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精选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4:39:56 页码:13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精选14篇)
2023-11-18 14:39:56    小编:ZTFB

心得体会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体验的方式。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度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一

据报道,日前相关负责人表示,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微观基础,企业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市场供给主体,唯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企业效率,才能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报道称,从1978—20xx年,中国的gdp总量飞速增长,中国社会经历了数次创业高峰,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一大批民营企业拔地而起。

在《财富》杂志去年发布的全球500强的榜单中,有115家中国企业赫然在列。

但也要看到,上榜企业主要集中在提供资金、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企业,主要是以规模取胜。

这说明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模式具有路径依赖的惯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可谓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量的积累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投资收益率和要素使用率的提升,不需要太大的投资规模和要素投入,就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合理增长。

希望中国经济可以持续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二

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国家长期而持久的发展目标,也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推进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效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二段:借鉴一些经验。

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比如,日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时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他们不断改善和更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学习日本的经验,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而德国则推崇“工匠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他们的生产过程和产品中。我们也应该在“工匠精神”上下力气,注重工艺和细节,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第三段:推动创新发展。

当今社会,创新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更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创新在其中的作用。要在教育、科技等领域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提高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

第四段:加强品牌建设。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品牌建设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要加强品牌塑造和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只有拥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才能更好地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的发展实力和经济价值。同时,在努力提高品牌信誉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五段:结论。

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一起合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效益、推动创新发展和加强品牌建设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引导和规范着员工的行为规范。20xx年,中通客车正式并入山东重工集团,集团不仅给公司带来了资源支持,同时还有优秀的集团文化。通过深入学习,自己感触颇深。

“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是集团的核心价值观,是集团在经营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信念与行为准则,它旗帜鲜明的彰显了客户第一的宗旨意识。它教导我们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真正将客户理念贯穿于我们日常的工作中。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将进一步明确“我们的客户是谁?”、“我们怎么做客户才会满意”,“客户是不是真正的满意了”。

精益生产的责任是适时的将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交付客户。对于精益办来说,我们既有内部客户又有外部客户。对于内部客户,我们会充分调研各车间在生产过程中的痛点、缺陷以及需求,按照精益生产原则,优化制造流程、设备布局等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实现准时化、柔性化生产需求。

对于外部客户,我们讲求如何保证产品质量。精益办将联合质量管理部、工艺部等部室深入贯彻落实工位质量的落地举措,把质量管理工作延伸到生产过程,促进员工从“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向“质量是生产出来的”思想变革。

同时,集团优秀文化要求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永葆激情,在争创一流中担当作为。精益生产工作思想与集团优秀文化有殊途同归之妙,精益生产也在强调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质增效,促进公司目标的圆满达成。在集团优秀文化的影响下,精益办对标企业优秀、行业先进,提升标准,逐渐形成了一种“一刻也不能拖”的紧迫感,以“一天当两天半用”的效率、“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干事创业中的浓厚氛围,力争让精益生产在公司结出更大的果实。

学习集团优秀文化还要坚持党建引领、文化聚力,始终坚持廉政工作准则。“约法三章”、“四个永葆”、“领导干部‘八不用’”无不体现了集团要求的以身作则、真抓实干的要求。根据对团队文化的学习与要求,自己准备将团队文化具体分解为“德、能、勤、绩、廉”,全方位的进行自检,并把这些优秀文化落实在团队日常管理的各个方面,真正融入到精益办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凝心聚力、深度推行精益生产的法宝。同时,强化自己务实工作的作风,整体布局公司精益生产推进工作,执行严肃到位,加强下属员工过程指导与点检,以过程保证结果。深入学习“干部‘八不用’”,提升自己独立思考、敢于突破常规、主动拓展视野的能力,做到终生学习,持续提升。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中通客车的三次创业新征程已然开启,集团优秀文化的适时注入也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自己身为其中一员,也将继续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四

改革开放40年来,支撑我县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资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动力等,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和新变化,如果发展理念还停留在过去的老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错失良机。因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在实体经济上做文章。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根深叶方茂,本固枝乃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业态集聚壮大,全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加快结构转型升级,催生传统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随着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传统产业旧有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使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使传统企业真正由大转强、变优。二是要启动创新这个新引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改善营商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吸收先进技术等,大力发展高科技、大健康、大旅游、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不断培育经济新的增长动能。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生态农业、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的良性互动,加速形成城市、商业、文化、旅游、信息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

从宏观环境来看,我县还存在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新一轮产业转移将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土地、环境、劳动力、商务成本等系列约束情况下,我县如果能发挥土地、水、矿产、农副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以及生态环境优越的后发优势,利用产业落差加快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资源密集代工类产业转移,跨越式推进我县的工业化进程。二是城镇化建设将为我县注入长期发展动力。在国家城镇化战略的推动下,随着我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县城镇化必将步入快速推进阶段,这不仅可以加快我县发展,优化整个城镇空间格局,而且进一步推动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泛长三角同城化将推动我县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泛长三角区域的交通实现网络化、公交化、共享化,势必推动同城化加快形成,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亦将成为必然。为我县外向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县城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要把抓好项目建设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我县目前城镇化、工业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投资将是拉动经济増长的主要支撑力量。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在交通、水利、城市建设、教育、卫生、养老等方面加大政府投资,同时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着力推进县经开区和东北新城两大重点区域项目进展,将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特殊“稳定器”。二要引导企业加大工业项目投资,激活民间力量,聚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空间大的优势项目;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设备更新,加速产品研发作为投入重点;通过增加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培育龙头企业,三要提前做好谋划工作,立足基础设施和产业现状,科学谋划,形成项目储备、推进、建设的良性循环,深入分析国家和省政策动向,抢抓扩内需、补短板的政策调整机遇,重点在事关宿松长远发展的领域,抓紧编制和完善一批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战略性项目,充实县级重点项目储备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要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竞争点。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城,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形成“磁场效应”,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优化环境要通过积极创建“服务型”政府,切实从“管理企业、管理百姓”向“服务企业、服务民众”转变,最大限度地实现行政提速、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城上,要从适应企业和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由单一办好审批办手续,向做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五

“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口号,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提出以来,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目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任务就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实践中,我深刻领悟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积累了许多心得和体会,于此与大家分享交流。

【第二段:提高资本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加强资本市场的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对外开放、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风险四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资本市场要以更加优秀的企业和科技公司为基础,继续提高资本市场的服务能力,逐步引导各类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作为融资平台和企业筹资渠道的功能,对于推进实体经济的优化调整、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助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型发展的培育。

【第三段:加强产业集聚和创新驱动】。

产业集聚是实现产业协同、提高产业价值链整体效应的重要手段。创新驱动则是生产力的重要驱动,推动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演进。加强产业集聚,是要聚集产业上下游企业,建造产业物流、技术服务等配套设施,形成产业聚集区,并不断升级产业链。针对我国在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等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切实改善创新生态,促进企业不断推进科技背景、壮大企业创新实力,将“创新驱动”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第四段: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

随着能源资源的紧缺和大气污染的加重,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已被纳入到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中。绿色发展理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倡能源节约和清洁发展,优化能源消耗和利用结构,都是重要举措。而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加速移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这才能得到更加广泛的支持和拥护。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更是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第五段: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要实现从“发展总量”向“发展质量”转变的目标,就必须要实现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和深化改革,推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日益迅猛增长,才能真正走进国际社会,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群众的蓬勃朝气为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社会共同富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加重要的贡献。让我们秉承着习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伟大复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转变,必须勇担历史使命,努力实现新时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打造更加精彩的明天不断努力。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六

紧跟共建“指挥棒”,唱响高质量发展“寻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科学发展的“旋律”,持续“做大蛋糕”,从而让百姓的“获得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经济提质”的“旋律”;围绕三大科创高地、数字经济“一号工程”、“415”先进制造业集群等“支点”,借势数字化改革,探索创新驱动的发展机制;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主线”,探索联通发展的路径机制;围绕营商环境、投资环境、政商环境等“基面”,立足温州市创建“两个健康”先行区,探索全领域改革的制度机制。二是要奏响“乡村振兴”的“旋律”;念好“兴”字诀,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让农业有“赚头”,让农民有“盼头”;念好突“美”字诀,探索以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带动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实现美丽乡村的全覆盖;念好“富”字诀,探索以产权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让沉睡的“资源”变成“资产”。

紧跟共享“指挥棒”,唱响高水平均衡“追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平等均衡的“旋律”,合理“分好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安全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带动后富”的“旋律”;完善收入增长和财富分配的调节机制,释放经济发展要素分配改革红利;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扶持机制,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率先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产业开发、社会共助的力度,确保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跑赢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平均增长。二是要奏响“保障民生”的“旋律”;围绕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等方面,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的供给机制;围绕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的有效机制,织密民生“保障网”,兜底“百姓福祉”。

紧跟共富“指挥棒”,唱响高品质生活“圆梦曲”。

续写“八八战略”的“乐章”,奏响美好生活的“旋律”,保质“做优蛋糕”,从而让百姓的“幸福之音”由“浙”传遍全国。一是要奏响“精神文明”的“旋律”;创建高品质精神文化服务“新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试点,实施百城万村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江南特色的文创“新高地”,深化文化研究工程,打造能代表浙江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识;构建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新格局”,弘扬新时代浙江精神,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社会新风尚。二是要奏响“生态和谐”的“旋律”;建立和推行美丽乡村、美丽城镇、美丽城市建设标准,构建加快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的长效机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环保机制;结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立足绿色奖补和生态补偿,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在“浙”里绘就“富春山居图”的大美河山。

摘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劳分配依旧存在缺陷,只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没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工人阶级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只有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摆脱经济上的一切不平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还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1马克思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仔细的剖析后发现:贫富差距产生的直接来源于資本主义狭隘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是对共产主义的期盼。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首先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将剥削阶级变为劳动者阶级,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得到发展。一方面,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按照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同时这种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剥削和压迫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被彻底的消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消失了,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共同”规定了“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属性,这种共同性使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区别开来。共同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劳动参与生产,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时,共同性意味着阶级压迫的终结,意味着通过阶级统治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时代的终结,在生产资料国家有制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阶级,也就不存在阶级压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在生产力层面的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富裕”规定了社会成员占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体现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作为基础的,富裕是物质生活领域的富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是富裕的内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社会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能够给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能够使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另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领域的一切矛盾,同样,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已经实现,但是在这个阶段上不平等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量是进行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按劳分配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劳动者,从而社会成员参与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成员财富占有的差距,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社会成员在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这种差距仅仅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生理层面的差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贫富差距来说是一大进步。马克思对这种分配方式的批判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发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真正的人”。同时,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继承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依旧是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前提,但是与社会主义不同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自觉自主的劳动,是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标,同时也是过程。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是收入贫富差距不断解决的过程,收入贫富差距需要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实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并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会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得到解决。但是,收入贫富差距的出现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域优势决定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要先与西部,城区发展要先与乡村。要求发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国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收入调节、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个人的努力对解决收入差距、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是中央给浙江的任务、期待和要求,是对于浙江的信任和肯定。中国巨石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浙江的制造业企业,我觉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要明确“做什么”“怎么做”“怎样做更好”。作为企业的管理层,要立足于企业微观,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高速度增长、高品质提升,企业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和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中,实现共同富裕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双推进。

巨石积极主动承担企业责任,在十四五规划中对员工未来五年的薪酬待遇不断提升作出了承诺,使发展进步与员工共担,发展红利与员工共享,通过高水平、高要求、高素质,实现高待遇,引领产业工人的待遇水平。在关爱员工的同时,还要关注员工的家庭,让员工家属能够享受到小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家有所居,稳固共同富裕的根基。中国巨石深耕玻纤制造,更要在做大、做强、做优上做足文章。“共同富裕”建设要落到实处,实体经济必须加速发展、加快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更要加速发展,更要高质量发展,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点。我们处于重要历史时期,肩负重要历史使命,首先从爱企、爱岗、多做贡献、创造价值开始,把企业发展融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局。多创造利润、多缴纳税金,为政府更有财力推动共同富裕做更多贡献;不断投资、不断发展,提供发展平台、创造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走出新路;优化劳动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劳动技能和水平、加强环保治理、强调绿色生态,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中国巨石很乐意在政府的引导下,多帮扶,多帮困,多做慈善,多承担民生要求,多承担社会责任;有信心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做探索、做示范、做表率,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

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党的_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xx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才能精准发力。因此,必须聚焦脱贫致富的瓶颈制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扶持措施,解决关键问题。要从各地实际出发,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针对贫困村户不同情况,确定扶贫项目,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再者,必须落实好“精准管理”。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监管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尽管国家三令五申对扶贫专项资金强化监督,但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则在于监管乏力。因此,必须强化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方面的监管,把扶贫工作运行纳入阳光、法治轨道。

精准扶贫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全乡镇党员干部正如火如荼进行,那么,如何抓好精准扶贫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上行下效”的良好氛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积极参与部门定点扶贫。要充分发挥所在单位和机关党员干部的自身优势,统筹帮扶资源、整合帮扶力量,因村施策,做好组织动员、进度安排、推动实施等工作,帮助定点联系贫困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协调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二要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党员干部要采取“一帮一”、“一帮几”、“几帮一”的方式,对所联系的贫困户实行定人、定责、定时帮扶,因户制宜确定帮扶内容。三要深入基层,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制定扶贫规划,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结合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民政救助政策,切实解决贫困户吃饭、穿衣、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两不愁、四保障”方面的问题。四要帮助困难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共同谋划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因地制宜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增收致富产业,尤其要帮助发展一批周期短、效益大、可持续增收的产业。五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坚定信心、不等不靠、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落后面貌。

精准扶贫,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发挥表率作用,时刻保持知难而进、克难而上的豪情锐气,在困难面前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不计个人得失,事事想在前头、处处赶在前头,不遗余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xx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亿元,增长13.7%。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多重维度的把握和践行,将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推向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制度入手而加以展开的。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最终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就是因为私有制导致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有机体的撕裂。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恩格斯也曾就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的坚定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作为基本目标,早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最高纲领是铲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探索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进一步强化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破解影响共同富裕的深层次问题,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战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

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一是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等等。通过持续不断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制度保证。二是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收入分配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等参与分配的评价体系,强化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导向。统筹健全城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各类保险制度。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消费环节,只有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偏离。为此,要大力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把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最为丰富的物质产品,让全体人民真正告别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创新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通过创新引领,不断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解决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激活发展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为提高收入水平和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可供分配的资源。二是通过协调发展破解生产力发展的难题。当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收入分配差异的特殊性,在资源配置、开发保护、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协调发展也是生产力,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强化整体协调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会有一个明显提升,我们也才能同步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三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特别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富裕,更应当把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这就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低碳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进而赋予共同富裕以新的时代内容。四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升共同富裕的水平。中国推进开放包容发展,既使本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更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一些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我们更要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各国文明互学互鉴,进一步释放全球经济的整体活力,为造福全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五是注重在共享发展中提高共同富裕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共享经济是节约资源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劳动者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打破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垄断,扼制资本过度扩张和渗透,强化按劳分配体系的完整性,进一步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遵循。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无产阶级则是人类解放的“心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何以每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而是体现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情怀,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不断将共同富裕推向新境界,就必须做到:一是将人民群众作为共同富裕的评价主体。共同富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如何检验共同富裕等各项工作的成效,就必须坚持把阅卷人的权力交给人民。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由此也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正确的价值评价导向。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一个伟大战役中,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和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实现共同富裕,一定会遇到许多难以预见的困难。对此,我们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实践、思考、提升到再实践、再思考、再提升,破解难题,把握规律,积极开辟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方法。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强调从全面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客观世界。把握世界的总体性,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从来没有从某种精神推测中来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而是从变化着的实践进程中来把握主客体的统一,并由此进一步来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秩序和相互联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现代化如何推进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富裕作为我们下一步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接下来我们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之路,更需要坚持系统观念。

如何运用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实践,需要我们做到:一是加强前瞻性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充分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特别是敏锐发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充分发挥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超前思考、创新谋划。二是加强全局性谋划。我们的共同富裕之路是在面对两个大局的新背景下前行的,只有充分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走向,才能从大格局和方位上考虑问题,才能保持历史的定力,及时防范推进共同富裕中出现的危机和挑战。三是加强战略性布局。在共同富裕的布局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状、不见未来,要从人民至上的原则出发,从现代化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类资源。四是加强整体性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革导向、绩效评价等方面整体性推进,只有大力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联动,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才能有效、稳妥地解决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真正回应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建设银行践行新金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普惠金融项目,裕农通项目既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也为广大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另一方面,新金融与教育相融合,铺开乡村振兴培训渠道,引青年人才下乡为“三农”赋能,结合数字化先进技术,打造出一条实现未来愿景的圆梦之路。

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如此重大使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立足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新的银行经营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迅速推出“共富贷”等产品,积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发挥传统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建行温岭支行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温岭支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大力推广裕农通业务,在不具备建行传统物理网点建设条件的农村地区、城市郊区、开发区所辖村庄等地区,以与第三方合作为主,利用其在上述地区的自有渠道,为周边农村客户提供查询、转账等金融服务以及反假币和反洗钱宣传,金融知识普及等综合性普惠服务,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是必经之路。为此,分行充分挖掘本省农村、农业、农民需求,依托裕农通、文明助农e贷、种粮大户贷、共富贷、好家庭信用贷等多元化、多样化的金融配套服务,积极搭建乡村普惠服务平台,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三农”领域。全力推动金融扎根乡村、融入乡村、流入乡村。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建设银行从始至终坚持“党建引领作保障、融合发展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为了帮助农村经济发展,精准施策助力乡村经济建设,健全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设银行在不断地探索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从实际问题出发,瞄准阻碍实现共同富裕的最薄弱环节,提出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和不同群体间收入分配差距的重点政策。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紧绷“共同富裕”这根弦,推动乡村振兴不能放松。“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脱贫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全力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完成脱贫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乡村振兴。要以扶贫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巩固壮大乡村产业,逐步扩大受益人群,促进低收入人群增收致富。同时要充实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吸引更多人才投入乡村沃土,以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设银行也是非常重视乡村振兴,除了拓展裕农通业务外,还专门设立乡村振兴卡,与其他银行卡不同的是在各种费用上都给予极大优惠政策,做到真心实意为乡村群众送去温暖和便利。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在城乡共同发展进程中,外出务工人员成为城乡沟通的桥梁,在解决部分城市劳动力不足问题的同时也给乡村发展转型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更便捷的个人金融服务,正是建行作为国有大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作为一名基层金融工作者,我所理解的“共同富裕”是民有所需,“金融活水”有所供,优质服务能直达,是供需两端立足各自优势领域的一种双向奔赴,是同心同向共同瞄击互利共赢的高度契合,是各自需求得以满足而实现的量的突破、质的转换。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以解决关乎民生、经济等领域的难痛点为导向,首创推行实施涵盖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的三大战略,全面接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布局“裕农通”服务点,创新开发个性化、差异化、普惠性的金融产品,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上满足各类经济体的资金需求,实现金融精准滴管,助力经济行稳致远,为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作为国有大行基层机构广大员工中的一员,我们要积极践行企业所承载的文化理念,立足自身岗位,弘扬务实作风,砥砺担当精神,锤炼过硬本领,做好岗位“螺丝钉”,与建行这艘巨轮一起,投入到实现“共同富裕”的航道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共同富裕是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就高度重视,推动共同富裕,把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的鲜明特色。中央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浙江建设示范区,这对浙江而言是重大光荣使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作为有担当有奉献的国有银行,建行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一马当先,义不容辞!乡村振兴卡为乡村人民免除部分费用,减轻百姓负担;裕农通把建行的金融服务送下乡,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助农贷,为农村创业群体提供便利,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电子医保、住房租赁……等等一系列举措接踵而至,积极为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添砖加瓦!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我省被赋予了重要示范改革任务。这对我们行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契机。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步。目前,我行推出了“文明贷”、“好家庭信用贷”、“农担贷”、“裕农通”等产品和服务,随着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出了“共富贷”。这些产品的推出,为农村村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农村经济跨越了一大步。以金融力量助推乡村建设,让金融植入乡村大地,让共同富裕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作为国有大行,中国建设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跟中国共产党的步伐。自成立以来,建设银行便全情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本着哪儿有需要,哪儿有建行的服务热忱,建设银行始终勇担社会责任,建行暖洋溢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建行蓝点缀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在三大战略的指引下,建设银行积极践行新金融实践,将活力因子引入金融血液。同时,借助裕农通等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建行更是把党和国家瞄准的共同富裕目标放在心上,抗在肩头。唯青春和梦想不可辜负,作为建行青年员工,我们必将以青春之我奋力书写闪耀在建行蓝下我们无与伦比的筑梦华章。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作为建行青年员工,我们将坚决落实上级行政策指导,结合自身发展,重点贯彻落实以下策略:1、积极推广我行租房租赁业务,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信贷客户的金融支持。3、以客户为中心,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落实“最多跑一地”政策。

关于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学习心得。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七

促进行动是指通过积极主动的行动,创造积极的结果。高质量的促进行动能让我们更好地完成目标和任务,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促进行动的经验和心得,现在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确立目标。

高质量的促进行动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行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SMART原则。即将目标确立为具体(Specific)、可度量(Measurable)、可达到(Achievable)、现实(Realistic)和有时限(Time-bound)的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动方向,将精力投入到正确的地方,从而提高行动的质量。

第三段:制定计划。

明确目标后,下一步就是制定实施计划。计划是为了确保行动有序、高效、有针对性。我发现制定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时间的分配和优先级的确定。我通常会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行动步骤,并为每个步骤安排时间。同时,我会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确定行动的优先顺序,确保高质量的促进行动。

第四段: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

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接下来就是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关键是要克服拖延和惰性的倾向,并不断保持动力和耐心。为了有效地促进行动,我通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和里程碑,及时检查和调整计划,以保持动力。同时,我还发现与他人分享目标和进展,互相督促和支持,也能有效增强行动的质量。

第五段:总结反思。

高质量的促进行动需要不断总结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我常常会意识到一开始计划的不完善或行动的错误。但是,我学会了从中吸取教训,进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我发现,高质量的促进行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行动的灵活性。

总结:

通过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并不断总结反思,我学到了高质量促进行动的重要性和方法。高质量的促进行动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也能够帮助我们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我相信只有通过高质量的促进行动,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八

作为一个医护人员我深深地知道护理工作的苦与乐,在一些人的眼中,护士可能只是给病人打针送药吊水的小角色,每天看惯了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可能不那么和善。但是,事实上护士却是最贴近病人关心病人的。病人亲切的称我们白衣天使,因为我们时刻都在关心着病人。

刚毕业的我曾一度迷茫,不知道护士这份工作有多么重要。当我来到这里工作后,看着身边的前辈们悉心照顾关心病人,感触良多。渐渐的,我跟着他们学习,每天都会多次巡视病房,观察病人的气色询问是否有什么不适,和病人就像家人一样聊聊,我们会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积极的鼓励病人战胜病魔。我们与病人朝夕相处,病人病情的好转直接影响我们的心情。甚至在交接班的时候也会主动告知病人和病人打招呼后才下班护士的工作很琐碎,但是也很重要。

记得又一次我值夜班,半夜查房的时候发现有一床病人翻来覆去的很不稳。我就上前询问他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太疼了睡不着。我笑着安慰他手术后疼痛是正常的,然后找值班医生为他开了安定。病人吃了后不久就睡着了。第二天看到我的时候他感激的和我道谢,说自己难得睡了一个好觉。我们的关心会让病人感觉到温暖和幸福。尤其当看到病人慢慢恢复健康,最后笑着来和我们告别出院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回报。

现在全国卫生系统正在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我们更要不断的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争创人民满意医院。

有人说护理工作是一门艺术,而我要说护理工作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价值,一种贡献。我们要为从事这样一份工作而感到荣幸,为病人实施护理工作,让病魔远离生命是我们的职责。白衣天使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人们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赞誉,我们不能辜负这个纯洁而伟大的称号,要把我们的身心和精力投入到护理事业中去。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九

促进行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都需要在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行动。笔者在工作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高质量促进行动的重要性,下面将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体悟,谈一下关于高质量促进行动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认识促进行动的意义。

高质量促进行动意味着以最佳效果实现目标,这不仅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可以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整体能力。首先,高质量促进行动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和资源,避免浪费和低效。其次,促进行动能够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高质量促进行动还可以激发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面对困难和阻碍时,能够更好地面对和克服。

第三段:培养良好的促进行动习惯。

高质量促进行动需要培养良好的促进行动习惯。首先,我们应该建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将任务细化和列出清单,以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得到及时的安排和完成。其次,我们应该注重优化时间管理,学会合理分配和安排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和拖延。此外,我们还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和应对工作中的变化和挑战。最后,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以保证工作的高效进行。

除了良好的习惯,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实现高质量促进行动。首先,我们可以学会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互相借鉴和启发,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其次,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工具和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比如使用时间管理软件、协作平台等,提供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会灵活应对工作安排和任务分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求和变化。最后,我们应该注重提高个人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勇于尝试和创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第五段:总结。

在实践中,高质量促进行动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积累经验。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反思,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在促进行动中的不足和不合理之处,并加以改进和调整。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促进行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好的成果。因此,我深刻体会到高质量促进行动的重要性,也将继续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促进行动能力。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十

结合农场深入开展的"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积极思考如何历练营销实践经验,在具体营销实践过程中,主要探索研究微商销售稻花香米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使北共青品牌让更多人熟知,家乡的产品让跟多人喜爱。

黑龙江大米在全国是知名的,东北大米家喻户晓,尤其稻花香米香气宜人,无论味道、口感、色泽都属上佳。黑龙江五常大米,全国范围内铺天盖地,都是冠以"五常大米"的商标,在全国各地售卖,造成到处都是五常米,而且许多的"五常大米"都是假货,甚至是陈大米,鱼龙混杂,导致人们都不敢买"五常大米",主要是投机倒把者把"五常大米"品牌给毁了,其实真品"五常大米"无论从包装、米质、色泽等方面做的是比较成熟的。

共青农场内大米现状分析,近年来,农场积极发展庄园农业,在农场范围内以合作社形式,种植加工稻米产品,后进行包装,采取线上+线下,微商+电商等形式进行营销,远销全国各大城市,与团体及个人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稻米产供销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的瓶颈。一是大米总体品质需要精益求精。前面说的"五常大米"有严格的分级包装程序,黑龙江市场上的"五常大米"真货居多。单看大米质量,略高一筹。提高大米质量势在必行,质量上去了,价格才能有保证。二是本地大米生产经营应注重集约化。受本地区大米加工经营起步晚、营销经验积累的不厚重等客观因素影响,规模经营是下步探索的方向。三是包装设计、对外推介等细节因素应更加细腻,在产品包装和经营理念上植入具有共青特色的企业文化元素。

我认为大米品质应在各项因素中排第一位的。我在具体大米营销过程中,没有选择我场的大米礼盒进行营销推广。而是采取简单的真空米转包装形式,收集共青本地米、五常大米、梧桐河大米等不同厂家不同地域的大米。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在同学、亲朋中进行宣传、试吃。作为北方稻花香米在南方市场是比较受欢迎的。反馈结果是质优、品质好的稻花香米脱颖而出,通过试吃品尝后,一单就订购了200斤稻花香米。我在实际营销过程中,并没有添加品牌标签,但质优的大米是最受欢迎的。在物流运输上,采用邮政电商平台,全国大部分地区运费均价不超过1元/斤,是最便宜最便捷的物流快递途径。

1、优选大米品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购买理念是大米品质必须好,价格贵点无所谓。我场水稻种植经验丰富,种植出优质水稻不是难题,下步需努力提高的是加工环节,和后期分装环节,甄选分级、抛光等环节注重细节,从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

2、精选大米种类。通过分级、精选把大米分成若干等级,选出精品、优品和普品。分级的优点是能买上好的价钱,按照分级后进行定价,提高大米的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3、区域内建立龙头企业。若想提高区域内享誉度和产品综合竞争力,建立基地+龙头企业模式,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并做大做强,提高整体竞争实力。北共青大米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才能走出龙江,走向全国。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一

医院办公室是院内行政管理的综合职能部门和办事机构,是院领导的参谋和助手,涉及的工作内容多种多样,综合性强,在医院日常运行中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我认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就是要为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作为民营医院,不仅仅要求医院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更是要从服务流程、服务体系、环境设计上给患者提供一切的便利和舒适,真正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一是要创造优良的就医环境。目前,我院正有序推进门诊改造工作,为病人提供更优质、更安全的环境,让老百姓获得满意感、幸福感;二是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使病人满意在医院。要把“以病患需求为中心”的理念“植入”到每个医务人员的脑海中,并且要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倡导服务文明用语;三是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遵循让病人“最多跑一次”理念,实行一站式服务,尽量帮助患者顺利、快速完成就医过程。

员工是医院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是医院的根本,只有让每一位员工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热情,更好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一是要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通过组织主题鲜明的护士节活动、迎新晚会等积极向上的各项活动来凝聚医院职工队伍;二要以战略眼光培养人。人才培养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我院要深刻落实“请进来、走出去”的人才培养方针,定期邀请专家团队来我院指导、坐诊,选拔优秀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坚持“先下手为强”,提早谋划明年招聘计划;三要重视人才使用,积极为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优化人才晋升机制,营造“以能力论英雄”的氛围,促使员工不断创先争优,积极进取。

医院承担了和谐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因此在推进内部和谐与医患关系和谐同时,还应处理好社会公众和谐关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医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到敬老院、村庄、社区开展义诊、送医送药送健康等志愿活动,巾帼服务志愿队先后对接帮扶了8户困难家庭,每月上门服务,为对接户做健康指导、送基本药物和慰问品等,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医院应继续做好志愿队建设,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扩大服务半径,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我院的公益服务。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二

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是: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在平稳中还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第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的减缓;第二,下半年外需继续减弱,发展前景不尽明朗,但内需有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国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情况看,有这样三个特点。

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从今年工业走势看,相对比较稳定,总体上已增长的趋势发展。

第二,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靠内需增长所拉动。从今年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增速逐月加快,表明国有及其他投资是相当活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一样,从内需的角度看,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表明内需增长机制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进口和出口增幅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出口相抵,出现顺差,表明外需出现明显的回落。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从效益看,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都曾增长趋势。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也保持增长。由此,宏观效益和通货膨胀都在良性循环区间内。

但从发展趋势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苗头。呈现逐月大幅回落走势。

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在投资领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在消费领域,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很多。

通过学习《广东省加快转变方式干部培训系列读本》,我们分局全体人员充分认识到转变方式是我们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要结合街道经济发展方式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

应充分认识到加快街道产业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把产业升级作为影响街道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带有全局意义的战略重点来考虑。按照的要求,一手抓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以传统产业升级为主线,组织编制好合理、可行的我们街道中长期传统产业升级的发展规划。应对其中一些低端行业和一些行业中的低端环节,则按照规划实施有计划的退出和转移。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街道传统产业中的推广使用,提高生产经营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带动产业结构与产业素质的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我们街道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应积极引导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加快形成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或行业研发中心,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引进为主的方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要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瞄准全国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吸引和鼓励他们以转让专利、参股合作等形式与企业结为利益共同体。

我们街道各方面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承受能力脆弱。虽然近年来,我们街道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环保产业方面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未发生根本转变,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一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二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三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虽然只是两个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内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要求的发展方式。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十三

近年来,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推出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案,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促进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我们牢记使命,拼搏奋斗,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

第二段:建立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国家层面的制定发展规划,还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当下,推动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也纷纷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的扶持。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可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第三段: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较大,有的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缓慢,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慢,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因此,要想促进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推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的共同发展。

第四段:优化产业结构。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产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落后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体系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个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产业结构需要进行优化,更好地适应市场形势的发展,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分配。

第五段: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人才培养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总的来说,培养人才不仅要培养人才的数量,更要重视培养人才的素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实际工作中,要发挥各个方面的优势,加强人才培养的力度,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使自己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只有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人才培养,才能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这样的实践过程,我们深刻体验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自身不断前进的动力和信心。

推荐促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篇十四

文章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文章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和社会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我国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坚持人民至上、共同富裕,坚持制度引领,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实事求是,成功建设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和发展这些成功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前进。

文章强调,要坚持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国家顶层设计,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化对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握规律,统筹协调,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