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心得体会 节能减碳的感想体会(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7:55:08 页码:8
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心得体会 节能减碳的感想体会(二篇)
2023-01-06 07:55:0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心得体会一

继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区组织召开这次全区节能减排工作会议,既是一次总结会,也是一次部署会,更是一次动员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市节能减排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我区节能减排形势,进一步动员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力的措施,确保完成期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区政府与各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希望大家务必抓好落实。在清亮副区长总结、安排的基础上,我讲三点意见。

一、科学研判当前节能减排形势,以非常的责任感推进

我区在节能减排方面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一些客观和主观因素制约着节能减排工作。一是执法权限缺失。基于市区同城实际,城区建筑、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执法能力受到制约。且环保设施主要建在城区和工业区,农村环保设施和污染治理十分薄弱。二是技术装备落后。我区产业以传统的、饲料、制药、造纸、纺织、玻璃等产业为主,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规模小、单位产品能耗普遍偏高,淘汰落后举步维艰。三是工作意识较淡薄。企业受经济危机冲击,只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节能减排,更谈不上投入;一些基层和干部认识不到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把gdp增长作为硬指标,淡化节能减排指标;社会各界节能减排意识不强,多数公共机构没有制定专门的节能减排措施,用能浪费、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四是工作机制不完善。一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不够;部门之间、部门和乡镇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尚未形成合力;计量、监控、统计、考核等节能减排基础工作薄弱,监控手段和统计考核的指标体系、方式方法等还不完善,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

我们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下真功夫,以更加有效的举措妥善解决以上问题。

二、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以超常的措施推进

我们要着眼全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坚守节能减排底线,坚持 “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增量控制与存量削减一起落实”思路,咬定三个目标,把握六个关键,着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一)咬定三个目标。做好节能减排,明确目标是前提。围绕总体目标和市上下达年度任务,我们要坚守年度目标、治理目标、项目目标三条“底线”。

一是年节能减排目标。即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6.25%,规上工业增加值单位能耗下降7%,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cod)10吨,削减氨氮量10吨,二氧化硫控制在11300吨以内。

二是限期治理目标。即完成年6户省、区环保挂牌限期治理企业目标任务。

三是节能环保项目目标。即培育2个省节能环保项目。

(二)把握六个关键。做好节能减排,把握关键是核心。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环保意识强,哪个地方的发展最终就会又好又快;哪个地方环保意识差,哪个地方的经济最终就要受到制约。我们要站在政治大局、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高度,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调动一切力量,扭住六个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做好节能减排。

1、以结构调整为关键促进节能减排。要加快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构建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对节能减排的激励作用,促使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水平,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清洁生产,使经济发展逐步向节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一要大力“发展”,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等节能环保型产业发展;二要严格“管住”,认真执行节能减排有关法规,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审查工作;三要加快“调改”,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产业结构、企业组织机构等行业内部结果调整;四要坚决“淘汰”,坚决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2、以技术进步为关键促进节能减排。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根本。要加大对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与环保产业的科技投入,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一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节能减排的重大产业技术开发应用,全面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创新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申报国家和省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污染治理、清洁生产、节水节材项目;二要紧紧围绕提高各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终端消费环境能源利用效率,启动节能产品认定工作,召开节能新技术推广会,向全社会公布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

三、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考核,以长效的机制推进

做好节能减排,优化机制是保障。要着力优化组织领导、部门联动、统计监测、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等五个方面的机制,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确保常态化、长效性推进节能减排。

(一)强化组织协调。站在全局的高度,全区节能总口在区发改委、重点在区经委,减排总口在区环保局,因此要做好协调工作。考虑区政府领导分工情况,全区节能减排工作由副区长税清亮牵头揽总,区府办相应联系副主任总协调,区发改委、环保局、经委负责各自领域工作的实施。副区长邹坤具体牵头组织工业节能。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和属地负责作用,及时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实行“一把手工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企业法人代表作为行业、地方和企业节能减排第一责任人,按照全区部署和要求,将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推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

(二)强化部门联动。节能减排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既不能由某个部门大包大揽、孤军奋战,也不能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同配合、打好组合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区发改委要做好节能降耗的综合协调工作,并会同有关部门抓好节能、循环经济等方面工作。区环保局要切实做好减排工作和监察执法,抓好限期治理项目和节能环保项目。区经委要具体抓好工业节能工作。区国土分局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用地审批。区财政局要及时足额拨付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专项资金和各类配套资金。区监察局要对不认真履行节能降耗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区级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和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增强公众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倡导文明、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区国资、工商、电力、建设、公用事业等部门要依据自身职能,积极做好相关工作。这里把各部门职责再强调一遍,主要是提醒大家,谁的职责谁负责,既要认真抓好落实,又要加强齐抓共管,及时通报情况、搞好会商,坚决杜绝推诿扯皮。

同志们,推进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节能减碳绿色发展心得体会二

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节能减排能最大限度的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关于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1、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

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节能环保电力调度。加快培育节能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化发展,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2、节电管理措施

各施工现场用电由施工方指定专人负责抄表计量。各用电场所的配电室,都必须有专业人员负责,健全岗位责任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并对供电质量、安全用电负有责任。办公楼、会议室等动力负荷应使用单独开关控制。上述场所用电负责人应随时检查人离机停、人走灯灭的节电情况。管理处各部门在设备更新时,要考虑淘汰耗能高的机电设备,努力更换使用节能科技新产品。严禁私接电炉和其他电器。

3、节水管理措施

办公室根据市节水办下达的用水指标制定管理处用水计划。新增或开发项目用水由办公室提出申请,报管理处主管领导批准。施工现场用水,由兼职人员负责检查与维修管线,减少跑、冒、滴、漏的浪费现象。各单位要根据驻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行水表计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4、节油管理措施

对管理处车辆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杜绝跑私车现象。对使用车辆经常检查,以防零部件出现松动,导致漏油发生。对管理处各单位使用的发电机进行定期检修、维护,防止机油泄漏,并做好发电机运行记录。

5、节煤管理措施

完善锅炉房制度,鼓励节煤。经常检修锅炉、保持良好运行。改进司炉工操作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在保证供给基础上,节约用煤量。

6、计划预统计

这是对节能减排措施的宏观控制,年度节水、节电、节煤、节油指标计划由各单位提出,报管理处办公室汇总、主管领导审阅同意后,发布实施。管理处办公区、 各单位每季必须填写《节能降耗报表》。办公室将《节能降耗报表》核实后,填写《节能降耗汇总表》,根据消耗进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纳入年度报告。办公室每 年对所管辖部门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努力促使节能降耗成为全员的自觉行动。

希望各部门认真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承担起节能减排的重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