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12:26:24 页码:7
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 公文写作培训心得体会怎么写(5篇)
2022-12-29 12:26:24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直接签发:签发人批示“发”、“同意”、“速发”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如不同意发文,可批示“不发”、“缓发”、“修改后重报”等,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2.请他人审阅后再发:签发人批示“请××阅后发”,签字并注明年月日。

3.改请他人签发:在发文单“签发”栏之外批示“请××签发”。

4.请补充、修改后发:签发人批示需要补充或修改的意见后,先行签字并注明年月日。(只适用于做简单补充修改的情况。如果需要做较多重大修改,则应批示退回办文部门重办。)

(二)请公司领导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请××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报签发人签发:“请××(单位或个人)审阅并报××签发。”

3.先会签(复核)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复核)并报××签发。”(适用于各会签单位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

(三)请综合管理部签发文件

1.直接签发:“综合管理部签发。”(如确知部长在署内,也可直接批示“请××部长签发”、“请××同志签发”。)

2.请他人审阅后再签发:“请××(部门或个人)审阅并请综合管理部签发。”

3.先会签后签发:“请××(单位)会签并请综合管理部签发。”(适用于会签部门事先已经基本协调一致的情况。综合管理部签发文件即已包含自己的会签职能在内,无须在此处另外出现“请综合管理部会签”字样。)

(四)批示阅读文件

认为需要送他人阅读的文件,通常批示“请××阅”、“请××、××阅”、“请××阅研”。如必要,可以注明送阅的理由或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此类阅件通常不须回复意见。)

(五)批示办理文件

1.对需要由上级作出批示的办件,可批示拟办意见“拟„„,请××阅示”、“建议„„,请××批示”;上级批复“同意”或其他意见。

2.对一般办件,通常批示“请××阅处”、“请××办理”。

3.对需要研究的办件,通常批示“请××研办”、“请××提出意见”,也可以在批示中提出自己的意见。

4.对需要部门间会商、会签的办件,通常批示“请商××办理”、“请××提出意见,并送××会签”、“请××办理,可先请××提出意见”;派出项目部送审的业务文书,可批示“请××部(主管该派出项目的部门)审核,并送××部(相关部门)复核”。

5.对需要他人共同作出批示的办件,在自己作出批示后,可写“请××核批”。

6.对有时限要求的办件,通常批示“请××于×年×月×日前研复”、“请××于×年×月×日前办结”。

(六)批示送审文件

1.送审征求意见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阅示”、“请××审示”;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阅”、“请××阅改”。

2.送审内容已经基本确定的文件,对上级通常批示“请××审定”,对平级或下级通常批示“请××审核”、“请××复核”。

(七)批示会签文件

1.单方会签的,通常批示“请××会签”、“请××审签”。

2.多方会签的,一般批示“请××、××、××会签”。

(八)请示的结束语

1.请示由自己办理的事项,结束语通常为“请批复”、“请指示”、“妥否,请批示”。

2.请示需要他人办理的事项,结束语可为“以上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九)其他规定

1.签署需本部门或本人批示、审阅、会商、会签、研究等,必须签署具体意见,不能只签署“已阅”等不表明态度的、模能两可的话语。

2.对于需要本部门办理的公文,在办理完毕后必须签署落实情况,如“根据批示精神,已办理完毕”、“已与××部门协同办理完毕”等。

最新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公文标题。

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2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

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1行处,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公文正文。

标识在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自然段左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处,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l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成文日期。

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成文日期需要完整写出年、月、日,而且必须用汉字书写(“零”写为“o”)。成文时间标识时,右边要空4字。

6、发文机关印章。

按照《省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而旧《办法》只是规定,联合上报的非法规性文件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

7、附注。

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上行文的“请示”文种中,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最新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8、批转(转发、印发)……通知,通知正文用三号楷体字,被批转(转发、印发)文件用三号仿宋体字

9、附件标题用二号宋体字,正文用三号仿宋体字

10、印发传达范围用三号仿宋体字

11、“主题词”三个字用三号黑体字;词组用三号宋体字

12、抄送机关名称用四号仿宋体字

13、印发机关名称和印发日期用四号仿宋体字;印发份数用五号仿宋体字

公文各要素和标识简单介绍。

一、眉首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等要素。

1.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标识时,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是指涉密公文的保密程度,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新《办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秘密”、“机密”、“绝密”公文均应标注保密期限。标识秘密等级时,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字组成,如“xx省人民政府文件”等。对一些特定公文可只标识发文机关名称(函件)。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标识位置是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25mm处,上报的公文发文机关标识在上边缘到版心上边缘80mm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还规定,发文机关标识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字号一般应小于22mmx15mm。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名称排列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时,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二、主体部分

主要标识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成文时间、发文机关印章、附注等要素。

1.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概括而成的公文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组成,如《xx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的决定》、《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春季农业生产和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通知》等。公文标题是文件内容的高度概括,文字要求准确、简要、概括,书写时要居中书写,用2号小标宋体字。回行时要注意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居中对称,间距恰当,做到既有美感,又要避免产生异义。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2.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书写时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必须同时报送几个主送机关的,可以用抄送形式;下行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主送机关,但是,如果主送机关过多,则一般用规范的统称,如“各地行政公署,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等。标识位置在标题下空1行处,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回行时仍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最新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公文格式易错项整理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根据安排,今天我与大家交流探讨公文格式易错项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公文起草过程中常见的用词错误、行文错误、标点错误、格式错误。

相信大家对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并不陌生,而与之配套的《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也已发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今天我们所讲的,所交流的也是根据这一条例进行梳理,并对新旧版进行一个说明。

一、公文起草过程中常见的用词错误

公文公文,一是姓公,二是为文。

文字是公文的生命。是公文的主体和“躯干”也是公文起草者最容易出错的部分,一个小小的笔误就可能会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大家常改常错,常错常忽略的问题。笔者在公文审核过程中,经常碰到文笔流畅但“错别字”屡犯错误的情况,归纳起来,常见的“错别字”使用错误有以下3个方面:

(一)关于易错的字词写作的正确与规范

在这里举几个常见的例子(见课件)

“制定”与“制订”的例子有很多。

1、人民有了政权以后,就不仅依靠政策,还必须把成熟的政策制定为法律,依法办事。(来源:彭真《谈监督政策和法律的关系以及改革等问题》)

2、白天劳动上一天,晚上还要和当地团员社干部们开会,帮助他们修改跃进计划,制订新的增产计划。(来源:马烽《停止办公》)

“做出”与“作出”的例子:

1、今年开展“学做榜样,奋勇争先”主题活动。

2、韩方将继续为改善南北关系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截止”和“截至”的例子:

“急待”和“亟待”

1、这件事情亟待解决。

2、这片森林里的珍稀鸟类亟待保护。

“亟待”带有较浓的书面语色彩,因此“亟待”一词一般用于书面语中。《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亟待解决”的用例。《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中有“急待”(跟“亟待”同义)。可见“急待”在社会语文生活中也有一定流通性,但词典多未收录这个词形。在人民网上搜索,看到“亟待”的使用率远远大于“急待”。

“其它”和“其他”

现在,《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都推荐使用“其他”。主流媒体一般也都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建议您使用“其他”而不用“其它”。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不同的写法.“其他“正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而“其它“正在被淘汰。

“度”和“渡”:“度”一般对于时间来说的,“欢度国庆”是指过一段时间,不是“从此到彼”,且与“水”义无关。如欢度春节,度假,度日如年,欢度国庆。“渡”一般对于空间来说。由这一岸到那一岸;载运过河;渡口。“渡”字与“水”有关,它是形声字,“氵”表意。如:渡过难关远渡重洋轮渡,渡口。

“决不”与“绝不”

“决”用在否定词‘不、无、非、没’等前面,是表示“坚决”否定的意思。那么,“决不”就是“坚决不”的意思。说到这里可能没啥错误。我们再看。

“绝”“用在否定词‘不、无、非’等前面,是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完全”是“全部”,也就是“各个部分的总和”的意思。所以,“绝不”可以理解为“全然不”,进一步说,就是“所有情况下都不”或者“任何情况下都不”的意思。可能用的也对。那用在具体的语境中怎么适用。

因此,“绝不”跟“决不”虽然都表示态度鲜明的否定,但有细微差别。例如:

(1)我绝不去。是说“我”绝对不去,任何情况下都不去。

(2)我决不去。是说“我”坚决不去,强调态度坚定。

“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决不的意思是“决定不”。里边有“考虑后的表示”的成分。而“绝不”的意思是“绝不妥协”没有相商的余地,里边有些主观色彩。

即:1、就是之意,例:知识即力量;科学即第一生产力。2、当时或当地,例:即时,即刻,即席。3、就,便,例:黎明即起,扫洒庭除。4、假如的意思,例:即便,即使。

像这种易混词语还有很多,还是要靠大家平时的积累,留心处处皆学问,在学习材料、学习公文的同时多留心,就会量变产生质变。

(二)关于机关名称未使用规范化简称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公文中的机关名称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多数部门和单位上报市人民政府的公文,把主送机关写为:市政府。规范的应写成xx市人民政府;不能写成:市政府或xx市政府。

比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误写成“发改委”,应为“发展改革委”;“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误写为“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这个比较好理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对于不知道对方到底是用的哪个简称,一定要提前询问,避免出现笑话。

(三)关于数字、日期表述的问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了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

应当使用汉字的情况

汉语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等数字。

(一)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

例如:“十二五”规划、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心二意、零点方案、第三季度、十六届四中全会等。

(二)邻近的多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连用的多个数字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

例如七八十种、一千七八百元、五六万套、七八个、十五六岁等。

(三)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三。

(四)中国历史纪年、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各民族非公历纪年等,均使用汉字。

如:万历十五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五等。有时为了表达得更加明白,可以在它们的后边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五)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词组,应用汉字数字。

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为避免歧义,要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用间隔号“·”隔开,并外加引号。如:

“一·二八”事变(1月28日)、“一二·九运动”(12月9月)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九一三”事件等。

(六)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语数字。

如:几千年、百多次、十余年、八万左右、三十上下、约五十人等。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该省从机动财政中拿出近2000万元,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万多吨、柴油1400吨,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七)行政机关公文和军队系统公文成文时间用汉语数字。

但党委系统公文成文日期应按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

注意2:成文日期一般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二、公文起草过程中常见的行文错误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6日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行文规则如下:见课件

公文中四种公文格式、十五个文种。起草公文,根据行文规则和公文内容,首先确定文种,然后选择适当的公文格式。起草“意见”,可能使用通用格式,也可能使用信函格式。起草“通知”,可能是平行文或下行文,也可能使用信函格式,但不可能使用上行文。

(一)向上级机关行文

(二)向下级机关行文

(三)向同级机关行文

注意:

1、上行文应当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2、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

3、下行文或平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由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签发。

三、公文起草过程中常见的标点错误

(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四)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

四、公文起草过程中常见的格式错误

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

以上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即版头、主体、版记。

这就涉及到了公文中的版头部分:

份号: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如“№000017”。

密级:用3号黑体,顶格标注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份号下方),两字之间空1个字。绝密★30年,机密★

20年,秘密★

10年。

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标注于公文首页左上角,密级下放。

发文字号:用3号仿宋。

签发人:只有上行文才需注明签发人,“签发人”用3号仿宋

。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姓名使用3号楷体。

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35mm,红色小标宋体字。联合行文时,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文件两字在其右侧。

主体部分:

标题

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位于红色分隔线下空二行位置。

标题字体为2号小标宋体字,排列分行合理、美观、醒目。

多行标题排列为梯形或菱形,不采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和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型。

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用空格分开,不加顿号,换行时省略。

正文中的层次序数

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一般依次用汉字“一”、汉字加圆括号“(一)”、阿拉伯数字“1”、阿拉伯数字加圆括号“(1)”,不得逆向使用。

层次序数:

第一层

“一、”

(黑体)(作为小标题时句尾无标点);

第二层

“(一)”(楷体)(作为小标题时句尾标点可有可无);

第三层“

1.”(仿宋)(无论是否作为小标题,要有标点);

第四层

“(1)”(仿宋)(必须有标点)。

附件:

另面编排,在版记前,与公文一起装订。3号黑体字,顶格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版心第三行。如附件不能与正文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

附注:发放范围、注意事项、联系人及方式。左空2字加括号标成文日期一下行。

版记

置于公文最后一面,最后一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4号仿宋。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抄送”后全角冒号和抄送机关名称,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抄送机关名称标句号。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2.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公文印制主管部门,为党政机关办公室。4号仿宋,排在末条分隔线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日期右空一字,阿拉伯数字,后加“印发”二字。

3.页码: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版心边缘下,左右各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右空一字,双页左空一字。版记页前有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页码。公文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连续编排。

(二)发文字号错误

(三)标题

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的主要内容和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联合发文机关较多时,只写主办机关名称加“等x部委”字样即可。标题所表示的内容一般只概括一项最主要的主题,避免多主题标题。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标题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标题应简练,一般不超过50个汉字。

同一标题文种只可使用一种。

(四)文种使用错误

1.“请示”“报告”混用

请示和报告为两个文种,不能混用;没有“请示报告”文种,在实际工作中常见到将请示报告合用的情况。eg.《关于申请修缮办公用房费用的请示报告》

请示一般为下级单位上上级单位请示事项使用,通常一事一请示,不可在一个请示中请示多个事项;上级单位收到请示需做以回复。

报告为告汇报某项工作情况或告知某事项;收到报告上级单位一般不予回复,在报告中不可夹带请示事项。

2.文种使用错误

15种公文种类,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不可自造公文文种。

例:《关于第一次保密普查工作的总结》;“总结”不是公文文种,不能单独成文,应为《关于上报第一次保密普查工作总结的报告》

(八)、附件使用错误

附件为正文部补充和说明,当其内容为正文的主体时不能作为附件,而应作为正文的一部分上报;

例:《关于上报2012年办公室工作总结的报告》中,工作总结为正文主体,不能将其作为附件。

最新公文写作的上课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一)纸质文件圈阅即表示同意(签发文件除外)。

(二)如果文件上出现审批人姓名,审批人在自己姓名上划圈即代表签字;如果文件只出现审批人所在部门名称或职务统称(如: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工程设计部、工程监理部、工程管理部、公司领导等),审批人应当在部门或职务上划圈并在近旁签字。

(三)批示应该注明年月日。

(四)批语对象是上级的,一般称职务;是平级、下级的,一般称同志。

(五)批语对象为多人的,区别以下情况表述:

1.如果是任选的组合,应按惯例排序,可用“并”字按一定标准分类。例:按职务分类如“××、××副总经理、××部长并××、××、××同志(副部长、部门主管等)”;按性质分类如“××、××、××部(以上为公司机关内单位)并××、××、××主任(以上为外面的项目部)”。

2.如果是工作流程组合,可按照流程顺序排列。例:“××部长并×副总经理”;“×部长并×总工程师、总经理”。

3.如果是多个对象承办事项,须明确主办人。例:“××负责(或牵头),××、××会同(或配合)办理”。

此外,审批公文应使用符合档案规范的书写工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