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实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5:38:39 页码:12
最新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实用11篇)
2023-11-19 05:38:39    小编:ZTFB

写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思考问题。8.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心得感悟,它能够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自己的能力。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

年轻干部要扣好从政为官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事业观,要时刻清楚,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脚上多沾些泥土味;要做到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就是最大的政绩,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就是最大的事业。

想清楚为谁“当官”。找准自身“定位”,始终坚持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年轻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勤务员,把自己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老爷,一副八面威风、八面玲珑的样子,反而会引起群众的反感。立好当官“标尺”,树立“我是来干事的,不是来当官”“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的理念,绝不能“脚踩两只船”,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要强化宗旨意识,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保持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永远做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保护者。

搞明白如何“当官”。年轻干部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因此要有“三颗心”。锻造一颗火热的忠诚心,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敢于亮自己的底,勇于交自己的底,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涵养一颗向上的事业心,责任心有多强,动力就有多足,人民群众的愿望就能圆满实现,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一路高歌”。厚植一颗深沉的爱民之心,要有爱民情怀,要有担当格局,在人民群众需要之时,在艰难险阻之前,在重大考验之中,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披坚执锐、奋勇向前。

做百姓爱的“好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应该予以严肃批评。什么样的官才是好官?“亲”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能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嘘寒问暖、访贫问苦;能拜群众为师,虚心请教,甘做“小学生”。“轻”利,轻自己的利益,重人民群众的利益,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利益观,当官不是为了自己“前途光明”,而是让老百姓“钱途光明”。“清”廉,是年轻干部的必修课,也是一辈子的底线,要坚守好、坚持好、兼顾好,争做群众喜欢的“清官”“好官”,莫做群众厌恶的“贪官”“赃官”。

当老百姓的官,特别是当好老百姓的官,就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心为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二

武侯区是成都市的一个繁华的城区,是许多人的梦想之地。但是在这个城区中,也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心声,武侯区组织了一次“百姓讲话”活动,让居民在活动中畅所欲言讲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第二段: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武侯区“百姓讲话”活动,可谓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因为对问题的反馈而有了解决的方向和办法。通过听取居民的心声,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困惑,提供相应的帮助和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居民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次让民众更好地参与社会管理的机会,鼓励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段: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在“百姓讲话”活动中,居民们纷纷抒发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大多数居民反映出了社区环境,交通和居民生活的问题。很多人都反映出了街道的干净和整洁问题,以及公共设施的缺乏。同时,还有些人提出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希望街道上能够增加交通设施,改善拥堵现象。还有一些人反映他们的生活问题和困惑,比如希望社区能够统一管理小区内的绿化,维护小区的环境等等。

第四段: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居民的问题,武侯区积极响应居民的建议,采取措施改善了社区环境和交通拥堵问题。比如,加快对小区内绿化的管理,增加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强环境维护和整治等。同时,政府还采取了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增加社区活动和文化娱乐设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适和美好。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百姓讲话”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关注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为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渠道。武侯区政府和居民都将继续秉持“听民声、重民意、解民忧”的宗旨,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居民不断努力,切实做好城市建设和社区管理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吧。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三

作为一个淄博市的居民,我有幸参与了“百姓讲话”活动,与政府代表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这次参与讲话的机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体会。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对人民群众的听取。无论是从人民的诉求上,还是从政府的回应上,都让我看到了淄博市百姓讲话的重要性与意义。下面,我将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给我留下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通过这次讲话活动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在这次活动中,政府代表足够耐心地听取了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虚心接受批评和指导。这让我感到政府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关注民生问题,并积极解决。政府通过讲话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与政府的紧密联系,这是一种平等、亲和和民主的关系,让我们感到政府是值得信赖和依赖的。

其次,通过这次讲话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百姓讲话的重要性。在过去,我们很难有机会与政府代表面对面交流,很多问题只能通过媒体或者其他途径传达出去,但效果并不明显。而这次讲话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对于百姓意见和建议的真实需求和重视程度。只有通过百姓讲话,政府才能了解真正的民意,才能及时解决困扰百姓的问题,这对于我个人和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

再次,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居民,我有责任积极参与讲话活动,为改善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政府代表在讲话中强调了百姓讲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我们认识到参与讲话是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只有积极参与讲话活动,才能为政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好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作为一名居民,我深感自己应该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讲话活动中来,为社会发展出一份力。

最后,这次讲话活动还启发了我对于政府和百姓关系的思考。政府代表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了政府服务的理念和特点:“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政府的存在意义就是服务人民,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存在。而百姓则应该主动参与和监督政府的工作,共同推进社会的发展。政府和百姓关系的本质是相互关系、互动关系,只有政府真正倾听百姓的声音,百姓积极参与政府的工作,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政府的关心与百姓的讲话的重要性。政府应该认真听取百姓的建议和意见,并做出积极回应和改进。而作为一名百姓,我也应该积极参与讲话活动,为政府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为社会和谐发展出一份力。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真正相互合作,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淄博。我相信,通过这次讲话活动,淄博市百姓与政府的关系将进一步增进,社会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四

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在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较高的发展水平,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如何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求和意见,使政府工作更加贴近民心,一直是淄博市政府努力探索的课题之一。近年来,淄博市开展了一系列百姓讲话活动,我作为市民的一员,也参与了其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百姓讲话活动能够有效地倾听百姓的声音。淄博市政府通过举办百姓讲话活动,使得广大市民有了一个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平台。无论是在市政府大厅还是在社区居民委员会,都能够看到市民们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政府工作人员耐心地听取每个人的发言,并详细记录下来,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百姓讲话活动的开展,让政府在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中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到市民的需求和意见,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百姓讲话活动能够增进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和沟通。在活动中,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仅是倾听百姓的意见,还会针对市民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交流。尤其是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举办的百姓讲话活动中,政府工作人员常常和市民面对面交流,使得双方的沟通更加直接和深入。我曾经在活动中提到过一些关于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的问题,政府工作人员不仅仅是给我答复,还亲自到现场考察,并与我进行了详细的交流。这种互动和沟通,使我感受到了政府与市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支持政府的工作。

再次,百姓讲话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在淄博市的百姓讲话活动中,不仅仅是普通市民,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各种身份的人士参与其中。政府工作人员会邀请这些人士进行专题演讲和讨论,使得讲话活动具备了更高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我曾经听到专家学者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建议,企业家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创新和发展思路。这种多元参与的模式,让政府工作更加综合和全面,也为淄博市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智慧和动力。

最后,百姓讲话活动能够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创新。通过倾听百姓的声音和专家的建议,政府能够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亲眼目睹了淄博市一些政府工程的改进和创新。例如,在城市交通方面,政府根据市民的建议,对交通拥堵路段进行了改造和优化,大大提高了交通的通行效率;又例如,在环境保护方面,政府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这些改进和创新的结果,得益于市民的参与和政府工作的改进,更好地促进了淄博市的发展。

总之,淄博市的百姓讲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倾听和沟通的方式。通过活动的开展,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政府的工作也更加贴近百姓的需求。我作为市民,非常感谢政府的倾听和关怀。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能够继续保持这样的良好氛围,与市民一起共同促进淄博市的发展与进步。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淄博市作为山东省的一个经济重镇,一直致力于改善百姓的生活环境和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去年政府推出了“百姓讲话”的活动,通过这一举措,市民有机会直接向市政府反馈问题和建议。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市政府认真倾听了百姓的声音,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问题。作为淄博市的一个百姓,我在参与这一活动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百姓讲话的平台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参与感。在过去,我们常常感觉自己的声音无法传达到相关的部门,问题也很难得到解决。然而,百姓讲话活动的推出改变了这一现状。我们有机会通过市政府设立的各种渠道,如电视节目、网络平台和公众热线等,向政府反映问题和建议。政府部门还设立了专门的接听电话的岗位,保证了我们的投诉和建议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复。这种参与感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也增强了我们对政府的信任。

其次,百姓讲话活动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沟通桥梁。过去,政府与百姓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隔阂,百姓的问题很难被政府了解,政府的政策也难以得到百姓的认同。而现在,政府通过这一活动与百姓展开直接的对话,及时了解我们的需求和意见。政府还积极通过回应百姓的问题和建议,向我们解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背后的考虑。这种沟通让我们更加了解政府的工作,也让政府更加了解我们的诉求,使双方能够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第三,百姓讲话活动鼓励了百姓发声,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过去,很多百姓面对问题时常常选择保持沉默,或者通过非正常的途径解决问题。然而,如今有了百姓讲话的平台,我们有了发声的机会。政府通过这一活动听取了大量百姓的声音,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第四,百姓讲话活动促进了政府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听取百姓讲话,政府意识到了自身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和存在的问题。政府通过这一活动发现、拓宽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在百姓的监督和建议下进行了改进和创新。例如,去年政府在收集百姓意见的过程中发现了城市的交通问题,市政府随即采取行动,改善了公交线路和优化了交通管理,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这种改革和创新不仅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水平和效果。

最后,百姓讲话活动也提醒我们作为百姓,应当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在参与活动中,我发现有些百姓在讲话时过于情绪化,甚至语言激烈,这样的言辞往往难以被政府部门有效听取和解决。而当我们理性客观地表达问题和建议时,政府更容易接受并采纳我们的意见。因此,在参与百姓讲话时,我们更应当注重发言的方式和方法,使我们的声音更能得到政府的重视。

综上所述,淄博市百姓讲话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与平台,让我们的声音得到传达和解决。通过这一活动,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工作效率和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这一活动也提醒我们作为百姓,应当理性地讲话,使我们的意见更容易被政府接受和解决。相信在未来,淄博市的百姓讲话活动会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和幸福。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六

武侯区是成都市的一个区,该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在这个繁华的城区里,有许多的百姓关心着他们的生活、工作、子女的教育等等。同时,通过武侯区举办的“百姓讲话”活动,很多人更加了解了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百姓们的想法和困难。

在“百姓讲话”活动中,很多百姓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比如,一些百姓关心街道的治安问题,建议加强治安力度、建立社区巡逻制度等。还有一些百姓关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建议增加公共娱乐设施、改善地下管道、提升社区软件建设等。在这个过程中,百姓们也有机会了解其他人的需求,探讨诸如管理、环保、交通等多方面的问题。

第三段:反映百姓需求的重要性。

“百姓讲话”活动必不可少地帮助他们了解百姓的需求,而这也与政府职能息息相关。政府更好地支持百姓们所提的建议和方案,这对于推动社区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提高社会满意度都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政府当然需要具备全面了解百姓的想法,帮助百姓达成他们所提的目标。

百姓讲话可以带来许多好处;更好地联系政府和百姓之间有时可以导致意想不到的进展。此外,百姓讲话活动也可以帮助政府改善其管理方式,更全面地考虑百姓的意见建议,推动官民关系进一步走向良性的发展,增强人民的信心和满意度。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百姓讲话”远不只是一个表面的名字。它代表了百姓与政府之间的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它带来了很多好处,让百姓更加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同时也了解了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通过这种方式,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百姓对自己的期望和需求,为之开展更加完善有序的工作。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七

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近日,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

当“老百姓的官”,就是要不忘党的初心使命,常思“我是谁”,知行合一,真正做到为老百姓当官做事。幼时,有首歌叫《小儿郎》,其中有句,“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狂,只为穷人要翻身哪,不受欺辱嘿,不做牛和羊”,这首歌道出了当时人们的心声——为穷人不受欺辱,为穷人过上好日子。我们党的初心使命,更进一步升华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可以说,更直截了当地回答了,共产党的干部不是要当“官老爷”,共产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当官只是为了民族复兴大业,是为了更好做事,为老百姓做更多更好的事。新时代的党员,作为9100多万分之一,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值此百舸争流、千舟竞发之时,党员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永葆红色基因不变色,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应当主动将个人的抱负、志向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高质量发展之中,融入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践行之中,为老百姓“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勠力追求中,不断延展丰厚生命的意义。

当“老百姓的官”,就是要拜人民为师,常思“依靠谁”,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走好各项事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重要法宝。一方面,党的干部来自人民,服务于人民,始终是劳动人民一员。要“把自己当成老百姓”,始终不忘自己是群众一员,不可像俗语里说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更不可“一朝权在手”,便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对人民颐指气使、忘乎所以,要植根中华大地,融于人民群众,在服务群众之中涵养为官之德、为政之德。另一方面,党的干部不能等同于一般群众,要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尤其年轻干部,从学校步入社会,一腔热血、激情满怀,更要和服务群众的真本领契合才好。更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下一番真心实意的硬功夫。向“扶贫之花”黄文秀学习,在同群众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之中,多争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按照总书记强调的,“特别要多交几个能说心里话的基层朋友,这样才有利于了解真实情况,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

当“老百姓的官”,就是要常思“为了谁”,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百姓的心头有杆秤”,把老百姓当“自己人”,老百姓才会把党员干部当成“自家人”,我们才能在人民的支持下,取得新的更大胜利。过去的革命斗争胜利是如此,革命建设是如此,改革开放也是如此。当前,面对新发展格局的时代呼声,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变化,我们更需要和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心连心、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在践行为民服务的担当作为中,书写党员干部不负韶华的青春。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须知,共产党人当“官”做干部,只是社会分工需要,只是开展党的工作需要,只是更好为人民服务的需要。因此,必须常思“为了谁”,在工作和生活中杜绝“官气”,多一些“土气”,少一些“八面威风”,多一些“敦厚温和”,让人民群众从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中、大事小情的处理中增加对党的深刻认同,增加对党员干部的信赖和信任,以更好团结、带领人民,朝着更美好的生活奋力进发。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必须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当官也是老百姓,把“当老百姓的官”作为党员干部的一生信条,就要时刻不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不断增强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努力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八

3月1日上午,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围绕这三个问题,中国共产党用百年时间做出深刻回答。从“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到“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不难发现,人民本色始终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人民立场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立场。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只有从一开始就想清楚这三个问题,才能紧紧握住时代接力棒,跑好新征程,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首要的,就是摆正“官”念,当“老百姓的官”,情系百姓“心”“事”。

当“老百姓的官”,要以百姓心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安身立命之本。长征路上,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就在于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改革路上,我们之所以书写越来越多“春天的故事”,就在于始终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小康路上,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在于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实践充分证明,以心交心方能心心相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干部要怀着强烈的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终装着父老乡亲”。年轻干部要当好“老百姓的官”,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放下身子亲近人民,饱含感情服务人民,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当“老百姓的官”,要以百姓事为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简单通俗地阐明了从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为百姓负责,为百姓干事。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往往一个干部能被当地百姓交口称赞,过去多少年都铭记在心,不是因为他官职有多高,而是他为百姓干了多少好事实事。“燃灯校长”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年,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让教育之光普照贫困山区;“当代愚公”毛相林不信天不信命,硬是凭着决心和毅力历时7年在绝壁上生生凿出一条“天路”,带领全村百姓走出“井底”走向幸福……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是新时代的好干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重任在肩,容不得丝毫懈怠。年轻干部要当好“老百姓的官”,必须把群众的点滴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要事,群众觉得难过,再难也绝不放过,群众越是想干,再苦也一定要干,做到民有所指、我有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解,做好人民的“勤务兵”“服务员”。

当“老百姓的官”,要多拜群众为师。党的组织发展到哪里,就与那里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不乏可见,有的干部干了几十年,从办事员干到了领导,再与群众交流时,还是和群众说不到一块去,入户调研时担心老乡不信任不理解自己,听不到真实情况,必须找当地干部陪同,这就不可避免降低了调研质量,影响后续工作部署,说到底,还是群众工作做得不到位。其实,老百姓最为真诚和质朴,用心用情就能开启心扉。年轻干部前脚踏出“象牙塔”,后脚迈进“机关门”,群众经验还不足,方法还不多,但有一点必须牢记,群众工作的方法就在群众中间,要多进群众家,多与群众话,真心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不能只是简单在节日里嘘寒问暖,更不能摆架子、耍官腔,让群众不愿说话、不敢说话。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九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产党员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

什么是“官”?“官”在词典里的释义为“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要有“官”样。所谓的“官样”并不是摆架子、造声势、做样子,走到哪里都要享受鲜花掌声和前呼后拥的待遇,而是要始终与百姓心为心,与百姓同频共振,当个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求发展的“父母官”,让百姓能够过上幸福快乐的好日子。

如何做“官”、做什么样的“官”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作风建设,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然而现实中有一部分“官”仗着手中的权力,仗着自己的官职地位,便开始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耀武扬威,对群众的诉求爱搭不理,视而不见,放任不管。奉行“对上对下不一样,对里对外不一样”的处事原则,对上级是奉承讨好,对百姓则是耍官威,甩脸色,摆架子,群众有苦难诉。本着“怕惹事,怕担责”的思想,懒政怠政,为官不为……凡此种种都是典型的官僚主义作风,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

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当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力量源泉,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是血脉相连的整体。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定践行群众路线,把群众当主人、当家人、当亲人,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主动同群众面对面,“掏心窝子”交流,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掌握民情民意。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无论飞得再高,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都不能忘记自己脚下的根。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常怀为民之心,常听为民之言,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常记为民之托,切切实实为人民群众解决操心事、烦难事、揪心事,用实干实绩赢得老百姓的信任与口碑,做让人民满意称心的“父母官”。

古往今来,从“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从“咱是党的人,咱是公家的人”的孔繁森到“心里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的焦裕禄,无不体现着广大先贤心系黎元、体恤苍生、造福百姓的为民情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以榜样为镜,向榜样看齐,时常葆有“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涵养“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砥砺“对党忠诚、对国负责,为民造福”的政治品质,以“无我”之境和“无畏”之勇,争做敢担当、善作为、讲奉献的好干部,让“官”者有官“样”儿。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十

“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在这一点上,年轻干部从一开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终身牢记。”在2021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道。同时勉励广大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当老百姓的官,朴实而伟大,生动而具体。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走到哪里,不管遇到何等局面,都不能忘记来时之路、胸中之义、心中之诺,都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年轻干部初出茅庐,有拼劲、有活力更有改革创新、打破局面的潜能,唯有将“人”字放心上,“民”字揣心间,才能够将智慧投入到百姓肉眼可见的变化上,将汗水挥洒在人民触手可及的幸福之中,并将热血之意转化为赤子之心。

坚定“为官之心”,当好兴邦路上的忠诚卫士。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富强、事业的蓬勃都离不开新生力量的推动。年轻是一种资本,决定了年轻人在当下和未来世界中的上限,尤需要在出发点上校正好方向、对得齐标杆、立得起态度。“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为官自当有为民尽忠尽责之心。是故,年轻干部要端正姿态,心怀国之大者,把人民利益装进心里,将山河家国盘在腰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用一心一意、只争朝夕的进取之态亮明兴国安邦的政治底色,用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诠释绝对忠诚,兑现铮铮誓言。

坚实“为官之意”,当好实干路上的领路先锋。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官不求当大官,而在于当好官,要当言行一致、克己奉公的百姓之官。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叮嘱大家,“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以创造性工作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实践证明,一名好官一定来自于人民并回归到人民,一定是实字打底、干字当先的开路人、领路者。年轻干部有着朝露待日晞的大好时光,涵养求实作风理所应当,就更要做到在思想上“不停摆”,同时保持行动中的“在路上”状态,以赶考进取、奋力争先的领路意识适应发展需要,促推事业腾飞。

坚守“为官之要”,当好斗争路上的陷阵行者。为官之要在于能正视短板不足,在揭短亮丑中拿出斗争精神、较真姿态。要知道,年轻干部大有可为,同样也大有提升自我价值、实现自身超越的空间。在此过程中,要充分用好自我批评利器,秉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拿出“检身若不及”的内心自觉,面对缺点和不足要勇于正视、反思并找到改正的办法,在为官从政和干事创业中善于拿出斗争精神,以动真碰硬的态度要求、鞭策自己,在斗争中锤炼能力、磨砺心性、砥砺意志,以此提升攻坚破防的硬实力,在冲锋陷阵中茁壮成长。

“十四五”已然开拔,远景目标脚下路。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新一代人的手中,年轻干部务必要肩负重任、勇于担当,在新征程中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让艰苦奋斗、永不懈怠的传统接续绵延,用实际行动当好“老百姓的官”,以鲜明实绩成为“了不起的人”。

武侯区百姓讲话心得体会篇十一

武侯区百姓讲话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广大人民的一次倾听与沟通。在这次活动中,武侯区百姓纷纷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心声与诉求。通过对此次活动的观察和总结,我们得到了很多启示和体会。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武侯区百姓讲话”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宏观目光看问题。在讲话过程中,不少人都站在了个人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是可以理解的,但2020年这一年来,我们经历的疫情、洪涝灾害等,让我们更深刻地明白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因此,在讲话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具宏观的视野,注意考虑到全区发展和大局问题,不能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忽视整体的利益。

第二,理性表达观点。在发表演讲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理性,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要注意用事实说话,不要无根据地发表言论。另外,听众是很容易被慷慨激昂的言辞所吸引的,因此演讲时要注意不要用夸张的语言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以免把争取大家的支持和信任转变为误解和误导。更好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换得更多的支持。

第三,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参加讲话活动不仅仅是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更是我们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平时我们可以多关注社区政策、新闻,在家门口举手之劳,参与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社区活动,真正做到关心社区、关爱他人,为社区的发展和进步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协调与包容。讲话语气要和缓、表达要理性,要具有包容心和协调精神。在集体利益面前,个人权利要适度退让,因为只有在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才能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在讲话过程中,做到言出必行,明确表达诉求,但同时也要对于社区中存在的问题、风险和困难,尤其是家境比较困难的群体多一份理解和关爱。

第五,共建社区美好新时代。听取民意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只要我们积极参与、主动呼吁、合作协调,共建美好的社区,就能够促进和谐和发展。如果每个人都能够通过讲话表达出自己的诉求、发出对社区发展的期望和建议,就能够更好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更能够推动全社区朝着美好、宜居的方向迈进。

总之,武侯区百姓讲话是我们与进步、与发展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让我们能够有机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和解决社区问题。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加强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协作与包容,共建美好、和谐的社区,在建设和谐新时代之路上,为社区繁荣、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