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4 07:27:25 页码:8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2023-11-14 07:27:25    小编:ZTFB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写心得体会要注重细节,做到具体而有深度。推荐几篇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虽然因为商贸大组会议迟到了半个小时,不过会议最精彩的部分没有错过。

肖老师的总结很简洁、很到位:“首先今天的会是一次行政会议,但更多给人的印象是一次学术论坛和文化沙龙”(简短的三言两语把一下午的活动全部涵盖了)。

接着就谈了自己对名师工程的想法:

他说:“我虽然不能做到‘先知先觉’,但我不能做‘不知不觉’的人,但我必须要‘后知后觉’。1988年大学毕业,从教22年,到最近想清楚了一桩事情,那就是影响教学质量根本因素到底是什么?”

“早些时候,一种舆论占据主导地位:认为班级规模和教学质量呈反比,所以一种小班化的运动风生水起。但是事实证明,两者是没有高度相关性“肖老师很生动地举了一个空调例子。“前几年,又有一种论调占据教育界:认为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学质量成正比,于是多媒体电子白板代替了黑板,国家每年在技术设备上投入了不计其数的钱,如果把这些钱用到培养教师上,那该多好啊!”

所以他认为影响教学质量根本因素是教师,“现在家长择校择什么?归根到底就是择老师”接着肖老师谈到“教师的成长有三个环节:自身禀赋、培训方法和成长环境。原来以为,教师上课的质量好坏与其备课有直接关系。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发现课堂教学与人(教师本身)有密切关系。上课不行是因为你人不行,人(教师)准备好了,课就能上好(我强烈同意该观点,多年的听课和考评经验,也让我逐渐发现这个现象),因此,我们今后在教师培训,关注其实践的同时,更要对他们理论武装他们。2010年培训中心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讲哲学、文学、历史、艺术和文化等专题,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我个人这个培训版块真的很好,也只有肖老师能想的出来哦!有时间我一定去聆听。)。

短短20分钟时间,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没有拖泥带水的词调,更没有云里雾里的官腔,讲的是多年的切实感受感悟,也真正想对师资培养干点实事的真话。

作为职高专业课名师基地的主持人,听这样的讲话,也是一次接受培训的机会吧!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认为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但在参加学校教师心素养培训后,我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理解。

教师心素养不仅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是一种道德修养与责任观念的塑造。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影响学生,不仅是在学术上的指导,更是在生活上的引导。像一位优秀的家长一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平衡和健康的成长。

此外,教师的情感控制能力也是教师心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环。在学生心理发展的各阶段,我们需要因材施教,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对待学生,能够克服自己的情感状况,冷静地面对困难和挫折,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和帮助。

教师心态的平衡也是教师素质的体现。在竞争激烈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如果教师的心态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就会陷入困境。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应对压力,如何掌握情感和情绪,如何平衡教育和家庭的关系,在工作中找到快乐,让教育成为一项充满乐趣的事业。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项充满艰辛与挑战的事业,每一位教师都要有非凡的胸怀和使命感,更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在此次培训中,我收获了很多心得和体会,我将会用实际行动去践行它们,让自己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爱心、有责任的教师。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在我工作多年的教育行业中,随着世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以及社会对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教师的职业素养、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为提升自己的素质,我参加了教师心素养培训,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培训中突出了“尊重”这一主题。尊重是一种立场、态度和行为,这种行为体现了对学生和同事的尊重和理解,进而能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倾听、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并通过互相尊重,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从而增进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培训中不断提醒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自我反思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学生,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在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中寻找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与自主学习。同时,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教师培训的机会和咨询师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师德修养。

另外,培训中还加强了教师的互动交流。教育教学是一个协作的过程,而不是孤立行为。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锻炼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教师合作共事的精神,对于创建和谐的学校教育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通过教师互动交流,可以分享各自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最后,培训中让我切实感受到:要成为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优秀教师,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情感管理能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感受学生的情感变化,通过思考和反修,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更加适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样,在与同事交往的过程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理性、互相尊重,保持和谐的职业氛围。

通过此次教师心素养培训,让我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职业道路上的定位和职业责任感,体会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构建和谐教育环境的迫切需要。值得铭记的是,当教育已然疲惫,当教师遭遇种种挫折时,我们不能放弃,要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学生变得更加有价值。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教师核心素养。

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落日的余晖柔和地洒向大地,深秋的黄叶在凉风中摇曳生姿,不遗余力地向世人展示它最后的美丽,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矮树丛结出颗颗种子。我走在路上,心中如这硕果金秋般收获满满。

今天,我与众教育同仁们在天立学校聆听了两位专家——杨泳、张胜利的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会。是他们睿智的思想,横溢的才华,对思想政策的深度解读,对教书育人的智慧与执着,对教育事例的做法与见解,使那些上纲上线的条文条例鲜活起来,这样一场师风师德的盛宴,深刻融入大家的思想中。他们是我们的导师,我们的榜样。

“让每个孩子在课堂上获得价值感,让学生融入课堂。”一语道出老师的价值所在。老师的幸福不就是学生进步与成长吗?说到价值感,最先让人想到的是学习,最先让人想到的便是学困生如何获得价值感?学困生身上的缺点总是会多一点,不讨人耐烦。当发现他们的家庭背景却不由得让人很心疼,大多数缺少父母陪伴或者多年见不到父母。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多帮助他,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指责。

我曾在班级群里发过这样一段话:虽说有些人认为知识改变不了命运,有知识的人给没知识的人打工,那是片面的狭隘的个人意识。80年代那个卖猪肉的北大高材生,人家仍然很成功,个别老板可能确实没有太多文化,但不能忽略他后天的学习与经验。随着现代中国的发展,学历必须是敲门砖,有知识的给没知识的打工现象会少之又少,有很多职业将被机器人、电子智能代替。九年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干什么职业,我认为孩子在这美好的时光不能浪费,现在他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天天背着书包学习,培养各种能力,这会对他们将来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我希望我的学生都是能够建立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体验到学习乐趣的,从学习中找到自信使他们的童年有意义。但由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个体差异等造成孩子最终表现的不同。优点,我们要大力肯定;缺点,不能遮遮掩掩,要帮助他们改正。因为我们是成人、是家长,有义务有责任帮助他们,帮他们找方法,鼓励他们坚持下去,而不是一味的责备找借口。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价值感。正如李镇西老师追求的人生境界:“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李白举杯邀明月豪放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连《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被众人唾弃时的表现和救了小姑娘被敖丙感谢时的反映就可以看出价值感是对自己的肯定,这与父母和师傅一直对他的关爱、正面教育是分不开的。所以对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唤醒他们,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一名心中有爱言行有德的老师,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孩童,内心怎能不柔软?让爱与德像一颗种子,种在学生心中,让爱与德像绽放的鲜花去熏陶学生,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时常有人问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你后悔吗?这时,我总是思绪万千。现在,我能自豪地回答:站三尺讲台,放万丈光芒,作育苗能手,育满园鲜花。我别无选择。尤其是在听了我们区师德典型宣讲报告会的今天,我更加热爱儿童,热爱儿童教育事业。宣讲员们为我们讲述了杨老师带领专业团队无私贡献的感人事迹,李书记战胜病魔笑对生活的大爱情怀;以及用平凡创造感动、用责任书写精彩的欧阳处长,无偿献血、忘我付出的活雷锋张老师,让绝症的孩子创造生命奇迹的李老师……听着听着,我激动异常,思潮奔涌,这不是一般的报告会,而是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今天的演讲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的校园充满爱,爱的光辉金灿灿。

我们的学校同样充满爱的光辉。老师们待学生也胜过亲生子女。有老师将在校突然患病的学生送到医院,自己掏钱给学生看病;有老师在母亲病危、病故期间,自己熬红了眼,哭哑了嗓子,病得发高烧,也没有少上一节课;有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常常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为差生补课。我校四年级学生刘紫怡同学身患重病,急需开刀住院。她父母离婚,父亲又得白血病。学校师生知道这一情况,急她家之所急,纷纷主动为她捐款。班上的同学还给她写慰问信。真是:病魔无情义,师生有爱心。我们学校是一个充满爱的学校。同学们经常有组织地分别到村五保老人家打扫卫生,慰问老人。给他们送去了三春温暖,献上一片真情。在我们学校,一人有困难,大家都支援,互助友爱,蔚然成风。

在教学上,学校全体教师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在教师面前,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把爱洒满校园,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师爱的阳光之下。这几年,通过学雷锋、讲雷锋、做雷锋、做家访,老师们建立起了一份份尽可能翔实的学生个人档案。这份档案包括以下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入学总成绩、单科成绩、优秀科目、蹩脚科目等),学生的家庭情况(住址、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从事的职业等),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不良倾向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做到“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您”。在处理问题时,把人和事具体结合起来,把“爱”落到实处。如对下岗职工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孩子、“网吧生”等应区别对待,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今天,我们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以“学雷锋,爱生爱岗爱校”为主题,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我有责任和老师们一起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学风浓郁、管理规范、社会信任的示范学校,努力推进全体教师师德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们学校走在高新教育师德师风活动的前列。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沐浴着爱的光辉,敢斗困难,茁壮成长,我们一定会让爱的金灿灿的光辉洒满平安校园。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素养培训,深受益。培训期间,我们接受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包括学习培训,磨砺自我,增强内心力量等方面。这些是我们成为好老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下面我将结合我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在这次培训中收获到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这次培训教师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我们学习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并且了解了与学生交流时的准确理解和传递信息的方法。我们还探讨了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更好地促进了我们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了我们的互信。

其次,培训中我们还重视如何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增强了自我认识,对于解决心理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我们化解压力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持了生活的情感平衡,做到了压力与健康之间的有效平衡。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了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到重要的位置。我们通过多种活动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为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独立的人才做好了更好的准备。我们通过各种心理建设目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做了一个有针对性的比对,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更好地督促了自己的发展。

最后,参加这次培训不仅加强了我们的专业素养,更是促进了我个人未来发展的思考。通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了解到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走法,并从中获得了很多非常珍贵的建议。这些思路和建议,都将助我以不同的后劲和方向向前发展。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它为我们教师的发展设立了新的指向和思路,让我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学生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自己的行动和领袖力,把这种培训带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共同提高教师在培养学生合格人才中的作用。

教师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6月底的苏城,骄阳似火,刚结束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便来到美丽的苏州市实验小学参加大市范围的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期三天的培训专家阵容强大,内容丰富,让我这个长期在小镇教书的一线老师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三天的学习内容纷呈,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带“我们站在学生立场教语文”,走进了《语文教学的本色追求》;方志范教授的《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给了我们古诗词教学的新体验;李振村老师的《经典诵读》在老师的声情并茂中让会堂掌声不断;李亮老师的《20xx课程标准对比解读》让我们及时明确今后的语文教学方向;陈国安教授的《小学语文教材价值问题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教材存在的价值及问题,尤其让我难忘的是薛法根老师的《锤炼研读教材的功力》的讲座,因为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直接影响着自己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教育基本功。用薛老师曾经的话说就是“每一篇课文或文体,教师要教给学生合适的阅读方法和方式,才能让学生越读越聪明。”

课文感触较深,薛老师的'案例从简单的语言背后挖掘出了深层次的语文训练,让我这个教了十八年的低年级老师由衷地感叹,吾等之所以平凡,是没有像薛老师一样深入思考,发现更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名师与教师的区别吧。如《狼和小羊》一课我们一般都是在分角色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狼的凶残,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薛老师设计的“争辩”板块真的让在座的老师们是眼前豁然一亮,原来,教材中的这个词是如此地具有实用价值,“欲辩解,先有礼;先否定,后说理)讨论:无理者气壮——有理者所短?无理者吃人——有理者被吃?与谁可争辩——谁不可争辩?”不得不佩服,大师就是大师啊!

三天的培训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始终热情高涨,积极学习,聆听专家讲座;用心去领悟他们观点,吸取精华,此次培训不仅在语文教学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教育观念也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得到了升华。骨干教师培训,让我感受到学习的路还很长,但我对教育教学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学习还在继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