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师培训能力点评心得体会和感想 提升能力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1:23:58 页码:12
教师培训能力点评心得体会和感想 提升能力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三篇)
2023-01-02 11:23:5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教师培训能力点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高度重视,将师训工作作为我校文化教学系列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坚持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管理制度

为有效做好师训工作,全体教师均能及时有效参加培训,学校建立教师培训管理的制度。分管领导总负责,教务科和教研组分别管理的形式。培训由教务科根据我校教师实际情况,安排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教务科和学生科负责全体教师师德培训和多媒体技术等相关技能培训。短时培训由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相关教师参加,并做好外出培训记录。为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学校要求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校级培训活动,仅仅围绕主题式教研活动开展学科培训。

三、参训教师积极认真,效果明显。

20xx年度上学期我校全体教师参训师德培训,在培训之后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索教学新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转型。

四、认真做好校本培训,推动校本教研。

1、加强班主任培训:良好的教学秩序与良好的学风与班主任的努力分不开,建设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的一个工作重点,因此我校高度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了班主任工作交流,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带新班主任,提高了部分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2、组织实施教师师德全员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了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做到依法办学,依法治教,杜绝了违规的教育行为。

3、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新课程标准学习

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新理念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认真开展新课标学习和交流,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把握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得最新动态,适应新课程标准得要求,

4、开展主题式学科教研与培训。各教研组积极组织和开展学科内的教研与培训。明确主题,设计导研稿,让每位教师积极有效参与培训活动,取得实际效果。

5、开展常态课展示与优质课评比交流活动。培训和教研相结合,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培训,让每位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付诸实际行动,让改革真正行动起来,让积极的

思维不断碰撞,让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反生。

一年来,我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坚持培训与教研、培训与教改相结合,通过培训,教师的教研能力提高了,教学理念加强了,教学方式有了转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教师培训能力点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x月28日,我们一行人去到临汾同盛小学举办的“全国中小学未来班级建设与核心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作为一名新上任的菜鸟班主任,我清楚的认识到这次学习活动对我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这次培训学习,无论从班主任管理还是教师自我修养方面,我都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有益的东西。下面就我印象深刻的几点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魏书生教学理念:松、静、匀、乐

魏书生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他的教学理念重点强调“两大点,一小点”。两大点即为民主和科学,一小点为全体师生练注意力体操。

1、民主,概括为八个字:服务、互助、人性、商量;

2、科学,概括为六个字:计划、监督、总结;

3、注意力体操,概括为四个字:松、静、匀、乐。松指身体放松,静为心灵宁静,匀是呼吸均匀,乐即情绪快乐。学习中松静匀乐,吃饭时松静匀乐,见到朋友时松静匀乐,见到对手亦松静匀乐。

魏书生老师以自身经历和感悟阐述做人为师四字诀“松静匀乐”,呼吁教师守住心灵宁静,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把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如诗如画、如舞如歌,每时每刻都享受生存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

他所讲的“松”即是身体放松少紧张。“用公家的时间锻炼私人的身体”、“大家每天来学校看看书、写写字、算算题、想想事情,这哪里累着了?比起那些真正的体力劳动者干活时的浑身酸疼,幸福多了。所以大家依然是全世界最轻松的人。我们一定要守住内心那块美好的阵地,守住守住再守住。保持内心宁静、找到内心深处的阵地,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制动,以我心易万物,把有效信息放进来,无效信息排出去。匀:即呼吸均匀少生气。人的呼吸就像草原上的小溪一样,不深不浅,不急不缓。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守住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做平凡的事情,仍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才是人生的境界。人要经常保持乐观。乐观主义不是一辈子一帆风顺,经常升官发财,摊上这种命运傻瓜都快乐。90%的人一辈子都不会那么顺利,总会遇到坎坷、压力、挫折,而面对误会、指责、埋怨、谩骂还能快乐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

”松静匀乐“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松“是身心放松,”静“是守住心灵的宁静,”匀“是呼吸调匀、公平做事,”乐“是乐观向上、永不停歇。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快乐要自己找。有些无法选择的事情就要放得下。他说,我们的出生是无法选择的,你不能老是想,要是我出生在省长家那多好啊!这是自寻烦恼。我们无法在空间上、时间上选择,但我们能选择一个乐观进取的自我。

魏书生老师那积极的人生态度、爱业乐业精神、教书育人和学校班级管理的技巧更是让人敬佩和折服。

二、班级文化建设

陈宇老师谈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班级文化建设不能仅限于表面工程,应寻找文化内核。从硬件设施,外观工程,展现班级文化并运用这些来运行制度、落实制度。规则不是用来约束学生,而是一种教育。

班级管理不是凭班主任简单的投入就能行的。不少班主任很敬业,对学生也很有耐心,教育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样的班主任往往仅仅是靠说教,不善于利用制度管理班级。规则意识淡漠的学生会随意违纪,行为不受约束,毫无敬畏之心。面对学生大量轻微违纪束手无策的班主任应该学会运用规则,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坚决说不。

有班主任问:”陈老师,你好!现在我班里的学生吃零食现象盛行,基本上是人人都吃,主要是方便面、瓜子之类。我反复进行了劝阻,仍不见效果。请问如何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是班主任在改变学生坏习惯方面束手无策的一个典型案例。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这位班主任只懂得”劝阻“,但劝阻未必对所有人都有用。班主任需要有一种比说教更有力的武器,这就是规则。所以,我建议这位老师制定规则,规定不得在教学区内吃零食,然后严格执行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吃零食和解决学生饥饿的问题分开,学生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和嘴馋吃零食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既不能混淆,让学生钻空子,也要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所以,可以规定食物的品种和吃东西的时间段以及地点,而不要一刀切地、简单地就说一句:”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这样的规则往往并不能执行,因为吃了会怎样、有什么后果、谁来认定和执行,都没有明确说明。由此可见,用规则来管理班级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制度严明的班级,班风健康,正义的气场强大,学生的违纪行为会得到遏制。与行为规范相配套的,是一系列奖惩方案,它们能让学生明确在集体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得到鼓励、什么样的行为将受到谴责。

在班级管理上建章立制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做的工作,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不是简单、随意的。一些班级虽然有规则,但并无执行力,规则形同虚设;另一些班级的制度则根本没有可操作性;还有一些班级的制度完全把学生推向了班主任的对立面,令学生反感……这些现象大量存在,扭曲了”制度育人“的理念,造成了学生和学校之间种种不和谐现象,也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不愉快。因此,本书将”班级制度“问题单列一讲,以便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讨论。

学做一名优秀班主任,在这条路上不忘初心。

推荐教师培训能力点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了__市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有了一些收获:

一、新教材的释疑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我自己有着太多的疑惑,而南京市教研室员朱宇辉老师案例的形式向我们全面诠释了新教材的特点,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要想真正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有一定的观念更新是很难实现的。

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个人成长的引领

美女特级魏洁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特级教师王凌给我们看他的备课笔记,张勇成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给我们做的讲座等等,为我们教师的健康成长又一次指明了方向。还记得宋涛老师的那几句“不推诿责任、不独享成果”“学会拒绝、学会放弃”“提高工作品质”犹如醍醐灌顶,教会了我如何在工作中懂得舍取。只要你愿意,你总归能看到前面的希望!

三、教育观念的更新

此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教学各条线。通过集中理论学习,使我们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了解了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我第一次听到案例教学,开始感到茫然无绪,现在慢慢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了一个分析课堂教学的头绪。我们以前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更很少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贲友林老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使我知道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改变了对学生一贯的只有终结性评价的模式;突出了发展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从而使自己变原来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探究,真正体现教学评价的过程性。

“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一文由论文先生网收集整理,并不表明我们授权您使用该文,因从使用或转载《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如该文注明了作者及出处,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谢谢您的合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