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 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09:12:32 页码:14
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 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作文(6篇)
2023-01-06 09:12:32    小编:ZTFB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春节快到了,首先祝你们节日快乐!

节是一个充满了快乐、喜庆、开心的节日,可是当我们享受着幸福与欢乐时,你们却已经在天寒地冻的原野里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从电视和报纸上,我们看到,这场罕见的大雪给你们带来了连大人都承受不了的巨大痛苦。

你们还好吗?我知道你们那儿冷得不得了,雪很深,即没吃的也没喝的,同时还没电,路面又特别滑,还不能取暖……。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十分惦记你们,许多人都在参加救助和捐献活动,支援灾区的抢险工作。

我们北大附小爱心社的同学们也十分惦记你们这些小朋友。你们一定要听家长的话,走路要小心点,千万别滑倒,能多穿就多穿点儿,别冻着,我们不希望你们生病呀,如果写不了寒假作业就先放放。要顶过去,和大人一起度过难关,你们千万别泄气呀!

另外,我们北大附小的好哥们儿,好姐们儿们,为你们这些好朋友们,寄去了1000元多元钱,这是我们爱心社参加义卖活动挣的。你们就可以用这些钱买一些急需要的东西;还可以用这些钱去买点儿鞭炮和玩具。我们相信:即使困难再多,大家也能渡过难关,因为,有我们支持你们,有大人在努力帮助你们,相信你们面对困难,也能感受到同龄人的关心。能体验到过年的喜庆,也可以像我们一样,开开心心地放鞭放炮;穿着暖和的衣服过新年;唱着幸福的歌谣堆雪人;吃着那香喷喷的年夜饭,与爸爸妈妈一起欢天喜地的过大年!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只是作为朋友的我们一点点小小的心意。希望你们能在温馨与快乐中迎来新年,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能进步。

祝你们:春节快乐,衣食无忧!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2018年春节即将临近,xx社区两委决定元旦及春节期间对辖区困难群众开展“送慰问,大走访”活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至千家万户,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如下: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五个东区”的战略部署和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营造喜庆节日文化氛围,让群众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慰问对象: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计生特扶、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因病致贫家庭、军烈属家庭、困难职工、贫困母亲、贫困儿童、孤寡老人、长寿老人等80余人。

慰问物资:每人20斤装一袋米、5升装一桶油,共计慰问资金11059.2元。

由社区爱心骨干志愿者组成慰问小组,分现场送慰问、入户大走访两种形式,分别慰问困难学生儿童、孤寡老人及困难残疾人家庭等。社区两委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慰问结束后在慰问工作总结中单独造表报爱心社团、居民代表大会公示。

走访慰问工作在2018年2月15日前全部完成。2017年12月23日底前完成对慰问对象调查摸底、民主评议工作;在12月25前完成造表汇总工作,具体慰问明细表报街道社会科批准后实施,并做好相应的慰问金、慰问物品的分配工作;12月29日—2017年2月13日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工作,确保所有的钱款物资发放到慰问对象手中;元月17日前做好工作总结交社区爱心社团并在居民代表大会公示。

社区两委一定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走访慰问方案,落实好救助资金、物品和工作人员,真正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

社区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布置、亲自带队深入到困难户家中,要严肃工作纪律,所有专款专物专用,入户到人,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中。活动开展期间,社区居民代表、爱心团体组织、纪检小组将对此项活动进行督促和检查,严禁走形式、走过场。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快乐的春节今天是新年,家家户户循规蹈矩的贴春联,放鞭炮,为新的一年喝彩。

在鞭炮声中,我们又成长了一岁,我们不再是以前淘气的娃娃,我们也长大了,也要为父母做家务了。

新年的时侯我们家做了许多好吃的饭菜,我吃的饱饱的,妈妈说:“明天还要吃饺子,帮我拿几枚硬币、一点花生和红枣。”

我问妈妈:“拿硬币、花生、红枣干什么,包饺子需要吗?”

妈妈说:“这是我们古老的传统了,包饺子放入硬币,谁吃到带有硬币的来年就会财运滚滚,放入花生,谁吃到带有花生的饺子,来年就会生意兴隆,放入红枣,谁吃到带有红枣的饺子,来年就会甜甜蜜蜜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

“吃饺子了。”我迫不及待,想多吃几个饺子,刚吃到饺子馅,就有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我一看是个硬币,“哈哈”我笑的合不拢嘴。爸爸吃到了花生,“祝爸爸生意兴隆。”姐姐吃到了红枣,“祝姐姐生活甜蜜。”

睡觉的时候,我看了姐姐的书叫《压岁钱》,内容是压岁钱对付一个叫“年”的怪兽,有一对老夫妇把压岁钱放在孙子的枕头边,晚上,怪兽来骚扰小孩,压岁钱放出一道金光,把这个叫“年”的怪兽赶跑了,从此再也没有“年”来骚扰小朋友了。

今年春节我懂的还真多哩!过得真高兴。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20xx年1月1日至2月6日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空巢老人,慰问孤寡老人、贫困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奉献志愿爱心、构建和谐社会。

(二)活动范围。

全街道留守儿童(六到十四周岁父母常年或连续三个月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和孤儿、遗弃儿童及单亲家庭儿童),全街道空巢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户”、“三无”人员、困难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

(三)活动方式。

以社区为依托,由驻社区干部牵头,以妇女干部和团员青年为主体,结对帮扶学校和社区干部广泛参与,采取志愿者和干部职工联动“多带一”结对帮扶的方式。

(四)活动资料。

对关爱帮扶慰问人群面临的主要困难,经过结对帮扶,为他们分别供给发放慰问品、心理抚慰、生活照料、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文体活动、法律援助等帮忙。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经过家访,看望留守儿童,及时了解和解决留守儿童的紧急需求。进取为留守儿童供给作业辅导、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生活帮忙等服务。

2.为空巢老人组织文化、生活服务。

热心陪同老人聊天解闷,帮忙空巢老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理发等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的良好氛围,并进取动员空巢老人参与街道、村(居)各类文艺团体和文化娱乐活动。

3.街道组织一次大型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孤寡老人、贫困人群、农民工和残疾人送上节日的温暖祝福。各社区根据实际情景,对辖区需要关爱人群送温暖。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一、活动目的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搭建居民之间相互交流沟通平台,增进“邻里情”,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营造出一种团结奋进、文明和谐、喜庆祥和的浓郁氛围,按照区工委办的安排,结合社区实际,制定社区20__年春节期间文体活动方案。

二、活动安排

1、 举办庙会:设立五个活动区:一是娱乐区,由社区委居民演唱庐剧、黄梅戏、歌曲及拉二胡等节目为主的文艺演出。二是宣传区,利用展板宣传反邪教、禁毒、科普、交通安全及民生等相关的政策和事例。三是送年货进社区,社区委联系区内华泰、统一、可乐等相关企业,引导企业担当社会责任,送相关产品进社区服务千家万户。四是赠品区,主要发放购物袋、一封信及“福”字等宣传品。五是写春联区,联系区内学校老师、社区居民中广大书法爱好者为居民义写春联。

2、80分比赛:由执法中队、各小区委进行预赛,各选出一支代表队参加社区组织的80分复、决赛。

3、 象棋比赛:参赛人员:社区象棋爱好者,男女不限,年龄不限,参赛人员由小区委选送或自愿报名。

4、拔河比赛: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由各小区委选送男、女各1—2支队伍(每支队伍成员不超过12人)。

5、顶气球: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小学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

6、绑腿走比赛:时间初定在2月6日下午,以社区居民三口之家为参赛单位(小孩为初中生),每个小区委选送不少于10个参赛家庭,名单于2月4日前报社会事业科。

7、露天猜灯谜:参赛人员为社区居民,自由选择灯谜,猜中者由工作人员发放奖品(每人限得一份奖品)。

8 、乒乓球团体比赛:赛人员为社区乒乓球爱好者,由各小区委选送1—2支队伍。

三、活动资金预算

本着节俭的原则,预计共需活动资金10700元,其中庙会1500元,80分比赛1500元,象棋比赛300元,拔河比赛1500元,顶气球比赛300元,绑腿走比赛300元,露天猜灯谜500元,乒乓球团体比赛900元,文体活动期间设置彩虹门、彩旗、彩气球、横幅、印刷宣传品3900元。

四、活动要求

1、比赛项目原则上只取前三名(猜灯谜除外),将颁发纪念性的奖品。

2、社区委工作人员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积极参加上述比赛项目,由各科室负责人汇总本科室工作人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并报社会事业科。

3、各小区委要安排人员维护比赛现场秩序,参赛队员要服从裁判判决。

4、请各小区委加大宣传,选送相关人员参与比赛。从即日起要做好前期准备和宣传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各项节目办好、办精彩、办到位,为社区居民送上精美喜乐的娱乐文化大餐。

5、活动项目若有变化,将另行通知。


描写春节厂区保安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眼花缭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防止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