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学术部代理部长心得体会报告 部门代理部长心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0 17:36:52 页码:8
学术部代理部长心得体会报告 部门代理部长心得(三篇)
2022-12-30 17:36:52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学术部代理部长心得体会报告一

作为一种高分辨率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生命科学领域和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得益于激光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发展和应用,生物医学光学成像为医学领域提供并将继续开拓为追求人类健康所期望的各种生物医学研究方法和生物医学仪器。召开本次讨论会,正是基于这样的交流需要,邀请各位在光学或医学领域做出一定成就的专家学者,回顾总结生物医学光学成像技术的成就,同时积极展示最新的前沿研究和应用成果,并探讨今后的发展方向,促进该技术的创新研究与应用。希望您届时光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要内容:1、宣读学术论文;2、交流教学和科研经验。

二、出席会议的代表应向大会提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

三、会议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由大会负责,往返交通费由代表自负。

四、接到会议通知后,请即向会议筹备组寄回登记表(电子邮件或传真均可,

会议开前三天没有寄回登记表,即视为不出席会议,不再安排食宿)。

五、会议时间:

六、会议地点:

七、代表登记表和会议论文投稿邮箱:*@

八、联系电话:000--‐00000000(人名);传真:000--‐00000000

附:会议登记表

姓名性别年龄

民族国籍主要职务

联系电话往返抵离时间

备注:

推荐学术部代理部长心得体会报告二

20xx年10月31日晚上19:00时,贵州师范大学地环学院研究生会主办的“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学术交流会”在地环学院五楼会议室正式举行。

为落实我校第八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有关文件精神,并且针对研一新生入学后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惑,特别是论文写作以及国家奖学金评定等事宜,我院研究生会结合我院实际,决定举办此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

会议由20xx级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吴彦朝主持。

会议邀请了博士生导师李阳兵教授,院研究生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赵宇鸾博士以及20xx年地环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与新生同学进行交流、沟通。

会议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由李阳兵老师作关于论文写作的报告,第二环节由赵宇鸾老师就《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实施细则(修订稿)》进行解读,第三环节由20xx年我院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感悟。

通过此次会议,同学们学习到了实用的论文写作技巧,也对如何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有了清楚的认识,并且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同学那种对待学术的认真态度也让新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认识到现阶段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今后的腾飞奠定扎实的基础。

许多同学会后纷纷表示要从看文献、学软件、打基础等方面做足工作,取得进步,争取今后成为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有力争夺者。

最后,会议在同学们热烈的鼓掌声中圆满结束。

推荐学术部代理部长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

经过1天的学术考察,1天紧凑高效的学术研讨,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现在进入闭幕式阶段。

在主席台就座的专家学者、领导有:xx瓜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武志峰,瓜州县政府副县长刘军德,甘肃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李并成,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河西学院文学院教授xx,《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冯玉雷。

今天的会议闭幕式共有五项议程:第一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点评发言;第二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点评发言;第三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点评发言;甘肃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并成讲话;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秀清讲话。

第一项议程,请第一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兰州财经大学教授高启安点评发言。

第二项议程,请第二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河西学院文学院教授xx点评发言。

第三项议程,请第三小组学术研讨召集人,《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冯玉雷点评发言。

第四项议程,请甘肃历史学会副会长、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并成总结讲话。

第五项议程,甘肃敦煌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敦煌石窟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杨秀清讲话。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

瓜州锁阳城遗址作为新晋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人类宝贵财富,成为矗立在丝绸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今天,来自国内外的110多名专家学者以及地方文史、文博工作者汇集一堂,提交学术论文110多篇,在会议作主题报告与交流发言的学者50多人。大家紧紧围绕锁阳城遗址和丝绸之路两大学术主题,踊跃发表研究成果,大胆交锋学术观点,取得了丰硕的会议成果。

对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这是国内外学术界一个永恒的、常春藤式的学术课题与话题,我们今天会议的研讨,只是对这一课题某个方面,或者一个微观领域学术观点的碰撞与补充,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学术研究中关注与铭记。

而对于锁阳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结合有关学术机构以及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将锁阳城遗址的综合价值归述如下:

1.文物价值:锁阳城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道上的一个较大型古城,在河西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方面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锁阳城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汉唐古城之一,综合各家考证认为,该城作为唐河西重镇—瓜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史唐瓜州断代的重要标志。锁阳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是集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独特区域,它汇集了古城址、古寺院、石窟寺、古墓群、古河道、古渠道、古垦区等多种历史遗迹,其多样性和复杂丰富的内涵为国内所罕见。锁阳城遗址沿用时间长,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考古、科学和艺术价值。

2.对“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支撑的突出普遍价值:锁阳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河西走廊上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展现了长距离交通条件下人类对荒漠戈壁自然环境的依托、利用和改造,是人类开展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较为典型的保障性城址,与丝路沿线的商贸活动密切关联,互为依存。

3.生态借鉴价值:锁阳城遗址周边,利用古河流并经人工导引形成的农业灌溉渠系遗迹和经由移民屯田行为开辟的古绿洲,是古代当地居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遗存,为中原与西域之间交通往来提供了必要的给养保障,支撑了河西地区的长距离交通体系,是干旱地区人类土地利用的杰出范例。该地区的古绿洲已在历史时期退化为荒漠戈壁,这对于今天绿洲地区开发建设及沙漠化的防治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社会价值:锁阳城遗址以其突出的遗产价值,已成为甘肃省瓜州县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瓜州县政府和当地居民极为重视并为拥有该遗产而感到十分自豪,围绕锁阳城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已成为瓜州县文化旅游发展的重大课题,持续的保护利用工程,正在科学、有序、有效地展开,这是瓜州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与增长核心。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机遇蕴含新的思想,研讨催生新的发展。我们今天的学术研讨会,只是瓜州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我们通过实地踏勘瓜州地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穿越时空隧道,感受人类文明成果,为我们的学术研究添补了感性认识;通过富有成效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对瓜州锁阳城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玄奘文化、丝路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从学术层面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勾勒出发展构架,这将对瓜州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我们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在这个热浪滚滚、瓜果飘香的季节,辗转反复,鞍马劳顿,参加一个西部小县城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议,专家学者们的治学精神令我们由衷感动,我代表几家会议主办单位向你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我宣布,20xx“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祝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代表身体健康,事业兴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