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阅读润泽生命文章心得体会和感想 用阅读润泽生命(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31 06:45:18 页码:10
阅读润泽生命文章心得体会和感想 用阅读润泽生命(2篇)
2022-12-31 06:45:18    小编:ZTFB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阅读润泽生命文章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读书的快乐、分享的快乐;

2、让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分享快乐。3、倡议家长也加入到读书活动中。

活动准备:小朋友们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活动目标:

1、用简单、完整的语言表达每页图画内容。

2、知道两个主人公的特点和关系,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认识纸牌。大书、老师照片、音乐录音、土土和末末的头像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听音乐做律动。

谈话。由音乐律动引出老师的喜好,和幼儿分享谈论。

2、阅读图画。

封面: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请你们来学一学。你喜欢和你的好朋友玩什么?指读书名,猜一猜末末和土土是谁?这本书可能会讲什么?

第一页:猜猜这是谁?还从哪里能看出来他是末末?末末在干什么?

第二页:这是谁?是刚才那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原来土土喜欢什么?

第三页:这又是谁?他们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办法能记住他没?末末在干什么?为什么?

第四页:这是谁,他在干什么?原来土土还喜欢做什么?土土要给我们介绍他喜欢的这件事,他会怎么说?

第五页:末末和土土在一起做什么?表情和心情怎样的?你觉得他们心里可能会想什么?

第六页:他们在干什么?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土土和末末喜欢做的事情这么多,你猜这一页他们有会怎样介绍他们喜欢的事情。

第七页:现在土土和末末分别在做什么?你见过这样的乐器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放事先准备的音乐)听着这样的音乐你是什么样的感觉?土土和末末要给我们介绍他们喜欢的这件事回怎样说?

第八页:这对好朋友又在干什么?这本书一会讲土土、一会讲末末,他们两有什么关系?你是从哪知道的?

3、总结分享。

再次翻看大书,梳理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

1、结合幼儿喜欢做的事,家长与幼儿共同自制《我喜欢做的事》图书,巩固幼儿对图书结构及制作程序的了解。

2、让家长学习自制图书的正确方法,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活动准备:

家长把幼儿喜欢做的事用相机拍成照片,教师准备活动若干纸张,油画棒、水彩笔、装订机、胶水等。一本教师自制好的图书。

活动流程:

1、请幼儿拿着照片介绍自己喜欢做的事。

2、教师示范讲解自制图书的方法。

1)教师和幼儿共同回忆图书的结构。

封面、封底、书名、出版社、前言、图画、文字、页码等。

2)出示教师自制好的图书,示范讲解图书的做法及要求、注意事项等。

3、家长与幼儿分工合作,共同自制图书《我喜欢做的事》。

4、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做的图书。

1、加深家长与幼儿对世界阅读日活动的了解。

2、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有关阅读润泽生命文章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19分)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①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齕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注释】①阖:关闭。②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4分)

(1)虎大骇,远遁遁:____________

(2)驴不胜怒,蹄之蹄: ____________

(3)适异国来贡狮猫适: ____________

(4)既而鼠跳掷渐迟既而: ____________

小题2:下面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且噬己也

b放之山下 然后知猫向之避

c.然往来视之 庞然大物也

d.待其惰也 益习其声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小题4:填空。(4分)

【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____________”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____________”。【乙】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

小题5: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逃跑(2)用蹄子踢(3)恰逢,正好 (4)一会儿,不久

小题2:d

小题3:(1)老虎于是很高兴,心里盘算着:“(驴的)本领只有这些罢了”。(2)这样之后才明白猫先前躲避,不是胆怯, (而是)在等待老鼠们疲惫了(才攻击它们)。

小题4:以为神技止此耳 “大与猫等,为害甚剧”或“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小题5: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

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a项中 “以”的意思分别为“相当于而,表顺承”“认为”,b项中“之”的意思分别为“代词”“助词”,c项中“然”的意思分别为“但是”“样子”,d项中“其”的意思都是“代词”。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出“老虎对驴子的认识过程”以及“虎害之重”的句子即可。

小题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谈启示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即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