。

3、看句式说话。(板书:铠甲动物)。

4、小结:(指板书)

这带刺的铠甲,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还能让孩子挂住动物的皮毛去田野、山洼,多妙的办法呀!

5、谁来夸夸苍耳妈妈?

⑴ 指名读,评议。

⑵ 分组比赛读。

⑶ 试背。

四、四人小组自学第四节(10分钟)

1、四人小组读这节,提出不懂的问题,范文试着当小老师帮别人解决问题。

2、学生论报小组学习情况:

⑴ 老师相机放录像让学生理解豆荚是怎样炸开的。

⑵ 课文哪个词说出豌豆是高兴地离开妈妈的?用“──”画出。它还可以换哪个词?

⑶ 你们喜欢读这节的哪句?你想怎么读?边做动作边读这句。

3、看句式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小结:豌豆本身有能炸开的豆荚,太阳一晒,它就能传播种子了。

5、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

6、试背。

7、指板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大家看,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都不同,蒲公英本身有( ),它*( )传播种子;苍耳有( ),它*( );豌豆有会炸开的( ),它*( )。它们有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孩子们就能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了。

五、学生扮演种子说说是怎样离开妈妈的(4分钟)

1、你们喜欢哪位植物妈妈?自己选定一种,扮演它的娃娃,然后看着句式说说你是怎样离开妈妈的。我是娃娃,离开妈妈。

2、同位互相说,可边做动作边说。

3、指名表演。

六、扩展知识(3分钟)

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

2、我们来看看录像里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⑴ 皂荚树。

⑵ 椰子。

⑶ 金刚果。

七、总结

刚才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有一种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哪一种呢?下节我们学了最后一节大家就知道了。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证明了(指中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六

教学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2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尝试进行嫁接和扦插实验,确立科学研究最终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说出扦插和嫁接应具备的条件。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列举无性生殖的类型无性生殖有哪些方式?你尝试过哪几种?

(五)无性生殖的应用

栽培农作物、园林植物例:甘薯、土豆,苹果、梨等果树的优良品种。

方式:扦插——甘薯、月季、葡萄、菊等

嫁接——苹果、梨等果树

嫁接——一个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体,使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

接穗—芽或枝—芽接

砧木—同科植物的形成层—枝接完整植物体

讨论嫁接有什么好处?

好处:保持优良性状,缩短生长期等。

扦插该如何处理呢?(除去光、温、水、湿等环境因素)

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

材料:紫背天葵

一般操作:紫背天葵的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斜向,上一节去部分叶,下部从叶柄处全部去掉,下一节埋入土中。

提出问题:适宜扦插的材料,怎么样处理才能容易成活?

制定并实施计划

1.准备生长健壮的植株材料,还有插器、基质、剪刀及标牌等。

2.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样本不要太小,以减少统计误差。

3.确定观察时间、次数。

4.设计一表格,记录观察情况。

5.判断扦插的枝条是否成活。

讨论:1.在你对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中,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请你查阅资料,或请教有经验的人,了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扦插材料生根快而多?

解析讨论:1.取茎段时,上方切口水平,下方切口为斜向,下方切口位于节处。温度、光照、湿度均要适宜识,在生活中应用生物学知识2.添加生长激素,注意光、温、水、湿等条件的变化等

“梁上有双燕,------犹恐巢中饥。”是怎么样的一种景象?说明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想法?生物圈生物延续发展相互作用演奏生命乐章

环境

植物举例:种子、分株、扦插等

生物的生殖动物举例:交配、抱对等

微生物举例:分裂、孢子

植物的生殖

㈠回忆

1.绿色开花植物由几部分构成?哪些与生殖有关?

2.种子是怎么样形成的?

㈡再现

绿色开花植物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花萼、花冠等

柱头

植物成熟开花雌蕊花柱

子房胚珠卵细胞受精卵

雄蕊花药花粉精子

花丝

哪些植物有这样一个过程?

㈢综述

在性生殖: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休的生殖方式。

无性生殖:由母休直接产生新个体。

㈣观察与思考

p3观察与思考

1.你尝试过图中的方式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比较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异同点。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七

1、知识与能力:会认本课的12个认读生字,会写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看懂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和向大自然学心结合起来。

了解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2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二、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三、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四、写字

1、课件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课件播放笔画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一、游戏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

二、诵读课文

1、教师放视频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教师引导学生评一评视频中哪读得好。

2、教师配音乐,学生随音乐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三、合作讨论

课件出示合作讨论的要求:

1、找一找诗歌的哪几节为我们介绍了植物妈妈的办法?

2、齐读第二节。读懂了些什么?多媒体展示画片,学生感知蒲公英的形状。

3、自由读课文第三节、第四节。读懂了些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提出来,全班交流议论。

4、课文第一节和第五节分别写的是什么?这两节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学习成果检验:

课件出示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____,靠____传播种子。

苍耳妈妈准备了____,靠____传播种子。

豌豆妈妈准备了____,靠____传播种子。

四、资料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五、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降落伞风吹

苍耳铠甲动物皮毛带

豌豆豆荚太阳晒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八

活动目标:

1、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植物,知道植物也能治病。

2、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植物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欲望,萌发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六种奇特花草,了解它们的药用价值。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感兴趣的、有特殊特征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图书等资料。

2、植物标本、图片若干。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先咳嗽几声,提问:小朋友,老师刚才怎么啦?

幼儿:(咳嗽)

师:那么咳嗽了怎么办呢?

幼儿:打针吃药、挂盐水。

师:小朋友,我们平时感冒咳嗽了都要去吃药,有的还要打针。但是老师生了一些小毛病如感冒咳嗽、手上流血了、拉肚子等就不一定去看医生、吃药,我用民间的一些中草药也能治好这些病。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奇特的花草,它们是中草药,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它是谁,好吗?

二、出示鱼腥草,引起幼儿的兴趣。

1、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草,你们认识它吗?知道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吗?情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

幼:是一种草,闻上去有一股味道,好像是鱼的味道。

师:这种草有一股鱼腥味,我们叫它鱼腥草,你们知道鱼腥草有什么用途吗?

2、小结:鱼腥草是一种中草药,如果我们吃了那个汁,咳嗽就会好起来的。

三、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有趣的植物、奇特的花草。

师:前几天,老师带你们到野外去挖的野菜,还有的是期天在家和爸爸妈妈到地里采的花草,现在请你们向同伴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字叫什么?在哪里发现或找到的?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幼儿拿出事先收集到的奇特的植物图片、照片或相关资料向同伴介绍,每组选1-2名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带来的最奇特的植物。

1、马兰:手少流血了,把马兰头的叶子揉一揉,敷上几分钟血就不出来了,有止血的作用。

2、枸杞:我们人眼睛模糊看不清,应该多吃点枸杞,吃了眼睛明亮。

3、马齿苋:也叫长寿菜,它主要治拉肚子,如果我们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就吃它。

四、出示植物标本、教师介绍奇特的花草。

1、蒲公英:叶子长长的,边缘有锯齿状,开得黄花,籽像一个雪球毛茸茸的,它能抗菌消炎、对糖尿病功效很好。

2、金钱草:叶子小小的,圆圆的,形状像一个圆圆的硬币,晒干泡茶可以治胆结石。

五、图片连线,幼儿操作,哪些草治哪些病。

刚才老师给你们介绍了几种奇特的花草,它们能治哪些病,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有没有掌握,请你们连线一种草治一种病。

鱼腥草拉肚子马兰胆结石

马齿苋眼睛明亮金钱草糖尿病

枸杞感冒咳嗽蒲公英止血


2022植物的内部构造心得体会精选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并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事物的兴趣。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琅琅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本课内容的重点是蒲公英、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由于我们的学生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对课文中提到的三种植物和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又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围绕着教学要求,课文的重点难点,我是这样来安排教学的。

上课时,我给学生看蒲公英和苍耳,认识它们的外形。并把蒲公英的种子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看到它的顶部有绒毛,外形像降落伞。然后我轻轻一吹,许多种子向四处飘扬,形象地说明蒲公英是风来传播种子的。同样的,通过看实物和演示投影片让学生知道苍耳种子的特点和传播种子的方法。

讲读课文以后,我还让学生观看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录像,并表演课本剧,使学生进一步从感性上获得认识。

我运用读、画、想、说的方法重点教第二节。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第三节,学生自己学习第四节。这样“教——扶——放”,教给读书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认识能力统一发展。

当学生知道课文中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后,要求学生说出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补充了喷瓜、椰子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要求学生看课外书,准备召开《植物妈妈有办法》的主题会,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去获得更多的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根据农村孩子非常熟悉植物的实际,布置预习,让学生走向田野,观察并采集各种植物,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一些办法,然后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把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有机的结合。在教学中,我把课堂交给学生,让

他们各自站起来汇报采集到的植物,介绍已经了解的各种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并从中得到多种能力的培养,才真正落实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语文课堂,会形成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尽兴地表达,课堂教学就在这种自然的状态下顺利地完成。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语文教学只有当它成为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时,学生才会关注它的全部过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