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 煤矿机电五小创新成果(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3 21:14:59 页码:8
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 煤矿机电五小创新成果(8篇)
2023-01-03 21:14:59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安全生产工作承诺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规定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做好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郑重承诺如下:

1、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46号令《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

3、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机构职能作用,使安全生产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4、严格执行基建矿井领导“双带班”下井的八项制度,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带班领导做到与职工同上同下,认真履行职责,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要害场所加强现场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现场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5、认真组织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程,争创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一流工程。

6、强化“人本安全、培训教育、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创新安全培训机制,严格落实煤炭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责任,加大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力度,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全面提升全员素质。

7、加大安全投入保障力度,按规定足额提取安全费用,确保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8、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有效治理重大安全隐患,

9、按规定加快推进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责任,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地监控和管理。

10、认真落实“一通三防”、“水害防治”、“顶板管理”等重点环节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基建。

11、杜绝非法、违法建设行为,严格落实基建井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安全责任,执行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保证从事建设的施工单位有相应的资质,杜绝以包带管或层层转包。

12、严格落实劳动用工管理责任,确保劳动用工管理达到“五个百分百”,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切实维护职工权益。

13、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办公会议,研究安全生产方面的重要事项,做出决策和决定,并严格组织实施。

14、严格做到不违章指挥、不强令职工冒险作业,遇到险情时在第一时间内及时组织撤出现场相关人员。

15、依法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落实操作岗位的应急措施。

16、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职责。

特此承诺

承诺人: 宋英明

20__年 3月21日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安全是一个恒久而沉重的话题,安全和幸福永远相伴,惟有安全才能幸福。煤矿工人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了我们更应该把安全放在首位。积极参加矿开展的安全生产培训和学习活动,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真正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

为保证安全、保证可以更好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违章作业;做到三不伤害.平时严格要求自己,多留心、勤观察、善思考,摆正安全位置,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2、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4、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感悟安全,启迪人生,安全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安全是构筑幸福大厦的坚固根基。没有安全我们将寸步难行,没有安全我们将会失去一切,安全就是生命!

承诺人:___

日期:20__年_月_日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作为一名党员,我将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煤矿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矿规矿纪,并郑重承诺如下:

1、自愿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2、服从管理,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真正做到“上标准岗、做标准活”。

3、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自觉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6、团结协作,落实责任,狠反三违,爱护设施设备环境,保障安全生产。

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牢固树立“零工亡,零容忍”的安全生产新理念,为了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和公司的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承诺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作为煤矿的一员,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事故是痛苦的根源;作为煤矿的一名员工,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不仅仅是家庭中的一员,也是煤矿的一分子,安全不仅仅是我的权利,更加是我对企业应尽的义务;作为从事煤炭行业的一名员工,我深刻认识到了煤矿生产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的威胁,劳动条件和环境相当复杂,本身潜伏着诸多不安全因素,潜在的危险性大,工作中稍有疏忽,潜在的危险会转化为人身事故。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保证做到以下几点:

1、履行岗位安全责任,为企业安全负责、为部门安全负责、为自己安全负责。

2、自觉遵守国家、行业和公司的各种安全管理法律、规章、制度、规定,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敌人做斗争,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3、遵守煤矿安全管理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规定,按章操作,不违章作业。

4、遵守煤矿管理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规定,积极学习矿井逃生知识,熟悉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线路。

5、积极参加安全学习,遵守学习会场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做好学习记录,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干标准活、干放心活,做到身边“无三违、无隐患、无事故”。

6、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学习、安全活动、事故应急演练,掌握作业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7、积极参与矿上的安全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安全生产氛围,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价值观。

承诺人:

日期: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1、认识实习区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学会区分三大类岩石。

2、认识实习区地层剖面,了解地层划分,对比方法,熟悉地层时代。

3、认识实习区地质构造(褶皱、节理、断层)学会识别方法。

4、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岩层(断层)产状。

5、学会做标准的野外地质记录。

6、编写实习报告

第二章 地层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包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地层可以显示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因此它和 一定得时间含义相联系。所以在底层形成以后,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此种顺序称为正常层序。

区域内出露与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太古界变质岩系、元

古界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新生界第三~第四系,其中,二叠系下统,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

【分述】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再细到系、组)新生界

古生界为地球上首次大量出现生物的时期,距今约 7.5 亿年到

2.3 亿年前,主要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在焦作地区因为地层遭到侵蚀,缺失了全部的志留系和泥盆系。其中寒武系和奥陶系为整合接触;奥陶系和石炭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炭系和二叠系为整合接触。

2.1 太古界(a r)

辉县市上八里乡鸭口盘山公路沿途的太古界可见底层为赞皇群

(arz ),所 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为:在盘山公路边可以看到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混合岩及小型岩脉或岩墙侵入岩体。

(1)

(2)呈黑褐色及黄褐色,鳞片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斜长石、黑云母和石英。斜长石占55%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泽,风化后呈土状光泽,黑云母占 15%~25%左右,呈片状。石英占 15%~25%左右,油脂光泽。

(2)角闪斜长片麻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及黑云母、透辉石、紫苏辉石等矿物组成。明显的片麻状构造是由暗色矿物、浅色矿物相同排列的条带表现出来。角闪斜长片麻岩,由中基性岩浆岩及富铁白云质泥灰岩经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形成。角闪石占50%~60%左右,呈柱状 或粒状,斜长石占 20%~30%左右,灰白色,玻璃光泽,风化后呈土状光泽。石英占5%~10%左右,油脂光泽;

(3)花岗片麻岩(肉红色),其矿物成分主要是正长石、石英、黑云母、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可包括三种不同类型:

①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碱性长石片麻岩;

②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花岗质混合片麻岩;

③与造山运动同时在强应力作用下,由压力结晶作用形成的片麻状花岗岩。

(3) 混合岩 由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它是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的过渡岩类,混合岩的矿物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定向排列。 在盘山公路观察到的混合岩:含有一定数量近于平行的浅色长石英质或花岗质脉状体的混合岩,多呈厚度不等的层状特征特征,围岩中大量的侵入体(脉状、条带状)与围岩组合在一起形成岩石,围岩称为基体,侵入岩称为脉体,主要有石英脉和长石英质岩脉。岩浆沿着与岩层层面垂直或斜交的断面侵入,形成了规模较大,似墙状的岩体,称为岩墙。构成岩脉和岩浆的岩浆岩从酸性到基性都有。

(4)变质岩 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

一。先期形成的岩石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及外来物质深入的影响下,引起其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改变,而形成的新岩石,称为变质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晶结构、定向构造(如片理、片麻理等)和由变质作用形成的特征变质矿物。

2.2 元古界(pt )

元古界包括了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元古代中期发生了全球性的大冰期,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冰川遗迹。在元古代末期,开始出现了腔肠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但这些动物都没有坚硬的骨骼,所以化石上只是留下印痕等遗迹。元古代也曾发生广泛的地壳运动,在前期是地球主要的造山时期。在中国北方为“吕梁运动”。元古代时期的地层中蕴藏有丰富的铁矿、铜矿和稀土金属矿物

在辉县上八里镇盘山公路前进方向右侧可以看到元古界云梦山组的岩性组成和地层不整合接触现象。云梦山组其下部颜色为红色、紫红色变质石英砂岩,上部颜色为浅色的厚层状结构。以石英为主(大于 90%),硅质、铁质胶结,层理明显,大部分为中粗粒的结构,层面上有波痕和泥质龟裂纹,多形成陡峭的悬崖。该地区的石英砂岩的厚度比较大,达到 100m 以上。

在当地可以清楚的看到云梦山组与赞皇群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呈一定角度斜交;两套地层岩石变质程度差异较大;缺失某年代地层,可以得出云梦山组与赞皇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3 古生界(ph)

古生界分为下、上两界,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海相沉积为主,其中寒武系、奥陶系砂岩、竹叶状灰岩和笔石页岩代表浅海相沉积。上古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陆相沉积大量发育,含煤沉积广泛分布。其中石炭纪纺锤虫灰岩属较深的海相沉积,煤层属沼泽相沉积。二叠纪的硬石膏层、石膏层、岩盐层、泥灰岩和红色砂岩均属泻湖相沉积。

在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古生界由浅海相石灰岩为主的寒武系和中、下奥陶统组成,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和上古生界的泥盆系及下石炭统。中上石炭统为海陆交互相的含煤沉积,二叠系以内陆盆地堆积为主。在南方古生界是一套巨厚的浅海相石灰岩。上二叠统早期夹有重要煤系。在东北北部,古生界为巨厚的海相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并夹有中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在西北古生界以巨厚的海相沉积为主,有大量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

2.3.1 寒武系(∈)

寒武系是寒武纪形成的地层,分下、中、上三个统的7个地层单位,即下统的馒头组,中统的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上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

下统 主要为灰黄色的钙质页岩,紫红色的钙质泥岩及薄层石灰岩。主要为粘土类矿物,有一定的方解石。由于页岩、泥质灰岩抗风

化能力弱,容易风化破碎。地貌上常为低山丘陵。

(钙质页岩)

中统 主要为青灰色的石灰岩,呈厚层状,常有鲕状结构和豆结构,地形上构常为陡坎地形。

(鲕状灰岩)

上统 白云质灰岩,风化面呈灰黑色或深灰色,新鲜面呈灰色,与奥陶系石灰岩正好相反。厚层状,矿物成分有方解石和白云石,以方解石为主。当方解石含量大于90%是石灰岩;当方解石含量大于 75%时,白云石含量大于 20%时,为含白云质石灰岩,当方解石含量大于 50%时,叫白云质灰岩,白云石大于 50%时,叫钙质白云岩。在野外判断时可以用稀盐酸来检验,反应剧烈的是石灰岩,反应缓慢的叫白云岩。结构为隐晶质向显晶质过渡,典型的特征为风化面上有淋滤沟,又称披麻状结构或刀砍纹。撞击时冒白烟,且有臭味。可以作为冶金熔剂。

(白云岩)

2.3 .2奥陶系(o)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 )主要为青色、青灰色的石灰岩,以及方解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碳酸钙)为主,质纯,性脆,呈厚层状。层面上能够看到白色的方解石脉的充填,其风化面上由于受到风化故颜色较浅,新鲜面的颜色较深。奥陶纪全球海洋较稳定,沉积平稳,此时期产生较厚的灰岩,新鲜断面有闪光,方解石晶粒的缘故。

2.3.3 石炭系(c)

自奥陶纪后,海水退出整个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区,长期遭受风化剥蚀,直到晚石炭世时,海水才又重新侵漫到这一地区,形成一般不超过500米的海陆交替相的含煤沉积,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东北北部区下石炭统以海相碎屑岩为主夹灰岩,时夹陆相碎屑沉积,厚度较大;上石炭统以海相灰岩为主,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西北区的石炭系比较复杂,厚度大,所含动物群与华南相似。石炭纪在全世界是最早的重要成煤时期。在华北有本溪组和太原组,太原组是中国北部石炭系中最重要的煤系地层,其他沉积矿产有铁、锰、黄铁矿、铝土矿及石膏。

2.3.3.1中统:本溪组(c 2b)

本溪组的岩性组成,主要是粘土岩、铁质岩、铝质岩、砂质岩。下部为紫红色的、褐红色的铁矿层,称为山西式铁矿,中部或中上部为灰色或青灰色的铝土质泥岩或铝土矿。当铝的含量大于 40%,铝硅比大于 2:1 时为铝土矿,否则为铝土质粘土;上部为灰白色薄层状的粘土岩,高岭石含量高时可以作为耐火材料的原料。本溪组的厚度为 0 ~20m 左右,一般为 8~10m,沉积时基底不平行成鸡窝状或串珠状的赋存状。

2.3.3.2上统:太原组(c 3t)

为灰黑色的中厚层状、厚层状的石灰岩,单层厚度比较薄(与奥陶纪石灰岩的相比较),有8 层左右,从上到下依次为l 1~l 8 ,石灰岩中含有黑色的燧石结核或燧石层,石灰岩中有化石(珊瑚化石、

腕足类化石等),太原组中含有煤层,薄煤层,焦作仅有两层可采煤层一2 和一5煤,石灰岩常构成煤层顶板,其底板由深灰色的或黑色的薄层状泥岩组成。

2.4 二叠系(p)

二叠系是指二叠纪时期形成的地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海相; 另一种是以陆相为主为主。二叠系以浅海相灰岩为主,底部常有煤系。

2.4.1 下统 山西组(11ps)山西组的岩层性质为灰色的砂质岩、泥质岩和深黑色、灰黑色的薄层泥岩,该组下部含主要煤层为二 1 煤,又称为大煤,平均厚度在 6m左右,以中厚煤层为主,是焦作地区的主要开采煤层。顶板为砂岩,其表面富含白云母,又称为大占砂岩,在焦作地区,大占砂岩不是很明显。在钻井勘探中,遇到大占砂岩,就预示着将要接近煤层。

2.4.2 下统 下石盒子组 其岩性特征为:主要由黄绿色、灰色砂岩及

泥岩组成,偶夹紫红色团块状泥岩,厚 2~140m,平均 80m,本组以底部砂锅窑砂岩与山西组分界。底部为灰白色、浅灰色厚层状含砾风化面呈灰黄色的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厚 0.5~9.3m,平均 6.0m,是本组与山西组分界的主要标志。下部为浅灰色、灰色泥岩、铝土质泥岩及铝土岩,具紫斑,局部含有鲕粒;中部为青灰色细长石英砂岩,含海绿石,其间夹青灰色铝质泥岩及黑色泥岩,上部由浅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薄层状细砂岩及粉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呈整合接触。下石盒子组的三、四、五煤段和上石盒子组的六、七、八煤段均形成于向浅水海湾进积的复合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小规模海平面升降的影响下,使三角洲各种亚环境向海、陆方向进行了多次交替演变。在上三角洲平原和靠分流河道的部位,煤层变薄甚至尖灭,整体厚度不稳定、变化大,仅局部可采,全硫量低,一般小于 0.5%~1.0%,而灰分产率则一般大于 25%~30%。在下三角洲平原分流间

湾充填淤平演化的泥炭沼泽环境中形成的煤层较厚,较稳定。此地层在焦作地区不含煤或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2.4.3 上统上石盒子组 其岩性特征为:主要由黄、黄绿色浅灰色的砂岩及泥岩组成,厚 0~200m,平均 50m。该组遭受剥蚀严重,出露不全,与下伏石盒子组呈整合接触。本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孙家沟组不含煤,为一套由细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的湖泊沉积。

第三章 构 造

3.1褶皱

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岩层受水平方向挤压力的长期作用发生塑

性变形,形成波状弯曲,这种构造形态称为褶皱。

(焦晋高速边褶皱构造 背斜)

(焦晋高速边褶皱构造 向斜)

(构造示意图)

3.2 节理

破裂面两侧的岩块未发生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根据受力可以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根据构造成因可分为:构造节理和非构造节理。张节理的描述:张节理指岩石受张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它的张口开裂,节理面粗糙不平,延伸不远,当穿过砾岩时,常绕开砾石,张节理常发生于脆性岩石中,并多被石英、方解石等充填。剪节理的描述:剪节理指岩石受剪应力作用产生的节理,它的张口紧闭,节理面光滑平直,节理面延伸较远,常有两组相互交叉同时出现,组成 x 型共轭节理。

3.3 断层

构造运动产生的地应力超过组成地壳岩石的强度极限时,岩石便发生断裂,断裂后的岩块(或岩层)若沿破裂面发生相对位移,这种断裂构造称为断层。它对矿产的开采及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均有影响。在煤矿矿井地质工作中,对断层的研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

本次地质实习所看到的是辉县上八里镇鸭口断层,断层的上盘为寒武系地层,岩石为石灰岩,下盘为震旦系地层,岩石为石英砂岩,该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该大型断层附近有很多伴生的小型断层,且大部分为正断层。由于断盘的岩性组成为石英砂岩,强度大,性脆,故断层面呈现出悬崖峭壁。

(鸭口断层面)

3.4沁阳地堑

断层:上盘为二叠纪上统上石盒子组的砂岩和泥岩,下盘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的石灰岩,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走向近东西方向,走向43°,倾向 312°,倾角 62°。

沁阳地堑构造控煤的地质示意;

走向43°,倾向 312°,倾角 62° 由上示意图可见,本地区的含煤层为二叠纪上统的山西组煤层,但是由于岩层的断层结构,f1 断层为正断层,其下盘上升,其含煤层高出地表,被风化剥蚀掉,上盘下降,保留了含煤层系没有被剥蚀掉,f2 断层为正断层,其上盘下降,与f1断层的上盘形成了沁阳地堑,保留了含煤层系,下盘上升,使煤层高出地表面,被风化剥蚀;由此可知该地区的煤层范围小,f1和f2断层之间的沁阳地堑间的煤层沟通了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石灰岩强含水岩层,故该煤层的矿井涌水量比较大,开采条件差。

断层造成该地区煤层赋存条件差及煤炭质量不好的原因。断层同样也是正断层,下盘上升,使煤层高出地表面,被风化剥蚀。上盘下降,保留了部分煤层,但由于f3f断层的切割,保存煤层的范围很小,离地表较近,为风化—氧化带,煤炭的质量不好,该煤层的深部煤由于断层的作用被抬升,被风化剥蚀掉,故未受风、样氧化的煤炭未能保存。断层带附近,由于上盘下降,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上盘岩层向下弯曲,下盘上升,力的作用方向向上,下盘岩层向上弯曲,由此,可判断对盘岩层的运动方向。

第四章 矿 产

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经过普查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 25%,探明储量的有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 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 公里,南北宽 20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发热量:5500 -6700 大卡/ 公斤,含硫量:0.5-0.8% ,挥发分:8 -9%,灰分:22 -27%),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埋藏浅,易开采,耐火度达1650 ~1770 ℃,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 4686.9 万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 9.5% 。

(铝土矿)

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 2726 万吨,工业储量 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 32%;硫铁矿保有储量 3475.5 万吨,占全省储量的 41%,品位一般在16 ~20%左右,洗选性能良好,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 3000米,宽300- 600 米。

河南理工大学煤矿地质学实习报告

(奥陶系铁矿)

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工业储量33 亿吨,远景储量100 亿吨, 厚度稳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钙 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 500 平方公里,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锑等矿产资源。

第五章 结束语

首先感谢各位导师,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和对我们的耐心指导。虽然天气很寒冷、环境比较的恶劣,但是指导老师们耐心细致地为我们讲解,我感悟到了老师们的勤恳的治学精神、不怕吃苦的精神、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让我非常的感动!

煤矿地质实习报告(二)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1 实习时间

20xx年10月17日——20xx年10月19日

2 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大三下学期通过学习《井巷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爆破工程》等一系列专业课程之后一次实践课程,本次实习以了解地下井巷工程为主,同时了解矿井通风等为辅而进行的实习,重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认证,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通过本次实习,使同学们巩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其专业基础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扩大专业知识面,增强自己在矿山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分析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个系统的概念,及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3 日程安排

实习时间:20xx-20xx学年 第二学期 第7-8周

具体安排:10月17日抵达实习地点荆各庄煤矿,16日全天听取关于矿井概况、

现场急救、安全现状的报告。

10月18日上午参观地面地面中央变电所、提升设备、地面车场、风井、空压机

房等。18日下午及10月19日上午听取有关煤矿安全的报告。

4 实习内容

4.1矿井概况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荆各庄矿业分公司矿(以下简称荆各庄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境内,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建,1970年恢复建井,1979年建成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20万t/a,该矿于1980~1983年进行了重大技术改造,主要对西风井、南翼、西翼皮带巷工程以及主井的提升能力等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矿井的生产能力,1984年最高达到217万吨。1997年核定能力为170万吨。20xx年底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01万吨。

井田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41″~118°13′04″,北纬39°45′08″~39°43′18″,隶属于开平煤田,位于开平向斜的西北侧,中隔凤山~缸窑背斜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公里,东西宽约3.4公里,北端闭合,南端开放,其轮廓恰似一直径3.5公里的亚圆形,面积10.6445平方公里。井田北部、西部及南部均以12-2煤冲积层下潜伏露头为界,东部及东南部以f3断层为界,深部以12-2煤盆状向斜底-550m标高为最终深度。在荆各庄井田范围内无小煤矿开采,

但井田边界f1 ~f3断层的外侧为刘官屯煤矿。该矿与本矿有700m岩柱相隔,煤层赋存条件与本矿一致,地质储量7490万吨,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30万吨,在生产准备期间,于20xx年12月7日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该矿仍处于停产状态 交通位置

荆各庄井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北偏东约13 km处,南距马家沟矿6 km,距原京山铁路开平车站10 km,东距陡河发电厂4.5 km。行政区域属唐山市开平区管辖,井田所处位置交通便利,205国道途径本区,并与津唐、唐港、京沈高速公路相连;水路运输东有秦皇岛港,西有天津港,南有京唐港。水、陆交通发达。

4.1.1地理位置

荆各庄矿业分公司位于唐山市东北约13km处的荆各庄村附近,在开平煤田凤山西北侧,自成一盆状向斜。南北长约3.5km,东西宽约3.4km,北端闭合,南端开放,井田面积9.23km2。南与马家沟矿业公司相距6km,中间有陡河相隔,北与陡河电厂相距3.5km。行政属开平区管辖。本公司的交通十分方便,铁路:一条通往用煤大户陡河电厂的专用线,并与吕陡线在我井田上方交汇;另一条经马家沟矿业公司与老京山线的开平站相联。公路:北距10km与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相联,南距7km经开平与205国道、津秦高速公路相联,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交通网,四通八达。井田内共有8个自然村,主要从事农业,除东新庄外其它7个村庄已搬迁完毕。

4.1.2矿区所处的地貌

矿井所处地区为一平坦的冲积平原,北部山区为燕山山脉的余脉,井田的北、东、南三面被低山包围,颇有山前扇状地景观。井田北部地面标高+38.9m(较高),南部地面标高为+23.85m(较低),地面坡度为3%-4%,倾向陡河。

4.1.3三矿区所处的水文

本区东南的陡河。发源于北部山地。下游集入石榴河。向南流入渤海。主流全长100公里。河水终陡河及其水库。因其底均赋存百余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而且有隔水作用的粘土层。预料对矿床无直接的影响。井田内有数条近于南北方向的平原冲沟。平时干涸。仅暴雨后向陡河排泄水。经常有水流通的冲谷仅有本区西南部一条。经戴庄入陡河。年不固。不冻。在双桥村一带有水库。水库大坝距井田东端最近距离2.2公里。陡河最高水位+19.5m。低于地面标高10m左右。冬季水位介于+16~+17m。

4.1.4矿井的水文地质情况

荆各庄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型,有八个含水层,矿井属于受水威胁的矿井,矿井有含水层、断层、老空水等充水水源,这些水源经过采掘活动,使隔水层遭到破坏,通过孔隙、裂隙、断层等充水通道沟通充水水源,导致上部含水层

水下泄,从而对生产活动构成威胁。井田无邻近矿井和小窑涌水情况。矿井采面一次最大突水量为44m3/min,建井初期最大涌水量为66m3/min,投产后20xx年矿井涌水量平均为33m3/min,逐年衰减,目前涌水量稳定在16.58m3/min。

4.1.5矿区的气候

本区系于半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冬季严寒凛冽。秋冬多西北风。雨季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648.8毫升。最高气温38.50c。最低气温-22.60c。年平均气温10.60c。冻结期由11月二旬至次年3月上旬。冻结深0.66m。地震烈度六级。

4.2 矿井地质特征

4.2.1地层特征

本井田煤系主要由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地层组成,煤地层总厚度约450m,共含大小煤层19层,煤层总厚度25.3m,含煤系数5.7%,其中可采煤层共四层,即煤9、煤11、煤12-1、煤12-2,平均总厚度16.22m,可采煤层集中在大苗庄组和赵各庄组。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ⅱe类顶板。本井田自身即为一个盆状向斜,边缘急陡,中部平缓,略有起伏,向斜轴线偏居西侧,近南北延伸,中部略向西呈弧形弯曲,并向南偏东倾伏,倾伏角约5~6○。向斜轴线西侧地层产状急陡,而东侧则较为舒缓,同时向斜边缘较之中部地层产状陡。井田向斜本身属1级褶皱,次级褶皱不发育,但在向斜边缘局部出现挠曲或台阶状起伏。向斜轴部煤层厚度普遍变薄。本井田内无火成岩侵入。

4.2.2矿井的构造

井田中有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其中断裂构造的大致走向可分为四组:走向nee向的正断层、走向近ew向的正断层、走向为nw向的正断层。另外井田内主要断层有:f1~f3断层组、f16正断层、f26正断层、fe9正断层。

4.2.3井田共有四个可采煤层

其中煤11、煤12-1、煤12-2顶底版岩石较坚硬,岩层较稳定平整。煤9直接顶板岩层不稳定,易破碎冒落;老顶为灰白色中砂岩,高岭土质基底式胶结,质地松软,遇水易风化膨胀呈泥状,稳固性极差。井田煤层顶底板评为ⅲe类顶板。

4.3矿井防灭火技术

4.3.1煤炭自燃特性

煤是非均质体,其品种多样、化学结构、物理性质、煤岩成分、赋存状态、地质条件均有很多差别,自燃过程也相当复杂。由于人们还不能获得准确的煤的分子结构,以上假说还不能完全揭示煤炭自燃的机理,如还不能回答煤炭自燃过

程中产生的co、co2、烷烃、烯烃、低级醇、醛等气体成分是如何生成的等一系列问题。现在公认的是煤氧复合作用假说。

1)煤炭燃烧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

(1)煤具有自燃倾向性 (2)有连续的供氧条件

(3)热量易于积聚 (4)持续一定的时间

4.3.2几种防灭火技术

1、预防性灌浆防灭火技术

预防性灌浆就是利用水和不燃性固体材料(黏土、粉煤灰)按一定比例制成泥浆,利用矿井的高度差(静压)或者泥浆泵(动压)通过钻孔或管路送至可能发生自燃的地点,泥浆中的固体物沉淀下来,部分水则流到巷道中排出。 2、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

二氧化碳的密度相对于空气是1.52,利用其密度大的的特点就可以用来对付矿井中发生在低处的火灾,对于高处的火灾一般高度不超过30米内还可以考虑使用。二氧化碳抑爆性能优于氮气,但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合比较容易吸附在煤体上,因此,会损失一些气态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采取使用浓硫酸和碳铵起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开滦只在救护大队配备了两台发生装置,使用由经过专业培训过的救护队人员操作将火区封闭后,火区内的氧气将被消耗而成烟气。烟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这样的混合气体可看做是窒息火区的惰性气体,使火灾熄灭。

不足:可能混有大量的可燃性气体,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如果人为的制造这种惰性气体,必须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监控,并精确控制各种参与物达到氧平衡。

氮气防灭火技术是一项防治矿井自燃火灾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理论与实践表明:当氧气含量降低到5%-10%时,可抑制煤的氧化自燃,而氧气含量降到2%以下时,则可以使煤炭燃烧熄灭并阻止其复燃。膜分离技术的出现,对制氮浓度的控制达到了防灭火要求,工艺简单而且丰富的氮气资源使注氮技术成为矿井防灭火的一项重要技术。氮气的制取有深冷空分、变压吸附和膜分离方法三种工艺技术。

3、三项泡沫防灭火技术

防治煤炭自燃的三项泡沫由固态不燃物(粉煤灰、黄泥)、惰性气体(n2)和h2o三相防灭火介质组成。利用粉煤灰或黄泥的覆盖性、氮气的窒息性和水的吸热降温性进行防灭火,大大提高了防灭火效率。三项泡沫的防灭火优点还在于对采空区的低处、高处的浮煤都能覆盖,能够避免注入的浆体从底部堆积从而流

失;注入在采空区的氮气被封装在泡沫之中,能较长时间滞留在采空区中,充分发挥氮气的窒息防灭火的功能。

由于产生的泡沫携带了大量的粉煤灰颗粒粘附在泡沫上,泡沫在破碎的煤体中向上膨胀扩张,直至占据整个垮落空间,本身就可以产生把采空区内的空气挤出效应,大量的泡沫在破碎过程中泡沫中的水和粉煤灰均匀的分布在浮煤的各个地点,实现了彻底、全面的对采空区破碎煤体的阻化,即可以预防煤炭自燃,也可以进行灭火使用。

4、凝胶防灭火技术

胶体是指分散颗粒的尺寸在1-100nm的水溶液。在适当的条件下,溶胶或高分子溶液中的分散颗粒相互联接成为网络结构,水介质充满网络之中,体系成为失去流动性的半固体状态的胶冻,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成为凝胶。

凝胶防灭火的特点:

①胶体90%都是水,成分发挥水的防灭火作用;

②成胶前液体态易于进入煤体,成胶后固态易于留在煤体,起到了易进难出并封堵空间的特点;

③胶体在煤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煤氧结合;

④胶体中的水分蒸发过程中降低了采空区内氧气的浓度;

⑤凝胶有很好的阻化性能,促凝剂和基料本身就是阻化剂,能够阻止煤的自燃;

⑥凝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反复失水和吸水,补水后延长阻化时间。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叫郝二x,来自河南金丰集团小河煤矿,我今天为大家演讲的主题是《安全,生命,幸福》。

伴随着“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这鸣声的响起,活跃在我们金丰煤业上上下下的几千名员工在这一瞬间都更新了安全的外衣,以饱满的热情奏响了这首安全的主旋律。踏着平安的节拍,迈着发展的步伐,跳起了“安全发展”的舞蹈。公司内外顿时欢腾起来了,这首舞曲荡漾在朵朵的白云之上,流淌在繁忙的煤场码头;响彻在吼声四起的采掘地点,回荡在机器轰鸣的各条巷道。 同时,也萦绕在我们的耳边,更深深的烙印在弟兄们的心灵深处,它将成为我们安全行动的主题曲,陪伴我们走向幸福的每一天。

矿工朋友们,“安全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安全是企业最好的效益”,每当提前安全,我的心中总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源于我对煤矿事业的执着追求,源于我对开采光明那矿工兄弟的特殊情感;源于我对煤矿事故后破碎家庭的深深同情,更源于生命深处对安全的呼唤与呐喊。

安全,安全! 这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语,多少次以鲜活的生命和血的代价加以洗涤,一次又一次唤醒我们麻痹的心灵。

让我们进入时光隧道,再次重温那令人心碎的事故案例,在 20xx的春天来到的时候,它夹杂一丝丝的寒冷,对于我们来说,却又是那么的黯然,煤矿事故集中爆发,六大灾害连续上演。3月1日,内蒙古神华集团骆驼山煤矿发生了透水事故,致使31名矿工丧生。3日28日,山西王家岭煤矿也发生了透水事故,无数人参与到了这次的救援当中,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衡,经过了十几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不幸中的万幸,115名兄弟奇迹般地生还,让多少人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万幸中的不幸,38名矿工却含恨九泉,又让多少人扼腕落泪,悲痛哀伤。这是水灾事故;3月5日,新密东兴煤矿井下发生了电缆着火事故,25人遇难,这是火灾事故,也是机电事故。3月30日,内蒙古沙吉海煤矿发生了冒顶事故,10名矿工又离开了我们,这是顶板事故。4月1日,洛阳伊川白窑煤矿发生了瓦斯爆炸,后又引爆了煤尘,造成42人死亡,这是瓦斯事故,也是煤尘事故。事故过后,有多少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满头白发的为自己的儿子送行,又有多少个美丽贤惠的妻子由于失去丈夫而嚎啕大哭,痛不欲生。还有多少个听话的儿女在梦中为父亲祈祷:“爸爸,快回来啊!"本应该手牵手、肩并肩,漫步在小河边、

树荫下、田间地头、花园超市,享受那快乐的天伦之乐。然而,却一个个撒手人间、永不归还,这尸骨遍地、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的场面,听了让人揪心,看了让人痛心,想了让人扎心,不由得对天呐喊:“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啊?” 这一次次的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是天灾还是人祸?值得我们去深深的思考。当自然灾害在大地上肆意妄为的时候,人的生命显得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弱不经风,但却又显得那么的宝贵。当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渴望生命的延续,那一只只努力伸出废墟的手,是对生命的呼唤;那一双双渴望活着的眼神,是追求生存的期盼。但是,无情的死神依然使他们含恨九泉、遗憾的离去。面对天灾,我们无法抗拒。但是,它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在我们煤矿,总有一些不负责任、不按章操作;只追求利益、不讲究安全的人们亲手制造出一起起悲惨的事故,杀害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摧毁一个个幸福的家庭,亵渎着自己神圣的职责。 当我每天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总有一种感动,愿阳光驱走死亡的阴霾;当我每天看到你们下班回家的时候,总有一个愿望,愿你们永远的平平安安。

亲爱的工友们! 安全在你脚下,安全在你手中;安全伴着幸福,安全与你同行。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幸福,为了明天。请你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在自己的工

作中按章操作,确保安全,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的美好!

主题煤矿五小创新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时光飞逝,一转眼紧张忙碌的上半年已经过去,在这半年来我们结合南新发[]1—14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的主题,以上行下效求真务实的扎实工作,狠抓落实安全生产和精神文明等工作,现将半年工作简要汇报一下。

一、狠抓思想建设,建立责任意识查找隐患进行整治,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半年来起草了一系列文件和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工作方法。多次组织召开了分管内的办公会、座谈会、专题会等,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事故否定一切”的管理理念,继续坚持“严管、重教、必罚”的原则,落实制度必须遵守,执行没有借口的同时开展本矿“打非治违”和“四查五反”活动,在1—6月各级管理人员查找隐患371条,整改率100%。三违和质量处罚及考核327人次,处罚金额8770元。回头看日常管理,在梳理过程中找出管理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来提高管理水平,夯实安全基础,确保了上半年安全事故为零。

二、生产情况和其它的工作。

1、采煤队1—6月份生产原煤25582吨,煤岩进尺592。45米。

2、坚持每周一次媒质不定期的抽检,未发现超标事件。

3、半体液压支柱维修运出191根,运回259根。

4、信息调度管理。

(1)通过信息传递统计,顺利贯穿头面5个,误穿1个,收尾工作面1个。

(2)有计划的倒换风机一次,跳闸2次。

(3)瓦斯超限38次(2—6月份人为造成3次,探头故障6次,防突和放炮过程中29次。)

5、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1)单项工程验收12起。

(2)按月进行质量标准化,月度考评6次。

(3)对各科队五队五长及班组建设和质量标准化软件资料检查6次。

三、存在的问题。

1、安全周期长,个别干部员工思想麻痹,习惯性违章有所抬头,需加强惩治力度。

2、员工文化素质差,安全知识不足,缺乏必要的理解、理会能力,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文化水平。

3、部分干部及员工对8号文件精神和“四查五反”活动及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学习不够,理解还不到位,还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4、部分干部员工对学习规程措施,技术要求,理解不到位,现场未真正领会工作意图及工作要求(例5102开切眼整改工作),还有理解上的错误,需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沟通。

四、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1、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整治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及信息调度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四查五反”活动,努力实现新世纪煤矿第七个安全生产年。

2、狠抓现场精细化管理,安全管理紧贴现场,把现场精细化管理贯穿于现场生产的全过程,解决现场出现的各种问题,达到务求实效。

3、保质保量完成矿下发的安全控制指标,生产完成指标,成本控制指标等各项指标的实现。

4、进一步完善制度,增添措施,使下半年工作有更新的起色。

上半年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很多,在下半年我们将在矿长领导下,在各部门和兄弟员工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认真贯彻执行矿的安全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改正缺点和不足,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努力实现各项安全、生产、成本指标。最后,我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员工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