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线上上课感悟(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04:54:28 页码:14
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 线上上课感悟(四篇)
2022-12-29 04:54:2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主题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一

第3节平面镜成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通过折纸,感悟虚像的形成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图片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对平面镜的物与像对称的讨论,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通过利用平面镜的小发明、小制作,认识平面镜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它是本节教学活动开展的中心。

本节的难点是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三、教学实施建议

(一)教学过程

本节分为三个教学板块,(1)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一些应用。

1.实验探究过程设计

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可以通过节首图“桂林山水”,将平面镜的概念进一步拓广,同时学生能感受大自然之美。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中,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是要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这个探究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需要学习的,这个探究在整个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中起示范作用,因此,教材中对探究过程的叙述比较完整、详细。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对实像与虚像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会产生误解;同时学生对于平面镜所成虚像的大小以及像距常常存在前概念上的错误,这是探究的起点。人们只有发现和提出了问题,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讨论交流中完善探究方案,最后探究出事物的规律,体验成功的欢乐。

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大小提出看法。通过观察,很多同学会象小聪一样,得出像比物小的想法。老师可以象小明那样把手放在镜子上,得出不同的结果。在此情景下,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平面镜成像到底有什么规律的问题。

(2)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讨论,确定实验器材,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步骤。在课堂讨论中老师可适当提问加以引导,这样做可充分调动同学思维的主动性,使学生思路更加清晰,实验更有兴趣,实验探讨更有创造性,使学生有了敢于思考,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相同的物体与像进行比较,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是这个实验设计的三个极巧妙之处。如何让学生想到这些方法,是设计探究的关键。教材中,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学生讨论交流,以对话为路标,来经历这个设计过程。

探究中,应该让学生把蜡烛至少换一个位置,再重做一遍实验。这样要求的目的,是为培养科学态度,以免由于为了节省时间而忽略缺少必要实验的环节,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研究习惯,或形成以偏盖全的片面的思维方法。

(3)分析与论证,提出新的猜想与假设

在学生对若干次实验结论的分析时,要引导学生感知对称之美,提出关于物距和像距的猜想,进行探究。

学生的探究活动,因为具有示范作用,所以要求学生按探究的环节进行。为了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自己总结出规律,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制订探究的计划。

(4)结论

通过探究活动,要求能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①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实验探究中的几点说明

找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学生探究出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实验时选用的玻璃要薄些,如果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为了准确总结出“物像等距”的特点,可以在纸上事先画好坐标。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来做。把一张白纸的半边涂黑(或贴上一张复写纸)铺在桌面上,把一个跳棋子放在玻璃板前面纸的白的半边上,玻璃板后面就出现清晰的棋子的像。另外拿一个棋子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这个棋子,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样做实验更为简便易行,学生都可以做好。

2.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实验探究中,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来感知虚像,但很难从根本上理解平面镜的虚像是怎样形成的。所以教材的图4-3-4中,利用反射定律对光束分析,让学生来了解虚像的成因。为了使同学们能直观地看到光的传播过程及成像原理,有条件的老师可以用计算机课件来演示,结合实验时在玻璃板后面用屏幕接不着像的事实,使同学们理解虚象不是光的汇聚形成的。

在“讨论交流”中,用纸条模拟演示过程,学生可进一步形象直观地认识平面镜成像的物理过程,从纸条的折叠和展开过程中能形象生动地认识物像关于镜面对称的关系。并由此总结出作图方法。

3.平面镜成像的一些应用

平面镜的应用比较广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观察,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也可以作为课后的活动,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平面镜的使用等问题,或搞一些小发明,小魔

[1] [2] 下一页

主题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二

教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

教学难点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课前准备 烧杯三只,温度计,体温计,冰水,自来水,开水,“冰糖”,两只一次性茶杯及饮用水。

焦耳定律演示仪 演示温度计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十二章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将事先制作好的“冰糖”发给学生,在吃了无数次的冷饮之后,用心去体验“冷”的感觉。(调制浓的糖水,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冻)

2.接着,再喝一口饮用水

师:有什么感觉?

生:冷,热。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多媒体显示)

3.三只烧杯中分别放冰水、自来水和足够热的水,引导学生进行“冷”“热”的体验:

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b.把右手放入足够热的水中,再放到自来水中,说出自己的感受

师:为什么同一杯自来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内有两种差异很大的冷热感觉呢?

生:看来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自身的经验和感觉去判断事物,然而这种经验和感觉今天遭遇到了挑战,怎么办?用科学武装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战!

让我们拿起武器,迎接挑战!

二、层层递进,学习新知

1、实验演示,了解原理

师:对于温度计,同学们一定不陌生,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请同学们看一个小实验:

(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的器材,在锥形瓶中分别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观察加热和停止加热时液面的变化)

这就是我们家中的电热水器,其中的奥秘,下学期我们会详细的学习的,今天我们只是利用它来给瓶中的水加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

生:液面上升了。

师:停止加热,继续观察。

生:液面下降。

师:平时,你观察到过类似的现象吗?

生:家中烧开水时,如果水壶中的水灌得太满,刚刚开始烧水,水就会溢出。

师:很好!这样的现象我们送它一个物理名称──热胀冷缩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可以用酒精、煤油还有用水银的。

(多媒体显示)

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师:各种不同的温度计各有各的妙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常见的玻璃液体温度计,它们在结构上基本相同,分别有:装液体的液泡、细内管、刻有示数的玻璃柱,根据液泡中的不同液体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

2、阅读讨论,了解单位

a.字母“℃”的意思:表示摄氏温度(瑞典的摄尔修斯提出的)。

b.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关于“一个大气压”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的了解的)。

c.100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

d.1摄氏度: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个等份代表1℃。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

珠峰营地的帐篷内,温度为-15℃,读作:负15摄氏度或零下15摄氏度。

在中央电视台的报道中,所有的主持人都把温度读作:100度,1600度。你认为妥当吗?

出个题目考考你:“25℃”,你会读吗?

广播、电视中的天气预报员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呢?

“28摄氏度”怎么写?

“零下8摄氏度”怎么写?

3、尝试探索,学会使用

师: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支温度计,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生a:一支测普通的温度,一支是测体温的。

生b:上面标的数字范围不同。

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温度也不同。

生d:体温计的下面是弯的。

生e:体温计的玻璃柱不是圆的。

生f:体温计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

……

师:非常的棒哦!同学们都作了细致的观察。这里包含着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测量时必须遵守的两个要求──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a.量程──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量程为:-20℃~110℃。

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b.分度值──最小一个代表的值。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

(由学生观察后回答完成)

师:两支温度计就在空气中,现在温度计的示数应该就是空气的温度,请大家读出来。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示数为:(注意单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读不出来。

师:为什么读不出来呢?

生:现在的空气温度没有达到体温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师:回答的很好!

没有读出空气温度的同学可能有些气馁,没关系,请做下一个环节──测体温

请同学们将温度计放在腋下,根据经验,要等待一会,在等待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p78“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的正确方法”

a.朗读使用方法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b.讨论“想想议议”中的图4.1—4,使用温度计时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

?请大家拿出温度计,读出自己的体温

生a:(手中拿的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我的温度计的示数在不断的变化(不断的下降)

生b:(手中拿的是体温计)我的体温是(注意单位)

师:手中拿体温计的同学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奥秘在何处呢?

生c:我发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在弯管处的水银断开了。

师:这正是体温计离开人体后也能读出温度的奥秘。那么,如果另一个同学也想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能否马上就拿过来使用呢?

生d:我在医院里看见医生测量体温之前要甩动体温计,所以我们也要甩一下再测量。

师:对。测体温时,玻璃泡内的水银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膨胀,通过细管挤到直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下去。

师:学习了温度计的相关知识后,让我们一起来测量这杯热水的温度!

请同学们把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以正确的方法同时放入热水中。

(此时,手拿体温计的同学可能会犹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大家勇敢地尝试)

生:哎呀!我的体温计坏了。

师:坏了就好啊!从中大家能获得什么启示呢?

生b:温度的测量不能超过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的

三、归纳小结,巩固知识

师: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呢?或者说你有什么感想呢?说出来与大家共享,好吗?

生:……(此处学生可能会有各种说法,引导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作归纳)

结束语:同学们,了解了温度,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我们将踏上探究“物态变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期待着同学们有更大的收获!

作业设计

1.小明通过学习得到下面几个结论,请帮他补充完整。

(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__________。沸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里的液体,通常用_________(列举两种)。

(3)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这个温度计采用_________温度。人的正常体温约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它的下端是___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___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液面的位置就会有变化。

2.该选哪一项?

(1)温度反映的是物体的

a.体积大小b.运动快慢c.冷热程度d.振动快慢

(2)-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d.零下20摄氏度

(3)下面关于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a.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超过它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b.读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跟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d.读数时为求准确,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

(4)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c.用酒精灯烘烤d.用医用酒精擦抹

3.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为测量一杯热水的温度,在把温度计插入热水后应何时读数据?”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意见:甲认为应立即读数;乙认为应该在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丙认为插入时间越久读数越准确。请你对此发表评论。

(2)粗心的护士小张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它给几个病人测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张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

5.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数分别是:_________。

6.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4.1温度计

温度:(t)单位:摄氏度℃

测量仪器:温度计 1.观察

2.原理

3.使用

体温计 不同点

教学随笔或教学反思

主题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三

对电学实验,删除了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这些完全不用讲解。

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再加上“体验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物理学科,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探究中不断的思考才能获得,即所谓的“自悟”,而单靠听我们老师讲是不行的。再者,学生在自身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中所得出的感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最能针对自身问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最高。该做的实验,必须让学生动手亲自做。现在设计实验或者改装实验的题较多的出现,一定要学生自己先做,再听老师的总结或点拨。

联系实际,是一种习惯。我们经常这样做,会帮助学生建立这种习惯。让学生在观察实际中“出问题”

物理问题的处理,最关键的是:

1、选准研究对象

2、分析研究过程。

我们喜欢在教学中画图时,用白色的粉笔画“研究对象”,用另一种颜色的粉笔画“其它外围”的东西。也有的教师,干脆只画“研究对象”,“其它外围”的东西一概略去不画。所谓的思想方法,是指在处理物理问题中所用到的具有条理性、抽象性、解析性、技巧性的思维方法与技巧。思想方法本身,是主观的,带有很大的个性倾向,与个人的风格和思维习惯相关,可以个人独创。但一些好的思想方法,被多数人认可,可以共享。

常用的思想方法:微元法与极限法,隔离法,忽略次要因素思想,理想化模型,

代换法,比值定义法,图像法,

所谓的物理哲学,是指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深刻性而打造出的人的思考问题的观念和逻辑定式,甚至是看待问题的情感、态度。

不懂物理的人,往往被错觉所左右,象亚里士多德那样的伟人都如此。就是现在的学生,并不受亚里士多德的直接影响,但却有亚里士多德一样的认识。所谓的“懂物理”————懂的是物理哲学。不要教了三年,教出一帮不懂物理的人。

主题物理上线培训心得体会精选四

教材分析及课程标准

1. 第一章 声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性。

3.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音有关的应用。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第二章 光现象

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与物的关系。

4.认识凹面镜的会聚作用和凸面镜的发散作用。

5.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1.通过实验,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第四章 物态变化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植。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4.能用水的三态 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1.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一、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和掌握本学期各章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重视物理实验,让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进一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是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一些简单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增进对科学的感情,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二、 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性;光的传播、平面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难点: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能用所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

三、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喜欢物理

2.注意提优、补差,同时促进中等同学的进步

3.坚持“阶段清”,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及时改进教学

4.课堂教学中注重思路教学,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领悟和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5.注重探究题的训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