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数学障碍心得体会小班及收获 幼儿家长会心得体会小班500字(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1:55:28 页码:13
幼儿数学障碍心得体会小班及收获 幼儿家长会心得体会小班500字(3篇)
2022-12-31 01:55:2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幼儿数学障碍心得体会小班及收获一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湖北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这次听课中我学习到了很多。参赛的老师们都非常的优秀,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作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让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下面我就联系我们的日常教学谈一下我这次听课的收获,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课件制作

富的课件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元素,在教学中老师们无一例外的都准备了相当直观有趣味的课件,其中包括了水墨画运用的ppt,及手影ppt,让幼儿们直观的形象的了解所学的知识,这些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值得我们推崇。

二、课程新颖

以前我们上的艺术领域的课程比较单一,在这次听课中我看到了老师以手画的方式来展示绘画,一幅幅的手画作品在我们的眼前出现,幼儿大胆的尝试在自己的手上涂色,用了一种不同的艺术方式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其次是《洗刷刷》这节课中,老师让小朋友用海绵和洗衣液在玻璃上摩擦出泡泡,然后在在上面勾兑不同颜色的水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画出自己喜欢的事物,最后用宣纸进行拓印,幼儿的学习兴趣也很高,给了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让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都各不一,幼儿们用自己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来作画,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三、教师的专业态度

教师们把时间空间充分的留给孩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好活动流程,培养孩子的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教师们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听课中教师们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更加注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在新课程中教师在进行活动时,还十分注意观察幼儿的表情、心理,教师面向全体幼儿,用亲切、关怀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与赞赏,教师的一次点头、一个微笑、一句表扬就赋予幼苗向上的信心和生长的力量。如果教师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个别几个孩子的身上,那么,其他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会受到重创,对老师对班级的情感也会随之淡化。因此,我们教师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给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机会,这一点是我在本次学习中的重点体会。

这次学习中教师们对指南的理解以及运用,说明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到提高,作为教师我们应时时处处做有心人,要随时准备并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再有目的地抛还给他们,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研究和不断反思,以充分利用艺术的价值,让幼儿充分发挥艺术天赋,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

最新幼儿数学障碍心得体会小班及收获二

图形的变换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本事。

2、经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能够相互变化,转换,它们能够变出不一样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明白教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挂图背朝幼儿),变!一幅画展此刻幼儿面前。“机器人”对!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头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4个,梯形5个,三角形1个。)

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学具)小朋友,上头的游戏,大家做的都很好,所以教师要奖励。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明白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头就请你们自我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你们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师生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欢乐。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最新幼儿数学障碍心得体会小班及收获三

活动目标:

1、通过音乐激发孩子创编的灵感和兴趣。2、通过活动让幼儿掌握几种创编规律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兔子头饰;1开大白纸一张;碰铃、铃鼓、手铃、沙锤若干。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呀音乐国将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呀?”“想”

“咦,小兔子把它的拿手好戏——节奏表演也带来了,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兔子演员登台表演音乐节奏)

2、发现规律

老师:“小朋友,你在刚才的节目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节奏有规律)

老师:“对了,刚才小兔子的节奏表演不仅好看而且十分有规律,谁能说说看它的规律是什么?

( х0×0|×0×0| )

3、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谁能自己创编一个有规律的节奏?试试看!”

(鼓励幼儿自己创编有规律的节奏)

如:×0 0|×0 0|×0 0|×o o|

××××|0 0 0 0|××××|o o o o|

××oo|××oo|××oo|××oo|

4、创编有规律排序题

老师:“小朋友想一想除了音乐可以创编出规律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编出有规律的?”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说出尽可能多的物品)

老师:“请你和你身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编一道有规律的排序题好吗?看谁编的和别人不一样。”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教师在纸上写出孩子编的规律并用节奏中的×和o表示。)如:3朵花3把草可以用×××|o o o来表示。

5、总结规律排序的方法

老师:“生活中的有规律排序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两种不同物体之间排,也可以三种、四种…不同物体之间进行排序,好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说看你掌握了哪几种排序的方法,说的越多越好!”

(引导幼儿说出这节活动中发现的排序方法。)

如:×00×00;00×00×;×000×ooo;ooo×ooo×;

6、练习有规律的节奏

老师:“刚才音乐国的国王打来电话,让我们给一首音乐配上有规律的节奏,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想”

“请你和你们组的小朋友一起来选一个有规律的节奏,再来选一种你喜欢的乐器一起来试试吧!”

(幼儿分组练习节奏,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7、活动延伸——合奏

老师:“请回到位子上,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打节奏吧!”

(给予幼儿鼓励与肯定)

小结:“你们打的节奏不但有规律而且特别美,说明你们动了脑筋了,老师为你们自豪!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小列车到外面领取音乐国给我们的礼物吧!”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了,我的大胆尝试也有了明显的效果。这节活动让我深切的感觉到给孩子万千知识不如给孩子一种解决途径。活动中我把规律排序的重难点也就是(自编规律排序题)这一数学领域中难题,通过与音乐领域的有机结合而轻松的解决掉了,孩子们在想象中、拍打中总有保持着一股创编的兴趣与‘兴奋’,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孩子创编的方法之多让我有些目不暇接,让我由此更加坚定了兴趣教学的信心,但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如:孩子发现了六种不同物体之间规律的排序,但在打节奏的过程中孩子并没有把它用节奏的形式打出来,也许是怕编的太慢而我给的时间不是很充足吧,就留下了一些的遗憾。我想如果在活动过程中,更注意孩子突发教育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