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平安综治热点事件心得体会 民警平安经事件心得体会(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9:12:55 页码:10
平安综治热点事件心得体会 民警平安经事件心得体会(2篇)
2022-12-30 09:12:55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平安综治热点事件心得体会一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按照相关要求,以4月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把综合治理工作和职能工作有机结合,坚持综治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与法律宣传相结合、与维护祖国统一教育相结合、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有声势、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不断更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形式,增强综合治理宣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责任到人、强化工作力度

根据县综治办的要求,我单位制订了宣传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宣传活动。明确分工,齐抓共管,互相配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工作力度,主要表现在:

(1)加强24小时值班人员的工作责任,实行首问责任制,有事解决答复,将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排除在单位之外。有事报警,无事报平安。

(2)明确防范重点。对财务室等重点部位严加防范,安装有防盗门窗和电脑监控系统,白天有值班,夜间有巡逻。

三、突出重点、宣传形式多样

为认真做好此次 “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在坚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重点,以深入宣传法制和稳定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为全局工作人员提高综治意识打造了学法平台。

一是各项法规的再学习、再领会。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宪法》《关于进一步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工作的若干指导意见(试行)》(新党发【20xx】11号)、《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律知识,提升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效,教育干部职工依法维权,强化了守法意识。

二是以活动加强法制教育,促进社会和谐稳定。4月份,县关工委已分别在一中、二中、四中、五中、八中连续举行了5场法治宣传、抵御极端宗教思想宣讲,受教育学生1000多人。老干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使广大青少年自觉把个人进步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青少年的爱国思想。

三是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事迹;宣传创安工作及治安模范单位,借鉴群防群治的好做法和经验。四是深入帮扶社区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维护社会稳定。五是针对不同对象,要求各级关工小组在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离退休老干部中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面达千余人次。4月18日,制作板报一块参加展评。

四、强化措施、形成合力

此次宣传月活动我单位高度重视,把宣传月活动当作一件大事狠抓落实,严格要求,确定专人负责,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密切配合有关部门,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确保了宣传月活动深入扎实地开展,使这次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有关平安综治热点事件心得体会二

学校的安全工作事关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切实加强各校的安全工作,保证学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心校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坚持各部门齐抓共管,广泛发动全体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刻紧绷安全之弦,时刻做到警钟长鸣,现将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认识到位。

领导与教师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确立“学校教育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工作的要求和措施落到实处。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教研和生活秩序,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班主任为成员,做到分工明确,职责落实。学校与各班班主任每学期签订安全目标责任状,明确责任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加强对安全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制订值班制度,全力以赴打造“平安校园”。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想安全,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责任落实,严把关口。

中心校重视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宣传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各种媒体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校利用告家长书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提高家长对安全教育的认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学校要求班主任主动家访,多与家长加强联系,提高家长监护意识,让家长切实负起学生安全教育与监护工作的职责。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另外要求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通过集会、国旗下讲话、班队课、平安歌曲的传唱等各种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三、管理到位,严格制度。

为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隐患中心校从实际出发,加强安全日常工作的管理。

1、强化学校设施的安全管理,经常检查学校用房、用电、防火等安全,及时消除各类事故隐患。一年来无“三无”事故发生。配合政府及各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集中整治,杜绝学校周围的小商小贩,还学校一片宁静与安全。

2、加强学生集体活动的管理,建立学校审批制度,每一次活动,都必须通过主管领导审批,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认真做好春、秋游的安全教育,坚决贯彻“就近、徒步、安全”原则,精心组织,确保安全,确保师生安全。在校园或学校组织的其他户外集体活动,都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不发生死伤事故。

3、加强学生周末乘车管理,各校住宿生多,分布广,交通运力不足,安全隐患极大,针对这些情况,中心校加强宣传,杜绝学生乘坐“三无”车辆。

四、普法教育,强化意识。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点。在教育活动中,注重加强实践锻炼,促进行为养成。为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进而转化成师生的自觉行为,我校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将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学年及学期工作计划,同时发挥好四个作用:一是法制教育基地的作用。我校与镇派出所、司法所建立法制教育基地,通过多种形式,坚持开展法制共建活动,如每年举行四次法制报告会,每周一次国旗下宣传教育,另外学校还开辟了校园广播法制教育专栏。二是发挥德育副校长的作用。配合学校法制教育,法制副校长通过现身说法、家长学生座谈会、个别谈心等形式,帮助做好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三是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召开家长会,将法制教育列入家长学校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四是发挥课堂法制教育的作用。坚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对违法违纪问题不回避、不手软,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惩前毖后,警钟长鸣。

五、健全制度,完善机制。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预防青少年犯罪、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作为学校来讲,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内外学习、生活环境,我们首先从抓内部管理入手,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学校管理行为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完善体系,确保制度实施。

为了使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中心校加强了管理体系的建设:第一,制定完善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将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分步实施。每学期都能圆满完成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第二,建立健全了学校管理体制。职责明确,依法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第三,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实行了校务公开制度,对重大决策、重大事项、收费等事项,及时向学生、家长公布,增加透明度,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第四,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并建立了学生事故应急处理方案,确保了无重大安全伤害事故的发生。第五,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