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 广西三月三的感悟(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1:06:15 页码:12
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 广西三月三的感悟(九篇)
2023-01-02 11:06:1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北海市拥有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涠洲岛位于北海半岛东南面36海里处,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

岛上住有20xx多户人家, 16000多人口, 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 (海水sea 、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涠洲岛与北海银滩隔海相望,为人山喷发堆凝而成,是中国最大的、最年青的火山岛,涠洲岛海蚀、海积及溶岩景观奇特,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南部海蚀火山港湾奇特优美,沙滩迷人,边漫步边拾海螺、捡贝壳。其龟累拱碧、滴水丹屏为北海景中二景。岛上浓荫蔽日,四季飘香。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等建删葬特色。岛民热情好客,勤劳淳朴,古风可撷。

在高空鸟瞰,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涠洲岛犹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蓝的大海中。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象刚刚喷发过……

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纪末就落户岛上,材料全部取于岛上的珊 瑚、岩石,历经百年岁月,依然坚固如初。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该岛,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的诗句。

涠洲岛位于北海半岛东南面24海里处,由南至北长6.5公里,由东至西宽6公里,最高海拔79米,北海涠洲岛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岛上住有20xx多户人家,16000多人口,85%以上都是客家人,岛上不但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在高空鸟瞰,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涠洲岛犹如一枚翡翠漂浮于湛蓝的大海中。踏上这座火山岛,撞入眼帘的是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猪仔岭憨态可掬,鳄鱼石栩栩如生,滴水岩泉水叮咚,红色火山岩好象刚刚喷发过……位于盛堂村的法国天主教堂,更是在19世纪末就落户岛上,材料全部取于岛上的珊瑚、岩石,历经百年岁月,依然坚固如初。四百多年前,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游览该岛,写下“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的诗句。

涠洲岛南北方向的长度为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涠洲岛上居住着20xx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涠洲岛上面单独设立涠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岛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堂等。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在1994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是广西最少雨的地方之一;活动积温8,265℃,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四周烟波浩淼,岛上植被茂密,风光秀美,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火山熔岩及绚丽多姿的活珊瑚为最,素有南海“蓬莱岛”之称。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20xx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涠洲岛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排名第二。

20xx年1月13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公告,涠洲岛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旅游局专家评审组审核评定,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北海涠洲岛是一座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南方北部湾海域的海岛,是中国最大、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该岛位于北部湾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涠洲岛目前由北海市银海区管辖,设涠州镇。涠洲岛南北方向的长度为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但并不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中国最大的火山岛是湛江硇洲岛,面积约56平方千米。)涠洲岛上居住着20xx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其中75%以上是客家人。涠洲岛上面单独设立涠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岛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堂等。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涠洲岛在1994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岛上盛产花生、香蕉,这里所产花生油,色泽金黄,含水少,耐储藏,早就远销香港、东南亚一带。海参、鲍鱼、鱼翅、鳝肚是闻名国内外的四大名产。跳鱼、墨鱼、石斑鱼、红鱼等也是这里特产,此外还有海龟、海马、海豚、海牛。

木菠萝属于亚热带水果,是涠洲岛上的特产之一。主要品种有干苞菠萝、干湿苞菠萝和湿苞(又称油苞)菠萝等。涠洲菠萝蜜以肉质芳香、清甜脆嫩而闻名,特别是干苞菠萝,更受人们青睐。木菠萝在岛上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过去种植很少,只是在岛上中西部村庄内种植少许。木菠萝树一般生长期要4至5年才挂果,且逐年增多,一棵树可以挂果少则有十几二十个(约100公斤),多则有三五十至上百个(200多公斤),每年到了秋季时,果实飘香,便可收获。上岛旅客在岛上每个村庄每户庭院,都可以观赏到大片的木菠萝林、香蕉林美美景,品尝芳香又清甜脆嫩的菠萝蜜、香蕉,大饱口福。拍张美丽的木菠萝相片,品尝菠萝蜜,是上岛旅客选择之一。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游客,你们好!

我是x x号向导员,欢送大家前来游览芦笛岩。很愉快为大家讲解。芦笛岩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桂林山水的一颗明珠。因为游人较多,洞内途径波折,各景点的灯光是讲完一段后主动封闭的,为了大家的保险和更好地参观游览,请大家不要走散,不要攀登钟乳石照相,不要高声谈话,不要抽烟。盼望大家能配合我做好导游工作。咱们的服务口号是“笑迎天下客,满足在芦笛”。愿望我的讲授能随同你度�6�1过一段美妙的时间。当初请大家随我到岩洞里游览。

芦笛岩位于桂林市西北桃花江畔,在光亮山的南侧山腰。洞口原长有一种芦荻草,传说可以做笛子,吹出悦耳动人的声音,芦笛岩因而得名。芦笛岩的形成阅历了漫长的年代,l0o万年前这里原是一个古地下湖,由于地壳活动山体抬升,地下水位降落;地下湖变成了岩穴。后来,雨水形成的地下水沿着山体中许许多多的粉碎带流动,溶解了岩石中的碳酸钙,变成了含有碳酸根与钙离子的溶液。当地下水从岩石缝隙流到洞中时,二氧化碳溢出;钙离子就积淀结晶,经过终年的积累形成千姿百态的钟乳石,人们称颂芦笛岩是一座大天然的艺术之宫。

远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就有人来芦笛岩旅行,芦笛岩的石壁上留下了不少古人的墨迹,但历代都不开发。芦笛岩于1959年开端进行勘测与建设。1962年正式对游人开放。自开放以来,芦笛岩曾先后招待了邓小平、李鹏、朱�1�7基、李瑞环等党和国度引导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卡特;结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等8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曾前来参观游览。

芦笛岩洞深240米,最宽处93米,最大高度18米,游览行程约500米,游览时光大概40分钟。

1.狮岭余晖

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许多钟乳石组成的绚丽图景:有挺立的山峰,有茂密的森林,还有浓阴遮天的千年古树。每当太阳初升就有成群的狮子迎着向阳在森林里尽情地欢舞,使全部森林充斥了蓬蓬勃勃的生气。这里有一头大狮子,这是头部,这是身部,这是尾巴。它正看护着那边的一群游玩的小狮子,这个景叫“狮岭朝霞”。

这些山峰、古树、狮子都是由洞顶滴水造成的钟乳石,含有钙离子的水从裂痕中滴下来,经由上万年甚至多少十万年的积聚,结晶成吊挂在洞顶的石钟乳;水滴到地上,形成从下往上长的石笋;经过漫长的年代,石笋和石钟乳衔接起来,形成了石柱。这一类由滴水形成的钟乳石称为滴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中国有句成语说“星火燎原”,在芦笛岩却是水滴石长,只有有滴水运动,钟乳石就会不停地成长。

2.红罗宝帐

这像是一床圆顶蚊帐,这是帐顶,这是帐布,蚊帐的一半已经整洁地折叠起来了。帐顶叫穴盾,像古代武器盾牌,国外叫它调色板。穴盾由从洞壁裂缝挤压出来的浸透水形成。水流形成穴盾高低两块圆形盾板,两块盾板旁边是空的,水从盾板夹缝向外流出,又形成了下部的石幔。当石幔长达2―3米时,石盾和石幔合起来就形成了盾帐,在形状上宛如一床圆顶蚊帐。盾帐右下方有一只美国火鸡,火鸡的尾巴上有一只小驼鸟。

3.半首诗台

这里有个小平台,相传是古代诗人观景吟诗的地方。一天,有一位诗人远道而来,被芦笛岩神奇的风景迷住了,不禁诗兴大发,可是他只写出了半首就再也找不到恰当的诗句了。这半首诗说:“生成芦笛千般巧,欲写奇岩下笔难。”后人便把它叫“半首诗台”。假如哪位游客有兴致,请把后半首诗写出来。第~范文网收拾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地方有。

4.高峡飞瀑

请看这里有两座绿树叠翠的山峰,在两座山峰之间,一条银光闪闪水花四溅的瀑布飞泻而下,那雄伟的气概,就像我国唐代诗人李白所描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河汉落九天”,这个景叫“高峡飞瀑”。

瀑布邻近的石钟乳、石笋、石柱,是由滴水形成的,如果不是滴水,而是片状流动的水,就会形成石瀑、石幔、石旗一类状态,这类钟乳石叫流石类次生化学沉积物。这条石瀑布形成的年代较晚,含杂质少,结晶好,显得分外雪白晶莹。

5.塔松傲雪

这里有两座独特的石笋,一座像大雪人,这是头部、身部,凸起的处所是它的胳膊,因为气象冷,它把手已经缩到口袋里去了。另一座像一棵上尖下圆的塔形松树,松树的枝叶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冰雪,矗立在林海雪原之中。俗话说:“雪压青松松

更青”,白雪青松,更浮现出青松那不畏酷寒、傲视风雪的刚强性情。没有看过雪景的南方人在这里能够纵情观赏北国景色,这个景叫“塔松傲雪”。芦笛岩内气温长年在20摄氏度左右,没有冰封雪飘的前提,这里的白雪是由含杂质很少的方解石结晶组成。

6.菇山传奇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座蘑菇山,山上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磨菇。有一个白叟进山来采蘑菇,蘑菇长得飞快,采一个,长一片。这是小蘑菇、大蘑菇,那边还有一个特大的蘑菇王。你看,这个老人正抱着一个蘑菇下山来呢!

7.瓜菜丰收

这座山上有很多瓜果跟蔬菜。这是莲藕、豆角、高脚白菜、花菜、丝瓜、苦瓜、冬瓜、花生,山下还有西瓜与一个广西特产田柚。这一带是洞顶裂隙最丰盛的地方,每逢雨季就会有大的流水、滴水,还有从高处落下溅散成雾状的水珠,这些富含酸根与钙离子的水构成以石煤为主的协同沉积,培养了这一幅丰产图景。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列位(或来自地的)伴侣们:

各人好!各人辛勤了!我姓莫,是观光社的一名导游,各人叫我“莫导”好了。邂逅是缘。能和各人邂逅在瑰丽的小城并和各人一路渡过这段柔美的年华我感想很是侥幸。但愿能用我的热心、耐性和仔细换来你们的安心、开心。

本日我先带各人认识,先后荣获过“中国旅游名县”、“中国旅游强县”和“中国旅游尺度化树模县”等声誉称谓的县城——阳朔县。它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属桂林市统领。我县汗青久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全县总面积1428平方公里,有耕地2万公顷,全县总生齿31万人,辖6镇3乡,有汉、壮、瑶、回等11个民族。唐诗中一句说得好:“城廓并无二里大,人家都在万山中。山拥江城,像一朵盛放的莲花”。

“桂林山川甲全国,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归纳综合了阳朔的天然风物活着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属地为典范的喀斯专程形、地貌,境内共有各类怪异的山峰2万多座,巨细河道17条,组成天然景点和人文景观250多处;总称“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全国四绝。个中漓江流经阳朔县境56公里,中国台湾群峰林立、千姿百态,岸边翠竹丛丛、恬淡清爽,奇峰和翠竹倒影在澄碧的江面上,形成一幅锦绣的山川画长卷。更有故乡风物如诗如画,真切天然,醇美宜人。富厚的文化遗产、古构筑、古桥梁、绅士眷念地、摩崖石刻等,隐瞒于山川之间,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阳朔百里山水,随处奇山秀水,天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整个阳朔好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吸引着浩瀚的中外游人。可总结为许多个一:一江一鱼一场戏(即漓江、啤酒鱼、印象刘三姐),一河一树一歌仙(遇龙河、大榕树、刘三姐),一街一影戏加一张人民币(西街、刘三姐、20元人民币)。

说了这么多,我看各人都有些火烧眉毛了,此刻我们已经到了阳朔县城的一条老街—— 西街,常言道:“不逛洋人街,便是没到阳朔来。”“不住地球村,游人乐趣减三分。”现在的阳朔西街已经不是一条纯真意义上的旅游街,而是一个享誉国表里的知名品牌,别鄙视这长1180米,宽仅8米的街道,它的名气并不亚于纽约的华尔街、伦敦的唐宁街、巴黎的香榭里舍大街,可能是北京的对象长安街、王府井大街,以其奇异的风情、无限魅力吸引着海表里无数来宾。(迂腐小街)

在西街,时时候刻城市看到差异国籍差异肤色、操着差异语音的老外,或联袂挽臂,或背着背包,比肩接踵,款款而来。他们无拘无束,妙语横生。在酒吧饮啤酒,在网吧找信息,在陌头密切攀谈,在小市肆讨价还价买中意的中国货。全部酒吧、餐厅、酒店的名堂险些都各不沟通,布满异域情调。很多洋人是来“留学”的,朝阳朔人学中文;有的是来休闲度假的,一住就是十天半月或半年;尚有的是来“打工”的,帮老板干事,学做中式饭菜。每年纪十万老外来交每每,在西街参观、糊口、事变、进修,这在中国任何一个处所都是没有的。以是,人们把中国唯一无二的西街叫作“洋人街”。 (西方洋人街)

西街 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当代文明在此融合、交换、珠联璧合。这里是中国人学外语,外国人学中文的抱负教室。西街有几十家外语学校、培训中心、口语实习营及电脑培训班。那些临街的酒吧、餐厅提供的不光单是餐饮,更大的浸染在于让中外友人互教互学,交换信息,商议中西文化。只要你会说“hello”“good morning”“good night”或汉语的规矩用语,就会很快找到知音。人云阳朔是“中国英语第一县”“地球英语角”,名副着实。(外国语教室)

东西方文化的交换,使西街人慢慢地改变了守旧的传统见识,尤为突出的是婚恋观。很多西街年青人都接管了“爱是没有疆土的"见识。也因为西方人来得多了,打仗多了,西街人好像已经逐渐淡化了“土人"与“洋人"的别离。更首要的是,很多西方人常常来西街或常住西街,使西街的女人小伙们与西方的小伙女人们有了打仗和相识的机遇,有作育感情的前提,以至几回发生了跨国婚恋的故事。在90年月以来,西街的或在西街事变的小伙娶外国夫人、女人嫁外国郎的跨国鸳鸯就有300余对,个中有几对是西方小伙来西街当上门半子的。(跨国婚介所)

布满异域情趣的西街,已成为阳朔山川的点睛之笔。这条具有1400多年汗青的老街,东临漓江,西对恩情峰,旁靠碧莲峰,20xx多米长的街道所有效槟榔纹大理石铺砌,阶梯两旁,青砖飞檐木屋矮楼犬牙交织,小溪石桥榕荫桂树相映成趣,透着岭南构筑的典雅古朴,西街上旅游摊点、咖啡厅、酒吧、餐馆,有1000多家,形成了融吃、住、购、娱、赏为一体的“一条龙”处事名堂,这里汇聚了上万种民族工艺品,蜡染、手绘、滑石、竹器、石雕等琳琅满目,在这里不只可以明确民族工艺文化,还可体验东方古镇特有的习惯风气。一到黄昏,成群结队,成双成伴,携家带小的中外客人便围桌而坐,品尝着阳朔的处所风味,抚玩着西街的奇特风情,其喜洋洋,其情浓浓,让人流连忘返。在西街店肆和酒吧里,凡是都有供客人免费上网的电脑,啤酒比市面上也贵不了几多,西街的酒吧不会下逐客令,只要有客人,主人再晚也作陪到底,岂论是常客,照旧过客,很快就能打成一片,融为一群。 “唐老鸭”是勾当在西街的“大鼻子阳朔人”中较量闻名的一位,他的着名大概是他给本身起了这么个风趣的名字,这位来自德国的贩子很是健谈,在阳朔交友了许多伴侣,他喜好喝啤酒,经常是一喝四五个小时。在西街一探询他,就会有人指着某酒吧的门口的一张台子汇报你:“他天天不是坐在这里,就是坐在斜扑面的那家"。“唐老鸭"成了这两家酒吧的活告白。(东方伊甸园)

好了,接下来的时刻就留给各人本身布置,您可以细细的咀嚼这里绝妙的构筑和瑰丽的风物。我们四点钟的时辰再会。在购物时,看细心再动手;留意管好本身的钱物;带好带全所购物品。

柔美的年华老是让人认为短暂,我们的阳朔之旅就到此竣事了。很是感激各人对我事变的支持和共同。我有什么做的欠好的处所还请各人多品评指正。但愿往后能有缘和各人再次邂逅。最后祝各人身材康健,万事快意。再会。

西街是不长的一条街,可两旁店肆林立。有音乐吧、咖啡厅,有卖各类百般的眷念品和内地风味小吃的小店,尚有中西合璧,专供背包族歇脚的小旅店。他们会热情地为你提供一条龙处事。最吸引人的是很多外国人开的牛排馆,这些牛排馆给整条街带来了异国风情,也吸引了浩瀚外国旅客,因此又叫“洋人街”。

华灯初上,西街如故是人来人往,门庭若市,各类喧闹声此起彼伏,但却并不嘈杂。两旁的店肆犬牙交织,使得晚上的西街热闹富贵。

我最感乐趣的就是那些陌头画家。听大人说,有些是美术学院结业的呢。他们很斗胆,也很富有想象力地画着全部的统统。有画本。拉登,美国总统,东瀛鬼子宰衡等,有画动画人物,山川风光,一应俱全。他们把本身的精品画在衣服上,挂在店门口,成为西街的又一道风光,我也不禁找了一位画师,接着在店门口摆了个自以为很酷的“pose”,新疆导游词,画家看了看我,一会浓墨挥洒,一会精笔细描,过了半个钟头,一件白色t恤上有了一个卡通造型的我 ,画师问我要写字吗?我想了想汇报他写“西街女孩”,妈妈跟我恶作剧说:“你不会把本身当这里的人吧?”我笑了笑,继承穿梭于这条富贵的街上。

西街不长,但我和妈妈直到逛累为止才回旅店。旅店是临街,尚有阳台,我和妈妈站在阳台上,看到尚有一些旅游拖着行李走着,我内心想:来日诰日就要走了,而西街我会把它装进内心。

吃过鲜味的中餐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路来到了阳朔西街,传闻那儿有许多外国人,是练英语的甜头所。

一走进街道,那儿就是人山人海,游人如织。令人赏心好看的是街道两旁的屋子很出格,它是仿古造型,由红砖、红木、青瓦建成的两层小楼,楼顶四角是翘起来的,上面有些还雕龙画凤呢。这是吸引我眼光的尚有一家古代的酒家,店门旁挂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一个大大的繁体“酒”字,真人又似乎回到了古时辰。

街道的地面是不是用水泥铺成的呢?你大概会说,必定是的!那你错了,那是由大块青石铺就的。

走着走着,不觉我们来到了一家其貌不扬的小店,只见店里的一位阿姨在画画,她在哪画呢?你大概会说,在纸上画!no,你说错了,大错特错,正确的谜底是在衣服上画,没想到吧。她的画很美,有声有色。其后阿姨把我的画像描到了衣服上,还特意加上我的名字呢,嗨!太有本性了。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

西街是阳朔最有历史的街道。西街始建于1674年,它东临漓江,直对东岭,西对膏泽峰,旁靠碧莲峰,宽约8米,长近800米的路面,用本地产的槟榔纹大理石铺成,暗青油亮,两旁是清代遗留的低矮砖瓦房,白粉墙红窗,透着岭南建筑的古朴典雅。

当年的十字街部分是县城繁华的商业中心,四大商家各踞十字路口一角。这里有经营日杂烟酒的万利祥,有经营南货土产出名的陈公兴,另有蒲同昌和元安商号,都是实力雄厚的粤商,是阳朔商界中的大款。另外本地商家刘来兴等,他们对阳朔的经济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抗战胜利后,十字街商业中心逐步走向衰落。

早期的西街西段由于城墙围住,并不像今天这样直通公路边的膏泽峰下。要从西街出城须经过江西会馆对面一段小街叫西横街的折向正西门才行,所以说西横街实际上也是西街的组成部分。

后来,修了桂林至荔浦的公路后,为从西街方便出城便将城墙拆开一段直接公路,并在旁边修建有最早的汽车站。当时,为适应潮流,遂把从东边直到西城边的一段改称西马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叫西街,只是文革期间因避忌“西”字而改称东风路,取其“东风压倒西风”之意,直到1982年才得以恢复旧名。

阳朔西街是中西文化在阳朔最早的接触和融合地。1920xx年左右基督教传入阳朔,由李绍庚夫妇主持传教,地点在西街东段一带租一间民房进行,有数十人入教。当时负责桂柳区段的英藉传教士陈法言等(系使用中文名)经常路过阳朔,均到李先生家探访,并在西街江西会馆大门处拉手风琴唱诗以吸引群众,进行布道,引得一街群众围观。所以说阳朔西街的群众是最早接触洋人的。

李绍庚夫妇早年就读于梧州建道学堂(香港建道神学院在梧州设立的学校),毕业后到各地传教和教书为业,30年代始定居阳朔,“七七事变”后,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沦陷区难民纷纷南逃,当时广西政府成立了“难民赈济委员会”,阳朔也相应设立了分支机构。李先生出于教义博爱之心,积极参与赈济工作,负责难民收容事宜。一天,在难民登记册上发现有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的英文校对马泽生,李先生念及国难之际,有用人才沦为难民,实为可悲可惜。通过面谈,请其为家庭老师,为自己子女教些英语,解决其生活问题。当时西街一些商号老板闻讯后也将子女送来学习。因求教人数逐步增多,家中容纳不下,马先生遂将课堂迁往广东会馆(马泽生系广东番禺人)继续教学。使用的课本为正中书局出版,当时桂林中学普遍采用此书。这就是阳朔有史以来第一个英语学习班。学习班一个叫李春茂的英文进步很快,不久便用英文为西街上的“西林照相馆”设计了中英文的广告牌,受到称赞,可以算得上是西街的第一块英文招牌了。

国民政府南京中央研究院部分机构也南迁到达阳朔,大部分入驻西街尽头体育场后的中山纪念堂,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其中有历史及生物所的研究人员,他们的文化层次很高,也非常爱好体育运动,经常与当地群众举行篮球、足球演练和比赛。

另一南迁到达阳朔的群体是国民政府军官外语补习班。该班为国民政府培训驻外武官和军事代表及翻译人员而设,有英、法、德、日、俄五个语种。老师以中国人为主,也聘有部分外籍人员任教。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竺可祯都曾到外语班作演讲和授课。一时间碧莲峰下、西街处处外语声声,另有一番景象。

外语班在阳朔开办约半年,后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除此之外,随迁到阳朔的尚有“敌国人民收容所”,他们是德、日、意等国侨民。驻桂林的美英盟军人员也经常到阳朔来,西街成了多国人员的集散地。当时的阳朔县城由2500多人猛增至一万多人,人员纷杂,语言南腔北调、中西合璧。这是阳朔西街在历史上曾经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到阳朔的各界名人有何香凝女士、宋哲元将军、柳亚子、郭沫若、茅盾等一大批革命人士及文化名人。艺术大师张大千、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都在西街住过,他们都创作了以阳朔和漓江为题材的绘画作品。

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到阳朔游览时,在西街与一叫陈家晃的小学生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当时传媒誉为“爱国华侨与祖国同胞相聚,陈陈一家巧遇朔城相亲”,为西街增添了一段佳话。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处于良好阶段。50年代中期,一些援华的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专家不时也到阳朔游览,这是解放后最早到阳朔的外国人。当时苏联的著名油画家马克西莫夫以及一些摄影家都到过阳朔。苏联的《鳄鱼》画报及《苏联画报》等刊物都发表有阳朔水东门码头及西街街景的美术作品和照片。

60年代到阳朔的外国人比较少,但作为贵宾的代表团游览阳朔还是有的,重要的有越南的胡志明主席、丹麦女王伊丽莎白、尼泊尔首相比斯塔及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一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他们在阳朔码头上岸以后大都步行游览西街,阳朔人民都自觉地在西街两旁夹道欢迎。到访次数最多的要算西哈努克亲王。

70年代以后至90年代有将近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到西街参观游览。议会领袖、副总统、副总理及内阁部长级的外宾更是不计其数。曾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卡特、布什曾到阳朔并在西街上漫步游览,卡特与夫人更是在街上骑自行车观光,他们都对阳朔的风光和民风称赞不已。1998年7月2日克林顿总统访问阳朔渔村和西街后,在国内外更是掀起一股阳朔西街热。

西街是中西文化完美的结合。历史上西街除了几家店铺外,居民大多数是农民,相当长一段时期保持着“半是乡村半是店,可为生意可为耕”的半商半农状态,使西街人形成了城里人豁达和乡里人忠厚的双重性格。现在的西街,虽然已经成了阳朔主要的旅游服务街,西街人仍保持着忠厚淳朴的品格。西街仍然较好地保持着朴实无华的迷人古貌:一条暗青色石板路,两排清代遗留下来的低矮的砖瓦房,翘角飞檐、雕梁画栋的江西会馆,展示着幽幽古色,散发着浓浓的古香。走进西街,就像走进了一座整洁的农家大院,你会受到热情的款待,你会买到中国味十足且价廉物美的物品,你会品尝到可口的中、西餐点,你会感受到在家里一样的适意。在西街,不用担心被“宰客”。人们说,西街,充满着优秀的中华古风。

70年代初,阳朔县正式对外开放,许多西方游人在饱览了漓江风光以后,来到阳朔,无意中走进西街,发现在这奇山秀水之中,竟还有一条这么迷人的小街。这些西方人像当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纷纷把对西街新奇而粗浅的印象写在了西方各国出版的旅游指导书上。到了80年代,自助旅游兴盛,西方的自助旅游者到了西街。这些被西方闹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工作搅得身心疲惫的西方人,似乎在这里找到了休憩的港湾。许多西方游客因对西街痴迷而流连忘返。有在这里住几天的,有住十天一个月的,甚至有住半年或几年的;近两年来,每年来西街的自助旅游者都超过十万人次。西街的名声也越来越响,成了名副其实的既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鲜明西方特色氛围独特的街道。

西街是中国最大的英语角。尽管西街学外语已有60多年历史,但真正兴起学外语热是80年代,随着外宾的增多,西街人为了与西方游客做生意、打交道,又自发地学起了英语,而且是男女老少全体参加。1993年,一位叫欧文的青年人独自来到阳朔谋求发展,被这里的外语氛围迷住了,认为是天下办外语教学的最佳场所。经过不懈努力,他办起了一所民间的巴克兰商务外语学校。六年过后,该校已初具规模,拥有包括外籍教师在内的师生500多人,培养了大批外语实用人才,同时也为外国人学中文及东方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地方,受到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巴克兰的口语训练营地及电脑室均设在西街。美国亚西国际教育顾问公司也在阳朔安营扎寨,这些学校和单位为阳朔和桂林提供外教和培训商务英语人才。

1999年暑假,阳朔县政府特邀“疯狂英语”教学法的创始人李阳先生到阳朔兴办“英语夏令营”活动,600多人闻讯蜂拥而至报名参加,由于名额限制,很多人想来都没有办法。当时整个西街的餐厅、酒吧、咖啡馆人满为患,他们与阳朔的外国游客互相学习语言,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共同。在此期间,专门为此前来观光的国内游客达万人,令以往宁静的西街着实火爆了一阵。

在西街,大多数经营者懂英语,经常可以看到西街人用英语流利地与西方游客们谈生意或聊天,甚至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或十来岁的小孩,都能用英语跟“老外”们拉呱几句。许多西方游客都说,来到西街没有异域感,不用比手画脚就能与当地人交流。西街的英语环境,还吸引了我国许多外语院校的学生和一些准备出国的人员,纷纷来西街实习英语,享受这不用出国的英语环境。一些专业权威人士来西街考察以后,都认定西街是目前中国大陆最大的天然“英语角”。

西街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西街人逐步地改变了保守的传统观念,尤为突出的是婚恋观。许多街的年轻人都接受了“爱是没有国界的”观念。也由于西方人来的多了,接触多了,街人似乎已经逐渐淡化了“土人”与“洋人”的分别。更主要的是,许多西方人经常来西街或长住西街,使西街的姑娘小伙们与西方的小伙姑娘们有了接触和了解的机会,有培养感情的条件,以致频频产生了跨国婚恋的故事。在90年代的20xx年间,西街的或在西街工作的小伙子娶外国妻子、姑娘嫁外国郎的跨国鸳鸯就有百余对,其中有几对是西方小伙来西街当上门女婿的。现在,不少的西街人稍有空闲,便忙于出国走亲戚,而且很豪迈地说,现在交通、通信都很方便,到欧洲走趟亲戚比过去农村来趟县城还容易。一些没有条件来西街当女婿当媳妇的西方人士,干脆举家搬到西街长住。现在,在西街落户或做生意的境外人士已有2 0多户,西街上的西餐馆相当多是“老外”当老板。因此,人们又给西街起了个雅号“地球村”。

西街成了阳朔新的人文景观。近几年,西街的“洋现象”成了媒体追踪的热点。中央电视台及各级各地甚至西方一些有影响的媒体,都大量地向人们介绍西街,弄得人们心痒痒的,都想来一睹西街的风采。许多人利用节假日扶老携幼来“看西街”;许多外地学校组织英语“夏令营”、“冬令营”,一批一批的学生涌进西街。西街人以自己的淳朴和忠厚,像接待外宾一样地接待这些来自近的远的、乡下的城里的“老乡”们。一些难得见到外国人的人们,第一次往往是怀着忐忑的心情来西街的。其实,你要到西街去,任何顾虑都是多余的。西街人为“老乡们”想得很周到,凡是用外文注明的地方,都附有中文;如果你想跟老外们搭个话试试自己的外语水平,只要你跟店主或服务员说明,他们会热情地为你“牵线搭桥”;如果你想要个西餐开开“洋荤”,服务员也会告诉你刀叉怎么拿,牛排怎么切。一位初次来西街的东北姑娘说得好:“外国人来这里都跟在自己家里一样,咱们中国人还扭捏个啥劲呵!”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贺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境内,地处漓江下游。一座座平地而起、翠绿雄奇的山峰如屏风一般,将古镇与外面的世界隔离开来。也许正因为如此,黄姚近千年的原始风貌,才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

那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古老街道虽历经沧桑,在近千年的步履打磨之后,却显得更为平整光滑,泛着青光。黄姚盛产豆豉、黄精、酸梅等。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皇帝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近年来,黄姚古镇的绮丽风光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香港无线电视台《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剧组专程到黄姚拍摄外景,现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黄姚过去以商业著称,金德街就是一条商业街,沿街两侧的老房子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店铺。那些店铺而今虽已闲置不用,却仍保留着当时的痕迹,老旧的木头窗户上留着一个圆孔,是晚上关门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通道。

还有那一张张明清时期的香烟、药品广告,虽已残破斑驳,却仍然固守在-墙上-昭示着古镇曾经的繁华与喧嚣。穿过金德街就是迎秀街,经过街巷相连处的拱门时,细瞧一下就会发现青石板上有碗口大小、连成一排的小洞,据说这是当年安放闸门、防御外敌用的。

古镇的房屋多为两层砖瓦结构,虽没有中原大户人家那种恢弘气魄,却十分精美,砖雕、石雕、木雕都有很高的工艺水平。细看这些古老的房屋,梁柱,斗拱,檩椽,墙面,天花均雕梁画栋,虽有了岁月的痕迹,仍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便能看到上了年份的八仙桌还摆放着几只用旧的瓷碗,精美的-雕花床上似乎还带着卧床时的温度。至于一些古老的服饰用具,如今虽已不再需要,却仍珍藏在0的木箱里,带着遥远的记忆。老一辈人-乐于住在这些古旧的老屋里,即使新镇已建有新房,也不愿搬走。正因为这些-怀旧的老人们,古镇才更显得宁静祥和,充满了生活气息。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南宁青秀山!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提供服务,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尽管提出来,我会竭诚为您解决。

青秀山,位于广西南宁市城市中心,总面积13。54平方公里,核心面积6。43平方公里,20xx年获全国首批aaaa级风景区称号,20xx年荣获国家aaaaa级风景区称号。她是“城市绿肺”,被誉为“南宁生态地标,东盟友谊平台”。

青秀山是壮乡名山,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东晋时期,就有壮族先民在此游玩,隋唐时期,更是成为文人墨客旅游休闲、吟诗作画的好地方,这里有始建于北宋年间的观音禅寺、明代的百年名塔龙象塔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随着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深入,青秀山以其秀丽风光和民族文化,成为东盟国家元首、企业代表、旅游者来邕的首选景区,以“绿”会友,通过多种载体动态记录中国——东盟友谊事件,成为中国与东盟友谊的重要平台。

青秀山共有大大小小40多个主要景点,要想游遍所有的景点真的是一天的时间都不够,那今天小培推荐给您的是青秀山最精华的部分:友谊长廊、苏铁园、雨林大观……

青秀山旅游风景区除了风景怡人环境优美外,还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佛教圣地,坐落着北宋年代的观音禅寺和始建于清朝的水月庵。其中观音禅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玉雕卧佛、世界上最大的檀香木千手观音、世界上最大的关公铜像、千年金丝楠木四面观音立像等。

青秀山大门

现在您所看到的这一雄伟的建筑是青秀山大门,这是青秀山风景区献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礼物,设计上借鉴了侗寨的风雨桥及广西地方特色的坡檐结构。侗族是广西12个世居民族当中的一个,侗家人喜欢依山傍水居住,桥梁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设施,而且还是挡风遮雨的公共场所,因此称为“风雨桥”。风雨桥闻名世界,是因为它是不使用一钉一铆来建造的全木质建筑物。

大门造型与汉字“山”相似,蕴含“青秀山”之意。大家请看,台阶两旁鲜艳的花是南宁市的市花——朱槿花,北方称它扶桑,南宁会展中心的主体建筑就是根据重瓣朱槿花的形状建成。朱槿花一年四季都开花,而且花开得非常艳丽,寓意着南宁的发展将越来越好。

佛教有两大名树,一是无忧树,二是菩提树,这棵就是无忧树,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这无忧树下。

友谊长廊

在您眼前的就是青秀山友谊长廊。友谊长廊是仿照侗族风雨桥的特色、结合岭南园林而建设的,全长618米。走在长廊上还可以发现整个建筑全部采用俄罗斯樟子松实木打造,不用一钉一铆,完全榫卯结构组合,体现了侗族风雨桥高超的建筑技艺。长廊集桥、廊、亭、楼于一体,既成景点景观,也是休憩场。青秀山友谊长廊在不同的季节会举办不同的花展,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能够欣赏到不同季节的美。

在友谊长廊的两头分别是代表了广西民族元素的壮锦广场、铜鼓音乐台,和代表了东盟十国元素的中国东盟友谊园,而友谊长廊就是连接中国和东盟友谊的一座桥梁。618米的友谊长廊被分为了12段,长廊两头展示了我国的一些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中间的10段分别介绍了东盟十国,表达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寓意。

现在您来到的是越南区域。自从20xx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关系日益紧密,逐渐实行低关税甚至是零关税。在南宁的超市里面会看到很多的越南特产,像越南拖鞋、越南香水、越南咖啡、排糖,都非常便宜,也深受南宁老百姓的喜爱。

长廊从高空上俯瞰就像是一条巨龙蟠绕在青秀山山脊之上,而青秀山的最高峰是凤凰岭,这一龙一凤翘首相望是吉祥如意的寓意。

您还可以看看长廊两边的植物,南宁被誉为“中国绿城”而青秀山就是绿城南宁的绿肺了,所以一年四季不管您什么时候来到青秀山,都是绿意昂然的景象。

现在抬头看到的是马来西亚的国旗,马来西亚的国花和南宁市市花都是朱槿花。

这段是缅甸区域,缅甸是个非常崇拜佛教的国度,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非常的乐善好施。在缅甸,布施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惯,他们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捐钱修佛塔,为此一生舍不得吃穿,临终时要把全部积蓄都捐献出来修一座佛塔才算了却心愿。

现在看到的是老挝国旗,在您右手边的鸡蛋花是老挝国花,也是广东肇庆市市花。鸡蛋花的花朵外面乳白色,中心鲜黄色,看上去就像是鸡蛋白包着蛋黄,所以得名鸡蛋花,每年5—10月开花。

现在您看到前面有一个平台,从这里能看到青秀山以外的另一个别样风景,面前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区,就是南宁市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区域——琅东新区。走出平台,您可以看到正前方有一个阁楼,广西有句俗话说:“唱壮族的歌,看侗族的楼”,在阁楼上就可以看到南宁的母亲河——邕江。现在您已经来到了友谊长廊的廊头,可以看到这组“鲤鱼跃龙门”的雕塑。在旁边的四个角落是神兽——龙龟。

苏铁园简介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不仅是国内面积最大的苏铁专类保护园,还是全国“景观最好、树龄最老、胸径最大、植株最高”的苏铁专类园。面积达80余亩,收集国内外苏铁种类40余种,总数达10000多株,于1998年11月初步建成开放。苏铁也俗称为“铁树”,起源于2。8亿年前的古生代,恐龙及其它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与遭灭顶之灾的恐龙相比,苏铁得以传宗接代至今,已非常幸运。因此现存苏铁被称为“活化石”,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保护植物。

青秀山千年苏铁园是我国苏铁植物较为集中的一个迁移保护中心,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篦齿苏铁、石山苏铁、德保苏铁和叉叶苏铁的迁地保护种群地。其中树龄在千年以上的苏铁就有1000多株,最大树龄的已有1360多年,堪称“苏铁王”。在苏铁园里看到的高大的苏铁都是篦齿苏铁,篦齿苏铁平均高度有7米,在苏铁园中有一株全国最高的苏铁高度达到13。5米。

雨林大观简介

青秀山雨林大观占地500多亩,于1998年的时候建成,这里有200多个科,2500多种,累计数量达300万株的植物,在这里您将可以看到世界上最毒的树、最贵的木、最炫的花。正是因为拥有这么丰富的植物资源,所以雨林的负氧离子含量是最高的,最高时可达到20xx0个/cm3,是南宁市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绿肺。在雨林大观您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热带植物王国的奇观。

龙象塔

龙象塔也俗称青山塔,以“水行龙力大,陆行象力大”而得名。龙象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原塔高30多米,后来塔被雷电击塌了两层,到1937年8月,当时正是日寇飞机轰炸南宁的导航目标,因此下令将塔拆除。之后于1986年重建,塔的形象保持明代风格,参考了桂平东塔的式样,塔形为八角重檐9层,高51。35米,塔基直径12米,有257级旋梯。龙象塔也是我们青秀山的标志性建筑。登上龙象塔塔顶,可以看见我们美丽的母亲江邕江,及对面正在开发的五象新区。

兰园

青秀山风景区在风景区的北门区东南侧打造了这美丽的兰园。兰园规划总面积为320亩,其中已完成一期建设面积为150亩;园区共种植蕙兰、建兰、墨兰、兜兰、蝴蝶兰、石斛兰等兰花363种、植株总数达30余万株。

青秀山兰园在建设中遵循“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以洋兰造景、国兰文化、药兰养生为主线,充分利用原有沟谷、岩石、大树、泉水等自然条件,采用障景、借景、点景等园林造景手法,创造了步移景异、曲径通幽、小中见大的意境,打造兰花地生、附生、腐生、气生、岩生的自然生长环境。根据各种兰花的生态习性,将兰花自然巧妙配植于树林间、石缝中、沟壑旁,建成怀石叠瀑、空中花园、翠屏兰香、绚兰花田、古陶兰韵、兜兰花瀑等6个赏兰景点。充分展示兰花绚丽多姿之艳、仪表高雅之美、幽远飘逸之香、皎洁无暇之纯、超凡脱俗之媚、神奇药用之珍。建成后将是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自然生态兰花专类园,同时也是国际领先水平的户外兰花专类园。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七

黄姚古镇位于昭平县东北部,是一座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山环水绕,民居散落在山光水色中,石板街静静地徜徉在时光的隧道里,斑驳的古门楼在向世人诉说着遥远的历史,这座被誉为梦境家园的黄姚古镇,是外国人最值得去的古镇之一。

很早以前,黄姚只有黄姓和姚姓两户人家最先落籍定居,北宋开宝元年(972年),一位叫杨文广的将军率部到昭平平战乱时路经此地,给取名黄姚,黄姚自此传开。

黄姚是连接贺江和桂江横向通道上的一个陆路古镇,从古临贺县、富川县、冯乘县通往桂江的梧州存在着一条北陀古道,黄姚位于北陀古道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显要。明清时期,黄姚发展成为了比较繁荣的市镇。

走进黄姚,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奇山秀水般的桂林山水风光画。峻美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是一片溪流纵横的平地和村庄。小珠江、姚江和兴宁河三条小河流环绕着古镇,古镇里分布着300多座明清时期遗落的古民居,村庄里一株株古榕古树和小河岸边一丛丛翠竹掩映着一座座古民居,还有一尊尊天然奇石很自然地分布其间,给人的印象是一幅天人合一的天然园林。

黄姚古镇的建筑风格是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进行布局设计的,没有人造的围墙,却有一道道以溪流和外围联结的房屋为界,一只只镇门、巷门、宅门守卫着古镇。在黄姚,山与水,桥与亭,民居与街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的一切功能包含其中,这样一座集安居、防卫、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古典式园林建筑在广西实为少见。

古镇中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黄姚古戏台、宝珠观、兴宁庙、文明阁等 。抗日战争后期,宝珠观是广西工委和黄姚中学所在地。当时的省工委书记钱兴同志率领一批革命先锋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怀着“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坚定意志,以教书等工作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同时疏散到黄姚的还有何香凝、欧阳予倩等一大批文化界和民主人士,在黄姚还出版了《广西日报》昭平版。

黄姚的老街始建于明清时期,全为青石板铺垫,安乐街是主商业街,街道上铺的青石板又长又大,两旁的商业铺面是十分典型的岭南风格,至今仍保存完好。其它横街如金德街、亭秀街、天然街规模要小一些,但每一条石板街都幽长而光滑,没有几百年时光岁月的洗磨,就不会有连结着300多栋斑斑驳驳古民居的石板街。

古镇的另一个景致是河溪纵横,河溪两岸均用石墩砌筑成河堤,河堤筑有一座座的码头,向着石码头的是一座座恢宏的巷道门楼,透过门楼望去,又是一条条深深的巷道。河溪上建有多座石拱桥,石拱桥将一条条石板街连接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最美观的是带龙桥和兴宁桥,弯月似的桥拱下,群鸭悠悠,碧水粼粼。

位于古镇东门外姚江边天马山上的文明阁,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自明万历年间以来,历代建有步云亭、文明首弟、土地祠、天然亭、福绿亭、惜字炉、财神殿、大堂正殿、不夏亭、桂花亭、魁星阁等十多座亭台楼阁,这些亭台楼阁格调雅致,古色古香。历代文人墨客在文明阁上留有众多摩崖石刻和诗词题字,唐朝韩某人所题的“鸢飞鱼跃”和清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刘宗标所题写的“小西湖”,书法苍劲有力,雕刻工艺精湛。

黄姚的中元节舞龙灯,是极少见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七月半有两个晚上,全镇人都集中到姚江边上,观看姚江水上舞龙灯。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八

七星公园 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 小东江流贯其间, 占地面积100余公顷, 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 犹如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 占有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 游客最盛, 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 在漓江东岸, 距市中心1000米, 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 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 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 一东一西, 相互连属, 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 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 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 有元风、玄武、白鹤洞和四仙岩、曾公岩等几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 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 集桂林石木之胜, 苍劲挺拔, 气度非凡。更为珍贵的, 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 在七星公园西, 花桥东。石挺拨矗立如柱, 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 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 上刻“毛泽东思想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 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茏, 浓荫簇拥。石颠有小叶榕, 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记, 是研究古代水文的重要资料。晚清著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 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 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 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 桥畔繁花似锦, 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 故名花桥。

七星岩 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 岩洞长约1100米, 宽处50米, 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 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 后因地壳变动, 地下河上升, 露出地面成为岩洞, 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入, 溶解石灰岩, 并不断在洞内结晶, 从而形成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 形成蔚为奇观的自然景致。七星岩如今是桂林最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普陀山 位于七星公园内, 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 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 数九寒天, 外冒暖气; 盛夏酷暑, 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 翠柏浓郁, 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 蝉噪鸟鸣, 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 飞檐门拱, 琉璃朱饰, 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 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 往右继续登山, 则有为抗日捐躯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 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 在普陀南麓, 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 是仿亭式的建筑, 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地, 中间开一个圆形拱门, 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 绿色琉璃瓦, 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26.8平方米。门上悬挂着“普陀山”的匾额,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 整个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 显得更加清幽、寂静。

摘星亭 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 单檐、8柱8角, 混凝土结构, 长宽各5.2米, 高6.5米, 面积27.04平方米, 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 立于亭上, 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 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 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 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 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建, 以保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珍贵石刻, 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大家手笔, 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 长6.7米, 深4.6米, 面积30.6平方米, 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建筑, 简朴、典雅, 不与名碑争胜, 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 欣赏书法艺术, 浏览方志资料, 兼得园林胜景之趣, 实在是赏心的乐事。亭内原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 现已他移。

文昌亭 在普陀山半山腰, “超杜净境”右侧, 名取文运昌盛之意, 因处浓荫耸翠之间, 又名“拥翠亭”, 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 有楼, 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 长宽各5.7米, 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 东为普陀精舍, 西、南有矮墙栏杆, 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 古称玄风洞, 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 洞口西向, 高3~24米, 宽2~15米, 深250米, 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 形成空气对流, 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 洞内空气清新。由于日照, 山体热量的聚散, 山洞的气温终年保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 夏日最高达39℃, 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游记》中“冬时温如火, 盖阳伏之征也”的记载, 准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及其原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 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 清改为“大贤庵”, 现已无存。

三将军墓 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 在抗击日本侵略军 的桂林防卫战中,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防山军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壮烈牺牲。1946年, 国民党政府建“三将军墓”以示纪念, 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题字。1982年重修, 墓地呈葫芦形, 宽16米, 长20米, 占地320平方米。

忆昔亭 在普陀山博望坪八百壮土墓旁, 1946年建。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 抚今忆昔, 吸取血的教训, 亦名纪忠亭。高7.5米, 宽5.3米, 长4.2米, 面积22.26平方米, 为砖柱、单檐、尖顶、青瓦、方形的仿古亭, 中有石桌凳供凭吊憩息。

普陀精舍 在普陀山半山腰、第2道山门“超尘净境”后的山坡上。原为普陀寺旧址, 1959年拆除全部旧建筑, 重新修建, 更名“普陀精舍”。精舍为红柱、粉墙、硬脊、翘檐、坡顶、绿瓦的2层楼阁式建筑。1层长17.3米, 深12米, 2层长度略小, 总建筑面积约为400平方米。正屋开敝, 楼上四面开窗, 上有观景厅。普陀岩崖壁前的天然石屏, “超尘净境”山门、普陀精舍、文昌亭、小蓬莱等一组错落有致的建筑, 形成封而不闭的多变格局, 登楼观赏, 城市风光、山林奇趣, 各呈勃勃生机。

普陀石林 在普陀半山腰的普陀精舍前, 高9米, 面积约150平方米, 呈不等边多边形。相传, 唐代地方官员在这里选石进贡朝廷, 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 视为“瑞石”, 镌刻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于其上, 钱藏宫中。李靖出任桂州总管时, 唐太宗嘱咐他考查“瑞石”产地, 得悉产于普陀山, 敕命建庆林观, 并御书“庆林观”赐额。普陀石林, 林峰嶙峋, 突兀峥嵘, 最为奇美, 为桂林三大石林之冠。

对于广西三落实心得体会及收获九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阳朔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区东南面,地处东经110。13'-110。40',北纬24。38’—25。04’之间。隶属广西桂林市,位于漓江西岸,风景秀丽。建县始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距今已1400余年。县城距桂林市区65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45公里。全县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辖6镇3乡,114个行政村(居)委,总人口30万,居住着汉、壮、瑶、回等13个民族。

阳朔风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高度概括了阳朔的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山青、水秀、峰奇、洞巧”,为天下四绝。

县内旅游资源可分为一环、二带、五景区。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自然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9.1c,气候温和宜人。有耕地30余万亩,林地80余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苎麻质量特优,沙田柚、金桔、板栗、柿子产量和出口量最多,在广西占有主要地位。地下有丰富的铅锌矿、大理石矿、重晶石矿等。

阳朔水路上溯桂林,下达梧州、广州,常年通航。县城距桂林市区仅65公里,有二级混凝土公路(属321国道线)和桂阳高速公路相连,桂梧高速公路桂阳段(桂林-阳朔)和阳平段(阳朔-平乐)已于20xx年建成通车,可直达贺州及广州,高速公路在高田蒙村附近与县城连接;铁路、民航可依桂林与国内外大中城市相通,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的贵阳至广州高速铁路(贵广铁路)将会通过兴坪,并在兴坪设立客货两用的"阳朔车站"。县内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程控电话装机达1万门,直通国际国内;电力资源充沛。

阳朔人心灵手巧,制作的大量书画作品、画扇、大理石、滑石制品、山水盆景、文化衫、戏剧脸谱、仿古陶器等工艺精湛,畅销国内外旅游市场;阳朔人民热情好客,现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已引进外资开发项目20余个,总投资4亿元。

历史沿革

阳朔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以北有阳朔山(亦名海洋山)得名,并建治于现在的阳朔镇。民国时期,属桂林专区。1949年阳朔解放,建立人民政府,仍属桂林专区。1981年7月1日划归桂林市管辖,为市辖县。

地貌地形

全县地势东北部和西南部较高,属土山地带。自西北至东南的宽阔地带较低平,属岩溶地貌。中部和东南部为丘陵地带。县境内喀斯特石山平地拔起,群峰林立,海拔在100至500米之间,最高峰1700多米。

气候特征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受海洋气候影响,年平均温度19。c,年平均降雨量1640.2毫米,相对湿度80%。

行政区划

20xx年,阳朔县辖普益乡、杨堤乡、金宝乡、葡萄镇、高田镇、福利镇、兴坪镇、白沙镇、阳朔镇,有汉、壮、瑶、回、苗等13个民族,总人口298769人。

自然资源

阳朔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旅游资源尤为丰富。全县有大小山峰数万座,其中有名山峰数十座;有大小河流17条,著名的有漓江阳朔河段(全长69公里)、遇龙河、田家河、金宝河、大源河、乌龟河;大小岩洞30余个,著名的有黑岩、莲花岩、来仙洞等;矿产有铅、锌、铜、铁、铝土、汞等金属矿和石灰石、重晶石、大理石、朱砂、粘土、河沙、山沙等非金属矿。阳朔植被极好,国有大源林场万余亩,全县森林覆盖面20xx年达44.4%。

旅游资源

阳朔县始建于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位于广西的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距桂林市陆路65公里,水路83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总面积1428.3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近30万人,属桂林市管辖。全县辖九个乡镇(6镇3乡),114个行政村(居委会)。“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高度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在世界上所占有的重要位置。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境内山峰林立,平地拔起,千资百态,如人物、似走兽、若器皿、类飞禽,另具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山上竹木繁茂,四季常青,山山有洞,洞洞奇美,洞中乳石遍布,晶莹剔透,如艺术长廊,似天然迷宫。阳朔的水清澈透明,绿水悠悠,如情似梦,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形容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美丽的桂林山水之精华所在地,整个阳朔恰似一座瑰丽多彩的大公园。阳朔,因为美丽,因为别致,千百年来这里留下了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名名;因为奇特,因为非凡,这里曾留下许许多多伟人政要的音容足迹。孙中山、-、-、-等我国领袖人物曾在阳朔指点江山,使阳朔更臻完美;胡志明、克林顿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二百多位首脑人物曾在这里流连忘返,使阳朔更富盛名。自对外开放后,平均每年来阳朔旅游观光的游客达18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占三分之一,被誉中国旅游名县。

阳朔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得天独厚,其特别是:“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有名的风景点达250多处,景观集中,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中西文化交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