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 抗洪抗疫教育心得(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14:41:09 页码:12
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 抗洪抗疫教育心得(五篇)
2023-01-03 14:41:09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唯有一颗心在跳动

一颗星在闪烁

听,从干渴的喉咙里发出的

微弱带有血腥的气息

顶着寒风在汇聚

悄然的,无声的

划过天际

你是谁,为何脸颊上流淌着

白莲花的露水

不,那不是

不是

那是泪与汗的交织

是言不尽的

离别、苦楚、无奈、不舍

团圆时的分离

欢聚时的缺席

是为了家国齐安危

是为了春回战士归

肩扛的责任

如行囊般厚重

自始至终

我们都知道

你是谁

你是最美的人

当真是最可爱的人

你在这一刻

带上战书,按下手印

下定决心,永不言弃

挥挥双手,奔赴前线

踏上征程,无所畏惧

你的坚定给了我们

抗疫的信心

你的眼眸给了我们

重生的希望

期待

在那樱花盛开的地方

我们 相遇

在武汉

百亿倾的神州

五千年的华夏

如今

武动人心,心随武动

有关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我必须跑得更快!”

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坚守抗疫最前线,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2.“不要播我的名字,妈妈看了会担心。”

这是一个24岁护士的话,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汉时,她毫不犹豫背起行囊。此刻,作为儿女,她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在家中担心自己的母亲。

3.大爱大孝感动抗疫一线

2月11日下午,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的母亲突发疾病在老家去世。得知这个消息,吴亚玲泪如雨下。她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怀念去世的母亲……稍微平复心情,吴亚玲继续她的工作。

4.给警察送口罩不留名的小伙子

安徽六安一个小伙子,给当地派出所抱来了500个口罩,放下后只说了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就跑走了。警察追出去挽留,小伙子边逃跑边摆手示意不用了,警察敬礼目送。

5.开大货车给武汉送物资的大姐

近日,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到达了武汉的物资点,是一位40多岁的女司机连夜送过来的。她从成都独自开车,开了将近24小时,才把酒精送到武汉。送到后,这位女司机婉拒了武汉工作人员的感谢,继续干活,帮着卸货。

有关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武汉战疫一线,巾帼不让须眉。女医生、女护士、女警察、女干部……她们的身影闪耀在抗疫前线每一个阵地上,用特有的温柔和细腻,给患者带来温暖、给人们带来慰藉。

医疗队里的“专家妈妈”

深夜,火神山医院依然灯火通明,这里是与病毒决战、与时间赛跑的战疫前沿阵地。

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中,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党员突击队”格外引人注目。xx是专家党员突击队中唯一的女性,也是最年长的,医疗队里的年轻队员都喜欢叫她“专家妈妈”。作为国内第一批感控专家,她在传染病感染控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

此次武汉抗击疫情,她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保“零感染”,把队员一个不少带回去。为此,她将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带到一线,建成了防护监测“天眼”,时刻观察医护人员进出病区流程是否规范,不放过任何可能导致问题的隐患。

有一次,守在监控器前的xx发现异常:一名护士从污染区出来,站在原地不动,有点不知所措。xx通过语音问她发生了什么情况,她没有说话。通过反复沟通得知,这名护士因过于疲劳发生了呕吐,口罩里面的呕吐物让她非常难受。

xx立刻对她说:“不要慌,你慢慢地转过身去,看墙上的流程一步一步脱掉防护服,动作尽量轻柔,赶快出来。”在xx指导下,她最终脱掉防护服,最后才把口罩打开。xx看到她的眼睛红了,告诉她:“不用担心,虽然呕吐了,但是脱衣过程很规范,不会感染的。”这名护士这才安心地去洗澡间。

xx像妈妈一样爱队员,队员也像爱妈妈一样爱她。

一天深夜,忙碌了一整天的xx从火神山医院走出来的时候,下起了雨。一名护士见xx没带雨衣,就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递了过去。xx于是搂着这位护士一人一只袖子穿上雨衣,并肩走向雨中的大巴车……

让方舱患者乐观度过每一天

3月5日凌晨2点,距金银潭医院仅一街之隔的东西湖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b舱内,民警张锦星和她的搭档正在病床间的走廊上轻声巡视,生怕吵醒熟睡的病人。22岁的张锦星是武汉全市方舱医院中最年轻的执勤民警,也是方舱内仅有的两名女警察之一。“好多患者都把我当女儿一样看待。”张锦星笑着说。

2月6日晚,接到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分局征集方舱医院核心区执勤人员通知后,张锦星立刻拨通了父母的电话:“我想报名参战。”妈妈比较担忧,但爸爸沉默片刻后表态支持,他送给女儿几句话:“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风雨兼程。”一夜无眠,天亮时,她郑重地递交了请战书:“此次入驻方舱的决定是责任使然……我也想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发光,奋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我第一天进舱,就和很多女患者混熟了。”张锦星说。患者熊女士为张锦星点赞:“每次我们拜托她买东西,她都是自己先行垫付,而且对我们几乎是有求必应。”

执勤时,她看见一个老婆婆哭得非常伤心,医护人员正在安慰她。她走上前一问,了解到婆婆的老伴因为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去世了,她没办法送他最后一程。张锦星就和护士一直陪着她、劝慰她。

“渐渐地,我和很多患者都成了好朋友,我们一起聊天,还会和他们拍自拍、拍短视频……我会以当下比较新潮的方式,让病人排解压力,乐观地度过在方舱内的每一天。”张锦星说。

隔离病房里的“临时妈妈”

3月3日上午10点半,随着音乐响起,武汉儿童医院内科楼18楼病区一下子热闹起来,孩子们都从病房里跑了出来,在病区的走廊做起早操。孩子们的“临时妈妈”xx在一旁边引导做操边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在武汉儿童医院,由于不少患儿的父母、家人也被感染,需要隔离或住院治疗,一些孩子只能独自住院。这个病区里,就有十来名没有家长陪护的小朋友,他们年龄从5岁多到14岁不等。为了照顾这些孩子,病区专门成立了由7位高年资护士组成的陪护组,xx是陪护组组长,也就成了这群孩子的“临时妈妈”,不仅要监测患儿病情,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辅导作业。

40床的飞飞是病区里最小的患者,只有5岁多,还在上幼儿园。刚来这里时,由于爸爸妈妈也被隔离治疗不能来陪护,孩子非常不安。谁跟她讲话她都不理睬,药也不吃,情绪激动了还会发脾气,摔手里的东西,让护士们伤透了脑筋,大家为她费了不少心思。

xx对飞飞一直保持着耐心,飞飞不说话,她就坚持每天跟飞飞聊天;飞飞想吃糖果,她下班后就到处找糖果店给飞飞买糖。慢慢地,飞飞打开了心扉,不仅乖乖地吃药,还主动跟xx分享起跟妈妈出去玩的经历,拿起画笔画起了小猪佩奇,再也不哭闹了。

3月2日,是飞飞的生日,xx和同事们又张罗着给她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生日祝福仪式,让飞飞开心极了。“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在这个特殊时期,他们的妈妈虽然不在身边,但爱和关怀不能缺失,能够当他们的临时妈妈,我感到很快乐。”xx说。

“无疫社区”是我最大的节日心愿

“我们社区3864户中只有5例确诊,其中3例已出院转入隔离点。”谈起如今的社区防控形势,武汉市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云兴奋地说。

社区防控总体有序,杜云将之归结为一个“早”字。过年期间,杜云就发动社区内有医护工作经历和医学知识背景的居民,建立“居民问诊”微信群,线上为居民答疑解惑。

“当时社区有居民感冒发烧来社区咨询,我是全科医生出身,又看了不少医护人员如何在家救治的帖子,就开导他们先在家观察,并告知如何用药。”杜云说,随着前来咨询的居民越来越多,她便考虑将辖区医务人员都纳入居民群里,如今群里已有6位医护人员和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对一辅导居民在家防疫。

用好辖区资源,释放了社区自治潜能。“当时有11名居民出现发烧症状,通过在线居民问诊在大年初四前后先后退烧。”杜云说。

考虑到社区有4个出入口,人员进出杂乱无章,杜云和社区干部讨论后,早在2月6日便只留一个出入口进出。如今回头看,严控进出大大降低了社区居民被感染的风险。

这两天杜云开始忙着筹备为社区女同胞在线上过“三八”妇女节的活动。“往年这一天会和辖区妇女在社区开展各种活动,今年我们把活动搬到线上,让大家也能开心过节。”杜云说,自己最大的节日心愿就是社区早日成为“无疫社区”,居民都能健康平安。

“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

“今天由于医院要改造,我们连夜将医院的物资进行了转移。”3月5日晚上9点半,刚从武汉市第三医院回来的xx说。当天上午9点,xx就到了医院,一直忙到晚上9点。清点医用物资、登记、搬运,年过五旬的她不觉得累,“我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只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春节前夕xx的两个同学突然“失踪”。多方打听后才知道,他们感染新冠肺炎住进了icu。xx心里很难过,她暗暗下了决心:“我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医生护士,帮助他们就是帮助在生死边缘的患者!”

“我报名去做志愿者是瞒着丈夫和儿子的,主要是怕他们担心。”xx笑着说,一开始她在朋友圈发做志愿者的照片都是屏蔽家人的。朋友看到了,告诉了丈夫。武汉市第三医院每天接收的捐赠物资都由她清点和记录,有的时候还要帮着给国内外捐赠者写感谢信。由于她有在媒体工作的经验,擅长拍照,志愿者团队还邀请她去拍照,做宣传。“小伙伴们都很体贴我,不让我干重活。”她说,但有时候遇到物资很多而人手不够的情况,她也会上去搬运和分发。到现在,她已与家人一个多月没见面了,“我每天通过视频报平安,期待胜利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有关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封封来自各地相关单位、组织的请战书犹如最响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疫”冲锋。

本该是家人团聚,可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逆行者”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班加点紧急生产紧缺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的工厂工人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铁路、警察、环卫、街道、战士等等。当然,“逆行者”中从来不会缺少党员。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驰援武汉的第二天,年轻护士金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金珊的母亲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抗击“非典”时作为医院检验科大夫战斗在第一线,当时金珊还是一名护校学生。“母亲给我作了榜样,所以这次我毅然决然报名来到了武汉。我身边不少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非常棒,我决心向他们靠拢,发挥自己的专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甚至有的退休老党员也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们年纪偏大了点,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没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党员从不会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伟大的抗疫精神个人心得篇2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14亿国人共同经历了一场特别的战“疫”,病毒来势之凶、扩散范围之广,前所未有。面对疫情肆虐猖獗,有一群人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奔波在抗“疫”一线守护者“大家”的安危。他们展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更值得弘扬和发展。

实践是精神形成的沃土,磨难是精神升华的契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的传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发展,是中国精神时代内涵的注释,汇集了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成为激励全国上下抗击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强大动力,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疫赞歌,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困难考验了中国人民,也锻炼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新征程的重重考验,我们必将更加坚定党的领导,更加紧紧依靠人民,更加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必将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向着“中国梦”的美好明天不断阔步前行!

伟大的抗疫精神个人心得篇3

面对疫情,医务工作者就像走向火海的消防员一样,让人敬佩,不计较报酬,响应国家号召,走向抗击病毒的第一线,在这当中有位17年前曾经抗击非典的医生,向单位写下了请战书。

这封请战书就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写的,请战书中既有战胜疾病的决心,也有柔情的挂念;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也有沉着冷静、科学应对的胆识。

信中写到“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告诉,本来处处都是战场!”这句话包含着信念一定,也以着将面对一场艰难的决斗。个人感觉如果告诉丈夫,会让丈夫为自己担心,还是让自己承担这样的压力为好。

她曾经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当年她承担大量sars病人救治工作,为战胜非典做出了贡献,现在又请战新型肺炎病毒,确实令人佩服,当代的战士。

技术被封锁了,就想到科学家;火灾来了会想到消防员,遇到困难了会想起警察,战争来了会想起军人,疫情来了就想到了医生。消防员来了,火灾就会被扑灭;遇到困难,警察来了,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国家被侵略了,军人会维护着每一寸土地;现在疫情来了,希望医生来战胜病魔,他们就是当今国家的脊梁,国家的支撑,让我们平时对他们好一点,理解他们的工作。

最后说一下:在人人自危的传染病面前,冲锋在前的就是医生,战胜病毒的也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工作很累,也有压力,也会怕。但是他们不会退缩,即使危险再大,也是勇往直前。要敬畏他们的职业,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伤害医生的事件了,否则没人愿意当医生,水平高的医生也会到国外工作,那时候我们只有绝望。

有关抗疫抗洪志愿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20____年,对于14亿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一年,因为一场病毒的侵袭。俗话说:“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疫情之下,我们感动着他们的感动。

十七年前的抗非典猛士钟南山先生,再次出征,耄耋之年的他,却还能青春不老。百姓更相信这样的专家,在钟南山的哽咽声里,我们看到了恐慌,也读出了一位老人的担当与忧患。

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活跃在抗疫一线,一帧帧精彩的感人画面定格在瞬间,他们温暖了我们,感动了神州大地。

他们是白衣天使,风雨兼程赶往武汉;他们是医务工作者,日夜守候在病床。他们用白色编织成红色的关爱,累了、困了,干冷的地板就是他们温暖的床。所谓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在抢人。

一声令下,火神山医院六天按期建成,解放军战士整装出发,奔赴武汉。疫情就是命令,命令就是天职。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

请看看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劝导百姓注意安全,为隔离人员送去生活必需品。小区的喇叭响起来了:各位居民,出行请带好口罩,室内注意消毒、通风……

有人偷偷地捐献钱物不愿留下名姓,有人冒着危险为百姓送去温暖,有人在风雨里义务清扫街头,有人在反思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我们这个国度,危难之下,总有人挺身而出,为他人、为国家奉献着自己。在我们这个国度,危难之下,百姓充分感受到民族之团结、国家之昌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就能干大事。

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