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 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总结(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1:39:18 页码:11
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 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总结(五篇)
2023-01-06 11:39:18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一

此次交流使我有机会尝试了在不同环境下,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让我认识到在不同的学校环境下怎样开展工作,使我受益匪浅。

一、双方关爱,为城乡交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临朐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校级领导、校委会成员在开始交流一个月内两次到冶北小学探望我们,给我们送去了暖瓶、炊具等生活用品,并每人给予1000元的现金补助,坚定了我们在冶北小学一定干好的决心。

冶源镇及冶北小学更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嘘寒问暖,免费提供午餐用菜,教办领导也曾多次到校慰问我们,并每人发放300元的生活补助,解决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把关心落到实处。

二、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农村小学有自己灵活、独特、实用的管理和教学模式,虽然农村教育的师资和工作环境比不上城里,但这里大多数老师不存在一门课教一辈子的经历。来到冶北小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的老师个个都是“多面手”,很多老师不只任教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要学科,同时还兼任音乐、美术、体育等多门学科,每位教师每天都上四、五节课,除了上课其余时间大都忙于备课,一备就是几个学科,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多彩的,这种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增强了危机感和急迫感,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平日除了搞好自己担任的四至六年级计算机教学之外,在各方面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做好读书笔记,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使自己的理论层次有所提高,同时加强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及教育科研知识,及时积累、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从而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每天都想着怎样为冶北小学的发展出谋划策,尽自己微薄之力。

三、主动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推进学校教研教改的发展。

1、深入教学。

搞好交流工作,首先就是要搞好教育教学,来到冶北小学,担任四至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首先整理出了学生微机室,每节课都在微机室上课,给学生充分的上机机会,为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2、搞好教研。

交流之初,在迎接教研室专项教学视导中,主动进行听课、评课,并以书面的形式向学校及教办提交了冶北小学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整改措施及方案等。

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平时积极参与到老师们的集体备课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的经验。立足学校实际,探讨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助合作意识、总结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等,为推动学校一步一个台阶地向更高水平发展而努力。

为搞好学校的教研教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在冶北小学推行了“辩课”制度。辩课是评课的一种发展,在原来的评课中,很多老师只会听课,让他评课,要么批评,要么恭维,很难评出一节真实而又有实际意义的课。而辩课则不同,它转变了观念,端正了心态,让上课的老师、听课的老师、评课的老师,能够热烈地、真诚地、民主平等地辩论起来。通过辩论,加深对课程、教学的理解,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每周听完课组织教师进行辩课,并有专人随时作好记录,填写辩课记录,辩后老师们再进行反思总结并记录下来。既形成材料,又记录成长足迹,给学校的教研活动真正注入了活力。

3、注重管理。

每周参与学校的班子会议、全体教职工会议,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搞好学校远程教育工作,迎接市电教馆检查督导,帮助冶北小学策划并组织录制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的短片,得到了市领导肯定与支持。

四、发挥自己特长,将交流活动落到实处。

1、把工作做细、做实,促进教学常规的落实。

平日工作除了帮助教导处主动做好学校的学生学情检测、教师备课作业检查、教师学习笔记、反思检查、为上公开课的老师们制作课件等工作之外,主要制定和落实学校特色班级建设,包括写字、口算、古诗文诵读等特色班级,每天早、午两次检查、指导,介绍实验二小在此方面的经验、做法,力求这几项工作在冶北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并在年内见成效。

2、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交流工作实效性。

推荐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二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市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为了开好这次会议,会前县政府常务会议认真分析研究了全县城乡低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并进行了扎实讨论。刚才,民政局赵局长就做好本次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讲清了原则,明确了重点,给出了办法,提出了要求,希望各乡镇、有关部门认真查找各自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的重要性

城乡低保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历年省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工作之一。关系党和政府形象,关系社会大局稳定。应该说,城乡低保工作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媒体关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县城乡低保工作自运行以来,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保障不准确、程序不规范等现象,今天我们召开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时,也基于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是现实工作的迫切需要。去年年终考核中,市上在我县抽查了10户农村低保户,其中就有一户群众经营饭店、一户群众拥有营运车辆;抽查了10户城镇低保户,有两户在县城街道经营门店。3月份,市委夏书记对我县存在5个村用低保资金统一缴纳新农合基金的问题专门作出批示,经县纪委调查完全属实。9月下旬,县政协在视察吉岘、肖咀、何家畔3个乡农村低保工作时,发现分户保、并户保、关系保问题十分严重。10月份,县人大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了全县民政救助工作,指出多数乡镇存在低保工作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实事求是地讲,低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能力建设和管理手段滞后的原因,也有管理人员思想麻痹、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回避,也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因此,这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既是对低保对象的一次清理整顿,也是对低保政策的清理和完善,非常及时,十分必要。

第二,是服务大局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县正处在实现转型跨越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完成我县与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这个新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救助政策的大力支持。除了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提升管理水平,推进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服务。这也是我们召开这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的目的所在。

第三,是维护稳定的迫切需要。维护稳定是县委、县政府的一项硬任务,如果一些有车、多房、经商等不符合条件人员享受低保,群众就会认为低保认定不公、优亲厚友、违规操作和以权谋私,攀比心理就会增强,对低保的意见就会更大。特别是市委批转的信访件、县人大的审议、县政协的视察,发现我县确实存在乡村组织违规操作、低保对象拥有经营车辆、个别干部职工享受低保待遇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低保的公平、公正,影响了县政府的公信力。今天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有效推进“五个公开”,即:低保政策公开、低保标准公开、低保审批流程公开、低保家庭信息公开、举报电话公开,使低保的申请、审批完全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处于民主评议和公开透明的状态之中,真正实现“阳光救助”,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是落实省市安排的迫切需要。9月4日,省民政厅召开了全省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9月5 日周市长在兰州主持召开了全市民政工作会议,9月17日市上又召开了全市低保清理和规范推进会议。明确和强化了乡镇政府责任,要求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四类低保的对应条件,该进的进,该退的退,实施应保尽保;采用“3+1测评法”(即家庭人员结构、家庭财产、家庭收入与民主推荐相结合)严格确认低保对象;成立低保对象家庭状况核对中心并开展工作。这些要求责任主体明确,原则性强,办法措施具体,需要相关部门、各乡镇统一思想和认识,聚集力量,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全县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

二、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落实

现在已到10月中旬,全面完成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这次全县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会议精神,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突出重点,确保在11月中旬全面完成任务,迎接省市考核验收。

一要明确乡镇工作责任。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对低保工作的组织领导,要严格履行“乡镇长总负责、驻村干部为第一责任人、包村领导为第一领导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乡镇长要靠前一线指挥、包村领导要驻村蹲点指导、民政助理员要达到一村一员。坚持“谁入户、谁核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靠实工作责任,严格工作程序,抽调精兵强将深入村组、社区开展工作,确保清理规范工作顺利推进。

二要落实低保重点政策。一是落实认定程序。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的意见》(国发〔20xx〕45号)规定,将“户籍状况、家庭财产、家庭收入”三个条件做为低保对象认定的基本条件,在完成申请受理、入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3+1综合测评法”来认定城乡低保对象。二是落实分类条件。《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的通知》(甘政办发〔20xx〕146号)进一步细化了四类施保对象的认定条件,并明确了不得享受国家低保政策的9类家庭。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准确分类,努力把清理和规范工作做深入、做细致、做扎实。三是落实工作程序。要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工作程序,规范办理,严格审批。对申请、评议、审核、审批、发放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制度、有责任人、有档案记录,切实做到程序规范,权责分明。

三要突出核对中心职能。要切实发挥新成立的“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的工作职能,涉及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的相关部门要派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并兼任核对中心核查员,对申请民政救助的家庭,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对救助对象户籍状况(户籍、人员结构、就业情况)、家庭财产(存款、房产、汽车等)、家庭收入(工资、基金、股票、保险等)进行全面核查。核对中心根据核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符合救助基本条件。

三、加强领导,着力为清理和规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这次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情况比较复杂、群众关注度很高的大事,必须认真筹划,慎密安排,严格程序,抓细抓实。通过清理,既要摸清搞准贫困户底数,又要确保稳定,不出问题。为此,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保障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深化认识,强化举措,精心组织,确保把这件事办实、办好。民政局要把清理规范工作摆在当前首要工作位置,既要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创造有利工作条件,也要抽调精兵强将深入乡镇、村、社区,边指导工作开展,边调查研究,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注重工作的系统性,保证政策的稳定性,确保清理规范工作顺利推进。监察部门及各乡镇要通过公开举报电话、意见箱,广泛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举报的暗箱操作、弄虚作假、人情保、关系保等低保案件,要认真查办、从严查处。人社、公安、银行、房管、工商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加强沟通协调,尽可能实现信息共享,为清理规范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强化政策宣传。一是开展“全方位”宣传。县民政局要加强与县广播电视台、乡镇、部门网站等媒体的沟通衔接,多策划一些专题报道,多收集报道一些动态新闻,力争在全县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转变干部群众对我县城乡低保工作的认识。各乡镇要加大力度宣传低保政策、享受标准、申报条件、办理程序等相关规定,重点宣传保障对象申请入保的法定条件、申请审核审批程序、不予保障的情况、低保动态管理的规定,以及群众监督举报的渠道和方式,做到低保政策家喻户晓、干部群众人人明白。二是开展“多形式”宣传。县民政局和各乡镇要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利用“赶集日”设立宣传台现场解答政策等方式宣传城乡低保政策。三是开展“点对点”宣传。各乡镇要成立宣传组,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进村入户,与群众进行“点对点”的宣传,要让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得到及时回应,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疑点问题得到满意答复。

三要掌握政策宽严尺度。低保清理和规范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会遇到一些阻力,稳定是开展这项工作的根本要求和前提,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始终将清理和规范工作置于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积极稳妥地推进。一要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要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每个工作步骤和环节,分析涉及到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二要防止“矫枉过正”。这次清理和规范,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特定历史时期纳入低保的特殊对象,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集体上访,影响社会稳定。各乡镇、各部门在清理和规范时,要以稳定为前提,以制度衔接为基础,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甄别不同情况,分类清理和规范。既不能把清理和规范简单化、极端化,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也不能畏首畏尾,敷衍了事。三要做好群众工作。要让群众真正明白清理和规范工作的目的意义,引导他们参与和支持清理和规范工作。要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和接待工作,倾听意见,解决问题,防止出现大规模的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要严格督促检查。各乡镇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低保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科学制定检查标准,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另一方面要开展全面督查,加大督查力度,特别要加强对村(社区)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低保金是困难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实际上就是救命钱,这是各级都在三令五申强调和要求的,是高压线,摸不得、碰不得,在搞公益建设的时候决不能打低保金的主意。县委、县政府将把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督查工作组,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对城乡低保的宣传、评定、公示、档案管理、群众意见等整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清理和规范达不到标准的乡镇,将责令限期整改,对敷衍了事、工作不力的乡镇,在年终民政工作责任考核中将实行“一票否决”,情节严重和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要从严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同志们,做好城乡低保清理和规范工作,事关社会和谐,事关民生改善。我相信,在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全面完成好这次清理和规范工作,为我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推荐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三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规划工作暨住建系统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20xx年我县危改工作开展情况,部署20xx年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强化本系统安全生产。等一下唐县长要做重要指示,请同志们认真听取领会并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协同合作,圆满完成去年危改任务

20xx年,中央下拨我县危改指标1900个,拨付资金2375万元。截至11月底,已竣工1900户,竣工率100%,入住1900户,入住率100%,其中重点帮扶对象475户,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户855户,占45%。共投入资金6085万元,其中国家资金1425万元,省级资金950万元,县级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3610万元。

20xx年,我们在总结20xx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优势,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工作任务,创建的河伯乡双俄村、黄荆乡白马村两个“整村推进、百村示范”点得到了省住建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市住建局将我县示范建设工作经验和方法在全市推广,九县三区兄弟单位都到我县示范点进行考察学习。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关键。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意义重大,难度也很大。没有县四大家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各乡镇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各城建办的全力以赴,是不可能做好的。去年,省政府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一出台,县政府立即组织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调整领导小组,成立了以袁玉华县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都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机制、规范程序,是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基础。去年,经县人民政府同意,出台了《邵阳县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邵政办发[20xx]48号),提出了“重点帮扶”、“整村推进”政策,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具体要求、操作程序、公示制度等相关内容。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做到了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公平公正、阳光操作原则;群众自愿、自建为主原则;节约用地、原地重建原则,统筹协调、整合资金原则。

(三)措施到位、强化管理,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丰富宣传措施。去年,我局印发宣传资料3万册,并将资料一一送至危改户,同时出动宣传车在各乡村来回宣传50台次,并在县电视台、县《邵阳人》报宣传危改政策,努力使农村危房改造家喻户晓。二是强化人员业务素质管理。去年,我局组织23名城建办主任、1名专业技术人员和3位乡镇分管领导参加省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组织安排5名县级建筑业专业人士参加省农村建筑工匠师资培训班学习。

(四)加强监督、把严程序,是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必要条件。去年,我县加大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督查力度。6月,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暂定的重点帮扶对象进行了一一核实,经查实取消不符合条件户43户;10月,县督查室牵头,纪检、财政、发改和我局等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参与,对全县各乡镇危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督查过程中当场取消不符合条件帮扶对象7户,重点帮扶对象户调整为一般对象户17户,一般对象户调整为重点对象户3户。

为更好地做实危改工作,县委、县政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分配不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县长任组长,县纪委书记、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分管建设的副县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形成了县长任组长、分管建设的副县长具体抓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的三级联动格局,工作开展卓有成效。

(五)连片建设、整村推进,是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全新尝试。根据省市要求,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我局与扶贫办紧密配合,协调合作确定河伯乡双俄村、黄荆乡白马村两个村为整体推进示范村,县委书记蒋伟、县长袁玉华亲自挂帅,分别联点示范。为做好示范点危改建设工作,我县县委、县政府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到岳阳市平江县进行考察学习,县委、副县长陈小飞亲自带队,县委办、政府办、住建、扶贫、规划、房产、国土等主要相关部门领导一起参与。本着“既建新房,又建新村”的宗旨,通过前期各部门通力合作,河伯乡双俄村、黄荆乡白马村两个国家级贫困村危改整村推进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7月中旬全面启动,两个点共安置48户五保户、精准扶贫户、一般扶贫户,其中双俄村五保户5户、精准扶贫户7户、一般扶贫户3户,白马村五保户6户、精准扶贫户14户、一般扶贫户13户。两示范点房屋主体工程在11月20日前已竣工,农历小年前全部入住。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积极整合各单位力量,县政府配套解决100万元支持示范点建设;住建局投入107万元推进示范点建设进度;扶贫办投入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县交通局帮助硬化道路2.1千米;国土、规划、设计一般性收费实行全免;县质监、安监多次到现场进行安全质量检查。

今年,我们要在总结去年好的做法下,认真贯彻落实5月27日住建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今年省厅新要求,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做好做实危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

二、把握方法,稳步推进今年危改工作

(一)目标任务:按照省厅的统一安排7月底前,我县要完成农村危房数量摸底核实工作,危房数量经县人民政府盖章后报省安居办,作为今后任务分配和绩效考核的依据;加快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整体推进项目名单和第一批重点帮扶对象,于8月10日前将整体推进项目名单和重点帮扶对象花名册报省安居办备案;各乡镇场应抓紧组织农村危房改造施工进度,确保8月中旬第一批任务开工率达到50%,9月20日前,全县开工率达到100%。11月20日前,竣工率达到100%。12月底前,基本完成竣工验收。春节前,危改户100%入住新居。

(二)实施办法:

1.加大整体推进示范建设力度。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加大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力度,逐步将整体推进作为农村危房改造的主要方式。整体推进应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在农户自愿、录入全国农村危房信息系统和严格执行对象审核的基础上,通过1至2年完成一定范围内农村危房改造任务,争取“改造一片、优化一片、小康一片”。鼓励有条件的行政村建设“五保之家”,统筹解决分散供养的五保户的住房困难。各乡镇应按照相关规定,规范流程标准,整合相关资源,优化服务监管,提高综合绩效。继续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0xx年在白仓镇塘代村、塘田市艾坝村和相关村继续加大整体推进力度。到20xx年底,全县共完成不少于10个行政村的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同时向省厅争取整片推进项目。

2.继续实施重点帮扶政策。重点帮扶对象为基本无投劳能力和自筹资金能力的危房特困农户,主要包括分散供养五保户及赤贫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等。确定重点帮扶对象应与国家农村精准扶贫名单相衔接在同等情况下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自然灾害房屋倒损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确保重点帮扶对象占危改对象的比例,严格执行重点帮扶补助资金标准,不得降低最高补助标准。

3.严格申请审核程序。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审核要严格执行农户自愿申请和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审批的“三级公示审批”程序。相关驻村工作队及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民主评议与入户审核等过程,充分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乡镇场组织好与经批准的危改户签订合同,并征得农户同意公开有关信息。我县结合实际制作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明白卡发放到农村危房改造对象手中,明白卡应简明易懂,内容包括补助对象条件、补助标准、申请程序、资金发放、现场服务、监督检查等环节的有关规定。今年起,农户档案要增加一项新内容,即补助资金支付到农户账户的凭单,在信息系统中上传照片。

4.严格资金管理和资金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各乡镇场要按照财社[20xx]88号和湘财社[20xx]27号等规定,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

重点帮扶补助资金要按工程进度拨付(开工拨付50%,竣工验收后拨付50%),通过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给农户。由镇村统建、代建的,补助资金开工前一次性统一拨付给镇(乡)人民政府掌握,镇村应明确专门的帐户及管理措施。竣工验收1个月内,所有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必须拨付到位。

5.合理选择建设方式和建设标准。现阶段危房改造主要以原址重建和农户自建为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相对集中重建、五保户集中供养等方式。对确需拆旧建新的重点帮扶五保户,由乡镇或者村统一规划、集中建设,或对现有旧村部、旧校舍、旧厂房等闲置房屋修缮加固,无偿交由五保户使用,新房产权归乡镇或者村集体所有。要结合规范农民建房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统筹协调道路、供水、排水、垃圾等设施建设,整体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不得借危房改造名义实施村庄整体迁并。已有搬迁计划的村庄暂不安排危改指标。

农村危房改造应符合基本建设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建设标准。县组织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建房)图集及建筑设计方案,开展“送图下乡”,指导农户科学实施危房改造。农房设计应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并为有扩建需求的危房改造户预留好接口。改造后的农房建筑面积适当、基本功能齐全、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防止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用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通过搭建配房等方式解决农业生产用户,以降低建房成本。坚持“一户一宅、建新拆旧”,签订危改协议时,应当明确承诺建房标准、入住2年之内不得扩面加层和新房建成后3个月内拆除旧房等内容,未履行承诺的应当追回补助资金。

积极组织编制农村危房建筑设计方案,为有扩建需求的危房改造户预留好接口,防止群众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基本建设要求及时组织验收,逐户逐项检查和填写验收表。需检查项目全部合格的视为验收合格。凡验收不合格的,须整改合格方能全额拨付补助款项。

6.规范农房建设、加强风貌管理。传统村落的农村危房改造应符合其保护发展规划要求,坚持分散分户改造为主,优先对符合保护发展规划、传承传统建造技术的危房和重要传统民居实施危房改造。加强对地方传统建筑材料利用的研究,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探索符合标准的就地取材建房技术方案。在编制农村危房改造(建房)图集及设计方案时,要总结吸纳当地传统民居的建筑文化和建造技术,提供相应技术指导。我县上报的4个传统村落一旦确定,将纳入整村推进工作的重点。

20xx年起,各乡镇场要结合规范农村建房工作,对农村危房改造的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和建筑占地面积提出要求。改造后农房要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注重保持田园和传统特色,一定范围内保持建筑风貌协调。乡镇场人民政府和县住建局加强现场指导,将建筑风貌作为竣工验收的内容。各乡镇场农村危房改造风貌的实施情况,将列入农村危房改造年度绩效评价。

三、狠抓安全,共同创建平安幸福家园

各乡镇场要建立健全农村危房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农房设计要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可以选用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推荐使用的通用图、有资格的个人或有资质的单位的设计方案、或由承担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建筑工匠设计。农村危房改造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承揽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的农村建筑工匠或者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所改造房屋承担保修和返修责任。

乡镇建设管理员在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对象确定前、施工中、竣工等关键阶段,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当即告知帮扶对象,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现场记录;来年进行入住和旧房拆除情况复访;县住建局负责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至少应到现场1次(对象确定前或竣工后)。县住建局开设危房改造咨询窗口,面向农民提供危房改造技术和工程纠纷调解服务。各乡镇要健全和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加强乡镇建设管理员和农村建筑工匠培训与管理,并把建筑工匠培训做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能力。

“安全无小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我们住建系统涉及建筑市场安全、燃气安全、用水安全、市政设施安全四大块,这都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平安幸福的大事。近年来,为全面保障这几方面的安全生产,我局坚持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摆上重要日程,融入各项工作中,及时解决突出问题,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确保了我县建筑施工、燃气供应、城镇供水、市政设施建设行业安全稳定。也要感谢各部门、各乡镇的配合与支持。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本乡镇行政区域内建筑施工、燃气供应、城镇供水、市政设施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拜请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部门能一如既往的支持和配合。

四、加大竞争,城建办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乡镇城建办受县住建局和乡镇党委政府双重管理,近来年,随着全国新型城镇化工作逐渐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同治工作的积极开展,城建办的职责越来越多,担子越来越重。乡镇城建办要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学习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规划方面法律法规并坚决贯彻执行。坚持依法行政,热忱为群众服务。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监督实施。对辖区内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和管理,制止违法建筑,搞好建筑市场,参与城乡环境同治工作,搞好农村危房改造,坚决完成局党组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它工作。

目前,我县城建办原有工作人员80人,根据上级指示,对长期外出吃空响人员6人进行了清理,局机关和路灯绿化办借调2人,在岗在编72人,乡镇多则10人少则1人。乡城建办主要负责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工作任务完成好,党委政府给予了充分肯定。建制镇由于近年来多方面原因,问题不断兀现,少数主任学习不够,思想停滞不前,对政策把握不准,执法不严,以身作则不够好,内部管理松驰,工作不主动,缺乏担当,与当地政府工作衔接时常脱节,对局党组下达的管理制度,不坚决执行,财务管理不规范,个别镇还只是个流水帐,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局反映情况,意见很大。城建办部分工作人员经常为待遇抱怨,消气怠工、自由散漫、大局意识不强,服从意识欠缺,更有少数人把本职工作当兼职,做自己的小生意,严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城建办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在这里,我提四点城建办管理制度:一是局党组加强与乡镇党委政府横向联系,多沟通多交换意见,随时掌握城建办工作人员思想动态,工作动态,有的放矢。同时,请求乡镇党委政府全力支持,对他们工作生活上多关心、经济上多支持,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坚决采取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工作不负责,办事不力,领导和群众反映较大的,要坚决撤换。对组织能力强、进取性强,具有开拓精神的要提拔重用,同时借鉴财政系统的成功做法,对主任岗位进行一次交流,大镇小乡进行对换。三是使学习培训常态化:局党组定期对正副主任实行培训,主要以会带训进行。各乡镇城建办主任要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多学习,以学习促进政策理论水平大提高,执法规范管理上档次,整体形象大改观。四是健全内部管理,扎实开展工作,坚决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用制度管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主任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办事要公道正派,竭诚为群众服务;工作上多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开展有特色,廉洁自律,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工作中杜绝任何搭车收费和“克、拿、卡、扣”行为,对违纪违规人和事,一经发现,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省政府今年7月12日才下达今年的危改任务,较之往年推迟了近两个月才部署工作,要求11月底100%完成任务。同志们,从今天算起,我们只有4个月的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来落实这项惠民工程,以扎实的态度来完成民心工作,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圆满完成这项聚民心、顺民意的工作。

谢谢大家!

推荐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四

同志们:

在全县“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县政府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全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一以贯之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刚才,x县长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来我县城乡建设所取得成绩,提出了今年城乡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对推进今年城乡建设作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大家回去后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这项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城乡建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城乡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抓城乡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必要手段,更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工作职责。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建设工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新办法、新举措,部署开展了多次专项行动,采取了大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城乡建设工作进入规范发展、提质增效的轨道,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县城乡建设面临的问题还比较多,建设秩序不规范、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管理不到位、城乡设施相对滞后、城乡面貌不容乐观、总体建设水平偏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跟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我们一定要有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整个事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城乡建设的重要意义,坚定发展信心。

(一)加快城乡建设,是实施崛起跨越战略的主“杠杆”。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建设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我们坚持工业化与城市化“两轮驱动”,深入实施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人口和产业集聚,全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快速增强,城乡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的城市化水平与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我县城市化进展不快、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主要问题表现为“两个不适应”:一是城镇的集聚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经济的发展,要求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中心。但我们城镇档次不高,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高层次产业发展缺乏高平台支撑。我们常讲,一流的环境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才有一流的效益。目前,我们发展动力不够强,主要是城市化拉动力还不够。二是城镇的承载能力与市民生活水平要求不适应。我们城镇的布局还不是很优化,发展的框架还没有完全拉开,城镇道路、防洪设施、地下管网、城镇景观等重要基础设施都还没有完全到位或正在建设之中,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因此,县第x次党代会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一个主战略,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杠杆,撬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新空间,创新产业平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调整人口和生产力布局,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更好地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二)加快城乡建设,是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的主平台。城乡建设,改善的是环境,树立的是形象,打造的是品牌,形成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城乡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城镇承载功能的不断提升,才能使我们的城镇更加具备生活居住、承接产业、开发项目、集散人流物流的能力,才能集聚人气、提升商气、吸引投资。近几年,我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而城镇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城镇化进程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城乡建设,充分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和带动效应,推动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快城乡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抓手。城乡建设涵盖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框架拓展、国土资源、住房保障、城乡管理等多个方面,涉及到全县的角角落落和各个领域。城乡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尤其是近几年,群众生活富裕了,生活需求的层次也提高了,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更高了,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为强烈了。我们说,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首要的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生态、宜居、公共服务配套、要素功能齐全的生活环境。目前,我们的城镇道路、广场、绿地、市场等公共设施还不够配套,部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脏乱差问题还很严重,城乡建设秩序不规范、布局不合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与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要顺势而为,顺应民意,把城乡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创造宜居环境,真正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和千家万户。

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时期。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为加快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进一步改善,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广大干部群众对改善城乡面貌、优化人居环境的要求和呼声越来越高,对加快城乡建设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为此,全县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认清发展形势,顺应发展趋势,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不断开创城乡建设的新局面。

二、明确发展方向,切实着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抓城乡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紧迫的要求,但必须立足当前、狠抓当前。今年是推进城乡建设规范升级、提质跨越的攻坚之年,是改善城乡面貌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的部署和要求,加快城乡建设,强化功能保障,提高服务水平,拓展管理能力,在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的基础上,集中力量,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城乡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

(一)坚持高起点规划,突出特色。规划是先导和龙头,规划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现在回头看看我县的“老大难”问题,很多是由于规划不当或没有严格执行规划造成的,我们这方面教训很深刻,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城建部门,要充分认识城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意义,以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城镇规划问题,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一要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推进城镇化,首先要有一个好的规划。所谓好的规划,就是要增强规划的科学性。重点把握五条:第一条是起点高,第二条是定位准,第三条是能对接,第四条是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第五条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必须用心做规划、科学做规划。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县域总体规划,抓紧修编各乡镇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修编。

二要强化规划的对接性。加强规划间的协调衔接,城乡空间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紧密衔接,实现“无缝对接”,尤其要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对接,各种专项规划也要加强与空间规划之间的衔接。

三要强化规划的严肃性。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划只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就等于是废纸一堆。要通过提高规划编制质量来保证规划的刚性,加强规划对象的战略性研究。要通过提高规划决策的民主化来保证规划的刚性,扩大规划编制和修编中的公众参与,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相关部门和乡镇要严格按照“一书两证”的规定,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审批、无规划不开发、无规划不建设。要切实抓好规划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管理工作;对未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项目,要立即责令停止并限期整改到位。

(二)坚持高标准建设,完善功能。城乡建设是百年大计,建设得好,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否则,就会留下遗憾,造成巨大浪费。各部门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把握、精心考虑城乡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高水平、高质量地搞好城乡建设。

一要大力加强中心镇和强镇建设。中心镇和强镇是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抓中心镇和强镇是建设新农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务实之举。加快中心镇和强镇发展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功能定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个镇一个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加以推进,充分发挥小城镇在推进城乡互动发展中的作用,努力形成“众星捧月、星月同晖”的县域城镇发展格局。一要做强产业。要抓强镇,必须抓产业。没有产业的兴旺,就建不成强镇。要把促进特色产业培育和集聚作为加快强镇发展的核心要求,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要立足当地实际,明确功能,选准主攻方向和目标,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二要做大规模。中心镇和强镇发展,既要重内涵,也要拓外延。没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容量,就难成气候。要树立“行政有界、经济无边”理念,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从更大区域和范围来考虑城镇基础产业、交通网络、市政设施等布局,使强镇的总体框架更加清晰,梯次更加分明,布局更加合理,避免出现重复化、雷同化现象。把强镇规划建设与旧村改造结合起来,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与下山脱贫结合起来,形成整体效应。三要做优环境。加强中心镇和强镇建设,环境建设很要紧。重点要优化“四个环境”:深入实施“千百工程”,真正把“清洁家园”推开来、深下去,切实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集中治理、街面清洁保洁,突出抓好亮化、美化、绿化,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平安乡镇”、“平安乡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以“新农民、新生活、新家园”为主题,以文明村镇创建为载体,推进城乡文明共建,广泛开展现代文明养成教育,引导城镇居民自觉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塑造文明环境;坚持生态优先,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切实加大污染源整治力度,努力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要大力推进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县城新区和中心区是我们xx城市化的窗口,必须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目前,县城新区的道路网架已初步构筑完善,下一步重点要继续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及设施配套,做好县城新区中心广场建设,提升新区品位。中心区要加快确定中心区建设规划,开展用地范围内房屋拆迁及土地征用报批工作。同时,要坚持“成熟一块、启动一块”的原则,稳步推进xx镇、xx镇旧城改造工作。

三要大力推进公共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基础设施是城乡功能的承载和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既是交通、供水、供电、污染治理等工程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科教、文化、卫生等社会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方面,要完善县域对内对外交通体系。要综合考虑周边大区域和县域经济与交通发展趋势,以规划为先导,以“二高、三纵、五横、三连”公路网布局规划为中心,加快、公路建设,拉开城镇发展框架。

同时,要深化康庄工程联网工程建设,协调推进通村公路、旅游道路、山区扶贫道路建设,加快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港口水运为辅的快速便捷内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要按照城乡规划的要求,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公交、供电、供气、给排水、通信和地下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城市社会事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消防、防洪等防灾减灾设施,积极推进面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着力解决行路难、停车难、就学难、就医难、安居难等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城镇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镇承载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互联互通和网络化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以生态县建设为载体,不断改善城镇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完善城镇可持续发展功能。

(三)坚持高效能管理,健全机制。“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城镇建设的品位和档次是靠管出来的。城乡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防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等等。要继续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城乡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综合执法、社区建设联动推进的城乡管理模式创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提高城乡管理执法水平。这里着重讲执法的问题。执法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从全局讲,政府与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职责就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努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满足群众的经济文化需求。但从局部讲,政府的目标是为大多数群众,而对个别不顾社会公义和他人利益,试图违法、违规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打击。城乡建设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比较多,涉及面也比较广,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不法之图对这方面利益之欲不断膨胀,导致我们的执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要着力提升执法效率,确保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发现问题要到位。无论是违法建设、违法占地、环境违法或是城镇管理方面的问题,各乡镇和部门一定要根据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监管机制,要有一套从村居开始,乡镇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参与,分工细化的监控网络,确保一有违法违规问题出现,我们的执法机构就能第一时间掌握消息,执法人员就能随之出现,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问题解决在前;二是处置情况要到位。要严格落实联动执法机制,部门、乡镇既要分清各自的职责与任务,更要围绕共同的目标,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尤其是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问题,国土、规划建设、公安、水利、交通等部门和乡镇要进行信息互通、及时协调,能够当场处置的情况,要当机立断,果断处置;需要沟通协调、多方配合的,要立即互通信息,主动衔接,确定方案,周密组织。三是事后监管要到位。对一些重点的“两违”案件,在我们组织力量进行有效执法后,一定要加强“拆后监管”,乡镇政府和部门要将该违法区域纳入重点监控对象,坚决防止违法现象再次发生。

三、强化组织保障,扎实推进城乡建设工作

宏观调控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任务,相对滞后的城乡面貌,对城乡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县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推进城乡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考核到位、队伍建设到位。

(一)严格组织领导。城乡建设能否强有力地推进,关键在于领导,关键在于领导带头。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坐镇指挥,亲临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要按照“千名干部下基层”的有关要求,切实负起责任,扑下去抓,沉下去抓,盯下去抓,敢抓敢管,敢于碰硬,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切实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确保完成好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分管领导要全力以赴,深入到具体的工作和建设项目中,决不允许出现遥控指挥的现象。

(二)严格责任落实。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的思想,加强协调,搞好配合,提供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切实畅通城建设的“绿色通道”。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把城乡建设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对确定的年度重要工作和重点项目,哪些已实施,进度怎么样,哪些做前期,做到什么阶段,都要拉出单子,摸准实际情况,逐个进行调度分析、分类排队,抓好督促,抓好落实,争取抓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新闻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营造关心支持城乡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严格督办并举。督促检查,是抓落实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方法。重要工作要有强力措施,关键任务要用关键举措。抓好城乡建设,必须重督真查、严考实核。要建立健全定期汇报、督查通报制度,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汇报、半年一督查、一年一考核,把城乡建设重点任务纳入考核范围,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使考核指标更加具体明确。要把城乡建设工作的好差与经济利益相挂钩,与考察任免相挂钩,用政绩说话,凭政绩用人,以强有力的督查措施促进工作的落实。在去年实施目标考核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定性、定量、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并要根据工作实绩严格兑现奖惩。对在城乡建设和服务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过程中不支持、不配合并影响城乡建设的部门,将追究领导责任。

(四)严格队伍建设。要下决心、花大力气,加大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力度,建设一支业务过硬、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城建队伍。一要加强业务培训。要针对我县规划、建设等专业人才短缺的现状,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学习先进发达地区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邀请专家学者、权威人士传授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专业理论,进一步提高城建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二要加强实践锻炼。要优选一批思想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甘于奉献、敢于吃苦、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充实到城建工作一线,安排到城市建设管理最重要、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参与实践锻炼,通过压担子、交任务,努力锻造一批素质高、能力强、敢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队伍。三要加强作风建设。城建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与建筑商、开发商打交道比较多,一定加强廉洁自律,注重洁身自好。城建部门要积极开展行业专项整治活动,防止城建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努力建设一支既干事又干净、既务实高效又清正廉洁的城建队伍。

同志们!当前,我县城乡建设正处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前进一步,将海阔天空;后退一步,将前功尽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让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为把建设得更加美好而不懈奋斗!

推荐城乡文化惠民工程心得体会五

同志们:

这次环境保护联席会议是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目的是为了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贯彻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和市委一届十次全体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安顺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的有关问题,提高环境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紧密程度,努力实现安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我市环境保护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任务,对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在污染防治、总量控制、饮用水源地保护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对排污不达标的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 “十五小”企业坚决关停,限期治理并达标排放,有效地保护旅游环境。二是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的情况下,污染物排放总量并未因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增加,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浓度值在20xx年首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多年来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浓度值超标准的现象得到控制,市区酸雨发生率有所降低,酸雨污染情况有所改善。三是强化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市人民政府成立了夜郎湖水资源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切实加强饮用水源污染防治的通知》,夜郎湖饮用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划分方案已得到省政府批准。四是组织完成市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的申报及相关工作。目前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进行立项,并下达投资计划安排2200万元国债用于我市污水处理厂的前期建设。

在环境质量上,市区和各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黄果树、龙宫景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市境内主要河流三岔河和北盘江出境断面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夜郎湖、桂家湖水质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全市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由于安顺是全省乃至全国喀斯特地质地貌最为集中的地区,生态环境遭破坏后不易恢复;同时安顺又地处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向北面排放将污染饮用水源夜郎湖、红枫湖,向南面排放将影响风景名胜区黄果树和龙宫等特殊的地理条件限制,导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经济发展仍未摆脱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局部区域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一些河流环境受到污染,特别是油菜河受上游排放生活污水的影响,水质已由ⅱ类水下降到ⅲ类水,水体功能在降低,有富营养化发展趋势;市城区和各县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值近两年来长期超标居高不下,整体处于中度以上污染水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石漠化治理任务相当繁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严控制污染,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决不能走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发展路子,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发展与全局发展的关系。要坚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切实把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二、认真实施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努力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制度,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规定市长、县长在任期内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自20xx年市政府与省政府签定了第四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市政府又将目标责任书分解到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和市直35个部门后,各级政府和管委会不断深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工作。

虽然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完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20xx年省对我市检查考核得分860.46分,虽在全省9个地州市中排名第4位,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部分得分仅42.82分,在全省13个城市(包括县级市)中排名第10位。究其原因,一是涉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单位不重视,提供的资料不完整、不充分,丢了不该丢的分。二是目标责任书内容中公路沿线和城镇中心区污染治理进度落后,铁合金等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治理距省里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普定县、平坝县建设污水处理厂无实质性进展,省政府每年考核时都作为一项未完成的目标内容,对安顺市政府进行通报扣分。这项工作是省政府落实三峡库区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贵州省实施计划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市政府在今年底将对各县、区政府(管委会)和市直35个环保目标责任书单位进行届中检查考核,在《安顺日报》上公布考核排名,按照《安顺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实施细则》进行奖惩。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作好检查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涉及市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内容部分,要作好资料的收集和归档。要对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连续监测,发布环境状况公报;黄果树和龙宫管委会要对景区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公布景区环境质量的达标率和优良情况。

各目标责任单位一定要在20xx年3月省政府对各地州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进行届中检查考核前,落实责任内容,提高我市的考核得分。市直部门涉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的单位要切实履行责任,市城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采取公开竞标,选择业主,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安顺市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建设项目,市城管局要尽快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后,加紧申报建设。交通和社会生活噪声值的降低,由市公安局制定和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使其达到考核的要求;生活垃圾处理率的提高由市城管局落实,力争考核得分;城市环境保护投资指数的提高由环保目标办制成统一规范的表格,下发各单位进行统计,避免漏项;二氧化硫浓度平均值在冬季增高的现象,由市城管局在冬季对经营性燃煤炉灶进行取缔。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提高,由市建设局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依法批准后,由项目审批部门批准该项目建设,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征地审批手续和颁发采矿许可证,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商部门方可颁发营业执照的“一票否决制度”,从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目标责任书规定的要求。

三、实施“环境立市”战略,全面推进各项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立市”战略是我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环境立市”指的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态环境,二是投资软环境,今天重点谈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今年春节期间在我省视察工作时指出“贵州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总体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易受到破坏而很难修复,因此,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要抓得紧而又紧、实而又实”。9月3日市委召开一届十次全体会议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并制定《中共安顺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实施方案》,对进一步做好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提出了明确要求。

良好的环境质量是我市发展以山水风光为主的旅游业的前提,我们要实现把旅游业培育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就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切实抓得紧而又紧。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抓好“环境立市”的各项工作。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一是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排污许可和排污收费等措施,严格控制各种项目的排污总量,确保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规定的范围之内。对安顺电厂建设,现有的要建成和使用脱硫设施,即将要新建的三期要同步配套建设和使用脱硫设施;对化工、铁合金行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限期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予以关闭。在风景名胜区、城镇人口密集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严禁发展高污染项目。

二是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污染治理投融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保公用事业市场体系和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使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有稳定的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支持,拓展与国际组织、发达地区及周边省区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引进国内外资金及社会资金参与环境建设和保护。全面贯彻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将“谁污染、谁治理”逐步过渡到“谁污染、谁付费”,加快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进程。

三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新的科学发展模式,强调的是要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和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市的经济发展是资源型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现面临资源紧缺、污染物排放量大等压力,出现局部区域大气、河流污染及酸雨、滑坡等区域性环境和生态灾害。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我市综合旅游经济区建设和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环境立市”的必然选择。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采取法律、经济手段,大力推广节能降耗生产技术,鼓励废物回收和资源再生利用,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加快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与此同时,要建立城乡废旧物资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工作部门要大力促进企业在资源和废物综合利用等领域进行合作,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大力支持工业废石、废渣、废液、废水和废旧工业品的综合利用和二次开发利用,特别要做好粉煤灰、煤矸石、钡渣的综合利用,降低废物的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举,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我市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些产业对环境的污染相对较重,加之我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山高谷深,土层瘠薄,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仍然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着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突出问题。从当前的实际出发,要突出重点区域,加大污染源限期治理力度,对铁合金行业、贵黄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污染源实施限期治理,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依法划定保护区范围,对保护区范围内无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源,提出限期治理和整改要求,对污染严重而又治理无望的,限期搬迁或关停。要加快国有企业改制的步伐,使之尽快落实污染治理措施,达标排放。对新上的项目,要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抓好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经过治理,污染排放仍不能达标的企业,要坚决依法予以关闭,坚决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的“十五”小及新“五小”企业。

(二)加强领导,深化改革,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一是要通过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对企业准入和新建工程进行全面评价,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制定区域开发、流域开发、旅游开发、城市发展和行业发展规划时,必须按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防止先污染、后治理,严格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在招商引资中,禁止引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及落后技术和设备。

二是要强化责任,切实把我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各级政府一定要真正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到位、资金投入到位。

三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基础,是环保部门执法的耳目。在新的形势下要认真研究和开展好环境监测工作,规范监测制度、程序,在开展公益性监测任务时,市财政要适当增加运行费用,纳入预算管理。要加快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等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建立完整的应急监测体系,向社会发布环境质量公报、河流、饮用水源地水质报告,发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周报、日报等环境信息,为政府与公众间的沟通和互动提供快捷通道,把政府保护环境的号召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三)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文明。

要通过各种典型案例的报道和违法事件的曝光,把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危害和后果说深、说透,让广大市民充分认识本市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巨大压力,唤醒人们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要运用多种形式普及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倡导绿色生产、绿色销售、绿色消费,使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要立足长远,着眼当前,依托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加强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国情和决策能力的宣传、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环境意识和环境综合决策能力。一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和其它宣传媒体要把环境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播放环境公益广告,开设环保专栏,及时组织报道,加强舆论监督。二是充分发挥各类创建、宣传活动的作用,提高市民的参与度。倡导市民围绕身边的环境,开展创建绿色社区、垃圾分类收集、废电池回收、种绿护绿、举报违法行为等环境保护公益活动,形成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志们,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水平,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