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员抗疫感悟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1 07:29:22 页码:10
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员抗疫感悟体会(7篇)
2023-01-01 07:29:22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扬旗帜。是呀,冲在防控疫情最前面的,是辛勤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飘扬在防控疫情战场上的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上,铁锤镰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树旗帜强引领"“亮身份做表率”,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道,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而对继续蔓延的疫情,他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管条件怎样的艰苦,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坚守阵地,疫情不被控制绝不回头。犹忆当年林则徐曾有的铿锵誓言一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

回”,如今的党员干部们,更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定“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是呀,最是危难见真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时刻,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不是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鲜红。从报道中可知,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离“小家”,为“大家”,舍弃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毅然奔赴充满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那一支名为“武汉精神"的志愿者队伍,从三名青年人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支服务群众战胜疫情的队伍,从ii罩提供到其他服务,一直战斗在每一个角落。竖定信心、同舟共济,爱的力量无穷。

那肆虐的疫情,那特殊的战场,正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卷。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时更加凸显。也许,战斗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的同志们,背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论,但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是•名党员,是•名干部,是i名医生,群众有难,必须上前,哪怕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也不能放弃了“大家普里尼说:“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在大灾面前,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绝对应该是领导者、先行者。“祖国如4难,汝应作前锋",疫情未到,防控先行。

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党员「•部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

志愿者们,用智慧、勇气和双手,撬动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杆”,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那一而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里是一篇20xx普通工人入党自传,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我叫,6年1月18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里,性别男,民族汉,现在就业于公司。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因为入党动机是激励我入党的主观原因,从根本上决定了作为一名党员应具有的素质和行为,也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反映。其实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形成并不在一朝一夕,而是在我三年多的学习、思考中渐渐地体会到的。

小学的时侯,学校老师教育我,鲜艳的红领巾是先辈的鲜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象解放军战士那样不怕苦,最勇敢的人才能戴上它。我牢记老师的话,学习上,努力刻苦,争当先进;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最后在小学二年级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记得第一次带上红领巾的那晚,我还兴奋到睡不着觉。也就是那天我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

经过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我对党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就是按照马克思列宁注意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她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是解救贫苦人民于水深火热的民族灾难中的唯一伟大的力量,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明的核心力量。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不但是由现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所组成,而且是由工人阶级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较之其它政党团体,它有先进的阶级基础,由最先进的分子组成,是最值得信赖,最有威信和最有前途的政党。

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只有党,才能够教育我们坚持共产主义道路,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出发,掌握先进的社会、科技、文化本领,是因为只有党,才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创造更快、更好、更先进的文明。我之所以要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共产主义的事业中,为中国的胜利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出一份微薄而坚强的力量。多年来党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育,使我认识到: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领导中国人民向新生活迈步,她不愧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长期以来,我都始终贯穿着自己是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始终不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我积极参与在集体活动,和大家积极配合完成集体任务;关心同事,尽量发挥自己的作用,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上勤俭节约,作风正派,无不良影响。我十分感激党组织对我的信任,给了我培养为人民服务,增长才干,锻炼提高自己的极好机会。

我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党的基本知识》,积极参加党课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并密切关注当前国内外的重大形势问题和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很大地加深了对共产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正确的理论知识。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自从递交入党申请书起我就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与入党介绍人等党员同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积极参加党组织举行的有关活动:上党课,参加党课学习小组,参加党员发展会等。所有这些行动对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明白要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向党组织靠拢,必须持之以恒,从申请入党的那天起,就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真诚的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20xx年最新工人党员自传20xx年最新工人党员自传

回顾自己成长的历程,我每一步成绩的取得,都是党和人民教育的结果,是同志们帮助的结果。作为一名青年工作者,我要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为职工群众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努力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这段时间认真学习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教育学习资料》,感到受益匪浅,感慨良多。通过学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等党纪党规,使我对党的纪律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学习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使我更加坚定了努力方向;通过学习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反面教材,使我深受启示和警醒。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大公无私,勤政廉政,才能正确看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王怀忠等这些腐败分子蜕变的轨迹警示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自身抓起,严于律已,廉洁自律,做到戒尺在握,警钟长鸣。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田凤山等腐败分子最终沦为阶下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信仰颓废。他们的腐化堕落首先是从思想上打开缺口,潘多拉魔盒涌出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就乘虚而入,逐渐充斥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他们从生活上追求奢华开始,在灯红酒绿中消极沉沦,在物欲面前彻底丧失自我,逐步变成一个赤裸裸地大搞权钱交易的典型,与不法商人相互利用,巧取豪夺,疯狂敛财,此外还利用职权,大搞权色交易,道德败坏,生活糜烂。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违背了党的宗旨,严重触犯了党纪国法。

刘方仁、王怀忠、李真等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教训是深刻的。他们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金钱、官位、名利的诱惑下,逐步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出现了“只讲实惠,不讲理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钱财,不讲原则”等现象。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党员干部一定要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不是空洞抽象的,而是具体实在的,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警醒自己,世界观的改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来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从根本上抵制市场经济条件下物欲横流的诱惑,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我警省能力,才能经受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

二、官有所畏,业有所成

“清廉”,是“官德”的内在要求。一名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深怀爱民之心、心存为民之想,在工作上求真务实,而在作风上的要求就是清正廉洁。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道德。”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如何才能加强自身的廉洁呢?先要怀有“有所畏”的心态。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曾经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做事要有所畏,有所怕,不能无所顾忌。古语说“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领导干部只有做到有所“怕”、有所“畏”,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杨震刺史,赴任途中路经昌邑,县令王密夜访,“怀金十斤”,声称“暮夜无知者”。杨震回答:“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无言以对,赧然退出。杨震不以暮夜无知者而放胆妄为,他“不畏人知畏已知”,严格的道德自律成就了他一生清廉的美名。

身为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甚至是一言一行,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我们党的形象,所以,开展工作要时时怀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惧之心,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的复杂环境下,心中要时刻保持一种警觉,“官有所畏,业有所成”。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我,是一名天使,一名落入凡间的“白衣天使”。 白大褂是我用来记录的白纸,

燕尾帽是字里行间的标点,

白口罩下隐藏的是笑脸,

眉眼或含笑或忧伤是我的语言,

而那时不时被药液、血液沾染的红点、黄点, 被分次少量的写在了白大褂上,

就好像,是一个个惊叹号,感叹着我们的人生。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投射出一道绚丽的光环, 在铺着淡绿色地垫的走廊上发出耀眼的光芒。我走入这光环,有人说,你好美!我笑了。可是,我知道,这只是刹那的光影流转。

日复一日巡视病房,观察病情,

分秒必争抢救病人,不分昼夜,

这才是我故事的主旋律。

从医十多年,岁月把我从一个十八岁的小护士, 转换成如今经验丰富、宠辱不惊的护士长。

这些年,有过迷惘,有过疑惑,也有过哭泣, 在那些无助的时光里,是农工党给了我力量, 是它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给我光明的指引。是它像春天和煦的微风,暖暖的吹进了我的心上, 也吹开了许多个解不开的疑团。

我很骄傲,我是一名农工党党员!

我更自豪,我是一名中国护士!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可以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奉献着青春, 将是我这辈子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我也希望在我今后的护理事业中,

能为更多的病人解开烦忧,带去欢乐!

可以是明灯,照亮心田;

也能是甘泉,滋润心间。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__作为少儿公园生产班班长,自疫情防控启动以来,他时刻关注着名胜区战“疫”的消息,积攒力量,随时准备冲向一线加入战斗。

主动请战,先锋意识强

2月1日,少儿公园党总支发出“党员突击队征集令”,__看到后主动请缨“我报名!24小时待命,随时都可以来!”

公园闭园,没有园林工人,园林养护工作耽搁了下来,__心里着急,主动提出“我来给病虫害打打药”。

这是__一贯的作风,十几年如一日,遇到应急抢险任务,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的那一个。

嘱咐组员在家待命,以防交叉感染,独自值班承担养护工作。

值守一线,敬业意识强

2月5日晚,少儿公园党员突击队奔赴翁家山,开始了疫情防控一线卡点值守和留观人员管控。

翁家山是海拔最高的景中村,夜间值守风特别大特别冷,又冻又饿,村里的人让他去亭子里暖一下,他却一直坚守在岗位上。

心系公园,主人翁意识强

疫情爆发后,他时刻关注防疫工作动向,获知一线值守人员口罩告急,他心急如焚,1月31日一早赶到公园,把原本买给家人的100个口罩捐给单位。2月6日一早, 在完成夜间值守后,他顾不上休息又给单位送来了急需的消毒酒精。党员初心昭昭可鉴。

党员__用一颗共产党员的初心,践行着抗击疫情的使命,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举国上下医护人员增援武汉,抗击疫情进入最吃劲的关键时刻,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保卫战。作为省委政法委下沉干部中的一员,杨敬贵这个朴实爽朗的土家汉子,展现了平时工作中见红旗就扛、有任务就争的秉性,主动请缨,向战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

疫情当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在政法战线奋战了30年的“老同志”,杨敬贵深知越是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关键时刻,守住基层社区的阵地越是重要。他多次向组织请战,申请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2月14日,武汉市气温骤降,预报15日还将出现降雪。杨敬贵连夜向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陈燕华打电话说:“我是当兵出身,身体好得很,明天天气条件不好,让我上吧!”主动要求参加第二天省委政法委对口支援滨湖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当陈书记叮嘱他要注意保暖防护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这点苦没问题,明天就算下刀子我也要把任务完成好!”

2月15日,省委政法委第十临时党小组方泽顺、杨敬贵、王雪三名同志早早就到社区报到。根据社区安排,三人负责协助物业人员对伟鹏苑、锦绣中北、天源城三个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杨敬贵主动承担起居民人数最多、情况更为复杂的锦绣中北小区西门的值守任务。该小区除岗亭外,没有其他遮风挡雨的地方,为了给社区节省紧缺的物资,他没有领取防护服,穿上自己带来的半截雨衣开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暴雨倾盆,不到一个小时,他的衣服就从上到下湿了个透,鞋子、袜子都灌满了雨水,湿漉漉的身体在寒风中一吹,仿佛马上就要结冰。然而,他除了轮流吃午饭的半小时外,没有再要求过休息,也没有踏进过岗亭避雨,年近50岁的他以一名钢铁战士的姿态,在劝阻出行、测温登记、采购分送、公告张贴等任务中穿梭忙碌。一位本打算出门的老人看到后,感动地说:“这雨雪太大了,你赶紧避一避吧,别病倒了。就冲着你这股劲,我也不得出去啦!”还有一些想要出小区的居民,看到伫立在暴风雪中的他,听了他耐心地劝说,也都表示理解,自觉地返回家中。下午,一名战友送来了一件军用雨衣,他用10分钟的时间回到家里换了一身衣服后,又迅速返回岗位。一天的值守任务完成后,他在省委政法委机关“战疫群”中说到:“感谢组织的信任,今天的任务完成了,我经受住了考验,觉得很光荣,觉得问心无愧!”

扎根社区,冲锋在前,作风过硬

按照疫情防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冲锋在前”的要求,杨敬贵就地下沉社区,成为了居住地复地东湖国际三期的第一批党员志愿者。随后,在武重社区组建下沉党员突击队时,他又积极报名,主动要求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成为了党员志愿者突击队的一员。

2月17日至19日,武汉市开展疫情防控集中拉网式大排查,杨敬贵首先参加了居住地东湖国际三期的入户排查工作,18日下午,根据社区安排,他挨家挨户上门对三期2号楼住户进行了排查测温,入户排查中敲门、介绍、测温、登记四个步骤,他尽量做到严格规范。三期排查任务刚刚完成,杨敬贵就接到了武重社区下达给突击队的新任务,他没顾得上吃晚饭,就立即投入到一、二期的入户排查工作。刚开始,不少居民对入户排查不理解,他就在门口不厌其烦地做解释,居民开门后,他既做到真诚交流,也注意保持着合理的安全距离解除居民顾虑;对不在家的人员,他逐一进行了电话核实,并预约了再次上门时间;对孕妇、重症慢性病人等特殊人员,他也留了个心,认真地进行了标注,做到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一天下来,一同开展排查的社区工作人员认可到“他的排查做得很专业,工作很规范,考虑得也很周到,值得我们学习”。19日上午,在得知省委政法委对口支援的滨湖社区入户排查工作人手不够时,他又主动请缨,加入到锦绣中北小区的排查工作中。

不管社区,还是单位,只要有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杨敬贵都做到了随叫随到,不讲条件。他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武重社区干部在防疫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常常与他商量,听一听他的建议;防疫工作有什么难事重活,大家也是第一个想到他;新加入的志愿者知道他后,也经常向他咨询请教。据悉,武重社区正在组建战时下沉党员临时党支部,深得大家信任的杨敬贵被推荐担任组织委员。

10多天来,杨敬贵一共参与入户集中排查工作3次,排查了3个小区4栋楼近500人;承担过5个小区的卡点值守、应急值班及突击任务20余班/次;为居民购药购物搬运分送物资50余批。对此,他说“比起一线的医护人员,我也没做什么,只是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敏锐感知,用心用情,善思善为

杨敬贵知道,抗击疫情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人民、发动人民,集合大家的力量打一场人民战争。按照社区的号召,他积极地参与了小区志愿者队伍的筹建工作,通过微信群,与大家交流对社区防控组织、人员分组、任务分配等方面的思考。他提出的卡点值守人员不应少于2人;组建小区应急小分队负责机动管控、生活保障工作;强化楼栋长作用,以楼栋为单位做好居民需求的统计安排;分时段做好居民生活保障,上午优先保障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下午保障业主的日常需求等建议,都被社区采纳。在他的呼吁下,复地东湖国际三期志愿者工作队迅速组建,干部的热情和能量不断汇聚,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没有再发生过人员聚集的情况。在微信群里,杨敬贵跟志愿者们交流说“只要居民有需要,我们下沉党员就要做到随叫随到,我们辛苦一点不要紧,只要有利于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传染的可能性,我们工作就有价值。”

2月20日上午,杨敬贵与省保密局下沉干部王欣值守复地三期门岗,三名外国人执意要外出采购。凭着多年政法工作经验,杨敬贵敏锐地感知到此事必须妥善处理,否则会产生不好的社会影响,甚至国际影响。他提醒大家要高度重视,并与王欣、统战部下沉干部熊燃一道耐心地进行沟通解释。了解到三名外国人因小区封闭家中储备已消耗光,其饮食习惯需要购买意大利面、面包等食品。这时,门岗刚好有一位外卖小哥在送货,杨敬贵灵机一动,跟外卖小哥进行了沟通,请求其协助完成食品采购事宜。不到半个小时,他们需要的物资及时送到,三名外国人表示感谢,非常配合地返回住所。人员劝回后,大家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重视,遂向对口支援该小区的省委统战部有关领导进行了反映,社区迅速组织对辖区外籍人士进行了全面摸底,在省委统战部地支持下,委托有关高校组成专班,“一对一”做好人员沟通、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导工作。

发现隐患、排查隐患也是政法人的职业习惯,杨敬贵一边工作,一边细心的观察思考。对存在的隐患,他总是忧心忡忡,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都及时与社区干部进行交流。同时,他还非常注意工作情况的整理,疫情防控任务完成后,不管多晚,他都会将当天的工作内容整理出来,发到微信群里与大家分享,在志愿者队伍中形成了正面导向,不断鼓舞着大家的干劲。10多天,他排查出社区存在消毒死角等10余处防疫隐患,编发防疫简讯简报及日志10篇。

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他说:“这段时间感受最深的是,当我们真心为群众考虑,真情与群众沟通,再难的事也就不难了。现在,支持我们、理解我们、参与我们的人越来越多,我以成为一名党员志愿者感到光荣,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

关于党员抗疫抗灾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刷爆”各大网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此次疫情中,“90后”手撕“标签”,实现了从“垮掉的一代”到“战疫先锋”的转变!除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以外,还有许多“90后”党员在防疫一线书写了青春誓言,今天我想分享一位“90后”小白选调生,在一个近10万人口的城中村坚守奋战51天的故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怎么又要上班了?三十那天你刚值班,今天才初二。”

“新垵村外来人口多,又是大村,疫情防控压力大,虽然还没通知结束休假,但我还是提前回村里吧!”

“洋诶,你去吧,别担心阿公阿嬷,我们会听你的话,不乱串门,呆在家里。”

“阿公阿嬷,等疫情结束了,我再好好陪你们。”

这是新阳街道新垵村选调生村官周晓洋在奔赴战“疫”一线前与爷爷奶奶的对话。说完,他的身影便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周晓洋从小被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异常深厚,一年到头忙碌的他本想好好陪陪两位老人家,但是在疫情面前,他选择第一时间回到工作岗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新垵村紧邻新阳工业区,是一个拥有近10万人口的大村,具有进村入口多(20余个)、外来人口多(近9万人)、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成为新阳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村必须设置入村卡点,对进村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但是现在村民对疫情过度恐慌,难以发动,入村卡点缺人啊……”党委书记邱锦容在疫情工作部署会上说到。“书记,让我去入村卡点!我是党员,又是年轻人,先安排我。”这句主动请缨的话语在这名“90后”的嘴里显得铿锵有力。

从那一天起,新垵村的入村卡点多了一把“红色测温枪枪”,只见周晓洋左手拦车,右手举“枪”测体温,一边核对来厦返厦人员的身份证,一边耐心解答群众疑惑……“村民朋友们,出门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周晓洋的声音在嘈杂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闽南语和普通话的无缝切换,更是让他的声音“声”入人心。

“少年诶(年轻人),每次我要出门的时候,都会想起你说的这句话,我就把口罩戴上了,我年纪大了,这句话好记。”一位经过卡点的阿伯说到,“阿伯,戴上口罩就安全多啦,但还是要少出门。”说完,周晓洋又马上投入卡口的工作中,为了让新垵更“心安”,他用行动践行自己的话语。

“陈主任,我建议用采用‘无接触’信息采集法,收集来厦返厦人员的信息……”在村“两委”会上周晓洋说到。

随着元宵节后返工潮的到来,新垵村各卡点的人流量激增,采用纸质登记信息导致各卡点大排长龙。面对这种情况,周晓洋想到了自己所学的教育专业,以前他曾用问卷软件,给中小学生设计网上试卷,于是他将这个技术用到此次疫情防控中,自主设计了“无接触”信息采集表,将纸质登记表的信息“搬”到手机上,只需来厦返厦人员轻轻“扫一扫”,就可以通过填写相关信息。不仅如此,后台工作人员也可以随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实现了登记、导出、分析无纸化。

让数据多跑步,让群众少烦心。“有了这个扫码登记表,我们方便多啦,也不用排长队了。”刚刚回村的“新厦门人”开心地说到。此方法不仅提高信息采集的速度,减少统计的工作量,而且减少人员接触,大大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此方法在新垵村首创推出后,迅速在新阳街道各村(居)推广,很好地缓解了返工潮给入村卡点带来的压力。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夜幕降临,入村卡点的工作结束后,周晓洋开始转入“第二战场”,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正在整理一天下来的图片和文字,51天连续奋战,126份文字材料,他将心血倾注到文字中,赋予其力量,一字一句刻画出新垵村干部群众全力抗击疫情的模样,他的文字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每当同事和村民提醒他要注意休息时,他总是说,“我不累,全村上下齐心抗击疫情,每天都有那么多值得记录的瞬间,我作为一名‘啦啦队员’,一定要为大家加油鼓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