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公园公益心得体会小学生及收获 在公园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04:29:45 页码:9
公园公益心得体会小学生及收获 在公园做公益活动的心得体会(二篇)
2023-01-03 04:29:45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公园公益心得体会小学生及收获一

我就是你们今天的景区导游,大家可以称呼我为小*!今天将由我和各位一道来游览黔灵山公园,在此,小*预祝各位旅游愉快!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今天游览的黔灵山公园是贵阳城区内的一座规模宏大的综合性公园,有“黔南第一山”之称。相传于清康熙20xx年(公元1672年),由弘福寺开山祖师赤松和尚在山上倒插古松而存活,因此得名,意为“集黔之灵气于此,必是人杰地灵之地”。黔灵公园集山、水、林、洞、泉、寺、猴为一体,是全国著名的城市森林公园。其主要包括弘福寺、瞰筑亭、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等景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逐一的领略一下它各个景点的美妙之处吧!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脚下的这条蜿蜒小径叫做“九曲径”,因有9个大弯道而得名。踏上登山石径,不远处的古佛洞供的是一个苦行僧,这恐怕在赤松开山以前就已经有了,所以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黔游日记》中便提到了这个古佛洞。沿着山道旁的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从“第一山”、“黔灵胜境”到“南无阿弥陀佛”……引导人们走近佛门,感受“心既是佛”的境界。当年董必武先生游览此地,一时有感,留下了“竟上黔南第一山,老夫腰脚尚称颂。泉清树古叶微脱,寺外双峰峙若关”的诗句。

一路辛苦,终于来到了黔中著名的古刹弘福寺了。各位团友,现在我的右手边这幅大型石雕叫做“九龙浴佛”,据说释迦牟尼诞生时,有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左手边就是弘福寺了,弘福寺的山门是一座有三个门洞的牌楼式建筑,上面所书的“黔南第一山”是前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题字,“弘福寺”三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山门总是三个门洞呢?因为它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和无作门。所以,如果中间的门开了,那就是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了。弘福寺修建于清康熙20xx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坐落在象王岭,杖钵峰、宝塔峰三峰相交的平地上,三面环山,绿荫如盖。整个寺庙坐西朝东,整个布局犹如一个甲字。寺内第一殿是天王殿、第二殿是观音殿、第三殿即为主殿大雄宝殿,在大雄宝殿的后面还有玉佛殿,共有十多尊玉佛,都是华裔僧尼宏慧从缅甸仰光请来的。

各位团友,这就是瞰筑亭了!因为贵阳也被称为“筑城”,而站在这里又可以看见贵阳全景,登亭远望犹如羽化而登仙,所以这座亭子也就被称为“瞰筑亭”了!这“瞰筑亭”三个字是1986年春刘海粟大师亲书的。朱德委员长1962年3月也曾登上该亭,写下了一首歌颂贵阳的诗:“黔灵山上望贵阳,建设十年换新装。青年子弟多豪俊,鼓足干劲建家乡。”

各位游客朋友,有人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不过请大家放心,在黔灵山上却是相反的,不信我们可以体验一下,下面就让我们一同下山去黔灵湖、动物园、麒麟洞吧!

各位团友,我们看到的那如明镜一样的水湖就是黔灵湖,它本是一条小河,后来筑起了一道拦河大坝,就形成了眼前的黔灵湖。整个湖面约20公顷,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可以垂钓、游泳和划船。湖边还有茶楼、长廊和水榭,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各位游客,在我们来动物园的路上,相信你们都已经看到了路边聚集的猕猴了,在我们黔灵山公园生活着不少这样的猴居士呢!景区动物园于1984年把圈养的100多只猕猴放到黔灵山上进行野生放养。20xx年间,这群猕猴数量已增至500多只。贵阳市的市民们经常带着猕猴爱吃的食物去看望这群城市中的精灵,园内人猴嬉戏,其乐融融,这也成为了公园的一大特色。

各位团友,我们面前的这个溶洞就是麒麟洞,这个天然溶洞因其内有一巨大石笋,酷似麒麟而得名。洞前有繁茂的紫薇和三百年的石榴树。就在洞旁的这个“水月庵”,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先后关押过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留下了许多故事,现已辟为展览、陈列室。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今天的黔灵山公园之旅到这就结束了,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欢迎大家再次来我们黔灵山公园游玩!祝大家工作、生活更上一层楼!

最新公园公益心得体会小学生及收获二

六十二年前,美丽的花溪见证了巴金先生与妻子萧珊海枯石烂的爱情。在花溪,这对相恋了八年的恋人,情定终生!

花溪河蜿蜒曲折的,流水婀娜多姿。河岸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倒映在水中,仿佛水也变成碧绿碧绿的,给人一种清新自然,远离尘世的浪漫感觉。怪不得花溪河被誉为“中国第一爱河”,我想,也许是因为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曾在这里渡过他们新婚蜜月,也有可能因这里的绝美胜景,触动了人内心的深情,成就了无数的旷世情缘和爱情故事!

花溪有“两舍”,是东舍、西舍。它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两层小楼。西舍曾留下周恩来、 等许多伟人的足迹;西舍被称为“憩园别墅”,曾见证了著名作家巴金和夫人萧珊的海枯石烂的爱情!

1944年,正是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的时候,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在桂林留下旅行结婚的柬帖,便来到贵阳,来到风景如画的花溪河畔,住进了“花溪小憩”。

1944年5月的一个早晨,他们来到花溪。“花溪小憩”里客人很少,平时几乎看不到人。人称贵阳是个“天无三日晴” 的地方。这一年的五月,或许是老天为祝福这对患难情侣,多雨之季却一连晴了好些天。花溪公园枝茂叶繁,浓荫蔽日。

当时的“花溪小憩”,只供住宿,不管饮食。新婚之夜,巴金和萧珊步行半小时,去镇上的小饭馆就餐。一碗清蒸鸡,两碟炒素菜,

就算作喜庆之宴。饭后,踏着如水的月光,说着话,他们挨傍在一起缓缓散步,回“花溪小憩”去。

“花溪小舔”很简陋,但十分清洁干净的客房,是他俩的新房。莹光闪闪的清油灯花中,两人彼此倾诉着国家的苦难、民族的悲怆,倾诉着友人的流亡、别离的凄凉,倾诉着对于未来的追求、对于美好明天的向往。而淙淙流淌的花溪河水,彻夜不息,倾诉着巴金和萧珊两人刻骨铭心的爱情。

“巴金纪念馆”。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花溪公园在建设之初,这幢白色小楼房便应运而生,那时,它只是一层简陋而萧条的小小招待所,空有其名,却很少有人问津。也许正是由于它的荒冷和孤寂,曾迎来了一对有情人:巴金和萧珊在此终成眷属。

那是抗日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1944年5月,当相恋八年的巴金和萧珊选择到花溪公园这个僻静的“招待所”作为旅行结婚的蜜月之地时,八年的流亡生涯,让这对恋人不是在逃难的途中,就是在躲避警报的灌木丛中度过,多少痛苦唏嘘,多少辛酸苦甜,给这对年轻的心塞满了苦涩和忧伤。当时,花溪风景区招待所客人稀少,非常幽静。时年5月4日,巴金和萧珊悄然来到这里,虽说这是招待所,但却只供住宿,不管餐食,新婚那天,这对恋人只好到镇上的小饭馆就餐。那时一份清炖鸡加两碟小莱便是他们结婚喜庆的“宴席”。饭后,他俩踏着月色,携手并肩,缓缓漫步在花溪河畔,他们不曾举行任何仪式,没有置一件新衣,也未办一桌酒席。那晚,他俩住在招待所的一间客房里,伴着荧荧的清油灯,这对恋人彻夜难眠„„巴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代巨匠,他把“给人间一点温暧,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让每个人欢笑”作为自己写作的神圣使命,在这里,他开始了小说憩园的创作。为纪念巴金,这座颇有纪念意义的 “招待所”所处之地,先后更名为“花溪小憩”,后来,花溪小憩因为巴金和萧珊的青睐,使岁月增辉:花溪小憩也因为憩园这部小说的人情味而无比温馨,闻名遐迩。

1958年,贵州省政府在花溪兴建宾馆时,并在原尚武俱乐部西邻新建两层楼房,同时用水泥花墙把尚武俱乐部一起围成一个大院,称为西舍。为与西舍对称,花溪小憩也将原有的招待所改建为现在的两层楼房,故称为东舍。1992年,花溪组建了旅游公司,于是东舍又改为“憩园别墅”,直至20xx年,东舍才恢复了“巴金纪念馆”。 穿过“巴金纪念馆”,东舍园内的风情草屋更是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可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昔日,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正是对她的惟妙写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