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 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怎么写(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13:58:17 页码:7
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 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怎么写(五篇)
2022-12-29 13:58:1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一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便民、为民、利民为基本导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力整治机关慵、懒、散等问题,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全面提升机关服务质量,着力把机关党支部打造成为一支“规范有序、运转协调、优质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进一步提升机关党支部和党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

进一步创新服务载体、拓展服务领域;

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实效。打造一个组织活力足、服务能力强、工作业绩好、群众满意度高的优秀基层党支部,真正发挥机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支部

(一)工作纪律

1.落实考勤登记制度,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岗、串岗,不得上网聊天玩游戏。

2.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和巾帼示范岗,实行亮牌办公,佩带胸牌。

3.严格执行外出告知制度。工作人员因事外出,要有告示,有联系电话。

4.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廉洁从政,在履职过程中不得吃、拿、卡、要,不得以权谋私。

5.严格依法行政,做到依法审批、照章办事。在工作中无违章、违纪和违法事件发生。

(二)服务礼仪

1.办公环境清洁美观,设备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在办公场所吸烟,大声喧哗。

2.工作人员上岗衣着得体,仪表端庄。与人交谈,用语文明礼貌。

3.待人态度和蔼诚恳,热情大方,服务周到。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积极办理;

对自己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主动引导,协调办理。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

(三)工作质量

1.工作人员要做到熟知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相关业务技能,做到业务熟练、工作扎实,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工作程序严密、规范,各类审批不出错漏。公文规范、准确、严谨、工整。

3.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有诉必理,有理必果。

4、坚决做到“四个不要”,一是不要让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尤其是有时限要求的工作;

二是不要让差错在自己这里出现;

尤其是事关政策是事情;

不要让不团结的事在自己这里发生,尤其是领导干部;

四是不要让古浪镇的形象在自己这里受损;

尤其是事关民生的事情。

(四)办事效率

1.设置办事指南,推行阳光政务。在公开栏内公布职责范围、管理权限、服务项目、办理程序、承诺时限、办事人员、办事结果等内容,做到内容全面、真实、准确、更新及时。

2.落实限时办理制度,切实履行“九办”要求(今天的是今天办;

限时的事按时办;

要紧的事跟踪办;

民生的事优先办;

困难的事协调办;

琐碎的事抽空办;

份外的事协助办;

个人的事下班办;

所有的事认真办),办事要按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做到不拖拉、不推诿、不扯皮、不刁难,在规定允许的前提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尽可能提前办结。

3.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间。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把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党委书记抓全盘,党委副书记抓具体,全体党员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齐心协力,共同抓好创建活动的各项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把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列入机关党支部年度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做到年初有动员,年终有总结。

(三)强化督促检查。全体党员要围绕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目标,把各项要求落实到全年工作的各个方面,党支部要对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指导,务求取得实效。

有关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二

一年来,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和要求,带领全院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我院实际,探索方法、创新形式,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贯通起来,有机融合,统筹推进。围绕为患者提供最优质服务为核心,不断加强医院领导班子、党员干部的自身建设、加强党员队伍的素质建设、深入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全院党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推进医院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我院在2020年党建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紧紧围绕解决好“总开关”问题,突出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先进典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聚神聚力追赶跨越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大力加强十九大宣讲活动,让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

(一)压实责任,抓好各项党建工作的部署与督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将书记抓党建是第一责任人和党委抓党建负主要责任的责任压在肩上,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力争各项党建工作取得实效。一是专题研究部署。定期召开院党委会,专门研究年度党建工作思路、“三重一大”事项、党建专项工作,并通过党员大会、中层以上干部会、支部书记会及文件进行具体部署,把上级党组织的会议或文件精神和院党委的决策传达到全体干部、党员、职工,使大家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二是组织理论学习。党委班子成员除坚持自学外,还集中学习《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党章党规、“每月一学”,并联系实际撰写心得体会。三是做好党建基础工作。今年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6人次,从严把好党员发展“培养、审查、考试、手续”关,从入党积极分子中择优发展新党员3名。发动临床一线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为100%,党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100余人次。

(二)知行合一,抓好“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的开展,院党委把“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活动的开展作为提升党员素质、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医院改革发展的重要政治任务来对待,突出知行合一,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认真研究部署工作。传达学习市、区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研究制定“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实施方案,10月15日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部署会,会后,各支部均召开党员大会进行了再次动员和具体工作安排。10~11月,院党委先后4次开会集中研究部署“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的相关工作。二是党员干部带头进行学习教育。党委班子成员自觉坚持自学,做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上党课,不仅参加院党委的专题学习讨论,而且主动参加所在支部的集中专题学习讨论,党委书记带头在全院党员大会上和支部会上联系实际讲了党课,还外聘专家给全院党员上了一次廉政党课。院党委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分阶段制定下发了“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工作推进表,明确了具体任务、方法、要求,并定期开展工作督查考核,精心指导支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专题学习。各支部按要求完成了四个专题的学习讨论,党支部书记都讲了党课。每个党员都做了学习笔记,做到边学边做,立足岗位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共产党员。

1、完善党建制度,提升职工能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主动关心帮扶党员群众,传递了党组织的温暖。

2、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积极组织开展党日纪念、读书会、主题教育等各项组织建设活动,党支部召开民主评议党员会议,按照个人汇报、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组织评议;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先进活动,树立模范典型。组织全体党员在各项工作中以身作则,充分完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发展动力

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党员干部对各项中心工作的认识明显提高,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为医院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强劲动力。

2、扎实开展争创活动,加强作风建设

制定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方案”,结合医院中心工作实际,努力通过争创活动实现: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作风,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全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升行业作风。认真抓好落实,与各项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活动实效。

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工作,积极开展党员公开承诺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还有偏差。少数党务工作者认为党建工作是务虚的工作,即使费心费力再多,也很难见到成效。担心党员活动安排太多,会影响业务工作的开展,有些党员认为交纳的党费应用于外出参观学习。由于这些顾虑作怪,导致有些党务工作者抓党建时紧时松,有时简单应付,不求最好,有些党员参加党员活动不够积极。

(二)对党建理论学习的深度还不够。有些党务工作者学习党建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先进经验较少,深度不够,分析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党建工作方法欠缺,效果一般。

(三)对支部工作的要求还不够严。院党委对各党支部的工作安排多、督查少,对支部“三会一课”、 党员管理等工作考核不细致、不具体,以致有些党务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有关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三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结合统计工作实际,现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通过创建活动,精心打造体现统计工作特色和党员干部认可的党建品牌,激发我局在统计工作服务中创特色、树品牌、出亮点、上水平,引导党员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激发党组织的活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局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用“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打造“快、精、准、信”的统计服务品牌。

(一)遵循党章、依法创建。严格按照党章规定,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在总结去年党建工作基础上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大局,以国民经济核算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为中心,为县委县政府经济调度和决策提供参考建议和依据。同时,将党建工作与统计业务有机结合起来,用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推动统计工作及时、准确、科学、有效的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变化,增强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三)改革创新、突出特色。大力发挥党支部党员的首创精神,积极探索符合统计新常态发展的党建工作新思路,推动党建工作理念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工作实践创新,激发支部党建的生机和活力,全面推进我局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四)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紧密结合我局工作特点,求真务实,遵循党建基本规律,创新活动载体,丰富创建内容,完善创建机制,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使单位创建党建品牌活动与统计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品牌名称:“数情先锋”

(二)服务对象:全县社会各界

(三)品牌定位:使统计成为监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服务社会公众咨询的“信息窗”和党政领导决策的“参谋部”。

(四)品牌内涵:“数”即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真实描述,是全县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数”是统计的鲜明特征,是统计的专用术语;“情”是全面反映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县情”、统计数据准确的“实情”。“数”与“情”体现了统计工作者诚信统计的根本原则、开拓创新的统计精神、优质高效的工作标准和无私奉献的服务态度。通过文化引领、学习引领、激励引领,不断提升党组织吸引力,增强统计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他们共同为统计事业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

(五)品牌理念:准确把握修水经济社会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增强危机意识、使命意识,着力深化统计改革、拓宽统计领域、丰富统计内涵、提高统计质量,增强统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目标措施:

1、开展党员先锋岗和党员承诺活动

鼓励党员干部尽职尽责、廉洁奉公,模范遵守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和岗位职责,建立党员示范岗,制作党员示范牌。以单位扶贫点为重点,实行党员帮扶共建,组织党员干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争当先锋模范。同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帮基层群众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2、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大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提高、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践行价值观。3月份组织党员开展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活动,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党课、会议、培训、座谈等多种形式,抓好党员理论学习,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员干部活动,引领党员干部以学习谋发展、以学习强业务,以学习促转变。

(七)党员干部职工做到“三增三创”

通过进一步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从而规范完善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和监督检查机制,有效利用法制手段促进全县尤其是基层单位依法统计,切实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

1.增强需求导向,创建一流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统计工作必须突出需求导向,才能紧贴党委政府决策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需要。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和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工作指导上,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在工作安排上,必须紧贴要求、突出重点;三是在工作要求上,必须及时准确、务实高效;四是在工作方法上,必须上下联动、部门协作。

2、增强质量导向,创建统计数据质量的保障机制。从目前统计工作实际情况看,统计数据质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基层统计台账不健全,企业统计人员更换频繁,统计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统计调查对象瞒报漏报与虚报多报统计数据现象并存,个别领域统计数据质量不高,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等等。我们必须坚持质量导向,努力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真实、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坚持质量导向,必须坚持和落实好以下几个要求:一是着力夯实统计业务基础和基层基础;二是强化数据流程的制度和责任建设;三是充分运用法治手段提高数据质量。

3、增强问题导向,创建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当前统计工作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既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问题。许多问题表面上是业务工作问题,实质上都与工作作风密切相关。所以,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于问题的解决,把作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形成常抓不懈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畅通渠道,加大基层问题的沟通反馈力度;二是多措并举,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强化问责,落实层级、专业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和责任追究。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4月)。支部在局干部职工中大力宣传品牌创建活动的意义、要求,充分调动支部党员参与品牌创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成立局品牌创建领导机构。二是动员部署,组织发动。三是学习教育。通过组织自学、集中讲学、收看视频等多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以及省市县有关会议和相关文件精神,利用信息网站、座谈会、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方式,树立干部职工品牌创建意识,营造单位创建品牌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品牌提炼阶段(2017年5-7月)。在宣传发动基础上,局支部按照“三增三创”的创建标准,提出明确的承诺事项,制定“精准统计,助推经济”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落实责任,保障品牌创建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第三阶段:申报审核阶段(2017年8月)。经支部大会通过后,报县直机关工委审核备案,由支部组织实施。

第四阶段:推进实施阶段(2017年9月至12月)。局党支部按照本实施方案,加强党建品牌的完善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形成规范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将责任、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形成共管的工作合力,以务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服务态度树立县统计局品牌形象。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局“数情先锋”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认真统筹谋划,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创建措施,切实抓好组织策划、方案制定、总结提炼、推广深化、巩固提高等工作,确保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成立县统计局党建创建品牌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周晓娟,副组长:周昀,成员:赖显辉、张敦优、刘玲丽。

(二)突出主题特点

党建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要突出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正确处理好“精准统计,助推经济”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与做好日常工作的关系,统筹协调创建活动各个阶段工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落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工作成效创建一流业绩。

(三)强化宣传推广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利用信息网站、电视、互联网、新闻媒体等载体和手段,大力宣传统计局创建品牌以及开展的党建工作,大力宣传在开展“精准统计,助推经济”党建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个人,不断扩大党建品牌在党员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影响力。

有关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四

以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环宣[1997]947号为指针,以221号文件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绿色学校”为载体,推进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

(一)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体教育网络。

2、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

3、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

(二)教育工作优质化

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

(三)创建活动多样化

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

(一)加强领导机构

1、组织建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专设环境教育办公室,并具体分管环保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抓,政教处、教务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环保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少先队等各项活动中。同时外聘市环保局领导指导环保教育工作,切实落实工作。

2、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社会、自然、思品等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制。

3、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记录,定期总结,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活动。

4、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推动校环保工作。

(二)完善环保队伍建设

1、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环保教育的学习活动,增强教师环保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2、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机制,以学校为中心,带动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使环保教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3、发挥外聘环保领导的指导作用,利用培训讲座等方式促进环保意识发展。

(三)大力开展宣传,促进全社会环保意识发展

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图书室、电教设备、闭路电视系统介绍、宣传环保知识,环保动态,并抓住各个环保宣传节,如: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

(四)发动学生,组织“青少年环保宣传队”,自编节目走上街头宣传环保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实际活动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环保活动。

1、环保小记者

学校组织部分具有环保意识,又有组织能力的少先队员成立“环保记者团”,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校内外采访,并写出有价值的稿件,同时在校园电视台内播放,形成良好的环保舆论氛围。

2、环保小组

以班级或大队为单位,成立环保小组,充分考察校内外污染情况,并带动全校学生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

3、监督小组。

在环保小组基础上,组织监督小组,对全校师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文明监督。并落实责任制坚持长久进行环保活动。

(五)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

1、树立榜样,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在学生和教师中发现环保标兵,树立榜样。在学生中形成环保氛围,并带动社会和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环保宣传,调查和监督活动。

2、环保志愿日

利用双休日和假日,由环保、监督小组负责,开展“环保志愿日”活动。如清除白色污染、非法广告,平日注意垃圾分类,宣传环保知识。

3、环保知识竞赛

学校定期组织环保知识竞赛,强化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

4、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主题活动。

在六月“世界环境日”时,开展“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密切关系,从而做到珍惜每一滴水,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地。

(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绿色学校”的育人作用

在学校已有的基础上,扩大绿化面积,明确“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卫生意识,提高“人人都是责任者,人人都是清洁工”的卫生标准,做到校园无卫生死角,操场无杂物,教室无蛛网死角,食堂无苍蝇,厕所无异味。并切实实行垃圾分类,妥善处理污染性垃圾,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有关创建蓝色和谐国企心得体会五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平谷区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为引领,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入点,以加快补齐设施短板为着力点,以农业转型升级为关键点,以农民增收致富为落脚点,于2018年启动了“平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年专项行动(2018-2020年)”,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全面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了农村生态宜居、农业提质增效、农民生活富裕。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20字方针,平谷区于2018年启动了“平谷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3年专项行动(2018-2020年)”,根据区内村庄实际,分三批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其中第一批次155个村、第二批次79个村、第三批次23个村;并结合世界休闲大会举办与农科创建设,择优选取了大兴庄镇3个村、峪口镇5个村作为百村示范。历经三年创建,第一批155个美丽乡村创建村及8个百村示范村在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配备、当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均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区级自查考核。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全区力量,全面统筹部署

1.建立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了区委书记、区长任组长,54家区直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实体办公室,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2.夯实责任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实中央“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开展。在区级层面: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进行统筹部署,区美丽乡村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推进,区城管委、查违办等各行业管理部门分别建立一把手负责的组织机构,成立工作专班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在镇、村层面:各乡镇均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整合骨干力量和各方资源开展工作;明确了每个村的包村处级、科级干部责任人,并组织各村由村书记牵头、村干部包片儿、包街巷,确保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3.制定工作方案,列明重点任务

2018年研究拟订了三年行动实施意见,明确了平谷区未来三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工作机制。2019-2020年分别制定了平谷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确定相关建设、整治任务,明确了任务分工和相关项目申报、审批流程。

4.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从总体部署和各项任务解读等多个层面组织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与现场培训会,对全区相关部门、乡镇、村、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大范围培训,全面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升指导、建设能力。

(二)规划方案先行,绘就科学发展蓝图

1.形成规划方案范本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区级层面指导,制定《平谷区美丽乡村有机规划导则》、《平谷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办法》,在全市首个编制形成平谷“规划范本”,为高标准完成各村规划编制提供了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依据。

2.科学编制规划方案

一是分区分类指导规划编制。充分结合村庄资源禀赋,细分村庄为生态保育控制型、乡村振兴示范型等不同类型,因村制宜对村庄建筑风格、院落格局等进行分项指导。二是建立责任规划师制度。选聘了18个规划团队,通过规划设计执行评估等,增强了规划科学性。三是方案编制层层把关。在公开征求村民意见,体现村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机构逐村现场踏勘,从标准性、规范性、合理性进行审核;管理部门联合审查,从技术性、政策性进行把关,第一、二、三批257个村建设项目共审减预算资金约3.36亿元,避免了无效投资、资源浪费。截至目前,257个美丽乡村创建村规划、方案已通过审批,各村规划、方案均达到了市级考核要求,合理确定了建设内容,统一了建设标准,为各村发展完成了顶层设计。

(三)清死角祛顽疾,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支撑,对于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面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区对标环境整治三年计划任务,举全区之力推进了工作开展:

1.突出重点抓整治,久久为功促提升

(1)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一是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设与私搭乱建17600处、298万平方米。二是清理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污染、乱堆乱放等环境问题,实现村内垃圾日产日清,每年整治问题点位约9万处,一改农村多年来“脏、乱、差”旧貌。三是定期开展主要道路沿线两侧田园环境治理,打造绿色低碳的美好田园。四是以“生态桥”治理工程为抓手,累计处理各类农业废弃物26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9%,无秸秆焚烧现象,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2%。

(2)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进。一是率先在京郊农村实现了城乡统一的环卫模式,即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全区27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均得到有效处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约47.2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二是我区274个行政村均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覆盖率达到100%。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开展。一是采用政府直投和ppp融资、建设、管理一体化模式,推进农村治污工程。坚持并网优先、“用生态办法解决生态问题”原则,实行“一村一策、一村多策”,采用“城带村、镇带村、联村、单村”等处理模式,结合“三格厕”改造,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村庄覆盖率达50%。二是全面落实“河长制”,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开展app巡河、清“四乱”、“清河行动”,深入推进“四水三治”,村级河长制责任河段无垃圾乱堆乱弃现象的行政村比例达100%。三是2017年至今,全区共5个国家和市级考核断面水质持续达标,海子水库、黄松峪水库、洳河新城段获评北京市优美河湖,入选数量居全市之首。

(4)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一是全面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坚持“便利、卫生、耐用、美观”的原则,全区478座公厕全部改造完成,达到全年开放、节水、保温等标准,农村三类及以上公厕比例达到100%;二是采用三格厕模式,三年累计改造户厕7087座,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9%;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行政村比例达到100%。

2.坚持标本兼治,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巡查检查机制。采取区内定期考核、不定期督查、问题点位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仅2020年督查、整改各类环境问题点位约5万余处,其中影响环境小问题2.26万处、乱堆乱放1.4万处、生活污水直排2600余处、私搭乱建约1900处。二是构建督导指导机制。区委书记、区长通过拉练检查、现场会议等方式入村督导环境整治情况,区主管领导逐乡镇拉练调度,挖掘存在问题,研提工作要求。三是健全干部包村机制。行业管理部门包行业、包镇村双向督导,乡镇干部包村督导,联动推进环境整治。四是形成通报曝光机制。每半月形成1期环境整治专题报告,对各镇、村进行排名,媒体定期曝光环境问题点位突出镇村,以强化压力传导,倒逼工作落实。五是完善长效运行机制。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等要求,以实现建管并重为原则,围绕公厕管护、村庄保洁等方面,分行业建立、完善了区级长效管护考核办法,并将考核情况与资金挂钩,推进环境整治长效良好运转。

(四)强基础补短板,农村设施不断完善

农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改善农民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感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我区以村民需求为出发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实施了一揽子惠民工程:

1.全面摸清设施底数。完成了全区所有村庄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台账建立并经镇、村、第三方编制单位三方签字确认,现已全部录入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系统,为今后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经台账统计,目前我区农村地区共有街坊路965.5万平米、路灯4.79万盏、村内绿化294.9万平米、太阳能浴室97座、供水站376个、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池、垃圾箱)7万个、村级公益设施1314个。

2.不断补齐设施短板。一是百姓出行更加便捷。2019年全区乡村公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90.03%,乡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率100%;村内主要道路硬化的行政村比例达100%;村村公交通车,其中专为“村村通”公交工程开设公交线路41条,实现公共交通全覆盖。二是照明设施更加完善。村内完善公共照明设施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每年投资约478万元,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形式对农村地区4.79万盏路灯进行维护,设置24小时报修电话,及时修复各类照明故障。三是绿化面积不断增加。按照“拆违还绿、留白建绿、见空插树、应绿尽绿”原则,开展村庄绿化美化,三年累计调拨乔灌木36359株,地被花卉12.57万株,花籽2593余斤,169个村村内主要道路实施了绿化工程,创建首都绿色村庄18个。四是住房安全更加保障。618户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完成率100%。

3.完善设施管护长效机制。一是全面梳理了美丽乡村运维资金、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资金、科技文化体育领域运维资金等6大类资金;二是各区级主管部门结合乡村治理,围绕运维周期标准划分、责任体系构建等对21项农村设施制定了行业运维考核指导意见。三是完成《平谷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运维管理考核方案》制定,通过区政府审议;对入村各类资金进行了梳理,明确了统筹方式、考核标准;初步构建了部门、镇村联动,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合理高效的运维管理体系。

(五)典型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提升

结合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农科创建设,选定了大兴庄镇西柏店、良庄子、周庄子及峪口镇东樊各庄、西樊各庄、峪口、坨头寺、西营等共8个村作为“百村示范”建设村。以“业兴、村美、民富、班子强”为目标,努力探索首都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

1.“西良周”:打造休闲农庄联合体

大兴庄镇以2020世界休闲大会分会场“休闲农庄1+3联合体”建设契机,整合西柏店、良庄子、周庄子3个百村示范村优势资源,着力打造“西良周”休闲农庄联合体。一是建成花园村庄联合体。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对3个村村庄风貌进行景观化改造,对三村街道、绿化、宅户院墙等进行景观化处理,达到干净整洁、美景如画,在历次市区环境检查成绩优异。二是建成文化艺术联合体。“西良周”3个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常兴寺庙会、文化大舞台、小车会等文化活动深受民众喜爱。三是建成休闲产业联合体。“西良周”3个村分别围绕特色产业做“小而精、小而美”的大产业。在西柏店大力发展“冬食用菊、夏小西瓜”产业,促进文旅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在良庄子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建设休闲垂钓园、玫瑰花卉园,吸引市民争相前往休闲观赏。在周庄子大力发展书画文化产业,举办“大美平谷水墨周庄”书画展,打造书画文化品牌。

2.峪口村:打造50米党员服务圈

峪口村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50米党员服务圈,密切党群关系,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是建立网络,服务群众全覆盖。50米党员服务圈,按村民居住片划分4个分支部,每个分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优选党员任小组长,每个党小组长联系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10户群众,服务圈内村民代表协助党员开展服务。二是明确职责,服务群众无缝隙。党总支公开党员联系群众名单,明确每名党员具体职责。掌握服务圈内家庭基本情况,架起组织与群众间政策到底、民意上传桥梁。及时了解、化解家庭内部、邻里之间纠纷矛盾,力争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通过50米党员服务圈建设,党员服务群众由“无形”变“有形”、由“一时”变“随时”。

3、西营村:探索“三位一体”产业发展新模式

西营村依托大桃优势产业,探索了“党支部、村委会+专业合作社+果农”的“三位一体”果品产业运行发展新模式。一是理顺农民、集体产权关系。组建凤凰山投资管理中心,设置集体股、户籍股、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二是转变产销模式,果农增收初显。西营村、合作社与果农合作,全面实现有机富硒果品产销“六统一”,提升了果品质量、打造了果品品牌、促进了果农增收。三是土地入股,实现共同富裕。探索土地集体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模式,由村集体从村民手中流转回土地,然后统一承包给专业合作社,从事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果品种植,村集体、合作社、果农按比例享受股息和分红,实现共同富裕。

4、坨头寺村:建设法治示范乡村

坨头寺村以法治文化为抓手,强化基层治理,实现文化搭台,法治唱戏,村民受益。一是以法治文化广场为阵地,宣传贴近村民生产生活的法律条文、名言警句及社会良俗等,供村民休闲娱乐同时,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二是以碑墙长廊为载体,建设法治影碑墙,以篆、隶、草、行、楷等形式演绎中国源远流长的法治文化,建有仿古文化长廊,展示新二十四孝、法律法规摘编等内容;三是以空中课堂为基石,村内智能广播每日固定时间播放法律小常识、法律小案例等内容,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四是以宣传站点为保障,每周五上午设定为法治宣传日,接受村民法律咨询,定期开展普法宣传。

5、西凡各庄:共筑科技示范乡村

西凡各庄村与中国农业大学共筑科技小院,建设美丽西樊各庄田园综合体,一是打通交流屏障。高校师生驻扎“科技小院”,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村民提供手把手、面对面技术服务,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二是紧扣科技帮扶。就地开展科技攻关,聚焦解决制约当地农业主导产业高产高效关键性因素,实现增加产量、提升质量、提高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三是提升造血能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普及农业技术知识,不断提升村民农业科技素养与技能,增强致富能力。

6、东凡各庄:发展香椿特色产业

东凡各庄村聚焦香椿特色产业,以“相约桃花季、贡品椿芽香”为主题,连续五年举办香椿文化节;并于2020年举办了第一届云端香椿文化节,探索了“党支部+企业+电商+农户”四位一体模式,推动香椿和其他果品产业发展,带动本村460户近1386人增收。

(六)强化科技引领,产业兴旺步伐加快

1.“农科创”建设取得实质进展。一是成功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谷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二是《平谷区农业科技创新及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获得市政府办公厅批复并正式下发;三是科技创新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入驻企业32家,落户科技小院7家,创建市级以上星创天地5家,与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首农食品集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签订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同赵春江、李德发等8位院士团队开展战略合作。四是“京瓦中心”工程一期现已完工,局部装修改造后即可满足食宿、办公需要,二期科研总部工程力争年底前完工。五是服务配套日趋完善。成立农科创基金,上报集地入市方案,全面打造农科创政策服务包。

2.大桃特色产业优势持续巩固。一是连续四年实施“平谷区高密植桃园建设奖励政策”,建成高密植果园3万亩;二是引进蟠桃、油桃等61个品种,建设优新品种示范园3000亩;三是推行平谷国桃6大体系标准,在建国桃示范园111个;四是制定了大桃销售期间“一卡不设、一车不扣、一分不罚、一路绿灯、一路服务”的“五个一”运输政策与“零接触”转运政策,设立45个大桃公共揽收点、10个大桃主产村试点配备集装箱保温库,桃农销售、客商收购市场环境持续向好。五是推动“互联网+农业”工程,开展电商直播平台培训655场、2.4万人次,举办“平谷鲜桃季”线上直播活动,区镇领导现场带货,平谷大桃品牌影响力和线上销售量明显提升,2020年电商销售大桃4250万斤,同比增长21.4%,促进农民增收1.5亿元,真正实现了大桃减产、农民不减收。

3.优势畜禽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一是有序关停转产,制定了《北京市平谷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等,三次关停清退区内低端养殖场,共关停898家养殖场户;二是优选引进新希望、首农等5家专业养殖企业现代化规模种猪场,预计年底前建成投产,完成8万头生猪存栏任务。三是围绕畜禽种业提升,有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畜禽种业)产业园建设,按照“一核多点”建设布局,以“公共研发平台”为核心,全面铺开蛋鸡、油鸡、奶牛等种质项目在周边落地建设。

(七)弘扬时代精神,“乡风文明”培育取得实效

一是深化“做诚信友善自强互助的文明平谷人”活动。突出友善主题,持续开展“友善平谷”建设。实施“善行家风”计划,线上开办“美丽庭院”课堂,通过“互联网+家庭教育”微平台、平谷桃花媛公众号等,开设友善家风宣传栏,广泛宣传友善家庭、友善家风、友善故事。二是传承保护优秀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强化剪纸等传统生产技艺保护。三是全面倡导文明生活。落实“爱国卫生月”“月度大扫除”,开展“公筷行动”、“一米线”等行动,通过党员带头、志愿服务、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弘扬友善价值观,乡风、民风、社风持续向善向好。

(八)坚持党建引领,“治理有效”路径逐步明晰

我区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区县,刘家店镇入选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行宫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以“生态积分”作为治理手段的“生态桥”工程入选国家发改委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推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城市管理、应急响应、基层服务等领域运用。开展村务中心试点村建设,着力打造“政、养、病、康、文、乐、保”一体化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探索出“行宫路径”为新一轮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九)兜底线惠民生,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低收入农户脱低成果巩固。在2019年低收入农户全部脱低基础上,聚焦标准线边缘等3类重点群体,精准落实养老金上调等8项政策性补贴,助残基地项目和乡镇产业帮扶项目收益稳定,实行疫情下农产品保价包销,前三季度平谷区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到12886元,同比增长18.4%,增速排名全市第三。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运维体系尚待健全

农村基础设施运维资金投入碎片化、缺乏有效统筹,资金使用相互割裂,降低了财政资金绩效;部分农村设施老旧,日常养护、清洁跟不上。

(二)农村环境治理尚存短板

与乡村治理有效融合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机制还不完善,没有达到常态管理、常抓不懈、长期保持要求,长效管护机制需进一步强化落实。

(三)乡村产业转型任重道远

一是经营碎片化、产出低效化问题仍然突出。以果园生产为例,一户一行树、一户多块地、地树不同户等现象依然存在。地块数量多、面积小、投入大、效益低。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体系还需完善。各类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和组织体系还需健全。三是全产业链条不完整,产品质量效益不高。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衔接不紧密,前期生产环节投入多,在流通、加工等后期投入少,从产地向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优质优价的市场导向和立体化销售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增进民生福祉,让美丽乡村更具品质

1.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第二、三批102个村硬化、绿化、亮化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持续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处理,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夯实乡情村史陈列室、文化墙、文化室、宣传栏等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农村地区“科教文体卫”等领域加大投入、多点开花,不断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2.持续完善农村设施运维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与乡村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管体制机制,围绕农村水电路、信息化等各类基础设施建管,结合各类设施全生命周期特点,分阶段完善并落实运维标准、责任体系和资金补贴标准,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且考核结果与资金、荣誉、绩效挂钩,不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以管促建”“长效运转”转变。

(二)厚植生态宜居底蕴,让美丽乡村更具颜值

全方位整治农村各类环境问题。一是“精细化”整治环境。围绕“清脏治乱增绿控污”,严格对标市级标准,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聚焦村庄整体环境、生活垃圾治理等考核要点,发力私搭乱建、污水直排等整治难点,打造生态宜居的村庄环境。二是“常态化”督查检查。结合环境整治不同阶段的突出问题,采取定期检查抽查、反馈问题点位复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常态化检查督查,完善点评调度、奖惩通报等机制,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确保环境整治效果长期保持。三是“长效化”建立机制。通过“积分制”考核、户对户评价、片区之间排名等形式,组织各镇村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级长效机制建设,调动村级主体积极性,常态化推进整治工作。四是“全员化”保护环境。宣传引导农民群众进一步增强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自觉养成“个人卫生、打扫屋子、收拾院子、门前三包”的良好生活习惯,掀起共治共享热潮。

(三)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让美丽乡村更具内涵

1、着力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一是鼓励和支持村集体发展集体经济。推广“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二是壮大产业龙头企业。支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户、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化联合体的建设,带动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转变。三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探索推广集体农庄等模式,不断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的将农民组织起来,让小农户与大农业衔接起来。

2.有序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结合我区承包土地特点与产业经营实际,鼓励镇、村采取多种灵活、多样且具针对性形式,流转承包土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订单式生产合作模式,推动农业企业规模化经营,对农产品统一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

3.聚力打通产业链“断桥”。一是引进龙头企业。在政策支持、土地供给、为企服务上下功夫,使优质企业进得来、留得住、经营得好,充分发挥对区域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扩大市场销售空间。制定扶持政策,对于销售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电商给与资金支持;打造设施共享平台,政府支持建设仓储、冷藏、运输等设施,电商共同使用和管理。三是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对符合支持方向的经营性行为,探索通过贷款贴息、担保费补贴等方式对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择优给予金融支持。

五、典型经验做法

(一)区级层面:

1、工作机制“下功夫”,整治成效有保障

一是督导调度机制。区委书记、区长通过拉练检查、现场会议等方式入村督导环境整治情况,区主管领导逐乡镇拉练调度,挖掘存在问题,研提工作要求。二是干部负责机制。行业管理部门包行业、包镇村双向督导,镇村干部包村、包片督导,联动推进环境整治。三是协同联动机制。构建了环境整治“乡镇吹哨、部门报到”“一门主责、其他配合”“部门要求、乡镇落实”的“三协同”工作联动机制。四是专家指导机制。邀请专家老师,通过专题、现场会形式解读环境整治文件,剖析存在问题,指导工作开展。五是巡查检查机制。各相关区直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环境巡查检查形式,推进镇村环境整治。六是三方评估机制。邀请专业第三方,严格比对市级考核验收标准,对各村人居环境进行体检式检查,检验环境整治成效。七是问题处置机制。巡查检查、考核评估发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第一时间通过邮箱、工作群反馈至镇村,设定3日整改时限,镇村建立整改台账,每日上传整改情况与问题点位前后对比照片,保证整改实效,仅2020年整改污水直排、乱堆乱放等各类环境问题点位约5万余处。八是通报曝光机制。每半月形成1期环境整治专题报告,对各镇、村进行排名,媒体定期曝光环境问题点位突出镇村,以强化压力传导,倒逼工作落实。九是长效运行机制。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等要求,以实现建管并重为原则,围绕公厕管护、村庄保洁等方面,分行业建立、完善了区级长效管护考核办法,并将考核情况与资金挂钩,推进环境整治长效良好运转。

2、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

建立了“政府主导、村级组织、农户参与、科技支撑、企业运营”的“五位一体”模式,破解了“政府、企业、基层组织、农户”间的政策、技术、信息等“断桥”问题,系统解决了困扰农村多年的环境治理、空气污染、防火防汛防疫、土壤改良等重点难点问题,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探索了基层治理新模式,开创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色、和谐转变的新路径。自“生态桥”治理工程开展以来,全区共处理农业废弃物26万吨,生产并发放有机肥12.83万吨,“九废”变“九宝”成为现实。

(二)镇级层面:

平谷镇:环境整治“三协同”

通过梳理台账、实地考察、群众走访,研究制定“三协同”工作法。一是专业队伍协同,加强管控,采取严巡措施,三支专业队伍全天对村域严格巡查。乡镇加大督查力度,不定时对专业队伍上岗及工作情况进行突查。二是保洁人员协同,加强保洁员管理,对“不担当、不作为”保洁员按规定进行处理,并逐步将原由村级管理的老保洁员,统一规范为镇级管理;三是全体村民协同,美好的环境需要人人共治、维护,平谷镇印发了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对村民提出不乱扔烟火、纸屑等废弃物,自建房屋做好围挡等倡议,并通过条幅、车载广播等措施宣传引导,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王辛庄镇:环境整治“督、改、促”

一是发挥组织优势,专班指导。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1+3+21”工作机制,镇党委书记一线调度,三个专项行动小组集中作业,21个村主要负责人具体组织实施。同时,探索开展机关干部“联村联治”行动,结合包村安排,派出92名乡村振兴指导员督导环境整治工作,整合各类资源,促进工作提升。二是盯紧目标任务,以查促改。针对整治任务较重的平程路、昌金路、平关路等主要道路沿线,王辛庄镇采取“卷毯式推进,回头看补齐”的方式,在集中清理整治的基础上,环境科每日现场指导,督查专班打分通报,对存在问题专人盯办销号。三是推进“里子工程”,提升成效。在重点区域整治基础上,各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里子工程”,按照全面推开、示范引领的思路,村村打造样板街,户户创建文明户。各包村干部协助村党支部细化工作措施,党员干部担任“街巷长”,每日巡查不少于1次,协助党支部解决“痛点、难点”问题,督促工作落实。目前,全镇已打造样板街21条,创建美丽庭院1500余户,有效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三)村级层面:

1、强化技术支撑,助力污水治理

投资200余万元,在大兴庄镇良庄子村实施了水环境治理工程,工程采用源自欧洲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现今良庄子每日污水处理规模约40立方米,一改过往污水横流旧貌,坑塘水质得到净化,生活污水得到处理,实现了污水不出村。

2、“垃圾不落地”,环境更整洁

选取大兴庄镇周庄子、良庄子、西柏店3个村为试点,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变户外桶为户内桶,采取“定时定点定人”上门收取的方式,由保洁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宣传指导,居民知晓率、参与率、准确投放率大幅提升,取得良好效果。目前已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促进村民习惯养成,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出质量。

3、推广村对户的“积分制”,环境整治百姓齐参与

探索环境整治领域乡村治理新路径,组织镇村建立了村对户的“积分制”考核打分机制。一是通过设立积分账户,聚焦私搭乱建、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环境整治要点,正向行为加分、负向行为减分。二是镇村定期组织对各户“门前三包”等环境责任落实情况巡查考核,并在村内进行公示。三是考核结果与荣誉激励、物质奖励挂钩,通过“流动红旗”等形式鼓励先进,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如:大华山镇大峪子村“1积分=1元”等值兑换,洗发露(30积分)、毛巾(10积分)。积分制的推出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一分一分累积的分数,变成了一把一把清洁环境的“扫帚”,小积分改善了大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