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 四川杂忆的主旨(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0:32:45 页码:12
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 四川杂忆的主旨(六篇)
2023-01-02 10:32:45    小编:ZTFB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一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漠由衷地咏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倾倒无数古人的十景吧。

我们先来到入山第一大寺,这里有传说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圣积晚钟。据载此钟于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击可历一分五十秒,近能闻洪壮之声,静能闻韵澈之声。

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这就是我们美不胜收的“萝峰晴云”,“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因十二因”正是点染了这个绝尘脱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胜”的“灵岩叠翠”古刹坍塌,灵岩依旧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

来到与龙门洞合称“水圣双绝”的清音阁,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黑白二水拍击着岿然不动的牛心石,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峡上浑然天成的“九龙吐水”“九龙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壮阔。

庄子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我们现在就很荣幸的看到这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树,亲身感受自然地神韵。

“晴雪初霁,幽峭精绝”,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态——大坪霁雪。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妙绝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感情色彩的“象池月夜”。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得赞叹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绍的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金顶祥光。它包括浩瀚壮阔的日出奇观,正所谓:“不徙高寒处,安知天地宽”,说的正是它的博大;还包括变幻万千,气象雄伟的云海;神奇玄妙,圣洁会赢的佛光;还有人称“万盏明灯朝普贤”的圣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赢得万千宠爱的十个景点吧?

旷世之作“十方普贤像”凝结了海峡两岸艺术家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观赏审美价值。

接着,我们看到的这些可爱活泼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灵”,它们嬉闹顽皮滑稽可掬而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在晨或暮,我们有机会听到古朴庄重的“祝愿古钟”,可消除各种烦恼与杂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峨眉时曾语重心长的做了指示,而为了缅怀这位伟人,便有了今天的“邓小平登山纪念亭景区”。

来到清音平湖,我们会不由得赞美大自然的秀丽多姿:绿树浓荫,蝉鸣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接下来我们要领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蕴的“第一山亭”。巧夺天工的“摩崖石刻”,“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秀甲瀑布”,热情洋溢的“迎宾石滩”庄严凝重而又古朴典雅的“名山起点”,山高云低而又雄秀缥缈的“峨眉金顶”……

欣赏完这些美景,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那我们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点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轻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应该很想一睹为快吧?

经历了420xx年之内的18场地震,却安然无恙,大家应该很想看一下这座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两岸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一线天”能不能带给我们曲径通幽之感呢?

在抗战时期曾经收留了蒋介石的“洪椿坪”,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呢?

在月圆之夜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应该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吧?

还有气势如虹的“伏虎寺”,传奇的“神水阁”,必定会使你深深迷醉,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乐山大佛”了,这个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更是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难怪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

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佛教徒多半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相信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峨眉派”吧?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术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国,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啦。

哈哈,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峨眉之游在欢乐中就要告一段落啦,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的话,不妨挑个好日子,重游一次吧?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二

天下九州,九州不同方圆;地方南北,南北各有德行。偌大中国,要说南不南,北不北的地方,那便是四川盆地中央的天府之国成都了。以长江而划,它在北;以秦岭为界它又在南。

成都,论地域位置,偏于西南一隅,距京畿十万八千里,离大海也十万八千里,且四周环山,交通历来不便。故古诗有云:噫嘘唏,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处省去125字。)

就像名人一样,很多名都也有一段曲折离奇,动人心魄的身世。成都当然也不例外。

相传,成都这个地方远古时候原本就是一个水乡泽国,洪水滔滔,汪洋恣肆,多亏了那个失败的英雄,大禹的父亲鳐。因为治水无能被舜一刀斩下了头,但是鳐心有不甘,志有未得啊,于是变成一头黄熊,潜入水底,以角触岩,拱山不止,硬是将那阻绝水路的,巴山绝壁拱开一牙缺口,即今雄奇天下的夔门之所在,让滔滔大水滚滚东去,才显露出了山陵丘壑,让川西坝子重见天日,后又经古蜀太守李冰父子,鬼斧神工开凿都江堰,因势利导,分洪泻流,才有了今天华丽富庶的成都。

历经了千百年风雨洗礼后,今天的成都以天府之国产出,继续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成都人,以崭新的面貌喜迎八方来客。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成都,是一个让人呆下来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一座悠闲洒脱的城市,鲜花点缀的古都;这里是休闲者的天堂,这里是美女的产地,这里也是美食的故乡,这里的茶楼鳞次栉比,这里的川剧古老神秘,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

这里,让无数奔波于生活前线的人心生向往,这里让匆匆离去的人久久难忘

繁华看尽,往事如过眼云烟,浮华,云淡风清般散去。生活回归为最初的本源。那幽幽巷子里,飘来的一抹清新茶香,那春意渐浓的早晨怯生生溜进房间的几缕阳光,那寂静的午后,偶尔传来的几声虫唱,还有那墙角的屋檐下,眯着眼睛晒着太阳的老大娘

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锦里的街道上,无数的诱惑让你应接不暇而又乐在其中;古今奇景、君臣合祠的武侯祠郁郁葱葱,向世人低声述说着历史的变迁和不死的轮回;那焕然一新的杜甫草堂里,你是否能寻觅到昔日被秋风所破的凄苦和不屈?青砖古瓦的宽窄巷子里,每一处都在低声叹吟,老成都,新成都,好几个世纪的时光居然在这里和谐共生,还有那美女云集春熙路、仙风道骨青城山、抵挡过几千年轮回的都江堰、西部客家第一镇――洛带古镇 往事如姻,如烟往事,有生能来到这样一个地方,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市内景点

成都市内的景点相对较为集中,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四面发散,市区一环内集中了武侯祠、锦里、宽窄巷子、人民公园、青羊宫、永陵、文殊坊等知名景点。二环有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四川大学、望江楼公园等景点,金沙遗址、成都动物园、昭觉寺、欢乐谷等则在三环附近。

天府广场在市中心被成为成都的“脐孔”,往东可步行前往成都的购物圣地、打望圣地和美食集中地春熙路,春熙路有赖汤圆、钟水饺 、龙抄手等店,穿过总府路沿着旁边的小路就到了华兴正街,这里有盘飨市、雨田烧菜馆、白家肥肠、华兴煎蛋面、玉林串串香等众多苍蝇馆子,游客不妨前往饕餮一番。

天府广场往西沿人民西路不远就是人民公园,公园中有著名的鹤鸣茶馆,可在此体验一下成都人的闲适。出公园正门沿少城路向西,再顺着长顺街往北200米,就是被成为“最成都”的小清晰聚集地――宽窄巷子,宽窄巷子出来顺着同仁路走到底再向西约300米就是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琴台路,沿着琴台路不多远就是道教圣地青羊宫,青羊宫旁边就是休闲之地文化公园。青羊宫和“君臣合祠”的武侯祠离的也不远,如果前往可做34路公交车在

一环路高升桥站下车,然后步行200米左右即到。美食一条街锦里在武侯祠的旁边,再往前直走不远便是耍都美食广场。那里有更地道、更齐全却又更便宜的美食,蜀九香、胖妈烂火锅、锦城印象等知名火锅店都在此地有分店。在武侯祠门口凭游玩武侯祠的门票可免费搭车前往杜甫草堂。文殊坊在天府广场的北面,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坐地铁1号线前往。文殊坊除了有纪念文殊菩萨的文殊院,还有众多美味的小吃,当然最有特色的是这里的斋饭,可作为素食者的选择。

贴士:成都的景点之间大部分都有公交车直达,如果没有可到成都火车站、成仁公交站等大型中转站倒车,一般倒一次就能到达。

郊区景点

在成都郊区,同样分布着众多知名的旅游景点。在西北角,有道教名山青城山和几千年历史的都江堰,有国宝熊猫所在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也有千年古镇街子古镇,成都西面有西岭雪山,西南有平乐古镇、刘氏庄园、天台山等景点,南面有蜀南竹海,东面有洛带古镇、三星堆等。

贴士:如果你只有一天时间游览成都周边,那你只能或东,或南,或西,或北选择一个方向出行。另外或者你若是在春暖花开时来到成都,最好是前往龙泉驿、新津、彭州等地观花,炎炎夏日则适合前往都江堰、青城山及一些有古镇的地方避暑,秋天去新都看看桂花,再去广汉瞧瞧三星堆也就差不多了,冬天去“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西岭雪山再合适不过了。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天下峨眉秀”等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漠由衷地咏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层峦叠嶂,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美誉。下面我们来领略一下峨眉的甲山秀色,魅水柔情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倾倒无数古人的十景吧。

我们先来到入山第一大寺,这里有传说之中四川省最大的一口铜钟——圣积晚钟。据载此钟于夏历晦望二日之夕敲击,每击可历一分五十秒,近能闻洪壮之声,静能闻韵澈之声。

草丰竹秀,涧谷环流,古楠耸翠,曲径通幽;这就是我们美不胜收的“萝峰晴云”,“一尘不染三千界,万法皆因十二因”正是点染了这个绝尘脱俗的好地方。而“峨眉山十景之胜”的“灵岩叠翠”古刹坍塌,灵岩依旧殿宇重叠,密林掩映,丹岩凝翠。

来到与龙门洞合称“水圣双绝”的清音阁,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黑白二水拍击着岿然不动的牛心石,我们再来看看龙门峡上浑然天成的“九龙吐水”“九龙游水”,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与壮阔。

庄子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百岁为春,八百岁为秋”,我们现在就很荣幸的看到这些见证了历史沧桑的古树,亲身感受自然地神韵。

“晴雪初霁,幽峭精绝”,这就是峨眉雪的形式美态——大坪霁雪。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妙绝神奇的“九老仙府”和最富感情色彩的“象池月夜”。看到它们,我们会不由得赞叹自然地鬼斧神工。

我要隆重的介绍的是峨眉山的精华所在——金顶祥光。它包括浩瀚壮阔的日出奇观,正所谓:“不徙高寒处,安知天地宽”,说的正是它的博大;还包括变幻万千,气象雄伟的云海;神奇玄妙,圣洁会赢的佛光;还有人称“万盏明灯朝普贤”的圣灯。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当下赢得万千宠爱的十个景点吧?

旷世之作“十方普贤像”凝结了海峡两岸艺术家的结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与观赏审美价值。

接着,我们看到的这些可爱活泼的小猴子正是“峨眉山的精灵”,它们嬉闹顽皮滑稽可掬而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呢。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是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在晨或暮,我们有机会听到古朴庄重的“祝愿古钟”,可消除各种烦恼与杂念。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考察峨眉时曾语重心长的做了指示,而为了缅怀这位伟人,便有了今天的“邓小平登山纪念亭景区”。

来到清音平湖,我们会不由得赞美大自然的秀丽多姿:绿树浓荫,蝉鸣声声,山风阵阵,丝丝水气洗尽凡尘,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遥之乐!

接下来我们要领略的是深具文化底蕴的“第一山亭”。巧夺天工的“摩崖石刻”,“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秀甲瀑布”,热情洋溢的“迎宾石滩”庄严凝重而又古朴典雅的“名山起点”,山高云低而又雄秀缥缈的“峨眉金顶”……

欣赏完这些美景,大家是否觉得意犹未尽呢?那我们再去一些更奇秀的景点吧?

“四面八方”相信大家都能轻易理解,但“四面十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应该很想一睹为快吧?

经历了420xx年之内的18场地震,却安然无恙,大家应该很想看一下这座古建筑史上的奇迹吧?

两岸对峙,险如刀削,倾崖壁立,“一线天”能不能带给我们曲径通幽之感呢?

在抗战时期曾经收留了蒋介石的“洪椿坪”,能不能让我们找到一丝历史的气息呢?

在月圆之夜借宿“洗象池”,感受一下“象池夜月”,应该会是一种不同凡响的感受吧?

还有气势如虹的“伏虎寺”,传奇的“神水阁”,必定会使你深深迷醉,流连忘返。

还有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就是“乐山大佛”了,这个景区集聚了乐山山水人文景观的精华,属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区范围,更是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难怪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我就带大家畅游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峨眉山的“雄、秀、神、奇、幽”,获得了“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

作为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峨眉佛教自然有极深的历史渊源,佛教徒多半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相信读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知道“峨眉派”吧?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峨眉在世界武术界的地位呢?它就是震威全国,誉满全球的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啦。

哈哈,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峨眉之游在欢乐中就要告一段落啦,如果大家觉得意犹未尽的话,不妨挑个好日子,重游一次吧?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四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展优先镇、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

洛带古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

洛带镇位于成都市东部,距市中心约18公里。与龙泉驿区同安街办、西河镇、等镇乡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同时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之一。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古镇”之称。

洛带古镇距今已有1820xx年的历史,古镇老街以一街七巷为代表,在这些古街古巷中,有许多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按照功能,大致可分为民居、府第、宗祠和会馆。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会馆。古镇有四座会馆,分别是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广东会馆和川北会馆。其建筑格局和风貌各不相同。在这四座会馆中,广东会馆是保存最为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已成为洛带古镇的标志性建筑。说道这标志性建筑洛带还有一处,那就是牌坊。

说道这牌坊,它就是一种门洞式的装饰性、纪念性建筑物。这时候许多朋友会说,牌坊,四川有很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其实这个洛带的牌坊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牌坊,它的背后记载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在这牌坊上。

大家请看这座四柱三门牌坊,形制虽然简约古朴,但是四根坊柱上有两副对联。中门为流沙河先生撰联:玉带落井流到东海; 铁钟在亭叩响西川。上联讲的“井”即八角井,下联说的“钟”即现存于燃灯寺内的明宣德钟。八角井位于古镇八角井街,燃灯寺旁。传说蜀后主刘禅,欲得东海鲤鱼,不慎而掉入此井,被救起时玉带却落入井底。这时见旁边树下一石头上有一张白绸帕,上面写有一诗: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后来果真帝运不长,而甑子场从此便得名“落带”,后演变为“洛带”。 在这里我先不给大家介绍这些会馆,我先给大家讲一些客家文化,和当地的一些习俗。说到这客家文化,这个古镇就是一个代表。自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后这里就成了广东江西的聚居地,目前全镇的人口90%为客家人,客家语言文化保留的相当完好,所以这里就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这里,你能听到一些“半咸淡”、带广东色彩的客家语言,尽管已经与当地的四川话有了不少的融合,但其精髓和风貌依然没有改变。如称“太阳”为“热头”,“一日三餐”为“食朝、食昼、食夜”……在离家千里的地方,能听到这些甚有广东特色的话,感觉特别亲切。 经过一条窄窄的小巷,安静的青石板铺路,灰砖砌墙,青瓦屋檐下挂着一溜红灯笼。走过几十米的小巷走到后头,一个很大的四合院突然出现在眼前,大家请看这就是会馆的主要场所了。院子里非常热闹,节庆活动一桌桌的人有的兴高采烈地打牌,有的在聊天,正对着的是一个戏台,戏台的对面就是会馆的殿堂,整个殿堂分为三殿两院以及厢房,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看到三殿的屋顶渐次增高,玻璃瓦颜色各不相同,绿的、灰的、黄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艳丽,给这座老宅平添了不少活力。

好了各位朋友,这会儿大家也此领略一下成都人的休闲愉悦生活。等会儿我在为大家一一的讲解这些会馆。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五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四川牟尼沟。

牟尼沟风景区位于松潘县西南牟尼乡镜内。占地面积160平方公理,最低海拨2800米,最高海拨4070米,年平均气温约4度。景区内山、林、洞、海等相应成辉,林木遍野,大小海子可与九寨彩池比美,钙化池瀑布可与黄龙瑶池”争辉。此处沟内还有溶洞群供您探奇,有珍珠温泉让您沐浴,对考古有兴趣者,还有古化石让您追忆。

牟尼沟现有两大景观:扎嘎瀑布,二道海。

进入牟尼沟的扎嘎瀑布可用骑马或汽车的方式,约需时间1小时(汽车),但去牟尼沟的二道海就只能骑马了,来回需2-3天时间。牟尼沟扎嘎瀑布的门票是30元。

但目前只能去前一个景点,后一个景点,路途艰辛,只能以马代步,如果有较长假期,去体验一下,其景色不逊九寨沟哟。因为其民族风情更浓,集九寨沟和黄龙之美于一身,却比九寨沟更为清静,尤其其冬季不会结冰,即使大雪纷纷,仍然可以进入,当然需要当地向导。

扎嘎瀑布:

扎嘎瀑布景区沟长5公里,入口处到营区有一条平坦的山道,山路左侧为坡,右侧为深沟,到处长着参天古树。策马前行大约半小时后,经过一条山道,就到了谷底的瀑布景区游览起始点。

从谷底到瀑布绝顶总长约2300米,瀑布从绝顶倾泄而下,形成了多处飞流。斜坡的右侧修建有一条曲折栈道,便于游客观景。

扎嘎瀑布是一座多层的叠瀑,叠叠多变。瀑布高104米,宽35米,为中国最高的钙化瀑布。湖水从巨大的钙化梯坎上以每秒23米的速度跌落,气势磅薄,涛声十里。

从谷底沿栈道往上走,第一个景点是红柳湖。这里为水面开阔的浅水湖,水中长满成片的红柳。经卧龙滩、蛤蟆宫、绿柳滩,到距离标示为1450米之处,可见一片风格独特的小瀑布群--林中叠瀑,沿栈道继续上行,途经九流池、玉液瀑,就到了札嘎瀑布的底部溅玉台。溅玉台是一座圆形的平石台,当瀑布从高山绝顶往下倾泻,跌落在此平台,浪花溅,如同白玉。经过一段陡峻的栈道,可以到瀑布中段的观景台参观。从这里往下俯视就是飞珠溅玉的溅玉台”。离开观景台,栈道开始变陡。经过一段狂瀑,就到达札嘎瀑布的源头。

二道海

二道海在牟尼沟的末端,和扎嗄瀑布仅一山之隔。二道海的名称由来已久,据说来自在于小海子、大海子这两个主要湖泊。《松潘县志》中也有记载:二道海,松潘城西,马鞍山后,二海相连如人目。”

二道海景区为一狭长山沟,长达5公里,有栈道相连。从营区沿栈道上行,沿途可观赏到小海子、大海子、天鹅湖、翡翠湖、犀牛湖等。个个宛如珍珠、宝石。有的藏匿于密林之中;有的袒露在蓝天之下。湖水清澈透明,水面如镜,翠林倒映水中,一派清新年湛蓝的景色。夏秋季节,满湖开满洁白的水牵花,花海难分,极具特色。海与海之间由栈道连接,错综复杂座凉亭为群海添上几分野趣。

自二道海上行至景区的最深处,有一棵古松,松下是一座温泉,名叫珍珠湖,又名煮珠湖,相传是九天仙女在这里煮珠炼泉所营造出的祛病沐浴池。这里水温较高,即便是大雪冰封的严冬时节,水温也在25度左右。池边硫磺气味浓烈,常有人在此沐浴,据说能医治皮肤百病。

主题四川杂忆心得体会实用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们现在出发去游览青城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乘车前往大约需要20分钟,我想就利用途中的时间,给诸位介绍一下青城山的概况。

青城山距离成都市区63公里,因景区青山环列,林木繁茂,终年幽静清凉,历来是川西著名的游览和避暑的胜地。又因这里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一直是道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影响广及全国,所以青城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听出青城山的基本特点了;那就是离都市最近的、自然景色清幽和道教文化源远流长的风景名胜地,而且还要加上六个字:保护相当完好。因此,1982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999年青城山与都江堰景区联名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来的专家充分肯定。当然,眼见为实”,一会儿大家亲临其境,就知道我所言非虚了。

青城山的得名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青城山有阴阳36峰环状排列,峰锐崖陡,林木葱笼,宛如一座绿色的城郭,以形得名,叫做青城山;第二种说法是说青城山原名清城山,青字有三点水偏旁,因古代神话说清都、紫微,天帝所居”,这里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所以取名清城山”。后来,道教创始人东汉的张陵张天师创立天师道以清城山为基地,道教主张清虚自持”返朴归真”的教义,与清城仙都的意思相合,山名就无变化。唐初佛教发展很快,清城山上发生了佛道间地盘之争,官司打到皇帝那里,唐玄宗信道,亲自下诏书判定观还道家,寺依山外”。道家胜利了。可是诏书把清城山的清字写成了没有水旁的青了。道家既借助于皇帝亲判的威力收回地盘,也就将清城山改称青城山了。

这个故事并非传说,山上保存的唐碑诏书全文具在,足以作证。

道教文化

据地质考察,青城山形成于1亿8千万年前的一次造山运动,山体抬升时受强烈挤压,岩层破碎。起伏较大,褶皱明显,所以山形千奇百怪,绝壁深壑,断崖裂石,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传青城山区有36峰、8大洞、72小洞、共108景。一百单八是一个吉祥数字,表示景点很多,但人们更向往的是这里满布山岭的古木森林和蜿蜒山路上那无尽的清凉幽意,以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和保护完好的宫观建筑艺术。

说到道教文化,由于道教在青城山两仟多年的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历代高道的主持和经营,青城山一直作为道家的祖山,俗家心目中的神山”,而得到充分的保护。可以说,今天青城山的古建筑、古遗址、历史传说、饮食习俗,乃至林木花草,都渗透着道教文化的精神。青城山道教发展也有几个起落。远在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在邛崃山系的鹤鸣山(今大邑县境)修道的张陵,来到青城山赤城崖创立道教。因张陵被其弟子尊为天师”,所创道教也叫天师道”。天师道经过张陵及其子孙历代天师的创建和发展,逐渐扩及全国,晋隋时期,天师道有北天师道和南天师道的兴起和地区教派的产生。青城山所传属于南天师道的正一教派。至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来青城山,天师道传统乃与上清道结合。上清道宣称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旧天师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杜光庭后来在前蜀皇帝王建手下做官,官至光禄大夫尚书户部侍郎,封上柱国蔡国公,晚年居青城山近30年,著书立说,对道教的发展影响很大。

到南宋时,青城山道士李少微等人创清微派,以行雷法为能事,将内丹术与符咒术相结合,称可以驱邪,可以治病,可以达帝,可以啸命风雷,可以斡旋造化”,元朝封他为雷渊广福真人”,一时信徒很多,青城山又再度兴旺起来。明代,青城山道教所传属于全真道龙门派。全真道与原来的天师正一道不同的是,它主张修道者要出家投师,住庵当道士,不娶妻室,不吃荤腥,创立了一套养身习静的修练方法。道士住山,自然对宫观的维护,山林的栽培就更为重视。明朝末年,战乱不断,青城山道士逃走,直到清康熙八年,武当山全真道龙门派道士陈清觉来青城山主持教务,又使局面重新改观。后来陈在四川官员的帮助下,得到康熙皇帝的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并封他为碧洞真人”。

从此,青城山道系属于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城山吸收了各地道士,原来丹台碧洞宗的格局有所改变,但其在道教中仍是很有影响的一支。1957年,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青城山道士易心莹被选为副会长兼副秘书长。其后,傅元天道长也被选为中国道协副会长,1992年当选为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所以,研究道教文化的人是不可不来青城山的。

山门

各位贵宾,现在已到青城山前,眼前那座古典辉煌的山门和后面青翠入云的山林,总是让每一个来客感到—股浓浓的幽意,急于走进这清幽世界的心情也油然而生。请不要着急,让我们先看看山门旁的建福宫。

建福宫,在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原名丈人洞,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蚩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

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的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索道

进山门,我们右行去月城湖坐索道上山。这条林间山道首先进人眼帘的是路旁并立的雨亭和翠光亭。

青城山的游山道上散布着许多的桥、亭和牌坊,与林相配,因山取势,形成意趣不同的风景图画。山亭多取枯树为柱,以树皮盖顶,树根为凳,枯枝古藤为装饰,符合道教的清静无为,回归自然,与青幽的山景浑然一体。亭型也随景而异,有随路转折形成的三角亭——怡乐窝;有半倚山崖的方亭——泠然亭;有伫立峰顶的八角亭——息心亭;还有山路穿过而减柱的卧云亭,有随山势而成弧形的凝翠桥,这些山亭都应景造型,命名切景,又配有贴切的楹联,更富有诗意。各位在游程中将会不断看到。

月城湖到了。这里原有一股甘泉,名叫丈人泉”。1985年人们在此筑坝拦水,形成湖泊。我们过湖乘索道缆车直达上清宫。从高处往下走,比步行登山省时省力,也就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游览了。索道全长980米,采用安全舒适的循环式吊椅载客,游人凌空观景,眼界开阔,别有情趣。

上清宫

下索道,已是上清宫景区的四望观。

上清宫位于高台山之阳,是青城山现存38处宫观中位置最高的一座道观,宫门上有门楼,上清宫三个大字是手书,两旁联文是元老、书法家于右任撰书于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圣人”,说青城山的草木都得到了道家仙气的沾染,自古这座名山就等待各位朋友的光临。另一副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撰书的称颂道教的对联,字体恭整好认,我就不逐字念读了。殿的右侧南楼前有两井并列,称为鸳鸯八封井。两井—方一圆,其泉源相通,但一浑一清,一浅一深,井旁刻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手书鸳鸯井”三字。殿右侧厅有楠木板壁刻《道德经》全文。殿左侧有长廊通向配殿,内祀孔子和关羽,取名文武殿,两旁有张大千所绘麻姑、王母、三丰祖师、花蕊夫人画像石刻。文武殿右下为麻姑池,传为麻姑浴丹处,形如半月,深广数尺,水色碧绿,长年不竭不溢。

上清官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

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婉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宫,那么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沿路下山,前面要经过一段崎毗陡峭的山路,虽有扶手铁链,也请大家小心,经过大小朝阳洞,到访宁桥”路就好走了。

祖师殿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的读书台”。

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快到天师洞了,这里叫古龙桥,请看南面那条山缝,从崖顶直到山脚笔直裂开的一条石缝,说是山缝,实际约有18米宽,深达70多米,景色奇险,传说是张天师为降伏青城山的妖魔鬼怪,念咒画符之后,朱笔一掷,笔迹裂山为槽,人们就叫它为掷笔槽”。

天师殿

这里是天师殿,我们通常说的天师洞景区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

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洞。请看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严,左掌直伸,现出掌中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雅,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的开元皇帝书碑,令观还道家。寺依山外旧所”,十分宝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观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先看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洞碑”刻的是冯玉样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词: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说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洞祭祀了。

三清殿

现在我们游览三清殿。三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

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行过维修。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檐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镂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配合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

殿前的石栏上,刻有许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戏耍,头光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毛根儿”,穿开挡裤,若婴孩形象,是为赤子”。按《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出悦耳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石雕就天簌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殿前还有一株古银杏,高约30米,树冠直径36米,传为张天师手植。

下山

走出古常道观的山门,天师洞景区的游览告一段落,请大家再看一下这宫观的位置,当初的选址人是何等的高明!

古常道观位处白云溪和海棠峰之间山坪上,海拔高1000米,后有第三混元顶耸立如屏,左接青龙岗,右携黑虎塘,三面环山,前方白云谷视野开阔,可望千崖迤逦,万树凝烟,身居深山目及天际,一派神仙都会的境界。而且天师洞的宫观建筑把山门、三清殿和黄帝殿作为核心,布置在中轴线上,大小十多个天井和曲折环绕的外廊,随地形高低错落,把殿宇楼阁联成一片,廊柱上楹联诗刻,天井中古木奇花,充满诗情画意,与周围的山景相衬,分外幽雅。十分符合道教的融于自然的思想。

各位朋友,现在顺路下山。我们今天看到的青城山比它以往的任何时候更青幽、更美丽,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也比任何时期更多。这是因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青城山的自然面貌和宫观亭阁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保护,1999年,都江堰——青城山景区正式申报自然文化双遗产,政府又投入大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青城山焕发了青春,更加靓丽。

大家就要离开青城山了,如果有的朋友想带土特产回去馈赠亲朋好友,我介绍四样青城山有名的特产:白果炖鸡、洞天乳酒、青城贡茶、洞天泡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