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 我国的创新事迹(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09:45:48 页码:13
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 我国的创新事迹(8篇)
2022-12-30 09:45:48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立项背景(文中小标题一律用四号仿宋体字并加粗)

简要介绍本项目的研究开发时间及背景情况,项目的知识产权来源情况,项目研发及市场开拓的进展情况,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果(包括检测、鉴定、获得专利、获得奖励、发表论文、取得资质或特殊许可等)情况。

2、本项目的主要创新点

三、项目合同完成情况

1、资金到位与支出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万元,立项时已完成投资×××万元,计划新增投资×××万元。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实际完成新增投资×××万元,其中:

企业自筹 ×××万元

创新基金资助 ×××万元

地方政府配套(立项支持) ×××万元

银行贷款 ×××万元

其他资金 ×××万元

合计×××万元

(2)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新增投资实际支出资金×××万元,其中:

项目产品开发及试制 ×××万元

其中:购买仪器、设备 ×××万元

购置生产设备 ×××万元

贷款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销售费用 ×××万元

基建×××万元

其他×××万元

合计×××万元

2、总体目标完成情况

(1)合同规定情况

(将合同中“总体目标”的内容原文照搬)

(2)实际完成情况

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实际完成新增投资×××万元;企业资产规模达到×××万元,与立项时相比资产规模增长率达到

××%;企业就业人数达××人,其中因项目实施新增就业人数达××人。

3、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合同规定情况

在本项目执行期内,应实现:

累计销售收入 ×××万元

累计净利润 ×××万元

累计交税×××万元

累计创汇×××万元(如合同中无此项指标,可不写)

(2)实际完成情况

截止到×××年××月××日,本项目实际完成:

累计销售收入 ×××万元

累计净利润 ×××万元

累计交税×××万元

累计创汇×××万元(如合同中无此项指标,可不写) 与立项时相比,企业年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年交税总额增长率达到××%。

(在此处用一到两段文字描述本项目产品的市场开拓与销售情况,包括销售网络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典型用户等情况,以及在开拓市场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

4、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合同规定情况

(将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内容一一列出,具体指标见项目申

请材料的“项目技术与产品实现”一节。利用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创新基金网络工作系统”,在“申报项目管理”栏目中查找项目申请材料。)

(2)实际完成情况

×××年××月××日,经×××单位检测,本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为:

(将实际检测结果一一列出。如检测数据比合同中要求的多许多,只列出主要结果,但必须将合同规定的内容包含在内)

5、项目实施目标完成情况

(1)合同规定情况

(将合同中“项目实施目标”的内容原文照搬)

(2)实际完成情况

(将实际完成的内容一一对应列出。描述本项目产品的开发进度以及在项目实施期间所取得的成果情况,如本项目产品获得了发明专利证书要重点突出。)

四、本项目在国家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或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如有这两种情况之一,要具体说明本项目产品何时在何工程中得到应用,或在何事件中起到何种作用,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明材料。如无这两种情况,则此章节不要。)

五、基金的作用和效果

主要从通过创新基金项目的实施,对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加速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促进企业产品的市场开拓、增强企业的筹融资

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方面描述创新基金的支持作用和效果。

六、企业未来发展构想

主要从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企业发展规模(包括基本建设)等方面描述本企业近3~5年内的发展设想。

七、有关问题的说明

主要对本项目在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或延期完成项目合同的原因加以说明。如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也在此段一并加以说明。

版面设置:行间距:单倍行距;

字间距:标准;

页边距:左3.0厘米、右2.5厘米、上下边距为默认。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组织结构和队伍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经济结构多元化、劳动关系复杂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新特点。反映在工会工作上,则表现为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和履职能力均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职工队伍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复杂性取代了单一性。

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成份相对单一,经济收入差距很小,工会工作对象能够较为简单地涵盖整个职工队伍。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队伍在悄无声息中分化,在我们煤炭企业而言,不同身份的职工在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增加了工会工作的复杂性。

2、职工诉求重心发生了新变化,求维权取代了谋福利

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发生的深刻变化,职工诉求的焦点和热点不再是谋取工会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并且呈现出由职工个人问题引发的劳动争议向因企业改革中利益调整引发的群体劳动争议转变的新特点,职工诉求的焦点和热点不再是谋取工会提供的各种福利待遇,而是要求工会组织行使好‚集体维权‛职能,更多的维护好自己的经济利益。

3、工会组织地位作用发生了新变化,社团法人职能日渐凸显在法理上,企业工会作为一级群众组织,是相对独立的一种社团法人,这是《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明确规定的。企业工会的社团法人作用,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现实需要,是企业建立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客观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社团法人的作用日显突出和重要。

4、工会工作环境发生了新变化,法律依据更加完备。

随着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工人阶级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加突出,工会工作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工会组织在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作出了新贡献,其地位和作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作为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工会参与立法和政策制定取得显著进展,在推动依法建立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得到职工群众的普遍认同。特别是以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困难职工帮扶体系逐步健全,在促进矿区和谐建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地位和作用得到企业各级组织的普遍认同。这些,都是我们基层工会工作者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务实创新的强大精神源泉。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期、改革关键期和稳定凸显期这样新的形势,国企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日渐凸现,工会工作也面临一些无法回避的新问题。

一是社会和企业财富基数持续,工会履职难度更加突出。反映在企业内部,2008年,我们澄合矿务局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1.6亿元,较2001年3.8亿元增长幅度为205%;在岗职工人均收入35553元,较2001年人均6281元增长4.66倍。基数决定指数。一方面,企业给予或工会争取的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与职工的心理期盼指数差距在扩大,给多给少无准星;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拥有工资分配的自主权,国家不再像过去那样制定具体的职工工资标准和调整指标,使得普通职工对自己工资的合理额度始终处于一种‚质疑心理‛状态,拿多拿少无尺度。既增加了工会的履职成本,又使得工会履行集体工资协商职能的作用和难度更加突出。

二是社会矛盾和企业内部矛盾日趋多元化,工会履职难度更加复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进人深水区,使得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出现复杂、多变的趋势。职工的维权要求不但反映在工资、待遇、住房、医疗、子女就业等传统方面,而且有向反腐倡廉、社会公平等新领域的延伸;既有单一的个体问题,又有多项的群体问题,使得工会在履行维权职能时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难度加大。

三是职工物质文化生活要求不断提高,工会履职难度更加现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归根到底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欲望又在不断加深,加之社会贫富差距在持续扩大,当前职工要求最迫切的希望是工会组织能够有效维护他们最现实、最切身的经济利益,即在企业工资分配中拥有更大的话言权。事实上,企业工会处在一种两难的地位,特别是经济利益问题更为敏感。强调职工利益,为职工说话多了,企业行政不高兴;强调企业利益,为企业说话多了,职工群众不满意,使得工会履职难度更加现实。

四是信息化带来的法律政策日益透明,工会履职难度更加迫切。有人说:信息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世界变得‚更小‛了,过去靠文件传递政策的时代已经过去,党和政府的政策往往在第一时间就会被群众掌握。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工会工作者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否则,解释政策不准确,面对诉求说不过,这是新形势下工会履职难度加大的重要问题而且显得十分迫切。

工会作为工人的群众组织,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和中国工会十五大提出新的任务,关键是要把握好党和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的科学定位,围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这一中心,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整体水平,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措施上不断有新改进,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使工会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1、思想观念要创新,围绕中心要突出。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围绕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全方位开展工作。要以创建‚工人先锋号‛为主要载体,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和‚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等活动,引导职工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创造一流业绩,把实现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安全高效煤业宏伟目标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在推动企业加快发展中赢得工会组织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工作方法要创新,依法维权要科学。要始终坚持以职工为本这一核心,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共同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一是利用好企业工会的一级法人组织机构和职工群众组织的‚双重身份‛,大力宣传企业靠职工大发展,职工靠企业奔小康的理念,着力培养共同奋斗的核心价值体系。二是要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实现职工体面劳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改革,积极维护矿区稳定,着力提高队伍素质,不断增强共建共享的经济基础。三是认真讨论审议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执行落实,及时调解矛盾纠纷,追求职工和企业的‚双赢‛结果;四是针对不同群体职工的不同诉求,有侧重点地做好日常调研摸底和问题排查工作,做到胸中有数,策略对头,应对有方。

3、思维方式要创新,统筹协调要务实。要灵活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以协调利益关系为着力点,自觉理顺企业行政、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三个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一是政治上和党的工作中心保持一致,得到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二是工作上和企业发展重心协调一致,赢得企业行政的理解和帮助;三是情感上和职工群众的现实需求客观一致,争取最大多数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这样,就会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游刃有余,做到工作有作为,在职工心中有地位。

4、运作机制要创新,制度建设要强化。要紧紧抓住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这一依法维权的根本,有效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一是要不断完善工会工作例会、工会与行政联席会运作机制,广开职工群众意见和建议诉求渠道,进一步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当好职工群众的‚发言人‛。二是要充分发挥作为企业的一级法定组织机构和职工群众组织的法人团体的作用,在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敢于表达意见,善于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当好职工群众的‚经纪人‛,三是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职代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利益制衡机制,把职工意愿定格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共同意志,当好职工群众的‚辩护人‛。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回应机制,以平等的身份耐心做好政策的阐释工作,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在企业和职工之间架设一条随时畅通的的连心桥。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20xx年,全市对外宣传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 下,在省委外宣办的指导下,坚持“服务经济、促进开放、推动发展、宣传、树立形 象”的工作方针,以树立形象为切入点,突出践行“三个代表”,推进“三个转 变”,建设“三个美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年度目标及改革建设成就的对外宣传, 着力抓了外宣基础建设、对外报道、外宣活动、外宣品制作等重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委外宣办下达的各项任务。在 全省外宣工作会上,我市获得了省委外宣办对市州设置的所有三个奖项,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宣工作的结果,也是全市外宣战线的同志们努力工作的结果。

关于20xx年的对外宣传工作,我们已经以宜外宣办发(20xx)4号文件的形式印发了一个总结,这里仅就去年工作的一些情况和特点作个简要通报。

(一)规范管理和统筹协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主要体现在:一是指导、协调各区县进一步健全 外宣机构,加强队伍、阵地、制度建设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和成效;二是外宣工作力度 进一步加大,合力进一步增强。继续通过评选“宣传四川好新闻奖”、“宣传好新闻 奖”、“对外宣传工作组织奖”、“对外报道奖”和核发对外报道重要稿件奖励、编发《 外宣通讯》、年终量化考核等办法,促进各地各有关单位加大了工作力度,工作合力 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外宣调研信息成绩显著。全年在中央外宣办《对外宣传通讯》、 省委外宣办《四川外宣通讯》上刊发了《加强外宣机构建设,畅通外宣工作渠道》等9篇 文章。同时,各区县、各有关单位基础工作 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多数区县和各有关单位都加强了外宣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建立完善了外宣工作的有关制度,如外宣节目管理办法、外宣联席会制度、重要稿件预告制度等。

(二)对外报道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我市对外报道的显著特点,是对外发稿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全年对外用稿 达6200余件。平面媒体对外报道取得了新突破:全年在《人民日报》用稿达34篇(件), 创历史最好纪录;在《四川日报》用稿达548篇(件),其中头版49篇(件)。特别是在1 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的重 点栏目上刊发了题为《:不拘一格用人才》、10月24日二版头条刊发了题为《桃李无 言山为证——记四川翠屏区凉姜乡九里村党总支书记王伦学》的两篇重头报道;今年 元月3日《经济日报》三版又刊发了一篇题为《整体重塑焕发勃勃生机——四川天原 再生记》的重要报道。(是去年做的工作,因年终版面紧张未安排出来)。电视外宣取得 新成绩。全年在中央电视台用稿达48条,其中在cctv—1新闻联播5条,晚间新闻4条,特 别是在12月16日的《新闻联播》中播出了反映天原集团大力实施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 资本战略效益大增的情况,时间长约1分钟。尤其是电视台全年在四川电视台《四川 新闻联播》、《公共频道新闻》等重要新闻栏目中共播出新闻456条,采用数量在全省21 个市州电视台中名列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出了80多条;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 闻30′》、《晚间新闻报道》等节目中共播出新闻32条,在全省二级城市电视台中创下了 记录;电视专题片在四川电视台播出25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部,在美国斯科拉电视台 及香港凤凰卫视欧洲台播出42部。川报记者站全年发稿205篇,其中川报头条6篇,头版37 篇,国家级报刊用稿13篇;川台记者站全年发稿341篇,其中《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发稿31篇。借助外力宣传成效明显。全年协调、组织、邀请接待了新华社、 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香港大公报》、上海、浙江 等沿海五省市新闻采访团、江苏省《江南时报》、苏州电视台、无锡广电集团等80余家媒 体300余名记者采访报道,刊播了《解读招商》、《千年古道通三省》、《 蜀情、蜀风、蜀韵——xx篇》、《话说新长江大型新闻采访行》等重要稿件170余 篇(件)。互联网新闻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在《公众信息网》、《旅游》、《招商网》等网站上有效地拓展了对外宣传,特别是在《公众信息网》上开设的《要闻》、《三江风采》两个栏目,全年共登载各类信息5600余条,图片380余幅;积极 加强同新华网、四川新闻网等中央、省级重点新闻网站的联系,参与四川新闻网、四川旅 游信息网开办的“魅力四川”网上竞猜等活动。对外专题宣传更注重实效。去年根据市委 、市政府领导的意图,经过精心策划,先后在《人民日报》、《四川日报》、香港《大公 报》、《文汇报》、上海《解放日报》、浙江《温州日报》、《温 州商报》等媒体上做了9个版的专题宣传,刊发文字5万余字,图片49幅,对改革建设成就、旅游、文化、市情、招商项目等内容进行了集中展示,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三)利用重大经贸活动和重要机遇展示形象又有新的进展 。去年主要有六项活动:一是成都第四届“西博会 ”。成功举办了“xx市投资说明会暨旅游精品推介会”和“xx市与西南交大市校合作 签约仪式”,组织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 30余家新闻媒体60余名记者对我市的参展参会情况进行了采访报道,刊发了《与西南 交大市校联手共创美好》等稿件30余篇(件),图片10余幅,为团的成功参展参会提 供了有效服务。二是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江苏学习考察。我们与浙江温州电视台 、上海《解放日报》、江苏无锡电视台等媒体沟通,为我市考察学习团在当地的活动进行 了全程采访报道,在《温州日报》、《温州商报》、《解放日报》等媒体上推出了集中反 映旅游、市情介绍和招商引资项目的专题宣传。三是“四川——香港合作发展周”。 我们通过与香港媒体联系,在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媒体上做展示情况、招 商项目和旅游资源的形象宣传。四是配合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拍摄国庆特别节目《我最喜 爱的西部小城——》,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滚动播出5次,长度达150分钟, 全面展示了xx城市变迁、风光名胜、历史文化、发展风貌。五是配合拍摄大型电视 专题片《邓小平与四川》,这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四川省委为纪念邓小平而精心筹拍的一个历史性大型献礼片。独特的区位优势、富集的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 文化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将在这个历史性巨片中得到很好展示。六是配合由省旅游局、 市政府主办,兴文县政府承办的“石海洞乡旅游文化节”活动。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支 持下,邀请了省级8家主要新闻媒体 到兴文集中采访报道,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媒体上刊载了《“三个转变”转出兴文好风景》等重要稿件30余篇(件),图片20余幅,较好地宣传了旅游资源。

(四)外宣品制作质量又有新提高。 去年相继制作了《万里长江第一城——酒都》光碟(中英文版),纪念李硕勋诞辰10 0周年的《革命烈士李硕勋》画册,反映视察《情系戎州》画册和光 盘,尤其是我们正在制作的《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万里长江第一城·》综合型画 册,这本画册从策划、设计到投入、制作,都将是我市目前制作档次最高的一本宣传画册 。同时,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共制作外宣品10余种。如市外经贸局制作了《招商项目 指南》、兴文制作了《天下奇观——石海洞乡》画册、翠屏区制作了《走进李庄》折页、珙县制作了《僰乡珙县》邮资明信片等,全市外宣品制作在数量、质量上都有了新的提高。

总结去年的 工作,我们感到有几点值得深刻记取的启示和体会:一是党委、政府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 的高度重视和宣传部一把手亲自抓,是做好外宣工作的可靠保证。二是各地、各部门协调 配合和自主创新,是全市外宣工作保持良好态势的有力支撑。三是借助外力,拓展渠道, 突出对外报道,是地方外宣工作的主攻方向。四是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和归 口管理的工作机制,是各级外宣部门需要认真履行的重要职能。五是转变观念,正面应对,以我为主,争取有利,是今后做好突发事件内外新闻报道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回顾工作 ,肯定成绩,总结启示和体会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不足。从去年的情况看,我 们感到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些单位的外宣意识还不是那么很强,分管领导的工作也不 是很到位,存在着工作难协调,力度不够大,发展不平衡,任务完成得不太好等问题。二 是网络宣传和管理还有差距,传稿主动性不够,宣传的空间还很大,管理需要研究新情况 ,探索新办法,掌握主动权。三是重要报道虽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集中研究、精心策 划,创新机制,组织攻关的工作还是做得很 不够,重头报道的数量还不是很多,有些项目的获奖层次不高。总之,外宣工作需要加强的方面还很多,拓展的空间也还很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咱们国家提的频率的词汇之一,由于我的人生规划是在商业领域有所发展,并且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成

为伍妹电子书店的首席执行官。所以今天我就浅谈一下关于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我个人的一点看法。

在今天这个高度竞争的世界,全球化的趋势导致竞争局面不断扩张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处于一个需要不断满足顾客需求的时代。因为顾客

的需求越来越细越来越多,我们不得不永不停息的搜寻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求。只有抓住了客户我们的企业才能更好的生

存,顾客是企业的生命之源。可是我们怎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客户呢?也许答案有成千上万种,但创新是一切答案的根本。现在“创新或死

亡”成了很多产业部门的格言,尽管世界对创新的兴趣如此的高涨,尽管这几年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层出不穷的在市场涌现,但人们是否真的理

解创新呢?很多人对创新的认识存在着一个缺失,他们很可能在潜意识里把创新与发明混为一谈。创业家迪恩.卡曼说:真正的创新是让人

们做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进一步说人们买的不是发明和技术,而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创新和办法。因此即使你的产品再好你的服务策划方

案再多么完美,如果顾客认为那不是解决他们问题的好方法,那么这个创新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的畅销书《基

业长青》里两位作者对世界上以创新著称,长盛不衰的企业像3m公司惠普公司强生公司作了详细调查,发现这些企业“并不是通过详尽的战略

计划,而是通过尝试、错误和机会,准确地说就是意外来作出方案。”创新很多时候需要资金,创新也意味着冒风险,而企业家要抓住的

是风险中透漏出的成功机会。创新与供应无关,而是与需求有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创新就不再那么盲目,成功的概率也就增大了。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这是国内许多专业人士的看法。现实中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为什么google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得到飞速的

迅猛发展?为什么微软总裁李开复要跳槽去google就职?创新!这家公司以疯狂的产品创新速度迅速树立起google这个品牌。google公司的弹

性工作制度为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创新使google实现了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我记得三年前中国的腾讯网盈利模式还比较老套,我玩qq的时

候感觉满足不了我的需求,从此三年来再也没有上过腾讯qq,三年后的今天我读了大学,因交际需要再次登陆qq,腾讯公司产业模式的变化神

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并满意地接受腾讯带给我的优质的多元化服务。我想创新是腾讯利润年年稳步上升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源源不断的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满足客户的需求,巩固着老客户,不断开拓着新的客源。

我们天天讲要创新,但不能盲目的创新,我们要找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缔结的纽带,那就是需求。这是一个目标市场不断细分的年代

,企业要抓住目标市场要细分目标市场,理解需求深度挖掘需求,然后满足需求。而满足需求的方式是创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长期静止不变的,更不用说我们取悦客户的方式了,一旦没有了创新我们只有被顾客抛弃,可持续发展也就成了一纸空话。只有创新才能跟上顾客不

断翻新的需求,只有满足了顾客需求的企业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先前在某本书上看到过“破坏性技术”这个词,各行业时不时地总会有那么一项新的技术创造出来垫整个企业界,这项创新是如此的

强大乃至它可以引起一场巨大的商业变革,改变某些产业的面貌,最终有些新的企业产生,又有另一些既有的企业消亡。譬如摄像头的发明创

新,譬如ipod播放器的热销,譬如模板技术的开发成功。

如果我们想使一个企业成功,获得可观的利润,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创新上不仅关注其播种、成长,更要重视收获结果。只有搞出来的创新

可以解决顾客的问题,真正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商业化运作,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准备匆忙,有些地方可能还存在的失误,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央、省市级政府纷纷探索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中共中央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充分运用包括网络培训在内的多种培训方式,并明确要求网络培训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网络培训制度,建立兼容、开放、共享、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用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

近年来,各级各地干部培训机构纷纷尝试改革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这些做法仅仅解决了“教”的问题,对于参训学员的学习意愿、工作实际、知识短板等“学”的问题涉及较少,这就造成“教”与“学”的分离,培训效果难以提升。其次,单纯的指标调训往往造成“重复培训”、“培训专业户”等问题,从而导致培训针对性差、实效性不足。第三,就大多数组织部门已建立的干部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来看,其只是对干部培训学时学分等量的记录,对于参训内容、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等培训结果性数据体现不足,且各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数据互通,培训结果自然难以与干部任用挂钩,从而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囤积了大量“无效”数据。

基于以上难题,成都市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管理的优势,以网络化手段加强培训管理载体建设,突破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受训干部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组织部门和培训机构之间的网络化桥梁,科学运用培训数据,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一体化”,利用移动终端、pc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参训干部,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的闭环式管理,汇集平台化数据,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与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精准对接,从管理理念、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

成都市率先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先进经验得到了全国的广泛关注,大力开展网络培训的创新型做法也到了相关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相关负责人多次应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做经验性发言,中组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深圳市委党校等多家单位先后对成都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一)闭环管理,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一锅煮”、“大杂烩”是传统干部教育培训的弊端,在传统培训模式下,培训组织部门采用指标调训方式,培训机构承接并实施培训任务,参训单位安排干部学习,学员干部参加学习,四者实际只形成了单向静态的关系(如图1所示),培训组织部门在调训干部与选用干部之间、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与培训组织部门调整规划之间、参训单位在安排干部学习与干部本身意愿之间、学员在参加学习与工作实际之间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数据互通,从而导致培训实效性差、针对性不足。

组织部门的职能是培训规划、调训管理及干部选拔与任用,培训机构的职能是制定培训计划与实施培训,参训单位组织干部参加培训,参训干部的职能是参加学习与运用工作实际,将四者的职能与活动环环相扣、相互影响,才能形成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在该生态链中,将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态的闭环管理体系,将实时培训数据汇集起来,科学运用分析培训数据,由此就能实现培训管理和数据使用“一体化”。

首先,搭建信息化培训管理平台。坚持全域覆盖、流程联通,突破培训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孤岛”,建设覆盖所有市级部门和区(市)县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施网络管控,使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干部自身及其所在单位融为一体,形成了市和区(市)县分级干部教育培训大数据库。其次,建立实名调训制度,统一规划各类板块培训项目,将“学员管理”、“培训电子档案”、“教学管理”、“培训结果分析”连接起来,形成了全程闭环式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干部教育培训闭环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在该体系中,组织部门坐拥干训系统管理,对干部培训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对干部采取实名调训制度,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知识储备等多方面的数据有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培训机构在组织部门的宏观把控下,在干部培训工作中采取“训前需求分析、训中监督考核、训后评价总结以及对学员的个性化服务”的三机制一服务模式。参训干部在完成组织部门的调训要求的同时,还能根据自身兴趣、岗位需求及工作进度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参训项目,实现组织需求与岗位需求的结合,实现“要我培训”和“我要培训”的统一

(二)互联互通,汇集平台化数据

通过干部教育闭环管理体系连接起来的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单位、参训干部之间不再是单向的直线关系,而是多向互动流通的关系。将干训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培训平台、移动端的数据接口进行对接,实现管理、培训、参训三类数据互联互通,汇集的平台化数据为精准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了基础。

首先,为单位、干部、师资、教学基地等信息建立实名电子档案,坚持全覆盖、实时更新,在符合国家保密法的前提下一手掌握到学员的基本信息、职务特征,随时完善更新师资库、教学基地等信息。其次,统一规划培训模块,根据培训模块的不同特点设立相应的培训类别,建立脱产培训、专题网络培训、网络自主选学、移动学习等多种学习途径,融合实体培训、网络培训、混合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掌握多方培训数据。第三,对接管理平台与培训平台的数据接口,将培训数据实时传送到管理平台中,实现各级各类平台数据的互联互通。

(三)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组织需求及岗位需求

培训平台的数据通过数据接口与干部培训管理系统互联互通,从而能对汇集起来的学员基本数据、培训过程数据、培训结果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一方面组织部门能够根据学员的参训情况与参训知识储备度等信息更加针对性地调训与任用干部,提高干部供给质量,将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部选拔任用需求进行对接。另一方面组织部门够根据这些平台化数据规划、调整培训布局,培训机构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一系列培训实施活动,提高培训内容供给质量,将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需求和岗位学习需求进行对接。

如图3所示,通过平台化数据汇集以及大数据分析得到了某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组织部即可以根据该图对该干部进行调训安排(如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干部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方面的知识储备度薄弱,即需要加强该干部在相应专题的学习)。

在培训机构的内容供给与培训需求对接方面,培训机构通过平台化数据掌握学员基本信息、培训专题、培训课程、历史培训记录等数据分析出干部参训知识储备度、学习需求、课程评分、教学评价等信息。图4展示了某市某单位近年培训布局情况,根据该图不仅能够了解到该单位培训薄弱点,还能够针对该单位的培训现状进行专题培训设计,提供符合该单位实际情况的培训内容,解决其培训需求;根据学员对所学课程的评分,对主讲教师的评分,筛选出真正优质、受欢迎的课程;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调整其所在班级的专题配置、课程配置、师资配置等信息;对于干部教育培训中的教辅管理人员,同样根据其专业背景及学员对其的评分将其配置到最合适的班级中去,使他们对学员的服务达到个性化,发挥其最大的优势。

在闭环管理体系下,秉持“统一建设、自主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成都市建立了成都市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和成都市干部网络培训平台,采用实体培训和网络培训双管齐下的模式,使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创新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学方式,化单一培训为多样化培训,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干部的学习需求,培训范围涵盖市级部门处级领导干部、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区(市)县部门主要负责人,其中仅网络培训版块培训总人次达10万。参训干部的学习数据经过收集、整理与分析,初步形成干部的参训知识储备状况,既为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调训与选拔任用提供了参考,也为组织部门规划培训布局提供了依据,还为培训机构开展、调整培训提供了反馈,同时为干部查缺补漏提供了方向。成都市由此将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平台的数据汇集起来,形成“一系统,两平台,三机制一服务,六大板块”的良好布局。

依托大数据技术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在国内尚属首创,因此在全国获得了广泛关注,相关做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国家级干部培训机构领导的肯定性批示,相关负责人多次受邀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等作经验发言,《学习时报》、《全国教育干部通讯》、《中华工商时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刊物多次作了专题报道,相关新闻多次被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日报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转载,如图5所示。

从成都市依托“大数据分析”进行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干部教育培训要主动运用新思维、新技术。面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创新思维,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提高培训效能和质量。

第二,科学规范培训管理,建立协调、创新、共享的干部教育培训生态链。干部培训工作中,组织部门、培训机构、参训干部及其所在单位职能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如果将四方数据汇集起来,建立起立体化的闭环干部培训管理系统,实现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网络培训、涉外培训、高端培训等网络化、平台化管理,就能为干部培训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打下基础。

第三,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针对性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根据汇集的平台化数据及大数据分析技术,其一,可以分析领导干部个人参训知识储备结构,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专项培训,弥补其专业知识的缺陷,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组织学习需求的对接。其二,组织部门在实施干部调训时,可针对性地调训配置学员,实现干部实际供给与组织选拔需求的对接。其三,可以根据学员的历史培训记录,针对性调整其班级培训课程、培训师资等方面内容,避免重复培训,实现培训内容供给与个体学习需求的对接。同时,可以分析学员个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调研等微观状况,对于调整干部培训行为,实现个性化服务、需求培训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而真正实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遵循干部个人成长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培训目标。其四,通过运用大数据,使干部培训与干部任用有机结合,通过建立起干部培训的电子档案,使干部培训管理数字化,通过查看培训档案和分析培训结果,可以动态了解干部在若干年内的参训知识储备,能更好地实现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重要渠道的目的,提高干部任用的匹配度。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同志们:

十分高兴参加中铁八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暨党建政研会成立大会。首先,我代表总公司党委、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和分管总公司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的总公司党委、工会主席姚桂清主席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中铁八局广大干部员工、政工干部表示诚挚的慰问!

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铁八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步入了加快发展的轨道,进一步说明了中铁八局党委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总公司党委工作部署的有力举措,按照这次会议的精神,必将有力地推进中铁八局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政研究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佳绩、再创新辉煌。

下面首先介绍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主要情况。总公司政研会成立于1993年,同年召开第一年会和《求实与创新》刊物创刊。1996年召开第二次年会,今年召开第三次年会,明年准备召开第四次年会。总公司政研会原称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xx年国资委成立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随即总公司也更名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为石书记,秦总和党政副职为副会长,总公司主要部门负责人和所属各单位党政正职为理事。近年来,总公司党建政研会在总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工作。尤其是20xx-20xx年,中央企业党建政研会下达了课题研究计划,

187家中央企业成立了18个课题组,总公司党建政研究会作为第二课题组牵头单位,撰写的《坚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把项目党建和现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文,有望获得中央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研究成果奖。

下面我想谈谈明年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的一些思路,供大家参考。

20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继往开来、团结奋进、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实现“三大目标,两大转变”为目标,坚持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为根本,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方向,坚持以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总公司党委工作部署,不断改进创新,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完成“三大目标”。实现“两大转变”,开创总公司改革和发展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进一步做好理论武装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公司党员干部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各级宣传部门、党建政研会只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主心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为衡量和检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尺度,才能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永葆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只有抓住理论武装这个首要任务,努力回答广大干部员工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才能不断巩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地位,巩固和发展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发展战略的共同思想基础。各单位要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向广度拓展,向深度推进。各级宣传干部、各级研究会干部要按照总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紧密联系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实际,紧密联系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的实际,紧密联系本单位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紧密联系干部员工的思想实际,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做到人脑人心,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广大干部员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实现总公司发展战略的精神支柱、强大思想武器。

二、坚持以实现“三大目标,两大转变”为中心,为总公司工作大局服务

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维护企业稳定,保证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要全面贯彻总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围绕总公司发展战略这个中心,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在大局下,服从服务于总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宣传部门。党建政研会要紧紧抓住总公司发展战略这个执政兴企的第一要务,把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发展战略向干部员工讲清楚、讲明白,积极引导干部员工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实现“三大目标,两大转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积极引导干部员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形成促进总公司发展战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要积极引导干部员工正确对待改革中利益关系的调整,自觉维护企业安定团结的大局。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总公司和各单位发展战略目标深入人心,使推动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使总公司发展战略观深入人心,使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为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发展战略和企业全面进步作出卓有成效贡献。

三、坚持以深入调查研究为基础,切实加强企业党建思想政治的理论研究

各单位要以开展调查研究为主要工作,以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以组织各单位宣传部门、研究会开展研究为基本工作方式,以为总公司党委、各级党委决策服务为主要目的,多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有深度、有份量、对工作有借鉴作用的研究成果。

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深入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

一是在企业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抓好xx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深入研究。总结交流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党员先进性教育作用的有效途径、方式的新思路、新经验;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融共进、把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和经验;在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企业如何落实体现,才能使执政能力与竞争力相统一的措施和经验;党管人才和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机制相结合的措施和经验。思想政治工作怎样做到“三贴近”,怎样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二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研究。研究推广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的经验;企业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和经验;坚持企业文化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共性与个性有机统一的途径和经验;化解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的途径和经验;企业文化建设的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途径和经验;企业领导积极倡导与广泛参与相结合的途径和经验。

三是加强国资监管、企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创新的研究。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推广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现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企业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使主业精强、辅业兴旺的做法和经验;坚持国企改革方向,规范国企改制和产权转让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深化企业改革中有效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推进股份制改革中的做法和经验;企业体制。机制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及管理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理顺“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做法和经验;健全董事会的做法和经验;观念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总公司、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将适时组织重点课题调研。各单位要明确研究定位,制定研究计划,突出研究重点,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研究工作。要集中精力研究总公司党委和各级党组织关注、广大干部员工关心、事关工作大局的思想倾向和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掌握企业舆情,了解思想动态,摸清原因,提出对策。要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形成具有思想性、理论性又有指导性、对策性的研究成果,更好地为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和企业深化改革发展服务。

四、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广大员工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员工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宣传部门、党建政研会在开展工作中,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员工,一切依靠员工。要从广大员工的愿望出发,心中装着广大员工的安危冷暖,带着对广大员工的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各单位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要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有以情感人,在办实事中贯彻思想教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广大员工提高思想境界。要认真倾听广大员工意见,积极反映广大员工呼声,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好,真正把总公司党委和各级党委的温暖送到广大员工的心坎上。

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员工,不断改进创新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加快、总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坚持中央提出的“三贴近”,是改进创新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突破日,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是宣传思想工作、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宣传部门、党建政研会要把工作基点始终立足于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发展战略上来,工作视点始终对准总公司改革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工作落脚点始终放在实现和维护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上来。要积极适应广大员工的接受能力,多用疏导的方法,员工参与的方法,民主讨论的方法。要不断拓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充分利用中央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报、《求实与创新》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正面引导,掌握思想舆论的主导权。要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广大员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之中,使广大员工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结合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用时代的要求来创新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的改进创新,努力使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六、要切实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迫切需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总公司宣传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各级宣传部门、党建政研会在队伍建设上要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各级研究会干部要切实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营造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工作能力。各级党委、各单位要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这支队伍。各级宣传部门、政研会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做到既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既出成果,又出人才,用成果推动人才的成长,用人才促进成果的涌现。今年,总公司要召开第四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年会,总结经验、部署工作,交流成果、表彰先进,全面推进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20xx年,是总公司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有作为、开拓进取的一年。各级研究会、广大研究会干部要以崭新的姿态、良好的作风,与时俱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锐意进取、勇攀高峰、敢争一流的精神,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增长才干为方向,以精品佳作为目标,以多做贡献为根本,把总公司党委的工作部署执行好、落实好、贯彻好,为早日实现总公司“三大目标,两大转变”和总公司改革发展再创新辉煌、再攀新高峰,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1、万众一心,传动新思维。

2、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专利法是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有效武器。

4、今天奇思妙想,明天硕果累累!

5、集天下智慧,创无限财富,促世界进步!

6、必须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7、知识改变人生,科技创造未来!

8、加强科技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9、卓越无止境,创新无终点。

10、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11、坚持科学发展,突出自主创新!

12、加强科普惠农兴村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创新驱动未来,纳福传动世界。

14、接轨广佛圈,融入珠三角,促进科技大发展。

15、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16、人生因创造而精彩,民族因创造而永恒!

最新国家创新事迹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同志们:

在大河上下全面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我局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今天我们隆重召开某科技与创新会议,这充分体现了省局党组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再次表明了我局以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勇气和决心。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简要回顾第一范文网版权所有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委党组提出的治河新理念,以大力推进“三条黄河”建设抗洪抢险新技术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全局的科技与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自20xx年以来,全局投入科研资金1134.1万元,开展各类研究项目158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91项,其中有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某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项获黄委科技进步奖;取得科技火花奖励成果82项,有75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取得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392项,有5项成果获得省局重大创新奖,38项获得省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位同志被评为某拔尖人才,两位同志获得黄委十大科技青年称号,某同志被评为某劳动模范,某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某同志获得某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某某同志被某列为“三条黄河”建设十大杰出青年15位候选人进行考察,某同志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某等4位同志被河海大学聘任为硕士生导师,同时我局命名四位同志为首批拔尖人才。在今年某召开的新世纪首次科技大会上,我局被评为全河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一)大力实施科技治河,为原型黄河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我局在机淤综合技术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南北展宽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工作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某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某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某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20xx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某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某省和某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某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某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6.4万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

(二)“数字黄河”系统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xx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某办公自动化系统某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区)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二是开发建设了某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某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某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20xx年的某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39座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

(三)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

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某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20xx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某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某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某市政府无偿划拨了1000亩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0万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某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某建设某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某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291次;技术比武190次;提出合理化建议9581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53条

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某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3600万吨,年投资回报率达10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某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20xx年某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

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某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结合某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350多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

二是立足于某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5个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73人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150多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某局的跨河交通博兴县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

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动力。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xx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拿出具有较强指导性的研究成果。另外,还需要增强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手段,研究治黄新思路,探索治河新方法的能力。需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开展科技研究和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和认识分析形势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领导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科技与创新工作发展不平衡。大家通过看会议资料和会场外的展板就可以知道,有些单位科技创新成果很多,有些单位几乎没有什么成果。凡是领导重视的单位,科研成果就多,领导重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好坏。最近几年,省局一直鼓励和支持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以及国外进行技术交流,但有的单位对于学术交流不够积极,没有给技术人员提供一个比较好的条件,缺乏战略的发展的高度来看待重视这个问题。

二是科技与创新的意识不强,观念淡薄,动力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和意识没有真正树立起来,科技与创新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健全和完善,政策落实不够,搞科技与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多数人员晋升职称后,没有了动力,文章不写了,科研也不搞了。

三是经费投入仍然制约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经费投入的机制与体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市局和局直单位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缺乏主动性,对于已经出现的创新成果总结不及时已经完成的项目没有进行后续工作,如科技鉴定报奖推广应用等。

四是科技人才缺乏,人才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和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后备力量严重不足。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法律财会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比较少,尤其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五是科研项目的前期工作调研不够。科研基础性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缺乏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课题少项目少,缺乏对上与对下对内对外各个层面上的交流。特别是在河口东平湖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上我们还不够深入。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和不适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快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步伐。

三近期工作打算和措施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机遇,我局近期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积极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某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说来,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

黄委党组提出的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思路符合我国国情水情,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必须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实践治河新思路紧密结合起来,深刻领会和把握其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并落实到全面推进某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在黄委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李国英主任提出了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积极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通过强有力的工作和措施,全面推动山东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科技与创新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大力倡导科学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大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解决治黄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关键问题。

一是要强化思想观念的创新。近几年,水利部提出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黄委也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新的治河思路是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思想在治黄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我们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密切跟踪当代水利科技前沿,科学判断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不断探索新理念新思路,对重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要超前研究,大胆创新。特别要加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洪水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河口生态自然规律等观念的探索与创新。

二是要强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目前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依然是影响治河科技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们必须加大改革力度,理顺体制,创新机制,逐步建立既符合我局治河科技特点和科技发展规律,又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在内的新型治河科技与创新体系。

三是要强化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要不断改进科技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健全管理制度,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在科技项目立项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公开公平公正的机制,建立健全我局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制度,改进科技创新评价办法。加强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是要不断拓宽科技领域,进行组织方式的创新。科技治河不仅涉及水利工程技术范畴,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范畴,所以科技与创新工作要充分考虑水的多元化属性,改变脱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方法,把水问题放到大自然中去考察去研究。要不断拓宽科技创新的领域,特别要注意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生态黄河数字黄河等新领域的拓展。在组织方式上,要实行跨行业跨领域的联合攻关研究,不断促进学科的交叉综合和渗透。

(三)科技与创新要认真做好四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做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基础研究是应用技术创新的源泉。突破性的科技与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新的方向。科技工作不仅要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也要加强前瞻性的重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开发研究,使二者做到有机结合。科研人员要跟踪水利行业发展的前沿,围绕某发展的中心工作,有选择性地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基础研究。各级科技人员要紧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需要,积极开展具有本单位本部门特色的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转化工作,共同促进全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做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结合。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治黄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要继续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和大江大河开发治理的新思路新经验新技术新设备。今年,我们通过国家“948”计划引进了国际先进实用的“安快坝”技术,拓宽了我局对外技术交流的渠道。同时,我们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不断提高引进技术的层次,降低引进技术的成本。要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本土化,要把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有机结合,注重技术集成,形成更多自主知识产权。

三是做好科学研究与生产转化推广的结合。科技与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获取科研成果的科研过程,而是应包括科研转化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因此,我们不能仅仅关心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创造性和水平,还应关注其在治黄实际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效果是判断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在注重加强科技研究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不断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健全推广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对实用性强的创新成果,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应重点抓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三新”推广防汛抢险新技术推广淤背区产业技术推广和企业高新技术引进改进推广等。第一范文网版权所有

四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同人才培养的结合。造就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创新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队伍,是实现我局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科研工作高层次的对外合作交流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和凝聚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必要条件。我们要在创新实践中培育人才,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凝聚人才,在工作生活中关爱人才,使全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系统化的人才开发格局。

(四)强化八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把科技创新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各个单位的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科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形成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我局机构改革时各市局都没有单设科技管理部门,今后我们要指定专门部门和专人承担起科技管理的职能。每年要对在科技与创新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是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体制,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20xx年以来,我局加大了科技工作的投入力度,科研与开发引进与推广的经费逐年增加。今后要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科技计划的支持。同时,省局也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每年拿出100万元以上的经费用于科技创新工作,各个单位要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方开辟经费渠道,如利用项目前期科学实验研究费招标节余预备费银行利息等,来加大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当然这些资金的利用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办法,逐步建立省局以奖代补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机制,形成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三是强化管理,实现科技与创新工作的规范化运作。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优势,加强管理,促进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协调发展。省局科技处除了机构改革时赋予的职能外,明确为综合部门,具有协调和综合的职能,主管科技与创新工作,要会同有关处室,站在宏观全局战略的高度,协调好全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保障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构建政策与制度规范,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科技管理部门要按职责加强科技项目立项和科技成果的统一归口管理工作,今后凡是各个单位和部门安排的科技项目都要通过省局和市局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进行相关的前期工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科研勘测设计施工管理教育等各方面的科技人员投入到治黄实际工作中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各个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本单位本部门发展战略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提高科技进步对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度。

四是加快“数字黄河”建设步伐,继续在系统内保持先进水平。认真贯彻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四统一”的要求,在黄委“数字黄河”建设总体规划框架下,坚持“管理应用共享”的六字方针,抓好“数字黄河”建设,以信息化促进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各个单位要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增加投入,培养人才,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应用的力度,力争在“数字黄河”开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五是尽快完成河口模型建设,促进河口治理研究。加大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力度,在水利部批准规划的基础上,争取尽快立项安排资金,加快河口模型的建设进度,使其尽快发挥作用。尽快制订黄河口研究院的发展规划,与黄科院密切配合,积极向上级争取科研经费,广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技术研究,为加快河口的综合治理步伐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六是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加大力度,拓宽交流渠道,扩大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的范围,积极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科技成果和资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促进科技发展。要针对我局经济发展的需要,重点加强黄河经济发展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合作。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快治黄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选拔。着力加强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当前重点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对重点项目,集中人才进行攻关,鼓励各市局技术负责人或单位技术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为培养和造就科技带头人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为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骨干出国进修短期培训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治黄事业服务。要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的业务合作联系,全面提升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水平。

七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科技创新无事不在,无时不有。省局研究决定在今年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动,把创新贯穿到治河的各项工作中去,发动广大职工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省局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个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

八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省局将成立科技与创新奖励委员会,负责各类科技与创新奖励的审定,奖励委员会下设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重大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和“三小”成果评审委员会。今后,凡获得省部级黄委省局等科技进步奖创新成果奖的单位和部门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予以加分,对完不成科技创新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省局将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对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取得良好效益的单位和科技创新人员实,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依靠全局广大干部职工,加大科技工作力度,勇于创新,不断开拓进取,为推动我局治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