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 广西 坠机(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2:56:10 页码:14
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 广西 坠机(4篇)
2022-12-30 12:56:10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一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972年),一位叫杨文广的将军率部到昭平平战乱时路经此地,给取名黄姚,黄姚自此传开。

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从古临贺县、富川县、冯乘县通往桂江的梧州存在着一条北陀古道,黄姚位于北陀古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明清时期,黄姚发展成为了比较繁荣的市镇。

走进黄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山秀水般的桂林山水风光画。峻美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是一片溪流纵横的平地和村庄。小珠江、姚江和兴宁河三条小河流环绕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300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村庄里一株株古榕古树和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掩映着一座座古民居,还有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给人的印象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一只只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在黄姚,山与水,桥与亭,民居与街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的一切功能包含其中,这样一座集安居、防卫、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在广西实为少见。

古镇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黄姚古戏台、宝珠观、兴宁庙、文明阁等 。抗日战争后期,宝珠观是广西工委和黄姚中学所在地。当时的省工委书记钱兴同志率领一批革命先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定意志,以教书等工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等一大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在黄姚还出版了《广西日报》昭平版。

黄姚的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全为青石板铺垫,安乐街是主商业街,街道上铺的青石板又长又大,两旁的商业铺面是十分典型的岭南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它横街如金德街、亭秀街、天然街规模要小一些,但每一条石板街都幽长而光滑,没有几百年时光岁月的洗磨,就不会有连结着300多栋斑斑驳驳古民居的石板街。

古镇的另一个景致是河溪纵横,河溪两岸均用石墩砌筑成河堤,河堤筑有一座座的码头,向着石码头的是一座座恢宏的巷道门楼,透过门楼望去,又是一条条深深的巷道。河溪上建有多座石拱桥,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最美观的是带龙桥和兴宁桥,弯月似的桥拱下,群鸭悠悠,碧水粼粼。

位于古镇东门外姚江边天马山上的文明阁,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历代建有步云亭、文明首弟、土地祠、天然亭、福绿亭、惜字炉、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阁等十多座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格调雅致,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墨客在文明阁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和诗词题字,唐朝韩某人所题的“鸢飞鱼跃”和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刘宗标所题写的“小西湖”,书法苍劲有力,雕刻工艺精湛。

黄姚的中元节舞龙灯,是极少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两个晚上,全镇人都集中到姚江边上,观看姚江水上舞龙灯。

关于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南宁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青秀山在南宁市区往东南约五公里处的邕江江畔,有一处秀丽的青山,青山顶上有一座高高的宝塔,这就是被誉为“南宁市的巨肺”——青秀山风景区所在。

青秀山,又名青山,泰青岭,因林木青翠,山势秀拔而得名。它海拔207米,占地近八百公顷,山上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清风吹过时,发出海涛般的声浪,形成青山著名一景——青山松涛。 青秀山顶上矗立的宝塔叫龙象塔,俗称青山塔,它是青秀山的象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共有九层,后被雷电击塌了两层,抗日战争期间政府认为此塔是日机轰炸南宁的“航标”,就把它炸掉了。

到八十年代中期才重新修建。它还是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八角叠檐,塔有九层,高60米,塔基直径12米,有207级旋梯,为广西最高最大的塔。登上塔顶,可眺望远近一二十里的风光,南宁城景色更是一览无遗。 与满山青翠的树木相映衬的是山腰上天池和瑶池这两个巨大的人工湖。天池面积达到一万五千平方米,水深2-3米,池水波光粼粼,青松翠柏、蓝天白云倒影水中。池中小岛建有宜栖亭和盼鹊亭,微风轻拂,正是上得山来的游人歇息的好去处。

瑶池位于供有壮族女神洛甲、聪明女神布劣陀和勇敢之神布伯三尊石神像的佛堂“三宝堂”东边,面积有五千平方米,池中立有王母娘娘塑像两座,东沿岸的花岗岩青石上刻有八仙聚会瑶池的浮雕图,形态栩栩如生。天池周围种有一片桃林,游人若是春天到此游玩,便可观赏桃花盛开的美景。天池和瑶池,加上满山翠木,使青秀山成为一个巨大的天然空气调节器,成为南宁市区呼吸新鲜空气的“巨肺”。

青秀山是南宁市重点开发的风景区,除保护和修复原有的古迹如董泉、撷青岩崖刻,石香灶等外,还新建了不少景点。如泰国园就是南宁市与泰国孔敬市政府文化交流项目中互建的园林旅游景点,它由泰国建筑师设计,园内完全是泰国风貌,游人可到此亲身体验到异国风情。

青秀山新修建的大门气势不凡,风格独特,为风景区增添了不少亮色。青秀山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关于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三

榕湖、杉湖原为唐宋时桂州城南护城河, 现在湖畔树木婆娑, 湖中澄湖碧水, 象碧玉镶嵌在市区中心, 游人到此不仅能饱览湖光山色, 而且可以寻胜访古。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岛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两次重建,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大亭8角、重檐、凌驾水中; 小亭4角, 单檐尖顶,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与大亭相连, 总面积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桥衔湖心岛,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间, 与亭廊构成整体, 显出平稳中求变化, 临水而有飞动感。

古南门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榕湖北岸。又名榕树门。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 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 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 距今正1300多年。

黄庭坚系舟处在榕湖北岸, 古南门前, 榕荫亭侧。崇宁二年(1103)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谪宜州, 崇宁三年(1104)经桂林, 遍览名山, 泊舟此岸。他写的《到桂州》云“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 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融进个人的不幸遭遇, 也表达了对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学家张知静江府时, 在系舟处建榕溪阁, 以志怀念。阁久废, 1955年在旧址建榕荫亭, 其后又立碑其侧, 题为“黄庭坚系舟处”。

湖西庄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庆道光间, 少司空李宗瀚建为别墅。张维屏《洼游日记》称, 大门临湖, 内有小桥流水, 过桥有屋, 屋后有轩, 轩前有园, 整座建筑用竹篱围合。李宗瀚住湖东“拓园”, 今人民礼堂东北侧, 湖西庄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书精刻, 后破落, 别墅荒芜。1954年以来, 这里建起拥有十几幢风格各异的庭院建筑, 成为桂林市第一个接待国家元首级的外事宾馆榕湖饭店。

芙蓉亭在榕湖南路西段, 榕湖西南岸边。清代著名桂林画家罗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馆”。1955年建亭, 因名芙蓉, 亦称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6柱、6角、单檐、琉璃瓦、攒尖顶亭, 高7米, 长宽各5.45米, 面积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 柱间有石栏杆, 亭周树茂荫浓, 秀色可餐。

阳挢在秀峰、象山两区相衔, 榕湖杉湖接合部的水面上。宋名青带桥或永济桥, 木质结构, 元代毁于火。明改建石桥, 解缙书“永镇三江”其上。洪武间(1368~1398)桂林城南扩, 榕湖杉湖变成内湖, 名阳塘, 桥因湖改称阳桥。历代多修葺、扩建。1974年扩建成现状: 石拱结构, 3跨, 各5米, 全长22.2米; 桥面由20米加宽成32米, 沥青铺筑, 饰以汉白玉雕花栏杆。自古以来, 青带桥一带就是商业中心区。据元伯笃鲁丁《阳桥记》载, 桥的两侧, 商贾所藏宝物、番货, 以有易无 , 日千百计。现在榕杉湖区, 市行政机关、商业网点、宾馆环立, 这一地带, 更成为南北通衢和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的中心。

朝霞亭在榕湖东侧, 湖滨饭店前, 簇拥于小叶樟, 夹竹桃与翠竹间的一个260多平方米的小岛上。高7米, 长宽各4.45米, 面积19.8平方米, 为6柱、6角、单檐、攒尖顶小亭,3面有石栏桌凳,北面有曲桥通达,是喧闹市区中难得的安宁憩息地。每当日出,霞光满亭,激人奋进,妩媚可亲。

蘑菇亭在杉湖湖心岛上, 由一组圆形水榭与3个独立单柱圆形亭子组成, 总面积近400平方米, 建于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层高楼漓江馆顶层俯瞰, 湖心岛的平面呈美丽的梅花图案。

补杉亭一名杉湖亭, 在杉湖湖心岛上, 1955年建, 为木结构, 以杉树皮盖顶。杉湖畔清代有“补杉楼”, 是著名桂林诗人朱琦、龙启瑞等登临吟咏之地。补杉亭之名由此而来。亭已废, 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大榕树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门前,为小叶榕,高18.6米,冠幅直径32米。南宋文学家刘克庄(1187-1269)《榕溪阁》:“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涪翁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号,他游桂林时曾系舟树下,证实这棵大树是宋代榕溪阁前两棵榕树中的幸存者,树龄在820xx年以上。今仍枝叶婆娑,浓荫蔽日,成为朝夕与游人共处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荫”。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门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门、城楼,至今仍称榕树门、榕树楼。

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天下西山二十八,大多都是钟灵秀景,可李宗仁先生却只说:“当郡西山,夙擅名胜”。五岳归客郭凤岗将军欣然题刻为“别有天地”。孙中山的秘书、中山大学校长邹鲁赞为“灵气集中枢”。清代诗人瘳在云说是“胜景追赶寻第一巅”。大诗人李白有诗“别有天地非人间”句,但是郭凤岗将军游罢五岳归来,不只要看西山,而且还畅游西山。古人云:西山暗漱玉声响出山巅。披襟飒飒松风爽,兴尽归来月满天。今天你们也是游了很多名山大川之后,还到西山来,我非常乐于同你们一起游览。欢迎你们! 现在,我首先总括一下西山的特点:西山地处北回归线之上,海拔678米,其后的玛骊峰1001米,总面积13平方公里,目前总游程约6000米,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著称。 西山,被子誉为“南天第一秀山”、秀盖南天“。特别是树秀,由于回归线上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所有的植物四季常青。其中珍稀植物有金花荼、树蕨、枧木、桫椤、竹柏、罗汉松、擎天树、菩提树、水桐、水杉、楠木、苏铁、刺果藤、银藤、海芋、油楠等。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约1500多株,植被覆盖率 98%以上。高大长青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千年石顶榕,直径2米多,生在巨石顶上:石罅树,被誉为“外星木”,石敢当香樟,兀档成百立方的巨石;米余直径的古龙眼树。。。。 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县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 以西山为中心,包括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白石洞天、大藤峡、罗丛岩、紫荆山、太平山原始森林等,总面积约20xx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即西山)”之美誉。西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圣”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山历史悠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周围有太平天国遗址金田村等历史文化遗存。 龙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西山最宏伟之建筑。乳泉亭旁,泉从石岩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清甜,泡茶茶香,酿酒酒醇。西山茶、乳泉酒,远销各地,驰名于世。登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六七十里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城郭,浔城(今桂平)风光,尽收眼底。此外有官桥秋柳,云台曲水,碧云石径,古洞仙踪,飞阁明月等名胜,诗画妙境,引人入胜。历代诗人墨客留题摩崖石刻数十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广西独秀峰导游词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气势雄伟, 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 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 峨峨郛吧间”的佳句, 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 在独秀峰西麓, 原名西岩, 高2.9米, 宽 4.25米, 长31.5米, 面积140平方米。北达雪洞。岩洞赅有恭惠王朱邦宁绘刘海蟾像, 俗称刘海洞。明嘉靖间(1522-1566)重新开发时, 挖出一枚“太平通宝”钱币, 靖江王认为“此惟兆哉, 山灵告予”, “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称就沿用下来。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 岩体像一间宽敝的房子, 地面十分平整, 岩顶重悬的钟乳石, 有的像梳得整整齐齐的少女鬟发, 有的像色彩斑斓的龙鳞, 还有形状态怪异、闪耀着金光银光的砂石, 令人眼花缭乱。明藩王在岩前栽种花木, 修建宝塔、庵院, 在洞中塑立神像, 亲自写《独秀岩记》, 还邀集地方官员游宴赋诗, 洞壁镌刻宗室诗多首。

月牙池 位于市区独秀峰东麓。此外原有独秀泉, 以初因泉凿池, 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 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优美。月牙东圣母、春涛、白龙并称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独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 高约3米, 宽5.6米, 深32米, 面积约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载: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 所悬乳石洁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 旁有双凤石。原有唐人诗刻, 今泯灭无存。

中山纪念塔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王城内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1920xx年9月, 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 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 特在孙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 兴建此塔。

独秀亭 在独秀峰顶, 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 长宽各4.8米, 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 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 高6米, 长宽各4.7米, 面积22平方米, 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栏, 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万户, 尽在眼中。

关于广西梧州坠机心得体会精选四

榕湖、杉湖原为唐宋时桂州城南护城河, 现在湖畔树木婆娑, 湖中澄湖碧水, 象碧玉镶嵌在市区中心, 游人到此不仅能饱览湖光山色, 而且可以寻胜访古。

湖心亭在榕湖的湖心岛上, 原建于40年代, 1979年两次重建, 现为一组设计新颖的仿古临水亭廊, 由大小两亭及连廊组成。大亭8角、重檐、凌驾水中; 小亭4角, 单檐尖顶, 坐落岸上, 以直角形(l)曲廊与大亭相连, 总面积120平方米。湖岸有九曲桥衔湖心岛, 掩映于湖光翠柳之间, 与亭廊构成整体, 显出平稳中求变化, 临水而有飞动感。

古南门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榕湖北岸。又名榕树门。据载为唐代名将李靖于武德四年(621)平定岭南后, 在桂林筑置城守新建, 是桂林“唐城”的南大门, 距今正1300多年。

黄庭坚系舟处在榕湖北岸, 古南门前, 榕荫亭侧。崇宁二年(1103)北宋大诗人黄庭坚被谪宜州, 崇宁三年(1104)经桂林, 遍览名山, 泊舟此岸。他写的《到桂州》云“桂岭环城如雁荡, 平地苍玉忽 峨; 李成不在郭熙死, 奈此百嶂千峰何”, 融进个人的不幸遭遇, 也表达了对桂林山山水水的深厚情意。南宋理学家张知静江府时, 在系舟处建榕溪阁, 以志怀念。阁久废, 1955年在旧址建榕荫亭, 其后又立碑其侧, 题为“黄庭坚系舟处”。

湖西庄在榕湖北路西段。清嘉庆道光间, 少司空李宗瀚建为别墅。张维屏《洼游日记》称, 大门临湖, 内有小桥流水, 过桥有屋, 屋后有轩, 轩前有园, 整座建筑用竹篱围合。李宗瀚住湖东“拓园”, 今人民礼堂东北侧, 湖西庄由其侄李春回掌管。李春回工书精刻, 后破落, 别墅荒芜。1954年以来, 这里建起拥有十几幢风格各异的庭院建筑, 成为桂林市第一个接待国家元首级的外事宾馆榕湖饭店。

芙蓉亭在榕湖南路西段, 榕湖西南岸边。清代著名桂林画家罗辰曾在此建“芙蓉池馆”。1955年建亭, 因名芙蓉, 亦称葵花亭。1988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6柱、6角、单檐、琉璃瓦、攒尖顶亭, 高7米, 长宽各5.45米, 面积29.7平方米。亭中有石桌凳, 柱间有石栏杆, 亭周树茂荫浓, 秀色可餐。

阳挢在秀峰、象山两区相衔, 榕湖杉湖接合部的水面上。宋名青带桥或永济桥, 木质结构, 元代毁于火。明改建石桥, 解缙书“永镇三江”其上。洪武间(1368~1398)桂林城南扩, 榕湖杉湖变成内湖, 名阳塘, 桥因湖改称阳桥。历代多修葺、扩建。1974年扩建成现状: 石拱结构, 3跨, 各5米, 全长22.2米; 桥面由20米加宽成32米, 沥青铺筑, 饰以汉白玉雕花栏杆。自古以来, 青带桥一带就是商业中心区。据元伯笃鲁丁《阳桥记》载, 桥的两侧, 商贾所藏宝物、番货, 以有易无 , 日千百计。现在榕杉湖区, 市行政机关、商业网点、宾馆环立, 这一地带, 更成为南北通衢和政治、文化经济、旅游的中心。

朝霞亭在榕湖东侧, 湖滨饭店前, 簇拥于小叶樟, 夹竹桃与翠竹间的一个260多平方米的小岛上。高7米, 长宽各4.45米, 面积19.8平方米, 为6柱、6角、单檐、攒尖顶小亭,3面有石栏桌凳,北面有曲桥通达,是喧闹市区中难得的安宁憩息地。每当日出,霞光满亭,激人奋进,妩媚可亲。

蘑菇亭在杉湖湖心岛上, 由一组圆形水榭与3个独立单柱圆形亭子组成, 总面积近400平方米, 建于1978年。登上杉湖北岸的12层高楼漓江馆顶层俯瞰, 湖心岛的平面呈美丽的梅花图案。

补杉亭一名杉湖亭, 在杉湖湖心岛上, 1955年建, 为木结构, 以杉树皮盖顶。杉湖畔清代有“补杉楼”, 是著名桂林诗人朱琦、龙启瑞等登临吟咏之地。补杉亭之名由此而来。亭已废, 1978年在原址四周新建蘑菇亭。

大榕树在榕湖北路西段古南门前,为小叶榕,高18.6米,冠幅直径32米。南宋文学家刘克庄(1187-1269)《榕溪阁》:“榕声竹影一溪风,迁客曾来系短篷;我与竹君俱晚出,两榕犹及识涪翁。”涪翁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号,他游桂林时曾系舟树下,证实这棵大树是宋代榕溪阁前两棵榕树中的幸存者,树龄在820xx年以上。今仍枝叶婆娑,浓荫蔽日,成为朝夕与游人共处的桂林八景中的“榕城古荫”。另一株古榕,附古南门而生,早已不存,但城门、城楼,至今仍称榕树门、榕树楼。

广西桂平西山导游词

天下西山二十八,大多都是钟灵秀景,可李宗仁先生却只说:“当郡西山,夙擅名胜”。五岳归客郭凤岗将军欣然题刻为“别有天地”。孙中山的秘书、中山大学校长邹鲁赞为“灵气集中枢”。清代诗人瘳在云说是“胜景追赶寻第一巅”。大诗人李白有诗“别有天地非人间”句,但是郭凤岗将军游罢五岳归来,不只要看西山,而且还畅游西山。古人云:西山暗漱玉声响出山巅。披襟飒飒松风爽,兴尽归来月满天。今天你们也是游了很多名山大川之后,还到西山来,我非常乐于同你们一起游览。欢迎你们! 现在,我首先总括一下西山的特点:西山地处北回归线之上,海拔678米,其后的玛骊峰1001米,总面积13平方公里,目前总游程约6000米,以林秀、石奇、泉甘、茶香、佛灵著称。 西山,被子誉为“南天第一秀山”、秀盖南天“。特别是树秀,由于回归线上的特殊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所有的植物四季常青。其中珍稀植物有金花荼、树蕨、枧木、桫椤、竹柏、罗汉松、擎天树、菩提树、水桐、水杉、楠木、苏铁、刺果藤、银藤、海芋、油楠等。百年乃至千年的古树约1500多株,植被覆盖率 98%以上。高大长青的龙鳞松,是西山特有的树种:千年石顶榕,直径2米多,生在巨石顶上:石罅树,被誉为“外星木”,石敢当香樟,兀档成百立方的巨石;米余直径的古龙眼树。。。。 桂平西山是我国著名的七大西山之一,又称思灵山。因在桂平县城西1公里而得名。从南梁王朝设桂平郡治于西山起,渐成为游览胜地。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西山风景秀南天”之称。山上古树参天,清泉甘例,怪石嶙峋,石径曲幽。有李公词、洗石庵、龙华寺、乳泉亭、飞阁等建筑物。 以西山为中心,包括金田村、金田营盘、浔州古城、白石洞天、大藤峡、罗丛岩、紫荆山、太平山原始森林等,总面积约20xx平方公里,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浔城半边山(即西山)”之美誉。西桂平西山以“林秀、石奇、茶香、泉甘、佛圣”著名。峰峦嵯峨,数十乃至百余立方米的巨石叠嶂,中有怪石嶙峋,石径曲幽。石树参天,绿荫匝地,自然景观壮丽。西山茶名闻遐迩,清香可口,远销各地。泉甘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近年来,人们利用优质的乳泉水,酿制成了不少甘美的琼山历史悠久,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广西佛教建筑:庙宇“洗石庵”,历代文人墨客赞赏西山诗词对联四千余首,周围有太平天国遗址金田村等历史文化遗存。 龙华寺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为西山最宏伟之建筑。乳泉亭旁,泉从石岩流出,冬不竭,夏不溢,其味清甜,泡茶茶香,酿酒酒醇。西山茶、乳泉酒,远销各地,驰名于世。登飞阁,俯瞰远眺,南有白石青峰,北有紫荆五指,苍翠浓淡,远横于六七十里外,黔郁两江,双练交映,环抱城郭,浔城(今桂平)风光,尽收眼底。此外有官桥秋柳,云台曲水,碧云石径,古洞仙踪,飞阁明月等名胜,诗画妙境,引人入胜。历代诗人墨客留题摩崖石刻数十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广西独秀峰导游词

独秀峰位于市中心以靖江王城内, 孤峰突起, 陡峭高峻, 气势雄伟, 素有“南天一柱”之称。山东麓有南朝刘宋时文学家颜延元读书岩, 为桂林最古老的名人胜迹。颜曾写下“未若独秀者, 峨峨郛吧间”的佳句, 独秀峰因此得名。假当晨曦辉映或晚霞夕照, 孤峰似披紫袍金衣, 故又名紫舍山。

太平岩 在独秀峰西麓, 原名西岩, 高2.9米, 宽 4.25米, 长31.5米, 面积140平方米。北达雪洞。岩洞赅有恭惠王朱邦宁绘刘海蟾像, 俗称刘海洞。明嘉靖间(1522-1566)重新开发时, 挖出一枚“太平通宝”钱币, 靖江王认为“此惟兆哉, 山灵告予”, “遂以太平名岩”。太平岩的名称就沿用下来。太平岩有自己的特色, 岩体像一间宽敝的房子, 地面十分平整, 岩顶重悬的钟乳石, 有的像梳得整整齐齐的少女鬟发, 有的像色彩斑斓的龙鳞, 还有形状态怪异、闪耀着金光银光的砂石, 令人眼花缭乱。明藩王在岩前栽种花木, 修建宝塔、庵院, 在洞中塑立神像, 亲自写《独秀岩记》, 还邀集地方官员游宴赋诗, 洞壁镌刻宗室诗多首。

月牙池 位于市区独秀峰东麓。此外原有独秀泉, 以初因泉凿池, 形如月牙。池上曲模水榭, 池畔重柳依依, 景色十分优美。月牙东圣母、春涛、白龙并称桂林四大名池。

雪洞 位于独秀峰西北麓, 洞口向月牙池, 高约3米, 宽5.6米, 深32米, 面积约180平方米。明户露《赤雅》载: “雪洞乳石最奇。”洞壁呈白色, 所悬乳石洁白如雪。洞口刻有“雪洞”二, 旁有双凤石。原有唐人诗刻, 今泯灭无存。

中山纪念塔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王城内独秀峰东麓月牙池畔。1920xx年9月, 当时在广西的国民党著名人士白崇禧、刘为章、李耀轩、李维仁、裘邦焘等, 为纪念广州革命政府的成立和广西统一, 特在孙中山先生1920xx年誓师北伐驻足华处, 兴建此塔。

独秀亭 在独秀峰顶, 为2层、红柱、6角、重檐、瓦顶的仿古亭。高7米, 长宽各4.8米, 面积23平方米。柱间有通透花窗, 东西向双开门。亭侧另有方亭, 高6米, 长宽各4.7米, 面积22平方米, 原为空袭报警设施。亭前有10平方米平台, 周有栏, 高踞悬崖之巅。登临四望, 云生足下, 星列胸前, 千山万户, 尽在眼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