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 中国民族的抗日战争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5 19:02:55 页码:9
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 中国民族的抗日战争心得体会(6篇)
2023-01-05 19:02:55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一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每当唱起这首歌,我都会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多年前,一位从南疆来乌鲁木齐闯生活的维吾尔族小伙,身无分文,饥寒交迫,蜷缩在一个天桥下,努力抵御着乌鲁木齐零下20度的寒冬,奄奄一息。一位汉族中年人,看他并非好酒,宿醉于此,只因穷困潦倒。于是叫醒他,带他回家,中途在菜市场,买了两公斤羊肉,一口崭新的锅,几个馒头。回家后拙劣地为这个维吾尔族青年做了一锅“清炖羊肉”,维吾尔族青年狼吞虎咽之后,中年人送了他200元钱,将他送走。

多年后那个穷困的维吾尔族青年,以他当年独闯乌鲁木齐的勇气闯劲与语言优势,在外贸市场闯出了一篇天地。身价百万计,生意之余,他也陪同他的外国生意伙伴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但也不忘花费数万去寻找当年那位恩人,甚至曾悬赏寻人,但一直未果。私下朋友们和他聊起这事,他才将恩人一事全盘托出。

他说当年恩人相助,他最感动的,不是那一顿救命的饭,也不是在当时还算“巨款”的200元钱,而是那一口崭新的锅,那一口锅证明恩人是真心相助,而非怜悯他,可怜他。

那一口崭新的锅,证明恩人“尊重他的信仰,尊重他的民族,更尊重当时穷困潦倒的他”。

这个感人的事例,不正真实地突出了个民族之间的团结互助吗?而这,仅仅是民族团结大乐章之中的一个动人的音符。

在临夏县,曾发生过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入冬的临夏天寒地冷,刘家峡水库的广阔水面上雾气蒙蒙。临夏县莲花码头上一辆准备上渡船的中型客运车因刹车失灵滑入深水中,一起特大路外交通事故发生了。

包括司乘人员在内的33人刹那间与客车一同冲进了冰冷的莲花码头渡口水中,此时,陆上寒风凛冽,气温零下十几度,水中更是刺骨透心寒冷。就在这33条生命经历生死考验之时,岸上各族干部和群众自发地组成了抢险队伍,在最宝贵的十几分钟内,成功地救出了三十三名落水者,其中二十六人生还,剩下七人因溺水时间过长而不幸落难。

出事的那一刻,不论是汉族大娘还是少数民族老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没有人召唤,没有人命令,没有悬赏,没有承诺,没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的――救人。

那一刻,各族人民团结如钢,产生了强大的力量;

那一刻,素不相识的人们,将涓涓爱心汇成爱心的海洋;

那一刻,无处不在的感动,冲淡了灾难的分量……

在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我只列举了小小的一部分。你看,那巍然屹立的太子山,见证着唐蕃古道民族团结进步的悠久历史;那缓缓流淌的大夏河,诉说着河州古地民族团结进步的美丽故事;那奔腾东去的黄河水,弹奏着彩陶之乡民族团结进步的动听旋律。

中国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民族!爱,在民族团结中流淌;爱,在中华民族里洋溢!!!

此时此刻,我又情不自禁的唱起了那首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二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激情澎湃!每当唱起这首歌的时候,我们都深深的感受到祖国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这几句歌词不仅仅唱出了新疆各民族同胞的心声,同样也唱出了全国各民族同胞的心声。我们各族同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有一个母亲那就是中国。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民族群众早已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维护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

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线,哈萨克族的谚语说得好:“离群的羊会被狼吃掉,兄弟团结有马骑,妯娌和睦有饭吃”。放眼天山南北,各族兄弟姐妹正以平等的低位,主人翁的身份携手并肩创造新的生活,迎来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光辉前景。把我的心给你,我们是兄弟姐妹。把你的心给我,我们就亲如一家。民族团结之树常青,是全疆各族儿女的共同心愿。

进入5月,以“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为教育主题的第30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正在全区大地深入开展,如春风化雨般凝聚起各族人民的力量,并化作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着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未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哪里都有歌声流淌,歌声飞出各族人民的心窝,充满智慧、充满力量、充满希望。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而又幸福的时代,为此,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在这样一个和平美好的环境面前我们感到了压力,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之所以取得了这么丰硕的成果,这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全体干部的辛勤工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

在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第二故乡的队伍中有一个普通而又让大家熟悉的名字,“留疆战士”不知曾几何时这个普通的名字传遍南疆大地,他们为了报效祖国踊跃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把一生中最灿烂的时光献给了部队,他们无怨无悔。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是他们的第二故乡,脱下军装依然选择了留下,用自己在部队练就的过硬素质,在南疆维护稳定、参加经济社会建设中挑大梁、担大任。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哪儿艰苦哪儿就有留疆战士,哪里需要去哪里,哪里危险去哪里,留疆战士永远都是党最忠诚的卫士,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他们总是冲锋在前,他们把群众当父母,把南疆当家建,用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浇灌出民族团结的绚丽花朵。他们就是我的班长,我的战友,更是我的大哥,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献给了南疆,现在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第二故乡的任务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不敢懈怠,我们会继承和发扬一批批留疆战士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质,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跨越式发展的大潮中 实现人生价值,践行一名党员,一名战士应尽的义务。

谢谢大家!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全体同学: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谁能说流行乐坛上没有维吾尔族音乐欢快的旋律?谁能说时尚元素中没有各个民族特有的色彩?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给我们上地理课的维吾尔族老师,英俊高大,温文儒雅,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听课状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精熟的专业知识为同学们解疑答惑,用流畅的普通话开启了同学们的智慧之门,充分展示的教师风采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同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今年九月底,我县举办了首届自治区赛马锦标赛和第xx届阿肯阿伊特斯盛会。赛马场上,哈萨克族骑手以他们娴熟的驾驭技术征服了所有观众的眼球;广场上悠扬朴素的冬不拉弹唱,似乎把人们带回到辽远的牧场,那里有青青的草坡,淙淙的泉水。他们歌唱着自己幸福的生活,歌唱着党和政府民族团结的好政策。花团锦簇的哈萨克族刺绣品,又好像让人置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带领大家共同走向富裕。

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在由56个民族构成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多民族聚居、美丽富饶的新疆,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自从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内地众多省份纷纷来我们的家乡新疆接洽援疆事宜,无论是新闻里还是百姓们都在说:新疆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时机,一幅幅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被绘制。国家的关怀,远在内地的祖国人民的支持不是 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表现了我一直很喜欢的那句话: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在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阿里木的故事。阿里木是一个外出务工、靠卖羊肉串为生的普通的维吾尔族人,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为阿里木正凭着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着贵州、感动着新疆、感动着中国。

八年来,阿里木把主要靠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部捐赠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他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国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然而,就是在这样好的大环境中,却发生了巴楚"4.23"严重暴力恐怖案件,这是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犯下的罪行,其险恶用心就是要制造恐慌,破坏巴楚、喀什乃至全疆和谐稳定的大好局面。而蓄意破坏新疆稳定,破坏民族团结、阻碍新疆发展的违法犯罪分子是不会有好下场的。暴徒们的罪恶行径不得人心,是人民不能容忍和坚决反对的,只有各民族团结,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发展,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民族团结。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图谋都是无法得逞的。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新疆巴楚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 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些作为教师更应该学会团结,这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

团结合作价更高,团结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团结。我们的大家庭更需要团结,以绽放出更加询丽的光彩,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一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1982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隆重召开新疆首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发出了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的倡议,将每年5月定为全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人类是生活在团结合作的生活中,人类无疑是幸福的,但人类的合作有虚伪的合作。

不仅人类学会合作,就连小小的蚂蚁,在发现食物后,都会共同合作。把食物搬“回家”它们小小的体形,居然能把超过自己的许多倍的东西搬运。体现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合作,了解合作的重要性。让合作伴随我们。今天的中国需要合作明天的中国更需合作,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祖国。在新疆这片祖国西部的热土上,各族人民正团结一心,共同营造着团结、稳定、繁荣的美好家园!

主题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心得体会总结六

云南民族村位于滇池北岸的海埂,是一条由东向西仲入滇池的狭长的半岛沙滩,俗称“海埂”。其占地面积2万亩,有天然的游浴场和体育训练基地,为消夏娱乐度假的好地方。它与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有索道连接西山龙门,组成了民族村至西山风景区的旅游环路。近来为发展旅游,先后建起了云南民族村和云南民族博物馆。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傈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民族歌舞厅、民族广场以及激光喷泉、水幕电影等旅游设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造型富丽典雅,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遒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活泼可爱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天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缤纷,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云南民族村里,吉祥的傣寨白塔,壮观的白族大理三塔,高耸的彝家图腾柱,源远流长的纳西东巴文化,佤族的木鼓、布朗族的婚俗、基诺族的太阳鼓、拉祜族的芦笙舞、雪域高原的藏族佛寺、哈尼族的龙巴门、德昂族的龙阳塔、景颇的木脑纵歌、壮族的铜鼓文化、奇特的摩梭人母系氏族社会遗承、以及风趣的亚洲群象表演、精美独特的民族风味美食、多元的民族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展示,将令您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主要村寨

白族村

占地62.5亩。村内以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白族传统民居为主。“三坊一照壁” 云南民族村泼水节、“四合五天井”、“扎染坊”、“木雕屋”、“花园茶社 ”、“戏台”、“本主庙”及大理“崇圣寺三塔”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鳞次栉比,宽敞整齐。一条以经营精美工业品的“大理街”贯通南北,沿街设有民俗馆和蝴蝶展馆。白族热情好客,先客后主是白族待客的礼节。家中来了客人,以酒、茶相待。著名的三道茶是白族的待客礼。但白族人倒茶一般只倒半杯, 倒酒则需满杯,他们认为酒满敬人,茶满欺人。受到白族人热情的款待,应说声“挪卫你(谢谢)”来表示你的谢意和感激之情。尊敬长辈是 白族的传统美德,见到老人要主动打招呼、问候、让道、让座、端茶、递烟。家里的火塘是个神圣的地方,忌讳向火塘内吐口水,禁止从火塘 上跨过。

主要节目有民间艺术“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充满喜庆欢乐气氛;民俗节庆活动“三月街”、“绕三灵”、“迎新娘”等。

彝族村

占地50余亩,三虎浮雕墙与虎山造型表现了彝族虎文化特色。太阳历广场中央的 云南民族村图腾柱上有太阳、虎、火和八卦图形象,周围环绕着黑白面 向不同的10个月球造型。广场外圆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筑群,真实再现了彝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观。建筑中有 土司院、文化楼、知青房、酒坊及织绣间等。村中建有斗牛场和茶山园,还有秋千等民间体育设施。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 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 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苗族村

选取山地为营造环境,颇具代表性,提炼了苗族建筑的精华。吊角楼展示苗族服饰及手工制作工艺,民居楼则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间风范。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山歌和芦笙舞都很受群众喜爱。芦笙舞又称“跳歌”、“打跳”、“踩芦笙”,是苗族群众自娱和表演相结合的民间舞蹈。每逢喜庆节日,苗家人身着盛装 欢聚在芦笙场上,吹起动人的芦笙,边奏边舞,尽情狂欢。芦笙舞欢快,热烈,舞姿富有禀性,小伙子们粗犷炽热,豪放稳健,姑娘们体态优 美,含蓄抒情。

苗族传统节庆分为农事活动节庆、物质交流节庆男女社交、恋爱择偶节庆、祭祀性节庆、纪念性庆贺性节庆。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 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佳节,也 是青年男女寻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佳节。“祭鼓节”是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祭视先人,并邀亲朋共聚一 堂。

傣寨

占地面积27亩,三面环水,绿树掩映。一幢幢“干栏式”傣家竹楼,通过蜿延 傣寨的红砂石小径联向肃穆的缅寺。巍峨壮观的白塔,精巧玲珑的 风雨桥,以及风雨亭、水井、钟亭等建筑充满着傣家的浓郁风情,是傣寨真实的民间景观再现。

壮族村

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期间,有活泼欢快的 “象脚鼓舞”(“嘎光舞”)和婀娜多姿的“孔雀舞”。节日:傣族的重大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时间是傣历六月(公历4月中旬),举行3天,头两天 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这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认为这样可以不生疾病,四季平安,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藏族村

占地21亩,村内有大小坡顶民居和雕楼式平顶民居。庄严神圣的藏传佛寺,壮观的迎宾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与独具风格的藏式建筑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在节日期间,唱民间歌谣,跳锅庄舞、弦子舞,骑手们还进行跑马射箭比赛。

节日:黄藏历元旦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要穿着盛装相互拜年,并到寺院朝拜祈福。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举行法事,如祈愿大法会; 农历四月八日转山会(沐佛节、敬山神);五月端午赛马大会;七月“旺果”节;冬月二十九跳神会等等。

瑶寨

由民居吊角楼、平房民居及乡村道观、粮仓、寨门等建筑构成,错落有致;一些道 云南民族村教文化元素的渗入,颇具典型性。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 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 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等数十种。

节日:大节日有盘王节、春节、达努节、中元节、社王节、清明节等,小节日几乎每月都有。盘王节,俗称“跳盘王”、“还盘王愿”。每 隔三五年举行一次,时为农历十月十六日,一般由一户、数户或一村进行。主要仪式由师公跳神祈祷,唱盘王歌,跳长鼓舞,祷告盘王(盘瓠) 保佑赐福。盘王节,一般是自称“勉支”的瑶族的节日,十分隆重。

阿昌寨

以一幢合院系建筑为主体,与寨门、手工作坊等建筑互为呼应,青瓦砖墙,石础抬柱,颇具特色。阿昌族热情好客,尊老爱幼。有客来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 ,吃饭礼让上座,如客人年轻辈分小可推辞坐边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礼让就接受。有劝饭习俗,无论会喝酒、喝茶否,忌讳客人不 接受;遇劝饭时,无论已饱否都应伸双飞捧碗相接;双手接递或起身行礼,视为恭敬。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出洼”、“白柴”、“水节”。除宗教节日外,户腊撒的阿昌族,一年较大的几个节日如赶摆、蹬窝罗,会街 节、尝新节、泼水节等,都与傣族相同。

摩梭之家

紧依“泸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 楞房”,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风格古朴的 壮族村四合寨楼取名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宁地区的泸沽湖畔,人口约8万多,至今 还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习惯。这一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类学家的关注,由时给摩梭人增添了奇异,神秘的色彩。在“摩梭之 家”这个风光秀丽、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热情好客的摩梭姑娘载歌载舞,向贵宾献上酥油茶,为游客荡起“猪槽”船,一曲情深意长的“玛 达咪”,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