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 参观云南讲武堂心得(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0:25:27 页码:13
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 参观云南讲武堂心得(八篇)
2023-01-05 10:25:27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我们知道,云南著名的三大湖泊分别是滇池、洱海和抚仙湖。下面我们将去追踪的一个目标就是在云烟之乡王溪的抚仙湖。抚仙湖位于澄江、汪川、华宁三县境内,因大部分水域都在澄江县境内,所以也称它为澄江湖,现被列为星云湖风景名胜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我们的车从春城昆明向南行驶60公里,来到澄江县境内,再往南3公里便可看见一个漂亮的湖泊,湖中有二石耸立,状如两位神仙抚肩巡游,称为抚仙石,因而湖也被称为抚仙湖。    

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下抚仙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滇中淡水湖,只见它碧绿澄清、白浪如银,一望无际。倘若鸟瞰抚仙湖,仿佛一个倒放的葫芦,面积约217平方公里,最深处157.8米,平均水深87米,深度仅次于吉林长白山天池,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    

抚仙湖属于高原断陷湖泊,这样的高原断陷湖泊在云南还有滇池、洱海、泸沽湖、阳宗海、星云湖、程海等。抚仙湖湖面海拔1720米。湖水清澈,水质纯净,透明度可达8米,不论远看近看,都呈蓝绿色。为什么会如此清澈透明呢?是因为抚仙湖的水中含磷量高;同时,抚仙湖的水主要来自泉水聚积,并由南部星云湖、北部澄江梁王河东西两大水系汇人,这些河水的水源大多数是泉水,水中没有浑浊的泥沙,这就使得抚仙湖水清莹澄澈,曾有诗人形容它为一盆盛开的睡莲。     

抚仙湖这么美,当然孕育着美好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派了天上的石、肖二仙来人间巡查,他们俩来到滇中,看见一池碧水,波光粼粼,两仙人被湖光山色所迷,忘记了返回天上,变成了两块并肩搭手的巨石,永远站立湖边。据说你若在湖上驾舟遥望,还能若隐若现地看到在湖东南方有两石并肩搭手倚立,那就是石、肖二仙,他们正在迷人的湖边观赏呢。    

靠澄江县一侧,即湖的北部,水面广阔,三面群山耸立,山水相映,景色旖旎。湖中有特产鱼类20余种,其中抗浪鱼以肉质鲜美驰名,是抚仙湖名贵特产,西南有水道与星云湖相通,四面环水,风光清幽,水道中有界鱼石,相传两湖游鱼至此丽止,互不往来。    

抚仙湖的主要景点有禄充村、界鱼石、明星景区、孤山岛等。     

今天的抚仙湖之行,大家一定会觉得不虚所行。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大理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大理古称叶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汉汉武帝在大理设置郡县;南诏国(738—920xx年)、大理国(937—1253年)在此建都,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初设迤西道、大理府等。由于大理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艺术丰厚,被誉为“文献名邦”、“西南的敦煌”。大理还是蜀身毒道及茶马古道(即今滇印、滇藏公路)经由地,西亚、西南亚文化以及汉、藏、彝、白、纳西、傣等民族文化在此交汇,形成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开放性以及宽和、兼容的文化特征,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称。

195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南城门

前面这一座雄伟的城楼便是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建筑—南城门,它也是古城的正门。刚才在214国道隔离带的巨石上我们看到“双鹤拓疆”四个大字,传说白族的祖先是循着一对双鹤的足迹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的,意思是“大理是仙鹤开拓的疆土”,所以南城门又称为“双鹤门”,双鹤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门上巍峨的城楼被当地人称为“南门古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是古代殿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大理时所题。南城门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影视中上镜最多的“大理古城标准像”,可不要错过拍照留念的好机会哦!

各位朋友,拍完照后我们马上就要沿着皇城根进入“六朝古都”—大理古城游览。请看,眼前的这一段城墙气势宏伟、曲折蜿蜒,现存300多米,高8米,是1999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

登上城楼,大理风光奔来眼底,古朴的城墙处处透露出王者的风范,这也是我们将其称为皇城根的主要原因。说到这,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刚才你说的“六朝古都”不会是南京吧?其实我告诉您,我们大理也是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熟悉云南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云南的彝族、白族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从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开始,先民们便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建立了独立政治的南诏国和武侠小说中脍炙人口的大理国,再加上南诏国灭亡之后的三个小王朝和大理国时期的大中国、后理国,这几个王朝都以大理古城为都,所以说大理古城是“六朝古都”。从公元779年到大理国灭亡前的500多年里,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到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渡过了金沙江,翻越苍山灭了大理国,将云南行省省会迁移至今天的昆明。

大理古城的历史

古城大理,原为白族先民“西洱河蛮”所建筑的“羊苴咩城”意为羔羊之城。据清代学者解释说,大理地肥水美,就连娇弱的羔羊都能在这里幸福地生长,可见大理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把都城太和城迁到这里,仿长安城格局建造南诏王都。重建的羊苴咩城方圆十五里,外城“六街三市”为四方商贾所居,异国珍奇都在这里交易。中间又筑了方四里的内城,名为叶榆城,为南诏王室和文武大臣的住所。南诏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期(824—859年),在城西南建立了“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的五华楼;城西北又建崇圣寺和千寻塔,延续到大理国时期才完成三塔全部工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以羊苴咩城为都城,并以“大理国”为国号,改叶榆为大理。“大理”一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段思平改为大理国,有改革旧制、推行礼制、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此后,“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

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大理城在唐宋500多年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个年代是古代大理城最辉煌的时期,据美国学者考证,公元1020xx年时大理曾为世界上十四大都会之一,排名第十三位。当时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大理成为国际城市,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如今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旧址上修建的。历代曾经多次扩建、重修。大家看到的东(洱海)、南(双鹤)、西(苍山)、北(三塔)四座城门楼和部分城墙,按照当今国际上对古代文物的“修旧如旧”原则,已在逐步修葺,大体恢复了昔日的容貌。

白族居民

城内街道纵横、井井有条,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九街十八巷大都保留明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筑特点,显得故意盎然。

白族居民特点:青瓦白墙、朴素大方、典雅别致、崇尚文化。

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大理建房靠苍山、面洱海,正房坐西朝东,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射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称“照壁”。所谓“四合五天井”,即由四方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辆房子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苍山十九峰十八溪间的鹅卵石,被聪明的白族人民信手拈来,垒墙筑房,造就了民间所说的,大理有三宝,其一是“卵石砌墙墙不倒”的奇迹。根据8世纪的《蛮书》记载,大理用卵石砌墙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的丰富经验,已形成特殊的砌墙技巧。其要点是:大小搭配、错缝垒叠、大头像内、小头向外、认真填塞、块石砌墙角。技法包括:干砌、夹泥砌和包心砌三种。有趣的是,刚砌好的卵石墙,用手掌拍打,会颤抖的才坚固耐久,于是有“新墙如豆腐”之说。 另外还有哪两宝?待会儿下了城楼,我带大家细细看看去,慢慢道来 复兴路

穿过城门,回头看,在城门后方还有佛龛,龛内有佛像,这是其他古城楼所看不到的,这些佛像是大力作为“妙香佛国”的重要见证。

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叫复兴路,它连接了南北两座城楼,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把古城一分为二。它不但是古城的“长安街”(古城最长的南北主干道),还是古城的“王府井”(古城主要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土特产和手工艺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这里终日熙熙攘攘、365天的热闹非凡,就怕你不花钱。扎染、草编、大理石;翡翠、木雕、金银器;沱茶、乳扇、卤饵块、雕梅、蜜饯、水泡梨就看你吃的了多少,驮得动多少喽?不过合适的提醒你一句,回家的路费可要留够哦!不然“讨个鹤庆婆,当做骡子驮”,你买再多的东西也要有人帮你驮了;当地的白族金花,不仅温柔善良,而且能干贤惠,只是连你也许都会被驮到她家去喽!

杜文秀帅府(大理市博物馆)

大家请看,大门匾额上刻着“总统兵马大元帅府”,这里原为云南提督衙门,也曾是清末滇西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的帅府,现在是达历史博物馆。该馆陈列的历史文物的藏品总数为4883件,其中不少是精品文物。分别有“历史文物展厅”、“陶俑馆”、“佛教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大理白族扎染艺术馆”、“杜文秀起义图片展”、“大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馆”、“碑林区”等展区。馆内的碑林是云南省目前最大的碑林,收集了大理国至清代的200余通碑刻,其中“山花碑”是用汉字记录白语的珍贵碑刻,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明代白族著名诗人杨黼所

作,碑文主要咱送了大理的美景和抒发了个人的思想感情,需用白族语言才能朗读。

红龙井水景街

这条潺潺的美丽小街叫红龙井。那是因为这儿曾经有过一口水井,叫红龙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后来当地人就用“红龙井”来指代这条400多米的街道。以井的名称来命名街道也是古城的一个文化特色。

大理古城周边的美得益于沧洱美景,但城内真正的美却在于水,在于清凉甘洌的苍山雪水,在于神秘清甜的地下井水。这山溪与井泉,既平添了古城无限的静谧与温柔,也造就了水神与龙的美丽传说。关于红龙井,就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孝子非常孝敬老母亲,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孝子四处求医问药,病情终未见好转。一晚,孝子梦见一老者告诉他,在古城的某个地方埋藏着一颗玉白菜,可治百病;玉白菜有四条红龙看守,让孝子用诚心去感动红龙。梦醒后半信半疑的孝子按照老人的指示果然找到了玉白菜,并告诉红龙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好心的孝子终于得到了红龙的同情,摘得玉白菜,治好了母亲的疾病。消息传开后,财主想霸占这颗神奇的玉白菜,便冒充孝子来到红龙井,贪心的财主想把整颗白菜拔走,一时间地动山摇,红龙踩死了贪心的财主。从那以后大理就隔三岔五的地震,人们说,那是因为财主动了龙脉。

20xx年,大理市政府以“红龙井与玉白菜”传说为素材,全新打造了一个及食宿、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水景文化休闲区。水仍是苍山流淌下来的溪水,穿西城从红龙井洞直泻而来;落差,则是古人的大智慧,几百年前造城就顺应自然,整个城市略微西高东低,无怪乎大理城自古“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房前柳成荫”。

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长408米的红龙井水景街区,溪水轻轻抚过四个盘形石水槽,奔流向东。这里塑“孔方兄”寓意深长:方孔之中“水满则溢”,水代财,属于自己的财好好留住,不该属自己的财就让它自然地流去吧!我们可以沿着溪水两旁的人行道分级而上,路两旁绿柳成荫,路上鲜花盛开;眼前清泉流淌,水花溅起,如玉珠落盘,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大家看,顽皮的小孩追逐着跳过了水中的石头,有的还干脆脱掉了鞋子踏进溪水里,有的半蹲着戏水打闹;在尖叫声、欢笑声中,也许有回忆起了童年的你。水是这样清澈,如果感兴趣,你们也可以去踩踩水,去泼泼水,大理红龙井的吉祥幸福水,会给你们带来好运!

我逆流而上,现在到达了景区的核心区。来,大家进入这个小亭子,这里就是红龙井的原址。请看!亭子中心这个雕塑正是传说中的“玉白菜”;雕塑四周墙壁上:这边刻有“红龙井与玉白菜”的传说;这边有“十二生肖图”,这里是“红龙井的建造过程”;哎!怎么单单少了红龙?哈哈!这位朋友精明!让他看到了。我们就只顾往下面看雕刻,也没注意朝上看看,这不是,龙正盘在亭子的四根柱子上守护着玉白菜呢!

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小酒吧、小餐馆,且大都将座椅放置在水边,如果有谁走累了,在竹椅上歇歇,沏上一壶清茶,来几样美味或点心,约上几个朋友,照样也能谈天说地聊人生。夜晚来临,当水边的仿古街灯依次亮起,灯光随水晃动,景致更是迷人。坐在水边,不用弯腰,你的手野呢个伸进清凉的溪水;清风拂过,柳叶划过你的发梢,远处传来飘渺的古乐,你肯定以为自己来到了世外桃源。呵呵,人生之惬意,也不过如此吧!大理,更适合一心向往“慢生活”节奏的忙碌都市人解压放松、休闲度假。

大理武庙

您前方这块古照壁已经屹立了600多年,它长21米、高15米,属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见证者。照壁具有装饰、辟邪和反射阳光的作用,曾有人说埃及人在金字塔里用镜子层层反光汇集阳光,而我们白族则是用智慧留住了阳光。

照壁对面就是大理古城内香火最旺的地方—武庙会。

大门石碑牌坊—棂星门,本该是文庙建筑。跨过此门,考生学子得神赐福,必定金榜题名。请注意:坊门正面字体颜色为青色,背面则为蓝色,喻指从此步步高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为“石马井”,相传是古城财富之眼,围绕古井,依四象方位有麒麟、貔貅、金蟾、龙龟四只招财纳福的祥兽镇守。品饮瑞祥兽口中涌出的清泉,福禄寿喜便会始终围绕在身边。地上的雕刻均为“孔方兄”,还刻着四个字“河赕古道”,什么意思?让我给大家解释:据唐宋时期文献记载,洱海在南诏国时期称为“河”,白族称坝子(盆地)为“赕”,河赕就是洱海地区,河赕古道,也就是指通过大理洱海坝子的这段古驿道。

穿过武成门,地上铺就着“阴阳太极八卦图”,寓意天、地的鲲鱼和鹏鸟雕塑下方各置一刻度盘,每盘刻有易经六十四卦象,对应关武帝与六十三白族本主神,转动鲲鹏依卦象找到自己的守护本主,为幸福生活祈愿祈福。

再穿一殿,又一广场,中央置道教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后天八卦与二十八星宿组合的卦位圆盘环绕四灵而设,可对照生辰卦位找到自己的守护星辰。

我们眼前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就是在明代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武庙大殿。进得大殿,对面端坐正中的红脸美髯公—对,您说对了,关圣帝君!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关羽,三国名将,一位武功盖世、高风亮节,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堪称人之楷模,为万世敬仰。他还有“治病救灾、驱恶辟邪”,“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神力,所以被奉为武财神。旁边两位照例是关平、周仓。可后边的呢不知道了吧!那是六十三位我们白族的本主神。

将关帝圣像与六十三尊大理本主神像同侪供奉,妙香千里。这可是头一回,大理武庙将成为全球3万多座武庙中唯一的“本主武庙”。

何谓本主呢?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其实就是本土本地的保护神,也称为村社保护神或民族保护神,就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生死祸福的神灵。在大理白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有自己信奉的保护神,有龙、虎、牛、羊、鸡等动物;有南诏王劝丰佑的清平官段宗榜;有唐代征伐南诏的将军李宓;有为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诚以及历代的节妇孝子等等。这是一种由神到人的意识观念的转变现象。每逢春节以及本主神,所有村民都要沐浴更衣,打扮一新,杀鸡宰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将山上本主庙中的本主迎接到村中供奉,一同欢度佳节。此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一年比一年热闹,一村比一村隆重。

历史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大理会举办规模很大的“春醮会”,主会场就在武庙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云集武庙,向关帝求财祈福、祁五谷丰登,然后在庙会上看表演、听洞经音乐,进行商贸交易,逛集摊点,热闹非凡。

武庙会将推出最原生态的庙会和民俗文化活动,特别不同的“本主文化体验周”:拜本主诸神、吃本主宴席、赏本主舞乐、接本主巡游等活动,把原汁原味的,兼具观赏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白族本主文化推介给全世界!

洋人街

大理有条洋人街,很多游客千里而来,慕名寻访,这部,我们已经来到街口了。大家看,街道两旁虽都为白族居住,可橱窗上却写满了洋文,旅游旺季时金发碧眼的老外满街都是,进了小酒吧,那四面的墙壁,甚至顶上,哪国的文字都有,写得满满的。洋人街原名“护国路”,为纪念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全国首义、起兵护国而得名。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理旅游业逐渐兴盛起来,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基本都住在这条街的第二招待所内(后改名红山茶宾馆,现已拆除并建为中心广场),为了适应这些游客的需要,这里陆续出现了很多面向外国人的酒吧、西餐厅、工艺品店、彩拓店以及出租车铺,无论早晚,都能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慵懒地坐在路边的小桌旁,或埋头看书,或低声叙旧,或高谈阔论,组成了大理一道别致的风景,整条街充满了浓浓的西洋味,久而久之成了一条亦中亦西的街道,于是这条街就被称为“洋人街”。

如今,随着大理旅游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善,外国人的身影已经在大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了。来自各省的国内游客从当地人那里开始学会了感受说,享受生活。尤其是学会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或许激情过后更需平淡,或所以更趋向于恬静、安逸便变成了大力顺德黛米。很多到过大理的朋友都认为,在大理的感觉其实就是像邓丽君各区《小城故事》中的境界,在冬日温暖的的阳光下、在洋人街边放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这样的生活不知大家是否向往?

当天边大团大团的云朵自由舒卷,当清爽的空气里开始弥漫山花的幽香,当身着艳丽服装的白族男女擦肩而过,终于相信,这一次真的来到了大理。

早起的晨光将肃穆的大理古城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九街十八巷式的棋盘式布局隐隐透射出古代王都的风采,大理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两汉起,中原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沟通东南亚与川滇藏的茶马古道交汇大理,使之一跃成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南昭十三代,大理国二十二代,连续了520xx年。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铸就了传统中最富内涵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和谐共生。追忆这段辉煌的遗迹,在大理随处可见。太和城旧址树立的南诏德化碑以汉语骈文写成,表达了南诏国与唐朝修好的愿望。在张胜温绘制的大理国繁像中,古代南亚西亚16国君王,朝贺大理国王的生动画面历历在目。著名的蓝天瑰宝剑川石窟里有一副南诏第6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形象再现了南诏王的宫廷生活。有力佐证了大理区域文化形态彻底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屹立在苍山洱海间的崇圣三塔仿佛冲天的文笔记录了大理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清风吹皱的三塔的倒影,散作涟漪远扩,这一刻,历史好想要被唤醒了似的。历史是鲜活的,它植根在大理的山水人情,更融进了每一个搭理人的血脉中,闲游大理,沉浸在历史的古色古香,更为天地造化的自然景观叹为观止。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伫立在澜沧江的霁虹桥上,斑驳的铁索曾一次次承载着满怀艰辛与希望的旅程。小坐于沙溪古镇幽暗的驿站,仿佛满耳都是马帮如释重负的酣畅欢笑。 大理之美,首推横列芦萍,十九峰连绵不绝的苍山,高原巨大的云朵将沉沉的影子肆意投射其上。蔓延的绿色被涂抹的深浅不一。走进苍山,数不清的奇峰怪石扑面袭来。穿越在巨石之间,居然体会到夹缝中求生存的快感。这是一山分四季,隔离不同天的世界。山势巍峨挺拔,造成了明显的地理气候。奇峰怪石,丰富植被,赋予了苍山雄伟的险境和千般的俊秀,清白如练的溪流瀑布让苍山充满了动人的灵性。苍山脚下的蝴蝶泉因五朵金花声名远扬,至今游人如织。每年的蝴蝶泉会,身着盛装的白族青年男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着爱情,欢乐地氛围另苍山也为之侧目。

与苍山相映成趣的是洱海,曾孕育出大理最早的人类文明。25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由北望,浩大汪洋,音波无际,从西看,清新秀美,犹如新月。迎帆点饰,海鸟翩跹的景致为苍洱风光平添了几分雅趣。上官花迷离了游子的双眼,下关风飘落了一墙的愁绪。

天,蓝的纯粹,云,白得纯粹;山,绿得纯粹,水,清得纯粹。置身其间,仿佛遨游于一个巨大的美的气场,连心灵也纯净了许多。大理地区长期和睦共处着汉、白,彝族、苗,回等多个民族。

南诏大理国一脉相承的开放与宽容,令他们创造出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模式,大理宗教最富特色的是白族的多神崇拜。它集原始崇拜和佛道儒等宗教内容于一体,神人物之间没有严格定义,自然随性,帝王将相,英雄孝子,甚至奇树怪石都可位于供奉之列。

以百组文化为代表的大理世俗文化,精彩纷呈,与日程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无尽的创造性和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力。白族尚白,妇女的服饰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户户有水,家家养花的白族,十分注重居住环境,村寨一般保持一致的格局,门楼常用花雕砌成飞檐斗拱,并饰以浮雕、彩绘,形成一高两低的三滴水并隔式建筑,院落则流行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景和走马转阁楼。白族人待客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最简单的形式凝练了人生百态,蜚声海外的大理石天然画,意境悠远,浑然天成。运用古老传统工艺制作的扎染,印纹自然,明楚清雅。

最显大理大理风情的,当属每年众多的节庆仪式,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三元街,白族的火把节,东方狂欢节的绕三菱等,汇集了成千上万,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普通百姓,弹起三节琴,敲起八角鼓,舞动霸王鞭,纵情释放着大理人自信、豁达的天性。那种集体狂欢的场面,洋溢出一股股生命的本真。即使是旁观者,也无不为之动容。

皎洁的洱海月,映衬着大理源远流长的过去,古城洋人街上,阑珊的灯火,昭示着大理充满希望的明天,大理的山水人文,仿佛一面多能镜,折射出五彩斑斓的浪漫魅力,亲近大理,感悟大理的方式有许多种,慕名而来,一见倾心,住上三五载甚至度过一生的游致,休闲度假,盘桓月余,乐而不思归的游致,即使一个行色匆匆的游着,在大理毅然会收获颇多,携着一抹苍山的悠远,带着一泓洱海的宽广,还有大理人脸上温暖的笑意,生命中从此从满了一种积极乐观,宽容和谐的情愫,而大理作为一个经济和谐发展,民族和谐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正逐渐演变成一个记忆中的亮点,时间越久反而更加清晰明朗。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丽江泸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这里既是著名的女儿国,又是歌舞的王国,一经踏上这片热土,游人无不为那远远近近、悠悠扬扬的“阿哈巴拉”所动容,无不为那如巨龙滚动的甲搓所吸引。看那远方漂来的猪槽船,载着阿妹,向你招手,向你放喉:“啊朋友,来了就莫走,阿妹陪你到月落西山头”。

泸沽湖位于云南宁蒗县与四川盐源县之间的崇山峻岭中,距宁蒗县城69公里。湖面积5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达93米。湖水清碧,最大能见度为12米,是云南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中国最深的淡水湖之一……湖水向东流人雅砻江、金沙江,属长江水系。整个湖泊,状若马蹄,南北长而东西窄,形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泸沽湖不仅水清,而且岛美。泸沽湖四周青山环抱,湖岸曲折多湾,共有17个沙滩、14个海湾;湖中散布5个全岛、3个半岛、1个海堤连岛,一般高出水面15至30公尺,远看象一只只绿色的船,飘浮在湖面。其中,宁蒗一侧的黑瓦吾岛、里无比岛和里格岛,成为湖中最具观赏和游览价值的三个景点,被誉为“蓬莱三岛”。

泸沽湖分为5个景区,分别是泸沽湖及湖周边的摩梭村落、永宁(扎美寺和永宁温泉)、阿夏幽谷、格母女神山和小落水村。

泸沽湖是我国西南高原上的一颗诱人的明珠,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这里是东方古老神秘的“女儿国”,征服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猎奇探胜者。这里的摩梭人是中国唯一的母系氏族。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

摩梭少女的风姿,独木轻舟的典雅,此起彼伏的渔歌,堪称“湖上三绝”。在泸沽湖的每个山湾村寨,你都可以看到那些穿着秀丽衣装,落落大方,清秀美貌的摩梭姑娘。

泸沽湖美丽的身形像一个马蹄印,相传这是格姆女神和她的“阿夏”瓦如卡那男神相会那晚,因缠绵沉醉,男神跨上神马刚准备离去时天就亮了,天亮后他再不能回去了,神马被缰绳一紧而踏下一个深深的马蹄窝,马背上的男神化成了东边回头望的瓦如卡那山,女神伤心的眼泪注满了马蹄窝,她自己化成了格姆山。这是一个被爱情的眼泪注满的湖泊。你看懂它马蹄印形的故事后,再走湖畔的摩梭村寨,就准备好了一个畅游“女儿国”的美丽心情。

特色景观:

泸沽湖和摩梭村落:

一可看湖,二可看木楞子房和四合院,三可乘猪槽船游湖岛,四能在风情路上领略摩梭风情,五还可了解神秘的阿夏婚。湖西岸美丽的落水村,因交通便捷和湖畔理想的位置,成为这个景区的代表性景观。扯挎山丫口立着一个横跨公路的彩门,彩门以下约200米的路段是观赏泸沽湖全景的最佳地点。在这里,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泸沽湖美丽的曲线轮廊,翠青的吐布半岛散在蓝玻璃镜面般的湖面上,格姆女神山(狮子山)在湖北岸姿容端庄。如果恰是春天,你的镜头下缘还是串串簇簇的红色山花。

永宁:

北距落水村20公里的永宁,有着名的扎美寺和永宁温泉,在这可看摩梭人的藏传佛教艺术及悠远的文化,还可了解历史上的摩梭民风。最近新开的景点有草海以及具有传奇色彩的摩梭女王。

阿夏幽谷:

着名的泸沽湖大峡谷。主要看点:泸沽湖水源、天堂水瀑布、阿夏瀑布、女儿河、老僧面壁、菩萨洞(溶洞、地下河出口)、红豆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月份满谷的野桃花等。不管是历史的、宗教的、生态的、美学的、民俗,都具有无可限量的价值,是人们观光、旅游、消闲、祈福消灾、祛病、探险等活动的好去处。游览整个景区大概需1个半小时。离大洛水村800米,门票45元。

格姆女神山:

屹立于泸沽湖北面,其山势雄伟壮观,倚天耸立,俯视从东北伸进湖中的狭长丰岛(里格岛),犹如“金獭捕鱼”,又如蛟龙在追逐湖中珍珠。可乘坐缆车上山,票价90元。

小落水村:

云南境内泸沽湖边的最后一个传统而古老的摩梭村寨,没有旅游商店,没有标准间,只有真正在那里生活劳动恋爱着的摩梭人。很少有游客足迹,只有那些背着沉重行囊环湖行走的驴友偶尔来到村头湖边,摄影留念,喝酒聊天。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红河州因终年川流不息的红河此而得名,是云南省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云南省的最低海拔、最大文庙,最长古桥,最早的出境火车都分布在红河州境内。红河州辖二市,11个县,个旧市为自治州首府,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地区。除哈尼族、彝族之外,还居住着苗、傣、壮、瑶、回、布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7%。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南部,与越南毗邻。全州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以元江为界,元江以东属于滇东高原区,元江以西为横断山纵谷的哀牢山区。全州最高处为金平县西南部的西隆山,海拔3074米;最低处在河口县南溪河口,海拔76.4米。境内河流分属红河、南盘江(珠江)两大水系。红河发源于云南省中部,由西北向东南奔流。上游有东、西两条主要干流,东干流发源于楚雄州绿丰县境,称东河;西干流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境,称大西河。两河在楚雄双柏、玉溪新平县界交汇,水量骤增,称嘎洒江、漠沙江。流入玉溪元江县境,亦称元江。中游进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流经红河、石屏、元阳、建水、个旧、金平、蒙自、河口等县市境,在河口县城旧街处与南溪河汇合后流入越南,经河内市注入南海北部湾,在下游形成了富饶的红河三角洲。

红河两岸资源极其丰富,是云南省有色金属和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大锡产量居全国第一。个旧市被誉为我国的"锡都"。这里历来是省内重要的木材基地。野生动物中珍禽异兽不少。全州有三个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烤烟为主,草果产量居全国首位。香蕉、菠萝、石榴为自治州的名产,历史上商业比较发达。所辖蒙自县从20年代初,一直是滇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它们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哈尼族信仰原始宗教,住土掌房,衣服多为蓝、黑色,妇女会刺绣挑花,女青年喜爱一银链、银币、银泡为胸饰,能歌善舞,"把乌"是哈尼族特有的乐器。彝族服饰可区别的有近百种。红河彝族姑娘爱戴鸡冠帽,帽上的大小银泡,表示星星和月亮,象征光明和幸福。瑶族妇女能纺善织,梳圆锥型发式和戴红头巾的,是已婚妇女的标志。

红河州内旅游景观价值较高和交通接待条件较好的地区当数建水与河口,主要景点有:燕子洞、文庙、朱家花园、朝阳楼、溪河漂流、中越大桥、两河交汇等。

文庙:位于建水县城建水一中,规模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共分6进院落,纵深达625米。每逢佳节,建水文庙都要举行祭孔礼乐和祭孔乐舞,仪式隆重。

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县城建新街是清末乡绅朱谓卿兄弟模仿《红楼梦》大观园兴建的家宅和宗祠。为云南省现存最大的私家园林有“边睡大观园”之称。

朝阳楼:位于建水县城东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朝阳楼形似北京天安门所以建水人大都称其为“小天安门”。

溪河漂流:位于河口县城以北35公里的牛郎滩。南溪河漂流全程32公里,其中有8公里为中越国境线界河。南溪河漂流,共有40多个急滩,6个险滩。

两河交汇:位于河口县城西南部,红河自西北流来,水质混浊发红;南溪河从东北而下,水质清澈,两条河在此处汇合,形成一清一浊,一蓝一红的一水两色的自然奇观。两河交汇处是云南省的最低海拔764米也是中国云南省与越南老街省。谷柳市两国三省市的分界点。

中越大桥:位于河口县城南端南溪河上,横跨中越两国,为铁路和公路混合用桥。大桥全长76米,以桥正中心为国界,北段中方管辖,南段越方管辖。大桥南北两端分别设有中国和越南两国出人境联检机构。

交通:建水距昆明220公里,汽车票价30元需6至8小时,昆明发车的有东部客运站白班中巴车,南窑客运站夜班卧铺车。建水距河口245公里,票价35―40元。河口距昆明430公里。汽车票价分别为高快空调车85元,中巴车45元,卧铺车60元,需10至14小时。

游历完多彩的红河之后,中越边境旅游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公民可以凭本人的身份证到河口国际旅行社边境办理旅游业务,可选择老街、谷柳1日游,老街、甘塘、富楼2日游,河内、海防3日游,河内、海防、下龙湾5日游等多条旅游线路。这样的出国游的梦想一下就可以实现了!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游览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观的深邃;现在我们去观赏苍山洱海,领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们乘游艇去洱海公园。洱海公园又名团山公园,位于下关城区东北2公里处的团山。它北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与苍山南端的斜阳峰相对。南诏国时,这里是国王的鹿苑。1976年这里新辟为公园,占地1600余亩。山上有动物园和苗圃花坛,广植大理地区的各种名花异卉,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游览之地。

现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园临海长堤,我们离船上岸,这是团山脚下的滨海游览区沿着270多级石阶拾级而上,我们到达山顶。大家看,这翘角飞檐的楼阁是望海楼,檐下悬匾,上书:玉洱银苍”,黑底金字,苍劲古雅,它是中国慕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望海楼是领略“玉洱银苍”的佳境,凭栏远眺:东边洱海浩瀚,一碧万顷,西边苍山绵延,莽莽苍苍。

各位朋友,让我们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游。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绍是却是苍山。先前,我们在大理城,在苍山脚下的公路上,没能很好地端详苍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园望海楼,视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苍山末端。现在,随着游船不断前行,我们眼中的苍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说,横断山脉像一只巨臂,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云南西部,苍山就是这支世界著名山脉中云岭的一个分支。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这十九峰从北至南的顺序是: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为:霞移、万花、阳溪、芒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蓂、阳南。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称。我先向大家介绍苍山的雪。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历代文墨客赞辞颇多, 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苍山的云更是名传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苍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顶有不少高山冰碛湖泊,这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还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泻,在清纯甘甜泉水的滋养下,苍山充满生机。冰碛湖畔,密布着原始森林和许多珍奇林木、奇异花卉,特别应告诉大家的是,苍山的花卉早就芳名远播,而且它还使苍山名扬四海。美国教授罗·兰开斯特曾说:“在美国有100多万知道中国云南的大理苍山,因为他们都种有许多美丽的大理苍山的杜鹃花。”

苍山的石,驰名中外。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三塔矜高古,顺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肘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竞珍传。”

苍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苍山的魂。这种瑰丽的奇石,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独大理的最奇美,且开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称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扬天下。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正在前行,现在应该向大家介绍这碧波万顷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弥苴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经漾濞红绕入澜沧江。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无瑕的美玉,秀丽无比,它正以广阔的胸怀欢迎各位来自远方的宾朋。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科学的结论是:一、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其反光极强;二、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与苍山雪、洱海月相连的大理四大名景还有上关花、下关风。洱海和苍山之间的坝子,是一个狭长形的冲积平原。南诏国时,在这一狭长地带北南两边各筑一座小城,扼守要冲,保卫王都的安全。北边的称龙首关,又称上关;南边的称龙尾关,即今下关。所谓上关花,是指上关“十里香奇树”,此花原在上关沙坪街的和山寺内,其花大如莲,年开数百朵,香气溢四方,花开时节,观者如云。又因此树结果壳坚,可做朝珠,故花又称“朝珠花”。后来,此花绝迹了。前些年,据说有人在苍山森林中又找到了它。下关风指西洱河谷吹入下关的风,终年不止,尤以冬春为盛,你一进入下关就可以感到下关风的存在。它几乎每天都以怒号,扫街穿巷,撩衣揭帽,使下关了得到了“风城”的雅号。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各位来宾朋友: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我所在旅行社,衷心的欢迎诸位来到丽江观光旅游。我姓和,和气的和,大家叫我小和就可以了;驾车的司机姓木,树木的木。在云南,凡是姓和、姓木的,绝大部分是丽江纳西族。今天,我非常高兴能为各位导游,我将尽我所能把丽江最美好的景观介绍给各位。

作为东道主,现在我想用丽江纳西族独有的方式为大家接风。我们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由我为大家唱纳西迎宾曲。

“远方来的朋友啊,纳西家里来到了,坐一坐。山也欢,水也笑,纳西人家多欢喜。祝愿大家心情舒畅……”

我和木师傅衷心祝愿大家在丽江度过一段舒心、愉快的美好时光。我们这个旅行团在丽江的逗留时间是四天三晚,第一、三晚住宾馆,第二晚下榻泸沽湖摩梭山庄。在此期间,我要带大家去参观丽江古城、玉龙雪山、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泸沽湖等几个主要的景区。在丽江,各位来宾有什么事情要办,有需要我和木师傅帮忙之处,请不要客气,尽管提出来,我们一定尽力去办。

我们降落的丽江机场,坐落在与大理州鹤庆县交界的丽江县七河乡境内,海拔2200米,1995年建成通航。丽江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大型客机,现已开通丽江至昆明、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香港、西双版纳等多条航线,每年客流量超过了50万人次。丽江机场现已经成为云南省仅次于昆明的第二大航空港。

从机场到丽江城有26公里,乘车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我将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沿途的风光和丽江的概况。...

现在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理)丽(江)公路上,前面这座缓坡叫关坡,在古代这里是出入丽江古城的重要关隘,如今也是丽江的南大门。这里距昆明550公里,坐上空调大巴南下大理需要3小时,到昆明需要6-8小时,早上还在四方街吃丽江粑粑,下午就可以到昆明去吃过桥米线了!

首先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丽江既是一个县又一个地区的名称。丽江地区现在管辖4个县,其中华坪县是煤炭基地,永胜县是鱼米之乡,宁蒗彝族自治县和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是重点旅游开发区。全区面积20600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除汉族外,人口较多的还来纳西族、彝族、傈僳族、白族、普米族等10个少数民族,人口64万,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7%。丽江少数民族的语言、习俗、民居、服饰、节日、歌舞丰富多采,独具特色。

现在,我们的车过了关坡丫口,地势一下子变得平坦起来了,一个宽宽的山间盆地展现在眼前,这就是云南特有民族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我们称为丽江坝子,它是滇西北最大的高原盆地,面积近200平方公里,海拔2400米左右。丽江县城大研镇就坐落在坝子的中央。人们通常说的丽江古城,就是这个大研镇的中心,这在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成为一座世界文化名城。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里叫“丽江”呢?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是说,“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大家知道,金沙江就是长江上游,因产金沙得名。但为什么金沙江又称“丽水”、“丽江”呢?史书上的主要说法是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即犁田的犁,山水的水。昆明大观楼长联作者孙髯翁就在《金沙江》诗中写道:“劈开蕃域斧无痕,流出犁牛向丽奔”。蕃域即今藏族先民吐蕃居住区。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

从地图上看,丽江的西、北、东三面都有金沙江环绕,就像拉丁字母w,形成三大转折奇观。由此看来,元世祖忽必烈用此突出的自然实体取名“丽江”,是很恰当的。丽江就是美丽的金沙江,当地纳西语又叫“依古堆”,意为大江转弯的地方。说到这里就引出了丽江古城的大环境——玉壁金川。玉壁指的就是玉龙雪山,它位于这个坝子的北端,像是古城的一堵银色照壁,把古城映衬得光彩夺目。金川指的就是金沙江,它三面环绕丽江地区615公里,堪称全球最美丽的江段。

丽江县城虽然地处云南西北高原,终年看见雪山,然而没有严寒,没有酷暑,不要暖气,不要空调。这里年均气温摄氏12.6度,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约为摄氏6度,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摄氏18度,年温差仅有12度左右。同时,丽江出现绝对低温和绝对高温的次数比较少,持续时间也不会太长,所以四季的界限不很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低纬度的地理位置,丽江位于北纬27度左右,冬夏两季日射角度变化小,地面温度比较均匀;而每年夏秋,又受海洋季风暖湿气流影响,阴雨天多,地面气温不易升高;加之纵横交错的高山成为阻挡北方寒流的天然屏障,所以这晨形成干暖温和的独特气候。

同时,丽江工业不多,自然很少受到污染,空气清新洁净,到处青山碧水,四季庄稼生长,尤其冬春季节,天空分外湛蓝,阳光充足明媚,令人赏心悦目。当然,正是由于丽江的四季不很明显,立体变化,遇雨成冬,而且昼夜之间的温差比较大,所以外地客人到丽江后应适当注意增减衣服,以免引起感冒。

各位朋友,丽江虽然地处偏僻,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五万年前,已有旧石器晚期智人“丽江人”在此生息。从新石器、青铜器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丽江是云南古人类的摇篮之一。丽江地区开发较早,公元前120xx年西汉即设遂久县管辖,元初设置云南37路之一的丽江路,“丽江”一名从此开始。元代至清初的470年间,丽江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统治区域中心。

如今的丽江县,是中国唯一的纳西族自治县,也是丽江地区最大的一个县,面积7648平方公里,人口约36万,其中纳西族占55%。纳西族源于中国古代南迁的氐羌族群,居住在以丽江为中心的滇川藏交界处,总人口约有30万,而丽江县有20万,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7%。纳西族人口不多,分布不广,然而却以古老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著称,有人说它是小民族创造大文化。

纳西族最为著名的文化特色是“三个活化石”。所谓“三个活化石”,即是文字活化石——纳西象形文字、音乐活化石——纳西古乐、人类社会活化石——摩梭人母系大家庭。创造于唐代的纳西东巴文,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至今仍在丽江流行的两套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被中外音乐界被为“国宝”;泸沽湖畔摩梭人,至至今仍保持着母系大家庭和不娶不嫁的阿夏走婚形态,为世所罕见。

说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丽江古城南郊的环城路上。大家请看,右前方有一座苍翠的山岗,形似狮子滚绣球而得名狮子山。秀丽的狮子山天然地把丽江古城和新城分隔开来,但又将它们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山顶高楼,名叫“万古楼”。登楼北望雪山,历历在目,南观古城,尽收眼底。

路的左边,这座高大的建筑叫黑白水大酒店,主楼高17层,客房128间,是由云南黑白水电力集团投资控股的四星级酒店。前面是一个丁字路口,我们右转进入民主路,路口左右各有一座酒店:右边的森龙大酒店,是由丽江森龙集团投资兴建的三星级酒店;左边是云杉饭店,也是丽江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完备的客运汽车站。

我们乘坐的汽车正在环绕狮子山西北侧行驶,途中我们还经过了丽江体育场、神农大酒店、邮电大楼、百信商场、百货大楼等单位。这里是一个三叉路口,右转不远就可以进入丽江古城,我们左转进入新大街,这是丽江新城的第一条街道,也是目前商场最集中、最热闹的街道之一。前面一个丁字路口,左转可以进入福慧路,丽江地区和自治县两级府署就在这条路上。

我们继续北行不远,就是丽江新城最早建的市政广场——红太阳广场。广场左边是新建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右边矗立着毛泽东塑像,像后衬托着一堵语录墙。这座建于1969年的毛泽东塑像,设计极富时代色彩,就连每一处数字的组合都是精心安排。正方形的台基高1.949米,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拉开了一个崭新时代的序幕。塑像基座高5.16米,南面有韶山、井冈山浮雕,北面是延安、西柏坡浮雕,西面(正面)是天安门和红旗浮雕,它们简明地勾勒了毛泽东有代表性的重要革命历程。塑像全身高7.1米,寓意中国共产党7月1日成立。整座塑像包括基座和塑身高12.26米,寓意毛泽东生于12月26日。

请看:毛泽东身穿军装,左手自然贴裤,右手上扬,正向人们致意。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七级大地震,广场四周建筑顷刻间大量坍塌,让人惊讶的是这座毛泽东塑像却丝毫无损、巍然不动,一时传为奇闻异事。不管怎么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在老百姓的情感上,是永远不会磨灭的。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既能引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也可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

各位来宾,我们下榻的宾馆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请大家到大堂后稍事休息,我和领队立刻给大家办理入住手续,进房间后首先请检查一下房间的物品是否齐备,大家可以洗洗脸,喝点水,休息一下。请记住,中午12点在一楼餐厅用餐。因为我们中午饭后就直接到丽江古城游览,请带好下午参观游览的必需品。

好的,现在我们可以下车了。谢谢大家的合作!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大理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大理古称叶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西汉汉武帝在大理设置郡县;南诏国(738—920xx年)、大理国(937—1253年)在此建都,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清初设迤西道、大理府等。由于大理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艺术丰厚,被誉为“文献名邦”、“西南的敦煌”。大理还是蜀身毒道及茶马古道(即今滇印、滇藏公路)经由地,西亚、西南亚文化以及汉、藏、彝、白、纳西、傣等民族文化在此交汇,形成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开放性以及宽和、兼容的文化特征,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之称。

1956年,成立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南城门

前面这一座雄伟的城楼便是大理古城最古老的建筑—南城门,它也是古城的正门。刚才在214国道隔离带的巨石上我们看到“双鹤拓疆”四个大字,传说白族的祖先是循着一对双鹤的足迹来到这块风水宝地的,意思是“大理是仙鹤开拓的疆土”,所以南城门又称为“双鹤门”,双鹤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城门上巍峨的城楼被当地人称为“南门古楼”,斗拱飞檐、雕梁画栋,是古代殿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城门上的“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大理时所题。南城门是大理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影视中上镜最多的“大理古城标准像”,可不要错过拍照留念的好机会哦!

各位朋友,拍完照后我们马上就要沿着皇城根进入“六朝古都”—大理古城游览。请看,眼前的这一段城墙气势宏伟、曲折蜿蜒,现存300多米,高8米,是1999年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的。

登上城楼,大理风光奔来眼底,古朴的城墙处处透露出王者的风范,这也是我们将其称为皇城根的主要原因。说到这,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刚才你说的“六朝古都”不会是南京吧?其实我告诉您,我们大理也是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熟悉云南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我们云南的彝族、白族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从1000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开始,先民们便已经在这块土地上先后建立了独立政治的南诏国和武侠小说中脍炙人口的大理国,再加上南诏国灭亡之后的三个小王朝和大理国时期的大中国、后理国,这几个王朝都以大理古城为都,所以说大理古城是“六朝古都”。从公元779年到大理国灭亡前的500多年里,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直到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跨革囊渡过了金沙江,翻越苍山灭了大理国,将云南行省省会迁移至今天的昆明。

大理古城的历史

古城大理,原为白族先民“西洱河蛮”所建筑的“羊苴咩城”意为羔羊之城。据清代学者解释说,大理地肥水美,就连娇弱的羔羊都能在这里幸福地生长,可见大理自古以来便是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唐大历十四年(779年)南诏第六代王异牟寻把都城太和城迁到这里,仿长安城格局建造南诏王都。重建的羊苴咩城方圆十五里,外城“六街三市”为四方商贾所居,异国珍奇都在这里交易。中间又筑了方四里的内城,名为叶榆城,为南诏王室和文武大臣的住所。南诏第十代王劝丰佑时期(824—859年),在城西南建立了“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的五华楼;城西北又建崇圣寺和千寻塔,延续到大理国时期才完成三塔全部工程。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时,仍以羊苴咩城为都城,并以“大理国”为国号,改叶榆为大理。“大理”一词来源于南诏国第十一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礼”与“理”谐音。段思平改为大理国,有改革旧制、推行礼制、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此后,“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

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大理城在唐宋500多年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个年代是古代大理城最辉煌的时期,据美国学者考证,公元1020xx年时大理曾为世界上十四大都会之一,排名第十三位。当时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大理成为国际城市,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如今的大理城,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南诏、大理国的都城—羊苴咩城西部的旧址上修建的。历代曾经多次扩建、重修。大家看到的东(洱海)、南(双鹤)、西(苍山)、北(三塔)四座城门楼和部分城墙,按照当今国际上对古代文物的“修旧如旧”原则,已在逐步修葺,大体恢复了昔日的容貌。

白族居民

城内街道纵横、井井有条,为典型的棋盘式布局,九街十八巷大都保留明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筑特点,显得故意盎然。

白族居民特点:青瓦白墙、朴素大方、典雅别致、崇尚文化。

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大理建房靠苍山、面洱海,正房坐西朝东,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射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称“照壁”。所谓“四合五天井”,即由四方房屋组成,有四个院落,其中四方房子中间的院落最大,每辆房子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共四个,较小,故称“四合五天井”。

苍山十九峰十八溪间的鹅卵石,被聪明的白族人民信手拈来,垒墙筑房,造就了民间所说的,大理有三宝,其一是“卵石砌墙墙不倒”的奇迹。根据8世纪的《蛮书》记载,大理用卵石砌墙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千百年来的丰富经验,已形成特殊的砌墙技巧。其要点是:大小搭配、错缝垒叠、大头像内、小头向外、认真填塞、块石砌墙角。技法包括:干砌、夹泥砌和包心砌三种。有趣的是,刚砌好的卵石墙,用手掌拍打,会颤抖的才坚固耐久,于是有“新墙如豆腐”之说。 另外还有哪两宝?待会儿下了城楼,我带大家细细看看去,慢慢道来 复兴路

穿过城门,回头看,在城门后方还有佛龛,龛内有佛像,这是其他古城楼所看不到的,这些佛像是大力作为“妙香佛国”的重要见证。

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叫复兴路,它连接了南北两座城楼,就像棋盘上的楚河汉界把古城一分为二。它不但是古城的“长安街”(古城最长的南北主干道),还是古城的“王府井”(古城主要商业街)。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土特产和手工艺品让你看得眼花缭乱,这里终日熙熙攘攘、365天的热闹非凡,就怕你不花钱。扎染、草编、大理石;翡翠、木雕、金银器;沱茶、乳扇、卤饵块、雕梅、蜜饯、水泡梨就看你吃的了多少,驮得动多少喽?不过合适的提醒你一句,回家的路费可要留够哦!不然“讨个鹤庆婆,当做骡子驮”,你买再多的东西也要有人帮你驮了;当地的白族金花,不仅温柔善良,而且能干贤惠,只是连你也许都会被驮到她家去喽!

杜文秀帅府(大理市博物馆)

大家请看,大门匾额上刻着“总统兵马大元帅府”,这里原为云南提督衙门,也曾是清末滇西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的帅府,现在是达历史博物馆。该馆陈列的历史文物的藏品总数为4883件,其中不少是精品文物。分别有“历史文物展厅”、“陶俑馆”、“佛教艺术馆”、“书画艺术馆”、“大理白族扎染艺术馆”、“杜文秀起义图片展”、“大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图片展馆”、“碑林区”等展区。馆内的碑林是云南省目前最大的碑林,收集了大理国至清代的200余通碑刻,其中“山花碑”是用汉字记录白语的珍贵碑刻,距今已有500多年,是明代白族著名诗人杨黼所

作,碑文主要咱送了大理的美景和抒发了个人的思想感情,需用白族语言才能朗读。

红龙井水景街

这条潺潺的美丽小街叫红龙井。那是因为这儿曾经有过一口水井,叫红龙井,是附近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后来当地人就用“红龙井”来指代这条400多米的街道。以井的名称来命名街道也是古城的一个文化特色。

大理古城周边的美得益于沧洱美景,但城内真正的美却在于水,在于清凉甘洌的苍山雪水,在于神秘清甜的地下井水。这山溪与井泉,既平添了古城无限的静谧与温柔,也造就了水神与龙的美丽传说。关于红龙井,就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孝子非常孝敬老母亲,母亲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孝子四处求医问药,病情终未见好转。一晚,孝子梦见一老者告诉他,在古城的某个地方埋藏着一颗玉白菜,可治百病;玉白菜有四条红龙看守,让孝子用诚心去感动红龙。梦醒后半信半疑的孝子按照老人的指示果然找到了玉白菜,并告诉红龙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好心的孝子终于得到了红龙的同情,摘得玉白菜,治好了母亲的疾病。消息传开后,财主想霸占这颗神奇的玉白菜,便冒充孝子来到红龙井,贪心的财主想把整颗白菜拔走,一时间地动山摇,红龙踩死了贪心的财主。从那以后大理就隔三岔五的地震,人们说,那是因为财主动了龙脉。

20xx年,大理市政府以“红龙井与玉白菜”传说为素材,全新打造了一个及食宿、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水景文化休闲区。水仍是苍山流淌下来的溪水,穿西城从红龙井洞直泻而来;落差,则是古人的大智慧,几百年前造城就顺应自然,整个城市略微西高东低,无怪乎大理城自古“家家门前有流水,户户房前柳成荫”。

现在,我们进入了全长408米的红龙井水景街区,溪水轻轻抚过四个盘形石水槽,奔流向东。这里塑“孔方兄”寓意深长:方孔之中“水满则溢”,水代财,属于自己的财好好留住,不该属自己的财就让它自然地流去吧!我们可以沿着溪水两旁的人行道分级而上,路两旁绿柳成荫,路上鲜花盛开;眼前清泉流淌,水花溅起,如玉珠落盘,潺潺水声不绝于耳。大家看,顽皮的小孩追逐着跳过了水中的石头,有的还干脆脱掉了鞋子踏进溪水里,有的半蹲着戏水打闹;在尖叫声、欢笑声中,也许有回忆起了童年的你。水是这样清澈,如果感兴趣,你们也可以去踩踩水,去泼泼水,大理红龙井的吉祥幸福水,会给你们带来好运!

我逆流而上,现在到达了景区的核心区。来,大家进入这个小亭子,这里就是红龙井的原址。请看!亭子中心这个雕塑正是传说中的“玉白菜”;雕塑四周墙壁上:这边刻有“红龙井与玉白菜”的传说;这边有“十二生肖图”,这里是“红龙井的建造过程”;哎!怎么单单少了红龙?哈哈!这位朋友精明!让他看到了。我们就只顾往下面看雕刻,也没注意朝上看看,这不是,龙正盘在亭子的四根柱子上守护着玉白菜呢!

这一路上,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小酒吧、小餐馆,且大都将座椅放置在水边,如果有谁走累了,在竹椅上歇歇,沏上一壶清茶,来几样美味或点心,约上几个朋友,照样也能谈天说地聊人生。夜晚来临,当水边的仿古街灯依次亮起,灯光随水晃动,景致更是迷人。坐在水边,不用弯腰,你的手野呢个伸进清凉的溪水;清风拂过,柳叶划过你的发梢,远处传来飘渺的古乐,你肯定以为自己来到了世外桃源。呵呵,人生之惬意,也不过如此吧!大理,更适合一心向往“慢生活”节奏的忙碌都市人解压放松、休闲度假。

大理武庙

您前方这块古照壁已经屹立了600多年,它长21米、高15米,属大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当年大理尚“武”精神的见证者。照壁具有装饰、辟邪和反射阳光的作用,曾有人说埃及人在金字塔里用镜子层层反光汇集阳光,而我们白族则是用智慧留住了阳光。

照壁对面就是大理古城内香火最旺的地方—武庙会。

大门石碑牌坊—棂星门,本该是文庙建筑。跨过此门,考生学子得神赐福,必定金榜题名。请注意:坊门正面字体颜色为青色,背面则为蓝色,喻指从此步步高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此为“石马井”,相传是古城财富之眼,围绕古井,依四象方位有麒麟、貔貅、金蟾、龙龟四只招财纳福的祥兽镇守。品饮瑞祥兽口中涌出的清泉,福禄寿喜便会始终围绕在身边。地上的雕刻均为“孔方兄”,还刻着四个字“河赕古道”,什么意思?让我给大家解释:据唐宋时期文献记载,洱海在南诏国时期称为“河”,白族称坝子(盆地)为“赕”,河赕就是洱海地区,河赕古道,也就是指通过大理洱海坝子的这段古驿道。

穿过武成门,地上铺就着“阴阳太极八卦图”,寓意天、地的鲲鱼和鹏鸟雕塑下方各置一刻度盘,每盘刻有易经六十四卦象,对应关武帝与六十三白族本主神,转动鲲鹏依卦象找到自己的守护本主,为幸福生活祈愿祈福。

再穿一殿,又一广场,中央置道教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后天八卦与二十八星宿组合的卦位圆盘环绕四灵而设,可对照生辰卦位找到自己的守护星辰。

我们眼前这座气势恢弘的建筑,就是在明代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武庙大殿。进得大殿,对面端坐正中的红脸美髯公—对,您说对了,关圣帝君!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关羽,三国名将,一位武功盖世、高风亮节,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堪称人之楷模,为万世敬仰。他还有“治病救灾、驱恶辟邪”,“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神力,所以被奉为武财神。旁边两位照例是关平、周仓。可后边的呢不知道了吧!那是六十三位我们白族的本主神。

将关帝圣像与六十三尊大理本主神像同侪供奉,妙香千里。这可是头一回,大理武庙将成为全球3万多座武庙中唯一的“本主武庙”。

何谓本主呢?本主是白族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等原始宗教观念的产物,其实就是本土本地的保护神,也称为村社保护神或民族保护神,就是掌管本地区、本村寨居民生死祸福的神灵。在大理白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有自己信奉的保护神,有龙、虎、牛、羊、鸡等动物;有南诏王劝丰佑的清平官段宗榜;有唐代征伐南诏的将军李宓;有为人民除害的英雄段赤诚以及历代的节妇孝子等等。这是一种由神到人的意识观念的转变现象。每逢春节以及本主神,所有村民都要沐浴更衣,打扮一新,杀鸡宰羊,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将山上本主庙中的本主迎接到村中供奉,一同欢度佳节。此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一年比一年热闹,一村比一村隆重。

历史上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大理会举办规模很大的“春醮会”,主会场就在武庙内,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云集武庙,向关帝求财祈福、祁五谷丰登,然后在庙会上看表演、听洞经音乐,进行商贸交易,逛集摊点,热闹非凡。

武庙会将推出最原生态的庙会和民俗文化活动,特别不同的“本主文化体验周”:拜本主诸神、吃本主宴席、赏本主舞乐、接本主巡游等活动,把原汁原味的,兼具观赏性、趣味性与参与性的白族本主文化推介给全世界!

洋人街

大理有条洋人街,很多游客千里而来,慕名寻访,这部,我们已经来到街口了。大家看,街道两旁虽都为白族居住,可橱窗上却写满了洋文,旅游旺季时金发碧眼的老外满街都是,进了小酒吧,那四面的墙壁,甚至顶上,哪国的文字都有,写得满满的。洋人街原名“护国路”,为纪念民国初云南人民反对袁世凯称帝,全国首义、起兵护国而得名。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理旅游业逐渐兴盛起来,外国游客越来越多,基本都住在这条街的第二招待所内(后改名红山茶宾馆,现已拆除并建为中心广场),为了适应这些游客的需要,这里陆续出现了很多面向外国人的酒吧、西餐厅、工艺品店、彩拓店以及出租车铺,无论早晚,都能看到很多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慵懒地坐在路边的小桌旁,或埋头看书,或低声叙旧,或高谈阔论,组成了大理一道别致的风景,整条街充满了浓浓的西洋味,久而久之成了一条亦中亦西的街道,于是这条街就被称为“洋人街”。

如今,随着大理旅游接待设施的逐步完善,外国人的身影已经在大理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了。来自各省的国内游客从当地人那里开始学会了感受说,享受生活。尤其是学会享受大自然所赐予的一切或许激情过后更需平淡,或所以更趋向于恬静、安逸便变成了大力顺德黛米。很多到过大理的朋友都认为,在大理的感觉其实就是像邓丽君各区《小城故事》中的境界,在冬日温暖的的阳光下、在洋人街边放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这样的生活不知大家是否向往?

当天边大团大团的云朵自由舒卷,当清爽的空气里开始弥漫山花的幽香,当身着艳丽服装的白族男女擦肩而过,终于相信,这一次真的来到了大理。

早起的晨光将肃穆的大理古城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九街十八巷式的棋盘式布局隐隐透射出古代王都的风采,大理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从两汉起,中原通往缅甸、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和沟通东南亚与川滇藏的茶马古道交汇大理,使之一跃成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

南昭十三代,大理国二十二代,连续了520xx年。多种外来文化的影响铸就了传统中最富内涵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和谐共生。追忆这段辉煌的遗迹,在大理随处可见。太和城旧址树立的南诏德化碑以汉语骈文写成,表达了南诏国与唐朝修好的愿望。在张胜温绘制的大理国繁像中,古代南亚西亚16国君王,朝贺大理国王的生动画面历历在目。著名的蓝天瑰宝剑川石窟里有一副南诏第6代国王异牟寻议政图,形象再现了南诏王的宫廷生活。有力佐证了大理区域文化形态彻底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包容性。屹立在苍山洱海间的崇圣三塔仿佛冲天的文笔记录了大理的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清风吹皱的三塔的倒影,散作涟漪远扩,这一刻,历史好想要被唤醒了似的。历史是鲜活的,它植根在大理的山水人情,更融进了每一个搭理人的血脉中,闲游大理,沉浸在历史的古色古香,更为天地造化的自然景观叹为观止。风花雪月地,山光水色城。伫立在澜沧江的霁虹桥上,斑驳的铁索曾一次次承载着满怀艰辛与希望的旅程。小坐于沙溪古镇幽暗的驿站,仿佛满耳都是马帮如释重负的酣畅欢笑。 大理之美,首推横列芦萍,十九峰连绵不绝的苍山,高原巨大的云朵将沉沉的影子肆意投射其上。蔓延的绿色被涂抹的深浅不一。走进苍山,数不清的奇峰怪石扑面袭来。穿越在巨石之间,居然体会到夹缝中求生存的快感。这是一山分四季,隔离不同天的世界。山势巍峨挺拔,造成了明显的地理气候。奇峰怪石,丰富植被,赋予了苍山雄伟的险境和千般的俊秀,清白如练的溪流瀑布让苍山充满了动人的灵性。苍山脚下的蝴蝶泉因五朵金花声名远扬,至今游人如织。每年的蝴蝶泉会,身着盛装的白族青年男女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递着爱情,欢乐地氛围另苍山也为之侧目。

与苍山相映成趣的是洱海,曾孕育出大理最早的人类文明。250多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由北望,浩大汪洋,音波无际,从西看,清新秀美,犹如新月。迎帆点饰,海鸟翩跹的景致为苍洱风光平添了几分雅趣。上官花迷离了游子的双眼,下关风飘落了一墙的愁绪。

天,蓝的纯粹,云,白得纯粹;山,绿得纯粹,水,清得纯粹。置身其间,仿佛遨游于一个巨大的美的气场,连心灵也纯净了许多。大理地区长期和睦共处着汉、白,彝族、苗,回等多个民族。

南诏大理国一脉相承的开放与宽容,令他们创造出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模式,大理宗教最富特色的是白族的多神崇拜。它集原始崇拜和佛道儒等宗教内容于一体,神人物之间没有严格定义,自然随性,帝王将相,英雄孝子,甚至奇树怪石都可位于供奉之列。

以百组文化为代表的大理世俗文化,精彩纷呈,与日程生活中处处显示出无尽的创造性和对生活的深刻领悟力。白族尚白,妇女的服饰保持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户户有水,家家养花的白族,十分注重居住环境,村寨一般保持一致的格局,门楼常用花雕砌成飞檐斗拱,并饰以浮雕、彩绘,形成一高两低的三滴水并隔式建筑,院落则流行土木结构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景和走马转阁楼。白族人待客的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回味,以最简单的形式凝练了人生百态,蜚声海外的大理石天然画,意境悠远,浑然天成。运用古老传统工艺制作的扎染,印纹自然,明楚清雅。

最显大理大理风情的,当属每年众多的节庆仪式,一街赶千年,千年赶一街三元街,白族的火把节,东方狂欢节的绕三菱等,汇集了成千上万,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普通百姓,弹起三节琴,敲起八角鼓,舞动霸王鞭,纵情释放着大理人自信、豁达的天性。那种集体狂欢的场面,洋溢出一股股生命的本真。即使是旁观者,也无不为之动容。

皎洁的洱海月,映衬着大理源远流长的过去,古城洋人街上,阑珊的灯火,昭示着大理充满希望的明天,大理的山水人文,仿佛一面多能镜,折射出五彩斑斓的浪漫魅力,亲近大理,感悟大理的方式有许多种,慕名而来,一见倾心,住上三五载甚至度过一生的游致,休闲度假,盘桓月余,乐而不思归的游致,即使一个行色匆匆的游着,在大理毅然会收获颇多,携着一抹苍山的悠远,带着一泓洱海的宽广,还有大理人脸上温暖的笑意,生命中从此从满了一种积极乐观,宽容和谐的情愫,而大理作为一个经济和谐发展,民族和谐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土,正逐渐演变成一个记忆中的亮点,时间越久反而更加清晰明朗。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

主题云南大讲堂听课心得体会如何写八

九乡溶洞奇观形成的机理是由于强烈的喀斯特作用。九乡巨大的洞室、洞穴系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解碳酸盐岩的结果,而洞穴中色彩斑谰的钙华堆积,则是地下水中碳酸钙沉淀堆积的结晶。九乡周围分布有大面积的碳酸盐岩地层,这些地层的形成时期大约是在6亿年前的震旦纪。诗云:“地造天生六亿年,九乡溶洞甲于滇”,即此之谓。碳酸盐岩分布在九乡、麦田河两岸,面积约为100平方千米。由于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以来,云南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不断地被抬升,南盘江溯源侵蚀将滇东高原切割,形成了南盘江峡谷。南盘江的一级支流麦田河深切,切过九乡的地域。在强大的地表水流和地下水流联合作用之下,形成九乡奇异、雄浑、壮观的喀斯特洞穴群和九乡荫翠峡。在地壳间歇式的抬升运动中,九乡地貌演化完成了多层喀斯特洞穴的演化过程,造就了它巨大、奇特的溶洞系统。

麦田河两岸不同海拔高度上发现的近百个溶洞,各种溶洞景观在这里都有代表。由于九乡地区碳酸盐岩的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和水动力条件与其他洞穴系统有差别,致使九乡溶洞群景观特色突出,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巨大的震撼力。由于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在九乡溶洞中还有许多“地质奇观”,这些奇观的情况等到了洞中我再一一给大家介绍。

各位朋友,九乡风景区除溶洞奇观和各种奇特地表景观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这里有彝家的火把节、猎神节、祭白龙、祭密枝、送火神等节庆祭祀活动。在节庆日子时,辽宁导游词,您可以听到彝族青年男女的情歌,可看到摔跋、跳大三弦舞,还可到彝家饮一碗清香四溢的泡缸酒,听一听那古老神奇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临走时别忘了带点九乡的特产:刺绣、编织、米糕等。

各位朋友,说话间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各位请带好随身携带的物品,并记住我们的车牌号、停车地点,好了,大家就随我下车,去领略那神奇的九乡风姿。

我们现在游览的景区是九乡风景名胜区五大片区中首期建成开放,也是最具特色、最神奇美丽的叠虹桥景区。它主要包括荫翠峡、白象洞、仙人洞、雄狮厅、卧龙洞、雌雄瀑、神田、彝家寨、蝙蝠洞和旅游索道几大游览区,全长近5千米,游览时间约需3小时左右。请大家注意,叠虹桥景区的命名是由我们游览途中的一个特色景点而来的,各位可以根据字面含义在我们的旅途中找一找,看谁能最先发现这个秘密。

大家随我进大门顺扶梯盘旋而下。各位是否有浓荫覆盖、清气袭人的感觉,是否发现自己已脱离了上面喧嚣的尘世。我们可驻足一听,那幽咽的鸟鸣时有时无,澎湃的水声在空中回荡。寻着水声我们即将到达九乡洞外极秀极幽之景——荫翠峡。有人说叠虹桥美景一石,荫翠峡独占三斗。

现在我们已身置峡底。各位请看,一线碧水,蜿蜒渐隐于两壁嵯崖峻石间,曲折幽深,不知所终。这就是九乡景区中以极秀极幽而著称的荫翠峡了。而这河,就是我一再提及的麦田河。

荫翠峡全长1000米,上段沉潭平湖,绿水深蕴,能乘船游览大约700米,一会我们将泛舟一游。

各位请看,荫翠峡两崖壁立,虽无长江三峡之崇高险峻,但青树翠蔓,浓荫蔽日,这“荫翠”二字从何而来,我想就不用我再解释了。各位请抬头,那露天钟乳石悬垂而下。这样的景观在其它地方是很难见到的。再看前方石壁上一块岩石,我们看它并无特别,而地质学家们见到必定狂喜,它就是被地质学家称为“史前奇观”的海洋微生物化石——叠层石。它因何而成,这仍是专家们探研的课题。各位再环视两旁,是否可以听到看到古老的麦田河河水正在滔滔切割山石壁底。荫翠峡原来也是一处两岸相连接的地下河,后洞顶坍塌,河道出落地表,才终于成峡。

刚才我们看了荫翠峡古老、神奇、雄壮的一面,您还会发现她的另一面。这荫翠峡当地人叫她“情人谷”。据说,情人谷是九乡彝族男女青年对唱情歌的地方。每到节庆的日子,青年男女相约来到情人谷,男的在左岸,女的在右岸,对歌对到一起的,就从横在峡谷的树上跨过峡谷走到一起。现在我们弃舟上岸,去体验新的感受。各位请看,这里怪石雄踞,乱滩横流,水声轰然。静若处子的麦田河似乎突然变得凶悍、威猛。顺河而下我们就要进洞了。前方一个极深极暗的巨洞,张口于天地之间。麦田河乱流在此又聚而为一,扑落洞中。现在我们站在仅容一人通过的栈道上,回望洞口,高达百米,越进越深,而两壁相距又似乎伸手可触,如此极深极狭之洞内峡谷,世间仅见,全球第一。距洞顶一两丈处,天生一道石桥横于洞口,似有若无,再往下看,河流深不可测,色不能辨,水声轰鸣,似千军厮杀,万马奔腾,雷霞震怒,仿佛天地都在震动。这就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洞内峡谷——惊魂峡。

此峡是由河床不断下切而劈成的,最大落差有上百米。当年开辟游路,人攀洞壁而入,稍有不慎,便会掉进深渊,酿成悲剧。工人们要用绳索吊在腰间才能工作,那情境惊险异常,令人魂飞心惧。情景交融,“惊魂”二字不言而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