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政治备考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政治高考备考经验总结(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4:10:50 页码:7
政治备考活动心得体会总结 政治高考备考经验总结(2篇)
2023-01-03 04:10:50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政治备考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一

经过认真自查,我发现自己在以下一些方面还有待加强:

1、工作作风还不够“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务实的工作作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但是我在自查中发现自己工作中有些地方还不够“实”。比如,深入课堂听课不深入,做表面文章,有时参加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也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求解决实际问题;再比如,对于弱势学生的辅导,关注过程多,之后过关落实还不到位等。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有等、靠思想,不善于思考、动脑,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能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满足于过得去。

2、终身学习还不够“坚”

终身学习是促进我们不断成长的重要手段。但是对照要求,我发现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坚定。具体表现在还不能做到每天学习,有时会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学习,学习的内容也不够全面等。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出现再想办法解决。有时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图省事,照搬照抄,沿用老方法解决问题;在工作中遇到繁琐、复杂的事情,有逃避的倾向,缺乏一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3、服务意识还不够“强”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觉得自己在服务意识上还不够“强。”一方面表现在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上,虽然课堂上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但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有时还不够耐心;另一方面作为班子一员,关心热爱群众方面不够仔细、耐心。遇到工作头绪多时,有急躁情绪,还不能够完全平心静气解决问题。

1、理想信念不牢固

作为一名党员、班子成员,应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会有执着的对事业的追求,才有坚定的群众观念,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做实事、做好事,弘扬正能量。但是由于自己学习的系统性、深入性不够,缺乏经常性的反思,致使有时对自身的要求有些放松。比如在自己负责的工作中产生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了完任务、不求上进的表现,就有了应付差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些表现。

2、个性修养不完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是个急性子、直脾气的人,一贯比较严肃。这往往导致工作考虑不太细致,遇到难解决的问题时就较烦躁,往往脸色难看。在班级管理中也过于严肃,使学生有畏惧感。

3、管理方法不艺术

自己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是对于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性却缺乏。由于缺少管理方面的知识,影响了自己的工作效率,也给老师们进一步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所以要主动向书本、向同行、向群众、向专家多学习求教,使自己的实际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认识水平的提高源于不断学习,实践水平的提升源于理论水平的不断进步。在日后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要认真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要挤时间,善于把握时机,不仅认真带头自学,而且学习的内容要进一步拓展,不仅学习上级党组织安排的内容,而且要学习相关的文件、著作、讲话,努力做到学深学细学扎实。做到广泛学习,深入学习,在学中悟,以理论武装头脑,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使自

2、注重细节提升修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在统筹安排、规划的基础上,关注细节问题。努力做过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及时捕捉师生的服务需求,善于及时发现师生困难,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教师着想,多进行换位思考,多与教师沟通,要热情而平心静气的为师生服务。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3、注重廉洁自律

保持政治本色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执行党和国家各项制度规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自己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自觉接受组织和师生的监督,在深入分析发生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更要着重解决思想问题,努力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总之,通过这次学习和自查,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认识。高度的纪律性是党性觉悟的具体体现,需要长期的实践磨炼。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纪党规,把纪律养成贯穿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和工作、生活的各方面,真正使严守政治纪律成为一种修养、一种习惯。

有关政治备考活动心得体会总结二

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曾用松树与柳树来比喻团结群众:共产党员要像柳树一样,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但是柳树也有弱点,就是随风倒,软得很,所以还要学松树,松树的劲大得很,到冬天也不落叶子。松树有原则性,柳树有灵活性。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这样人民群众就会成群结队地围绕在我们身边。这就是著名的“松柳之喻”。

如今的延安中央大礼堂外,伫立着两棵柳树和一排松树。今年春节前夕,在陕西考察工作的来到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在瞻仰中央大礼堂时,他特别谈到了柳树和松树的寓意,指出,柳树精神和松树精神正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不断克服艰难困苦,取得胜利的关键。

几十年过去了,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对党员干部来说,“松柳之喻”的要求从来也永远不会过时。

今天,如何像松树那样坚定,稳当可靠?“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诚然,和平时期不需要拿着枪去冲锋陷阵了,流血牺牲的事情也少了,但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看不见的战场依然存在,对理想信念的考验一样严峻。

最突出的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政治上,不仅自己要明辨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而且要坚决同各种错误的思想和倾向作斗争,在这个问题上,要做战士,不要做绅士,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二是在用权上,必须坚持权为民所用,而不能用来“寻租”,用来谋取私利。在这两个战场上,有不少人是吃了败仗的,尤其是在用权的问题上。很多腐化堕落者在忏悔时常说的话就是,“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世界观出现了偏差”,听起来像是套话,但事实就是如此。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倒在金钱、美色等诱惑面前。

今天,如何像柳树那样可亲,人人喜欢?去年在兰考同干部群众座谈时,就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同敌人作斗争,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的保护和支持,党执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离不开老百姓?不能不看到,今天的一些干部习惯坐在办公室里做群众工作,到基层调研也是走马观花,根本沉不下去,潜不下心。还有的热衷于“走读”,或者人在心不在,干不了多久就想挪地方,群众形容他们是“尖屁股——坐不住”。那种“插到哪里就在那里活起来”的柳树精神,在一些人那里被丢弃了。这是很危险的。只有像柳树这样,扎根在党和祖国需要的地方,同那里的百姓打成一片,人民才会真心支持我们,党才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进一步说,灵活性还体现在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古人说:“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涂不可以应万方。”灵活不是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不是闯红灯、打擦边球,而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做到上下结合、吃透两头。如果不从变化的实际出发,机械地执行,反而会让好的政策变形走样,让人民群众空欢喜。

重温“松柳之喻”,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扪心自问做得如何,如何把柳树精神和松树精神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发扬开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