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 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14:40:30 页码:9
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 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2篇)
2023-01-02 14:40:30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幼儿园发生以下台风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适用于本预案。

1、幼儿园因台风袭击造成校舍倒塌的重大安全事故;

2、幼儿园内因台风侵袭造成师生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3、幼儿园组织校外活动,因台风侵袭造成师生死亡的重大安全事故;

4、社会影响较大、造成严重后果的其他重大带风侵袭造成的安全事故。

组长:袁华(园长)

副组长:郭玉明、梁婵、车燕清

成员:潘玉玲、颜慧萍、林丽娜、刘晓红

组长袁华:全面负责本园台风应景工作,开展自救、互救、疏散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本单位教工应急意识和抵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副组长郭可明:对本园台风防灾应急预案组织演练,台风前落实上级部门的师生停课制度。

副组长梁婵、车燕清:一旦发生台风,全面负责本园台风应急工作,指挥各专业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台风救灾。

◆应急应急疏散组:各班班主任,职责:一旦发生台灾事故,迅速疏散在校舍人群。

◆医疗救护组:江坚、梁亚森,职责:一旦发生台风灾害事故,有人员受伤,立即展开救护。

◆后勤保障组:陈洁芳、周水英,职责:当台风灾害发生后,协助领导小组成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宣传组:钟继娇,职责: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宣传有防台风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综合协调组:林丽娜、刘晓红,职责:一旦发生台风灾,迅速逐级上报,并协助领导协调各方面的工作。

(一)报告程序及要求:

1、重大台灾事故发生后,幼儿园综合协调组成员立即拨打110、119、120救援电话的同时,必须立即报告教育办办公室和管理处。

2、事故发生后6小时内将事故简要情况书面上报上述部门。

3、台灾事故报告内容:台灾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财产损失情况、事故简要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和事故现场控制情况以及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4、事故补报:由于台灾事故现场情况发生变化,伤亡人员数量发生变化时,幼儿园及时进行补报。

(二)事故现场保护

重大台灾事故发生后,幼儿园综合协调组成员对事故现场实行严格的保护,防止与重大台灾事故有关的残骸、物品、文件等被随意挪动或丢失,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后勤保障组成员做出标志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台灾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重大台灾事故现场处置的具体程序如下:

(一)成立现场指挥部

现场指挥部由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组组成,负责具体的施救和各项善后处理工作,现场指挥部的职责是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具体负责组织台灾事故抢救、现场保护、伤员抢救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二)迅速开展救治工作

现场指挥部根据台灾事故情况迅速开展救援工作。救援目标:

1、将全体师生转移到安全地带;

2、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对财产采取保护措施;

3、对已经遭受伤害的师生开展救治;

4、为开展后续救援创造条件。

(三)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幼儿园严格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迅速将灾情按要求上报,同时及时下达上级指示。

2022应急三防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根据项目办下发防汛应急预案与要求,为做好蒲河流域道路工程雨季施工防洪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灾、水毁造成的财产损失,确保路基、桥涵等基础设施和施工工地、驻地等工作的安全度汛,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项目部特制定本方案。

本预案适用于蒲河流域道路工程在发生以下水毁险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1、路基、桥梁及涵洞等施工部位发生水灾造成重大险情事故时应急救援处理工作。

2、施工工地、驻地等发生水害造成重大险情。

1、防汛高于一切;

2、抢险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首先接报,就近施救;

3、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

4、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

5、各标段管理,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现场应急小组主要职责

1、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2、成立现场通讯联络组、物质保障组、应急抢险组、善后处理组、原因调查组等险情水毁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明确职责人、联络人。

3、接报险情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水毁现场的抢险救援工作。

4、险情事故发生后,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景,及时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险情水毁应急处理的进展情景。

5、及时落实应急处理指挥部及上级有关领导的指示精神。

6、对于已经报告的险情水毁抢修进展情景,要随时续报。险情水毁抢修完成24小时内,构成完整的书面材料报应急指挥部。

7、水文气象组每一天密切关注气象局预报的天气及沿线河流的水文情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景,及时汇报。

8、通讯联络组工作人员应当坚持昼夜值班制度,作好值班记录,负责内外的通讯联络,要配备通讯联络工具,随时坚持联系畅通。一旦发生人员伤亡及重大安全隐患,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实施抢救,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9、应急抢险组工作人员要配备抢险装备,在汛期要确保坚持随时待命状态,各类抢险车辆坚持油料充足、运行良好。一旦汛情到来,确保人员、设备及时到位,本着“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进取救治受伤人员,解救水困人员。最大限度地减少死伤人数的损失,千方百计地做好防止和减轻次生损失工作。

10、物质保障组工作人员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处理工作需要,负责抢险防汛物资的保管、发放。配足雨衣、雨鞋、水泵、照明、镐铲、草袋、绳索、沙石等抢险用品及绷带、担架等医护用品;预先设置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和安全场所,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现场人员能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四部份组成。它的形式为从下而上,由内到外,构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见下图)。

应急上报机制

经过危险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标段),现场应急小组负责人(标段)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内部应急报警机制

应急预案启动后,现场应急小组应拉响反应警报,经过电话、手机通知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

外部应急报警机制

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指挥部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邻近标段项目部、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

1、当得知发生险情水毁或收到水灾险情水毁呼救后,应急指挥部按照应急处理险情水毁的基本程序,迅速组织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2、险情水毁发生后,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应当立即到现场组织救援工作。

3、到达现场后,各险情水毁应急救援处理工作组在现场应急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各自职能立即开展工作。

险情水毁报告应包括以下资料:

1、发生险情水毁的时间、地点和路段。

2、发生险情水毁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水毁情景、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险情水毁原因、性质和初步确定;

4、险情水毁抢修情景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险情水毁抢修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险情水毁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报告时间。

各现场应急小组要实行严格的汛前检查、汛期监控、汛后复查的检查监控制度。安排专人分工负责,对现场的临建设施、基坑设施、施工用电等项目进行重点检查和监控。

1、临建设施

临建设施包括:职工驻地、办公用房、加工场地、库房等。

监控人的职责:全面检查临建设施的安全状况,如有裂缝、倾斜、变形现象,及时采取加固、翻修,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拆除重建;暴雨天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不间断巡查;随时观察风雨对临建设施的影响、损害情景,及其基坑、脚手架、起重设备等可能对临建造成的破坏,如有危险立即将临建内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

2、基坑设施:

基坑设施包括: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桩基施工、土石方开挖等。

监控人的职责:随时观察基坑边坡有无出现裂缝、滚石、坍塌等现象,基坑支护有无变型,沿线路基边坡毗临建筑物、结构物的变化情景;对毗邻街道、建筑物、山体、临建设施的基坑设施要重点检查监护;如若出现重大安全隐患立即对危险区域进行封闭,撤离人员停止施工,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值班,严禁无关人员接近危险区域,并立即上报;汛期过后对基坑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施工。

3、临时用电

临时用电包括:施工用电、生活用电等。

监控人的`职责: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各类临时用电设施、配电线路,严格实行"三相五线制",确保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各类配电设施的防雨设施防护完好;暴雨天气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准备好应急照明器材。汛情过后,对配电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贴合安全要求后,方可送电施工。

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构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供给资料。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供给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1、将不宜在雨期施工的工程提早或延后安排,对必须在雨期施工的工程制定有效的措施。晴天抓紧室外作业,雨天安排室内工作。注意天气预报,作好防汛准备。遇到大雨、大雾、雷击和6级以上大风恶劣天气,应当停止进行露天高处、起重吊装等作业。暑期作业应当调整作息时间,从事高温作业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

2、做好施工现场的排水

(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排水总平面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确保施工工地排水畅通。

(2)应严格按防汛要求,设置连续、畅通的排水设施和其他应急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河沟;

(3)若施工现场临近高地,应在高地的边缘(现场的上侧)挖好截水沟,防止洪水冲入现场;

(4)雨期应设专人负责,及时疏浚排水系统,确保施工现场排水畅通。

(5)路基土石方挖填作业区,杜绝出现明显的凹凸现象,并始终坚持必须的泄水坡度,不允许有积水,雨后如出现积水的区段,尤其是正在作业的施工面应及时排放。切忌挖填区土石方被雨水浸泡,在施工区及施工区域边沿结合周边的施工环境和地貌设置施工排水沟与截水沟和集水坑,并与拟建的排水沟、周边的沟、渠、河道有机的结合应用。做好整个施工场区内的排(防)水系统建立在降水、排(抽)水工作。

3、运输道路

(1)临时道路应起拱5‰,两侧做宽300mm、深200mm的排水沟;

(2)对路基易受冲刷部分,应铺石块、焦渣、砾石等渗水防滑材料,或者设涵管排泄,保证路基的稳固。

(3)雨期应指定专人负责维修路面,对路面不平或积水处应及时修好;

(4)场区内主要道路应当硬化。

4、临时设施及其他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期前应整修加固完毕,应保证不漏、不塌、不倒,周围不积水,严防水冲入设施内。选址要合理,避开滑坡、泥石流、山洪、坍塌等灾害地段。大风和大雨后,应当检查临时设施地基和主体结构情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雨期前应清除沟边剩余的弃土,减轻坡顶压力。

(3)雨后应及时对坑槽沟边坡和固壁支撑结构进行检查,深基坑应当派专人进行认真测量、观察边坡情景,如果发现边坡有裂缝、疏松、支撑结构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当立即采取措施。

(4)雨期施工中遇到气候突变,发生暴雨、水位暴涨、山洪暴发或因雨发生坡道打滑等情景时应当停止土石方机械作业施工。

(5)雷雨天气不得露天进行电力爆破土石方,如中途遇到雷电时,应当迅速将雷的管的脚线、电线主线两端连成短路。

(6)大风大雨后作业,应当检查起重机械设备的基础、塔身的垂直度、缆风绳和附着结构,以及安全保险装置并先试吊,确认无异常方可作业。轨道式塔机,还应对轨道基础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轨距偏差、轨顶倾斜度、轨道基础沉降、钢轨不直度和轨道经过性能等。

5、按照安全值班表每一天有两位管理人员值班,发现灾情及时向有关防汛部门汇报,同时项目经理及施工员要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发现汛情时,值班人员及时与其取得联系,保证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指挥防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