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 跑步志愿者活动心得(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9 22:27:52 页码:11
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 跑步志愿者活动心得(四篇)
2022-12-29 22:27:52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一

上午好!按照会议安排,受重庆团市委书记周波同志委托,现将承办全国志交会的筹备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着力“四个呈现”,筹备工作定位明确

自5月8日全国组委会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以来,重庆团市委全委动员推进赛会集中筹备,以打造集项目展示、资源配置、组织交流、文化引领于一体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综合平台为目标,旨在通过组织引导、层层发动、项目聚集、资源撬动的方式,努力呈现一场“智慧、创意、绿色、时尚”的盛会。一是着力呈现智慧志交会。通过“互联网+公益”模式的引领,利用官网、官博、官微及“重庆暖青汇”app等“四驾马车”加大赛会多维度宣传。建立参展志愿服务组织、参赛项目、基金会和爱心企业二维码墙,“扫一扫”即可实现资源平台全覆盖。利用“暖青汇”app提供会议指南、活动互动、资源对接等智能服务,促进交流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二是着力呈现创意志交会。志愿项目齐拼创意,通过富有艺术人文气息的布展策划、互动体验,充分展示各地青年志愿服务的先进理念。三是着力呈现绿色志交会。力争最大限度实现展馆布置和展现形式的无纸化、低碳化、减量化和可循环化。四是着力呈现时尚志交会。广泛制作微电影、快闪视频、传唱歌曲、吉祥物等文化产品,充分体现时代感和青年性,引领传播志愿服务文化。

二、着力“互联互通”,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一)筹备工作运行有保障。一是建立横向协调机制,市政府联系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同志亲自担任市级领导小组组长,市政府办公厅、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残联等16家市级单位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政府督查室就筹备推进情况作为专项督查督办项目。二是建立主城九区团组织+重点联系公益组织协同支持机制,在团市委机关整体参与的基础上,陆续选拔15名基层优秀团干、社会组织负责人加入9个筹备组驻点办公。组织基层团组织、社会组织代表赴深圳参观第四届慈展会,与恩派等知名公益支持机构洽谈,借助外脑外力提升赛会专业化水平。三是建立展馆所在地主动参与机制,重庆市南岸区委、区政府从资金、场地、人员等方面深度支持,共同打造成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一体的志愿者之区。

(二)宣传活动策划有看点。一是大型活动实现推广传播。围绕“青春志愿行?共筑中国梦”的赛会主题,联合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长安集团开展“我为志交会代言?向幸福奔跑”——重庆市首届公益青年集体婚礼,从基层340对报名新婚志愿者夫妇中择优选拔99对参加,发起的集体婚礼大众电子邀请函在短短一小时内传播突破1万余人。20x余名社会人士现场参与“我为志交会代言”现场“扫一扫”微信互动活动。二是明星代言实现“志”尚“志”善。邀请钢琴王子李云迪、中国女排冠军主力队员袁心玥等重庆青年志愿服务形象大使参与“我为志交会代言”主题活动,拍摄“志愿服务有你有我”公益宣传片,用好明星效应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引领青春正能量,提升交流会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参与度。三是产品展示实现立体推进。启动赛会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开展全市志愿服务文化产品征集活动,设计制作“渝小青、渝小志”志愿服务服装、吉祥物行走人偶服装、徽章、纪念品等附属物态文化产品,拍摄巴渝麻辣明星主演+团干部+志愿者本色出演的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影视作品、微电影、纪录片、宣传片等流媒体产品,收集志愿服务书籍、图册、摄影作品、新闻作品等纸媒产品。四是策划创意实现“时尚+快乐”。在团中央志工部的指导下,建立全团志交会宣传交流qq群,完成交流会宣传片脚本策划,注入快闪、全国任务邀请卡、吉祥人偶等青少年热捧的、喜欢的时尚元素增强交流会的展示度,着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招商推介工作有重点。启动“重庆志愿公益合伙人”计划,开发招商推介“菜单”,开展“四个一”招商推介工作,以宣传推广、项目培育、资助物资、身份享有等方式,面向社会责任度较高的在渝企业、商会、媒体及基金会等进行交流会推介。截止目前,已与市慈善总会、长安集团、重庆银行、川渝中烟等单位达成赛会初步支持资金200余万元。积极参与“99公益日”腾讯乐捐众筹活动,首次推出市级志愿服务众筹项目,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四点半课堂”实现三天众筹金额33万余元。开办首个城乡社区市民学校公益集市,进行商圈义卖招商推介。截至目前,推介重庆建工、安利公司、重庆市血液中心等企事业与10余个项目实现对接。

(四)展会场地服务有特色。一是场馆功能齐全。已与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签订展会合同,租用展示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西部最大无柱式展厅以及新闻发布厅、多媒体会议室等会议中心配套设施。二是会务保障便捷。与长安集团达成初步协议,为每个省级代表团配备工作用车,满足展务需要。完成对展馆3公里半径内81家三星级及其以上酒店、100余家各类餐饮店走访,可为参展人员提供约8000个各类房间及满足全部参展人员用餐需求。三是场馆分区合理。约请10余家会展公司参与竞争,精准化、标准化设置项目展示区、开幕式区、闭幕式区、公益创业专项赛决赛区、企业媒体社会责任展区、公益创客?众创空间展示区、公益集市区、公益体验区、公益人才招聘区、文化产品展示区等十大功能区,以及一个用于信息发布、资源对接的中央舞台,突出资源对接的核心价值。

(五)“五个+”模式创新选拔重庆参赛项目。联合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残联、市水利局以“广泛动员+重点发动”、 “专业评审+大众点赞”、“集中受训+精准培育”、 “传统媒介+新媒体传播”、“政府购买+社会对接”等方式,发动217个志愿服务组织申报261个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初评专家审议、网评公众点赞、决赛大众投票等推报的37个优质项目晋级全国赛,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精细化等“四化提升”,打造了“储备丰富、面向社会、开放创新、上下互动”的志愿服务项目库。争取市民政局将37个晋级项目优先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支持范围,助推优秀项目落地开花。同时通过地方赛进一步促进重庆志愿服务项目参与主体向多元化发展,服务方式向智能化发展,理论与实践向知行合一发展。

三、立足“全团互动”,全力以赴筹备倒计时

一是继续谋划展会系列活动。按照节俭务实、简洁清新的原则筹备好开幕式、“城乡社区发展与志愿服务”理论研讨会、志愿服务体验行、领导巡馆、闭幕式暨颁奖礼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参赛交流氛围。

二是继续优化会务智能化系统。测试优化“暖青汇”志愿服务app功能,提供会前组织服务、会中信息服务、会后数据服务的“会议云”服务,实现会务服务智能化、便捷化,实现会务的时时、处处共享,提升展会效率和价值。

三是继续进行全媒体宣传。深入运用新媒体技术,在全国开展“我是第n位为志交会代言的达人”微信传播活动,激发大众对赛会的关注,对志愿服务里面的传播,运用网络宣传及拍摄《中国青年志愿者之歌》快闪,扩大对赛会氛围营造。在全市开展“我为志交会做什么”访谈节目,在更大范围内掀起对赛会的关注。

四是继续开展好招商推介。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积极支持办会办赛,协调落实办会期间餐饮、交通、住宿、场馆、布展等各类合作伙伴,配合起草交流会布展通知。加大市青联、市青企协、市青商会、市青年志愿服务基金会等机构的传统资源整合力度,开展精准化、定向化的众筹招商,努力为37个晋级全国赛的优质项目匹配至少一个类似企业、商会、媒体及基金会的志愿对接方,最终实现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与志愿服务资源的精准化对接,实现“资源+志愿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

在团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团市委有信心、有决心承办好本届赛会。在此,诚挚邀请各兄弟省市战友们相约重庆交流指导,大家一起来,有你更精彩!

谢谢大家!

描写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二

61、参与志愿服务,建设平安家园

62、争做新时期雷锋式的青年志愿者。

63、服务群众生活促进社区发展

64、服务群众生活促进社区发展

65、青年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66、争做新时期雷锋式的青年志愿者

67、为民服务,传递温暖笑容

68、弘扬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展示开拓创新的青春风采

69、服务社会帮忙他人提升自我实现价值

70、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71、用我的努力,换取您的微笑

72、开社会风气之先,做青年志愿者

7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敬老爱老的优良风气

74、构筑和谐企业弘扬志愿精神建立礼貌社区。

75、争做新时期雷锋式的青年志愿者

76、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构建和谐社会

77、以英雄为榜样,做党的忠诚卫士。

78、服务群众生活促进社区发展。

79、雷锋——我们永远的榜样。

80、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

描写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三

外语系各班级:

在9月7日中秋节放假期间,我系环境区域内白色垃圾较多,在新生辅导员朱海璐老师的带领下全系新生利用军训空闲时间进行了彻底的捡拾。同时,20xx级、20xx级的一些同学在系学生会的带动下也投入了卫生大整顿。在此,特对以下参加志愿活动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按系学生管理规定加相应的德育考核分。

20xx级英语教育4班:李春燕、文玥、倪佳杰、姬海军、马小婷、高梅

20xx级英语教育1班:马生发

20xx级英语教育2班:许建丽、顾小燕 20xx级英语教育1 班:马宇武、何艳宁 20xx级英语教育4班:陈蓉、贠小刚

希望其他同学能够认真向以上老师、学生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承担的无私精神。同时,每位同学要认真爱护校园环境,爱护学院的一草一木及公共设施。

此致

敬礼!

20xx年x月x日

描写志愿者东奔西跑心得体会实用四

为做好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街道疫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实施群防群治、联防联控,网格化、地毯式管理,最广泛动员群众自我防护,最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最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最果断处置疫情,最有效控制疾病传播,保证辖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社区(村)未发现病例

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组织动员。街道领导包保,定责定岗。社区(村)成立由社区(村)干部、网格员、片警、社区卫生和物业等人员组成的防控工作组,发挥社区、村(居)委会和楼栋长三道防线,鼓励居民和志愿者参与,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工作队伍,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摸排境外、国内等有疫情地区人员往来情况,对社区(村)、楼栋(自然村)、家庭进行全覆盖,及时发现防控隐患线索,并向镇街报告。

2.及时告知信息。社区(村)要广泛发布通知、通告、提示等,要求从疫情地区以及外省返回人员立即到所在社区(村)进行登记,向公众发布就诊信息,每日发布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出行、旅行风险。

3.开展健康教育。社区(村)要通过社区、村宣传栏、“温馨提示”、悬挂标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将疾病防治核心信息传达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督促家庭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目常清洁和消毒,减少家庭聚会;督促个人做到戴ロ罩、不握手、勤洗手、少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咳嗽时掩口鼻。社区(村)不组织大型公众聚集活动,督促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扫码登记,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分类管理。对返(来)区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入网、入格、入家庭。社区(村)排查到疫区返回或者有过疫区行程史、与疫区人员接触史的人员信息(或自查发现此类人员)后,要严格落实此类人员的相应管控措施。采取居家隔离人员不得外出,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落实到人、登记在册、社区管理、上门观察。对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者,社区(村)要及时报告街道,并第一时间报告属地医疗卫生单位,迅速安排就诊。对低风险区返来人员劝其主动居家,少聚集、少流动,外出时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督促其到指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5.加强环境治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严格对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进行清洁、消毒、通风、扫码登记;改善环境卫生状况,特别要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环境整治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的监管,把环境卫生整治措施落实到每个小区村屯、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社区(村)组织开展以环境整治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病媒生物综合防制,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及时组织开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制与消杀,有效降低病媒生物密度。

(二)社区(村)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

当居民中,出现1例确诊病例或者在一个家庭、一个工地、一栋楼同一单元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时,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5项措施的基础上

落实以下措施:

6.严格密接管理。与医疗卫生机构密切配合,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科学判定密切接触者。卫生健康部门将有条件居家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信息通报至街道,由街道第一时间通知至社区(村)进行居家隔离管控。社区(村)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规范管理,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措施。每日随访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一旦发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气促、干咳等症状,立即报告本区卫生健康部门及时启动排查、诊断、隔离治疗等程序,并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至定点医院的各项准备。

7.加强消毒隔离。社区(村)要协助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并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居民出入社区时要佩戴口罩,社区(村)要做到监督提醒

(三)社区(村)传播疫情

当居民中,14天内出现2例及以上感染来源不清楚的散发病例,或暴发疫情起数较多且规模较大,呈持续传播态势,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在上述7项措施的基础上,落实以下措施:

8.限制人员聚集。区政府报请市政府决定,可限制或停止社区(村)内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影院、网吧等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社区(村)协助政府监督落实相关措施。

(一)社区(村)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主体、健全组织体系、细化防控措施)根据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部署、调配,储备防疫物资并组织应急演练。

(二)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实施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好辖区内人员摸排和管控工作。

(三)每日进行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不得上岗,及时就医排查,上岗前做好个人防护。

(四)加强办公区域、为民服务区域和室内公共活动区域通风换气以及消杀。

(五)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垃圾点、公共厕所、楼梯等重点场所每日进行清洁后消毒。

(六)减少居民聚集,避免举行聚集性活动。

(七)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排查来自中高风险和境外、国内疫区人员,快速迫踪密切接触者;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居民防范意识。

(八)提供居民健康指导,建立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联系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协调医疗机构等资源为其提供24小时电话或者线上咨询服务;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必要的上门医疗服务。

(九)当发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十)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的地方采取“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做好病例家庭、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十一)出现疫情传播的地方采取“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对划为疫区的社区和村,应采取封控措施,限制人员进出,限制人员聚集等。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街道、社区(村)的责任,进一步健全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干部包保社区(村)制度,强化社区(村)包楼、包片、包户工作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切实落实。发挥社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联防联控,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

(二)及时信息报送。每日汇总社区(村)排査信息,报至街道疫情防控综合组,无返回人员零报告。防控过程中发现问题,社区(村)应第一时间报告街道及卫生防疫部门。

(三)强化督促检查。街道督导检查组强化对社区(村)防控工作的督促检查,对不落实防控工作或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社区(村)和人,视情节严肃追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